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开间和进深是什么意思林猜一个数字

炎帝文化杂志───第一期
我的图书馆
炎帝文化杂志───第一期
专家来信&&&&&&&&&&&&&&&&&&&&&&&&&&&&&&&&&
弘扬炎帝文明、构建和谐高平&&&&&&&&&&&&&&&&谢克敏
&&&&&&&&&&&&&&&&&&&&&&&&&&&&&&
& 明·朱载堉
羊头山新记&&&&&&&&&&&&&&&&&&&&&&&&&&&&&&
&明·朱载堉
羊头山遗址群
炎帝与羊头山&&&&&&&&&&&&&&&&&&&&&&&&&&&&
山西长治、高平炎帝遗址考察散记&&&&&&&&&&&&
文明初始晋东南&&&&&&&&&&&&&&&&&&&&&&&&&&&&
传说中炎帝神农氏耕种羊头山的历史地理析&&&&
魏嵩山& 何光岳
羊头山炎帝文化遗存及其重要意义&&&&&&&&&&&&
山西上党羊头山周边地区炎帝传说、民俗考释&& 侯文宜
四月八吃疙瘩&&&&&&&&&&&&&&&&&&&&&&&&&&&&&&
炎帝上党考
论我国原始农业的渊源之地&&&&&&&&&&&&&
&&&&&米东明
炎帝文化与高平旅游业
关于高平炎帝文化与旅游开发的一点思路&
&&&&&许文忠
邢村炎帝庙&&&&&&&&&&&&&&&&&&&&&&&&&&
&&&&&&张恩先
谒神农祠&&&&&&&&&&&&&&&&&&&&&&&&&&&&&
&&&&&明、金泽
羊头夕照&&&&&&&&&&&&&&&&&&&&&&&&&&&&&
&&&&&明、陈颢
发鸠山&&&&&&&&&&&&&&&&&&&&&&&&&&&&&&
&&&&&&清、贾橘升
炎帝陵&&&&&&&&&&&&&&&&&&&&&&&&&&&&&&
&&&&&&清、张承纶
上羊头山&&&&&&&&&&&&&&&&&&&&&&&&&&&&
&&&&&&李锐
羊头山谒神农陵墓&&&&&
&&&&&&&&&&&&&&&&&&&&&周笃文
高平羊头山谒神农庙&&&&&&&&&&&&&&&&&&&&&&&&
登羊头山&&&&&&&&&&&&&&&&&&&&&&&&&&&&&&&&&&
上羊头山&&&&&&&&&&&&&&&&&&&&&&&&&&&&&&&&&
羊头山感怀&&&&&&&&&&&&&&&&&&&&&&&&&&&&&&&
羊头山怀古&&&&&&&&&&&&&&&&&&&&&&&&&&&&&&&
羊头山感怀&&&&&&&&&&&&&&&&&&&&&&&&&&&&&&&&
羊头山访神农遗迹&&&&&&
&&&&&&&&&&&&&&&&&&&
羊头山怀古&&&&&&&&&&&&&&&&&&&&&&&&&&&&&&&&
羊头山神农遗迹&&&&&&&&&&&&&&&&&&&&&&&&&&&&
羊头山缅怀炎帝神农氏题咏&&&&&&&&&&&&&&&&&
雨后登羊头山&&&&&&&&&&&&&&&&&&&&&&&&&&&&&&
午等羊头山夕照处&&&&&&&&&&&&&&&&&&&&&&&&&&
炎帝功德版图&&&&&&&&&&&&&&&&&&&&&&&&
朱喜庆& 冯金堆
炎帝形象臆说&&&&&&&&&&&&&&&&&&&&&&&&&&&&&&
高平炎帝陵的传说&&&&&&&&&&&&&&&&&&&&&&&&王东满
&注:本文大部分文字是扫描仪制成的,难免有些错误。请读者发现后留言指出。
高平历来人杰地灵,物阜人丰。这里有与炎帝相关的地名与村民,有丰富的民间传说。留存有大量的炎帝遗址、遗迹以及各个朝代的碑文石刻。在这里能够看到炎帝种五谷、尝百草、制来相、教稼墙的遗迹,更能感受到炎帝勇于创业、奋发进取、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炎帝!这个神圣的名字,引导着后世步履碳化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高平没有停下脚步。高平人的创业步伐是坚定而强劲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高平在全国中部百强县中列32位,在山西省经济社会综合考评中名列第3位。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里,让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研究和发掘炎帝文化,在精神文明的领域里,谱写出新的诗篇。《炎帝文化》是一册集历史文献、论文考证、研究动态和文艺作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各方有识之士尽可在这里追寻炎帝的踪迹,弘扬炎帝世世不息的创业精神。
编者语:2004年7月,中国先秦史学会与高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炎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李学勤教授给大会发来贺信。李学勤教授肯定了高平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位置,指出了高平是炎帝神农氏有关遗迹的集中点。现原文刊发以飨读者。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与高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这次盛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学术会议。位于晋东南的高平一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高平便是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的遗迹的集中点,羊头山炎帝陵历代名闻遐迩,备受尊奉,这成为本次会议大家关注的主题。
晋东南这一区域的史前历史文化,确值得重视,近年发表的1963年黎城广志山出土的青玉斧,制作精细优美,图像神秘奇异,标志着这一区域曾存在非常发达且有特色的龙山时代文化,直到殷商,这里仍很繁盛,微子封邑传在潞城东北,西伯戮黎在黎城东北,后者也见于周原甲骨文,至于东周,当地尤关重要,长平之战影响之大,众所周知。相信与会的各位学者专家对这类问题都有精辟论述,将推动研究的发展。
弘扬炎帝文明、构建和谐高平
中华文明远比我们目前的认知有着更为悠久、灿烂的历史。
近年来,不断的考古发掘和文献证明,早在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就在高平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为了氏族部落的生存,炎帝率领子民在羊头山上开荒拓土,创制耒耜、培育栗黍,试种五谷,使人类从山野群聚、巢居穴处,茹毛饮血的环境中走出原始农耕文明:为救生民之疾病、炎帝又亲尝百草,兴医药,验水土,不惜以身搏命:炎帝还率领子民作陶治斧,日中为市,削桐做琴,练丝为弦。“卧则居居,起则于于……以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炎帝,为中华民族绘制了一副民乐淘淘、清新古朴的美好生活画卷。
炎帝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千百年来激励和鼓舞着中华民族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东方风来满眼春,高平人民唱大风。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声,高平人民秉持炎帝精神,迈步跨入改革开发的新纪元。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高平人民团结奋进的三十年。这三十年,高平经济飞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78年的8882万元上升到92亿元,财政总收入从78年的1232万元上升到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从73元上升到4688元,职工人均纯收入从253元上升到21466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862万元上升到78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从253公里提升到1332公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改革开发的三十年,也是高平人民薪水相传,奋发进取的三十年。三十年来,高平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神话:在全国中部百强县中位列第32位,全省经济社会综合考评第3位,连续两年成为晋城市第一名,先后荣获“全国和谐中小城市示范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示范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以及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突出贡献市”、“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生态建设先进市”、“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市”、“粮食生产先进市”等称号。
党的十七吹响了科学发展的号角,高平市委、市政府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开展实施“八大工程”,一是富民工程,农户推行种养加,企业举旗肉果麻:二是希望工程,低高两延伸,幼教不出村:三是健康工程,力争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四是户通工程,水电路、信息宽带通到户:五是生态工程,植绿与减污并行,构建“呦呦鹿鸣,食野之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宜居家园。六是创建工程,移风易俗,构建和谐,“人人皆为尧舜”。“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七是平安工程,“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八为堡垒工程,支部建有阵地,党员发挥作用,村民自我约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八千年前炎帝“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开创的农耕文明史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如今高平人民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继往开来,团结奋斗,正在为实现县域经济强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平安和谐城市、富裕幸福城市的“六市”目标而努力奋斗。
今《炎帝文化研究》创刊,寥寄数语,是望焉。
《国语》(春秋·左丘明)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日柱,能殖百谷百蔬。昔少典娶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管子·形势篇》(春秋)载:神农教耕五谷,以致民利。
《管子·轻重戊》(春秋)载: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
《周易》(战国)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山海经·北次三经》(战国)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帝之少女,名日女娃。
《竹书纪年》(魏,公元前299年)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
《竹书纪年纂要》载:炎帝“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
《世本·帝系编》(西汉)载:炎帝神农氏。宋衷注:“炎帝即神农,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
《搜神记》(东汉·班固)载: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放天下号神农也。
《汉书·志·律历》(东汉·班固)载: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
《汉·律历志》载:以上党羊头山黍度为尺,以定黄钟。
《上党记》(晋·程玑)载:‘神农庙西五十步,有石泉二所,一清二白,味甘美,呼为神农井。
《风土记》(北魏386年一534年)载: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上有古城遗址。神农井:古城下六十步有二泉,左泉白,右泉清,泉侧有井,所谓神农井是也。五谷畦:神农泉下地名井子坪,有田可耕,相传神农得嘉谷於此,始教播种,谓之五谷羊头山禾巨黍出此。
《隋·律历志》载:上党之黍有异他乡,其色至乌,其形圆重,用之为量,定不徒然。志云:“有黍二畔,其南阳地黍白其北阴地黍红,因之以定黄钟。
《书断》(唐·张怀瑾)载:上党羊头山嘉禾八穗,炎帝乃作穗书,用分时令。
《黑暗传》(唐)载:对人诞自天工,首出称帝草味中,制作文明开千古,补天溶日亘苍穹。神农尝百草,瘟疫平。又往七十二名山,来把五谷来寻找。神农上了羊头山,仔细找,仔细看,找到粟籽有一枣树上,忙去开荒田,八种才能成粟谷,后人才有小米饭。
墨》载:炎帝神农氏,因上党羊头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书,用知行时令。
德书》载:神因上党生嘉禾八穗之祥故作此书。
元丰九域志》(北宋·王存等)载:神农庙,有神农井,神农得嘉谷之所,见《地形志》。
《太平寰宇记》(北宋)载:神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
《拾遗记》载: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适之,以播于田。
皇王大记》(南宋·胡宏)载:有献羊头山嘉禾八穗者,乃作《穗书》,以颁《时令》。
《三才图会·人物卷》(明)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四十年后代袭神农氏号三百八十年季世之后,……诸侯尊轩辕氏为天子,降封帝于潞(山西),神农氏遂绝。
《山西通志》(明)载:炎帝神庙,高平市有二,一在“县北三十五里故关村羊头山,元初徙建山下故侧”。
《竹书纪年义征》(清·雷学淇)载:耆,姜姓国名。炎帝之先伊涉耆,故日伊耆氏。伊,即帝尧母家;耆,即文王所伐,皆炎帝之封使守桃宗邑者也。
《潞安府志》载:世传神农尝谷于此。百谷山北齐武平四年(573)创建,以祭祀神农。
《泽州府志·物产》载:谷之属:粟、黍,高平有红白青黑数种,黑禾巨黍可准钟律。
《潞安府志·谷属》载:黍,禾巨黍出羊头山定黄钟之律,以生度量权衡今则无异凡黍矣。
《四州文献》(清·毕振姬)载:神农之兴,五谷滋阜,羊头黍为律,上党禾为书。
清乾隆三十九年《高平县志》载:神农因上党嘉禾八穗乃作穗书。
《泽州府志》载:蔡氏〈律吕转书〉日:黄钟之龠,以子谷禾巨黍中者千有二百实为一龠,十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清同治六年(高平县志)载:炎帝陵在换马村。羊头山有黍二畔,其南阴地黍白,其北阳地黍红,因之以定黄钟。其高平也。
《中国神话词典》载:神农城:“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
钞制成营造尺矣,将此尺两端各截去一寸,正用中间,八寸何也。旧说岁有奉俭&
,地有肥瘠,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此语诚然。遇尝取羊头山最大黑黍八十一粒,用糊或胶涂尺上,纵累成尺,恰八寸。又一年,七十八九粒已满焉,故据八寸为中黍定式也。羊头山一处黍尚如何不等,况西汉都长安。西晋都洛阳,其黍必不如羊头山明&
。刘歆、荀勖所造律,度量衡不佳,无佳黍也。呜呼,累黍之法,名为最秘,实最疏。若欲拣择中式之黍,须将格式预先议定。有格式、法程,而后可选也。上党黍。佳者种类八十一枚,横累百枚,皆与营造尺寸祥和。然此佳黍,亦自难乐声,焦急其失,坐在黍不佳也。古名上党郡,谓其他极高,与天为党,说范谓高田,宜黍是也。所谓羊头山,非指山岭也。山岭岂种田处?盖指山麓云耳。本山滂沱数十村,围绕三大县。东北属长治,西北属长子,正南属高平,三县斫黍,皆名羊头山黍。要之,不拘山远近,只择异样大黍皆可。若种类八十一枚,横累百枚,不及营造储存者,虽产本山,亦勿误用。将黍带(不经连枷、石棍方可、故需带穗),用手揉去稃&
,令明目少年拣去大号者,依排尺上,若过八寸,名为大黍,不满八寸,名为小黍,恰好八寸,名为中。古所谓中者,此之谓也。余又创造锡方寸式,其斜铉纵九黍,或横十黍,黍处个为一孔,长阔如&
形,而非圆形也。取一一黑黍,置孔中,孔不能容,名为太过;举起锡式黍。即脱落,名为不及举式;衔黍,日光透亮,无空隙者,名为中式。如是选&&
八十一枚,横黍百枚,名累成尺,皆和八寸,则锡式之可用,不和乃频频改造至数次方顶也。如一一从孔中,向日光主席挑选,千万黍中岂无佳者?是故多多益善。选取中式黍一千二百粒,天平称之,重三钱者,乃真正黍,不和天平三钱重者,燥湿轻重虽殊无妨,但系或大或小,轻重殊,则不可,则不可。却如前法,选千二百粒,称亦三钱,以纸包&&
,如是选中三十二包,每包之黍重三钱,公重九两六钱,是为古枰一斤。然则古称十斤,即今六斤也。三十斤为均,即今十八斤也,四均为石,即今七十二斤。古权衡与今枰名虽似而实同。元顶《律吕新书》谓四均为石,进为顶做一万九千二百两,其&
如此,谓知律(本该一千九百二十两)!……
羊头山新记
明·朱载堉
羊头山在今山西之南境,泽、潞二郡交界,高平、长子、长治三邑之间。自山正南,稍西去高平三十五里,西北去长子五十六里,东北去长治八十里。所谓岭限二郡,麓跨三邑也。山高千馀丈,磅礴数十里。其巅有石,状若羊头,觑向东南,高阔皆六尺,长八尺馀,山以此石得名焉。石之西南一百七十步有庙一所,正殿五间,殿中塑神农及后妃、太子像,皆冠冕若王者之服。按:神农时,尚未有衣冠之制,不若设木主为宜耳。此殿以南属泽州高平县丰溢乡团池北里,殿之西北属潞安府长子县义丰乡栅村里,殿之东北属潞安府长治县八谏乡施庄里。故俗云:“前檐滴高平,后檐滴长子。”谓此也。殿西稍北二十步有小坪,周八十步。西北接连大坪,周四百六十步。上有古城遗址,谓之神农城。城内旧有庙,今废。城下六十步有二泉,相去十馀步。左泉白,右泉清。泉侧有井,所谓神农井也。二泉南流二十步,相合而南。《寰宇记》云:“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后魏《风土记》云:“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皆指此也。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种。相传神农得嘉谷于此,始教播种,谓之五谷畦焉。庙之西北一里许有黑龙池,东北三里许有白龙池,东南二里许有金龙池,此三池惟金龙池大而且深。《高平志》云:“金龙泉阔丈馀,旧传有二鱼,时跃于泉,遇雨即飞去,疑龙也。”山之正东稍南一里馀有泉甚清,泉西半里许有梵刹,曰清化寺。建自后魏孝文帝太和之岁,初名定国寺,北齐改名宏福,隋末寺废。唐武则天天授二年重建,改今额。有碑,乃唐乡贡明经牛元撰并书。其略曰:“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昔者摄提纪岁(3)之后,燧人化火(4)之前,穴处巢居,茹毛饮血,爰逮(5)炎皇御宇,道济含灵。念搏杀之亏仁,嗟屠戮之残德。寻求旨味,以替膻腥。遍涉群山,备尝庶草。届斯一所获五谷焉。记此灵奇,显其神异。石类羊首,遂立为名。於是创制耒耒吕(6),始兴稼穑。调药石之温毒,除瘵(7)延龄;取黍稷之甘馨,充虚济众。人钦圣德,号曰神农。历代崇恩,峰亭亨庙。其山也,左连修岭,横巨嶂而峙沧波;右接遐峰,列长关而过绛阙。烈山风穴,泛祥气而氤氲;石鼓玉泉,泄云雷而隐轸。芬敷花药,春夏抽丹,蓊郁松萝,秋冬耸翠。人天交集,仙圣游居。譬鹫岭之灵宫,犹鹿苑之佳地。播生嘉谷,柱出兹山矣。”字乃行书,遒劲可观,颇类《圣教序》(8)。其而□等文,非篆非隶,盖武氏所制字也。碑阴识云:“所有当寺,方圆八里。东至秦关古道下,面东西石楞并虎谷南,高僧岭所管;南至团池古羔分水;西至秦关栅村道下,面东西石楞并古尼寺下,半取正;北至双浮图下,古道。以上所管,永记於铭后。”凡七十五字。询访遗迹,多不可晓。问僧,但云四至以里,田泉林木皆属本寺。旧时僧无租税,有司(9)尊炎帝,故禁民樵采。数十年前,木皆合抱,弥满山谷。近来禁驰,盗伐几尽。寺僧赋役,同於俗氓,盖有不胜其苦者矣。寺东五、六里有水焉,俗呼为长河。《高平志》云:“长河在县东北,南流入丹水。河渠渺远,环带萦纡。夏秋之交,众溪合流,水势若江海,渡者艰危,至冬始涸。”愚按:《水经注》云:“长平水出长平县西北小山。”今此水在县东北,非古所谓长平水也。山之西二十里,曰丹朱岭。其古之丹林欤?《水经注》引《山海经》云:“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又引《地理志》云:“高都县有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绝水是也。”又引《竹书纪年》云:“秦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绝,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击。”即此水也。考其时,在白起、赵括(10)之前已有丹水之名。《高平志》引《方舆胜览》云:“白起坑赵卒,血流成河,故名丹水。”又云:“丹朱岭在县西北四十里长子县界。以尧长子丹朱得名。”此二说皆谬。盖本“丹林”年久伐尽,不复有林矣,遂讹为“丹岭”。而“朱”乃后人妄加耳。长子读如长短之长,见颜师古《汉书》注。《春秋左传》云:“鲁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执孙蒯于纯留。”《竹书纪年》云:“梁惠成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子。”“屯留”即“纯留”,“尚子”即“长子”。古音相近,互用,无关于丹朱也。是时郑已灭矣,此云郑者,盖韩懿侯也。见《史记·
韩世家》注。又西二十里曰伞盖山,泫水出焉。《山西通志》云:“伞盖山在长子县西南五十里,以形似名,下有水名泫水。”《水经注》云:“泫水道源泫氏县西北元谷。东南流迳泫氏故城南,而东会绝水乱流,东南入丹水是也。”《寰宇记》云:“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炎帝庙,南带太行,右有伞盖山。”即此山也。又西北三十里曰发鸠山,山下有泉,泉上有庙。宋政和间,祷雨辄应,赐额曰:“灵湫”。盖浊漳水之源也。庙中塑如神女者三人,旁有女侍,手擎白鸠,俗称三圣公主,乃羊头山神之女,为漳水之神。漳水欲涨,则白鸠先见,使民觉而防之,不致暴溺。羊头山神,指神农也。然白鸠事诸志未载,以其近怪,故不语耳。愚按:《山海经》云:“发鸠之山,漳水出焉。有鸟名曰精卫。炎帝少女游於东海溺而不返,化为此鸟,常衔西山木石以堙东海。”故陶(11)诗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盖用此事,然则俗语亦有所本矣。《周礼职方氏》曰:“冀州(12),其川漳,其浸潞。”许氏《说文》曰:“潞,冀州浸也,上党有潞县。”阚马因曰:“潞水,为冀州浸。”即浊漳也。《后汉书》注引《上党记》,亦谓潞即浊漳。然则清漳为漳,浊漳为潞明矣。《山西通志》云:“潞水在潞城县东十五里微子城发源,西流合浊漳。”此说非也。潞为冀州巨浸,岂小水耶?浊漳即潞,近乎理矣,潞水经羊头山西北,去山五十里。山之阴凡有泉,皆北流入於潞水;山之阳凡有泉,皆南流入於丹水。古所谓泫氏者,即今高平也。所谓高都者,即今泽州也。羊头山在太行之北一百五十里,众山最高处。俯视太行,犹在下矣。《高平志》云:羊头山在县北四十里,危峰秀拔,势凌霄汉。日夕诸山俱瞑,而此峰返照犹光。故俗传此山比天下名山高三尺。然非山高,地势高耳。秦并天下,置郡县。以此地极高,与天为党,故名上党郡。即今潞安府及泽州所属皆古上党郡地。至隋,仍置上党县,属潞州。今之长治县即旧上党县也。山之东南八里曰故关村,村之东二里曰换马镇,镇东南一里许有古垣址,东西广六十步,南北袤百步。松柘茂密,相传为炎帝陵。有石栏、石柱存焉。盖金元物也。愚按:《潞史》:“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轩辕氏(13)兴,受炎帝参卢禅封。参卢於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参卢之后,政衰,其国浸削,至春秋时为晋之附庸焉。”盖因国小无纲纪、礼法,而民俗鄙陋,颇同夷狄。然以火王,犹知尚赤,故谓之赤狄潞氏。潞子婴儿娶晋景公之姊伯姬为夫人,其臣丰舒专政,虐伯姬而杀之。鲁宣公十五年夏六月,晋荀林父帅师灭潞。事载《左传》。今潞城县东北四十里有古潞城,即其国也。其国至神农冢一百六十里。此为先茔,理或有之。又按:神农冢天下有二焉:其一在湖广衡州府酃县,载於祀典,每三岁遣官祭;其一即此冢。元成宗大德九年,亦尝遣祭,禁樵采。然南北二冢相去三千里,世代久远,是否真伪,莫知其详。今此坟侧有神农庙,有司岁时致祭焉。又按诸志,凡羊头山,以形命名,随处有之。在冀州之域者有三:其一即此山;其一在汾州西北十五里。见《一统志》;其一在古谷远县(14),沁水所出。见《汉书》及《水经注》。今沁源县绵山是也。神农尝谷之所亦有三焉:其一即此处;其一在潞安府东北十三里百谷山;其一在隰州东四十五里合桑村,有古谷城、谷台是也。若夫神农庙宇,在处尤多,兹不足纪。盖皆乡民积年私建,谓之行祠云。律家考禾巨黍,率曰:羊头山。叩其说,多不知。附此以资谈论而已。
  (1)羊头山:又称羊山,老羊山,首阳山。位于山西长子、高平、长治三县交接处,海拔最高1297米,方圆百余里,主峰在长治县。明《潞州志》载:首阳山“其巅有石,状若羊头,颅向东南,高阔皆六尺,长八尺余,山以此石名焉”。登山远眺,三县景色尽收眼底,俗云“鸡鸣一声听三县”。主峰上有两座砂石宝塔,高峻挺拔,形如“双锥”直刺青天,故长治县人又称其为“锥锥山”。在《竹书纪年》、《尚书传》、《尚书正义》、《后汉志》、北魏《风土记》、唐韦续《墨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北宋《太平寰宇记》、南宋王应麟《玉海》、清光绪《长治县志》等典籍文献资料中均有关于羊头山的记载:公元前26世纪中期,炎帝起于列山(厉山),居于姜水,是以羊为图腾的原始部落首领,而后从西方沿黄河来到中原,在上党耆地———即今长治县境羊头山、羊头岭等处建国,进行过许多重大活动,识谷传种,教民农耕,被后人尊为“神农”,留下许多遗迹。羊头山神农城即为其遗址之一,是炎帝“尝百草,制耒耒吕,教农耕”所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在羊头山上修建神农城,城中有神农庙,正殿五间,塑有神农赤身巨像及后妃、太子像。正殿西稍北有小坪,西北接大坪,有田可种。城下有神农二泉,泉侧有神农井。相传神农炎帝在此创耒耒吕,得嘉禾,兴稼穑。神农城今基址无存。城下的神农泉、神农井处如今芳草萋萋,一如典籍记载。本文资料翔实,论述颇具沉稳之气。
  (2)朱载土育(1536—约1610):明律学家,历学家。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宗室郑恭王厚烷之子。早年从舅父何塘习天文及律历之学,后因皇族内讧,父获罪系狱,遂筑土屋于宫门之外,独居十九年,钻研乐律、数学、历学。父死,不承袭爵位,而以著述终身。
  (3)摄提纪岁:远古时代一种纪年法。《史记·天官书》:“(大角)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
  (4)燧人化火:燧人,燧人氏,传说中钻木取火的发明者。《韩非子·王蠹》说,远古人民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反映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步到人工取火,由生食进步到熟食的情况。
  (5)爰:于是。逮,到,及。
  (6)耒耒吕:见《重修神农庙记》注。
  (7)瘵(zhài):病。
  (8)《圣教序》:唐碑刻,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此序为唐太宗所制,以表彰唐僧玄奘印度取经,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经、律、论)要籍事,并以冠诸经之首。
  (9)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因称职官为“有司”。
  (10)白起、赵括:白起(?—前257年),一称公孙起,战国时秦国名将。眉阝(今陕西眉县)人。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大胜赵军,坑杀俘虏四十万人。赵括(?—前260年),战国时赵将。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并无战争的实际经验。在长平之战中被白起包围,射死,致赵军四十万人被坑杀。
  (11)陶:指陶渊明。陶诗指陶渊明所写《读山海经》诗。
  (12)冀州:中国古代九州之一。《书·禹贡》中的冀州,指今山西与陕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和山东西北、河北东南的地区。《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国礼·职方》:“河内曰冀州。”
  (13)轩辕氏:黄帝名。《史记·五帝本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14)谷远县:今山西沁源县,汉时所置。
炎帝与羊头山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原始部族首领之一,文献记载炎帝属于姜姓部族,《世本·氏姓》篇云:“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说文·女部》又云:“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其实原始人得姓的一个很大因素乃是源于他们所崇拜的图腾,姜字从羊、从女,说明炎帝族乃是一个以羊为图腾崇拜的部族。《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母曰任拟·一生神农于常羊山。”
“常羊”,《初学记》引此书又称作“尚羊”,炎帝就是生在一个崇尚神羊的地方。该族后来繁衍出许多新的支族,他们广泛地活动于黄河中上游以及长江流域,今山西省高平市一带,乃是他们生活的中心地区之一。因此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有关炎帝族的传说和事迹。文献记载高平市北有羊头山,《寰宇通志》云:“羊头山在泽州高平县东北三十里、潞州长子县东南五十六里,上有石,状如羊头,故名。”山上有石,状如羊头,或与炎帝族以羊为图腾崇拜有着密切关系。
《方舆纪要》云:“羊头山在潞安府长子县东南五十六里、泽州高平县东北三十里,以形似名。后汉安帝永初五年,任尚击羌于上党羊头山,破之,即此,相传神农尝五谷于此,山畔生黍,和律者采之,以定黄钟。”古代羌族在殷墟卜辞中称作“羌方”,最早生活于今山西地区,后来西迁,又称作“西戎”,《说文·羊部》云:“羌.西戎羊种也。”《续汉书·西羌传》又说: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既说他们是神羊的后裔,又说他们是姜姓的别支,可知他们是炎帝族的支族之一,到了汉代,仍有部分羌族因袭祖居故地,生活于羊头山地区。《大魏诸州记》云:“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魏书·地形志》也说:“羊头山下(有)神农泉,北有谷关,即神农得嘉谷处。”在羊头山以西,还有一座发鸿山,《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鸡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这些美好的传说,我们当然不能当作信史,但是,它的产生应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作为素材,因此它多少也能反映出一些历史真象,就是说从这些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窥见古老的炎帝族曾经长期活动于以羊头山为中心的今高平市地区。
炎帝神农氏生活于我国古代从原始社会向文明时代过渡的大变革时代,他作为部族首领,与黄帝一起,带领广大族众,积极参与和推动这场社会变革,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我们来这里参观、瞻仰、调查、研究炎帝神农氏的文化遗迹,就是要继承和学习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山西长治、高平炎帝遗址考察散记
应山西省长治市、高平市有关部门邀请,我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几位同仁于日至7月10日到该地有关炎帝的遗址、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此间除实地考察外,还利用空隙查阅了一些方志文献和当地学者的有关著述,并在长治市参加了“炎帝遗迹长治座谈会”,又在高平参加了“高平首届炎帝文化旅游节”暨“高平社会各界公祭神农炎帝典礼”。
此次考察活动,虽时间短促,来去匆匆,但在考察中的所闻、所见、所感却十分丰富而深刻。这里不仅有大范围、高密集的炎帝遗址、遗迹群落;而且有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文献记载和碑刻资料;还有经久不衰的祭祀活动与民间传说。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说明,这里很可能曾是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神农氏部族活动的重要地区,也是炎黄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值得重视的地区。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近现代以来,这里的炎帝遗址、遗迹却长期湮没无闻。直至在近年来兴起的“炎黄文化热”中,在陕西黄陵、湖南炎陵、湖北随州、陕西宝
鸡、河南新郑、河北琢鹿等有炎黄二帝遗址、遗迹的地方,都曾一再举办各种与之有关的祭祀、学术研讨、文化旅游等活动,舆论媒介对之也有大量的宣传报导。而这里除在当地开展了活动与宣传外,在全国范围内则很少被提及,包括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内,在这次考察活动之前,对这里的有关情况也了解得很少。
然而,若要研究炎黄文化,特别是如欲研究炎帝文化,探讨炎帝及其部族的足迹所至、迁徙流动的情况,而不发掘、不研究、不利用这里的宝贵资源,势必要造成重要的遗缺。为此,根据考察中所见撰写此篇考察散记,一方面可使海内外热心研究炎黄文化的人士有所了解;另方面也期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一、大范围、高密集的炎帝遗址、遗迹群落
今天的长治市(省辖市)与高平市(县级市属晋城市)均在晋东南地区。查阅历史地理文献可知,在此二市周围的黎城、襄垣、潞城、平顺、屯留、壶
关、长子、晋城、阳城等市、县,早在殷周时,属《禹贡》九州中之冀州范围。秦统一后,设全国为36郡,这一带乃属上党郡(因地势较高,古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名)。宋元明清时期此地又称为泽州府、潞安府。这一地区与黄河中下游的陕、豫、鲁、冀等相邻部分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域之一,已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我国史前时代的许多神话传说,诸如男射九日、女蜗补天、精卫填海等故事的原始发生地带,特别是有关炎帝神农氏的遗址、遗迹与传说,在这一地区方圆数百里的范围内,更是高度密集,遍布各处。
7月6日,我们首先考察了长治市范围内炎帝遗址最为集中的百谷山。百谷山,一名柏谷山(俗称老顶山),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十多里处。此山松柏覆盖,山脉蜿蜒,沟壑纵横,气势宏伟,海拔最高处达1378米。传说中的炎帝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始祖,他曾尝百谷、制未耙、兴农业、教民耕、品草药、医百疾、制琴作乐、开市交易等,而百谷山相传就是炎帝尝百谷、品草药的处所之一。我们从长治市市区驱车行至百谷山山脚下,一眼望见在半山腰处矗立着一座巍峨高大、金光闪闪的铜制炎帝神农氏塑像(高达39米),成为炎帝在百谷山的重要标志。驱车进人山区内,首先跃人眼帘的是沿山路左侧的炎帝百草园,这是此地根据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而兴建的集祭祀、观瞻与旅游为一体的场所。园中庙堂高耸,楼阁亭立,溪水潺潺,树草繁茂。考察至此,不仅使人遥想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谷、品草药,为民造福而付出的艰辛。
据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相连,风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称佳境。昔神农氏尝百谷于此,因名山建庙,仲春上甲日致祭。”山中有关炎帝的遗迹甚多,最主要的是神农庙。据有关记载,此庙创建年代久远,一说始
建于东晋,重修于北齐武平四年(573);一说创建于北齐。
据接待我们的该山管理处负责同志介绍:北齐武平四年重修此庙的石碑,至今还嵌在山上一屋内的墙壁中,可惜我们未能目睹。倘若确有此碑,那么该庙创建的年代自然就有了实证。不过,即以创建于北齐武平四年而论,也早在1400多年之前了。这较之于创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的湖南炎陵县炎陵,也要早394年之多。据当地老人介绍,此庙未毁前,庙两旁有大量碑刻。从方志文献记载也可看到,此庙历经南北朝、唐、宋、明、清直至民国,曾多次重修,祭祀不断,香火甚盛。唐代的唐玄宗还曾登山临庙“礼神”。遗憾的是这一古庙于20世纪40年代毁于兵火,目前仅留下遗址。我们在考察中看到了庙基及其周围的历代残砖断瓦,也看到一通残缺不全的宋代经幢。
在神农庙后的山上,又有神农洞或称百谷洞,传说是神农在此山尝百谷时的栖身之地,或说是其储谷之所。洞前的石壁上还有北宋游人的题刻,字迹仍清晰可见。从神农庙往下走,不远处有一“古寒泉”的遗迹,又称之为“滴谷洞”,传说此泉可滴出谷粒,乃神农氏感动上天所赐。
在百谷山附近,还有多处与炎帝有关的遗迹,如关村的炎帝庙、柏后村的炎帝庙等。因时间有限,我们未能一一亲临考察。
经过两天的考察,7月8日我们应邀参加了在百谷山百草园召开的“炎帝遗迹长治座谈会”。当地参加会议的有长治市炎帝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以及市博物馆、方志办、文联、旅游局的领导与专家学者。会上当地的专家学者详细介绍了长治市周围的有关炎帝遗址、遗迹和开发计划。我们也就考察中的感受、对长治地区炎帝遗址的突出特点、如何进一步研究开发与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结束了对长治市的考察后,7月8日下午又唐天授二年(691)所立之“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驱车赶往现存炎帝遗址、遗迹更为密集的高平寺碑”。碑文中说“此山炎帝之所居也”,还说对于市。高平市即战国时代的长平,著名的秦赵长平炎帝神农氏“历代崇恩,峰亭享庙”。这也说明清化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当地领导对我们一行的考察寺早在唐代之前就已创建。
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神农镇党委书记梁晋高事前在羊头山周围,又有互相联系,自成系统的炎曾亲到北京邀请,又特地把我们从长治接到高帝遗址、遗迹群落。羊头山上的神农庙又被称之为平。当晚,高平市长王树新同志,还亲到下榻处看“上庙”,羊头山南部的下台村有“炎帝中庙”,而在望,为我们安排考察计划,共同议定在高平主要高平市的城关镇又有“炎帝下庙”。羊头山东南面考察神农镇周围有关的遗址、遗迹。的故关村还有炎帝行宫,与故关村相距不远的庄
高平市神农镇原名团池乡,由于1995年4月里村则有炎帝陵。此陵是近几年重新发现的又一当地发掘出一块墓志铭,铭文中明确记载北宋时处炎帝陵遗址。其实,北宋时的《太平寰宇记》对此此地乃“泽州高平县神农乡团池村”,继这块墓志陵已早有记载:“(羊头山)东南相传为炎帝陵,石铭之后,又先后发现了五代后晋和唐代天佑年间X尚存。”既然北宋时陵墓周围的“石x(即石栏)两块墓志铭,铭文中都有“神农乡”的命名,这些尚存”,说明此陵由来已久。在此炎帝陵遗址处,又称谓足以证明此地曾是炎帝活动较多的地带。有炎帝庙一座,庙前有一棵古松,树围粗达6.
52000年,经山西省有关部门批准,恢复原命名为米以上。庙的东厢房内有明万历年间所立之石碑,神农镇。神农镇有关炎帝的遗址,大多集中在羊石碑正面中心处有楷书大字“炎帝陵”,碑之右侧头山周围。上方刻有“万历三十九年孟夏吉旦”。此“炎帝陵”
羊头山在神农镇北部,位于高平、长子、长治屯碑,是经过神农镇领导多方探寻才发现的。
县市之交界处,因山顶有巨石,状如羊头而得名。在考察神农镇范围有关炎帝遗址、遗迹过程中,山势高大蜿蜒,危峰秀拔,最高海拔1297米。相传我们深深感到神农镇的党政领导,包括前任党委书此山乃“神农得嘉谷处”。山上有神农庙,创建年代记米东明(现为高平市副市长),继任党委书记梁晋久远,早已是废址,现存有庙基、石柱、柱基、石台高(现为高平市发展计划局局长),在发掘、保护、重阶及残碑,庙周围还现存有多处北魏时的石窟。从修炎帝有关的文物和遗迹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神农庙往西,又有一大片神农城遗址,城址内也有作,真可谓是热爱与弘扬炎帝文化的有心人。
庙宇屋基,屋基旁还有无字石碑,建筑年代不详。除长治市百谷山、高平神农镇的羊头山及其周但从建筑形状及附近的残碑与砖、石与陶片看,年围有关的炎帝遗址、遗迹外,在今长治市、晋城市代甚久。神农城南下方有神农泉、神农井。再往南的范围内,亦即古上党地区,还有许多与炎帝有关有井子坪,又称为五谷畦,相传“神农得嘉谷于的遗址。如在长治市黎城村有相传是炎帝建立者此”。从五谷畦再往东走,山麓南端有清化寺,据说国的遗址,在长子县的发鸿山有相传是炎帝之此寺建于北魏,唐时又重建。因年代久远,该寺也女—女娃死后化作神鸟精卫衔石填海的遗址,在早已废毁。近几年经当地各方面努力,又重新修潞城县又有据称是炎帝的后裔,受黄帝之封而建建。令人可喜的是,日在神农镇政立的潞子婴儿国的遗址,均反映了炎帝及其后裔府征集文物政策的感召下,当地一位农民发掘出在此生存活动的历史。
至于此一地区所属的各县、乡、村所建祭祀炎帝的庙宇更是遍布各处,诸如长治的李村、关村、柏后村;高平市的赤祥村、徘徊村、邢村、南赵庄;长子县的色头村、城关镇熨斗台;壶关县的东长井村;黎城县的古县村等等,均建有炎帝庙、神农庙,或称之为三皇庙、火神庙。粗略统计,至少不下三四十座之多(可参看高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之《高平炎帝陵》一书)。
从上述长治市、高平市一带现存有关炎帝的遗址、遗迹看,其时间之久远、范围之广阔、密度之集中、体系之完整,都令人叹为观止。我们考察组一行由于工作关系,近几年曾到过目前国内炎帝遗迹相对集中的湖南炎帝陵、湖北神农架、陕西宝鸡神农祠,各地现有炎帝遗存,都不像长治、高平如此密集。长治、高平如此密集的炎帝遗址群落究竟说明了什么?它在炎帝文化研究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近现代以来被湮没无闻?……这些问题都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二、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文献记载与碑刻资料
在长治、高平一带,不仅有大范围、高密集的有关炎帝的遗址、遗迹群落,而且有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文献记载与遗留于今的大量古代碑刻资料。
由于炎帝和黄帝都是史前传说时代的人物,当时尚无文字与典册,他们的行踪与业绩,只能靠人们的口头相传留存于世。在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将前世之传说记载于史册。在现存先秦、两汉以来的各种文献典籍中,诸如《尚书》、《逸周书》、《国语》、《左传》、《周易》、《管子》、《庄子》、《列子》、《商君书》、《韩非子》)
.《吕氏春秋》、《礼记》、《世本》、《新语》、《淮南子》、《史记》、《汉书》、《论衡》、《白虎通义》等书中,都有详略不同的记载,说明炎黄二帝的姓氏、出生、身世、经历、业绩、发明、贡献、征战、
迁徙、后裔、陵葬、庙宇、祭祀等,成为后人研究炎黄二帝及其时代的重要依据。我们要研究长治、高平一带高度密集的炎帝遗址、遗迹群落,并对这一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当然也要依据上述文献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不过,这些资料已为人们熟知,常常为研究炎黄文化的各种著述、资料汇编所援引,这里就不再赘述。为了反映长治、高平一带炎帝文化的独有特色,也避免重复,这里只着重介绍与长治、高平现存炎帝遗址直接相关的文献记载与碑刻资料。
在先秦古籍《竹书纪年》中说:“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又国曹,合而称之,又号伊着氏。”意即炎帝率领其部族,在从事游牧与农耕过程中,不断迁徙,曾先后在“伊”与“眷”建国。那么,所谓的“伊”与“首”又在何处呢?根据古今历史地理学家的考证,“伊”在今河南洛阳一带。“首”的所在有不同的看法:或说在壶关黎亭;或说在黎城县;或说在长治县的黎岭村,但这三处又都在古上党郡,亦即今天的长治市、晋城市范围内。又《尚书》中有《西伯戡黎》一章,指周文王战胜殷商所封的黎国,这里的黎国据说也是炎帝的后裔。《尚书》与《竹书纪年》都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古籍,却记载有炎帝及其后裔在上党一带的活动,说明春秋时代的人就已认为炎帝部族在这里有过活动。另外,在今天的潞城县,也有古代潞子婴儿国的遗址。所谓潞子婴儿国,传说是黄帝封炎帝后裔参卢守其先莹的所在。《国语》和《左传》中都有关于潞国的记载。南宋罗泌在其所著《路史》中也曾说:“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轩辕氏兴,受炎帝参卢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莹,以奉神农之祀。”照这种说法,黄帝封炎帝后裔于潞,就是要其“守其先荃’,,么“奉神农之祀”,说明早在五千年前的潞国,就已有炎帝的陵墓,而且已经有祭祀之举。所以,后来在长治、高平一带,既有炎帝陵,又有许多炎帝庙,自然是由古以来世代相传,其源有自。
长治的百谷山与高平的羊头山,都是传说中炎帝“尝百谷于此”或为“神农得嘉谷之所”。还传说炎帝制琴作乐,以黍度为尺,定音律,所用的黍就产自羊头山。这些传说在有关文献中也都有记载,《汉书·律历志》就记载:“以上党羊头山黍度为尺,以定黄钟。”另在《后汉书·郡国志》中也记载了炎帝神农氏在羊头山上的遗迹:“羊头山有神农城,山下有神农泉,南带太行,右有伞盖,即神农尝谷之所也。”《汉书》与《后汉书》都是较早的正史,其中都记载了炎帝在高平羊头山上的活动,这是很值得重视的。对于羊头山上炎帝的遗迹,晋代的程现在其《上党记》一书中也说:“神农庙西五十步,有石泉二所,一清一白,味甘美,呼为神农井。”《后魏风土记》有类似记载:“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山有古城遗址,北有谷关,即神农得嘉谷处。”这些早在一千四五百年前的著述中,对于羊头山上炎帝的遗址,诸如神农城、神农泉等,就有如此具体的描述,而且说是“有古城遗址”,说明在当时或者在更早之前,已经有这些遗迹的存在,今天我们研究和考察羊头山上炎帝的遗址,绝非是空穴来风。
对于长治市郊区的百谷山,也有不少文献记载。如前所引在北宋时期的《太平寰宇记》中说:“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相连,风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称嘉境。昔神农氏尝百谷于此,因名山建庙,仲春上甲日致祭。”明代马墩纂辑的《潞州志》中说:“神农庙,在城东北一十三里百谷山上,北齐武平四年建,世传神农尝百谷于此,因立庙焉。国朝(明)登载祀典,洪武四年(1371)正神号曰‘炎帝神农氏之神’。”清代乾隆年间修的《潞安府志》中则说:“神农庙,在东北十里百谷山,世传神农尝百草于此,一云至百谷山得五谷,后人立庙祀焉。庙像甚古。北齐时重建。明洪武四年重修。王基撰记。
国朝(清)顺治十三年(1655)县令王功成重修。”上引两种志书中所说“庙像甚古”,或说“北齐武平四年建”,或说“北齐时重修”,都必有所据。即以北齐武平四年创建而论,也早在1400多年之前就已建立,而且此后历朝历代都又曾重修。对于百谷山上的神农庙,除文献记载外,历代也还有不少诗人墨客至此驻足,吟诗唱和。如北宋嘉佑时期的河东转运使吴中复,在陪同一些友人游百谷山之后,就相互吟诗唱和,诗云:“潞子岭头销白日,神农祠畔辗朱轮。”明清时代也有不少人写诗吟诵,如((游百谷山)、《重游百谷寺》等。从这些诗作中所吟“指碑细认前朝篆,问字惊非旧日僧”,说明当时在庙寺前立有许多前朝的碑褐,使得游人到此仔细辨认碑上的字体和碑文。同样,对于高平神农镇羊头山上的炎帝遗迹,也有人写诗吟诵,如诗云:“神农遗迹在羊山,祠宇重修构此间。”
对于有关炎帝在长治、高平一带的遗址、遗迹,除有大量文献记载外,又有许多留世的碑刻、墓志相互印证,而且有早在隋、唐时期立下的碑刻留存了下来。如在黎城县西北4公里处的古县村中的宝泰寺,就有隋开皇五年(585)的“宝泰寺碑记”。碑文中说:“在县之东南,俯临大道,傍冲黎国,斜指潞城。秦将定燕卒之乡,炎帝获嘉禾之地。”显然是为感念炎帝之功业恩德而建之寺。同时,关于羊头山下的清化寺,新近也发掘出唐代武则天时期重修此寺的石碑“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碑文明确地说:“此山炎帝之所居也。”碑文还具体列举炎帝“遍R5群山,备尝庶草,届斯一所,获五谷焉”的功绩。因此“人钦圣德,号曰神农,历代崇恩,峰亭享庙”。这些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碑刻能遗留至今天,作为研究历史的实证,确弥足珍贵。而且,据我所知,这恐怕也是全国各处炎帝遗迹中留传至今年代最久的碑刻了。
此外,在和长治、高平两地其他有关炎帝的遗址、遗迹处,也多有宋、元、明、清各代的碑刻。如长治县内王村西寺的宝云寺,有宋天禧二年(1019)的碑刻;高平市神农镇下台村炎帝中庙,有元代至正二十一年((1361)的碑刻;高平市神农镇故关村炎帝行宫,有明成化十一年(1475)的碑刻;高平市东关炎帝庙,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的碑刻。同时,此一地区各有关炎帝遗址、遗迹处的碑刻碑文,还有不少已收人《泽州府志》、《潞安府志》之中,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我们钩稽列举了与长治、高平两地的炎帝遗址、遗迹直接相关的文献记载和碑刻资料,虽然还很不完全,但也说明这些材料已十分丰富,而且是从先秦经两汉,再至唐、宋、元、明、清,源远流长,绵延不断,这岂不进一步证明长治、高平一带关于炎帝的文化资源,具有其他地区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三、经久不衰的祭祀活动与广泛的民间传说
我们在实地考察中还突出地感到,在长治、高平一带,对于炎帝的祭祀活动,可谓历数千年,经久不衰,深人人心,直到今天仍为社会各界所认同。而且在民间,关于炎帝的各种传说也十分广泛。这种根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所造成的社会心理认同,既值得深人研究,也反映了炎帝在这里有着特殊深厚的影响。这种社会现象,是否与传说中的炎帝氏族曾长期在这一带活动过有关呢?
前文已经提到,相传黄帝封炎帝之后参卢于潞,就是为了让他“守其先垄,以奉神农之祀”,说明“J滇终追远”,祭祀先祖,是从炎帝、黄帝以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道德。而且这种传统,曾最早在这一地区实践奉行,此后又在这里得到很好的继承。散布十长治、高平各县、乡、村那么多的炎帝庙、神农庙,还有炎帝陵,而且创建年代久远,历代又曾不断重修重建,也说明祭祀活动,经久不衰,从未中断。
我们从各个炎帝庙留下的碑刻碑文中,注意到各地的庙宇有的是皇帝救建,有的是在地方官吏以及政府的影响号召下组织动员修建,也有不少是民众自发、自愿兴建的,甚至有的是妻继夫志或子承父志,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而矢志不渝建成的。不妨举两则现存碑文中所反映的这方面实例,如高平市神农镇下台村炎帝中庙的无梁殿内有一“创建神农太子祠并子孙殿志碑”,碑文中说:“羊头山故有神农祠,环山居民岁时奉祀”,而下台村所立之神庙,乃是由“里人王德诚于至正乙未岁(元代至正十五年,1355
)僦工兴役”的。但是王德诚未能建成就病逝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妻杜氏慨然曰:‘吾夫囊以有愿为神立祠,神之降佑亦既多矣,继所天志,以答神佑,功易敢后”’,终于将庙建成。这一妻继夫志,民间自愿建筑炎帝庙的故事很感人。也有子承父志而修庙的,如建于百谷山奶奶顶山的东顶殿,“初创无考,重修于嘉靖年间,历明抵清,风雨摧残,又日渐倾记矣”。因此,当地一位李姓的人,“意图再造”,可惜其“不终事而故”。为此“其子又继毕乃事”,不幸其子“亦越半途而亡”。最后,又“沿及其孙”,并“赖八村维护之力”,终于建成。这又是一则子承父志,祖孙三代誓要建成祭祀庙宇的动人故事。另从其他一些碑文中也可看到,不少纪念炎帝的庙宇都是“贫者输力,富者输财”,由乡村民众自愿修建的。
在长治、高平,既有对炎帝经久不衰的祭祀活动,与之相联系,这里也有广泛的民间传说。既有关于炎帝本身尝百谷、品草药误吃断肠草的传说,也有关于其妻子、儿女的传说。据传炎帝娶的夫人就在神农镇长吵村,因此至今在长吵村有不同于他处的习俗。如每当天旱祈雨时,其他地方都是十分恭敬地跪拜在炎帝像前祈祷,而长畛村的人则依仗炎帝是他们的女婿,竟敢将炎帝像抬到露天的烈日下曝晒,以示对之惩罚,并以此迫使他降雨人间。再如神农镇范围许多村的命名都与炎帝有关,如距羊头山炎帝陵不远的换马村,据说就是炎帝因尝断肠草,体内疼痛难忍,至此难以骑马而换马步行,所以叫“换马村”。还有附近的北营村,也是因炎帝病情加重,呼唤他已无力回应,所以当地叫为“不应”村,而今天的“北营”村,正是“不应”的谐音。还有庄里村,实际是“装硷”的谐音。传说是炎帝死后在这里装硷,并安葬于此处。如此等等,虽然这些传说,不尽可信,多反映寄托了人们的心理和愿望。但为什么这里的民间传说,如此之多,能广泛流传,似乎也反映了这里确与炎帝有更为密切的联系。
正因为炎帝的事迹与形象,深人人心,在这里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7月10日举行的“高平社会各界公祭神农炎帝典礼”,声势之大,参与群众之多,场面之热烈,实出人想像之外。当天,烈日高照,骄阳似火。但盛夏酷暑,一点也不影响“典礼”的隆重举行,会场就设在羊头山南麓的神农庙广场上。不仅广场人海如潮,而且在四周的山头上也黑压压一片,到处是人头攒动。同时,在通往羊头山数公里的道路两旁也站满了群众。几小时之内,几造成道路拥塞,难以通车。更为壮丽的景观是,从羊头山山脚下到山的顶端,在高达千米以上的山区内,满山遍野的树木草丛根茎上,群众都绑上了红布条,以祈祷吉祥。据说,当天来参加典礼的群众,除高平的市民、农民外,还有的来自邻近的长治、长子等县,人数竟达十多万之众。可见,公祭炎帝的号召力、影响力是多么大。
在长治与高平一带还有许多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从发掘出来的考古资料看,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都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劳作,而且在大致相当于传说中的炎帝时期,这里已有较发达的农业。这里的许多有关炎帝的遗址、遗迹和传说,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是符合的。但因考察时间短促,对于当地的考古发掘资料,我们未及接触了解。
四、弘扬炎帝文化.建设现代文明
结束了这次短暂考察后的这段时期,我心头一直未能平静下来,脑海中仍常常浮现出考察中看到的那些有关炎帝的遗址、遗迹,并一直在思索这些情况究竟如何解释。因一时得不出满意答案也甚感困惑。某日突然读到今年7月16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刊发一则消息,标题“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指出华夏文明将锁定晋南”,我的眼睛一下亮起来,我正在思索的问题,似乎从这则消息中获得一些解题的信息。据这则消息报道: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应山西有关部门邀请,做了关于追寻中华文明之源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夏商周断代工程做完后,下一步文明寻源工作将在晋南、豫西北地区进行。李学勤还说,“夏商周断代工程”课题组完成三代年表编制工作后,200位专家将把目光集中到山西,从夏朝再往前溯,探寻华夏文明的起源地。这个工程地域锁定在晋南、豫西北的土地上,其中包括临汾(尧都)、曲沃、侯马(晋国始封地)、襄汾(夏以前文化代表—陶寺古城)。而正在发掘的襄汾县陶寺城池遗址,面积达280万平方米。李学勤说,此地区很明确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大型的夏代以前的城邑,在这里已经有文字、礼仪尊卑之分,说明当时已进人文明社会。该城的年代判断距今年左右,正是传说中的上古文明时期。
我感到以上所引的消息非常重要,如把我们在晋东南—长治、高平的考察所见,与这条消息透露的内容联系起来,晋东南地区大范围的有关炎帝的遗址群落,与整个中华文明寻源的工作似存内在的联系。因为从地域上晋南与晋东南紧紧相连,同属黄河中下游,同是中华文明发祥地区之一,也都是我们先祖活动的地域;从时间上说,炎帝与黄帝的时代,又在夏禹之前,而且时间相距较近,既然临汾是尧都,曲沃与侯马是晋国的封地,襄汾的陶寺古城则是夏以前的文化代表,是夏代以前的城邑,已经有了文字,有了礼仪尊卑之分。那么在这之前的炎黄时代的情况又如何呢?如果要探寻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从夏朝再往前溯,追溯到夏之前的尧。如从尧再往前溯,就会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而晋东南地区有那么密集的、全国罕见的关于炎帝的遗址,且与晋南有密切联系,既在地理上相接连,在文明起源的时间上也相互衔接。据此推断,晋东南地区有可能是继晋南之后,中华文明寻源工作又一锁定的地区,长治与高平等晋东南炎帝文化资源也必将是中华文明寻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是长治、高平等地高密集的炎帝遗址群落在炎黄文化和整个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所处的地位。这样的定位,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研究、开发晋东南炎帝文化的价值、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据了解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长治市博物馆前任馆长孙舒松就曾带领该馆的同志,不辞辛苦,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忍饥受饿,对长治市周围的有关炎帝遗址、遗迹,一一进行实地调研与勘察,并搜集资料,撰写论著,呼吁“研究炎帝在上党”,并对如何进一步研究开发炎帝文化,修复重建有关遗址做出规划。此后,1995年初,高平市神农镇的炎帝陵及其周围的遗址群被重新发现,一些舆论媒介进行了宣传报道。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也于同年5月,对长治、晋城两市的炎帝活动遗址又做了实地考察,认为这里的炎帝庙宇之密集,炎帝文化遗存之繁多,为全国所罕见,而且以长治市区、长治县和高平市为中心,已构成一个文物密集、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品位极高的炎帝文化区。因而写出报告,建议应当重视和加快开发、建设炎帝文化区,并以省政协办公厅名义报送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同年11月,省委办公厅批转这一报告,并致函省旅游局、省文物局和长治市、晋城市政府,提出“由旅游局牵头,会同省文物局及长治、晋城市政府认真研究,尽快提出开发炎帝文化区的意见”。在此之后,有关部门特别是长治市、晋城市及其所属的高平市、神农镇,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长治市政府还响亮地提出“要做好炎帝这篇大文章”,由政府投资在百谷山上修建了高达39米的炎帝塑像,还引资建起百草园,又于1997年举办了炎帝神农文化节。在高平市神农镇,又进一步发现了一些炎帝遗址,发掘了一些重要的碑刻、墓志等文物,又大力修复和重建羊头山上的遗址、遗迹,连年举行对炎帝的祭祀典礼,并在2002年7月举办了高平首届炎帝文化旅游节。另外,无论是在长治市,还是在高平市、神农镇,都组织了一定的研究写作力量,陆续编撰出版了一些研究炎帝文化的论著与资料汇编,诸如《神农乡纪》(谷峰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高平炎帝陵》(政协高平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00年)、《文明之光—上党炎帝文化探微》(侯福兴、郭生兹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炎帝史料掇拾》(高平市炎帝故里开发管理处编,2002年版)。这些著述,对人们了解炎帝文化在该地区的遗存,推进炎帝文化研究,都有所助益。
尽管各有关部门在研究、开发和建设长治、高平一带的炎帝文化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从我们在考察中的感受看来,工作力度还不够大,进展速度也不够快,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还需要加宽、加大,宣传工作也未能及时和持续地开展,工作发展也不平衡,总之,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大余地,同本地区客观存在的丰富的炎帝文化资源还不相适应。因此,在全国范围的影响也不够大,海内外炎黄子孙知道这里有如此丰富的炎帝文化资源的还很少。为此,我们就如何进一步发掘、研究、开发、建设这里的炎帝文化资源,提几点粗浅建议:
(一)首先从上到下,必须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本地区得天独厚,其他地区少有的炎帝文化资源。要从探索中华文明发源地的高度,充分估量这里的炎帝文化遗存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弘扬这里特有的炎帝文化资源,推进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建设此一地区的现代文明,这是当地领导和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积极组织力量,深人开展研究。以近年来当地涌现和形成的研究人员为基础,围绕炎帝文化这一主题,结合本地特有的炎帝文化资源,提出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深人研究的课题,在搜集占有更多资料的基础上,写出有说服力的高质量的论文和著作。召开当地和全国范围的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内外学者参加。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论集,推动炎帝文化研究,从而也提高本地区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在较大范围内扩大影响。为了开好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可在学术研讨会前适当邀请各地有关专家学者对本地区有关炎帝的遗址、遗迹进行实地考察,以便其了解情况,掌握资料,撰写论文。
(三)长治市与晋城市应在省委、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修复和重建重要的遗址、遗迹。为此,应在全地区搜访、征集流散在民间的各种文物,或利用原有的博物馆,充实炎帝文化内容,或兴建全地区的炎帝文化博物馆,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独有的资料,而成为全国炎帝文物陈列的中心,吸引海内外瞻仰者、研究者前来参观和搜集资料。遗址、遗迹的修复与重建,应尽可能符合历史原貌,保持原有的特色,力求古朴典雅、肃穆大方。建筑质量和规格应有长远眼光和超前意识,要上对祖先,下对后代负责。要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根据人力、财力、物力状况,分阶段实施,而不能胸无全局、各行其事,尤其要切忌华而不实、贪大求洋,将古人现代化,或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四)加强与国内、国外的合作与交流。为便于交流与合作,有必要从省到市组织成立炎帝文化研究会。目前全国许多省市都有炎黄文化研究会,或黄帝陵基金会、炎帝陵基金会。在山西既然有比其他省市更为丰富的炎帝资源,理应组织成立以弘扬炎帝文化为宗旨的炎帝文化研究会,以便与国内其他地区及国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五)做好发掘、研究、开发、建设炎帝文化资源的工作。在组织研究机构,修复和重建炎帝遗址、遗迹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举办炎帝文化节、旅游节,开发炎帝文化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既使旅游文化与经济开发有雄厚的文化基础与底蕴,又使深厚的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长治、晋城一带既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又是近现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重要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北方局领导机关与八路军总部都设在这里,许多老一代领导人都在这里留下革命斗争的足迹。古代文明与现代革命精神相结合,也是这一地区的重要特色。我们深信,有着古代文明深厚积淀并有现代革命斗争精神的长治、高平人民,一定会“做好炎帝这篇大文章”,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作者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文明初始晋东南
五千年历史从炎帝开始
“五千年历史看山西”,这是山西人的自豪,也是山西近年来文化宣传最为响亮的口号。但是为什么说“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却很少有人做过认真思考。更有的人理解为“五千年”是从尧舜算起的。但是,如果依据古史纪年与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列年表,夏禹的时代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上加尧舜两代,距今也不过年左右,何来“五千年”之数?
我认为“五千年”,是从炎、黄开始算起的。据《春秋命历序》说:“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黄帝“治百有五年”,撷项“治七十四年”,帝曾“治七十九年”,尧“治九十八年”。关于这些数字,《今本竹书纪年》、《稽古录》、《皇王大纪》、((资治通鉴外纪)等各书所言有些出人,但无大碍。据此年代推算,炎帝距今,正好五千余年。
农业是文明之母,没有历史上的农业革命,就不会有文明的发生。在历史传说中,炎帝是农业的发明者。但据考古发掘,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国就有了成熟的农业生产,并非在炎帝时代才有农业的。根据传说,细做综合分析,炎帝当是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的人。他的贡献主要有:改进生产工具,作来耙,进行农业技术革命;立历日,正节气,使民知寒暑之变;口尝百草,发明医学技术;发明集市;使民知贸易;削桐为琴,发明音乐;作明堂,兴祭祀,建立制度;发明《连山易》。这七项贡献,无论哪一项,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有巨大意义的。因而我们可以将此认作是文明的“曙光初起”。众所周知,没有文字之前,历史是靠口传的,“十口相传”为“古”,这就是古人对于“古史”的理解。口传“历史”,是神圣的,严肃的,有专人掌管,不得任意修改。因而传说中的夏商世袭,与我们现在地下的出土发现,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出入。尽管其中也有失实之处,但在没有地下发掘证实之前,我们还只能依据传说资料来阐述历史。因而关于炎帝的传说,应该是有根据的。
炎帝发样于太岳、太行之野
关于炎帝的传说,学者们最熟悉的一条材料是《国语·晋语》的一段记载:“昔少典取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因陕西岐山附近有姜水,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把炎帝的起源定位在了陕西境内。如《水经·渭水注》就根据《帝王世纪》说,岐水向东流经过的姜氏城,就是炎帝姜姓的发源地。现在还有人称陕西宝鸡为“炎帝之乡”。但《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说:“姜,大岳之后也。”在先秦,山称太岳的惟有山西的霍太山。《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伪孔传曰:“太岳,上党西。”《史记·夏本纪索隐》注“太岳”曰:“即霍太山也。”我们知道,从史料的可靠性来说,《左传》是要远高于《帝王世纪》的。而且《国语》所说的“姜水”是否就是陕西之姜水,也还值得推敲。在((山海经·北山经)以“太行之山”为“之首”的群山中,在陆山,姜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这与同在一经中、发源于“发鸿之山”的漳水的流向是完全相同的。《北山经》说:“发鸿之山……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看来上古时代在太行、太岳之间亦有水曰姜水。所谓炎帝以姜水成,应该是指的晋东南的姜水,而不在陕西。
据《山海经》说,位置在长子的发鸿山,就是炎帝的小女儿住的地方,说明这里是炎帝族活动的区域。《管子·轻重戊》说:“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淇山即在今晋城市的陵川东南,淇水发源地。((路史)卷13《禅通纪》说黄帝封炎帝之后于潞,即今长治市的黎城、潞城之间。黄帝为什么要封炎帝之后于这里呢?这正说明这里本来就是炎帝老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岳山的周围与太行、太岳之间的长治、晋城一带,不仅分布着与炎帝族有关的村落地名,同时还有大量有关炎帝活动的传说。如高平市羊头山上分布着神农城、神农泉、神农得嘉谷处、炎帝庙。立于长治市黎城县的隋代《宝泰寺碑记》就称此地为“炎帝获嘉禾之地”,唐天授二年所立的《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亦言:“此山炎帝之所居也。”古代以羊头山所产黍子以定律历,无疑也是因为此地为炎帝得嘉谷之所。
我们将这些传说与古史记载相互印证,不难发现晋东南地区关于炎帝的神话与传说,乃是有历史根据的。程瑶田的《释虫小记·螟岭螺赢异闻记》和傅斯年的《周颂说》都提出观点认为,凡是一种可以流传于民间的文学,每每可以长期保存。不能在民间流传、藏于政府的文学,一经政治巨变,便会丧失。因而我们对于晋东南炎帝的神话传说,绝不可等闲视之。
晋东南最具备炎帝尝百草、得嘉禾的条件
晋东南地区是一个长条的盆地,呈北高南低型,周围高山最高处达海拔2500米以上,盆地边缘是丘陵,一般在1000米至500米间,盆底部分从海拔950米到300米不等。有3条主要河流纵横于其间,西部沁水,北部浊漳水,中部丹水。这三条水,皆见于《山海经·北山经》与《水经注》中。晋城古又名泽州,太岳有地名安泽,从这许多“泽”字,可以推知古代这里应当是有不少湖泽的。《元和郡县志》卷19“阳城县”上引:“《墨子》曰:舜渔于泽。”说明这里水资源比较丰富,利于渔耕。
作为“文明之母”的农业,其发生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植物生长并可供农耕的环境。而晋东南地区的生态格局,无疑成了人类早期最理想的家园。这里有山陵,有丘阜,有平原,有湖泽,有森林,有草地,有水域,可猎、可采、可耕、可牧、可渔。仅晋东南山地,就有种子植物125科,512属,1090种。其中油脂植物147种,淀粉植物98种,果类植物136种,蜜源植物136种,药用植物426种,野菜植物68种。据20世纪考古学、地理学、气象学的研究成果,新石器时代的北方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于此推断,那个时代晋东南的植物种类比现在会更多。
晋东南是华夏文明最佳的“孵化场”
文明的发生、培育,必须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中国近代地理学与气候学的奠基者竺可祯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一篇题为《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的文章,文中指出:“在文化酝酿时期,若有邻近野蛮民族侵人,则一线希望即被熄灭。所以世界古代文化的摇篮统在和邻国隔绝的地方。”而上党盆地,则像一个“鸟巢”。其地,东边太行山,作为中国陆地地形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南北纵贯河北与山西间,成为一道割断山地与平原联系的天然屏障。上党西边是太岳山,太岳山脉北端在榆社、左权一带与太行相连,向南与中条山相接。上党南是中条山,东西横亘数百里,东与太行主脉相接。在三条山脉交汇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型盆地。可以说这是华夏文明最理想的“孵化场”。外围大山像城墙,将这里保护起来,一方面使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免除了游牧民族及其他狩猎集团的侵扰。另一方面丰富的自然资源,又为这里的先民准备了必要的生活资料,使他们获得了安定发展的物质条件。1984年山西考古研究所曾在武乡县石门乡征集到磁山文化期的石磨盘、石磨棒。武乡位于晋东南的北部、漳河上游的浊漳河流域,而磁山则在此下的漳河流域,二者相距不过100余公里。这说明在太行山东的磁山文化人群从事农耕的同时,在太行山西也有同样生活方式的人群在生养、蕃息,他们正在做着文明诞生前的准备工作。
晋东南的黍樱生产是文明产生的基石
文明的启动,是靠食物做支撑的。衣食足而后知礼仪,礼仪就是文明存在的说明。因而上古人类主要食物是什么、什么地方最宜于生产此种食物,这对文明的发生至为重要。
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证明,上古三代华北地区先民最主要的食物就是黍、樱,即黄米与小米。故在《诗经》中,黍樱频繁地出现。如《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樱之苗。,’(小雅·出车):“昔我往矣,黍w方华。”在《尚书》与甲骨文中也见有黍樱的记载。
因而,最宜黍樱生产的地方,就应该是文明最有可能发生的地方。而山西的晋东南地区,则以盛产小米而闻名全国。其所谓“沁州黄”、“泽州香”,皆为旧时宫廷贡品。高平羊头山所产黍子,则更是载之史册。如《隋书·律历志上》即载以其定律之事。明《乐律全书》卷10说:“旧说上党之黍有异他乡,其色至乌,其形圆重,用之为量,定不徒然。”这说明,在晋东南一带自古就适宜黍樱生长。
晋东南英雄神话是文明初始的佐证
翻检中国文献,不难发现,凡是著名的神话,如炎帝尝百草、精卫填海、后翌射日、大禹治水、女蜗补天、愚公移山、黄帝之战、夸父追日、尧舜禅让、成汤祷雨等,几乎都与晋东南及其周边地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我们把晋东南及其周边的神话作一研究,便可以发现,晋东南及其周边神话,明显地带有英雄传奇色彩。这些英雄传奇神话,有共同的特点:一、它们歌颂的是带领群体抗拒灾难的英雄,也就是说,这些神话英雄都具有氏族或部落联盟首领的性质,体现着较大的生活共同体的形成;二、所抗拒的主要是水灾与旱灾,这正是农耕社会最恐惧的两大灾难,体现着这些群体的农耕生活性质。
文明虽说是群体的创造,而作为人类进步的巨大成果,必然要有英雄的介人。因为文明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形成为标志的。作为文明载体的“国家”,无论其形态多么原始,都必然是以统领众庶的“君”的存在为前提的。《白虎通义》说:“君,群也,群卜之所归心。”这所谓的“君”其实就是原始人心目中的英雄,是领导野蛮群体走向文明的圣王。因而作为在华夏文明史上有特殊意义的晋东南地区,成为上古英雄神话与传说丛生的地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以说,晋东南英雄神话乃是文明初始的曙光。
文明初曙于太行,旭日升起于晋南
“孵化”需要封闭与安定,而发展则需要开放。晋东南虽适宜于文明孵化,而狭小的土地却不利于农业大规模的发展。而在晋东南盆地这一巨大的“文明之巢”周围,则有适宜“文明之鸟”结巢而生的丰茂之林。走出晋东南盆缘大山,向西不到100公里,便是尧都平阳,是广阔的临汾盆地;向西南不到100公里,便是舜所都之蒲板与禹所都之安邑,是平坦的运城盆地;向南不到100公里,便是夏后氏所都之阳城与周之东都洛阳;向东不到100公里,便是殷人之都城安阳。如果以上党为中心,以百余公里为半径,由西向南向东画一个半圆,这便是司马迁所谓的“天下之中”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足,王者所便居也。”尧、舜、禹、夏、商、周等古都,皆围绕晋东南地区而旋转,并相去不过百余公里,这只能说明晋东南作为“文明之巢”对于先民情感牵系的意义。
“文明之鸟”从晋东南飞出,将文明之光带向四野,而文明最先结巢之所,就是山西的南部。因为晋南临汾、运城两大盆地,不仅与晋东南相接壤,而且土地平旷,气候与晋东南也相近,是推广黍樱生产技术最好的地方。当然向外发展,也会遇到阻力,如作为炎帝后裔的蛋尤族(在苗族几个不同系统的传说中,都说是在黄河北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首领),在向外发展中,就与从事游牧生活的黄帝氏族(《史记》说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说明这是一个游牧集团)发生了冲突,结果落败,大批南逃,只有一小部分留在黄河流域。但作为一种成熟的文明,它对于落后民族是可以不断熏染、同化的。落后民族大肆破坏的同时,也在学习先进民族的技术,改造着自己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样也就推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文明最早在晋南地方生根,也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过程中完成的。晋南有比晋东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与他种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文化交流促成了文明迅速发展,因而代表华夏文明之光的尧、舜、禹便在这里兴起。
因此我们说,华夏文明的曙光破晓于晋东南,而代表文明光芒四射的旭日,则是在晋南大地上升起的。
(作者系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传说中炎帝神农氏耕种羊头山的历史地理析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世代相传开创原始农业的始祖。《新语·道基》篇云:上古之时,“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食,察酸苦之味,教民种五谷”。《白虎通义》云:“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耙,教民食五谷。”从此人们由渔猎采集时代进人农耕时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山西高平市羊头山,是炎帝神农氏开辟农业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潞州长子县载:“羊头山在县东五十里,后汉安帝时羌寇河东,以任尚为御史,击破于羊头山,谓此也。”其下引《后魏风土记》云:有“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潞州长子县下所载略同,并载有“神农井在县南五十里,出羊头山小谷中。《上党记》云:‘神农庙西五十步有石泉二所,一清一白,甘美,呼为神农井。”,而潞州上党县羊头山条引《郡国志》亦称“有神农城,山下有神农泉,南带太行,右有散盖,即神农尝谷之所也”。同书泽州高平县载:“羊头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山海经》:‘神农尝谷之所。’山形似羊头。”“炎帝庙在县北三十五里羊头山上。”唐、宋长子县即今县,上党县即今长治市,高平县即今市。羊头山正位于今高平市北,长子县东南,东迫长治市境。山上神农城、神农庙与附近神农泉、神农井等迄今仍存。
炎帝神农氏所以把羊头山辟为农业种植基地不是偶然的,植物学家考察结果已经证实,农业最初起源于山区,而非在山区邻近的热带和亚热带平原。其所以这样,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过于宽大的自然,使人类依赖于自然,像儿童依赖于引绳一样。这种情形,使人类自身的发展,不成为一个自然的必要。……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由生活所在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刺激他,使他的需要、能力、劳动手段,与劳动方法都多样化的,决不是土地的绝对丰饶性,宁可说是它的差异性,它的自然产物的多样性。”(《资本论》第一卷,第630一31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炎帝神农氏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新石器)时代的前期。羊头山地处太行山区,气候属于温带,四季分明,每当冬季,大雪盖地,狩猎采集陷于停顿,迫使人们只有发展农业,才能赢得积蓄,以解决衣食之需。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虽然当地土壤不比平原肥沃,但因系黄土,质地疏松,且地势高昂,从而为开垦提供了便利,并能减少洪水的威胁,因此原始农业首先在这里得到发展。据《越绝书》记载,古越族在越王勾践以前一直活动于江南会稽山区,由狩猎采集发展到迁徙农业,即所谓国“鸟田”,至越王勾践迁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始临近平原,但其农业仍主要分布于山区,保留下樱山、麻山、葛山、鸡山、家山、白鹿山等等地名。江南属亚热带,以此印证传说中炎帝神农氏耕种太行山区羊头山完全可能。
传说中炎帝在耕种羊头山的同时,还开垦了羊头山附近地区。《清一统志》山西潞安府山川项载:,’t白谷山在长治县北三十里,山多柏树,故名。或日神农尝百谷于此,亦名百谷山,下有百谷泉。又襄垣县东南二十里有百谷山,土厚石小,延广涧泽,亦传为神农尝谷处。”同书祠庙项又载:“神农庙有二:一在长治县东百谷山,北齐时建;一在长子县北关熨斗台,金大定中建。岁三月十八日有司致祭。”清长治县亦即今长治市,襄垣县即今县。
但是,由于炎帝神农氏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新石器)时代前期,当时还未有文字,炎帝神农氏的名义及其来历只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于古籍,众说不一;而根据原始社会的发展情况,开创原始农业乃是人类的集体智慧,绝非一人之功。因此,有学者提出根本就无炎帝神农氏其人,炎帝神农氏开创原始。
羊头山炎帝文化遗存及其重要意义
始祖炎帝建国伊首,创业羊头,中毒炎岭,段葬庄里,这段重大的历史史实是确切可信的。
始祖炎帝在羊头山培育了黍、樱等农作物,开创了我国原始农耕的灿烂篇章。
羊头山“炎帝之所居也”,因炎帝神农氏尝谷于此而成为天下名山。
庄里村亦名装硷,是始祖炎帝的第一大陵寝之地。《路史》说:黄帝封参卢于潞,以奉神农之祀。明世子朱载靖说:高平炎帝陵“理或有之”。
顽强蓬勃向上
面对苍茫自然
面对世间人生
奋勇的拼搏
更多的奉献
流淌着美好的歌
五千年演义的神话
种五谷& 尝百草
开创了原始农耕
灿烂的新篇章
巍巍神农城
姜萎芳草地
刻在石头里的记忆
你是人类历史中华文明
壮丽的第一座丰碑
这首诗热情地歌颂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在羊头山培育种植黍援、开创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灿烂篇章,赞扬了始祖炎帝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无私奉献、为人民而献身的崇高的民族精神。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第一大帝,是农业之祖、医药之祖,史称农皇。炎帝神农氏生活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年左右的时间。炎帝身号,神农世号。炎帝神农氏的起源发展演变与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炎帝,姓姜,这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氏族。他们先是以渔猎牧羊为主,后来从事农耕,黄河逐渐向东发展,在河南的伊洛地区和山西东南的泽潞地区创建伊首国。炎帝种五谷,始教人稼墙,尝百草,始兴医药,创制来耙,耕而作陶,建立聚落,开日中为市,创历法,作蜡祭,制琴乐,重八卦,发明文字,织布帛,制衣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原始农耕文化,奠定了以农立国的基础,绵延发展成至今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而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文化开中华民族文明的先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基础和源泉,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炎帝开创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高平这片神奇古老的黄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这里曾经演绎了一幕幕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精彩的历史话剧。精卫填海、仓领造字这些古老的神话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在这里开创的原始农耕文化,揭开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灿烂的第一篇章。
高平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48万,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太行山西南的边缘地带,处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早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人类聚集和活动的地方。新石器时期,我国的黄河、长江两河流域,乃至广阔的华夏大地都不同程度地先后进人了原始的农耕时代。高平处在黄河流域广大的中原地带的中心区域,是原始农耕文化极为发达的地方,相传为神农尝五谷之地。以高平羊头山为中心,在泽潞地区与神农有关的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未耙洞等遗址遗迹尚存,碑记石刻、民间风俗、故事传说等丰富多彩,以及祭祀炎帝的陵、庙、宫、祠、城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炎帝文化区域体系,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农耕文明,是全国极为罕见的炎帝文化遗存。祭祀炎帝的庙宇据不完全统计,仅高平市就有30多处,在长子、长治、屯留、黎城、潞城等地,包括高平在内至少也不下100多处。与炎帝有关的村名、地名,如神农镇境内的、羊头山(也称东羊头山)、卧龙湾(炎帝逝世后遗体停放处)、跑马岭、晒场,还有神头岭(炎帝食百足虫中-毒献身地),耆国的所在地黎侯岭(也称羊头岭)、来耙洞、老顶山(也称百谷山,炎帝栖身处)、古潞国等等,至少也不下20多处。下面我就炎帝创业羊头山和段葬庄里村两个方面,简单地论述一下炎帝在高平活动的史实,以及创业建国的丰功伟绩和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始祖炎帝创业羊头山,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始祖炎帝在泽潞地区的黎侯岭创建首国,顺天承运,建国称帝,这是破天荒的伟大创举。“炎帝氏以炎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炎帝崇火、尚火,被人们尊称为伟大的太阳神。神农氏垦草莽,创来耙,始教民耕种,“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在羊头山北齐天保二年(551)的碑记中写道:“神农圣灵所论,远瞩太行。”隋开皇五年(585)《宝泰寺碑》载:“炎帝获嘉禾之地(即是指羊头山而言)。”这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最早记载炎帝活动事迹的碑刻。
羊头山地处泽潞两郡的交界处,所谓“岭限二郡,麓跨三邑,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是也。这里气候温润,林木翁郁,泉水叮咚,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1985年在羊头山的山脚下,泼现了一处旧石器晚期、距今约2万年左右的细石器文化遗存,在高平境内发现有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其周边地区武乡县发现有距今约8000年的石磨盘,这说明早在远古时代羊头山周围就是古人类的活动地,始祖炎帝在此创业建国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地理条件的。羊头山西面的山峰上有神农城遗址,相传炎帝神农氏在此筑城居住,城下有神农泉、神农井以及神农得嘉谷始教稼墙的五谷畦等遗址遗迹。魏志载:“法氏有羊头城。”神农城内曾建有祭祀炎帝的庙宇,俗称高庙,从目前的资料考证,此庙有可能是创修于汉代。北魏时羊头山是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有山西省著名的羊头山石窟群。在开凿石窟的同时,为了寻找中华民族的祖宗,除在神农城筑庙祭祀炎帝外,又于羊头山东面山顶最高处建了一座四面造像塔,惟有塔的基座雕成为伏羊,头为绵羊头,向南,有两角,虽经千余年的风雨剥蚀,至今仍然头尾清晰可辨。到羊头山游览的客人们,或者来羊头山考察的专家学者,都要登上羊头山极顶,在羊头石跟前照像留影,亲手摸一摸羊头,以领略始祖炎帝创业羊头山的无限风采,并祝愿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吉祥如意。这种以羊头为基座的造像塔在全国极为罕见,它与炎帝神农氏羊图腾崇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羊图腾崇拜的反映,因而更加显得古老悠久。羊头山的山神是神农,所以魏志亦称之谓羊头城、谷城。
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重修羊头山清化寺时,其碑记详尽地记叙了炎帝和他的儿子柱在羊头山尝百草、种五谷、始教民稼墙的光辉业绩。其碑云:“此山炎帝之所居也……遍险群山,备尝庶草,届斯一所,获五谷焉。记此灵奇,显其神异,石类羊首,遂立为名。于是创制来耙,始兴稼墙。调药石之温毒,除擦延龄;取黍樱之甘馨,充虚济众。人钦圣德,号曰神农。历代崇恩,峰亭享庙。……播生嘉谷,柱出兹山矣。”战国时魏《竹书纪年》云:始祖炎帝“初国伊,继国首”。始祖炎帝活动于上党地区的羊头山,这些丰富生动的炎帝文化遗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原始社会农耕生活的图景。
神农城,亦名谷城。羊头山柜黍出此。明代郑藩朱载靖柜黍辩云:“臣谨按律家特重羊头山者,神农播百谷以是为名区。”神农因上党嘉禾八穗之祥而作《穗书》,清代高平著名学者毕振基《四州文献》载:“神农之兴,五谷滋阜,羊头黍为律,上党禾为书。”以柜黍特重羊头山而准钟,对此,《文献通考》、《汉书·律历志》均有记载。古代以羊头山黍度为尺,以黍定乐律,以黄钟的管长为准,明嘉靖年间()采之定律。我国明代著名的音律家朱载靖曾多次赴羊头山考察,写下了著名的《羊头山新记》,收录于《乐律全书》。黍是上古人民的主食,是祭祀的上品。我国度量衡的发展与羊头山的黍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炎帝在泽潞地区创建首国的历史是真实和可信的,以及于羊头山培育良种得嘉谷黍樱和黍在上古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五谷指的是黍、稠、寂、麦、麻,黍为首。神农得嘉谷于羊头山,选择和培育了黍樱等农作物,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涣涣华夏,以农为本,粒食以民,功莫大焉,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炎帝时期,黍和樱是上党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至今在羊头山仍然流传着神农得嘉谷的美好传说。20世纪80年代在湖北神农架发现的《黑暗传》被称为是创世纪的著作,书中写道:“神农上了羊头山,仔细找,仔细看,找到粟籽有一颗,寄在枣树上,忙去开荒田,八种才能成粟谷,后人才有小米饭。”一直传唱至今。
羊头山因神农尝谷于此而成为天下名山。羊头山与天为党,秦统一中国后,因此地极高而设上党郡,上党的由来即是由此而得。炎帝神农氏在羊头山创制未耙,遴选良种,发展农业生产,开创了我国原始社会的农耕文明,羊头山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祥地。
二、始祖炎帝逝世后,段葬于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这里是中华第一大帝的陵寝之地
始祖炎帝在上党地区创业建国,逝世后就埋葬于眷国的所在地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清代学者雷学淇在《竹书纪年义征》中说:“者,姜姓国名,皆炎帝支庶之封使守桃宗邑者也。”南宋罗泌《路史》说:“黄帝封炎帝后参卢于潞,守其先莹,以奉神农之祀。”参卢是炎帝的末代帝,潞即古潞国。参卢的封地古潞国就是长治市潞城县,春秋时被晋国所灭,现潞子婴儿墓遗址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