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向量ab ac.am+dc.dm的值

> 【答案带解析】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AB//DC,ADDC,AB=AD...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2,PD=,M为棱PB的中点.(1)证明:DM平面PBC;(2)求二面角A—DM—C的余弦值. 
试题分析:(1) 连接,取的中点,连接,
要证平面,只要证,即可,由题设可得是等腰的底边上的中线,所以;另一方面由又可得出
考虑到平面 平面,;问题得证.
(2)根据空间图形中已知的垂直关系,可以为坐标原点,射线为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写出点 ,分别求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和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利用向的夹公式求二面角A—DM—C的...
考点分析:
考点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1)求的单调递增区间;(2)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已知下列命题:①设m为直线,为平面,且m,则“m//”是“”的充要条件;②的展开式中含x3的项的系数为60;③设随机变量~N(0,1),若P(≥2)=p,则P(-2&&0)=;④若不等式|x+3|+|x-2|≥2m+1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2);⑤已知奇函数满足,且0&x&时,则函数在[,]上有5个零点.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写出全部真命题的序号). 
在△ABC中,E为AC上一点,且,P为BE上一点,且满足,则取最小值时,向量的模为
.  
航天员拟在太空授课,准备进行标号为0,1,2,3,4,5的六项实验,向全世界人民普及太空知识,其中0号实验不能放在第一项,最后一项的标号小于它前面相邻一项的标号,则实验顺序的编排方法种数为
(用数字作答). 
设圆C:,过圆心C作直线l交圆于A、B两点,交y轴于点P,若A恰好为线段BP的中点,则直线l的方程为
题型:解答题
难度:困难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在三角形abc中,d为ac上一点,e为cb延长线上一点,且be=ad,ed和ab交于f,求证: ef:fd=ac:bc
在三角形abc中,d为ac上一点,e为cb延长线上一点,且be=ad,ed和ab交于f,求证: ef:fd=ac:bc
做BC的平行线GD G为AB上的点ef:fd=be:gd gd//bc 所以gd:bc=ad:ac gd=ad*bc:ac代入前面的gdef:fd=be:(ad*bc:ac)----> ef:fd=ac:bc
与《在三角形abc中,d为ac上一点,e为cb延长线上一点,且be=ad,ed和ab交于f,求证: ef:fd=ac:bc》相关的作业问题
过D作DM‖BC交AB于M,则EF∶FD=EB:DM∵BE=AD∴EF∶FD=AD:DM又∵AD:DM=AC:BC∴EF∶FD=AC∶BC(一个是X型相似,一个是A型相似)
原题我猜是“E为BC延长线上一点”那就过D点作AB得平行线交BC于G所以EF:FD=EB:BG因为BE=AD所以EF:FD=AD:BG因为AD:BG=AC:BC故EF∶FD=AC∶BC一切比例都是因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过D作DG‖BC交AB于G,由△AGD∽△ABC,∴AD/AC=GD/BC,得:AD/GD=AC/BC(1)由△GDF∽△BEF,∴BE/GD=EF/FD(2)由AD=BE,∴由(1),(2)得:EF/FD=AC/BC,证明毕.
你图没有上去,我也不知道我画的图对不对,你看我的解法,再对照一下哦首先过E点作垂线,交AC于M点,由图可得EM⊥AC∵F点在AB上∴AF⊥AC∴四边形AFEM为长方形∴EF⊥AB∵∠B=∠B ,∠BFD=∠BAC=90度∴△BFD和△BAC相似所以AB:AC=BF:DF
好像没图啊? 再问: 抱歉 自己想象吧 再答: 你题没看错吧
FE=FD证明:在AC上取点G,使AG=AE,连接FG∵∠B=60°,∴∠BAC+∠BCA=180-∠B=120°,∵AD平分∠BAC,∴∠BAD=∠CAD=∠BAC/2,∵CE平分∠BCA,∴∠BCE=∠ACE=∠BCA/2,∴∠AFE=∠CFD=∠CAD+∠ACE=(∠BAC+∠BCA)/2=60°,∴∠AFC=1
证明:延长BA至C'使AC'=AC,连DC',则:AC=AC'∠CAD=∠C'ADAD=AD所以,△CAD≌△C'ADAC=AC',DC=DC'而BD+C'D>BC'所以,BD+DC>AB+AC
取BC上一点G,使DG//AB 三角ABC相似三角CDG CD/AC=CG/BC即:AD/AC=BG/BCAC/BC=AD/BG AD=EB AC/BC=EB/BG 因为DG//AB 三角EBF相似三角EGD EB/BG=EF/FD 故AC/BC=EF/FD
如图所示!\x0d
过点D作DG‖BC,交AB于点G.则有:△BEF ∽ △GDF ,△ABC ∽ △AGD ;可得:EF∶FD = BE∶GD ,AC∶BC = AD∶GD .已知,BE = AD ,可得:BE∶GD = AD∶GD ,所以,EF∶FD = AC∶BC .告诉你个好地方,到数学百事通问专业老师,解答的很及时,我也是无意间
如图作点C关于AE的对称点C′∵AE平分∠BAC∴AF与AC是对称的∴C′在AF上∴BD+DC=BD+DC′在△BDC′中,BD+DC′>BC即BD+DC′>BA+AC′&即BD+DC′>BA+AC也就是BD+DC>BA+AC不介意的话,给点分
这个问题你发了两遍.在BA延长线上取F点,使AF=AC,连接FE 容易证明三角形DAF和三角形DAC全等 因此DF=DC 在三角形DFB中,DF+DB>FB 即:DC+DB>AF+AB=AC+AB 所以:AB+AC与DB+DC的关系为:AB+AC < DB+DC
在BA延长线上取一点 F 使AF=AC 则三角形ACD全等于三角形AFD则AB+AC=AB+AF=BF
向量AP=AB+BP= AB+tBN (BP与BN共线,所以BP= tBN)= AB+t(AN-AB)= AB+t(1/4AC-AB)=(1-t) AB+t/4AC.又因向量AP=m向量AB+2/11向量AC,比较系数得:1-t=m,t/4=2/11.解得m=3/11.
证:延长BA 在BA的延长线上截取AD=AC 连结CD交角A的外角平分线于E ∵p是三角形ABC角A的外角平分线上的一点 易知△ADE≌△ACE ∴AP是CD的中垂线 连结PD 易知PD=PC ∴PB+PC=PB+PD ∵AB+AD=AB+AC ∴BD=AB+AC 在△ADP中 由三边关系得BP+PD大于BD ∴BP+
我的空间中有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应该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如确有疑问发消息给我!图形及
证明:分别过B,C两点作AD的平行线分别交CF,BE的延长线于M,N两点.则:四边形MBCN是平行四边形.设CM,BN交于O点.由MB‖AO‖CN,得:OF/FM=OA/BM,OE/EN=OA/CN.而BM=CN所以:OF/FM=OE/EN所以:MN‖EF而MN‖BC所以:EF‖BC.
证明:因为BE,CF是高【已知】所以角OFB=角OEC=90度在Rt三角形FBO与Rt三角形EOC中角FBO+角FOB=90度角EOC+角OCE=90度因为角FOB=角EOC【对顶角相等】所以角FBO=角ECO【等量减等量差相等】在三角形ABP与三角形AQC中BP=AC【已知】CQ=AB【已知】角FBO=角ECO【已证& 如图,已知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DC、BC的中点,
本题难度:0.60&&题型:解答题
如图,已知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DC、BC的中点,射线AM和射线BC相交于E,设=,=,试用、表示,;(直接写出结果)
来源:2015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考点】*平面向量.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M<N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M>ND、消耗盐酸的质量M>N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C、M、N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M<ND、反应完全后酸是足量的,金属反应完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M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MD、产生H2的速率M>N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的足量稀硫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M、N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及活动性关系为(  )
A、相对原子质量M<N,活动性M>NB、相对原子质量M>N,活动性M>NC、相对原子质量M=N,活动性M<N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无法确定,活动性M<N
将等质量的M和N两种金属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M、N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产生氢气的质量:M>NB、金属活动性:M>NC、消耗硫酸的质量:M>ND、相对原子质量:M>N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如图,已知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DC、BC的中点,射线AM和射线BC相交于E,设AB=a,AD=b,试用a、b表示AN,AE;(直接写出结果)”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BC=AD=bDC=AB=a又由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DC、BC的中点即可得BN=12BC=12bDM=12DC=12a然后由三角形法则求得AN与AM的值再由△ECM∽△EB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bDC=AB=a∵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DC、BC的中点∴BN=12BC=12bDM=12DC=12a∴AN=AB+BN=a+12bAM=AD+DM=b+12a∵AB∥CDM是CD中点∴△ECM∽△EBACM=12CD=12AB∴EM:EA=CM:AB=1:2∴AE=2AM=a+2b.
【考点】*平面向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如图,已知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DC、BC的中点,”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定义:平面向量是在二维平面内既有方向(direction)又有大小(magnitude)的量,物理学中叫也称作矢量,与之相对的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数量(标量)。平面向量用小写加粗的字母a,b,c表示,也可以用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字母表示。2.运算:向量同数量一样,也可以进行运算。向量可以参与多种运算过程,包括线性运算(加法、减法和数乘)、数量积、向量积与混合积等。下面介绍运算性质时,将统一作如下规定:任取平面上两点A(x1,y1),B(x2,y2),C(x3,y3)。
(1)加法:已知向量AB、BC,再作向量AC,则向量AC叫做AB、BC的和,记作AB+BC,即有:AB+BC=AC。用坐标表示时,显然有:AB+BC=(x2-x1,y2-y1)+(x3-x2,y3-y2)=(x2-x1+x3-x2,y2-y1+y3-y2)=(x3-x1,y3-y1)=AC。这就是说,两个向量和与差的坐标分别等于这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与差。满足三角形法则和四边形法则。
(2)减法:AB-AC=CB,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3)数乘: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λa。当λ>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反,当λ = 0时,λa=0。用坐标表示的情况下有:λAB=λ(x2-x1,y2-y1)=(λx2-λx1,λy2-λy1)
(4)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那么|a||b|cosθ(θ是a与b的夹角)叫做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b。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为0。数量积a·b的几何意义是: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的乘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对应坐标的乘积的和。即:若a=(x1,y1),b=(x2,y2),则a·b=x1·x2+y1·y2
名师视频同步辅导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DC的中点,AE交BD于点M,AB的模等于4,AD的模等于2,向量AB,向量AD的夹角为60&#186;, (1)若向量AM=a向量AC+b向量BD,求a+3b的值 (2)当点p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和CD上运动时,求向量AP╳向量AE的取值范围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AM=AD+DM 因为 AB/DE=BM/DM 第二问比较复杂要分类讨论一下p点与B点重合时取最 所以 4/2=BM/DM=2 小值,要把AP用已知向量来表示 与C点重合时取所以DM=1/2BM 得最大值.在CD边上也是一样的.算出答案后取所以DM=1/3DB 交集所以AM=AD+1/3DBAD=OD-OA所以AM=1/2BD+AC-1/3BDAM=1/2AC+1/6BD又因为AM=aAC+bBD所以a=1/2 b=1/6a+3b=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我不会打向量 用[]表示[AM]=X[AE]=X([AD]+[DE])=X([AD]+[AB]/2)[AM]=Y[AD]+Z[AB]BNM共线 Y+Z=1 Y=X Z=X/2 Y=2/3 Z=1/33[AM]=2[AD]+[AB] [BM]=2[MD]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向量ab乘向量a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