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没有基础怎么汤家凤考研数学基础班

考研数学:没有基础,谈何提高?_网易教育
考研数学:没有基础,谈何提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针对同学们遇到的考研数学上的问题,尤其是高数基础薄弱的同学面临的问题,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学数学,不知如何下手。
针对这个问题,我建议,这部分同学应该以教材为主,为了更好地理解概念和知识点,大家也可以结合教材,如同济第六版的高数教材,同济第五版的线性代数,浙大第四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择性的做一些课后的题目,但不用做的过多,主要达到正确理解概念和熟练基本运算即可。当然,教材上不是所有的内容都用看,因为课本上有的内容是不考的。基础是我们学习必经的一个阶段,没有基础,谈何提高?
二、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好高骛远,直接扔掉课本,做复习全书。
我发现好多同学,有一定的基础,可能已经考过一次研,已经系统地学过一遍了。他们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我要多做题,多做题,每天都是抱着题在做。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同学们应该反思一下,尤其是二战的同学们,你们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你上次数学没考好。是基础不够硬,还是有了基础却没做够一定量的题。如果是你基础不好导致你的失利,那么一定还是要从基础阶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学习起来,而不要受周围人影响,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力,投入到题海战术中。等你基础阶段很好的时候你的能力就慢慢的提升了,所谓量变而引起质变。如果你是因为基础很好了,但是就是做题做的太少,好多技巧不知道,没见过,这时候你可以多做一些题,但课本也不能丢,做题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自己哪儿不会,为什么不会,是哪块知识点没理解好?要不断的翻课本去理解,直到理解透彻为止。
三、好多同学善于做计划,但不要让计划成了你的负担。
在咱们的学员中有一部分同学很善于做计划,这是很不错的,可以监督自己。但有的人可能做完计划以后按部就班,一步步地完成了,可能有一部分同学,每天盯着自己的计划,不停的改。这样就不好了,失去了计划的意义。做计划要合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根据自己的情况,定期做适当的调整。
本文来源:跨考教育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作者:计算机版版主 一具
本人去年从7月份开始复习数学,历时半年,最后考了71分(数学一).虽不算高,但总算没有拖总分的后腿.本文是以我自己的复习经历为基础,和大家探讨一下数学基础不好者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人的数学底子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我以前上大学时学的是生物方面的专业,对数学要求本来就不高,用的是相当于数学二的教材,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没学.不仅如此,而且由于本人自己当年太不争气,过分贪玩,根本没在数学上下什么功夫.只觉得这门课面目可憎,枯燥无味之至,一到数学课,不是睡大觉,就是逃了课出去鬼混.结果三个学期的数学,本人有两个学期挂了红灯,是经过补考,在老师的怜悯下才稀里糊涂地拿到学分的.唉,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上对不起天地,下对不起老师啊!之所以披露这一段丢人现眼的历史,是为了告诉大家,不管你的数学基础有多差,只要肯下功夫,照样是可以学好它的,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毕业后,本以为这一辈子不会再与数学有任何瓜葛了.可是……唉,造化弄人哪!细节在这里不想多谈,以免浪费大家的上网费;总之,工作了近一年以后,我就铁了心要考研了.并且,我还心血来潮,决定放弃原专业,改考计算机.当时我并不知道计算机有多热门,只是觉得不考个好专业对不起自己.经济类完全不懂,计算机吗勉强算懂一点,会操作(虽然以前没有把仅有的一点电脑知识用在正道上),就这么定了.于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我与数学这位老朋友又见面了.6月下旬,我拜访了一位在南理工计算机系读研的老乡,她郑重地向我推荐了陈文灯老师的《数学复习指南》.我想过来人的意见不会错,就解囊支持了陈老师一回.另外又购买了一份的数学一真题和解答,就回到了单位.
"妈的,我就不信我堂堂的大侠'一具'能被小小数学难倒!"第二天早上,我怀揣《数学复习指南》上班时,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从那以后,我上班的所有空闲时间,包括中午休息,就全部被数学占领了.一有空,我就拿出书,精神进入高度集中状态,物我两忘.反正也不想继续在老总手下干了,管他们怎么说去.于是,每天中午,单位里新来的大学生们便分为两部分:几个男的吃完午餐后,纷纷掏出各种辅导书,有英语、数学及政治等,在一个房间中用功;而女的则全部在隔壁办公室睡大觉,场面很是有意思.就全社会而言女性的成就远远比不上男性,想来也不能完全怪外部环境吧.
这本《数学复习指南》的名气果然不是吹出来的.以我这样低劣的数学基础,居然第一遍就能看懂个八成.我看得很仔细,对其中的每一道例题都不放过.一开始有不少题都整不明白,没办法,以后再说吧,反正重要的知识点是绝对不能有遗漏的.每看完一章,就做后面附的练习题.这些题只是针对本章的知识点而出,没什么综合性,难度也不高.我看过第一遍后,照着例题依葫芦画瓢可以做出六七成,显然还是不够.这时我有了一点信心,认为经过认真复习后,过线(2000年51分)是能够做到的.
第一遍复习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数学复习指南》读完后,我便试着做了几套真题,从1987年开始往后做.那时候的题目真是温柔,毫不夸张的说.想不到竟然能拿到70多分.当时我也不懂得什么复习计划,反正是觉得做数学题目很舒服,比抽鸦片还过瘾,于是就一直做下去了.一直做到2000年,虽然题目一年比一年难,但我的得分却始终不低,除了1998年以外,都能及格.当然这里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历年的题型有的很接近,比如求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以及中值定理的证明题几乎每年都考,到后来摸清了做题的门道就不难了,这些门道在陈文灯的书里都有叙述.第二是有不少题在《数学复习指南》中作为例题出现过,自然会做.不管怎样,十几套题目做下来,我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数学真是太简单了,我果然是天才!"我大言不惭地对正在苦背单词的同事说.
7月底,我正式从单位辞职,来到母校找了一个地方住下,开始了全力备考的阶段.虽说到校外找别人合租个房间可以省一点钱,但我还是觉得校内环境好,可以免去不少俗事的干扰,全力准备考试.这间空余的学生宿舍里已经住进了好几个考研浪人,有考历史的,有考法律的,还有考MBA的.除了常驻的几人外,还不时的有上辅导班或函授的学员入住.我上本科时绝没想到母校的学生宿舍里可以住进这么多鱼龙混杂的人.又跑题了,接着说数学.这时我已经意识到,大量做题是提高数学应试水平的不二法门,可真题已经被我做完了.于是当我从书店回来后,我的手中便多了两本模拟题集,一本是大家很熟悉的李正元老师等编的《模拟336题》,另一本是一个叫什么"刘*"的人编的.我掐指算了算天数,制定了计划,三天做一份题目.常听不少人说自己把《数学复习指南》读了多少多少遍,由于专业课的压力,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只看了那一遍.只有在做完题后感觉需要查一下某个知识点时,才把书翻出来看一看.另外还有人建议先看一遍教材,我的感觉是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的话,一上来就直接看辅导书是完全可行的.
9月份,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数学考研辅导班.虽说有胡金德等大腕捧场,但说实话,我感觉这个班对我没有多大帮助,主要还是靠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由于不懈的努力,我的数学水平稳步提高,对于各种常规题型已经很熟练了.《模拟336题》确实是一本好书,里面有不少启发性很强的题目,其解答令人受益匪浅,就拿印在书的封底上的那道题来说吧,其解题思想(利用微分方程构造含有e^x因子的辅助函数)可以解决许多以前令我束手无策的证明题.至于刘*的那一本,我感觉买了它是一个错误,难度太低了,做90多分是平常事,对提高水平没有什么帮助.就好像国奥队比赛前净找一些东南亚弱旅热身,结果输给了韩国一样.在做题目时,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做一个"有心人",遇到解答中好的或者陌生的解题思路,就认真地记下笔记,以及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对了答案就万事大吉.这样渐渐的,我有时也能独立做出一些从未见过的题型了.到考试前,我做过的试题总共不少于60套.
临考试前的一段时间,我又把往年真题翻出来,巩固了一番.时过境迁,那些题目对我来说真如儿戏一般,得分率往往在90%以上.我被同宿舍的研友们当作辅导老师,好几个房间的考生们有了不明白的问题都来找我,一般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解答.常常晚上和他们探讨到12点以后.他们吹捧道:"哎呀大哥你数学真是太棒了,以前上本科时一定每次考试都是优秀吧?"我苦笑无语.
我当时预计今年的题目会和2000年差不多,所以在计划中,数学是要拿80分甚至85分以上的.然而出题风格的改变,使我没有完成目标,也反映出了我的复习方法存在的弱点:几乎全部靠做题来提高水平,而对知识点缺乏更高层次上的把握和运用,导致遇到陌生的题目时,得分率严重下降.另外,由于只选用了一本参考书,覆盖范围也不够广,丢掉了一些其实很容易拿到的分数.临场发挥也不好,曲线积分题和最后一题明明会做却没有得到正确结果.
总之,通过本人的经验,你们可以看到,数学并不可怕,一个数学基础极差的学生也可以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考到不算低的分数.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我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用两种以上的参考书进行复习,效果可能更好些.而模拟题则在精而不在多,"不会做的题才是好题".考试时不要紧张,先易后难,先做会做的题,最后有时间的话再检查一遍……哎呦!别拿臭鸡蛋砸我!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有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相关信息:
最新资料下载
2017考研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以前没学过数学,考研是从零基础班开始还是直接基础班_考研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78,109贴子:
以前没学过数学,考研是从零基础班开始还是直接基础班收藏
大一大二数学课没听。。。所以一点都不会,看到新东方网校有零基础班和基础班,需要从零基础班开始听吗?感觉要费好多时间。。。
。。。。。。。。。。
你考啥专业
打算考会计学,数学三呢
。。。。。
现在你已经有点儿浪费时间咯
请楼主给些建议,我是18考研,正在看零基础班,但是太多了会花费太多时间。但自己基础不是很好,看基础班有些跟不上。请赐教。
建议看看这个群里的规划38#39^74669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57202|回复: 216
考研复习经验(适合数学基础差的,或者零基础的)
一般战友, 积分 2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 积分
在线时间55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2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 积分
早该写帖回报论坛了,最近才忙完毕业论文答辩完。说说我的情况吧,目前是未考上心动的大学,调剂了一个学校成功。我的专业是财务管理,考研考得会计专业。虽然我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感觉自己还是有些经验可以分享,希望15年考研童鞋少走一些弯路。
我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句号。选择了考研路,大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与目标。不能被外面的一些东西干扰。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属于专升本的学生,选择考研这段路还是有一定的艰难。现在回顾过去的那一年,感觉很充实,同时有着遗憾。
& &我开始准备是大三下学期,真正全心全意投入准备复习是4月底。
资料:同济版高数(二遍)、浙大概率(二遍)、线代(二遍)、李永乐的全书(二遍),李永乐的线代(二遍)、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十年真题(二遍),李永乐的公式(一遍),李永乐和王式安的6+2(半遍)、高教版出的数学模拟题(二遍)、李永乐660(未看)
我考的是数三,相对数一来说,考试范围小些,难度没有那么大。但是数一与数三的每年都有想类似的考题,特别是在线代与概率大题,一模一样。你们可以看看,曾经我是看过的。
四月底的时候我把同济版二本高数看完,并做了部分课后习题。(注意:如果你考数三,建议看微积分,那个难度没有同济的大,并且书上面的大多数内容是数三的考点。如果你直接看数一,对于数学基础为零的同学,你可能会感觉有些难,不会知道哪些是考点。当时我就是看到别人说,准备数学就看同济版课本,后来无意看《微积分》那本书,发现当初就该看它)。大三开学开始看数学课本(同济版本)。由于之前没有怎么学习过,一切通过自学。由于三月份要参加全国计算机二次考试,所有三月份大多数在准备计算机,没有怎么准备考研。大概四月底的时候,我把同济高数二本书看完了。4月底,正式进入考研复习,数学我采用逐章复习法,就是看一章课本,再看相应的视频,最后看全书。第二遍看高数课本,相对于之前容易多了,并且课后习题正确率提高了。但是看全书就比较吃力了,有些题我完全看不懂。对于不懂得题,我都有备注,同时请教教室的同学。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好问,我不懂得数学题,我就跑去请教别人,直到自己弄懂为止。整个过程复习下来,有些题我问了好几次才弄懂。视频我是网上找的,可以免费下载。不推荐报补习班,补习班比较浪费时间,网上下载视频,到手机上面看,感觉高效。在看视频的时候,不是只看,当然还要手写做笔记。这样大概复习到7月初,这时也开始进入暑假我才把高数部分复习完,相对一些学习过的高数的同学,我的进度比较慢。没有办法,自己的基础不行,只有慢慢来,那时心态一定要好,当时我一个朋友6月份复习的全书,他都要复习完了,我才看高数。所有还是有点急,后来想想我们的基础不一样,自己就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高数复习完,我就看开始看线代课本。线代课本看完后,我又采用逐章复习法,看一章课本,再看视频,最后看的李永乐的线代,全书的线代部分我没有看。大概是八月初复习完的。概率复习,我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复习。最后复习完是8月20多号左右。
第二轮全书复习时,我先复习的概率,然后线代,最后高数。第二次复习的时候,看全书没有第一次那么的吃力了,可能大概看了一遍吧。我第二轮看全书大概花了一个多月。每天差不多7小时,我周边有人每天花四小时,二十多天就把全书看完。在这里,我再次说明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不能与他们相比,我跟着自己的脚步走。在九月份的时候,身边的人在考试做李永乐的660题,我开始做了一些,发现难度有些大,做错的题多,就放弃了。
到十月初的时候,我把全书的第二遍看完。开始做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十年真题,每天一套,开始只有五六十分。有些题还是不会做,自己心态比较好,慢慢来。发现自己概率有些差,我把全书中的概率部分又看完了一篇。把这本书看完时,我就买了一本模拟题,高教版出的,好像作者是黄莉,具体忘记了,感觉那试卷很好。具体有几套我忘记了,今年数三的考题,能在那个模拟题中找到类似的题。做完这本模拟题,数学有些茫然,我就去买了一本李永乐和王式安的6+2,这本试题集前面试卷比较简单,后面感觉题型偏难偏怪,我就放弃了。最后我又过来看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十年真题。把自己之前做的题重点看了一篇。这差不多就是我的数学备考了。
开始复习会有很多困难,很多不懂。复习到了最后,你看题就知道这个是哪种类型的题,考什么知识点。看近几年的真题,能估算今年可能考那些类型的题。所以,开始复习不要急,慢慢来的到,知识点了解透彻了,就能水到渠成了,嘿嘿oooo。
英语资料:张剑十年真题,新东方的红宝书,一本作文书,别人不要的考研英语阅读资料
我的英语阅读可以说特别的差,开始做阅读时,经常只对1、2个。英语基础差的同学不要怕。只要下苦工,英语及格还是没有太大问题。我是四月底开始准备背英语红宝书。里面有49个list。我大概花了50几天背完。背单词之前我看过杨鹏的《十七天搞定gre》因为端午节有回家,所以就休息了两天。我背的方法就按照那本书上的方法进行。大概方法就是上午背新的单词,晚上把上午背的单词又看一篇,一天后,二天后,三天后,五天后,一周后,半个月后,一个月后复习一篇。有些背单词一天都要八小时,背的想吐,但是一定要坚持。背单词也不要太细,就是看到单词知道它的中文意思就可以了。那时大多数都在准备数学,英语前期就是背单词。偶尔开始做黄皮书,张剑的。
8月份,复习张剑十年真题,这书分析的很细,真的值得推荐。特别是前几年的真题,分析的特别的细,最近几年就没有那么详细了。每天早上开始晨读,每天早上背英语真题中的长短句,吃完晚饭后,又把上午背的长短句温习一遍。每天做一篇阅读,做完一篇英语阅读,第二天就要分析阅读,开始分析阅读特别的慢,把文中不认识的单词、长短句标记出来。可能看一遍阅读看完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比较耗费时间,但是有收获。中英一字一句的翻译看,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单词,要把它不常用的意思记住。如果当天分析真题阅读,我就做其他的阅读资料。
大概10月20多号,复习完第一遍真题阅读。自己开始第二次复习阅读,方法与上面类似。只是这里早上开始读每篇阅读的全文,争取都能背完。英语翻译比较浪费时间,我几乎没有怎么看,哪些翻译有一定的难度,自己的时间有限,所以我就选择了放弃。但是英语考试的时候我没有放弃,我还是把题做完了的。
英语作文建议早点准备,我当时准备的比较晚,因为我一直在等待一本作文书的发行,结果那个本书12月才发行。这时背英语作文已经很晚了,因为当时每天要背政治,还有专业课。所以建议你们11月份初就开始看作文。你们多看那些作文,然后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作文书一般要给模板,但是一般模板都不会得很高的分。若想得高分,就得形成自己的模板。
政治资料:政治大纲解析、风中劲草、肖八、肖四
政治我大概7月份开始看&政治大纲解析&,大概每天花费半个多小时吧。只是当娱乐那样的看,表示对政治不敢兴趣。真正开始进入复习的时候是10月中旬,那时买了《风中劲草》全套,一共三本书,一本上面是知识点,一本是习题,一本是答案。我那时早上就读带知识点那本书,中午就做习题。大概11月份就做完了。之前有些人说政治直接背风中劲草,政治是理解,不是背,我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傻傻的背,发现浪费时间,效率也不怎么好。所以推荐大家理解就行了。等肖世荣的8套出来,大题就被上面的,今年考了不少原题。我政治就买了肖世荣和风中劲草的资料。其他的都没有买。因为后面时间不够,政治复习的马马虎虎的。如果你们到了最后时间不够就背肖八和肖四。
我就死在专业课上面,当时方法有点不对。并且准备的比较晚,自己又不怎么喜欢死背。如果你的专业课没有学习过,特别是换专业考的,所以建议你们最好暑假的时候把专业看过一遍,看自己能不能hold住,可以9月中旬开始复习专业课,对于一些专业,专业课比较拉分。还有就是多向考上的学长学姐请教专业课复习方法,有些学长学姐卖专业课复习资料,这时不要节约,我当时就为了节约没有买那些资料。所以建议你们还是可以看看别人整理的,那样自己再综合,形成自己的。
教训1:发现自己感觉自己成绩不是那样的,果断查分。
当考研成绩出来时,感觉自己某科成绩太差,嫌弃查分麻烦就果断放弃查分的机会了,当时我朋友还说我怎样那样对自己不负责。我当时就想查分查出来也不能进理想大学的复试,所以就放弃了。哪只今年大多数高校学硕降分了。所以如果你们感觉成绩不会那么差,果断查分吧,不管能否有机会进入复试,对自己负责,给自己的付出要一份答案。后来听别人说,我们教室有个人查分,找回来10分。
教训2:选择了考研,千万不要去找工作,更不要去面试,不用关注就业信息。
考研的时候,去面试了一个单位,感觉自己即使读研出来都不一定能进入那样好的单位,就想不读研就能去个好单位,何必读研呢,然后就有些放弃考研了。最后工作也没有去成。在考研的时候,看到别人找到好的工作,或许你读研出来找的工作都没有那么好,千万不要放弃考研,就选择工作了。虽然读研出来还是要工作,或者读研为了找更好的工作。但是你要想想,很多东西不是你想的那样。自己要保持一个继续求知学习的心态。说不定你读研出来才5000一个月,你没有读研的同学工作不到一年就1万一个月月。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你不要想到我读研出来还不如本科生,或者其他的。
教训3:明确报考学校是不是自己真的想去的
最后,希望大家一定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当时自己就感觉自己报考的学校不怎样,不是自己想要的,也有点气妥。你们决定报考学校前,一定要向考上的学姐学长多多了解,比如学风、导师、环境oooo。这个完全是个人建议,感觉把目标定高点,等到考研报名的时候,发现自己复习的不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再改学校。有时人是逼出来的,你不知道你的潜力多大,目标高了,有些动力更强了。纯属于个人观念。
选择考研,可能选择了孤独,放弃了一些娱乐。当时准备考研的时候,我一个人跑去找教室,找位子,教室一个人都不熟悉。特别是看数学的时候,经常会不懂,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吧,不会懂得题必须要解决,我只有厚起脸皮问别人,问了一个又一个,因为有些同学不会常在。有时在教室,看到别人认真的看书,自己想偷懒的时候,更有动力了。大学认识的人很少,因为这一年准备考研,发现这一年认识的人是最多的。
考研到了后期,特别是12月份,看着自己很多没有复习好,很容易否定自己,自己放弃,每天上自习心不在焉,这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自己要给自己加油。因为我发现周围很多人到了后期就是自己选择放弃了,包括我自己。那时坚持不放弃,坚定目标,或许结果又不一样。所以到了后期,一定不要被自己打败,即使感觉自己复习的太差,但是不知道结果你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所以一定不能放弃,要一直为自己的目标奋战、加油↖(^ω^)↗。
最后祝2015年考研的童鞋们考上理想大学。
来源: [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89817]考研复习经验(适合数学基础差的,或者零基础的)[/url]
中级战友, 积分 11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9 积分
K币1101 元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1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9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1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9 积分
K币1101 元
谢谢学姐&&
Beggar,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Beggar,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Beggar,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新手,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新手,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谢谢楼主的分享,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会支持下去,此时最需要的是专注
新手上路, 积分 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多谢楼主辛辛苦苦码字分享经验
中级战友, 积分 13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22 积分
K币1378 元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3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22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13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22 积分
K币1378 元
多谢学姐阿!我也是财管想考会计!现在还没准备不知如何开始求指导
中级战友, 积分 6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3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32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32 积分
谢谢楼主分享
新手上路,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感谢学姐~~~~
新手上路,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看到楼主复习数学如此坎坷 我的数学之路也会和楼主一样吧 T_T数学差到不行 哎 哎 哎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在“我”中打开扫一扫,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数学零基础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