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C HA-sw02耳机插头类型适合听什么类型音乐?

【图片】【水月】JVC SW02 新品木振膜大耳毒性听感【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21,486贴子:
【水月】JVC SW02 新品木振膜大耳毒性听感收藏
JVC/杰伟世,在耳机发烧圈内这个品牌如今几乎就是“黑科技”的代名词,从两单元、三单元动圈耳塞,到碳素振膜和木振膜,JVC也算是很好的诠释了奇葩这两个字的内涵。在此之前,JVC曾经推出过多款木振膜的耳塞,从fx800一直到fx1200,虽然外观上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声音却是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还记得我当初抱着对fx800的看法态度去第一次试听fx850时被850的声音给惊艳到,因为800的声音对我而言是略微生硬无法接受的,而850却有着宽松舒展的自然听感。JVC的木振膜,抛开各种宣传辞上的各种说法,它确实有它的独特优势。对于振膜来说,中心球顶部分的刚性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地决定了耳机的高频能够延伸到多高的频率,而高频延伸又很大程度决定一个耳机的解析;对于一副高端耳机而言,如何提升高频的延伸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木制膜相对更高的刚性和非常轻的质量无疑对于获得更好高频延伸有着正面作用。除此之外,木材截然不同于聚合物和金属的谐振特性也会给耳机带来不一样的音色。而这次的SW02,除了木振膜以外的另一个看点就是它有着1T磁感应强度的磁体,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拜亚的“特斯拉技术”,其实确实基本上是一个意思,而更高的磁感应强度能够使耳机更容易驱动,灵敏度更高。But,that is not important~不管用什么样的技术提高声音的表现,好听才是最关键的。我刚拿到SW02时其实并不清楚这是一个什么定位的耳机,于是下意识得把它接在台机系统上与hd600和he400i向对比,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也没表现出什么大的优势,并没有感到什么惊喜,随即放置一边煲机。而没过一会儿当我随手抓起这幅SW02插上电脑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时,我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这尼玛是一副用于直推的便携耳机。其实就SW02可以折叠的设计,挺好的做工和不错的佩戴效果,以及磁感应强度高达1T的磁体,我就应该想到这点。SW02的原木后壳做工很好,整体设计恰到好处,无论是佩戴还是放在桌上挂在脖子上都很漂亮(老婆表示很喜欢);头梁与耳垫的皮质柔软质感尚可,刚到手佩戴稍微有一点夹,使用一段时间会好很多;头梁转动处的模具处理得比较一般,这算是外观上的一点遗憾。在前端搭配上,即使是神船笔记本的集成声卡也能较好地驱动SW02,在推力贫弱的rwak120和x7下也没有太多动态损失,而即使是用台式系统驱动也主要是动态和一些细节、密度、音色上的提升(毕竟使用了更强很多的解码和耳放以及音源),这说明SW02也算有一定的潜力但是远没有通常的期间大耳机那么大;在综合对比了几个前端后sony的D100更为符合我喜好古典音乐的口味,所以后面的听感基本上基于D100直推。高频:SW02的高频延伸挺不错,音色有那么一点像索尼的z7,但远没有像z7对高频的表现那么夸张张扬,属于一种比较内敛的高频,这样的高频远比msr7更细腻顺滑,甚至比极致ED8更加自然,并且解析并不弱于ED8。中频:SW02的中频显得舒展而平淡,距离适中的人声有着不错的解析,却带有很少的染色,比起其他注重人声的大耳机显得有点柔软,人声的音色十分自然没有对人声的哪个部分过多拔高,略显平淡但真实耐听,我个人挺喜欢这种风格的人声。低频:比起之前听过的价格相对低一下的天龙MM400,SW02的低频显得收敛了很多(即使如此也比ED8之流饱满很多),它的低频显能够带来足够的氛围感,并且也有着不错的低频解析,收放速度不快不慢,中性平稳,不多不少。声场:SW02不是一个突出声场表现得耳机,虽然作为一个40mm单元的头戴式耳机它的声场是理所当然的远比耳塞更好,但它的声场并没有被过分的夸大,即使如此在便携耳机中它的声场也比MSR7和1A都更要开阔,并且呈现着一个规整的形态。古典音乐的表现:SW02的很多方面表现看上去都中规中矩,但这正是我欣赏它的地方,如果过分强调一个方面的表现,经常会造成其他方面的脱节,而对于交响曲、协奏曲、序曲、舞曲等风格多样讲究整体性的音乐来说,相对自然的音色和足够丰富又不过分突出的细节表现以及各个频段的均衡性就尤为重要。对于SW02来说,不仅是以上的这几点,对于结像规整度和清晰度的要求也能够很好的被满足,这也都归功于它各方面的“中规中矩”。那这样是否就是说它的声音没有特点讷?也并不是,SW02的均衡是相对于声音风格各异的便携耳机来说,而就其本身来说,它的弦乐表现是其中最为可圈可点的要素。也许是归功于木制振膜的谐振特性,SW02对于弦乐尤其是小提琴的音色诠释得相当吸引人,除了优秀的细节以外它让琴弦的声音变得更为柔和明亮,更带有一种古琴韵味,这使得用它听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和弦乐重奏的听感让我十分着迷(对于歌剧中的女高音也有效果)。爵士乐: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爵士乐,也许是对于这样节奏诡异的音乐难以适应的缘故吧;但某抓取的DSD碟中正好有一首我并不知道名字也不知道作者的爵士乐曲,而SW02对于这首曲子中钢琴声的表现表现出和它在表现弦乐时相似的特点(想到这突然发现竟然没有用它听一首钢协真是被弦乐表现吸引得太过了):明亮而又醇厚,SW02对于独奏小提琴和独奏钢琴的表现是相当贴耳的,这给人带来了对于乐器音色的更为温暖的诠释。至于萨克斯风……原谅我不喜欢这个乐器的声音,所以也没有太多感觉,只能感觉到音色上并没有明显问题。流行人声表现:对于比较干净的流行人声,SW02的声音不会带有什么毒性,它不像MSR7一样强调细节或者像MM400那样强调人声的饱满度,也不会像ED8那样去强调齿音(笑);SW02的人声表现之前也有提到过了,平淡而真实,对于喜爱流行音乐的人来说这样的人声也许会缺乏感染力,至于这样的人声究竟喜不喜欢就更决定于个人喜好了。ACG:这里的ACG主要针对口水歌、口味比较清淡的电音以及小编制西洋乐器这类的曲子(OST什么的请参考前面古典乐的表现,反正要表现的也差不太多)。因为人声并没有夸张的音染,所以也并不会有对于我等死宅有很大吸引力的女毒听感。但是这种中性平和的风格也使得对于ACG这个充满各种流派音乐的复杂大门类有了良好的兼容性。摇滚、金属:请容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我实在是不喜欢这类音乐,但得益于高磁感应密度的磁体带来的优秀控制力,SW02对于爆棚的音乐也能比较好的把持住,并且也能够在应有的时候展示出澎湃的低频;遗憾的是SW02的风格并不能赋予这类乐曲更为饱满的激情,显得一切都稳而不乱。总结:SW02是近年来难得的让我感到惊喜并且剁手欲望大增的耳机,无论是三频还是声场都表现得真实自然,同时有着优秀的解析和不错的延伸,中高频带有着能够给弦乐带来毒性的音染,非要说缺点的话我希望这个耳机的高频延伸能够更优秀一些以带来更好的空气感和更为分毫毕现的泛音细节。与SW02同时发售的还有同为木振膜大耳的SW01(更贵一点),定位更高一点的SW01比02多了一些枫木调音组件,SW02的表现让我对01多了一分关注和期待,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好的作品。【老余生日快乐!!!】
前排,跟MJ壕分赃嘛
然而vv煲了三个月的sw01说并不觉得好听
前排,看到便携就有剁手的欲望
肛水月,改价改价改价
快评sw01 ss01
顶一顶再看
嗯,没有被毒到Sony make.believe索尼 制造 信仰索尼 大法 好!!!    --来自索尼大法Z4涧湖绿    不服下个水      
妈的放毒现在我又想买了
手持fx800帮顶,感觉老一代木振模与新一代差距主要在人声上
居然不是D1。
顶下水月。话说01和02的区别是啥?
有钱当然买01谁去买02哦~
神船本子暴露了说吧,卡吧多少级了
02和01一耳朵感觉风格很相近
前有MJ后有水月,这时间巧合,一定有交易,顶!
然而JVC又不给艹
JVC这一波玩意的确做的都不错 可是我只想搞个sz2000 结果告诉我停产不卖了
感觉不听古典...02比01好听很多
还是看个人听什么吧
我觉得0102没有谁是谁的升级的绝对性
拿着买01的钱ab0102了一下午最后抱回家02...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ACG系音乐的好搭档 — JVC 杰伟世 HA-FXT200LTD 入耳式耳机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ACG系音乐的好搭档 — JVC 杰伟世 HA-FXT200LTD 入耳式耳机
& & 之前看着张大妈推了几次JVC的FXT200LTD,说实话我是被造型吸引住了,再看介绍有很多地外科技的黑科技,也没用过JVC的,而且我很好奇JVC为啥叫做“地外科技”。JVC由于经常采用一些超前的技术(在单元构造以及振膜材料方面),比如碳素(涂层)振膜,纸振膜,生物振膜,木振膜等等,以及独创的三动圈单元和微高清双动圈单元等其他公司从未尝试的技术,它的器材享誉全球。& & 找了下知乎上的一个答案,不管怎么说听起来似乎很不错,于是就打算趁日本自由行的时候看看实体价格。结果就在日本游玩的中间几天突然出现了8699日元的历史最低价,正好我还是PRIME会员,立刻实体地址下单,又省了一道国际运费带回来。JVC全新旗舰双动圈耳塞限量版日亚秒杀新低价,有晒单~值友“Saker_bobo”之前的推荐理由:“日亚好价!国内京东1099,fxt208se是它的日本外版本,fxt200ltd是地外科技jvc双单元系列fxt90的升级版本fxt200的限量特别版。腔体为金色,同时线也换成了金色的镀银线。本次升级带来了新一代的黑科技,比如钛涂层振膜,hi-speed技术,三明治磁体技术,双低音导气管等等黑科技,...| 值220 评论312 收藏131&&Amazon.co.jp: JVC HA-FXT200LTD TWINシリーズ カナル型イヤホン Hi-SPEEDツインシステムユニット採用 ブラック&ゴールド: 家電?カメラ 值114 点评0 原创8 好价40&△从日本自由行回来只带了这点电子产品,sony z5是帮同事带的,我这2个玩意加起来也不足他的一半价格。还是回头拆我自己的玩意吧。△包装盒上写了限定,Hi-SPEED Twin SYSTEM极速双单元占的篇幅很多,看来是主打卖点。△盒子底部写了盒子中的配件。△背面全部都是介绍卖点的内容,虽然学过日语,不过这密密麻麻的日文也不想细看,通过张大妈已经知道了钛涂层振膜,hi-speed技术,三磁体技术,双低音导气管等等黑科技,耳机最重要的还是最后的听感。△盒子侧面标记了L音频插头,这种细节不错,方便消费者没有用过之前就能了解详细信息。△取出所有物品,配件中规中矩,反观我同事的Z5,那配件真是豪华档次的。。。不过价位差距也大多了。△JVC的耳机包,比较小,但是我喜欢小巧的东西,随身本来就不想背太多的东西,能轻则轻。耳机包外表是皮质的,按压不会变形,手感也不错。△拉链拉开后内侧也比较简单。△一侧有双层网兜袋,可以放点耳塞套进去。△M尺寸的耳塞已经在耳机上,另外一对L和S的尺寸塞子,另外附带一个耳线夹,这个倒是非常实用。△耳机夹有双层设计,左侧大架子可以夹衣服,后面还有一处小夹子,下方凸起的按钮就是小夹子的开关。△按下底部的凸起,小夹子开启,可以刚好夹住耳机线,比较稳固。△再来看耳机主体,土豪金现在已经烂大街了,但是这款耳机的金色却看的没有违和感。△右耳塞,在金属拉丝界面标记了R,除去金属拉丝部分的塑料模块却也感觉不到廉价的塑料感。在R的右侧有一块橡胶凸起,佩戴后非常贴合耳朵,怎么移动都不会掉落,而且隔音效果非常好。△左耳塞,可以看到另一面金属拉丝上刻着JVC的字样,同时左侧耳机还有一个盲点设计。△取下耳塞套,可以看到滤网采用的纤维材料。△耳线分线器,上面还印了个china的字样,看来是中国产的了。△金色的耳机镀银线,线材手感很好,不硬不软,有一定的韧性。△L型音频接口,如果是随身设备使用的话,L型最为方便,避免接口处的线材磨损后断裂。△都说这个耳机用手机推不好,不过之前众测正好中了张大妈的vivo x5 pro手机,CS4398 DAC+MAX97220的组合应该配这个耳机没有太大的问题。都说JVC的耳机开声不太好,100小时后才慢慢发挥出来,我在众测里顺便写了这个耳机的感受,现在还没发出来就顺便说下吧,这个耳机开声确实没给我太大的惊喜,也许是多亏了X5手机的内置耳放,在40小时左右后已经感觉耳机低频渐渐圆润起来,尤其是试到ACG曲风时效果大赞,电音的节奏感和震撼感都冲击着耳朵,多亏瞬态的表现力,女声中多种变换的唱法都能立刻展现出来,说白了就是很容易把人带入到节奏感当中。这个塞子在国行标的是千元价位,相比之下海淘的优势很大,几乎是半价以下,金色造型也比普通版好看许多,如果你是一个ACG爱好者的话,JVC&HA-FXT200LTD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53)
文中提到的商品
赞164评论205
赞35评论73
赞54评论98
赞1984评论1118
赞678评论1083
赞500评论1370
赞534评论449
赞812评论34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查看: 96566|回复: 25
JVC HA-S500对比450,深入了解“白菜神器”
最近看的心痒,各种千元内无敌、神器、细节碉堡都蹦出来了,就入了个。450、601、701、D7K我都有,用了不到10小时。
ipad2直推,拿来对比这两个耳机足够,也有代表性。
IMG_2527.JPG (256.49 KB, 下载次数: 132)
22:25 上传
如果直接和450比较,可以说S500听感在450之上。S500声场更大,而450领先的解析力也因为糊了原因拉不开差距。
但是,如果两只都拆下耳罩,直接对比单元声的话,S500除了横向声场大一些外,其他各方面与450有20%~30%不等的差距。
低频450潜得更深,中频不用说了,高频也是450更亮。
IMG_2525.JPG (231.82 KB, 下载次数: 103)
22:25 上传
顺便补充一下,拿下耳罩,对两只耳机的声音都有正面的提升,闷声低频和不通透的问题可以彻底解决。
解析力的差距,加之450稍好的乐感,人声表现也优于S500。密度高,延伸顺畅,线条感强。
S500的人声也不错,但相比略发干,尽管比起同价位的肯定算得上出色了。除此之外这个耳机的中高频非常纯净,弦乐不错。
这意味着只要些许的DIY,450很容易就能超越S500,哪怕都贴一块平薄的海绵。只能说450的耳罩设计的太失败。
就说到这里,如果不想换耳罩的话,S500在就这个价位而言有着优秀的听感。
而有450的同学们只要付出极小的代价就能超越S500,可以把耳罩摘下来贴在外壳上而不是彻底套住。
按照我对450的体验,S500的声音值400~500左右,但单元素质注定了他不如更高端耳机。
这是一个300元价位能让人安心欣赏音乐的耳机,没有特别之长,也没有特别之短,不会让人对放出来音乐患得患失。
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退烧耳机,前提是你没有听过更高层次的。。。
好文,小白又了解一款来自: iPhone客户端
jvc什么时候也可以在坛子里火一把啊
骚不是说退就退撒
解毒了,谢lz
挺好,那这样说来,还是s500更好了?楼主有没有听过s400
好吧,我肿么折腾450发现,除了原来的皮套子,其他的高频都太刺激了......420的棉花,430的那种,我听起来都不如450本来的......
RynePaan 发表于
好吧,我肿么折腾450发现,除了原来的皮套子,其他的高频都太刺激了......420的棉花,430的那种,我听起来都 ...
听得多就习惯了
xyq403286 发表于
听得多就习惯了
呐呐~关键是老皮套已经听了接近三年了.......
长见识了,没听过JVC的东西~
国外烧友把S500单元DIY到深海塞尔机壳HD598上,据说超越原厂。
那可是2000多元的耳机。
大了这么多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s500煲后怎么样?提升大么
我感觉很一般,和420相当
zuxf2007 发表于
国外烧友把S500单元DIY到深海塞尔机壳HD598上,据说超越原厂。
那可是2000多元的耳机。
不可能吧。。。要不然jvc也太那个啥了吧-&&-
日亚最近价格不错,还想入一个
s500和铁三角 ATH-SJ55 比较&&那个更适合rnb的曲风呢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同形不同音——谈谈JVC 杰伟世 SW01/02便携耳机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同形不同音——谈谈JVC 杰伟世 SW01/02便携耳机
SW01和SW02这两个耳机上市有一阵了,外型上没有太多招眼地方,毕竟木头外壳谁也没法和这种厂比,不过内在还是很料的,使用了独特的木振膜单元。看来JVC是下定决心在黑科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光出个木振膜耳塞还觉得不过瘾,连耳机也捣鼓出来了。关于这俩耳机,如果算上展会和去朋友店里闲逛,那么我也可以说是听过,但由于我没有出门带砖头的习惯,所以充其量也就能算是听过,要我仔细说这俩声音到底如何是说不上来的。最近台式系统捣鼓的差不多了,虽然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放了大招之后肯定要冷却一段时间,短时间内是不折腾了,于是又开始玩这些小东西,毕竟冬天到了嘛,不仅保暖还可以带着出门亮骚一下。朋友也比较给力,借来听了几天。简单谈几句个人看法,也算是留个纪念。&&&&JVC的木振膜耳塞我差不多都玩过,但木振膜的便携耳机这还是第一次,本来以为全都是木头的,拿到手才明白只有中心一块是木头的,也可以算是异质振膜吧,中心和周围的振动特性肯定不一样。当然这招之前很多厂商都玩过,比如K701的单元就是这样,但能把木头加上去估计还是第一次。贴近了拍一张,木纹什么的看着还挺清晰的,可惜这个耳机不是铁三角那种木碗设计(JVC也出过木碗),否则就完美了。&这俩耳机的外壳用的是同一个,配色略有区别而已,本来我以为价格和定位差不多,看了一下才发现01比02贵不少,官方宣传词也不一样。当然,这并不是关键,核心是声音,这两个耳机在声音上的差异是相当大的,下面就一个一个的说。&首先是SW01,官方标价接近4000的一个便携耳机,这价格不算便宜了。但JVC的设定比较奇特,一般来说森海拜亚这些厂商越高端的越是听古典的东西,但JVC偏偏要反过来干,售价高的01反而是一个更适合流行的产品。直推下SW01的声音并不理想,虽然定位是便携耳机,但我觉得DAP+便携耳放还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反映在直推时低频控制不住,因为这个耳机本身低频量感并不少而且有一种感,不是那种凝聚扎实的风格。从营造氛围感的角度来说,这种声音不错,但听一些器乐就觉得素质不够,有些微小的细节被吃掉了。不过相比低频,直推下的高频问题更大,听就能发现这只耳机听起来是有些沙哑的,弦乐那种犀利明亮多的感觉没有了。由于我之前也使用过FX1200等JVC的产品,所以对于木振膜系列的耳机我并不奢求它拥有一个丝毫毕现的高频,但直推下的SW01高频不仅糊还显得有些黯哑,缺乏那种通透的感觉。听流行还可以但器乐我接受不了。这和我印象中的日系便携耳机是很不一样的,常见的MSR7和MDR-1A我都玩过,都不是这个风格,而且以JVC的造诣来说推出这样一款定位CLASS S的便携耳机是不太可能的,那么就只有一个理由——推力不够,干脆接上台式系统。在T3.2+ROSSINI+X7S的驱动下,SW01声音提升明显。整体上还是那种比较饱满的风格,但高频压抑的问题没有了,如果说通透,那么SW01可能还不够,因为我觉得他的高频多少带有一点粘滞感,对于古典器乐缺乏那种细致入微的演绎,但影响要小很多,如果不是听惯了那种高素质系统的朋友可能未必会觉得这个有多少细节损失。低频明显能控制住了,但声音风格摆在那里,即使换了系统低频层次和线条感仍然是不足的,听起来很饱满,但声音的张力不够,有一种毛茸茸的感觉。(台式系统为 T3.2 CD转盘+dCS Rossini 解码+QUAD PA-ONE 耳放)以上描述大多是基于古典器乐而言,没谈人声和流行,因为SW01对于器乐和人声的演绎可以说是两回事,听器乐我只能说可以,素质不够高,听感过得去,但肯定吃细节了。按照一般耳机的套路,这样的耳机人声基本就是暖糊路线,什么温暖醇厚之类的形容词都可以往上加。但SW01不是这样的,虽然低频不少高频不透,可听女声表现并不差,饱满突出却不过分浓郁。这样的人声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和我最初的设想不一样,SW01的声音听了一圈最后才反应过来这其实是个流行声的耳机,听感不错,但不是我的菜,好在02声音并不是01的降级版。&SW02的声音我认为与SW01其实是平级的,两种风格而已,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价格差我不懂,但对于喜欢听器乐或者追求听感刺激的朋友来说,02可能是更适合的选择。它的声音特点与SW01正好相反,所以基本上把刚才那段话反过来看就可以,没必要重复说一遍。例如01声音不够扎实低频不够紧凑的问题在02身上是没有的,高频细节和延伸也够用了,人声没有那么突出且听起来有点年轻化。论韵味01强于02,但听感上各有千秋。&简单地说在SW系列耳机上我们不能按照以往FX系列耳塞升级的思路去选择产品,先买个便宜的02然后攒钱升级01的玩法会悲剧的,要知道这俩货的相似之处不是声音而是外壳。SW01适合追求味道喜欢流行和人声的,那个单元本身素质并不差,但JVC通过调音手段把声音改成这样。SW02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现代派风格——扎实紧凑有素质,牺牲了一些宽松感和韵味换来了更好地器乐表现和细节重放。如果按照过去的一些HIFI论调,SW01的声音似乎更有修养一些,但对于不听人声的我来说,SW02更适合我。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5)
赞164评论205
赞35评论73
赞54评论98
赞1984评论1118
赞678评论1083
赞500评论1370
赞534评论449
赞812评论34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木质技术再突破——杰伟世JVC&HA-SW01与HA-SW02耳罩耳机在登场_友洋数码_新浪博客
木质技术再突破——杰伟世JVC&HA-SW01与HA-SW02耳罩耳机在登场
2015年年初,搭载木振膜的顶级耳道式耳机FX-1200正式引进台湾,获得不少耳机玩家的青睐。昨日,JVC的台湾总代理东友科技,在台北「台北发生」文创空间隆重举办「HA-SW01」与「HA-SW02」耳罩式木振膜耳机的发表会,可见JVC在木质素材运用技术上持续精进,不断推出独具特色的高阶耳机产品。
木质振膜30年
在正式报导发表会之前,我们不妨先简单介绍一下JVC木振膜的历史。大约在三十年前,JVC工程团队便开始尝试制造搭载木质振膜的喇叭产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们发现大部分乐器的共鸣箱以木头制成,因此以木头制的振膜,可以达成更贴近原本音色的目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木头的传导速度比纸浆与聚合物更快,而且木头因为带有疏密不一的纹路,所以共振衰减比起铝合金更快,可以大幅减少音染。
然而,木振膜单体的出发点虽然简单,但是开发过程可说是一波三折,因为木材易裂,难以制成音盆的形状。为此,木振盆的开发因此受到阻碍。JVC团队最后是如何突破这个难关,成功推出木振盆音响产品呢?在去年于台北加炜电子举办的JVC-FX1200试听会中,开发团队之一的三浦拓二便提到,他某次去一家居酒屋吃烤鱿鱼,发现这家烤鱿鱼特别柔韧有嚼劲,一问之下,原来这家居酒屋的鱿鱼经过清酒浸泡,因此烧炙之后不干不硬。JVC开发团队从中获得灵感,便运用清酒以及自行开发的定型液为桦木加工,成功推出搭载桦木振膜的「Wood
cone」系列喇叭产品。
东友科技于3/16日发表搭载木质薄膜技术的HA-SW01(上)与HA-SW02(下),两者外观设计与单体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HA-SW01耳罩内部使用多个木制调音零件。
耳机市场朝高单价发展
昨日的发表会由JVC日本总部影音消费市场行销事业部资深经理池边涉开场。他指出,儘管进五年来日本头戴式耳机销售台数逐年递减,然而销售金额却逐年增长,此趋势意味著耳机单价逐年升高,朝向高阶市场发展,因此JVC决定将木振膜技术导入耳机之中,推出具有差异化的高阶耳机。然而,耳机体积小,为了拥有高灵敏度,振膜必须轻薄,对木质技术而言是极为艰困的挑战,所幸,JVC工程团队克服一切万难,开发出木振膜耳机。「JVC对木质素材的研究不断深入,其技术犹如年轮般不断增长」池边说。
会场中展示HA-SW01与HA-SW02中运用的50&m桦木薄片(上)与HA-FX1200等耳道式耳机使用的80&m桦木薄片(下)。可以看出前者质地通透,更为轻盈。
使用更薄的桦木薄片
接下来,由影音消费市场行销事业部资深工程师北岩公彦为大家说明HA-SW01与HA-SW02的技术设计。北岩表示,这两款耳机单体口径达40mm,除了所需的桦木薄片面积比HA-FX1200大出11倍外,更重要的是,这次运用的桦木薄片厚度仅有50&m,比起HA-FX1200的桦木薄片还要少了30&m。
北岩进一步说明,过去他们想要利用HA-FX1200中的木薄片制作耳罩式耳机,然而80&m厚度的振膜无法达到理想的灵敏度,因此50&m的桦木薄片,可以说是技术上的一大突破。究竟50&m是有多薄呢?根据维基百科上的资料,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70至180&m,而一个红血球细胞的长度为10&m,换句话说,HA-SW01与HA-SW02所运用的桦木薄片,厚度大约等于5个红血球细胞。从现场摆设的木振膜样本来看,若将50&m摆在印刷品上,也可清楚看到下面的纸张文字,反而80&m木振膜的通透度远远不及50&m。
JVC开发团队还将桦木薄片与厚度仅有16&m的PEN振膜结合,根据北岩的说法,PEN材质可以比一般常见的PET材质更轻薄,而且更为强韧,他在简报中指出,16&m的PEN与50&m木振膜两者结合,可比23&m
PET与80&m木振膜的搭配少了30%的重量。整体而言,HA-SW01与HA-SW02使用的振膜以轻量化为开发重点,让耳机拥有更好的高频还原能力。
SW-HA01在耳罩内部使用了木质零件,除了有抑振功用,木材表面不均匀的特性打散耳罩内的反射音,以传达清晰音质。
​木质技术再突破——杰伟世JVC HA-SW01与HA-SW02耳罩耳机在登场
11:08:41&&&&
来源:音响共和国&&&&
原作者:董鸿钧&&&&类型:转载
涉及品牌:
杰伟世 JVC
涉及品类:
2016年3月报道】2015年年初,搭载木振膜的顶级耳道式耳机FX-1200正式引进台湾,获得不少耳机玩家的青睐。昨日,JVC的台湾总代理东友科技,在台北「台北发生」文创空间隆重举办「HA-SW01」与「HA-SW02」耳罩式木振膜耳机的发表会,可见JVC在木质素材运用技术上持续精进,不断推出独具特色的高阶耳机产品。
木质振膜30年
在正式报导发表会之前,我们不妨先简单介绍一下JVC木振膜的历史。大约在三十年前,JVC工程团队便开始尝试制造搭载木质振膜的喇叭产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们发现大部分乐器的共鸣箱以木头制成,因此以木头制的振膜,可以达成更贴近原本音色的目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木头的传导速度比纸浆与聚合物更快,而且木头因为带有疏密不一的纹路,所以共振衰减比起铝合金更快,可以大幅减少音染。
然而,木振膜单体的出发点虽然简单,但是开发过程可说是一波三折,因为木材易裂,难以制成音盆的形状。为此,木振盆的开发因此受到阻碍。JVC团队最后是如何突破这个难关,成功推出木振盆音响产品呢?在去年于台北加炜电子举办的JVC-FX1200试听会中,开发团队之一的三浦拓二便提到,他某次去一家居酒屋吃烤鱿鱼,发现这家烤鱿鱼特别柔韧有嚼劲,一问之下,原来这家居酒屋的鱿鱼经过清酒浸泡,因此烧炙之后不干不硬。JVC开发团队从中获得灵感,便运用清酒以及自行开发的定型液为桦木加工,成功推出搭载桦木振膜的「Wood
cone」系列喇叭产品。
查看“杰伟世JVC
HA-SW01封闭式动圈单体耳罩耳机”的产品详情&&
查看“杰伟世JVC
HA-SW02封闭式动圈单体耳罩耳机”的产品详情&&
东友科技于3/16日发表搭载木质薄膜技术的HA-SW01(上)与HA-SW02(下),两者外观设计与单体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HA-SW01耳罩内部使用多个木制调音零件。
耳机市场朝高单价发展
昨日的发表会由JVC日本总部影音消费市场行销事业部资深经理池边涉开场。他指出,儘管进五年来日本头戴式耳机销售台数逐年递减,然而销售金额却逐年增长,此趋势意味著耳机单价逐年升高,朝向高阶市场发展,因此JVC决定将木振膜技术导入耳机之中,推出具有差异化的高阶耳机。然而,耳机体积小,为了拥有高灵敏度,振膜必须轻薄,对木质技术而言是极为艰困的挑战,所幸,JVC工程团队克服一切万难,开发出木振膜耳机。「JVC对木质素材的研究不断深入,其技术犹如年轮般不断增长」池边说。
会场中展示HA-SW01与HA-SW02中运用的50&m桦木薄片(上)与HA-FX1200等耳道式耳机使用的80&m桦木薄片(下)。可以看出前者质地通透,更为轻盈。
使用更薄的桦木薄片
接下来,由影音消费市场行销事业部资深工程师北岩公彦为大家说明HA-SW01与HA-SW02的技术设计。北岩表示,这两款耳机单体口径达40mm,除了所需的桦木薄片面积比HA-FX1200大出11倍外,更重要的是,这次运用的桦木薄片厚度仅有50&m,比起HA-FX1200的桦木薄片还要少了30&m。
北岩进一步说明,过去他们想要利用HA-FX1200中的木薄片制作耳罩式耳机,然而80&m厚度的振膜无法达到理想的灵敏度,因此50&m的桦木薄片,可以说是技术上的一大突破。究竟50&m是有多薄呢?根据维基百科上的资料,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70至180&m,而一个红血球细胞的长度为10&m,换句话说,HA-SW01与HA-SW02所运用的桦木薄片,厚度大约等于5个红血球细胞。从现场摆设的木振膜样本来看,若将50&m摆在印刷品上,也可清楚看到下面的纸张文字,反而80&m木振膜的通透度远远不及50&m。
JVC开发团队还将桦木薄片与厚度仅有16&m的PEN振膜结合,根据北岩的说法,PEN材质可以比一般常见的PET材质更轻薄,而且更为强韧,他在简报中指出,16&m的PEN与50&m木振膜两者结合,可比23&m
PET与80&m木振膜的搭配少了30%的重量。整体而言,HA-SW01与HA-SW02使用的振膜以轻量化为开发重点,让耳机拥有更好的高频还原能力。
SW-HA01在耳罩内部使用了木质零件,除了有抑振功用,木材表面不均匀的特性打散耳罩内的反射音,以传达清晰音质。
这是耳机外壳上使用的木质材料,由数十层1mm木材加压而成,质地坚固,具有抑振作用。
盘状上极板增加磁密度
耳机单体另一个重要的部位是磁力结构,而HA-SW01与HA-SW02也采用全新「盘状结构」磁力装置,将钕磁铁上方的上极板(top
plate),由上下直径一致的环状结构,改成上方直径逐渐减少的盘状结构。北岩表示,这样的设计可以将磁铁的磁通量密度增加至1
Tesla,进而提升驱动力以及音圈运动的线性,降低失真。
现场展示HA-SW01零件分解图,由左至右分别为耳垫、ABS树脂障板、枫木障板、黄铜抑振环、振膜、贴附于上极板上的木板、上极板与钕磁铁、高强度合成树脂单体外框、高强度合成树脂单体支架、枫木响棒、吸音材、抑振枫木块、与耳机外壳。其中枫木障板枫木响棒、吸音材与抑振枫木块是HA-SW01独有的零件。
运用木材调音密技
除了单体结构外,JVC团队也在HA-SW01与HA-SW02耳罩里外材质结构细心琢磨。在耳罩外壳上贴附有木质素材。各位读者可别以为这是用整块木头贴上去的。根据北岩的解说,这块木头其实是由数十层厚度1mm的木材加工而成型的坚硬材质,对于吸收外壳震动有绝佳的功效。看到这边,一定会有人问,台湾气候高温潮湿,木质振膜加上木质外壳,是否能通过气候的严峻考验?北岩则表示,他们早就考虑过气候对木材的影响,因为日本同样也有梅雨与夏季热浪的气候。他强调,这些木质皆经过特殊处理,拥有一定的防潮、耐热特性。
在耳罩内部的结构中,HA-SW01与HA-SW02在单体前方采用了ABS树脂挡板与黄铜振环,固定单体的外框与支架皆使用含有玻璃纤维的树脂,高强度的特性,让单体可以稳固地运动。HA-SW01与HA-SW02最大的不同,在于HA-SW01内部还增加了枫木制成的调音组件,这些组件的功用犹如摆设在音响聆听室中的扩散板,就由木质表面不均匀的特性打散在耳壳内的反射音,让音质更为清晰。
透过耳垫,可以清楚看到HA-SW01与HA-SW02的单体振膜上使用了桦木薄片。
在试听区中,使用的讯源为JVC SU-AX7 USB DAC耳扩,采用AK4390
DAC晶片以及JVC开发的「K2」数位升频技术,筐体内支撑电路板的结构也采用悬浮避震设计。
现场演唱,体验重现能力
听完了严肃的技术解说,接下来就是体验时刻了。主办单位在现场特别淮备了30多支HA-SW01在每位来宾的座位上,并邀请到知名独立歌手郑宜农现场演唱,将演唱收音与音乐混音后的成果就由HA-SW01传送到每一位人的耳中。聆听时,可以感受到HA-SW01有著开阔的空间感,以及饱满而且极具控制力的低音。
JVC对于木质素材运用的研发可以说是锲而不捨,精益求精,相信未来JVC还会挑战木振膜技术,推出更多令人惊豔的高阶产品。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53,732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耳机是什么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