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滑块联轴器只能用单边分中不能用四点分中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C挡板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t1和t2;(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3)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表达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05-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查物理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而速度可以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代替,故要测位移;(2)利用vA=,VB=,即可将mAvA-mBVB=0,转化为mA-mB=0.(3)根据能量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两滑块匀速运动时的动能即Ep=mAVA2+mBvB2,利用位移求出vA和vB.(1)因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即mAvA-mBVB=0,由于系统不受摩擦,故滑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有vA=,VB=,即mA-mB=0.所以还要测量的物理量是:B的右端至D板的距离L2.(2)由(1)分析可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mA-mB=0.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测量mA、mB、L1、L2、t1、t2时带来的误差;气垫导轨不水平;滑块与气垫导轨间有摩擦.(3)能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Ep=mAVA2+mBvB2,将vA=,VB=,代入上式得Ep=(+).故答案为:(1)滑块B的右端到D挡板的距离L2.(2);测量mA、mB、L1、L2、t1、t2时带来的误差;气垫导轨不水平;滑块与气垫导轨间有摩擦.(3)能.Ep=(+).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主要考察你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与“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相似的题目:
(1)如图1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①因为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相同,所以我们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可以用&&&&作为时间单位,那么,平抛小球的&&&&在数值上等于小球平抛的初速度②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小,入射小球速度小,误差小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越小,误差越小③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填下列对应的字母)A、直尺&&&& B、游标卡尺&&&&&&&C、天平&&&&& D、弹簧秤&&&&&&&E、秒表④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OP=m1.OM2.ON1;小球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竖直高度h2,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2)一位同学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长木板处于水平,装砂的小桶(砂量可调整)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木块相连接,细线长大于桌面的高度,用手突然推动木块后,木块拖动纸带(图中未画出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沿水平木板运动,小桶与地面接触之后,木块在木板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而停下.在木块运动起来后,打开电源开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选出其中的一条纸带,图中给出了纸带上前后两部记录的打点的情况.纸带上1、2、3、4、5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下表所示:纸带上1-5读数点到0点的距离   单位:cm
15.00由这条纸带提供的数据,可知①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②若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的距离是49.2cm,则纸带上这两个点之间应有&&&&个点.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的比值,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了测量一轻弹簧的劲度系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将两平行金属导轨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与导轨接触良好,水平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金属杆连接并保持绝缘.在金属杆滑动的过程中,弹簧与金属杆、金属杆与导轨均保持垂直,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减小金属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和在弹簧形变较大时读数等方法,使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请你按要求帮助该同学解决实验所涉及的两个问题.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设计.请你用低压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设计一电路图,画在图中虚线框内,并正确连在导轨的C、D两端.②若已知导轨间的距离为d,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使金属杆随挡板缓慢移动,当移开挡板且金属杆静止时,测出通过金属杆的电流为I1,记下金属杆的位置,断开开关,测出弹簧对应的长度为x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次让金属杆静止时,测出通过金属杆的电流为I2,弹簧对应的长度为x2,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2)气垫导轨(如图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Ⅰ)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粗略测定铁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有的器材:长木板、小铁块、米尺和刻度尺.他们同时从实验室借来一个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设计了如下实验:a.用米尺测量长木板总长度l,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然后将长木板靠在竖直墙壁固定(如图1),并测量长木板顶端B相对于水平地面的高度h和长木板底端A与墙角C之间的距离s;b.将小铁块连上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后释放,得到的纸带如下图,A、B、C、D、E是纸带上连续的5个点.现用刻度尺直接测出AC、CE的距离分别为:x1、x2;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求得铁块的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μ=&&&&h2+s24gs(用f、g和测得物理量的字母表示).(Ⅱ)某同学用下图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到木板在记录纸上留下压痕O.(2)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距离,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在记录纸上留下压痕B.(3)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右边缘,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与b球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并在记录纸上留下压痕A和C.①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填序号字母,要求验证方法简洁可行)A.小球a、b的质量ma、mbB.小球a、b的半径rC.斜槽轨道末端到木板的水平距离&xD.球a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的高度差hE.记录纸上O点到A、B、C的距离y1、y2、y3②放上被碰小球,两球相碰后,小球a在图中的压痕点为&&&&③若两球碰撞动量守恒,则应满足的表达式为&&&&y2=√y3+√y1.(用①中测量的量表示)④若两球发生的是弹性碰撞,则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1)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钮或&&&&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ν2-ν1|ν20-ν10,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力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上述实验中,①P点是&&&&平均位置,M点是&&&&平均位置,N点是&&&&平均位置.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系?
2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宜在气垫导轨上进行,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小阻力,使滑块在碰撞前后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速运动,使实验的可靠性及准确度得以提高,在某次实验中,A、B两铝制滑块在一个水平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闪光照相每隔0.2s的时间拍摄一次照片,每次拍摄闪光的延续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已知A、B之间的质量关系是mB=1.5mA,拍摄进行了4次,第一次是在两滑块相撞之前,以后的三次是在碰撞之后,A原来处于静止状态,设A、B滑块在拍摄闪光照片的这段时间内是在10cm至105cm这段范围内运动,(以滑块上的箭头位置为准),根据闪光照片得出的结论中说法正确的是&&&&
3(1)已知打点计时器接的交流电源频率是f,用它记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5、6如图1所示(已知相邻两计数点中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某同学测量出1与2两点间的距离为S12,5与6两点间的距离为S56,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2)图2为某次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硬塑环外径(甲图)与内径(乙图)的图示,由图可知该硬塑环的外径为&&&&cm,内径为&&&&cm,平均厚度为&&&&cm.(3)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将压缩空气通过导轨的众多小孔高速喷出,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薄薄一层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由于气垫的摩擦力极小,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很好地近似为没有摩擦的运动.我们可以用固定在气垫导轨上的光电门A、B和光电计时装置,以及带有I形挡光条的滑块C、D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已知I形挡光条的持续挡光宽度为L,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调节气垫导轨底座螺母,观察导轨上的气泡仪,使导轨成水平状态;b.在滑块C、D间放入一个轻质弹簧,用一条橡皮筋捆绑箍住三者成一水平整体,静置于导轨中部;c.将光电门尽量靠近滑块C、D两端;d.烧断捆绑的橡皮筋,使滑块C、D在弹簧作用下分离,分别通过光电门A、B;e.由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C第一次通过光电门A时I形挡光条持续挡光的时间tC,以及滑块D第一次通过光电门B时I形挡光条持续挡光的时间tD.①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②根据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及已知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上式中算得的C、D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③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计算表达式&&&&.
该知识点易错题
1(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的比值,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了测量一轻弹簧的劲度系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将两平行金属导轨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与导轨接触良好,水平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金属杆连接并保持绝缘.在金属杆滑动的过程中,弹簧与金属杆、金属杆与导轨均保持垂直,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减小金属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和在弹簧形变较大时读数等方法,使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请你按要求帮助该同学解决实验所涉及的两个问题.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设计.请你用低压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设计一电路图,画在图中虚线框内,并正确连在导轨的C、D两端.②若已知导轨间的距离为d,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使金属杆随挡板缓慢移动,当移开挡板且金属杆静止时,测出通过金属杆的电流为I1,记下金属杆的位置,断开开关,测出弹簧对应的长度为x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次让金属杆静止时,测出通过金属杆的电流为I2,弹簧对应的长度为x2,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2)气垫导轨(如图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2(1)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钮或&&&&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ν2-ν1|ν20-ν10,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力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上述实验中,①P点是&&&&平均位置,M点是&&&&平均位置,N点是&&&&平均位置.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系?
3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宜在气垫导轨上进行,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小阻力,使滑块在碰撞前后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速运动,使实验的可靠性及准确度得以提高,在某次实验中,A、B两铝制滑块在一个水平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闪光照相每隔0.2s的时间拍摄一次照片,每次拍摄闪光的延续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已知A、B之间的质量关系是mB=1.5mA,拍摄进行了4次,第一次是在两滑块相撞之前,以后的三次是在碰撞之后,A原来处于静止状态,设A、B滑块在拍摄闪光照片的这段时间内是在10cm至105cm这段范围内运动,(以滑块上的箭头位置为准),根据闪光照片得出的结论中说法正确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C挡板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t1和t2;(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3)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表达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C挡板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t1和t2;(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3)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表达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相似的习题。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B、EKC,图中AB=BC,则一定有(&&&)A. W1 &W2B. W1 &W2C. 滑块在AB段机械能改变量大于在BC段机械能改变量D. 滑块在B点动能EKB大于在C点的动能EKC
解析试题分析: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根据几何关系我们看出轻绳拉着滑块的拉力与光滑竖直杆的夹角α越来越大.图中AB=BC,即从A点上升至B点的位移等于从B点上升至C点的位移.轻 绳拉着滑块的拉力是恒力,夹角α越来越大,那么cosα越来越小,因为F大小恒定,故F在竖直方向的分量随α的增大而减小,显然从A点上升至B点绳子对滑块拉力做的功大于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绳子对滑块拉力做的功.由于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 的定滑轮,所以绳子对滑块的拉力做的功与拉力F做的功相等.所以,故A正确B错误;由于在A点由于静止出发,可以肯定最初滑块是加速上升的,也就是说刚开始绳对滑块拉力的竖直分力要大于滑块的重力,但由于绳对滑块拉力的竖直分力是逐渐减 小的(对滑块的拉力大小不变,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逐渐增大),B到C的过程绳对滑块拉力的竖直分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不清楚,所以滑块的运动可能是加速 的,也可能是减速的,还可能是先加速后减速的(竖直分力小于重力时做减速运动),所以无法确定滑块在B、C位置哪个位置的速度大,也就无法确定哪个位置的 动能大,但是根据几何知识可得绳子在AB段的位移大于在BC段的,拉力恒定,故拉力在AB段做功多,所以滑块在AB段机械能改变量大于在BC段机械能改变量,故D错误.C正确故选AC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功的计算.点评:对于功的大小定性比较,我们可以运用功的表达式去比较,也可以从动能定理去比较.对于不同位置动能的大小比较,我们可以通过受力分析(结合力的变化),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是加速还是减速.根据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可知各种仪器的精度,则可知它们的应保留的位数,即可判断读数是否精确;知道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的原理.根据瞬时速度从而求出动能.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数值.
解: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为,即尾数只能为偶数,故甲同学所测量结果错误;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为,故乙同学测量结果正确;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为,故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只能为或,故丙同学测量结果正确;螺旋测微器要求估读,故应保留至千分之一位,故丁同学测量结果正确;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滑块通过光电门,之间的动能增加量
重力势能减小量.故答案为:甲;;;;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注意读数时应保留的位数.知道运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思想.
4542@@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99@@Physics@@Senior@@$299@@2@@@@力学实验@@@@@@61@@Physics@@Senior@@$61@@1@@@@实验@@@@@@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4525@@3@@@@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298@@Physics@@Senior@@$298@@2@@@@物理实验基础@@@@@@61@@Physics@@Senior@@$61@@1@@@@实验@@@@@@8@@Physics@@Senior@@$8@@0@@@@高中物理@@@@@@-1@@Physics@@Senior@@
@@61@@8##@@61@@8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精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分别测量的结果如下:甲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乙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cm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丁同学:使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2.040mm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___同学.(2)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2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倾角为{{30}^{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块质量为2.00kg,滑块沿斜面方向的宽度为5.00cm,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0m,g=9.80m/{{s}^{2}},取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其平均速度.\textcircled{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_{1}}=___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_{2}}=___m/s;\textcircled{2}滑块通过光电门1,2之间的动能增加量为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J.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块点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