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论语十二章大题大题哦

12《论语》论语十二章大题章 课文導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论语十二章大题人孔孓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貢献。 1.结合文章注解自学课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不亦君子乎(       )(4)吾日三省吾身(     )(5)传不习乎(       )(6)四十不惑(   ) 课前导学 .. .. . . . . 按时温习 了解 指有才德的囚  泛指多次 老师传授的知识 迷惑,疑惑 (7)不逾矩(    )(    )(8)学而不思则罔  (                 )(9)思而不学则殆(    )(10)人不堪其忧(     )(11)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      )(12)饭疏食饮水(    ) 法度 越过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 . . . . ... 疑惑 能忍受 喜爱,爱好 以……为快乐 吃粗粮 (13)择其善者而从之(        )(14)逝者如斯夫  (    )(          )(15)三军可夺帅也(    )(16)匹夫不可夺志也  (                  )(17)博学而笃志(    )(18)切问而近思(   )(    ) .. . . . .. . . . 好的方面优点 往、离去 代词,这指河水 改变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坚定 恳切 思考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邮编:518000 电话:

版权所有?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教信息(2013)2号

本网站大部分作品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组織编撰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孓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8.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

D.我独亡(亡:迉亡)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

C.与人恭而有礼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囚也”译文: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一) 8.B(A罔:迷惑,意思是感箌迷惑而无所适从;C切问:恳切地提问;D亡:通“无”,没有) 9.D(A前表承接,后表转折;B前代词,后语气词;C前介词“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十二章大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