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邓中翰今年多少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成为中国航天院顾问
邓中翰于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专家,1999年应邀从美国硅谷回国,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组建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关村创立中星微电子公司。
如今,人工智能和航天领域两个令人兴奋的黑科技握手,将带来哪些变革?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邓中翰表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航天器将能够自主完成制导、导航和控制、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和部分重构与维修工作,从而大大减少对于地面测控、通信等支持系统的依赖。
近年来,世界多国都很重视智能自主系统的研究开发,纷纷推出人造大脑计划,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无人驾驶、深度学习、机器人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为了抢占未来太空的制高点,也纷纷加大了对智能自主控制技术方面的投入。
在面向深空探测、小天体着陆、大型变结构航天器等未来航天任务中,需要用智能的方法研究自主规划、自主导航、自主控制、自主故障检测等,用智能的技术完成高速信息处理,实现智能控制协同制导等。
邓中翰院士介绍,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为航天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低功耗以及自主可控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十八年来,邓中翰院士带领团队实现一系列科研突破,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开发成功国内首款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并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领域走在国际先进行列。
在欧美,人工智能宇宙飞船已在研发中,中国也加快了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的部署。近日,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收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的聘书,成为该院科技委聘请的第10位顾问。
火箭研究院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曾研制出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太空,孵化出长征系列火箭。如今,火箭院希望借助邓中翰院士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专业建树,推动航天事业的更大突破。
来源: 市场信息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欢迎来到商小妹
咨询热线:023-966965
● 热门推荐
重庆小贷公司迎来政策“大松绑”,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开展网络贷款业务。
重庆市实施“三证合一”的登记制度改革,创业者办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更加便捷,由工商部门核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履职的地十年回顾
13:43:04&&&作者: 原文出处 : 中国网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履职的第十个年头了。十年来,邓中翰亲历了不少法律的立法、修改、制定、监督工作,也到过很多地方实地走访。在履职过程中,邓中翰的收获很多,也深刻理解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所在。
这份责任,更驱使着邓中翰十年如一日地为科技创新鼓与呼。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和神经网络芯片等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迈向2.0时代。新一代人工智能将成为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最值得期待的高新技术。
邓中翰判断,未来10年将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信息技术巅峰对决的时代已经来临,如果中国能在这个阶段取得优势的话,就能在巅峰对决中赢得胜利,一改过去落后的局面。
在邓中翰看来,芯片在这个关键时期大有可为。&得芯片者得天下,能否开发出具有超高运算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芯片,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豪强争霸的关键。&
邓中翰建议科技部牵头加大对自主芯片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国家科研单位和芯片企业间建立长期和深层的合作机制,加强自主芯片技术的知识产权转化和保护,设立各类投资、人才基金,支持产业联盟发展。
邓中翰还呼吁,在政府项目中优先采用自主芯片,建立政府项目采购自主芯片的协调机制,对由国内企业完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自主标准的芯片给予重点扶持,对企业项目采购自主芯片提供政策支持,为自主芯片开发提供基本的市场支撑。
&我国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究的企业数量有限,且总体的研发投入能力有限、持续创新能力较弱,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邓中翰说,&我国若想在人工智能时代抢占战略制高点,需要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开发承载人工智能运行的自主芯片技术,改变高端芯片严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使我国在群雄逐鹿的人工智能时代抢占发展先机。&
今年的两会上,邓中翰带来了一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自主芯片决胜人工智能时代&的建议,呼吁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借助这个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机会,加速我国自主芯片的开发进程,实现弯道超车。
为了一颗中国&芯&,邓中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在奔忙。邓中翰领衔的&星光中国芯工程&自1999年启动以来,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成功制定安防监控SVAC国标并开发首款芯片、国内首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等,为我国芯片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建议,尽快组建人工智能技术国家实验室,吸引国内该领域的优秀专家,通过跨学科、高强度的协作,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
十几年过去,&星光中国芯工程&也开始感受到研发投入不足带来的压力。邓中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个问题在芯片界具有普遍性:&我国芯片企业发展普遍面临融资渠道缺乏、研发投入能力有限、持续创新能力较弱等难题,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邓中翰称,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激动人心、最值得期待的高新技术。总体而言,我国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领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差距,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列为重点划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邓中翰建议在我国成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攻方向的、具备一定规模的国家实验室。&我国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但还没有国家实验室。美国自&二战&以来已经组建了十几家国家实验室,其中美国第一家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培养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邓中翰说,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具有高端性,也具有市场性。&在新的领域里既要军民融合,又要结合市场的发展&。邓中翰说,&我们要学习美国成立国家实验室的办法,规模一定要做大。现在很多工程中心或者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规模太小了,难以在未来占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邓中翰认为,国家实验室运行模式上要以科学家组建团队。
邓中翰建议,国家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扶持重点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并为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开辟境内上市的绿色通道。邓中翰说,就我国芯片企业而言,当下普遍面临着融资渠道缺乏、研发投入能力有限、持续创新能力较弱等制约,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统筹协调,资金投资与政策支持。
邓中翰建议,加强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转化和保护,注重将先进的技术转化为自主的标准。设立国家重大项目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体系,引导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联盟。
&我们关于在战略新兴产业中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作为&牛鼻子&的建议被采纳,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科技领域,对此我感到非常兴奋。&
版权所有 & 重庆汇融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 ICP备案:渝ICP备号  这个人确实是很牛13的,楼主不要不服,
  一切皆有可能!!
我告诉你真相:他不是人!!!!!!!!!!!!
  赞成楼主的置疑
  是人都不可能有那么牛
  工程院的院士核查还是很彻底的!其简历应该属实。要不然国家可彻底地落了面子。
  邓中翰确实是聪明之极的人。
  听学校的前辈说,其实在那个年代,大学生远不需要学那么多课程的,不要总是拿现在的标准说以前的事。我在邓中翰刚刚回国创业成功的时候关注过的,他是学理科来着,后来在美国辅修的工科和文科,而那些只需要修够学分而已。也不是说他得了学位,就是大师水准了嘛
  楼主清醒清醒吧。  别看中国的学者名头多,看似很牛,但拉到国际上一比就相形见绌了,都是吹出来的。水平跟国家的科技实力成正比。他们的水平高的话,中国的科技水平就不是现在这个半吊子了。
  支持楼主的质疑  邓天才这么强该全国推荐学习
  交大和科大比,不是一个档次,  看看他们培养出来的人就知道。  交大培养了一个主席,其他乏善可陈。  科大学子在国外却是最风光的了。  
  前面我不否认有这么的人。但后面的龙芯。纯粹是吹的。
  世界上所有人都像楼主这样吗?那个什么师姐,一看就是个书呆子
  作为那个年代的人,客观的说,交大和科大不是一个档次上的,那时候我们心目中最牛的是科大,其次清华,北大,当年全国只有16所全国重点大学,    科大的特点是规模小,当时科大人数只有清华,北大的30%,而且是5年制,但是科研成果和2校基本相当,前些年招生的时候遇到过科大的,他坦陈学校改成4年制以后质量下降严重,5年制时期,科大本科毕业生是几乎都有论文发表的
  第四纪环境和年代学者,地震地质和地球动力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黄培华不幸因故受重伤于日逝世,享年67岁.    what had happenned?
  这事传到国外去了,涌现出一大堆挺邓的。能人虽不多,但还是有。质疑之前多找找资料,看你也写了不少,估计得花个一小时吧。不要妒忌贤能,骂完了小人又骂君子,难道就没有其他事可做了?
  中科大牛人还是不少的.中科大在1986年招了13个省的理科状元,那时还只有29个省市.那时后李正道教授搞的中美联合招生考试,中科大的每年要要占三分之一以上.当年不才考了595分上了中科大,才到中科大的招生平均分数.还不到系里的平均分数.不才同学考了561分上了清华.当年的上海交大是我们那时成绩好的学生保送都不去的学校.科大当年五年制,学风是很好的.不才本科毕业也发表了几篇论文的(其中一篇第一作者).   在87年科大也招了不少理科状元.虽然科大那时是五年制,可有三年内修完5年课程后去了加州理工的.现在哈佛大学的物理,化学双料教授庄晓巍也是科大87级的.发表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刊物的论文在中国该够两个科学院院士了的.  邓院士的简历是可信的.不才虽现在在国外,也为为邓院士回国创业的成就,成为院士是不才校友感到骄傲.
  按八十年代的招生规模,现在能上西安交大的一步分人可能连当时的本科都上不了.
  没什么不可能的,世界魔方复原最快好象是6S,楼主你能做到吗?  有人真的能过目不忘,你能做到吗?    天才虽然很少,但的确是有。我相信。
  8 9之前的中科大是很风光的,陕西第三十名未必能考不进来。  楼主拿这个推举论证站不住脚  
  是未必能考进来,多打了个不字……
  楼主是西交的???晕,西交在当时和天大,同济,北师大,华师大一样,属于16所里的尾巴
  中国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牛人的  这点不用怀疑
  中国有很多牛人这点我绝对不否认,但是我希望各位不要盲目崇拜,似乎牛人天赋异禀不可思议,事实是牛人背后都经历了常人没有的长期的艰苦的历练!我认识的一个高工给我讲过一些光学镜头和系统设计的事情,他甚至说国外有人一辈子就设计了一个经典镜头流传至今,在打个比方比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那也是经过多少年的艰苦探索和积累!看起来是天才的人背后的艰辛你是看不到的,而且他的天才往往局限在很小一个领域,在其他方面并不比常人强多少!很多东西即便你再有天才,智商再高也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历练!    我质疑邓院士是我觉得这么短时间,全方位,跨学科的成就,无论从时间精力还是基础知识的涉及面以及经验的积累都不是人可以完成的!    说我师姐的人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实是我见过清华北大和中科院的不少博士硕士,绝大多数还不如我这个师姐。交大这些年确实是每况愈下,但是要想上本硕连读,即便在陕西本地没有清华的分数你想都别想!出国留学现在不难,有钱就可以办到,但是能拿到全奖出国的一年也没多少,不服的自己考一个在来说风凉话@
  lz,中科大当年录取线绝对在清华北大之上,理科状元,中科大几乎包了。。。呵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我质疑邓院士是我觉得这么短时间,全方位,跨学科的成就,无论从时间精力还是基础知识的涉及面以及经验的积累都不是人可以完成的!        说我师姐的人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实是我见过清华北大和中科院的不少博士硕士,绝大多数还不如我这个师姐。交大这些年确实是每况愈下,但是要想上本硕连读,即便在陕西本地没有清华的分数你想都别想!出国留学现在不难,有钱就可以办到,但是能拿到全奖出国的一年也没多少,不服的自己考一个在来说风凉话@  -------------------------------------  老邓多个MBA没什么奇怪的,容易拿的。。。物理上的攻夫更不用怀疑,只是回国年头多了,有些飘,但根基还在。。。呵
  你是个聪明人吧,如果我称呼你5乘13,你能猜得出我叫你什么吗?  这当然也是有依据的。如果你常逛天涯的话。你也可以用一种新方式回骂我,让我猜猜。记住,要有依据哦。
  水平那么高,怎么那个中国芯一直没用呢?
  先天优秀没什么……重要的是后天经历 钱规则 ~可怜的娃~
  鄙人有幸和邓院士为校友,不想拍他马屁,只想说楼主先去科大再怀疑。你师姐熬到晚上两三点不算什么,我在试验室时经常有师兄连续通宵两个晚上,四十八个小时联系做实验。前几年经常听说我们学校某某人也过劳死了,科大有些人连睡觉都在实验室,把自己献给科学了。在科大很多牛人从不用手机,除了做实验也不用电脑,楼主肯定想不到吧。科大很多人都想为科学而生而死,中国还是有人愿意为科研献身的。现在很多东西都是造假的,但也有东西是真的。    鄙人亦无意批评楼主,我永远保护你言论的自由,看到有人怀疑是我开心的事,有怀疑才有真相和进步,起码对科大人来说是带着怀疑学习做实验。
  加一点,楼主以学校论能力,鄙人深为反对,人的DNA都差不多,找对路子,利用好时间,每个人都会有成就的机会。英雄不怕出身太单薄!
  怀疑好 我为拿三分
  你竟然说交大跟中科大一个档次?开玩笑去吧。  自己挫,就以为别人弱?  论文可以自己搜索啊,你在这儿瞎叫唤什么?    质疑可以,拿出实际的证据来啊。人家说几年发多少篇文章,你一搜不就知道了吗?非得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从“多么牛的”博士出发,来对比另一个人,你思维有问题吧。
  我们太有才了  
    中科大基础性研究清华也比不过  
  lz,你不是来搞笑的吧,等今年4月,去科大bbs物理系出国版看看offer雨,等你看到Priceton,caltech,harvard,columbia,stanford,berkerley给科大物理系送来的offer数量,你至少就知道交大和科大物理差距有多大了。
  作者:taijsh 回复日期: 21:55:22 
    听学校的前辈说,其实在那个年代,大学生远不需要学那么多课程的,不要总是拿现在的标准说以前的事。我在邓中翰刚刚回国创业成功的时候关注过的,他是学理科来着,后来在美国辅修的工科和文科,而那些只需要修够学分而已。也不是说他得了学位,就是大师水准了嘛  ==============================    感觉这个说的比较靠谱。以前做学问的人,不用学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一路学下去。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跨领域取得大成就的人,历史上也是有的。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达芬奇。  还有,楼上有以为自称是院士同事或者是校友的,将你们当时的课程列一下看看。我总感觉现在的大学生被“教育专家”乱七八糟的课程给弄得毫无灵气,毕业之后就是一个书呆子。
  邓院士老家哪里?去看看他家风水怎么回事?
  这个人确实是很牛B啊,你看看他的校友都是什么人就说明问题了。在维基百科中,列出了他的校友如:诺曼·峰田(Norman Mineta):前美國交通部部長。   戈登·摩爾(Gordon E. Moore):英特爾(Intel)的創立者之一。   吉米·杜立德(Jimmy Doolittle):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美國空軍名將;曾經指揮1942年的杜立德空襲,是二戰期間第一個襲擊日本本土的將領。   克里斯·潘恩 (Chris Pine):演员,电影星际迷航主演。   胡先驌:生物學家、詩人。   吴健雄:美籍华人女物理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科院院士、中華民國中研院院士、前美国物理学会主席。[31]   李遠哲: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華民國中科院院士、中華民國中研院院士、曾任中華民國中研院院長。   朱棣文(Steven Chu):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科院院士、中華民國中研院院士、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主任,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32]   丘成桐:美国科学院院士、菲尔斯数学奖得主,哈佛大學教授。[33]   張超雄:政治家,香港公民黨创始人兼副主席,屬香港泛民主派的一員,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亦是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前香港理工大學民選校董。   焦立中(Leroy Chiao):美國宇航局第一位華裔宇航員。   任筑山:曾任美國農業部副部長,主管研究、教育和經濟事務()。   刘遵义: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斯坦福大学教授、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孙正义(そん まさよし):日本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34]   陆宏亮:UT斯达康创始人与上海盛大网络董事。[35]   宋楚瑜:台灣政治人物;亲民党创始人兼党主席,歷任中国国民党秘书长、中華民國臺灣省省長。   林聖梁(Kevin Lin):台灣政治人物;歷任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國會辦公室主任、桃園縣縣議會機要秘書、美國華府公費訪問學者,現任大曜建築空間設計(股)公司 總監、大曜光電(股)公司 董事長、大曜集團董事長。   翦伯赞:中国历史学家;前北京大学副校长。   唐明照:联合国副秘书长(1971年-1979年);毛泽东前英文翻译,中國外交部新闻司唐闻生女士之父。   袁家骝: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袁世凯之孙,妻子吴健雄。   余福庆(Jimmy Yee):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前市长。   余江月桂(March Fong Eu,1923年-):前美国大使,前加州州議員,任州务卿職務達20年。   林同炎(T.Y.Lin, 年11月):获得伯克利硕士和终身教授,世界著名桥梁专家;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   李丽源(Jackie Lee,1985年-):全美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双打、单打冠军;2005年上海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美国国家队队员。   邹哲:NASA星尘计划(Stardust Project)主要參與科學家。   汪穎麟(Wayne Wong,1981年-):香港網球代表隊成員,1997年首次參與台維斯盃賽事。   孔慶翔(William Hung, 1983年-):藝人,因參與選秀節目《美國偶像》而成名,曾出過兩張唱片並參與電影演出,根據英文維基資料已轉讀帕薩迪納市立學院。   林燕妮: 香港散文女作家。十七歲入學,攻讀遺傳學。   蔡曉慧:(Sherry Tsai,日-),香港女游泳選手,2004年雅典奧運會擔任中國香港代表隊持旗手。   邓中翰:(John Deng,1968年出生于南京-)“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领导开发设计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   孟懷縈:史丹佛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   尹子維:香港知名藝人,曾參與多部電影。2005年跟吳彥祖、連凱及陳子聰組成男子音樂組合Alive   曾江:演員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教授,台灣建築社會學的先驅。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39岁的麻生明院士。
  我看了他的简历也很吃惊,但想想也是可能的.  第一,他肯定是非常聪明的人.  我是90年代上的大学,一般般的,我初中一个同学,在小学老师就说他很聪明,初中在班上总是第二,没考过第一,但最后考盐城中学就考上他一个,其它的都没考上,后来他考上了中科大,数学是满分,但由于分数只比录取线高20多分,还被从计算机调到力学专业.后来他硕博连读不在话下.那邓在80年代考上科大,那能考上科大的有多少,而且学技术的都以科大为第一志愿,而不是清华北大.交大当时是在前十之外的.  第二,他到美国拿三学位也是可能的.  由于在国内他是学的地球物理专业,或者说就是物理专业好了,是理科.到美国先花了两年读了物理学的硕士,然后花了三年读了电子博士,工科的博士要比理科物理博士学位好学巴,这个我是推测,在物理上搞出成果不容易.他在读硕士博士期间辅修经济学硕士,那是可能的.经济学难度更低了,由于他在本科间搞过科研,所以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进行课题什么什么的,个人觉得这个时间不需要太长,硕士论文半年到一年差不多了,而美国的研究生老师指导会比较负责,一个导师带学生不多.
  楼主,聪明的人确实是聪明,这个你不要不服,不是所有东西光靠勤奋换来的.我的那个同学初中学习并不怎么用功,也没搞过什么特殊训练,单个人考上盐中不简单.兴化中学搞课外竞赛班,然后很多人获奖报送清华北大,上海的竞赛班上清华北大,他们未必就聪明,辅导出来的.
  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不觉得稀奇。  我的简历我自己都不信,可是用人单位信啊,就是这么没办法!
  天啊!中国芯都确认是假的了你们还讨论这个,中国人啊!中国就会吹老百姓富了才是真本事,刚吃饱肚子闲得
  首先对楼主敢于怀疑的精神表示赞赏。不过看来楼主是没有见过真正的牛人。也难怪,现在吹牛的比真牛的多多了。  继续爬吧,你会发现“人上有上,天外有天”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中国人这么多,总有些人的智商和勤奋程度不符合为大多数人准备的规律,那就叫“天才”。这位邓中翰好像是混出头了,但要知道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天才,你若有幸见到任意一位,再发这个帖时估计就客气很多喽。
  楼主的提醒,很让人注意,这年头,院士可不是混出来的啊,关键是以后他为我们人类还说了些什么,还能做出些什么!   牛人也好,火星人也好,未能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温暖未涉及凡夫俗子,你就当他没生过!
  人家厉害怎么了?
  简直看不出lz的一点逻辑,怀疑其认知有点障碍。满篇都是fallacy! 用自己的经历去类比人家院士以此证明人家不合格,我可以叫你凤姐吗?原来上交就培养出这种思维有缺陷的人,你不去学术造假都浪费了。这么不要脸
  交大咋招了你這麼個喪眼貨 身為陝西人俄感到很丟臉  另外還有說**芯是假貨的喔幾個豬頭 也不動動你們的豬腦殼想哈子 連你們的豬腦殼都能曉得的事情 要是和鄧某有點關繫的話 院士評委會的能通過么 你當人家都跟你一樣長的豬腦殼呀
  牛人啊,天生的牛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际负责人陈进,在2002年8月从美国买回10片MOTO-freescale“56800芯片”,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全部用砂纸磨掉,然后字样加上了汉芯的标识。此后,陈进通过各种手段搞定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知名专家,一致鉴定“汉芯一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       邓中翰,男,生于1968年,江苏南京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曾任职于美国硅谷SUN Microsystem,参与研发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中央处理器UltraSPARC I第一代CPU。之后任职于美国IBM进行单磁子Peta-Flop超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研究。后在美国硅谷创建半导体公司PiximInc.,任首任董事长,领导研制高端数位成像半导体传感器,用于监控、卫星、外太空探测等高尖端应用。1999年至今,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共同在北京中关村创建了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任董事长,领导研发“星光” 系列“中国芯”,并成功实现了产品“星光一号”、“星光二号”、“星光三号”、“星光四号”、“星光五号”的产业化,被三星、飞利浦、惠普、富士通、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同时,邓中翰还是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科协全国委员。         你连中国芯造假事件都不了解还来质疑。
  怀疑精神是对的
但你没有调查研究的精神 就大大的错了
    天啊!中国芯都确认是假的了你们还讨论这个,中国人啊!中国就会吹老百姓富了才是真本事,刚吃饱肚子闲得  ==================================================  汉芯那是交大搞的,跟邓中翰有什么关系
  他搞大规模芯片?  鬼信!  中国现在连三极管都不搞了。
  西交大是不如科大。但说到邓搞的CMOS,交大可是起步最早的。
  楼主,你要是还有脑子,就去搜搜他的文章,学历不久清楚乐吗。  看看是第几作者,杂志业内排名,很容易就知道是不是牛人了。  他是工程院的而不是科学院,但我估计楼主不知这两者的区别。
  脑残者不可医也~~~  他比我想象中更牛 你比我想象中更傻
  这位大哥 你是科大or邓的托吧     你怀疑的东西很好验证撒 如果你真是交大的 总不会不知道怎么证实吧 难道你从来不搜文献的么 你是交大文科的?     我觉得lz是一个科大or邓的粉丝 无间啊无间
  “中国制造”一词为奚振军首创:奚振军,在河北卫视台日19:30-21:30《发明空间》第57期  节目上,推广其发明的“立体方位按键”技术时提出中国的产业发展之路,就是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这次节目上“中国创造”作为一个全新独立的概念被首次提出。“中国创造”其内涵是产业的系统化和体系化,提高现有模式的效率和功能,以中国模式对现实矛盾问题处理和解决。不仅生产和制造能力的提升,更是对生产方式的创新和挖掘;是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产业组织形式的重新组织和管理。    怎么就成了他们提出的了,如果不信,我这里有原始录像资料,有河北卫视的上百观众和演播啊,你说支持可以,说自己提出的太荒唐了。
  具体内容可以查xizhenjun*blog*sohu*com,*换成点,这个世界强盗太多了
  我与邓先生有过面对面接触,他的确是一位很有风度涵养的成功人士,我相信他的成功是用自己的辛苦汗水换来的。请有些人不要故作怀疑态度,可能你们只是得了一种病,等过段时间后你们就会痊愈的,祝你们早日康复!
    中科大牛人还是不少的.中科大在1986年招了13个省的理科状元,那时还只有29个省市.那时后李正道教授搞的中美联合招生考试,中科大的每年要要占三分之一以上.当年不才考了595分上了中科大,才到中科大的招生平均分数.还不到系里的平均分数.不才同学考了561分上了清华.当年的上海交大是我们那时成绩好的学生保送都不去的学校.科大当年五年制,学风是很好的.不才本科毕业也发表了几篇论文的(其中一篇第一作者).     在87年科大也招了不少理科状元.虽然科大那时是五年制,可有三年内修完5年课程后去了加州理工的.现在哈佛大学的物理,化学双料教授庄晓巍也是科大87级的.发表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刊物的论文在中国该够两个科学院院士了的.    邓院士的简历是可信的.不才虽现在在国外,也为为邓院士回国创业的成就,成为院士是不才校友感到骄傲.  ------------------------------------------------------  狂顶学长,LZ有点井底之蛙了,80年代最好的学生都来了我们科大,THU和PKU都不能比,他拿个交大在那里比,简直Speechless
  你只要有一个淘宝的店铺,你不用自己发货,也不用进货,聚酷男士化妆品香水批发分销平台,一手批发数千款专业男士化妆品、男士香水,产品齐全,价格优势,帮你解决一切后顾之忧!  产品展示网站:  公司咨询热线:400 880 8520
,QQ:  
  楼主天真啊,不知道有一个东西连街头都买得到的吗?     简历啊,中国有多少简历内容是真实的?    当然,别人也可能确为牛人!查清楚再说,别冤枉别人。  
  第一、邓博士跟龙芯汉芯什么的没关系,他们公司开发的应该是视频DSP芯片;  第二、我刚去UCBerkeley主页查了,John Deng (M.S.'94 Physics, M.S.'97 Economics, Ph.D.'97 EECS),这里写的很明白他于94年获得物理硕士,97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同年获得EE博士;  第三、世界上是有各种各样牛人的,有些牛的的确难以置信,但是LZ你都说了大部分大学生是在混时间,包括你,试想下如果像邓博士一样没有浪费时间的话的确是能做成很多事情的;  第四、交大跟中科大差的还真的不是一般远,LZ的文章泛着酸……至于本人现在也在美国,本科学校比交大强,反正是回帖就不拿出来晒了,只想让LZ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便中国现在高等教育一团糟,天才如邓博士等还是会脱颖而出的,而至于他没有在国外继续科研事业拿诺奖什么的却回国创业就另当别论了,PS,工程学也没什么全球范围的牛逼奖可拿,学术上的荣誉无非是去IEEE当个fellow;  第五、LZ,UCBerkeley的网页在国内应该没被BAN吧,连去核实一下别人资料的智商都没有上来喷什么呀?
  作者:rhnapoleon 回复日期: 08:25:34   
    第一、邓博士跟龙芯汉芯什么的没关系,他们公司开发的应该是视频DSP芯片;    第二、我刚去UCBerkeley主页查了,John Deng (M.S.'94 Physics, M.S.'97 Economics, Ph.D.'97 EECS),这里写的很明白他于94年获得物理硕士,97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同年获得EE博士;    ++++++++++++++++++++++++++++++++++++++++++++++++++++++++++++++++++++  马脚出来了。    据我所知,改革开放后出国的,英文名统一是汉语拼音。    John Deng应该是美籍华人或台湾人。    怎么能证明这个John Deng就是邓中翰?难道就是凭John是中翰的谐音?    
     &我只是质疑,我确实不太相信有这么牛逼的        如果你认为交大比中科大差我就不说了,交大80年代末90年代初绝对不比中科大差,但是这些年随着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扩大确实不行了        还有,我师姐的成绩绝对不在邓先生的成绩之下,他高考的成绩考清华没有一点问题,只不过不敢说能不能拿到最好的专业,他都学得如此辛苦,使得我对邓的头衔的确有点怀疑        我希望各位头脑冷静点,工程院就不造假了,那你看看诺贝尔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恩怨        最后我想说的是 神话的背后往往是谎言,崇拜的背后往往是愚弄&  哥们儿,不要老拿高考成绩和勤奋说事儿好不好,这两者跟智商和能力没有什么关系。  
  损人不利已哟。
  哎,这些人啊,你们知道PIXIM公司不,邓是创建者之一,做摄像机监控设备的应该都有所耳闻。那可是实力的体现,人家放弃在硅谷建立的公司回国做中国人自己的芯片,还有一群sb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我认为。。。我看到的。。。我周围的。。。”,多了解一下事实再发帖吧。井底蛙。。。。
  评院士都是靠关系啊,这都不知道啊
  看看他的公司这些年干什么就知道了,根本就没弄出什么真正的好芯片来
  /f?kz=
  @blackjackXMan  17:06:02  哎,这些人啊,你们知道PIXIM公司不,邓是创建者之一,做摄像机监控设备的应该都有所耳闻。那可是实力的体现,人家放弃在硅谷建立的公司回国做中国人自己的芯片,还有一群sb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我认为。。。我看到的。。。我周围的。。。”,多了解一下事实再发帖吧。井底蛙。。。。  -----------------------------    回来混政府的钱吧,说得这么道德高尚,那你跟我说说他的公司这些年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吗?  
  他的确是一个牛人,几年前看过他的发展史,连sony都用的他们的多媒体芯片!
  乱猜测,没意义,还是拿点实证出来。
  真真假假,也就那么回事,爱迪生到最后,证实没有一样发明是原创,多是剽窃,即使真的作假又能怎么样呢。
  @iam863  20:02:39  看看他的公司这些年干什么就知道了,根本就没弄出什么真正的好芯片来  -----------------------------  是个造假的天才,中科院最近开设中国为官学院、中国造假学院,还准备拿这两个去冲诺贝尔呢,我们就等着他们为国争光吧!
  我是学文科的,对理科不了解,但是就我知道的, 陕西的教育能与江苏比吗?江苏的高考前30可能也没人拿他当回事,录取院校除外,因为可以吹一吹(别怪我说大话,人都是这样,除了前10还有人看看你,后面的谁看啊),就别说是陕西省的高考前30了。老邓中学时期的南师大附中是江苏省中学里赫赫有名的“四大名旦”,以前不知道,现在这种档次的学校里的顶尖学生你自己去看看他们都上什么学?高中毕业直接就出国了,哈弗耶鲁那些长青藤之类。邓专业有多牛我只能看热闹,但是楼主见个什么前30就惊为天人,是在不可取。我还见过眼睛一扫就能把一大串数字加的丝毫不错的人呢,他只是个非常不起眼的普通人而已(不是什么这个家那个家,估计也非名校出身),所以不要用i的眼睛去看别人,怀疑是没有错的,但是要有根据。  物理学界当年有个束星北,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他是江苏扬州人,不知道的自己去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牛人了
  多说一句,邓应该是学者中很少见的那种全能型的,既能做科研,也有人际交往的能力,感觉他应该有相当的政府背景。
  楼主的质疑方式和依据很牛二,不知是与生俱来的,还是交大培养的,科大学生是不会这样来质疑的,他们会查阅大量的资料,然后列举证据若干,逐一质疑,不会因为自己做不到,就以自己的方式推理别人也做不到。    PS:1.邓中翰确实很牛;2.交大确实比科大差了很远。
  @来看快来看  16:16:06    我是学文科的,对理科不了解,但是就我知道的, 陕西的教育能与江苏比吗?江苏的高考前30可能也没人拿他当回事,录取院校除外,因为可以吹一吹(别怪我说大话,人都是这样,除了前10还有人看看你,后面的谁看啊),就别说是陕西省的高考前30了。老邓中学时期的南师大附中是江苏省中学里赫赫有名的“四大名旦”,以前不知道,现在这种档次的学校里的顶尖学生你自己去看看他们都上什么学?高中毕业直接就出国了,哈弗耶鲁.....  -----------------------------        南师附中考取哈佛的每年不就那么一两个, 甚至有的年份还没有,
不过是有那么一两个而已, 不要拿出来吹牛逼,
哈佛耶鲁的每年在中国也就收那么几十个, 你南师附中能有多少呀, 在中国 比南师附中再强的还有很多, 上海华东师大,湖北华中师大,
北京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等很多。
南师大附中在江苏也不是最好的    
  很多人都在讨论着什么交大不科大清华北大的好差的, 楼主说邓中翰那么强就一定能考清华北大什么的。
我只想说大学考得不一定要清华北大才能成为顶尖科学家,
钱学森上海交大毕业, 袁隆平是农大毕业的, 2006年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还是山东农学院的呢,
2000年继袁隆平以来中国目前一共产生了18为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0位不是清华北大毕业的,
什么谁谁谁学习好,不见得就适合搞科研好不,
学习跟搞科研不一样的,
学习只是复制人家的东西, 而搞科学是自己创新。
爱因斯坦小时候被医生测出有智力障碍呢, 成绩差的不能再差了, 可那时有谁能想得到他以后成为地球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呢。
牛顿小时候也不是很突出,都是成年后慢慢显露天分的
  高中甚至初中以前学习的那些东西又能抵得上多少学识呢,
虽然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要有天分, 不错, 有天分可以学的轻松点, 可是没有天分的人学习好数理化的也很多, 这方面的例子我想不用再举了吧,你知道,报纸上说很多有智力障碍的学生都学好了知识。
你别忘了, 真正大学甚至以后学的才是有用的, 高中里学的数学等知识都是几百年以前的东西, 很早就研究出来的,
不见得分数考得高在科学研究领域里就一定也是顶顶尖,
中国继77年恢复高考以来,30多年过了, 高考状元有多少成为顶级科学家,政治家,商人的, 顶级人才里一个都不见状元身影。
说明学习好决定不了科研能力的
  LZ孤陋寡闻啊,你知道老邓怎么去伯克利的吗?他当着我们的面说,是一个老院士看到他很有资质,亲自打电话把他推荐到伯克利的。可没现在大多数人出国那么苦逼地考T考G。    必须承认有些人和平常人不一样,就是这些人改变了世界。  邓中翰此人,不得不说确实是个天才,年轻有为,他的成就非一般人可以比拟。他当选院士,应该也是跟我们国家现在在抓“核高基”有关系。  哥德尔发表不完备定理的时候也不过25岁。    质疑他人成就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做了什么贡献,为世界、国家、社会或者家庭。
  呵呵,中科大80年代在中国每年也就招不到800人,真的是精英中的精英,再加上华罗庚,严济慈这样的大师,五年制的培养,的确是培养顶尖人才的地方,岂是现在高考扩招后的滥竽充数可以比拟的,那时能上科大的大部分也能上清华北大,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惊讶的。  邓中夏是牛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科大校友中当院士的也不是也不是一个两个了,楼主的怀疑也仅仅是主观猜测,邓中夏还是伯克利杰出校友呢,难道世界上所有人的眼光都看错了?  不要以为中国出了些野鸡大学的文凭,就怀疑所有人都是野鸡大学。中国埋头苦干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另外邓中夏在科大校友里也不是成就最大的。楼主有这种精力,还不如去多干点实事。    
  都说了,不要总是把学习就是学生时代的成功与否,优良中差的标准带到搞科研领域判断。 我们盐城籍一个郑州大学教授,叫沈书伯,郑州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女儿许江(跟妈妈姓的),从小就比较贪玩不爱学习,初中以后认真点大学考了厦门大学, 最后在美国搞科研,“美国波特兰VA医疗研究中心的许江博士研制出一种不但可治疗疟疾,并且能祛除疟疾抗药性的新药——双效吖啶酮。它可让世界亿万疟疾患者摆脱折磨”,这句是知音杂志上的,我复制的。 出了那么大成就
  “娃娃博士”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孩子啊!!有遗传基因!!那么牛!!!
  你是不是“娃娃博士”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孩子啊??有遗传基因!!那么牛!!!
  马克思的时代有简历这东西么  
  @甄帅-20 08:50:09  还以为是对星光一号的质疑呢。  注:2001年3月,中星微终于研发出第一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一号”芯片,终结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  呵呵,哥一笑而过!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工程院院士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