为什么我们老师如何处理学生早恋说女孩千万不要早恋,因为女生在这个时期在这方面会付出的更多。

解决早恋问题?请耐心看罢我的网文一锅炖_京东学生心理诊所_新浪博客
解决早恋问题?请耐心看罢我的网文一锅炖
为什么少女不宜早恋?
谈恋爱的年龄早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现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是否早恋要以下面两个特点来划定。其一是生活上的自立程度。一些少年,稚气十足,生活和经济尚在父母督促和庇荫下,还处在学习文化技能的紧张阶段,对社会了解的还甚少,就迫不及待地谈恋爱,可谓为时过早。似乎十八、九岁的工人谈恋爱,人们容易接受,如果十八、九岁的学生谈恋爱就不同了。这就是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社会职业方面来考虑的。其二是谈恋爱的年龄和法定最低年龄之间的差距,如果已经达到或接近法定最低婚龄,就可不算早恋;如果和法定最低婚龄还差很远,就应视为早恋。因为法定最低婚龄是根据青少年
的身体、心理发育而规定的。有以上两个标准来衡量,那么高中及高中以下的学生谈恋爱,应该算是早恋。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尚示独立,他们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立;他们的年龄还离法定的最低婚龄相差很远;当然他们的心理上也很不成熟。这样一个身心都正在成长中的女孩子,如果谈恋爱将出现很多问题。
1、影响学习,磨灭理想。每个青年都有自己的理想,宏伟的抱负,都渴望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材,甚至是栋梁之材;任何理想、抱负的实现都离不开勤奋努力,学习知识。十七、八岁的青春少女,正是为各方面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期,可谓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少女,充满了青春活力,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记忆力强,对于新生事物极为敏
感,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好时期。因此,每个青少年都应该全力以赴,专心致志的刻苦学习,为将来建设祖国、攀登科学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努力培养和磨炼自己的意志,塑造美好的心灵,为造福人类,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一切准备。如果这个时期被恋爱问题纠缠,必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这无异于置一生远大前途而不顾。这种所谓的爱情,极可能葬送了青少年的才能、事业和前途,待到以后追悔莫及。
2、对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极为不利。青少年早恋,自知会受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的责备和议论,因而就要躲躲藏藏,远离人群,长此下去,影响了与同学、家人的关系。同时,她们的思想上会产生很多负担,影响了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的甚至会改变性格,本来活泼、天真的女孩,就会变得孤僻、冷淡,在心理上出现超年龄的现象,对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3、草率地对待恋爱,会酿成终生苦果。爱情之所以被称为人的终身大事,意味着它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可是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阅历不足,生活经验欠缺,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感情胜过理智。因此,在辨别人和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草率行事,一时感情冲动,压过理智,与异性确立了爱情关系,以后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发展、成熟,可能会对对方产生不满,进而冷却或是中断彼此间的感情。这种情况,会引起青少年失望的情绪,使之消沉、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4、出现过火行为,引发犯罪。青少年早恋,大多是由于感情的冲动或是出于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这种神秘感、好奇心使他们盲目地效仿成人。当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和感
情上的冲动构成合力时,十分脆弱的理智防线就会被冲垮。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过火行为,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造成青少年心灵上的创伤。如果同时受到黄色书刊或
教唆犯的的引诱,就极可能走向道德败坏或违法犯罪。据调查,青少年犯罪里,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过早恋。某省调查表明,在犯罪原因一项里,与追求性刺激有关的占被调查人数
爱情之花是圣洁的,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正确理解她,懂得珍稀她的人,才能栽培并以真诚之水使之永远盛开。对于青少年来说,在爱情生长的土壤还不具备的时候,最明智的办法是筑好防线,集中精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拒绝接受和传播爱情的种子。
家长别盲目封杀孩子的早恋
如何树立孩子的性取向,早恋问题的处理方法就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这种“早恋”问题的解决是有很多方法的,很多家长老师采取强硬的态度解决,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孩子的早恋其实也是一种正常感情的表达,有时甚至很单纯,反而是我们成人想得过多。所以,家长一定要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不仅要尊重孩子,也要尊重孩子的感情,有时孩子的感情是很强烈的,不要凌驾在孩子之上,以训斥挖苦的口吻处理这种问题。
“每当我看到她,总有抑制不住的冲动”,“今天下午我又看到她了,她真漂亮,我真喜欢她”,“她冲我笑了一下,我整天都非常高兴,难道她也喜欢我吗?”看到这一段段日记中的文字,你也许会以为是一个初中或高中男生的日记,记述初恋的感觉,其实,这是一个刚刚高中一年级的女生小悦(化名)的日记。
当小悦的妈妈偶然看到这段文字时,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油然而生,难道自己从初中就开始的禁止早恋的教育最终换来的却是女儿把爱转向了同性之间吗?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于华说,从他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讲,这种现象一般比较少见,但是在最近一个月内却出现了两次,另外一个也是一个刚刚高中二年级的女生。虽然比较少见,却使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对早恋的态度。
大多数家长或老师对于早恋问题一概封杀,会导致孩子对异性产生恐惧心理。
两个女孩之间互称老公老婆,这种现实在初中或是高中的校园里我们可以经常见到,依照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两个女孩子在一起搂搂抱抱似乎是一种友情的体现。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或是老师都不会对这种行为有所微词,其实这是一种误导。
大多数家长或老师所关注或禁止的是异性之间的交往,稍微过于频繁,便会以家长出面劝阻、老师找双方谈话的方式出现,直到两个无论是友谊还是爱情的种子熄灭为止。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的,更会使孩子在选择伙伴上出现对异性的排除或恐惧感。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都是需要偶像的,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一种人类本能的崇拜需求,很多女孩子喜欢模仿其他漂亮女孩的走路方式,而男孩子喜欢出名的运动员,喜欢运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实这都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模仿和希望得到自我被同性和异性认可的需求。”
而大多数家长或老师对于早恋问题则经常是一概的封杀,灌输早恋会对孩子产生多么坏的影响,这都会导致孩子对异性产生恐惧心理,和异性接触时也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同样是有这种天然的爱的需要,既有爱别人的需要,也有被爱的需要,时间长了,这份无法释放的爱就会很自然地偏向到同性这面来,觉得和同性在一起安全,又不会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在这种青春期对性别的界定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性别偏移,导致青春期同性恋情况的出现。
孩子的人际由娘定,家庭的气氛由爹定?
父母分工的问题,让许多家庭都很纠结。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纠结,其实可以借鉴企业的思路:把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作为孩子的父母,夫妻二人可以尽力发挥各自的长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好比说为孩子的将来打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这两项工作,分别更适合谁呢?
孩子的人际关系常常“遗传”自父母?
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婴儿、儿童时期的主要照顾者(常常是父母)的依恋模式,常常可以预测孩子毕生的依恋模式。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父母的与人交往时情感互动的模式常常会传给孩子。
此时,父或母的依恋模式通常可以分为安全型、迷恋型、恐惧型和冷漠型,其中:
□ 安全型的表现为:
1. 能获得更高的关系满意感;
2. 对于亲昵行为感到舒服,更多地看到与恋人在一起的好处
3. 坚信他人的良好愿望,尊重、信任恋人,同时也能够容忍恋人含糊和消极的行为;
4. 投入更多的努力去保持亲密关系;
5. 不回避婚姻和恋爱关系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6. 对恋人的态度更加开放,更善于自我表露,坚信恋爱的长久。
安全型之外的三种都是非安全型,都是不够完美的情感互动模式:
□ 迷恋型的表现为:
1. 对婚姻恋爱关系中度满意;
2. 在交往中,扮演依赖者的角色,需要他人的照顾;
常常表现出对恋人的过分控制,从而导致恋人的疏远,恋人的疏远行为又会强化他们的不安全感和担心,他们为了寻求安全感,在交往中又会更加控制;
4. 难以坚信恋爱的稳定,容易为此焦虑。
□ 恐惧型的表现为:
1. 对婚姻和恋爱关系最为不满;
2. 对恋爱进行灾难性的评估,从而导致永久的消极情感反应和冲突的升级;
3. 不愿倾听和处理恋人的烦恼;
4. 较少主动与恋人发生亲密的接触。
□ 冷漠型的人有以下特点:
1. 对婚姻恋爱关系中度满意;
2. 较少主动与恋人发生亲密的接触;
3. 回避情感的卷入、自我表露和相互依赖,压抑与依恋有关的想法和情感;
4. 逃避面对关系中的紧张和冲突;
5. 认为恋爱关系不必刻意维持也能很稳定。
通过分辨四种依恋类型给人感受的区别,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理解,为什么安全型模式的人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而其他类型的人多多少少总会因为依恋模式的不完美而遇到问题。
依恋关系的遗传,是通过“将心比心”的方式
有人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遗传”,应该是因为遗传了父母基因的关系,但有心理学家发现,即使是不是亲生父母,只要是婴孩时期的主要照顾者,孩子就会从Ta身上“遗传”到Ta所使用的依恋模式。好比心理学家Meins等人认为,主要照顾者(通常为父母),对孩子“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的能力,可能是决定孩子“遗传”怎样的依恋模式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说,就是父母能否将孩子看作具有独立心理的个体,能否正确并敏锐地感知到孩子的信号,并正确地作出解释。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父母肯不肯把孩子视作一个值得尊重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会不会努力地去理解孩子“此时此刻”的想法,以及能不能快速地理解正确,做出恰当的评价和正确的反应。越是能做到以上这些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越是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恋。
由于所有的研究者都假设母亲如果是安全依恋模式,则他们的“将心比心”的能力必然更好,所以认为他们,孩子的安全型依恋模式就是通过照顾者的“将心比心”间接地“遗传”给了孩子。
尽管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能够证明安全依恋模式的母亲比非安全依恋模式的母亲具有更高的“将心比心”的能力,而且“将心比心”有时也会有误差,测不准。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了解的是,不论如何,“将心比心”地对待孩子,对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都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说,孩子会有怎样的人际关系,父母的作用至关重大,又因为婴儿时期母亲与孩子的相处时间远长于父亲,这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母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那么,在对孩子“将心比心”的时候,除了上文提到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什么?
1. 格外的注意“适当”
等人发现母亲对儿童心理过程的指向要“适当”才能预测依恋的安全性,如果这种指向仅仅纯粹是数量上多,那么也不能预测依恋的安全性。
2. 对心理活动的关注不要太早
Meins的研究发现,6个月大婴儿的母亲的“将心比心”的水平越高,到12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更加有可能是安全型依恋。你也许会问,这么好的“将心比心”是不是越早开始越好?其实并非如此。
太早的关注心理活动可能反而会把婴儿的信号理解得过于复杂,从而不可能提供可以抚慰婴儿的恰当反应,反而导致非安全依恋的发展。因此,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还需参照婴幼儿发展量表,看量表你就比较能够了解,现阶段对自己孩子的心理活动解读到什么程度会比较合适。通常凭经验来说,至少出生后第一个月内是绝对不需要对孩子的心理活动进行复杂解读的。
当母亲奠定了孩子人际关系的基础后,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做什么?
尽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尽力和孩子维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但是父母还有很重的教养任务,得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当凭借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能达成这一目标的时候,父母便不再总是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甚至有可能实施肉体攻击和心理攻击,企图达到目标。
有时父母可以忍住不打孩子,但是却无法忍住不对孩子进行心理攻击。我国的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有84.24%的母亲和78.94%的夫妻在最近半年内曾对自己的孩子实施过心理攻击——这或许会使小时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毁于一旦?
虽然暂时还没有心理学家研究笔者怀疑的这个问题,但是可以确信的是,父母的心理攻击越多,孩子就会越焦虑。
这个时候,父亲的在家庭中作用就变得重要了——有研究发现这么一个现象,父亲在家中越是会说理,孩子就越不会因为父母更多的心理攻击,而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
之所以说理会减少焦虑,一方面是因为说理能力越高的父母,越有可能仅凭说理而让孩子听话,不必通过心理攻击甚至肉体惩罚来使孩子服从,减少攻击的本身就会减少焦虑情绪;另一方面,说理能力高的父母,通常来说还会采用鼓励教育,与孩子的关系更好,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可以预防孩子的一部分行为问题,当孩子没有问题需要父母采用心理攻击时,没有攻击,焦虑自然变少了。
另外,是父亲说理更管用,而不是母亲,其原因研究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对女人有刻板印象,认为她们说的话一定缺乏理性,孩子们对母亲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不同,所以比起女性,男性会要求自己在情感上更克制,也会刻意要求自己保持更多的理性思维。
因此综合这两点可以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国情下,父亲说理比母亲更管用。
那么,说理应该怎么说?
说理不是说教,也不是碎碎念。说理想要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应该和孩子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利弊,然后通过你的引导,让孩子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孩子有时也会有逆反心理,但是,孩子对于自己得出的结论,却乐于接受,父亲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孩子说理。
什么是青春期性敏感症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位高中女学生写信自述说:“我今年16岁,初涉人生,对一些事情还看不透、想不透。我想问,为什么现在的男孩对女孩表现出不同以前的态度。我的一个表哥就是这样,我们小时候无拘无束地在一起玩,还有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堂姐,大家说说笑笑可高兴了。可是现在长大了,反而不同了。大家都说我身材好,人漂亮,又善良……于是表哥看我像明星一样,天天买东西送给我。我问他为什么不给姐姐,他说“她不配“!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堂姐就不配享受这些物质呢?我感到困惑。还有,为什么会有人对我们女孩这么感兴趣?那是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天上没有月亮,只有寥寥可数的几颗星星(这不是有意描写的阴森景象,而是真的)。我和班上的一个女同学上厕所,这时,我看到墙上好像有个东西一动,我一阵紧张,想到了魔鬼,心里着实害怕,但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黑咕隆咚之中那分明是一张男同学的脸,吓得我大叫一声。然后,我的心整日都在咚咚跳,久久不能安静下来。不知为什么,现在我见到男同学都害怕,似乎他们的眼睛无时不在对我偷看,躲又躲不掉。为此,我的学习热情完全被打消了,甚至想休学、退学,可是又有矛盾,因为我每天情不自禁地还是想着学校,想着那些每天看着我的男同学,在害怕之余,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一位19岁的大学男生写信咨询说:“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从小在爸妈的严格教育下,只知道念书、念书。考上大学,第一次走出家门,世界好像对我十分陌生,一切都感觉新鲜,但又感到恐怖莫测。班里的女同学很多,说真的,她们个个都像朵花,是那么娇艳妩媚,不少大城市的男同学和她们说说闹闹,一起跳舞嬉戏,我总想和他们学如何去接近她们,可是每次都弄个大红脸,甚至未等接近就满头大汗,为此我苦闷极了。出于生理的驱动,我有时手淫,想用幻想来满足自己,但事后总感到懊悔和空虚。有一次做梦,不知哪里来的胆量,我居然抱住一个女同学……醒后仍心有余悸,觉得自己办了坏事。在白天,由于老是回味梦里的事,慢慢地脑子就出现了一个想抱女人的念头。只要一见到女同学,这种坏念头就出现,可是我非常明白,这种想法是不道德的是要犯罪的,但就是克制不住,以致我只好整日躺在宿舍里蒙头睡觉,最怕见到女人。我痛苦已极,怎么也摆脱不掉这种念头。我想到了自杀,想以死来惩罚自己……“
从表面来看,前者患的是“社交恐怖症“,怕见异性;后者是强迫症,有遏制不住的想法,但究其根源,都是由于性心理发展迟滞所造成的“性敏感症“。发展迟滞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从童年到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早期性教育。有些家长常以自己的早年体验和传统的教养方式,对子女进行半愚昧的管束。对其它科学知识广开门路,但对有关人的知识却予以封闭,结果在身体和智力方面可能高人一头,而性心理水平则往往低于常态。与其让这些孩子们在青春期煞费苦心去琢磨探索,以致在迷茫之中变态,何不让他们在正确的性教育下顺利过渡呢?
第一个女孩,正处于性萌动时期,已开始注意到男性在关注她,心理上产生异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意味着什么?她也说不清楚。第二个男孩,显然是由于家长过分闭锁式的教养使其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所致。家长们仅告诉他是男是女,男女有别,但没有告诉他男人和女人的社会角色和未来发展的一切。有这样一个事实,可说明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上居住的人,有个传统的社会风俗,就是孩子在10岁左右就由父母教以有关性知识,如男孩遗精,女孩月经,以至结婚、生育等等,因此,在长大以后,他们并不把男女这事看得神秘莫测,一切都那么自然。在调查他们年轻人的精神卫生状况时,很少发现少男少女有性问题的烦恼。换句话说,他们通过早期性教育,获得了“后天免疫性“。
现代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越是被禁锢的东西,越是人们向往的东西。一旦这种禁锢与生物学规律发生冲突时,由于缺乏正确诱导和自我调节能力,便往往陷入焦虑之中,其结果则形成一种生物欲求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对抗状态,这便是性敏感症发生的机理。
那么,怎样预防青少年的性过敏症呢?关键是性教育,这种教育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基本的性生理知识,二是青春期男女的心理特征,三是性的社会与道德意识。大人们应该懂得,进入青春期的男女,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他们封闭着的天地里,充满了幻想和情欲,但很少向父母透露,一部分在压抑中求其自然地发泄或增长,一部分则可能对同伴和知己倾吐,从互相交流各自的体验中获得理解和领悟。因此有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子女们心理发生了什么故障,明知情绪不对头,也追问不出所以然来,于是只好放任不理,只要行为上没异常就满意了。
依靠谁来解脱这种痛苦呢?那只有找心理医生了。有性敏感的男女青少年,应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把想法和问题全提出来,然后听从医生的心理指导。属于一般的性敏感(如第一例)经过疏导,会很快好转。对特殊情况(如第二例)就要采取心理治疗与药物疗法兼顾的措施。首先通过药物解除焦虑、紧张和恐惧反应,然后进行行为疗法(主要是系统脱敏和放松训练)。事实上,有强迫思维症者,很少发生行为问题,因此没有必要担心会做出违法举动。广泛的交往以抒发情感,多方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这扇禁闭着心闸门会自动开启,使人的心境明朗起来。所谓的社会与道德意识,是在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已经做了合理的人人接受的准则,那就没有必要再为自己加上一层清规戒律,从思想上固步自封了。
早恋,过早盛开的花
海明来访者留言:
时间: 8:14:36
留言内容:我是女孩,今年17,自小家教很严。父母对我的期望很大,可是我的成绩并不很理想。上了高中对两个男生产生好感,可出于理智最后我虽然有好感但没交往,班里的人在背后议论,说的还很难听,我承受不了舆论压力转了学。可转学后依然有人知道了这件事,而且我开始胡思乱想然后发笑,请问这是病吗?
心理咨询师点评:
这是一名高中学生在本网站的留言,她的情况同时也是其他很多同龄人感到困惑的情况。怎么处理在学习生活中对异性产生的好感?怎么对待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其实出现这样的困惑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再正常不过。作为学生面对这些问题,不要抗拒,更无需惊慌。只要知道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控制和处理这些问题。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不再那么累。
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中学生的早恋以及人际交往的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
10—20岁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也叫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在飞速发展。随着性生理的日趋成熟,也出现了性的意识。性意识的萌发让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了好奇,渴望并试图接近和了解异性。在和异性的接触中,因为年龄相仿,又有很多关于学习生活的共同话题或者共同爱好,所以很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但由于心理上和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不足以理智地,负责任地去爱,也因为不了解这种好感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很多中学生会误以为那就是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极力渲染和歌颂的伟大的爱情,于是便怀着美好的憧憬和幻想一头扎进去,开始了老师家长都深恶痛绝的“早恋”,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业,而最终这朵美好的花也会因为无力浇灌而来不及结果就枯萎了。
其实对异性有好感,和异性相处感到愉快。这样的情怀是朦胧的,美好的,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正常心理。所以当我们对某个异性有好感,不用感到不好意思,也不要觉得是什么不可见人的事。那说明我们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去欣赏一个和自己在生理方面有诸多不同的朋友了。如果我们可以再把握好异性交往的一些技巧和原则,就能正确地处理好和异性的交往关系,做到既不影响学习,又能收获真诚的友谊。
和异性交往需要注意把握好这些方面:
一:男女生要集体交往,不提倡男女生单个密度交往。
二:男女生要在校内交往,不提倡男女生在校外,尤其在娱乐场所交往。
三:交往中最好多谈学习、工作等健康内容。
四:男女生交往讲究文明,举止言辞得体,不提倡男女交往动手动脚,肢体接触。
相信只要在和异性的交往中把握好了这些方面,我们就能很好地处理和异性的关系,也就不会招来别人过多的议论和流言蜚语。同时我们也在和异性的交往中学会了了解异性,欣赏异性,也更清楚什么样的异性才适合自己。这样,当等到我们的年龄到了真正可以成熟地恋爱的时候,我们才能更从容,更理智地选择适合我们的人。那时,相信恋爱之花一定会开的更灿烂,并且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孩子失恋父母需要多关注
“孩子,为什么悲伤?”“我失恋了。”“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味道了。”既然有恋爱,就必然会有失恋。上面这段话,是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对一位失恋的年轻人的劝慰。然而,千百年来还是有无数失恋的痴情人难以自拔。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这样一座移民城市,个别远离家人的年轻人容易陷入失恋后无法排解的困境。他们有的自暴自弃,有的伺机报复,有的甚至绝望轻生。专家建议,家庭和社会都要对年轻人的感情问题予以更多关注,建立及时干预机制,引导年轻人学会正视感情进行自我开导。
女子想与网友拍亲密照报复前男友
“我的他有了别人,并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我。这段感情我已经不想再挽回,只想寻找一种可以让自己彻底放下的方式。那就是报复!我要让他体会到我的痛,后悔自己的不知珍惜……我想在这里找一些帅网友跟我拍些比较亲密的照片,亲亲的都可以,然后拿给他看……”
1月14日,这样一条失恋后征网友拍亲密照的帖子出现在了深圳本地一知名论坛里。这名女子自诩为“非常漂亮”并留下了联络邮箱,一时间引来大批网友关注。人们在好奇这位失恋女子真实心态的同时,也在关心她是否会因为这场失败的恋情而误入歧途。记者试图联系她,但当日稍晚再打开该网页,发现此帖已经被删除,发信至其邮箱也一直未得到回复。
浏览各大网络论坛情感版块可以发现,失恋一直是年轻人的热门话题。诸如《失恋了,难过!》等标题的帖子比比皆是。针对失恋后的态度,有的网友表现出了豁达和坦然,坦诚地面对现实;有的网友恋恋不舍,回忆与恋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有的网友百折不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请网友帮忙出主意如何挽回。但还有更多网友经受不住失恋的打击,有的表示一定要像上文发帖女子一样,快速交往新恋人甚至结婚,刺激旧恋人;有的开始自暴自弃,采取“三天没有出门”、“两天没有吃东西了”等极端方式;还有的甚至表达出了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
在一篇名为《难怪有人失恋了要自杀,我也终于体会了》网文中,讲述了一对大学萌生感情、毕业后一起闯荡深圳的恋人的故事。本来甜蜜的恋人,却因为第三者的介入戛然而止。“他走后,真感觉到不是失去了某一个人,某一段感情,而是失去了整个生活,人生一下子没有了目标……难怪有人失恋了要自杀,我也终于体会到了……”除了此类流露出悲观情绪的帖子之外,甚至有人发帖寻求“失恋后自杀方法”,让人触目惊心。
近期因感情事引起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近期,一些年轻人将失恋后的过激想法付诸行动,令人感慨、令人惋惜。日晚9时许,一名29岁的张姓青年在宝安区福永街道怀德社区一家粥店,边喝酒边自言自语,竟然起身大叫“今天大家的消费由我买单!”服务员见其喝醉了忙上前劝阻。不料,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尖刀欲割腕自杀,服务员一边拦下青年一边报警。两名治安员赶到后抢下了他手中的尖刀才没有发生意外。造成他情绪激动、试图自杀的原因正是与女朋友吵架闹分手。
日晚8时,一名贵州籍小伙子因为失恋走上宝安西乡立交桥的桥墩上,欲跳桥自杀。市民报警后,公安、消防、120急救车都赶到现场,消防队员在桥下铺设气垫,几名警察还上桥对其劝阻。晚上10时左右,小伙子看到女朋友赶到,突然大声喊叫从桥上跳下来,掉在铺好的气垫上,随后他被民警带走。
日上午11时许,南山区南新路一家休闲中心,一位20多岁女员工从三楼跳楼身亡,身上仅着一件单薄上衣,其男友赶到后恸哭不已。据警方介绍,该女子也是因为与男友存在感情纠纷而选择跳楼自杀的。
父母要对子女情感方面的变化多加关心
自从2002年开始,深圳市义工联热线组组长、五星级义工刘甲栋一直接听群众打来的求助咨询电话。他向记者介绍,这些求助电话中,不少人反映的是工作的压力、人情的淡漠,很多求助者因为失恋而备受困扰,无法走出心灵的困境。
求助者的性别分布上,刘甲栋观察到,在深圳这个城市中,反而是男性在失恋后的问题更多。究其原因,女性失恋后相对容易释放情感,而“男儿有泪不轻弹”等传统观念,容易给男性带来压力,让他们不容易从情感的挫折中走出来。在年龄分布上,以往30多岁、40多岁人士较多遇到的感情问题,明显呈年轻化态势,很多80后都因失恋无法自拔。刘甲栋认为,有这些困惑的年轻人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很多人自身的家庭就不太幸福。他们中大约20%来自于单亲家庭,30%左右父母关系不融洽,剩余的很大一部分由于独自到深圳打拼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让失恋的孩子很难从家人中获得榜样、获得安慰。因此,父母要对年轻人成长特别是感情问题予以关心,并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否则容易让儿女的情感失衡。
心理咨询师葛君明介绍,一部分失恋者不能及时排解强烈的负面情绪,陷入自卑和迷惘走向怯懦封闭,或者产生报复心理,甚至绝望、轻生。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很少有课程涉及到恋爱教育,家庭对年轻人的疏忽也容易让他们在失恋后产生极端行为。
失恋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生命观,也许每个人都有过为爱情献身的冲动,而实际上爱情终归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要明白人的一生不是仅仅为了爱情而活着。他(她)的离去,自然有理由,如果分手说明你们缘分不到,或许缘分中的那个人会在下一秒等着你。失恋后,失恋者可以尝试用发泄、接受、分享和振奋的过程来调节情绪。发泄的方法包括哭泣、娱乐、运动、写下对方的缺点,之后逐渐习惯学会接受失去对方的现实,分享则包括跟有类似经历的朋友谈心、跟好朋友多联络、跟长辈沟通、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士咨询等,最终进入振奋期,可采取换新衣服、改变形象,以及尝试因为恋爱而错过的感兴趣的活动等等来迎接新的生活。
葛君明认为,对出现失恋问题的年轻人,家庭和社会都要予以更多关注,建立及时干预机制,引导他们正视感情并进行自我开导。
【合理宣泄】
失恋造成的情感压抑是十分严重的,如果不及时地合理宣泄,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比较有效的宣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向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倾诉内心的苦闷和悲伤。
2、可以闭门痛哭一场。
3、寄情于山水之间,向大自然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失恋后可以与朋友一起外出远游一次,体验大自然之奇丽与伟大、人生之赠与美好,会觉得自己失恋的痛苦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心胸会变开阔,郁闷的心情就会有所缓解。
4、升华。升华是宣泄失恋后心理能量的最理想方式。失恋者应运用理智,把感情、精力投入到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中和对生活的热爱上去,从而将失恋造成的挫折,在更高的升华境界中得到补偿,获得更大、更多的收益。
【丢弃自卑】
失恋并非羞耻之事。但有些失恋者却认为失恋是令人耻辱的,是被对方“涮”了、“玩”了,从而感到脸上无光,无地自容,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因此离群索居。其实,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面临着两种前途,恋爱也是一样。
恋爱一次成功固然可喜,但这毕竟只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所以谈恋爱就要有谈不成的心理准备,失恋也是在情理之中,是无可非议的。有思想、有志气的青年不应受世俗偏见的束缚,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如果能从失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有所进取,那倒从失恋中受益匪浅,不愁今后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好伴侣。
最后,还应注意两点:
第一,若失恋是因误会引起的,就应积极消除误会。如果是对方误会了你,你不要急躁,待稍平静后,你自己或求助对方信得过的至亲好友,向对方说明全部真情。如果是你误会了对方,则应平静、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解释,真相大白后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并且在今后善于冷静地处理问题,不至于再造成新的误会。
第二,若失恋是由于恋人之间发生口角、赌气偏激造成的,则事后要破除“面子”观念,主动接近对方,勇于承认错误。对方不仅不会因此而小瞧你,而且会从中看到你的真诚和宽厚,并作出相应的行动来。这样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心理危害】
失恋者的心理变态的突出表现有:
1、产生悲愤心理。
失恋者终日沉浸在极度痛苦中,反复咀嚼失恋的痛苦,品尝人生的苦酒。时间一长,就会使失恋者变得感情脆弱,性格古怪,形只影单,使人难以接近;
2、产生绝望心理。
失恋的冷水似乎把失恋者的生命之火熄灭了。他们从此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走上了轻生的绝路,如M市某大学的一位女生,因为恋爱失败,当天下午就从男生宿舍楼跳了下来,悲惨地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3、产生极端心理。
失恋者仅仅从个人的一次失恋,便否定了对方所属的整个性别,职业,出生地,乃至爱情本身,因此就进入了终生不婚的独身主义的孤舟。据社会学家的调查,大多数男性独身主义者不婚的原因就是因为初恋的失败;
4、产生报复心理。
失恋者在失恋后把自己的痛苦统统归罪于对方的抛弃,因此有的采取卑劣手段,败坏对方的名声;有的铤而走险,用暴力伤害对方,以发泄胸中的仇恨。上海某大学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因为恋爱失败,竟不顾道德和法律,赶到对方所在的单位,将对方用斧子活活砍死。
以上几种心理,都是一种变态,会给失恋者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失恋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心理健康,面对现实,积极地寻求多种方法和途径,疏导因失恋而带来的郁闷,不安和愤怒。
下面仅从情感方面介绍几种调治心理平衡的方法:
1、情感升华法。
即当男女青年失恋后,便把一些自己若直接表现出来会受到处罚或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和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并使之有利于社会和本人,这就是情
感的升华法。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在失恋后,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满怀激情地写出了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2、情感宣泄法。
失恋者在失恋后不要独自把痛苦长期埋在心底,更不要时常独自品味,而可以找些亲朋好友倾诉心中的烦恼,心情地将痛苦和烦恼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灵上的负荷;
3、情感转移法。
失恋者可以尽快转移感情,寻找新的爱,以此来淡化失恋的痛苦,弥合心灵的创伤,从而走向新的生活。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里夫人的爱情故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试想年轻的玛不愿面对,“他会回来的”
丽亚如果真和她任教的家庭长子初恋成功,她还能成为后来受世人崇敬的居里夫人吗?情感转移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寻找一位新的恋人;二是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三是积极投身集体生活,付出自己的情感和爱,使自己摆脱空虚和痛苦。
当然,除了情感调节,治疗失恋者的心理失衡,还有不少的方法,诸如心理咨询,端正认识,改造自我,学法守法等等,在此不作论述。
总之,失恋是痛苦的。但是,只要失恋者失恋不失志,从失恋中奋起。那么,不但可以避免失恋后的心理失衡,而且可以使自己进步成长得更快更好。
【摆脱失恋】
失恋后你疯狂购物,找陌生人倾诉,夜里以泪洗面,偷偷地给他打电话……别担心,也别羞愧,这些举动都很正常,而且是必须的。
一、不愿面对,“他会回来的”
“我不爱你了,我走了”,他的这句话明明白白说得这么清楚,你依然还在苦苦分析这句话里是否还有别的意思。他带着所有的东西走了,可留下了一把牙刷(旧牙刷)和一本书(读
过的),这难道没有什么预兆吗?不管怎样,你认为他是不可能从此一去不回头的。
你仔细回味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总想证明一点:他会回来的。你伤心地但充满希望地等待他,只要楼道里的电梯一动或者电话铃一响,这是他吗?
心理学家的意见:
自我否定是人类最痛苦的精神创伤。失恋意味着否定了过去的情感,而未来出现断层,所以失恋给我们带来深深的伤害。大脑过滤了某些信息,我们拒绝接受某些事实,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一打击。
二、愤怒,“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现实终于露面了,但你无法相信,他怎么敢如此对待你?你不再哭泣,却气得发抖。他没有权力这么对待你的,这太过分了!这时你只有一个目的:以牙还牙。诱惑另一个男人或侮辱他都可以从他的下半身入手,你轻蔑地对他说:“其实你从来都没有让我快乐过!”趁周围没人的时候砸碎他的车玻璃,给他的新女友打匿名电话,只要有机会,你毫不犹豫地进行报复。
心理学家的意见:
我们不再是靠哭叫来统治世界的孩子。失控的感觉让我们狂怒,就像孩子宁愿把自己得不到的玩具砸坏,既然不能拥有,就毁掉它。愤怒在最初的时刻对排解失恋的痛苦是有好处的,这使我们忘掉伤痛,发泄情感。在愤怒之后的冷静期,痛苦会再次光临你的内心纠缠,“他的家里有灯光”
三、他真的走了,这次你很确定了。
而且他一点没有要回头的意思,更不想跟你“好好谈谈”。但你认为他不可能已经把你忘记了,他没有权力在你痛苦的时候快乐生活。于是你一小时给他打二十个电话,他不接?你不断地给他留言,他还是不理睬?你就到他楼下等着;他又有女朋友了?他下班后你就开始跟踪他。你像幽灵一样游荡在他身边,却不知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心理学家的意见:
我们不能接受他在躲避我们的事实,于是我们投入全部精力要捉住他。由于我们不能把任何人据为己有,所以这种纠缠的结局必定对自己有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有权力拥有我们无权干涉的生活,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力;如果我们不尊重这条真理,最后失去的是自己的尊严。
四、蔑视,“不管怎样,这个家伙一钱不值”
他不想要你了?再好不过,你还不想要他呢,早就不想了!他一点也不优秀,不富有,不体贴,他身上的缺点多如牛毛。你问自己怎么能够忍受他这么久。这个男人滑稽可笑,一点穿衣的品位都没有,他走得正好,因为你不知该怎么提醒他,怕伤他的自尊。让他到别人那里去出丑吧,你不想再忍受他了!
心理学家的意见:
为了避免太受伤,我们本能地去挑对方的毛病。但我们白白做了那么多努力让自己认为他不值得爱,我们心里非常清楚我们留恋的是什么。真正的打击过去了,这多少是个好征兆。我们可以利用对他的蔑视重拾自信,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
五、自怜,“他从没爱过我,今后也不会有人真的爱我”
当外部的世界寒冷而残酷,还有什么比缩在自己的茧里更安全呢?一件睡衣,一张舒适的沙发,一台昼夜不歇的电视机,外面的世界就显得不那么可怕了。你留在家里,不想去上班(为什么工作,为谁忙?)你也不想去找往日的那些好友(关键时刻他们根本帮不上忙,他们有什么用?)你昏天黑地地睡觉,毫无节制地大吃,谁会心疼你呢?没有人!你恨恨地对自己说。为了忘掉痛苦,你借酒浇愁。你知道忘掉一个男人的最好办法是爱上另一个男人,于是你有意去诱惑那个并没有真正让你动心的男同事……回到家里你动不动就哭泣,面巾纸的厂商一定在偷笑,你每日消费得可真不少。
心理学家的意见:
由于外部世界并不被你的愿望左右,我们更倾向于否认它的存在,把自己封闭起来。为了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这个自我封闭的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时间不要过长,我们不能总停留在这个阶段。最好的办法是跟自己订个合同:我们在家里封闭一个固定的时间段,然后就努力走出去,面向外面
六、妥协,“如果我再减掉两公斤,他一定会回来的”
度过了最忧郁的时期,我们感到自己又充满了力量,一切又变得有可能。他是不是因为嫌我的腿太粗,才爱上那个细腿女孩的?那我就做运动,这能让他回心转意的。如果是多余的两公斤脂肪让他溜走的,那就是说如果我减掉了这两公斤,他一定会重新对我感兴趣。如果我学习烹调,他一定会重新爱上我……我早怎么没有想到呢?只要我付诸行动,他一定会改变主意。哪怕他已经有了新的女朋友。
心理学家的意见:
这个阶段是对心理恢复很有帮助的,因为那个负心汉在我们心目中已经不是敌人了,他成为了一个动力。不管他是不是真能回来,此时所做的努力是对我们自己有好处的。
尽管是为了他才这么做,但努力总会有收效,而且受益的是我们自己。有时动机和结果并没有必要的关联。
七、假快乐,“单身真好啊,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你没事了!你感觉很好,甚至好极了。你是个快乐的单身女郎,不需要爱情,不需要男人。你每天晚上都出去玩,劲舞到凌晨,而且没人管得着你。你是自由的,时间表排得比部长还满,全都是有趣的活动,和新朋友的聚会……你忙得不亦乐乎。一旦稍微闲下来一些,你就迫不及待地找事情做,填满这段时间。你接受所有邀请,在网上与陌生人狂聊,参加最新的快速约会。太有趣了!
心理学家的意见:
在这个阶段,我们用失控的狂热来填补空虚,为了不让自己有时间难过,我们把每一分钟都填满。我们对很多事情表现出过度的、虚假的兴趣。最好利用这段亢奋的时期来做些有建设性的工作,与其去学吹长笛,不如把英文狂补一下。
八、伤感,“毕竟我和他度过一些难忘的日子……”
你的狂热渐渐褪去,你意识到你很想念他。你的举动像个怀恋初恋情人的少女:在确定他不在家的时候,你给他家里打电话,就为了听听答录机里他的声音;你拨通了他的电话,却在他接通时挂断;你在他住的街区游荡;在
你们第一次约会的电影院门前热泪盈眶地发呆;在家里你穿着他的旧T恤走来走去;你收拾过去的东西,凝视他的照片——这个男人还是很英俊的。你设计一些机会,想重新跟他联系。
心理学家的意见:
当心,如果你又去见他,很有可能再跟他上床,然后重复你的失恋路程。这首先是一个生物现象:大脑倾向于思念已经熟悉的事物。曾体验过的生活比未来的生活更让我们有安全感。因为害怕前进,我们有意地美化过去。
时刻,但如果你想前进,这应该是被忽略的方面。
九、理解,“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决定彻底翻过这一页,但你需要弄明白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是这个男人不值得去爱,还是你做错了什么?你做的饭菜真的很难下咽吗?你真的不够温柔,不知道如何跟男人相处吗?这些问题可能没有答案,但如果你不去思考,也许永远不明白问题在哪里。每个人都有自己分析的方式,有的人会深深自我剖析,另一些人则询问身边的亲友,甚至从当事人那里找到答案。
心理学家的意见:
寻找答案是自然的、健康的行为,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能继续前行。当然我们不会掌握所有秘密,但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
十、自由,“生活真美好!”
你很惊讶自己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想起他了。你开始想在生活里做些改变,买个新沙发或换个新工作。无意中你换了发型,买了一些他一定不会喜欢的新衣服。你重新找到了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小乐趣。你又变得开朗起来。那个图书馆里的卷发男人,他的眼睛很漂亮,奇怪,你过去怎么没有
注意到?你感到身体轻松,头脑轻松。当然,你想到他的时候,心里还会隐隐作痛,但你真的不愿意再让这件事折磨你了。
心理学家的意见:
好极了。你不需要麻醉剂了,被释放的时刻终于到来。现在你终于可以在其他事情上投入精力了:工作,朋友,还有那个对你有意的,有漂亮眼睛的卷发男人。
十一、TIPS:失恋的好处(也许你没意识到)
你在异性眼中的魅力大幅度提升,男人都是有“救美” 倾向的。
你的感情史中多了一个“前男友”,这让你在新男友那里将多一些谈资。
当你以为你在乎的只是“薪水、职位、房子”的时候,失恋的痛苦让你意识到为了保证
生活质量,精神世界的力量更强大。从此就少在乎一些物质吧。
失恋让你年轻五岁,发现自己原来是很天真幼稚的。
思念一个人总比对任何男人都无动于衷要强。
失恋的时候,你的朋友会特别多。
失恋给了你一个借口,你可以去尝试你平时不敢尝试的事情:独自在酒吧买醉、与陌生人调情等等。
失恋有可能使你从此开始关注事业。
没有失恋,怎么能光明正大地换一个恋人?
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恋,怎么能成为情场高手?
失恋不是好玩的,让我们疼痛,让我们委屈得痛哭,让我们失去一切欲望。其实失恋的感觉很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跳房子游戏,每一格都必须被跳过去,才能到达目的地。借助以上的建议,我们可以大步地、快速地穿越必经之路,到达自由的胜利彼岸。
治愈失恋的八贴处方
第一帖:一刀两断
女人初一,男人十五。幻想中的梦中情人不能成为事实,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及早脱离,注意不要太伤害自尊心。感情就像一团死结,解不开的就必须剪断。“剪”一定会流血,但动作越快越利落,受伤就越轻。如果让她先向你开刀,那么受伤的当然是你!不论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做男人的当然是不能忍受,整个人的斗志丧失,生活完全失去乐趣。但是时间能抚慰一切,几个星期后,你的伤口必须愈合,万万不要为了一个女人而躺下来等死。
第二帖:一脚踢开
感情破裂后,谈判是无济于事的,只能延长痛苦。假如你仍然觉得她十全十美,请仔细看看她究竟“完美”到什么地步。你把她性格中不能接受的地方列出来,把“没有她”能活得更好的理由记录下来。每次意志晕头晕脑时,将她的罪状再看一遍,别以为这样太刻薄,实在只有好处。坚定一点,将她一脚踢出你的世界!
第三帖:一切如梦
失恋是不是真的没有面子?事情发生后,无论是寂寞、心碎、难过,随便你觉得什么都好,但是残局总要有人收拾。不要以为失恋是没有面子的事,即使真的是你不再被爱,又何必让别人都这样认为呢?失恋没什么大不了的,更谈不上“没面子”。不能再在一起,当然要分开,应该为自己的决定感到骄傲。同时,你要坚信前一场恋爱只是一场梦,失恋才是梦醒。
第四帖:一去无踪
不管你是否多情,千万别为欲望诱惑。有时候你会产生幻觉,好像恶梦已过,一切又可以好起来了。假如她离去,她已经用事实表明了态度,根本不值得你花精力去改变什么。如果继续交往,你就好比泥足深陷,不能自拔。谁不知道分手后恋人的关系越深,情况就越糟?意识不坚定时,你想起她在你的泪光中掉头而去的情景了吗?
第五帖:一丝不挂
女人即使提出分手,她也喜欢放根线,说一句,“如果我们有缘,可能会再在一起。”你千万别上当,所谓的一线生机,简直是猪八戒说笑话。虽然你好像觉得轻松点,但其实她在做猫捉老鼠的游戏。潜台词是,你这个可怜的男人,不要沮丧、伤心,我可能有事要你的帮助呢!马上承认你们的关系已经结束。一丝不挂的胸怀,是永远的清爽。
第六帖:一往无惧
你要告诉自己一个真相:人经常会害怕,你在追求她的时候,你会怕失去她;你在得到她的时候,你会怕她别恋移情。当失恋的火山爆发之后,你在精神上要放松放松再放松,所谓勇气也不过如此。区区一个女人,何足怕也!
第七帖:一味沉默
失恋后从第一天开始,你就要决心闭嘴。虽然好心的朋友围着你,诉说她的短处给你安慰。这时,你千万不要开口应和,损坏前任女友的名誉,至少不强迫自己去“否定她”。众人的怜悯只能使你的创伤更大,最严重的是你将成为被怜悯的对象。这对你的男人形象有致命的损害。假装不在乎没有什么意义,保持沉默却是石比金坚!
第八帖:一生一次
最后,如果你还觉得难于交待,那么就相信命运吧!几次失恋根本不足以证明什么,承认运气在恋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想想你学会走路前摔了多少跤?恋爱?最后不过是一种游戏!一次失败的恋爱总比一次失败的婚姻幸运的多吧
早恋受挫暴打同学(早恋)
【海明心理咨询指示语】: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也是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然而,一般人认为早恋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更为明显突出,但一般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早恋常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亦有人认为早恋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探索和学习,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宜过份禁制或压抑。
上高中的17岁男孩小海和班级里的女同学小月关系要好,不久两人产生朦胧的爱意,聊天、散心占用了他们不少时间。由于在学习上难以集中精力,两人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今年9月初,小月突然变得冷漠,对小海表达了分手的想法。小海询问原由,原来是小月的家长发现她因早恋分心影响了学习。
情感受挫,小海心理失衡,情绪低沉抑郁,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还对靠近小月的男生产生了敌意,班级中一名男同学因此被他暴打了一顿。
小海的父母意识到小海举动反常,通过一位心理咨询师,终于听到了小海心声。小海的妈妈在外做生意,小海和小月在一起时,小月的关怀让小海觉得温暖,似乎弥补了失去的母爱。
据黑龙江省家庭素质教育指导中心心理科医生代兵介绍,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约七成的孩子因为早恋出现各种问题。他说,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有生理、心理、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
预防孩子早恋,专家建议,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健康;父母双方应当给予孩子关照、关注和爱,而非溺爱、粗暴和严厉。
一旦孩子出现早恋,家长应该首先要试着去接纳,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及时沟通避免孩子产生抗拒心理,注重通过心理引导孩子走出早恋带来的困惑。
专家表示,弱化孩子的“恋爱意识”,多和孩子交流,可以掌握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动向,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经验与孩子交流。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在同性同年龄人中形成亲密朋友关系的同时,由于性的萌动而导致对异性的关注和恋爱的感情,而且,这种关注会不断增强,以致对特定的异性萌发出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家长应该信赖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地位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处理情感波动的问题,是可以培育孩子自觉地去约束自己的行动和生活的。
在对待青春期少男少女“早恋”的问题上,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同时,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性、恋爱、婚姻教育,先打打早恋的预防针。当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如临大敌,要对孩子进行热情的帮助,可以告诉孩子: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英俊少年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喜欢心目中特定的异性是这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发生的,但这种喜欢只能保持在友谊的层面,不能成为“恋爱”,因为你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如果因为早恋而荒废学业、前途也非常可惜的。
(2)如果发现孩子陷入早恋,孩子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对方家中,或向邻里诉苦,弄得满城风雨。最好的办法是理解孩子,体贴孩子,运用“冷处理”的办法。因为当孩子产生恋爱情感时,随着憧憬产激动也会为伤感、社会环境压力、甚至性欲的纠缠而苦恼,父母不但要洞察孩子这种内心情感,而且还要从旁加以引导,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并给孩子以热情、严肃的忠告。要教孩子自尊自爱,区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适当地向孩子讲讲爱情的社会道德性和爱情的权力责任,使孩子对恋爱、婚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要告诉孩子初、高中生谈恋爱最后“终成眷属”的还不到3%,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早恋对中学生学业有影响,如果因谈恋爱影响到不能继续求学深造,即使两人结婚了,生活也必将充满坎坷与矛盾冲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对孩子早恋问题,家长的教育要和风细雨,又要有一定严肃态度,不能埋怨、责备,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困惑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3)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发泄其充沛的精力。校内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校外的旅游、交友、公益劳动等既可锻炼身体,又可益智、养性。同时,鼓励孩子根据个人兴趣,发
展个人爱好,如进行集邮、读世界名著、练习写作投稿,使课余的时间充满情趣,充满快乐,也许,“早恋”的情感会适当减弱和转移。
对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笔者想多说几句。因为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儿童营养供给充分,加之社会环境有形无形的“性”刺激,儿童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这也导致了现在中学生谈恋爱年龄普遍提前,甚至有报道说小学高年级中也出现了谈恋爱现象。对此,家长应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不能视中小学生早恋低龄化和早恋者数量激增如洪水猛兽,同时也不能如有些文章所说的“自然教育”,任其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应学习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学特别是青春期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素养。平时要对孩子多留意观察,多和孩子谈心,预防青少年早恋的发生。
下面是孩子可能早恋的10种信号,供家长参考:
(1)孩子变得特别爱打扮,注意修饰自己,常对着镜子左顾右盼。
(2)成绩突然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3)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不愿和父母多说话。
(4)在家坐不住,经常找借口外出,瞒着父母在公园、歌厅等场所,有时不还说谎。
(5)放学回家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或呆在一边想心事,时常走神发呆。
(6)情绪起伏大,有时兴奋,有时忧郁,有时烦燥不安,做事无耐心。
(7)突然对描写爱情的文艺作品、电影、电视感兴趣。
(8)突然喜欢谈论男女之间的事。
(9)背着家长偷偷写信,写日记,看到别人赶忙掩饰。
(10)常有异性打来电话,经常收到发信人地址“内详”的信。
处于早恋之中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反常现象。比如上课分心走神、精神恍惚,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起伏大,心神不宁;开始注意打扮,突然大手大脚花钱,善于在某个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突然有人寄信、打电话来,但寄信人、打电话人不留地址、姓名;经常与某一异性交往,甚至发生各种越轨行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少年早恋已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新问题。促成早恋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自然本能作用。
进人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的发展开始产生性意识。他们开始敏感地看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他们注视着异性同学有关自己的一举一动。逐渐地,在众多的男女共同交往中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恋,形成一对一交往的行动,即进行早恋。
2 、青春期教育的缺乏。
青春期如何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如何正确区分友情与爱情,与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如何……青少年缺乏这些知识,又无行为规范训练,客观条件往往也造成与异性交往的阻力,缺乏与异性朋友建立纯真友谊的条件。
3 、青少年独立意识的作用。
他们对成人世界盲目向往和追求,以为能恋爱就代表自己的成熟,而忽视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是缺乏理智的表现。
4 、学校中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班干部因工作上接触的机会多,被双方的工作能力和性格所吸引;有些同学的学习压力大,为了寻求刺激;有些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把精力转移到对异性的追求上,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校园里一些同学公开早恋的诱惑等,都是促成中学生早恋的因素。
5 、家庭因素。
中学生早恋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父母离异,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缺乏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使孩子不能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父母在孩子面前过分亲昵;对孩子所看的书籍、影视录像等不加限制;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异性交往不加以指导等,都是促成中学生早恋的因素。
6 、社会因素。 中学生接触的一些不健康的影视书刊、淫秽录像以及黄色网站的影响。
家长在了解到孩子的早恋情况以后,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要加强对孩子的指导。做到沉着审慎,不急躁训斥;能够正视早恋,以冷静的心态分析孩子早恋的原因;要以平等、真诚、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多尊重、关心、理解孩子。如果家长产生了恼怒、发火、气愤等心理状态,千万不要把它发泄在孩子身上。应多了解一些青春期教育的知识,以提高认识,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
l 、尊重、关心、理解孩子,加强情感沟通
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尊重他们在生活中的合理要求,这是取得孩子尊敬和信任的前提。在尊重的同时,要倍加关心孩子,对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失误,应及时地帮助孩子找出原因,总结教训,耐心地做好疏导工作。此外,家长要从各方面理解孩子,尤其要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只有家长以平等、真诚、信任地态度出现,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才便于找出问题地症结。真正地教育并不是口头上地说教,而是人与人之间地相互接触和交流。
2 、帮助孩子提高认识,正视早恋
为了帮助早恋孩子真正“回心转意”,家长可以向涉世不深地孩子恰到好处地灌输一些正确地观点,推荐给他们一些青少年修养丛书,如“中学生心理和健康读本”等,从中使孩子理解到爱情并不是单纯的异性相吸,它包含高尚的情操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从而对已有的恋情进行冷静地分析,如果是被对方地优点和长处所吸引,应当把这种美好地情感深藏心理,变为促进自己前进的动力;如果是被对方漂亮的外表或优越的家庭所吸引,则说明这种感情是很肤浅的。同时,也可以使孩子认识到青少年可塑性强,个人的理想、兴趣、志趣的变化都会引起恋情的变化和发展,早恋的成功率极低,所以,应把精力放在追求远大理想和实现人生价值上,而不宜过早恋爱,空耗精力,消磨时光。
3 、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指导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转移情感
青少年好动好胜,对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各种比赛活动有着广泛的爱好了和兴趣。 家长和
老师都鼓励早恋中的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他 ( 她 )
的精神生活,把兴致、注意、精力都转移到活动中,转移到竞争中,转向渴求知识、发展智力、增强体质方面,转移到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方面上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对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浓厚兴趣和高尚情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活动中健康、宽松的男女交往环境,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增加孩子对多个异性的了解,逐步培养对异性的正确态度和纯真的关系,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锻炼理智分析和冷静控制情感的能力。
4 、优化家庭环境
家长在对青少年早恋现象的教育、引导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一方面要控制自己在子女面前某些过分亲昵的行为,以及有意无意之中对男女问题的津津乐道;另一方面,要利用家庭教育在伦理道德、家庭责任、社会义务等方面的特殊优势,让子女从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家庭义务、家庭责任中,认识到人在生理、心理、思想成熟之前,由于早恋而有可能带来的困惑、不适应和艰难,从而使青少年心目中的盲目幼稚的异性憧憬加入现实成份,从而使他们逐步地成熟起来,早恋现象也就从他们的内心深处自觉地得到遏止。对于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家长应更多地关爱孩子,使孩子感受到家庭是最温暖的地方,是自己避风的港湾,以减少孩子从异性那里得到关爱的机会。
5 、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去解决问题
面对早恋之中的孩子,或许父母已经做了很多,但是,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要帮助孩子真正解决早恋问题,还需要家长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父母在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同时,还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去思考、去面对、去解决,使其自身内在的因素发生转变,这一环节在解决孩子的早恋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禁忌:对孩子冷嘲热讽,说一些过激的语言;以粗暴的态度训斥孩子,只禁不导,限制孩子的交往活动和范围;体罚、压制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早恋行为不要不予理睬、听之任之,更不能支持孩子早恋。如果是那样的话,会害了孩子。
盲目封杀早恋易导致同性恋
“每当我看到她,总有抑制不住的冲动”,“今天下午我又看到她了,她真漂亮,我真喜欢她”,“她冲我笑了一下,我整天都非常高兴,难道她也喜欢我吗?”看到这一段段日记中的文字,你也许会以为是一个初中或高中男生的日记,记述初恋的感觉,其实,这是一个刚刚高中一年级的女生小悦(化名)的日记。
当小悦的妈妈偶然看到这段文字时,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油然而生,难道自己从初中就开始的禁止早恋的教育最终换来的却是女儿把爱转向了同性之间吗?
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于老师说,从他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讲,这种现象一般比较少见,但是在最近一个月内却出现了两次,另外一个也是一个刚刚高中二年级的女生。虽然比较少见,却使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对早恋的态度。
大多数家长或老师对于早恋问题一概封杀,会导致孩子对异性产生恐惧心理。
两个女孩之间互称老公老婆,这种现实在初中或是高中的校园里我们可以经常见到,依照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两个女孩子在一起搂搂抱抱似乎是一种友情的体现。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或是老师都不会对这种行为有所微词,其实这是一种误导。
大多数家长或老师所关注或禁止的是异性之间的交往,稍微过于频繁,便会以家长出面劝阻、老师找双方谈话的方式出现,直到两个无论是友谊还是爱情的种子熄灭为止。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的,更会使孩子在选择伙伴上出现对异性的排除或恐惧感。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都是需要偶像的,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一种人类本能的崇拜需求,很多女孩子喜欢模仿其他漂亮女孩的走路方式,而男孩子喜欢出名的运动员,喜欢运动展示自己的力量,其实这都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模仿和希望得到自我被同性和异性认可的需求。”
而大多数家长或老师对于早恋问题则经常是一概的封杀,灌输早恋会对孩子产生多么坏的影响,这都会导致孩子对异性产生恐惧心理,和异性接触时也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同样是有这种天然的爱的需要,既有爱别人的需要,也有被爱的需要,时间长了,这份无法释放的爱就会很自然地偏向到同性这面来,觉得和同性在一起安全,又不会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在这种青春期对性别的界定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性别偏移,导致青春期同性恋情况的出现。
对于青春期性别取向的改变,不仅要从家长和老师对“早恋”的态度上解决,家长与异性的接触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孩子。
如何树立孩子的性取向,早恋问题的处理方法就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这种“早恋”问题的解决是有很多方法的,很多家长老师采取强硬的态度解决,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孩子的早恋其实也是一种正常感情的表达,有时甚至很单纯,反而是我们成人想得过多。所以,家长一定要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不仅要尊重孩子,也要尊重孩子的感情,有时孩子的感情是很强烈的,不要凌驾在孩子之上,以训斥挖苦的口吻处理这种问题。
同时要坦诚地向他阐明爱情双方的责任,不仅不要伤害另一方,还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孩子不仅能够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还能够从这方面学到做人的道理,慢慢长大。
当然,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异性之间交往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成人的,作为家长首先就要处理好与异性的接触方式,让孩子觉得无论是和异性还是同性接触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小悦的妈妈就是一个反例,她在为孩子进行这样一种心理治疗时还是和一位女同伴一起来为她拿主意,这会在潜意识里告诉小悦,同性是安全可靠的,忽视了异性在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角色。
作为家长要以疏导的方式解决孩子,尤其是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尊重孩子的感情,不要以家长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自身的成长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沟通疏导才是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的最好方法,也是帮助孩子真正走向成熟的一剂良药!
别让早恋帽子压垮孩子
小玮是个活泼的中学生,由于性格使然,她和男同学的来往较多。在最近的家长会上,老师反映她与某男生的交往比较频繁,希望家长注意孩子的“早恋”倾向。回到家里,家长对孩子大声训斥,丝毫不听孩子的解释。小玮委屈得大哭一场,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由于精神状态不好,小玮又被老师批评了一番。从此,原本活泼的小玮越来越沉闷,学习成绩也逐渐下滑,家长感到事态严重,带小玮走进了心理咨询门诊。
小玮的问题在中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老师一旦发现情况,倾向于及早通知家长,避免担“失职”的责任。而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和心理需求缺乏了解,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异性交往较多就如临大敌,轻则旁敲侧击讲“早恋”的危害;重则不分青红皂白大加训斥。
当老师或家长处理不当时,容易使孩子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或赌气、或证明自己有主见、有尊严而真的早恋,从而荒废学业,甚至过早地发生性行为。二是出现社交退缩,不愿与人交往,继而出现情绪、睡眠等问题,学习成绩下滑。如果不及时干预,严重的还可诱发精神疾病。
如何对待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呢?首先,老师和家长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和心理需求,认识到孩子和异性交往是心理正常发育的表现,切莫“谈虎色变”。其次,老师和家长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孩子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第三,发现“苗头”时,切忌简单粗暴地训斥,要平等沟通,给他们创造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既能满足自己和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又不至于把需求和精力指向一个人,同时还可享受同伴的友谊和快乐。
中学生情窦初开是否儿戏
研究表明,少男少女十二三岁就已进入性成熟期;专家认为,应以正确的心理疏导教育早恋的孩子而不是棒喝。
今年高三毕业的小秋和女友双双考上了重点大学,他这样评价4年的感情:“这是我的动力,为了她我会做得更好。”不可否认地,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像小秋这样美好的感情,连老师们都承认:“他们美好得我们都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但不少老师和家长指出,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少了,未成年人知识和社会阅历太浅,过早涉足爱情往往把握不好度,很容易出事,不值得提倡。
情投意合的并不多
小秋和女友都是广州某重点高中的学生,三年来小秋住校,女友走读,经常地女友会从家里带靓汤慰劳小秋,节假日两人也会快快乐乐地一起去看电影或参加自助游,小秋很明确地表示:“我们超过了普通的友谊,我们在经营爱情,并且希望它能开花结果。”于是从初三开始两人就约定考同一所高中,再考同一所大学,两人的成绩一直稳坐班级前三名,交流功课成为他们交往的重要内容。
虽然身边有同学偷尝禁果,但小秋自称“很保守,愿意坚持到条件成熟时再考虑”。
小秋和女友的故事在学校中几乎人人知晓。
一个低年级的男生说:“其实很多人找男女朋友是为了摆酷,或者觉得人家都有我也想有,真正像小秋这样情投意合的并不多。”高二女生小洁则说:“女孩子都是希望找到美好爱情的,但好多都是傻傻付出痴痴被骗,这个年龄的男孩能给女孩子郑重承诺的不多,肯做长远打算的更少,搞不好两个人都毁了。”
这是爱情还是儿戏
广州市东山区某校负责中学生“青春健康”教育的李老师讲述了这样一桩“奇事”:一名早恋的初三女生在中考当天突然发脾气不肯去考试,当老师家长问她原因时,她极度愤怒之下脱口而出:“我男朋友为了气我,去跟别的女生上床!”没过几天,老师却发现她和男友又亲密地走在一起,见面时还微笑地和老师打招呼:“您别误会,我们已经分手了,现在只是普通朋友!”
提起这,李老师一脸的困惑:这是爱情还是儿戏?
需要正面力量去教导
人口学研究表明,20世纪的100年间,每过25年少男少女的性成熟期就提前1年,上个世纪初性成熟期发生在十六七岁,世纪末的时候已经提前到十二三岁。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应湘认为,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这种情感是美好的。然而,随着社会资讯的日益发达,网络和各种媒体过早地对中学生的性意识进行了诱导和启发,这种诱导和启发模糊了孩子心目中情感与行为的界限,让他们误以为两个人只要有了情感就能发生性行为。这时,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需要一股正面的力量去教导他们。但是,目前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青春期心理疏导、如何正确处理两性关系等的教育实在太缺乏了,即使学校有青春期教育课,多数也是以生理教育为主,缺乏心理教育。
教育方式不当事与愿违
但现在学校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常常不被接受。高一学生小洋直言:“学校的青春期教育是以否认爱情为前提的,老师们讲到未成年人的亲密关系,总是用一种‘你看不听大人话就出事了吧’的态度,然后再说这病那病,好像爱情是个很脏的东西,最好不要碰,这种教育让我很反感。”
让人反感的教育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更会把少男少女的纯情逼上绝路,变成少年作家韩寒描写的那样“以为老师棒打鸳鸯而双双出走,意外怀孕后被逼入绝境跳楼自杀”。
对待中学生异性交往的七种误区
误解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解析: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实际上却自相矛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是读书。学会与人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虽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
误解二: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
解析:这实际上是在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友谊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
误解三:与异性交往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解析:影响学习的真正原因并非分散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实际上,与异性间的浓厚友谊,往往能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起到积极作用。
误解四: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生早恋,使中学生犯错误。
解析:异性交往的动机多种多样,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虽然青少年还不成熟,容易冲动,但是他们都有正常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制能力,在恋爱问题上一般会相当慎重。
误解五:中学生谈恋爱成功率很低,中学生与异性交往没有什么好处。
解析:早练不等于早恋!深厚的友谊可以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和恋爱的成功率没有关系!
误解六:与异性交往是少数“坏学生”的行为,“好学生”不应该仿效。
解析: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所有发育正常的中学生都会自然地产生这方面的需求,怎么能分清“好”与“坏”?
误解七: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需要别人指导,到时自然就会。
解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怎么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例如吃包子,没有前四个垫底,只吃第五个是不会饱的!友谊同样需要实践来检验!
摘自&中学生心里&
孩子间相互搂抱亲吻怎么办?
细心的家长有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在交往中模仿成人拥抱亲吻。在对待这类问题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大多数孩子与异性伙伴拥抱亲吻,往往是一种纯模仿性的行为,他们用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动作语言来表达这种天真的喜爱之情,实际上并不理解这种动作的真实含义,所以家长对此不必过于担忧。
2、切不可把孩子之间的这种现象当作笑料宣传或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样会促使孩子模仿,以为这是成人赞同的,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得到强化,给孩子以后的心理发育带来不良的影响。
3、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这种行为后大打出后,大骂孩子“下流”,会在孩子在心灵中留下阴影:有的孩子由于逆反心理促使他更繁地模仿这种动作;有的孩子产生自卑感,从此不敢和异性伙伴游戏接触,导致日后人际交往的困难。
外国孩子童年时也常玩这种游戏,因为受到成人及整个社会的正确引导,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将拥抱亲吻当成一种礼节,这就告诉我们正确有效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1、对待越年幼的孩子越应注意:平时应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到影视画刊中表示性爱的动作;夫妻间的一些亲昵行为,在孩子面前不宜过多过频,避免给孩子一种错觉,以为这是生活的主旋律。另外,到了适当年龄,孩子就应与父母分室而居。
2、对3-6岁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性教育,消除孩子对异性的神秘感。这类教育应着重于性别教育,可给孩子讲一些简单的生理卫生知识。
3、成人在孩子的游戏中可适当加以引导,让他们玩更有趣的游戏,转移其注意力,从而逐渐减少玩这种模仿游戏的机会。
4、有的孩子喜欢模仿搂抱动作,但并无恶意,家长可以对他说:“我知道,你抱她是想和她做朋友,不过好朋友手拉手一起玩就可以了,抱来抱去容易摔跤,亲来亲去也不太卫生,还是不要这样做为好。”
5、一般孩子间的拥抱亲吻是情境性的偶发行为,但如果有的孩子经常故意模仿这类行为,父母就要严肃对待,一方面要检点自己的行为,有选择地让他看影视画刊;另一方面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针对性的品德教育。
怎么处理高中女生的性爱问题
核心提示:一位女士无意中发现还在读高中的女儿竟然与男朋友发生了性关系,这令她很生气。在与女儿谈话后,女儿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件事令这位母亲很困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如此敏感的问题。
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处理这种事情呢?
首先应该心平气和的与自己的女儿进行平等对话,而不能像大多数父母那样用责骂和恨愤怒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要认识到女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她的健康很重要,你应该确保她能健康成长,并维持良好的母女关系。
你无需宽恕她如此激进的性行为。同时,为了使你女儿的性健康得到正确的发展,也不要低估母亲建议的威力。表现出你对所发生事情的不满,并追问她是否做了充分的考虑,但不要给她施加压力,这些无压力的追问会让你的女儿感到羞愧。你可以告诉你的女儿,在得知她的性行为后你的具体感受,你应该说为什么不在发生性行为前咨询一下你的母亲呢?你应该在相应的年龄才能发生这种行为。我明白这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你做了什么,妈妈还是一样爱你并不断的给你鼓。
还要追问一下她使用了哪些节育措施。考虑到中学生对生理知识的了解水平,你应该告诉她相应的避孕措施,就算她犯了错误,也不至于更严重的情况出现。考虑到这么多复杂的避孕措施,你的女儿在与她的男朋友做爱时可能使用了避孕套来防止性传播疾病的发生。但也要强烈建议她注射一些相应的性传播疾病疫苗,这些疫苗可以阻止一些疾病比如宫颈癌的发生。
同时不要忘记在谈话中细谈一些对性的感受及她们内心里一些真实的想法。确保让她知道,母亲的主要目的是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受到伤害,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这种谈话,并不破坏你们母女间的关系。
最后,有必要流出一些眼泪。你的小女儿已经长大了,她会发现并体会出妈妈的良苦用心。
心理咨询——女生早恋现象
防止孙女早恋干涉校园生活引发悲剧 13岁少女自杀敲响家教警钟
崇州市江源镇大庙村的高桂芬婆婆打开孙女敏敏的房间时惊呆了,13岁孙女口吐白沫早已离开了人世。敏敏随后被鉴定为“服毒自杀”,当地传闻为:奶奶为阻止孙女早恋,禁止她上晚自习而点燃了悲剧的导火索。
悲情:13岁少女服毒身亡
下午,在敏敏家时,敏敏已被殡仪馆的车接走了。这个小家庭笼罩在浓郁的忧伤气氛中,乡亲们谈及此事无不流下怜惜的泪水。“敏敏啊,我好不容易把你拉扯大,你就这样报答我啊?”敏敏的奶奶高桂芬卧病在床悲叹不已。
上午,高婆婆为孙女准备了早餐,并上楼叫孙女下来用餐。她喊了一阵后没有回音,接着在门上又敲又摇,但还是没有任何反应。高婆婆深感不妙破门而入,她看到敏敏口吐白沫躺在床上,早已离开人世。警方随后赶到现场勘查,初步鉴定敏敏系服毒身亡,毒药为鼠药“王中王”。
奶奶:阻止孙女早恋所致
高桂芬婆婆谈起悲剧的起因时欲哭无泪。才貌出众的敏敏在读初一时就不时收到男生的“情书”,高婆婆发现孙女出现了早恋倾向便极力阻止她。以往每当敏敏放学或下晚自习时,年逾六旬的奶奶还要去接她回家,她说主要是害怕她被“坏人”缠上,毁了她的前程。不少邻居也都称,因敏敏长得太乖了,很多男生都在“追”她。
本学期敏敏就读于江源中学初二(2)班,前天晚上本学期的第一堂晚自习尚未开始,奶奶便先后两次叫敏敏的妹妹去把姐姐喊回家。因敏敏“不听话”,奶奶亲自出马,从教室里强行把敏敏揪回家里。直到悲剧发生后,奶奶才意识到孙女竟用轻生“回应”奶奶的做法。
发现:所抄所写饱含“爱痕”
在敏敏的一本笔记本上,工整地抄写着歌星梁静若一首名为《勇气》的歌词:“终于做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样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陪你去……最害怕突然说要放弃,爱真的需要勇气。”在另外一个笔记本上还写下苏有朋《柏拉图的永恒》的歌词:“我爱过了谁,也为一个名字崩溃……我只爱你多一回。”敏敏所抄所写,无不饱含着一个13岁少女蒙蒙胧胧的爱痕。
老师:奶奶引燃了“导火索”
下午,在江源中学老师办公室里,敏敏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蒲震和众老师忆起这个“得意门生”时无不痛心疾首。
他说敏敏学习很用功,成绩上等,但她太内向了,有什么心事从不会外露。对于敏敏“早恋”的情况,老师们表示从未发觉过。然而,敏敏出生6个月后父母便离异了,父亲又长期在外打工,老师们认定这对敏敏的伤害太大了。敏敏的语文老师刘伏元和几位同学都说,头天晚上敏敏的奶奶来到学校对着敏敏大吵大闹,太伤敏敏自尊了。据称,敏敏轻生时还给班上两位要好的同学写下了一封遗书,这封遗书同学尚未收到,目前已由取证民警取走,内容不得而知。
毫无疑问,孙女走了,善良的奶奶将从此心受煎熬。因为她压根就不会想到:自己对孙女百般的怜爱,竟变成了杀害孙女的一把利刃。
父母的离弃留给敏敏的是一种缺爱的不平等,奶奶的“弥补”则沉重得让她感觉成了负担。悲剧就这样发生了,我们这才发现,原来爱也有“重量”的:孩子的心灵就是一个天平,缺少爱,天平就会失衡;爱超重,天平无法承受。脆弱的心灵需要适当的爱心呵护,正确的引导必不可少。
孩子认为家长不应管早恋问题
86.7%接受调查的中学生认为对早恋不应加以指责;90%表示没有家长、老师对自己进行过系统的性教育
“15年以前,高中生偷偷翻看琼瑶小说都会被师长认为有早恋倾向,需要严加管教;15年后的今天,电视、网络、口袋书里露骨地讲述着形形色色的情爱故事,甚至连小学生都觉得恋爱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我们不能说15年前的那一代人完全正确,更不能用15年前的标准去要求今天的孩子,但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处理感情问题迫在眉睫——”长春市某重点中学高级教师李老师从教二十余年,近日她打进本报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热线,与记者长谈了近一个小时。
高级教师的三声叹息
说起目前青少年在感情问题上出现的新情况,作为高级教师的李老师发出了三声叹息。
一声叹:爱情可以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现在的孩子思想上确实进步了很多,可以很坦白、很正常地与师长谈论爱情,他们中很多人包括我17岁的儿子的观点都是:“爱情是美好的,不应该压抑和加以指责”,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这样的现状,认为爱情到来的时候他们会随意付出,认为爱情走了或是新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又会不负责任地放手,这样的观念对于孩子和社会都是一个大问题。
二声叹:小学生也谈起恋爱
统计表明,现在谈恋爱的孩子很多,早恋的高峰年龄段在13岁~16岁,平均年龄为14.20岁。甚至许多小学生就开始谈恋爱,其中既有成绩优秀的班干部,也有成绩较差、家庭不健全的学生。
三声叹:太懂和一点不懂都危险
大部分孩子都爱看漫画和口袋本言情小说,我找来几本,发现里面对性细节描写过于赤裸,性态度又过于随便,这两点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的孩子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另外,还有一少部分孩子被家长看得很严,对性一无所知,这又是另一种极危险的情况。
花季时期的爱情什么样
就李老师谈到的现象,记者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调查。连续几天中午,记者在长春市某知名重点中学门前,对30名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调查采访。
关于爱情 86.7%接受调查的中学生认为中学校园爱情不应加以指责
调查中26人(86.7%)认为中学生的爱情是一种真实情感,对这种感情不应加以指责,19人(63%)认为能够在最美好的人生花季遇到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是美好的,27人(90%)对于爱情的幻想来自于书籍、电视与网络,他们期待着轰轰烈烈地爱恨,无须压抑自己的情感。另外,23人(77%)认为中学时代发生的爱情不会影响学业。
典型发言 爱情没有耽误我的学业
一名高二女生开诚布公地告诉记者,她就在谈恋爱。“我是自费上的重点高中,当时心理压力非常大,成绩也不好,是班里一名优秀的男生主动帮助我、鼓励我,我的成绩才追上来的。老师家长也没有找我们谈过,想必是因为谈恋爱确实没有影响我们读书。“不过她也承认,现在学校里谈恋爱的很多,真正能够像他俩这样的却少之又少。
家长看法 不希望孩子过早涉入爱情
接受记者采访的十位家长中有八人表示,不希望孩子在中学时代谈恋爱的,而且对此也比较担心。其中三位家长与孩子关系较亲密,所以会时常提醒孩子,但是并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而另外五位家长的家庭关系则一贯比较严肃,与孩子之间从不谈及此事。另外两位家长则认为,孩子已处于青春期,如果一定要早恋也拦不住的,只要不影响学业,不出现别的问题就可以了。
关于性 九成中学生性知识来自书籍、电视及网络
接受记者调查的27人(90%)表示没有家长、老师对自己进行过系统的性教育,提及性知识时也非常避讳,自己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各类书籍、电视及网络;2人表示从学校教育中了解到了一些生理及性知识,1人表示性知识部分来自家长。同时,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性教育内容依次为:友情与爱情的分别、怎样去爱一个人、性与爱的关系、怎样向异性示爱、恋爱须知、什么年龄可以有性行为。
家长的苦恼 很难开口与孩子谈性
“爱情可以与孩子探讨,可性问题如何交流?”家长们则说出了自己的苦恼,他们表示,虽然现在做家长的不至于谈性色变,也觉得孩子多了解点性知识有好处,但还是很难开口与孩子谈性,看到新闻报道中一些孩子因为对于性问题的盲目与无知犯错误的事件时他们很担心,但是依赖家庭进行性教育确实不行,建议学校发挥更大的作用。
家长老师这么办
长春市教育局相关专家指出,中学生正处于学业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以不谈恋爱为佳,家长、老师必须巧妙应对。
第一招:建立亲子关系防患于未然
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尽可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用孩子的观点和思路去分析处理问题,这样孩子就会信任家长,并养成遇事征求意见的习惯。
第二招:捅破青春期的窗户纸
不妨“捅破窗户纸”,借助电视剧、书籍、报纸上的一些事例,自然地给孩子讲一些正常的生理、心理知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担心和困扰着的隐私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第三招:早恋发生之前进行教育
情感教育应远在早恋发生之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很重要,但一定要注意避免空洞的说教。
第四招:教孩子识别他人的方法
孩子一旦恋爱了,不要反应过激,要冷静下来,表示自己理解他,以亲身经历和体会提高说服力和可信度。然后教孩子如何摆脱微妙情绪的影响去识别异性,让他们自己发现初恋对象并非完美,并鼓励他们结交更多的异性,这样有助于辨识异性和把握自己。
第五招:必要的监督不可少
因为早恋的成功率很低,但是会对孩子一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家长要进行必要的监督。
第一点:教孩子认识婚姻
学生往往对真实的社会和婚姻欠缺了解而产生太过美好的幻想,因此学校要采取用生动的事例说明或是组织学生观察亲友的家庭,到办理离婚手续的民政事务处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孩子客观地了解婚姻,从而客观地对待情感问题。
第二点:鼓励正常交往
老师要有意识地开展能增加男女青少年之间正常交往的活动,让他们建立正常的同学或朋友情谊,这样可以淡化对异性的好奇心,使其能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
第三点:告诉孩子要负责任
不要轻易把一切涉及到早恋和性的问题都看成与道德有关。老师千万不要当众批评孩子,或是孤立孩子,要与孩子“交心”,给孩子讲利弊得失,同时告诫一定要对自己和对方负责任。一不做伤害对方的事,二要化感情为动力,为将来两人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而在今天付出努力。
心理咨询——造成少女早恋的心理原因
近些年专业人士经过调查发现普遍的青少年男女有早恋的现象,这引起了家长们和社会的关注。调查发现普遍的中学生甚至有少数小学生都有早恋的现象,然而有一些学生则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他们殊不知道早恋对她的危害呀。专家表示,女性早恋并单指女性生理期过于早熟,而且会使少女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少女早恋引起了社会、家庭、校园的重视,并找到预防少女早恋的原因及措施。
少女早恋的危害
1、影响学业及前途
一般而言,单纯的少女一旦坠入情网可能十分专注于“谈恋爱”,浪费大好青春时光,严重影响学业,成绩下降,升学流产,有的毁掉了美好的前途。
2、早恋失败抱恨终生
早恋少女有的只是纯友谊,互相帮助;有的是慕虚荣,为有男友而自豪;有的觉得寂寞,找个男友陪伴说话,上下学保驾,节假日陪玩;还有的是为追求物质享受等。有的少女对早恋投入了最纯真的爱火,一旦感情失败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老师发现早恋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