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安置一批还有没搬的怎么办

移民搬迁安置一批
来源:州政府办 时间:日 点击率:【】【】 【】
  对接国家和省移民搬迁规划,制定全州移民搬迁专项规划,结合水电移民、新型城镇化、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合理安排搬迁地点、搬迁资金、搬迁进度。重点对35万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力争具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应搬尽搬。制定落实特殊政策,通过调拨、转让或集中开发等形式,解决搬迁贫困户宅基地、基本口粮田。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生态移民和国土资源部支持凉山扶贫攻坚“十九条”等政策,解决部分搬迁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适当提高易地搬迁补助标准,给予搬迁建房贷款贴息。稳步开展生态移民、避灾移民,科学规范、合理引导“自主搬迁”,研究解决其就医、入学、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  统筹考虑地域、人口、经济等因素,结合移民搬迁、产业布局、新村新寨建设等,科学合理推进撤乡建(并)镇。整合行政资源,推动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新型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大镇、文化旅游名镇、商贸物流强镇,吸引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帮助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区贫困人口脱贫。重点推进越西、喜德灾后重建,着力解决因灾致贫返贫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推进住房重建,对个别建不起房的特困家庭实行政府兜底。统筹规划实施,加强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重建。支持灾区迅速恢复生产,在重建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就业机会,为灾区长远发展、贫困户稳定脱贫创造条件。认真落实救灾救济、安置救助政策,努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版权所有:凉山州人民政府
公安机关备案号:29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移民搬迁安置的“云南模式”
日08:22&&来源:
原标题:移民搬迁安置的“云南模式”
用情用力 产业扶“根”助民富
目前已开展移民产业扶持项目699项,下达资金5.29亿元,带动地方经济总产值37.32亿元
移民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三分难在搬迁安置,七分难在后期扶持。如何在移民搬出后继续给予扶持?如何以“造血”方式帮助他们发展致富?
“提起移民搬迁安置,大家都说是一块硬骨头。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一直秉承一个理念:把移民当家人、把移民的事当家事、把移民诉求当家书,用心用情用力帮扶,把这个‘天下第一难事’做成亲民惠民工程。”省移民开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异说,移民后期扶持,关键在扶“根”。在后期扶持工作中,该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明确提出要转变移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和政府“大包大揽”的工作模式,在移民脱贫致富的“能”字和“会”字上下功夫,通过政府引导让移民“能”有致富平台,通过移民主动作为让移民“会”有致富渠道。积极引导移民利用直补资金发展生产,利用项目资金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保持和谐稳定。
补齐发展短板,是移民乐业的关键。以“立足一产、融入二产、连接三产”为指导,省移民开发局紧紧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移民为动力、以致富为目的”的思路,创造性地提出“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的移民工作新目标,有效调动政府“能发展”的帮扶职能与移民“会致富”的自主发展意愿,将产业扶贫摆在移民增收的突出位置。
目前,已开展移民产业扶持项目699项,下达资金5.29亿元,带动地方经济总产值37.32亿元。实现种植业面积20.03万亩,林果业面积20.16万亩;畜牧养殖10.51万头,出栏6.6万头;家禽养殖92.27万只,出笼48.72万只;水产养殖3042亩,产量6.36万吨。产业项目受益移民达38.89万人次,实现了移民收入增长方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全省各地移民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效果。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通过建立省、市、县分级管理的教育培训体制,实现省级职业教育、州(市)劳动技能培训、县级实用技能培训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省级累计投入移民职业教育培养经费2653.8万元,为1892名贫困移民学生免除学费、补助生活费和住宿费、发放特困补贴、安排奖学金。市、县两级累计投入6348.58万元,组织移民29.1万人次参加劳动力技能和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实现移民劳动力转移8.1万人次。
创建“美丽家园、小康库区”,是移民长治久安的目标。多年来,我省着力创建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田园风光的库区移民美丽家园,下达100个省级“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任务,建成76个,总投资78501万元,受益移民达3.2万人,受益群众达13.85万人。带动州(市)下达新村建设任务81个,建成63个,总投资3.161亿元,受益移民达1.47万人,受益群众达9.88万人。通过创新移民社会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移民自治,全省共建成798个移民文化活动场所。
一个个移民村从“搬迁村”“贫困村”“上访村”变成了“和谐村”“文明村”“富裕村”,元江县曼来村、富宁县坡芽村、凤庆县大兴村等3个移民新村还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109个村被评为省级和州(市)级文明村。
5大举措 抓实“平安库区”创建
5年来,在移民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省移民信访总量每年以10%的幅度递减
建设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是移民工作中的重点。省移民开发局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职责的要求,创新思路举措,抓实“平安库区”创建。
省移民开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云河告诉记者,“移民工作是群众工作,主战场在库区和安置区。抓好信访维稳的基层基础、压实各级移民部门的维稳责任,以创建”平安库区“为抓手,确保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变移民上访为干部下访。主要领导和普通移民干部每年都坚守在库区一线组织动员、宣讲政策,换位倾听移民群众的诉求,协调和集中力量解决移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要求解决的各类困难和需求,把大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尽最大努力消除影响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隐患。
创新工作渠道和模式,建立了移民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每年从库区基金中统筹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为移民提供专项法律宣传、咨询、公证和诉讼服务,开展法制宣传12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余万份,接待移民法律咨询10万多人次,实现移民法律援助“应援尽援”。
抓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办理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91件,办结率100%、面商率100%、代表委员满意率100%,其中2016年承办的10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提前办结完成。省移民开发局被表彰为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
以人为本,协调解决移民遗留问题。“移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征。”省移民开发局党组成员刘绍鸿说,“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移民合法诉求,只有保障移民合法权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才能得以维护。”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通过反复与项目业主沟通协调,该局先后妥善解决了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和保山茄子山、岔河水库自发外迁移民安置等7个重点遗留问题,协调争取和整合资金4.5亿元,惠及12万余名移民,维护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
健全机制,提高综治维稳工作水平。以“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为载体,健全移民信访维稳责任制,开展了64项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格落实全国“两会”“南博会”等重点时段“零报告”值班和信访维稳,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了全国、全省重大政治活动期间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通过努力,5年来,在移民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省移民信访总量每年以10%的幅度递减,移民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由易发多发向主动防范转变,维稳形势总体可控。省移民开发局连续4年被省委、省政府考评为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移民工作任重道远。“做好全省移民工作,关系着省委、省政府‘十三五’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宏伟目标,关系着移民脱贫解困、如期实现小康的艰巨任务。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仍然要紧盯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的目标,全力推动移民工作奋进提高,全力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任务,服务和支持好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为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更大贡献。”韩梅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胡梅君)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完成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29.4万人,其中完成水电移民安置24.15万人、移民投资近700亿元,促进完成水电工程投资近3500亿元、上缴税费395.4亿元;保障了水利工程投资1500多亿元;确保了向家坝、溪洛渡、糯扎渡等10座大型重点水电站如期或提前下闸蓄水发电,小中甸水库、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如期建成,大批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云南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累计安置移民108.5万人,其中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96万人,核准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近68.94万人。
据悉,阿海、梨园、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溪洛渡、向家坝等8座水电站已建成发电;乌东德启动实施移民安置;白鹤滩等巨型水电站正开展前期工作,移民安置工作正有序推进。
此外,功果桥、小湾、漫湾、大朝山、糯扎渡、景洪等6座水电站已建成发电。(记者 胡梅君 整理)
(责编:李发兴、朱红霞)欢迎访问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网!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有关事项的审批(含安置规划大纲及规划、库底清理、移民安置验收)
项目名称: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有关事项的审批(含安置规划大纲及规划、库底清理、移民安置验收)
实施依据: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 &
& & 第六条 已经成立项目法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由项目法人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按照审批权限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移民管理机构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移民管理机构在审批前应当征求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见。
  没有成立项目法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按照审批权限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移民管理机构审批。
& &第十条第二款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规划,按照审批权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移民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移民管理机构审核后,由项目法人或者项目主管部门报项目审批或者核准部门,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一并审批或者核准。
审批对象:
&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
审批部门:
省移民开发局
项目名称: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有关事项的审批(含安置规划大纲及规划、库底清理、移民安置验收)
表格下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群众111万 2020年完成搬迁任务(图)_网易新闻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群众111万 2020年完成搬迁任务(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城固县胜利新村安置社区(资料图)  西部网讯 (记者 鄢山宇) 今天(11月19日)上午,陕西省政府召开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和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领导小组联组会议,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11月3日赵正永在听取全省保障性住房和移民搬迁工作汇报后的重要指示精神,对进一步做好陕南移民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新要求进行安排部署,副省长庄长兴主持会议并讲话。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群众111万人 2014年安置房建设任务提前完成
  据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卫华介绍,“十二五”期间陕南地区已搬迁32.41万户111.9万人,目前尚待搬迁的35.35万户群众中,其中两灾户4.6万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9.9万户,其他类型搬迁户10.86万户。“对应搬未搬的两灾户和贫困户,我们将分别于明年年底和2019年底搬迁完毕。”王卫华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还需搬迁35.35万户125.9万人。
  据了解,2014年下达的搬迁任务6万户,按要求应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截止10月底,落实开工建设安置房6.0312万套,占年度安置任务100.52%。2015年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
  13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 解决731万人住房困难
  截至到10月25日,陕西共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34.04万套,竣工130.03万套,分配入住109.8万套,入住率为84.44%,另有42.82万套目前已基本建成,累计发放租赁补贴97.19万户,解决了227.22万户、约731.65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其中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148.7万套,竣工90.9万套;累计开工建设棚户区85.33万套,竣工39万套。”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阳介绍,2015年国家下达给陕西省的目标任务为新开工或新增44.0763万套,基本建成27万套。截至到10月25日,全省新开工或新增45.5485万套,占目标任务的103.34%,基本建成44.16万套,占目标任务的163.56%。
  庄长兴:2020年全面完成陕南移民搬迁任务
  庄长兴对陕南移民搬迁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庄长兴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和我省“十三五”期间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思路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谋划和推进“十三五”陕南移民搬迁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各项工作。
  “省委提出到2020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生活达到小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拥有良好的居住条件。但从现实情况看,陕南地区受地质洪涝灾害威胁和贫困线以下尚待搬迁的群众基数还比较大,城中村、城边木城郊村改造的任务也很大,改造任务相当艰巨。”庄长兴要求各地、各部门在编制好“十三五”专项规划同时,要分年度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年度工作任务要早部署、早安排。帮助困难群众奔小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任务。
  关于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庄长兴要求各级、各部门“十三五”规划要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以及社区管理和产业培育、群众就业。按照新调查确定的6776万户对象,“十三五”期间每年搬迁64万户,确保2020年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对“两灾户”要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搬迁完毕,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要在2019年年底前全部搬迁完毕。
  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庄长兴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兑现政府承诺,各市区要以县区为单位逐一检查过关,将2011年各地政府承诺要解决轮候对象的住房落实情况一户一户兑现到位,其中有动态调整的要讲清楚,仍以适当方式公布,让广大群众明白接受社会监督。从明年起,要实施预分配制度,在项目竣工前6个月完成配租方案的编制,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完成分配入住,做到项目竣工验收与保障对象拿到住房钥匙“无缝连接加强资金管理,抓紧出台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实施细则。
  作者:鄢山宇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本文来源:西部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民搬迁安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