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做人心胸宽广的词语要宽广方面的作文怎么写

高考备考写作笔记_甜梦文库
高考备考写作笔记
高考备考写作笔记高考写作笔记(第一讲) 写在前面的话 (一)作文与语文素质 如果问:语文高考考什么?考语言,考思维,考知识经验,考以语言为工具对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来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言素质、思维素质和知识经验的测试。作文试题更是对考 生三种语文基本素质的综合测试。文章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修辞是否妥帖,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 规范等,这些都是语言方面的问题。审题能否正确领会题意,观点是否正确,中心是否突出,思路是否清晰,联 想和想象是否丰富而合理,推理是否严密等,这些都是思维方面的问题。能否有充分而典型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 料可供选择,使文章内容充实而富有新意,这又是知识经验方面的问题。 绝大多数同学这三种基本素质似乎都不差,可是,他们还是怕写作文,尤其是考试作文。但是高考作文又是 “天下第一大题” ,60 分作文,谁敢不重视?“唉,想说爱你不容易! ” 所以,在本书的前面,我想先和同学们说说―― 作文就是真实的“你” 常有同学跟我说,我写“随笔”感觉挺好的,为什么一到写考试作文,就不会写了? 是的,随笔妙在袒露一个真实的自我。心有所动而作,情有所感而发,缘情为文,因思而作,顺理成章。没 有枷锁,没有敷衍,没有卖弄,生活的本色反而尽现。 “写”是倾诉、宣泄, “读”它,也便如交谈般亲切。 随笔妙在无往不在,随处涌现。由于少了题材、主题、体裁、表达等等的束缚,春花秋叶四时更替,烦恼苦 闷欢声笑语,宇宙万物众相百态,凡人小事点滴琐记,无一不可以信手拈来,斐然成篇。写作的冲动往往来自“刹 那”的引发。因而一篇文章常常是生命个体在特定时刻的“一页心灵史” 。 随笔妙在“随便”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有什么就写什么, “一颗水落地,任它南北东西流淌而已。 ”这种表达 的灵活性给了写作主体最大的自由性,轻松自然,不畏惧,不厌烦,文思自然如水而流,如泉而涌。青春之血, 心灵之火,思维之流,一旦用事先精心编好的竹篮去装它,它也许早已跑掉、漏掉了。 那么,这说明什么? 第一, “作文是什么?”一篇文章一颗灵魂。 “作文”是个性的文字反映,作“文”是生命的活动方式,作文 是一种生命状态。高考作文就是用你的笔,向阅卷老师展示真实的你,也展示你生命的最佳状态。 第二, “作文写什么?”寻找感动。作文不过是把眼里看到的、心有所动的、脑中想到的写出来罢了。不要急 文章“写什么” ,重要的是“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它们又告诉了你些什么?” 第三, “作文怎么写?”所有的作文指导都不外乎在两点上着力:写什么,怎么写。前者是内容,后者是方法, 前者比后者更重要。不讲规矩,没有方圆;太讲规矩,没有鲁班。作文,作文,文章是做出来的,又不是“做” 出来的;文章需要“做” ,却万万不可太“做” 。 “做”出来的文章可以是美丽的,精致的,如塑料花、绢花,却绝 对“做”不出水灵的活花、鲜花。其实作文就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活动,你和自我的对话,和天地万物的对话,和 阅卷老师的对话。对话当然也有智慧、有技巧。老师没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但是,我也是高考路上的一个思考者, 一个跋涉者。请你和我同行。 开拓无限的写作天地 “说”是另一种“写” 。 “舌头,生命的武器。 ”你意识到了吗?说话也是一种写,可比“写”更轻松随意。 即兴说,有准备地说;率性说,理性地说;清晰连贯地说,围绕话题有理有据有序有重点地说,联系实际有针对、 有创见地说,创设情境兴致盎然地说??要想“说” ,先要“想” ,想得好,才能说得好。疏通思路在前,言语外 化在后,动口之前,往往动脑动手。而“先想后说――边想边说――边说边想――说后再想” ,写成文字也就毫不 困难。可见,说话之中巧练文。 “听”中也寓“写” 。小王说话,思维敏捷谈锋甚健,小李说话,幽默风趣机智稳健??对语言的揣摩借鉴, 得来全不费工夫。 听 “焦点” , 评人物事件, 学到了规范、 准确的专题评论语言和高屋建瓴的思想见解。 听 “说书” , 摹情思物态,学到了逼真传神、摄人心魄的口头语言。听音乐,想情境,把音乐语言转换成为文字语言,在陶冶 情操的同时,锻炼了想象和联想??最重要的是,那种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学习氛围中,自然升华出一种写作所必 需的自主人格、进取心态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多“读”才能善“写” 。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读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为了“立人” 。 “读”使人 “硬”了, “厚”了, “高”了,不再有“软骨病” 、 “贫血症” ,更不是匍匐在困难脚下的“侏儒” 。 阅读什么?能吸引我们的,使我们情不自禁想读、想听、想说、想写,从中获得满足感、解放感、提升感; 能点燃我们情思之火的,点燃我们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从而释放出感情的力量、道德的力量、 智慧的力量、创造的力量,释放出人的自我解放、自我实现的力量。 怎样阅读?让心灵与思想和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读泰戈尔、纪伯伦、米兰?昆德拉,也读鲁 迅、钱钟书、沈从文、金庸、王小波??;你爱读“大江东去” ,他爱读《百年孤独》 。独立的、有发现的、有创 见的阅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更为写作铸造了一颗健全的灵魂。这才是在作文的“形”之上、之外的 更重要的东西――一颗高翔的灵魂。而这是开发不尽、永不枯竭的最重要的写作资源! 激发青春的生命体验 生活之源,生生不息,读、写、听、说、思、观??都是生活。 轻松时我们漫步校园,轻哼小曲,烦恼时我们欲泣欲诉,仰天长叹。生活形式固然两点一线,但重复中发现 独特,就能发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时间是不可逆的,但流动中捕捉一瞬, “永恒便在刹那间收藏” 。只要我们 留意,每天我们的生活都在上演一幕幕话剧;只要我们思考,周围的寻常小事都藏着生活的真谛。快速前进的社 会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为写作提供最新鲜的时代活水。报刊用文采飞扬的语言传达着生活的平平仄仄,影视用 其独特的语言展示着社会的赤橙黄绿,报刊影视里的语言是我们能接触到的最新鲜、最有信息的语言。音乐、绘 画、建筑??甚而饮食、服装都向我们传递着文化信息。这里,语言承载着社会的浪花在潮涨潮落。 为什么老要抱怨没有内容可写?为什么不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精彩纷呈”的“事件”?观赏日 月星辰,凝思山川河流,触及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关注家长里短,放眼环球世界。企业改制、下岗分流、 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农民负担、腐败现象、升学就业、青少年犯罪、庸俗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 恶化、贫富悬殊的加剧、精神家园的丧失,党风、行风、民风、贫困、失业、失学、民生、民心乃至天下风云变 幻,只要你用青春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青春的思想思考这个世界,用青春的心智观照这个世界,你已经在提 高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了。文章本是有情物,当这些我们天天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进入写作的 视野,当我们用青春的生命去拥抱这变幻的广阔的世界,写出的文章,必有鲜活的生命在其中跳荡,喷洒的是热 血,燃烧的是真情。 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翔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 由飞翔,如大鹏那样“扶摇而上九万里” 。 塑造宝贵的创造品格 作文的本质是想象。想象,是对生活的审美,就是用自己能够运用的才智,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把社会和自然融为一体:想象不是“匪夷所思” ,而是反映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总体思考。 把现实和理想巧妙结合:想象不是胡编乱造,而是立足于现实的基础,在更高的层次上展示一种生活的真实。 把抽象化为形象:想象不是随意拼凑,而是用崭新的形象来表现你对多彩生活独特的理解和诗意的憧憬。 把平凡化为神奇:想象不是追逐离奇,而是对凡人小事点滴积累的巧妙的重新组合。 将甲体移入乙体:想象不是节外生枝,而是用最简单的构想把不同的片段剪接在一起。 将古人变为今人:想象不是凭空幻想,而是对现实的准确把握转为对历史的再度创造。 将天涯缩为咫尺:想象不是主观臆想,而是在心灵的疆域里自由地驰骋。 将未有视为存在:想象不是生活的虚假,而是根据已有的特征来推知未有的新特性,在一定的情境中逻辑的 合理发展。 将存在化为虚幻:想象不是违反真实,而是借虚幻荒诞来反映现实。 将直觉升腾为理性:想象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以理性认识为底蕴的形象化思维。 总之, “推”他人所未推之理, “想”他人所未想之形象。试试看,你的作文还贫乏吗? 生活并思考着,作文并快乐着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 ” (恩格斯)习惯上,人们喜欢用静止的观念看待事物,否则,似乎什 么也看不清楚。但是我们更应该用大脑来思维。大脑不等于眼睛,不应该被眼睛前面的东西局限,当我们看见叶 子时,大脑应该看清叶子背后的那些东西。因为思维是宽广的,思维是深邃的,思维是具有穿透力的,它可以穿 透历史,也可以穿透未来。比如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事,有人“视而不见” , “听而不闻” ,有人“见而不思” , “闻 而不想” ,这就是缺乏观察中的思考,思考中的观察。就观而言,有观“点”思“面” ,观“形”思“神” ,观“物” 思“理” ,观“此”思“彼” ,观“果”思“因” ,观“因”思“果”??再拿观“果”而思“因”说吧,又有先果 后因,先因后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原因中的原因,结果后的结果??如果学会这种分析,那将是终身有益 的。 作文的创造之花中,最亮丽的是个性。真实的个性是什么?是独立人格,是自由精神,是判断力和批判意 识,一句话,是思想。思想从哪里来?从思考中来。思考什么?思考人生和社会,思考历史和现实,思考自己和 他人。我们都生活在生命群体当中,如何从生命群体当中发现自我,寻求群体生命关注的更高层次的追求,通过 自我的表述,而在同时代中提升到一种精神,体现一种价值的取向?即使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无奈,也应把人们引 领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只有这样,你才能通过作文来发展、提升自己的生命。 易卜生说: “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你知道自己 是最大的财富吗?你知道任何矿产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惟有自己的财富是值得你终生开发, 远无止境的吗?那么, 不要害怕写作文,不要只为了考试或者应付而写。人,只有人自身,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才最值得作为写作资源 来开发。 (二)作文评价的变化及意义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评价有什么变化? 1999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拉开了作文思维考查的多样化、灵活性、开放性的序幕;2000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多样化思维,同时,作文评分首次推出“两级”评分 制,即“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重视基础,鼓励创新。我们把 2000 年以后的作文评价概括为三句话:三个 淡化,两级标准,一个导向。 所谓三个淡化,一是淡化审题难度,题目大家都能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曾几何时,审题对高考作文是何 等重要。一个很有才华的考生,会因审题失误而一落千丈。而话题作文对审题渐渐淡化,评判也更加宽容。高考 作文更多透出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学会读书,拓开眼界,拓开心胸,拓开笔墨,更多注重内心探索,只要言之 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文,便能立于不败。但是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对于题目提供的材料与话题,你一 定要好好地分析背景材料、作文要求以及限制条件,从话题出发,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否则,仍会出现“年年 岁岁话审题,岁岁年年有走题”的问题。 二是淡化了文体要求,且由“文体不限”而进一步明确为“文体自定” 。这种“自由”表现为任何一种文体都 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更有利于你挥洒个性,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各路人马尽可大显身手。但是, “文 体自定”不等于不讲求文体,对每位考生而言,还是“文体有限”的,因为你只能选择一种文体。 三是淡化了题材要求,在规定的话题内,你可以自由的表达见解,自由的抒发情怀。倘若该话题从某一角度 激活了你的思维,你完全可以不受题材、体裁限制,自主地选取擅长的文体,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 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这就在作文内容上给了你极为开阔的 选择空间,让你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长。 所谓两级标准,指高考语文评分标准把“作文要求”分为“基础等级”50 分和“发展等级”10 分。 基础等级,按照写作内容、语言、结构、书写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划分不同的层级。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 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所列六项内容跟过去相比,整体调整和降低了标准,更符合中学生作文的特点和实际,也更符合各类文体的通则。 关于“发展等级” ,提出了 4 点要求。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是对文章内容方面的要求。主要 看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而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从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而不是浅尝辄止;能够从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而不是鼠目寸光。 ②丰富。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是对文章表达方面的要求。善于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 情、说明各种表达方式。在有文体要求的文章中应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在无文体要求的 文章中,更需要灵活自由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 ③“有文采” 。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这是对文章语言的要求。对语言运 用能力作出了比较科学的理解,并且给高考阅卷评分提供了更趋客观公允的标准。 ④“有创新” 。指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以我手写我心” ,从 内容构思到语言运用,有某点突破,文章就有创新。 “发展等级”是对过去《考试说明》笼而统之几大点中的“思想”和“语言”方面的细化和强化。细化,是使 之条目化、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而强化则是实现时代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旨,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潜 能。简单的说,在思想上表现了某些创见,或者是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了某些才华,都可以通过这个发展等级来加 以鼓励。 也正因为如此,一部分同学认为:有了“发展等级”了,还在“基础”上转悠什么呢?只要瞄准“发展等级” 的四个要点操练操练,离成功就不远了。 这话乍一听,是有道理,而且对一部分作文水平较为优秀的同学,也确应如此。但这样的同学为数极少。实 际上多数人都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否则,空中楼阁,想象也难;天上海市, 看一眼还需要运气;何况那一篇实实在在、真刀真枪、立马要见分晓的高考作文呢? 所以,尽管“基础等级”的要求确实是大大地放宽了,但我们的训练还必须从基础入手,训练扎实写好“合 格文”的能力,保证基础等级分。首先要符合文字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等最基本的要 求。第二,要有较强的文体感。还是要按三大文体的特点、标准,或集中或穿插进行数次达标训练,在实战中明 确每一种文体的基本标准、一般要求,尔后再查漏补缺。有此严格甚至刻板的“死去”的几个“回合” ,才有后来 的“活来”的“发展” 。 又有同学认为“拿发展分太难啦,能多拿些基础分就不错了” 。这话也只是讲对了一半。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 不一定是对应的关系,基础等级为三、四类的文章,在发展等级中一般得不到分,基础等级为一、二类的文章, 可根据发展等级的 12 个评分点,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反过来说,具备“发展等级”中的某一点或 几点,往往又能抬高你的基础分。这就使作文分数更加拉开档次了。对好作文来说,是锦上添花;对中下等作文 来说,是雪上加霜。得不到发展分的人,就意味着 60 分的作文对他来说就只有 50 分,无形中 10 分早就丢掉了。 “发展等级”的达标训练,也需分层次按顺序进行。第一步是明确在不同的文体中, “发展等级”的所指为何, 自己的实力状态怎样;在每一次的训练中,能针对弱项弱点,有所弥补、改进乃至提高。第二步可以设计作文话 题,掌握一些何种作文在体裁的选择上宜于偏重记叙,在材料的选择上宜于偏重现实等方法技巧。第三步可以在 “基础”过关的前提下,分文体进行几次跳跃性的“发展等级”训练。搞几次升格训练,针对问题症结,对照“发 展等级”的分项要求认真修改,将原作提高一至两个档次。总之,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到感性,来往反复, 几个回合,不会不提高。 所谓一个导向,指以上的三个淡化,两个层级,它们的落脚点就是一个目的:为同学们的写作才华搭建更为 宽阔的平台,便于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风采才华。 有学生要问: “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押一个‘宝’――今后高考作文考什么?” “变”是永恒的。高考命题总根据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变。专家们命题前总要思考这样一个 问题: 什么是当前语文教学和学习的缺陷?命题就往就在这 “缺陷” 上作文章。 即以 2003 年高考作文来说, 将 《韩 非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作为作文题材背景,一是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二是体现了作文内容和形式 的创新,话题的含义不再是单向性的,写作时不能只凭感性判断来写文章,而是要理性地辩证地考虑问题,要情 理结合;三是把教育、学生和社会三者统一起来。要求学生把学校学到的东西用到社会现象的观察处理上。2004 年,由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和各省的自主命题可见,高考作文的设置更加人性化,更加突出对考生基本素质与修养 的考查。踏踏实实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把人性中美好的东西通过作文展现在阅卷者面前,方是以不变应万变 之本。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不,应该说,作文的外延大于生活的外延。人心比天空宇宙更辽阔,装得 下所有的梦想与渴望,无穷丰富、无穷变幻的心灵,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新人和永不重复的作文。高考作文,就是 在规定的话题范围之内,以我们自己的生命活动方式表现最真实的自然与人生,去开创更美好的人生与未来。 你就是一道风景,风景就在你的笔下! 针对性训练 (1)大千世界,万象风流。但大千世界总是由一个个的“我”与万事万物组合而成的,在万象风流中往往就 有那么一朵耀眼的火花或那么一瞬难忘的灿烂与“我”息息相关,甚至就是“我”的光彩。因此,大千世界中的 每一个“我”都极为重要,大千世界中的“万象风流”正是千千万万的“我”和万事万物相依相托相碰相撞的火 花。大千世界里,每一个“我”都不容忽视;大千世界里,每一个“我”都不应骄狂。否则,我们的生命将失去 光彩。可是我们有时自信“我就是我” ;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 “谁能告诉我,我是谁?” 请以“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内容真实、有真情实感。 [提示]话题以立人为中心,引导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生活中,有人太重视自我,有人太轻视自我。太重视自 我者往往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久而久之酿成大祸。太轻视自我者往往失去信心,甚至自甘堕落。怎样认识自我, 怎样发现自我的优势,怎样估价自我,怎样发挥自我,这决不是仅仅是每一个“自我”的小事,这涉及至每一个 “自我”怎样才能优秀起来汇成我们中华民族素质的大事。同学们,千千万万中,每一个“我”都重要,立足于 成为优秀的“我”去思考,去发掘,去展示,去展望吧,去评判“我”的优势与劣势,明白“我”对于社会也重 要的深层含义。 参考题目:①我本善良(勤劳、诚恳、平凡、聪明??)②我与社会(生活、成功??)③不能没有我 ④感 悟人生 ⑤生活的真谛 ⑥我的自白(故事??)⑦ 他人眼中的我。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 /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说真的,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 是啊, “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能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 样对待自己,又该怎样对待别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请你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指导]这个话题的写作范围是很广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可写关爱亲人吐亲情,或关爱友情显挚情,也可写 关爱世情唤真情,还可写关爱弱者见人情。总之,要选择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的内容。可记叙、描写,也可 议论、抒情。若从记叙类文体角度构思,可记叙一个曾经怎样对待自己的故事,如对过去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贴他 人的自我反省,也可讲述一个在倾听别人、走近别人、体贴别人、关心他人等过程中得到快乐的故事。若从议论 类文体角度构思,可阐述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自我认识。也可写成声情并茂的散文,如以某 个诗句为切入点,选取相应的内容。高考写作笔记(第二讲) 什么是“符合题意” 1、考点解说 高考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作文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要对试题 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考生要善于从关键词句中 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还要仔细阅读分析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包括写作要求中的每一项 内容,确保无一遗漏。因此,应试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 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读、揣摩、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审 题,是一种能力,是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综合运用。一道高考作文试题往往可以分解为“标题” “材 料”和“注意”(或“要求”)三个部分。但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 “标题作文”就可能没有材料, “材料作文” 也可能要你自拟题目, “话题作文” 虽然给出了话题但往往也有材料的提示和限制。 哪一项审读漏了, 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提醒同学们:审题失误,是原则错误,是全局性错误。此着不慎,满盘皆输。影响高考全局,影响上线录取, 你一定要慎之又慎之。 2、作文题点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02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 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一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 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 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 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 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分析]“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可以理解为两个圈:外圈是“选择” ;内圈是“心灵的” 。人的一生,面临 着并进行着大大小小的形形色色的选择。选择是普遍存在并经常进行的,但不是所有的选择都属于“心灵”方面 的。而这个话题的要求是必须写出人的“内心、思想、精神”等等的选择,才算进入了话题范围的内圈,才算完 全符合题意。这就是说,你所写的选择,不论大小,不论是经常的还是偶然发生的,不论是学校的还是社会的, 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它在选择的时候,都必须有内心的活动、思想的参予、精神的引导;都必须倾听灵魂深处 的声音,让隐秘的内心站出来进行抉择。进入了心灵的选择,才更显示出这个选择的稳定和深刻,才更显示出这 个进行选择的人的成长和成熟。话题材料中,生命的安危,恶劣的生存环境,强化了这种选择,但是登山者经过 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毅然停下来向一个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崇高品德的选择,这是伟大精神的选择。 同时,考生还要明白: “登山者的故事”只起引子或例子的作用。材料引出话题,也作为例子帮助考生理解话 题。话题前引述了登山者的故事,但并不要求考生一定要写“生死抉择”的题材,也没有限定考生一定要写帮助 别人的题材,而是让考生写那些“常常遇到、见到、听到的,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 ”考生也不一定按照 登山故事中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去立意,因为许多心灵的选择是不属于帮人救人的。这个话题既有一 定的限制因素又有极大的写作自由。只要是选择者在矛盾的境况下,对某种思想、精神、品德、情操等向真善美 升华的选择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3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 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韩非子》中的这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 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 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2003 年的作文命题主要有三个特点:1.加强话题范围的限制性,不像以前写“诚信” 、写“心灵的选 择” ,范围都比较“宽泛” ,因此在把握材料意图和理解话题含义方面显得非常重要;2.增强作文立意的自由性, 无论材料还是提示语都比较中立化, 不像 “诚信” 、 “心灵的选择” 等话题那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 3. 突 出作文命题的思辨性,考生可以正写,可以反写,也可以用辩证的思维来写。即感情与认知的关系,可以谈感情 的亲疏对认知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正面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是负面的束缚作用。同时也可以谈认知对感情亲疏的 关系。 3、病例扫描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在审题方面严重失误的有: (1)误读误解,偏离题意。 为了说明不“符合题意”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给大家多举几例。 例 1,1990 年,关于“花与刺”的材料: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 “为什么 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 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 许多考生没有领悟这段寓言的“蕴含哲理” :鲜花往往不香,香花常常不鲜,鲜花香花又有刺。世界上没有十 全十美的事物。有些考生自拟的文题为“要正确教育自己的子女” , “娇生惯养与艰苦奋斗” , “让子女们到艰苦环 境中去锻炼”等;还有如“谈逆境” “逆境出人才” 、 “逆境是坏地方吗?”等等;更有甚者,作者站出来对第一个 小姑娘进行批驳, “有刺的地方是好地方” 、 “谈如何正确对待批评” 。据统计,当年某省有万人离题或走题。 例 2,无独有偶,5 年之后的 1995 年高考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寓言的内容不同,寓意则大同小异: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 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却说苍鹰好高骛远/苍 鹰说麻雀鼠目寸光?? 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议论文。 不少考生孤立地抓住片言只语或细枝末节不放,有的把自己摆在“麻雀”的立场上,批评燕子是“懦夫” ;有 的把自己摆在“燕子”的立场上批评“黄鹂” ,大谈“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 ;有的则站在“百灵”的立场上批 评鹦鹉: “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批来批去,都没有抓住这首寓言诗的要领。 “不要只看别人的缺点,要发现别 人的优点” ,为什么这种说法不够准确?每一种鸟都攻击了另一种,同时,又受到另一种鸟的攻击,因为每一种鸟 攻击别种的不是缺点,恰恰是别人的特点或优点。这首诗的要领在于:群鸟共同的毛病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麻雀虽然不能“远走高飞” ,但他“不怕寒冷,坚守岗位” ;燕子虽说“怕冷” ,但他能“抓住机遇,扬长避短,面 向世界” ;即使鹦鹉是“人云亦云”吧,但它努力学习“外语” ,嘴灵舌便,能为人类传递信息,也有一技之长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对人对事的分析要“一分为二” 。通过分析,我们就可从鸟的心态、 出发点、诋毁的内容、实质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论述。若断章取义,立意就偏离了题旨。 例 3,命题作文审题失误。如 1994 年上海高考作文试题为“父辈” ,原因主要是对标题的文字理解片面或理 解错误。有不少考生都写成了“父亲” 。 “辈” ,辈分的意思,它表现的范围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体” 。1994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尝试” ,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但有不少考生写成了议论文,这是“审要求”的错误。 例 4,2002 年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 ,考生在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只是在“选择”上做文章,没有触 动“心灵”的矛盾斗争。有的文章写到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后为什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写“选择” ,但远离 “心灵” 。②只写“心灵” ,没有写“选择” 。有考生反反复复地写美好的心灵对人生是多么重要,基本上没有提到 选择,不符合题意。 例 5,2003 年话题要求写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细分起来有三种情况: ①只有认知,没有感情。有的谈片面性害死人,主张一分为二看问题;有的谈主客观关系,认为主观认识必 须符合客观实际;有的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等。总之,高中政治教材中关于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在考生作文中全找得到。考生完全抛开感情谈认知。 ②只有感情,没有认知。如不满当今人际关系,呼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写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发 誓要好好报答父母;写早恋危害,写友情可贵??抛开认知谈感情。 ③风马牛不相及。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近墨者一定黑吗?》 、 《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 一看题目,便知已经抛开话题了。 例 6,2004 年江苏卷作文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许多考生都说,见到题目是一头雾水,似乎是什么都可 以写,又不知道最应该怎么写。审题难,立意难,构思难!话题中有山有水,但如果只写自然的山水,肯定不切 题。话题的重点在“灵动”与“沉稳” ,这是一种很难说清道明的审美感受,这是人对山水的感悟,也是山水对人 的影响,对人的熏陶。灵动与沉稳之间又有着辩证的关系,灵动者可以不失沉稳,沉稳者也能不失灵动。这种具 有思辨深度的题目,在没有充裕的思考时间的考场上,要求考生能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确实是偏难了。不能给 “山”与“水”的内涵准确定位,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选材与立意。 (2)反偏为主,转移话题。 这种作文的特点是开头尚能扣住话题,但越说越偏离话题,横生枝杈,然后沿着枝杈斜着生长,最后反偏为 主,直至完全转移话题。例如下面这一段: “人们都把秋雨描写得凄婉、忧伤,鉴湖女侠秋瑾有‘秋风秋与愁煞人’的句子,而我却觉得秋雨很好。秋 天的雨淅淅沥沥,细细的、轻柔的,忽而倾斜,忽而飘洒??”下面就全去描写秋雨,再也看不出与“答案是丰 富多彩的”有什么联系。还有一篇作文,开头说既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那么我们就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下面就 全去谈“抓主要矛盾”的问题,与原话题干系不大了。如下篇: 有人说: “世界上的问题很多,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止一个。 ”我原先并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一个问题只 有一个答案,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专心去解决问题。可是当我看到一篇文章过后,我的想法有了变化。 有一幅漫画《水开了》 ,说的是一个女孩面对水开了的场面不知所措,竟然叫道: “妈妈,水开了,你快来呀! ” 很多人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人说,这是女儿的错,那么大的人不会烧开水,将来可怎么办呀。我一开始 也认为这种分析对,可是有人说,错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一个父亲不严格管教孩子,一个母亲不教孩子干 家务活,这孩子能成长吗? 这使我想起《动物世界》里的一组镜头:母狮子捉到一只小羊,但它没有把羊放到小狮子身边,而是让小狮 子自己去捉。可是小狮子只会在母狮身边躺着,根本不听妈妈的话。没想到母狮不但不去帮助小狮子,反而去咬 它,小狮争不过妈妈,乖乖地去捉小羊,最后终于把小羊捉到手。试想,如果母狮不严格训练小狮,那么小狮如 何在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 我希望父母们借鉴一下母狮的方法,平时管教孩子严一些,这样才是真正帮助他们。当然,孩子也不能一味 地靠父母管教,自己也要主动的学习,就像魏征所说的: “若木之硬者,必固其根;若水之长者,必浚其源。 ”只 有从小打好基础,将来才能成材。 开始说“想法有了变化” ,可以说是符合题意的。但在具体述说变化的过程时,没能紧紧扣住“答案是丰富多 彩的”这个话题,而是偏到“对孩子溺爱是害不是爱”的话题上去,把原话题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3)穿靴戴帽,生套硬搬。 这种作文的内容与试题不搭界。一些考生抱着靠“宿构套写”赢得高分的幻想,事先构思好一篇文章,到时 不管合适不合适就生搬硬套过来。而看到考题后已经觉得所写内容与原话题“风马牛不相及” ,但又不愿或无力按 试题写出新作来,于是只好“沐猴而冠” ,打扮一番,不得不在开头或结尾说上几句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类 的话,尽管作者用心良苦,但这类文章的毛病是逃不过阅卷教师的眼睛的。套用宿构作文的考生,往往是穿靴戴 帽、生拉硬扯的,像那种面对“规则”的话题,而写“勤奋是人生的规则”的,显然就是套用了“勤奋与成材” 之类的成文,所写内容与话题毫无关系,既未明提,也未暗合,有“预制”和“抄背”作文之嫌。 (4)抛开话题,另起炉灶。 2001 年高考题,一些考生无视试题“请以诚信为话题”这一重要要求,只抓住“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 受、看法和信念”一句中的“信念”两个字去写,殊不知这里的信念,是你对“诚信”的信念,而不是让你谈对 “信念”的感悟和理解。至于那些写“得失” 、 “取舍” 、 “学会放弃”的考生,则是抛开话题“诚信” ,只抓住艄公 的片言只语大做文章,审题酿成大错。 2003 年高考作文,有考生反复说感情是什么,或认知是什么,始终没有步入正题。如下面: “感情到底是什么呢?面临高考的我们,在曾经的岁月里,苦苦地奋斗了十二年整啊!在这漫长的时间中, 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历??在这些之中,我们慢慢地成熟起来,但还是不明白,感情到底是什么! ” ( 《感情 到底是什么》 ) 这种 “另起炉灶式” 病文的病症和病因都摆在明处: 不是按试题规定的命题或话题写, 而是把试题抛到一边, 自己“自由式作文” 。有的考生甚至对试题没看明白就下笔,写出的文章“驴唇不对马嘴” 。如 1999 年高考作文, 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和范围,写一篇文章。尽管说得如此明白,还是有考生不分青红皂白, 大谈特谈记忆移植的可能性大小、科学性如何,或者干脆一口咬定“记忆根本不可能移植” ,不惜引经据典,竭尽 雄辩高论之能事。犯了考场作文的大忌。 (5)选材不当,转移话题。 根据话题范围确立文章主题之后,还要精选材料,充分表现主题,才算真正符合题意。有的考生没有注意这 一点,文章开头也能抓住话题,但主体部分却不能围绕中心行文。例如,2001 年河南一位考生在 《不该丢弃的 “诚 信” 》中写道: 寓言中的青年,在险象环生时选择了抛弃“诚信” ,这是一个错误。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抛 弃“诚信”的他,还怎样面对自己和别人呢?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他首先要是一个“诚信”的人,即要诚实、守信,不欺不诈。不然,他就得不到别人 的理解与支持,成功也就无从谈起。记得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在家拉个不停。 家里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每向小姑娘求饶。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森林,独自奏完一曲,突 然听到一位老妇人的赞许声。老人继而说: “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 ”于是女孩每 天清晨来到这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连声赞许: “谢谢,拉得真不错! ”终于,有一天,女孩的家人发 现,女孩拉琴早已不是“锯床腿”了,惊奇地问他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树林中那位老妇人是著名 的音乐教授,而她的耳朵竟从未聋过。女孩成功了,她的成功源于音乐教授的赞许、鼓励。 文章开头紧扣话题材料引出观点。第二自然段开头也和第一段的精神基本一致,但是接着讲的女孩的故事却 脱离了话题,不符合题意。故事本身昭示的道理是: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赞许、鼓励,树立孩子成才的信 心是弥足珍贵的。这则材料不仅没能证明文章的观点,反而造成了话题的转移。 4、典例分析 2003 年高考分数公布后,南京金陵中学高三女生费滢滢高考作文只得了 25 分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和讨论。2002 年,费滢滢参加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时,以一篇讲述扶助友爱的美文《平台》打 动了所有的评委,最终从 8 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她平时的很多习作都是学校的范文,并曾出版 过多本散文集。其获奖作品还被选入高中语文读本。语文一考完,语文老师说,这样的作文题最适合你做。她自 己也满以为作文能出彩,得高分,没想到最后只得了 25 分。 考题以“智子疑邻”的寓言为材料,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费滢滢 交出的作文是《人情与季节》 ,用四个中国传统节日表现现代人因感情淡薄而忽视古代传统节日,因人情疏远而丧 失感知细小事物的能力。她根据记忆将原文默写出来,不少读过的人都认为这篇文章语句通顺,行文流畅,文字 优美。作家叶兆言说,这是一篇写得很好的文章,更富个性化和文学性,也切合高考作文的要求,并没有跑题。 作家苏童说,费的作文属于创作型作文,试图从一个更高层次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情感,更富有文学 性和人文气息。从时代变迁看人情冷暖,这同感情的亲疏与认知的关系是一致的。为费滢滢鸣不平的人认为, “这 是一篇有着自己的独立意识,在感受和技术上都尊重自己、尊重世界的好文章” ,它出自一个中学生之手,令人瞩 目。一位网友说, “如果我是阅卷的人,会毫不犹豫地给出满分。 ” 但江苏高考阅卷语文学科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撰文说,费滢滢作文的基本立意落在“对感情的淡漠”和“对人 情的疏远”上。她强调的是“人们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 ,而不是“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 , 偏离了题意。何先生强调说,高考作文是选拔人才的一种“竞争” ,就必须遵守一条最重要,也是最起码的“竞赛 规则” ,那便是:审题要准确,作文要切题。说白了,就是命题者叫你写什么,你就得写什么。譬如叫你比赛足球, 你就只能去踢足球,万万不可自行其是,去打排球,打乒乓球。排球、乒乓球打得再好,统统不算数。否则,对 广大踢足球的考生来说,就很不公平了。 而费滢滢则说,我试图从现代人对古代传统节日的感情变迁,看人情冷暖,世事变迁,看人们丧失感知细小 事物的能力。我是从更宽泛的人性、人情的角度看亲疏和认知的关系。我认为自己的作文没有跑题。费滢滢说, 我惟恐阅卷老师看不出我要表达的意思,才特意加上最后两句话。没想到,还是被判跑题。 那么,费滢滢的作文究竟符合不符合题意呢?下面是她根据记忆事后默写的文章。 人情与季节 (一)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 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 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侯, 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 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二)元宵 按照惯例,今年的元宵节我点灯到院子里走一圈。看不见和我一样点灯的人,整个院子只我一盏孤独的灯在 走。又因为下雨,火光明明灭灭,显得格外微弱。回到家,电视里在说,今年夫子庙的灯市也由于雨而变得冷清。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元宵。现在,人们更宁愿呆在家里,连饭后的元宵也是草草了事, 这样,他们也就忽视了这个在古人眼里相当热闹,便于交际的节日。 (三)重阳 看过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一个母亲病了,女儿到医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阳,于是买了糕,糕也有 登高之意,是避免灾病,是吉利的象征。糕上还插着小旗,也有辟邪的意思。后来母亲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 放在那儿,没舍得吃。其实这是件小事,但里面的感情却令人动容,这样的感情,也使节日的意义更加突出,让 我们知道,节日的形式其实是浓厚感情积累的结果,人们的真心祈愿,是节日的全部内容。 (四)冬至 冬至这个名字我格外喜欢,每次我默念,都有老朋友来拜访时,听他们的脚步来到门口的幸福感觉。在古代, 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都会和大臣们祭天。而老百姓在这一天会怀念老友,回忆过去。这是个温暖的节日。但当 这一天,我到学校,问同学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们的表情都很冷漠,他们并不关心,也不在乎哪个节日在哪天。 我想,人们是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但更可怕的是,对感情的淡漠,对人情的疏远,使我们丧失了 感知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细小事物的能力。 [分析]写一篇漂亮的文字,不少中学生都容易做到,但把一个道理在逻辑上说清楚,把一个中心写得明确而 突出就不容易了。应该说,费滢滢是一个写手,但她并不真正懂得应试作文,她没有遵守考试作文的规则,只知 道为自己而写,不知道为考试作文的要求而写,为话题作文的中心而写。 2003 年命题有四个要素:寓言材料、引语解说、话题、作文要求,综合这四个要素,就会发现这里有一个“三 维结构” :一维是感情性质,即亲近与疏远;二维是认知性质,即正确深刻与错误肤浅;三维是对待方式,即认识 事物与处理问题。综合这三个维度可以梳理成如下 8 个分支: 1.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2.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3.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4.认识事物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5.处理事物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6.处理事物时,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7.处理事物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 8.处理事物时,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 对于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的考生来说,难以在考场上进行这样的逻辑梳理。一些考生凭着少年的灵性,有可能 切合其中的一些内容。比如,批评“情人眼里出西施” ,属于“2” ;论证“知子莫若父”属于“1” ;盛赞“管宁割 席” ,则属于“5” ;否定“爱屋及乌”与“恨屋及乌” ,则是“2”与“4”的综合;抨击美国在国际问题上实行双 重标准,则又属于“6”与“8”的综合。 费滢滢的文章,既有正例,又有反例,既有人们,又有“我” ,因而文章的中心在上述 8 个分支中所处的位 置比较复杂。 人们的表现: 我的表现 端午 因疏远而不挂艾和菖蒲 ( “8” ) 因亲近而挂艾和菖蒲( “5” ) 元宵 因疏远而不点灯、观灯( “8” ) 因亲近而点灯、观灯( “5” ) 重阳 因亲近而买糕送母亲( “5” ) 为“一位女儿”对重阳的亲近而感动( “1” ) 冬至 因疏远而不知道( “4” ) 因亲近而当成老朋友( “1” ) 1:我与“一位女儿”对重阳节,都由于感情上的亲近而产生正确的认知; 4:班上同学因感情上的疏远而遗忘了冬至; 5: “女儿”因感情上与重阳的亲近而产生正确的认知与行为,我因感情的亲近而对端午、元宵节产生正确的 认知与行为; 8:人们因感情的疏远而对端午、元宵节产生不正确的认知与行为。 尽管作者在结尾加了一句“对感情的淡漠,对人情的疏远,使我们丧失了感知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细小事物 的能力” ,这个结论大体符合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可是四个节日的表达重心与这个结论并不吻合。 四个节日的表达重心应该是:对于传统节日,我一贯亲近它,所以我有热爱它的理由与认知;但一般人已经疏远 了,所以出现了漠不关心遗忘忽视的现象。 “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是前后件关系,即由于“感情亲疏” 而导致“对事物的认知” ,这篇文章的中心和四个节日的重心应该从属于这样的前后件关系: “人们对传统节日在 感情上的疏远”与“人们不能认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或“人们对传统节日在感情上的亲近”与“人们能够认 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可是在《人情与季节》的通篇叙述中,人们“感情的淡漠”与“忽视了节日”两者是融 在一起的,或者说,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看不出,也分不清其中的因果关系。 修改就必须作两大处理:一是结尾的概括要能涵盖正反两方面例子;二是四个节日的叙述与论说要逐层强化 感情对认知的作用,感情如何,认知与行为如何如何,并且要表达清楚。 [升格作文] 人情与节日 (一)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 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在民间传统习俗中,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被认为 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侯,每 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家家门口都是空荡荡的,没有人 家在端午节挂艾和菖蒲了。难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端午”的感情早已疏远到忘了它们的含义?也因此, 认为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二)元宵 按照惯例,今年的元宵节我点灯到院子里走一圈。但看不见和我一样点灯的人,整个院子只我一盏孤独的灯。 加上下雨,火光明明灭灭,显得格外微弱。回到家,电视里在说,今年夫子庙的灯市也由于雨而变得冷清。 “去年 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元宵。现在,人们与元宵的感情也日益疏远,因此,他们更宁愿呆在家 里,也不出来点灯观灯,更谈不上“正月里闹元宵”了。这个在古人眼里相当热闹的节日,我为人们对它的冷漠 而悲哀。 (三)冬至 冬至这个名字我格外喜欢,每次我默念,似乎都有老朋友来拜访时,听他们的脚步来到门口的幸福感觉。在 古代,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会和大臣们一起祭天。而老百姓在这一天会怀念老友,回忆过去。这是一个冬天里 的温暖的节日。但这一天,我到学校,问同学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们的表情竟然都很冷漠,他们不关心也不在乎 哪个节日在哪天。因为,今天的年青一代,他们与传统节日的感情已经疏远到陌生。 (四)重阳 看过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一个母亲病了,女儿到医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阳,于是买了糕,糕有“登 高”之意,是吉利的象征。糕上还插着小旗,也有辟邪的意思。后来也巧,母亲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放在那 儿,没舍得吃。虽是件小事,却令人动容。人们的真心祈愿,是节日的全部内容。倘若女儿与民间习俗的感情不 亲近,她怎能知道这个传统节日美好的祝福内涵呢?节日的形式其实是人与自己的文化传统亲为一体的血脉感情 积淀的结果。 我并不是好古者,但我崇敬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时近乎到了敬畏的程度:因为它凝聚了历史的沧桑,积淀了 传统的精华,融入了民族的魂魄。当然,传统的节日习俗,也有落后于时代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 内涵呀。只有亲近它,热爱它,才能发展它,让它焕发出崭新的青春。怎能在感情上疏远它,在心理上忽视它, 在行动上抛弃它呢?更可怕的是,对传统节日感情的淡漠和疏远,使我们丧失了认识自己传统文化的能力。 请你对照前后文章,并把文章修改后增添的句子画出来。现在,你的审题意识增强了吗? 5、针对性训练 (1)下面这篇《生活中,看问题》 (2000 年高考作文) ,是否“符合题意”?为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种种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答案也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 记得在一次政治课时,老师问什么是货币,这时大家都笑了。有个同学说; “老师连这个问题都要问我们,连 货币都不知道是什么。 ”有的同学说: “货币就是一张纸,长方形的。 ”有的同学说: “货币是硬币,有正面反面。 ” 有的同学说: “货币是生活消费的需要。 ”老师听完了我们的回答笑了: “大家说得对,也有错的。大家回答的只是 货币的外形,这是从表面说的。我的意思是让大家从本质上,从含义上,从作用上说。 ”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 “货币就是物与物交换中的媒介。 ”老师说这位同学有点意思了, “货币真正的含义是在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 当一般等价值” ,老师说。这时,大家才明白,这才是本质的,的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当我们看到地球仪时,讲解员问我们: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旁边看上去像小学生的同学说: “因为圆的比较好看。 ”还有的说: “因为它在地球仪上,比较好转。 ”也有的说: “为了使人看得清楚。 ”各种回答,千变万化,最后讲解员说有位航海家在大海中一直向西行,最终达到了他的出 发点,所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接着讲解员又问: “星星为什么看上去那么小?”有一位小同学非常天真的说: ”因为天空是有限的,要是星 星太大了就放不下了。 “有的说: “因为星星本来就那么小。 ” 讲解员很耐心的给大家讲了星星看上去那么小的原因, 听后大家感到顿开茅塞。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也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个问题会有多种解答,这就是解答 的妙处。 [提示]文章不但没有扣紧“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反而去论证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内容与原话题背道而 驰,仅仅摘了原话题的一些语句生硬地给自己的文章“穿靴戴帽”而已。 (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学万学,先学做人。做人的内容包括方方面面,如:乐观,坚强,宽容,关心 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做人虽然不易,却是我们首先要学会的。 请以《学会》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本题涉及范围较宽泛,做人的范围有多宽,题目的内容就有多宽。 ①以《学会承受》为题写议论文。一个人应该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享受最好的并不难,关键在 于如何承受最差的。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能承受最差时的无奈。忍辱负重地承受最差的,是为了享 受最好的。承受最差的未必不是件好事,体会到得来的不易,才能更加珍惜最好的,追求更好的。 ②以《学会快乐》写感悟作文。写几个生活片断,分别感悟出:坦然面对失意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也是一 种快乐;遇到困难,只要努力去做也会快乐。人生注定与成败同行,与得失相伴,只要我们以博大的胸怀,真诚 对待别人,我们就会坦然,就会快乐。高考写作笔记(第三讲) 潮州金山中学 陈传歆 第 3 讲 怎样使高考命题作文“符合题意” 1. “命题作文”审题的两原则 1977 年北京考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82 年全国考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8 年 全国考题“习惯” ,1994 年全国考题“尝试” ,1994 年上海题“父辈” ,都是“道地”的命题作文。另外还有一种 “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相结合的命题形式:如 1981 年的全国题“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6 年的全国题“树 木?森林?气候” ,1985 年的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等。我们把上述题目都认定为“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的 审题要对题目“咬文嚼字” ,特别要注意词语包含的意义范围。 (1)标题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 “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实际也是“意义上”的限制性原则,因为文字总是要表达意义的。如 1977 年北京考 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 “我”限制了人物, “一年”限制了时间。其实除了“在”和“的”外,这道题每个实 词都有限制作用。如 1998 年作文题中的“坚韧”一词,就是准确理解题意的关键词语。坚韧:坚固有韧性,是坚 和柔的统一体。无坚之柔,则软弱无力;无柔之坚,则松脆易碎。坚而不脆,柔而不折。它不是松树,而是小草; 不是朱自清,而是鲁迅。由此可见,写那种经受一连串的打击,仍然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人和事,是不怎么切 题的。 1997 年上海高考出了一道受人称赞的考题“有感于 50 年前的今天” ,这道题的“50 年前”是指 1937 年, “今 天”是指“7 月 7 日” ,高考正是 7 月 7 日考语文,7 月 7 日,历史上发生“七?七芦沟桥事变” , “七?七”是国 耻纪念日。命题作文审题,要切实注意题目的空间限制(1986 年上海考题: “2000 年回母校”)、人物限制(1977 年 湖南题: “心中有话向党说”)、数量限制(1977 年上海题: “谈第三只小板凳”)、修饰性限制(1982 年全国题: “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系限制(1986 年全国题“树木?森林?气候”)等等。 (2)标题意义上的内在性原则。 一个作文题目拟出来,命题者常常不是要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求挖掘题目内在的含义。标题,通常由 词和短语组成,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标题的含义一般是多方位 的,深层次的,隐含的。例如 1986 年全国考题就要透过表层信息,去挖掘深层的隐含信息。 “树木?森林?气候” , 从结构看,三个名词为并列关系;从内在的有机联系看,为相互影响、相互促成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树木― ―森林――气候,森林是核心。森林由树木组成;形成森林以后,就会影响气候;气候改善了,产生反馈效应, 保护了森林,也会使树木生长更快。再联系社会实际,我们就可以挖掘出它的隐含信息:个人――集体――社会。 优秀的个人组成优秀的集体,优秀的集体组成文明的社会。社会风气好,产生反馈效应,会出现更多的先进集体, 先进集体又促使个人的健康成长。这样就把标题的内在含义――比喻意义挖掘出来了。再如 1988 年的“习惯”就 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 ;或者是“因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的过 程” 。有一个考生开篇这样写道: “雄鹰高飞,骏马奔驰;姑娘爱漂亮,小伙爱潇洒,各人有各人的习惯。 ”前两句 是写动物的本性或本领,后两句是写青年的爱好和特点。都不属于“习惯”的范畴。 2、方法指导 (1)标志法。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眼”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 词语的涵义,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跑题。怎样去寻找题目中的标志呢? 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 往就是题眼。如“我心中的歌” ,题眼是“心中” ,心中之歌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写 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 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 眼。如“看家乡” ,题眼就是“看” , “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 所见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我看课外阅读” , “看课外阅读” 就是题眼,意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 。因此,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课外阅读现象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独特 见解。如《评“仓廪实而知礼节” 》这个题目中, “仓廪实” “知礼节”都是主谓短语, “实”和“知”两个字便是 题目中的标记,看清这两个字,就会明确写作本题必须评析清楚“仓廪实”与“知礼节”之间的关系: “实”而后 “知”即物质生产对道德观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先要论述“仓廪实”的重要。但反过来再想一想,还存在 “实”而后未必“知”的情况,这就要扣住“知”字做文章,论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礼节”的问题。抓住“实” 和“知”进行议论,不仅能紧扣题意,而且能“评”出深度。 (2)分析法。就是分析题目的语言关系、文字含意,了解议论的范围和重点。 分析内涵。如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一知半解,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观点,配以反面事 例进行批判,殊不知“后天下之忧而忧”的意思是“天下人都忧愁了,我也忧愁” ,应该说还是包含了“忧天下” 的思想的,作为反面论点来批判,显然不妥当了。1990 年上海卷《时间啊,时间》 ,这中间隐含了很多重要的信 息。与《时间》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客观地、冷静地审视“时间”这一概念,文题中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格,中间 又夹了一个感叹词“啊” ,必须融进对“时间”的慨叹,要用抒情、议论的笔调。所以,对命题内涵的审核,不能 掉以轻心。 分析外延。引申型命题,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如《从“萧何 追韩信”谈起》 、 《熊猫废物箱的联想》等。比喻类比型、象征型命题,要做到比喻贴切,紧扣“类比点” ,充分而 深刻地揭示类比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的共同属性, 从中类推出所蕴含的共同道理, 选择的生活现象越典型, 蕴含的道理就越带普遍性,议论就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分析关系。通常所提供的概念之间或是因果关系,或是目的关系,或是条件关系,或是递进关系,或是并列 关系等等,有时,多概念之间还会是循环关系。如 1988 年上海卷作文题“清流与活源” ,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呢?水能保持清流,是由于它具备了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的条件,因此,两概念之间是条件关系,明白于此, 才能写出诸如“生活是写作的活源”之类的哲理来。又如 1989 年上海卷作文题是“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 , “回 顾”与“思考”既是并列关系,又是目的关系, “回顾”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 ,即由对中学生活的回忆,上 升到理性的认识。有些考生因为没有辨清“回顾”与“思考”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免陷入审题误区。 分析结构。通过对题目的语法结构做出分析,以确定作文的思维走向。比如: 独词式:父辈(1994?上海) 题目中含有两个语素“父”和“辈” ,为偏正式关系的词语,意为“父亲那一代人” ,显然,题目要求写的对 象是一个群体,只能写父亲所属的那一个群体,理解了范围的限制,就不会错把文章写成“父亲”了。 短语式:要学会关心别人(1991?湖南、云南、海南卷) 这是一个动宾式短语, “要学会”这一动词词组所带的宾语是“关心别人” ,题目的范围应该谈“关心别人” 这种美德,似乎不会有误。但题目还对写作的角度做了要求,须从“要学会”的角度写,这实际上是告诉你“关 心别人”的美德并非与生俱来,是要从学习中得来。有了这样的分析,就不会出现大谈“如何关心别人” ,而忽略 “要学会”这层意思。 单句式: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1987?上海) 这是一个动补结构的题目。 “有感”表明这是写以议论为主的感想,其补充结构“于五十年前的今天”则对感 想的内容做了限定:对 1937 年的“卢沟桥事变”的历史事件发表感想。 复句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全国) 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写作时理应“忧” “乐”并举,重前略后或重后略前都会给人以失重之感。 (3)比较法。如果一时对一个题目的写作重点把握不准,那么,不妨把另一个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加以比 较,从中明辨各自不同的议论重点,进而审清题意,也是一种好方法。 比较命题的关键词。如把《赌博的由来》和《赌博的危害》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会理解前一个题目的重点 是要挖一挖赌博的“根” ,考证一下赌博是怎么“起源”的,扣住“由来”进行议论,后一个题目则要重点议论赌 博的危害性;又如《 “下笔如有神”新解》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个题目,似乎很相似,实际上大相径 庭。前一个题目中有“新解”两字,那就不是要求论述第二个题目中杜甫原诗的内容,不然,又“新”在何处呢? 而且恰恰相反,从“下笔如有神”五字加上了引号来看,题意显然不是指杜甫原诗“读书破万卷”的结果了,那 又是什么导致“下笔如有神”了呢?就值得仔细思索;如再对其中的“神”着重评点议论几笔,这才是“新解” 了。 比较命题中概念的关系。如虽然都由概念命题,但概念型命题是阐述一个概念;而关系型命题则要论证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个人和集体》 、 《人格与国格》 、 《天才?勤奋?条件》等。对比型则用两 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它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如《自卑与自负》 、 《失败和成功》 、 《电脑 和人脑》等。 比较题目的文体特征。通过比较,辨明评议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等命题的细微差别,如评议型要求 评事议理,引申型要求借题发挥,考证型要求查核证实,感想型要求夹叙夹议。审题时如把握住这些细微的差别, 议论时就能精确地体现命题意图。 比较命题的类型。如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像 《清流与活源》 、 《科学家和春蚕》 、 《赏花?育花?护花》等。象征型则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论述事 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 “绿叶”赞》 、 《路标》 、 《小草的风格》等。 对相似题目的比较辨析,可以帮助我们懂得怎样排斥写那些不合题意的内容或材料,而且启发我们避开“相 似题目”的雷同构思,把握住写作重点,并有可能在文章中议论出别人未觉察出的新意来。 熟练地运用这三种方法来审题,也就可以说掌握了命题文的审题技巧。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一 个故事,说的是晋朝桓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靠着马拟公文,袁虎倚马而作,把握要求,手不辍笔,一挥而就七 纸文章,命题作文作得十分出色,被后世称为“倚马之才” 。现在,你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了吗?经常训练, 锻炼自己思维的针对性和敏捷性,你也能成为具有快速写作能力的“倚马之才”的。 3、例文讲析 战胜脆弱 七月流火,知了热得在树上吱吱啦啦的叫,而我站在成绩公布栏前,心却一阵阵发冷。黑色七月,我终于没 能逃脱厄运。 回到家里,不吃不喝睡了两天,没有人理我。爹妈都是老实的农民,都指望我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也好 光宗耀祖,而我却交了一份无力的答卷,没能给他们挣到脸面。 第三天早上喂罢牛,爹就叫我起来同他一块去开一块荒地。我们村属岗地,好田不多,所以每家都要种一些 荒地。我有气无力地跟在爹的后边,我可以不吃不喝,但我却没有理由不干活,因为我生在农家。 清晨的风吹着,倒也不怎么热,其实并没我什么活,只是把整堆的土粪撒开就行了。我坐在地头看爹犁地, 因为爹并没叫我走。随着牛铃声一次次由近到远,又一次次由远到近,天气也越来越热,把一块地犁完是不可能 的了,我心里想。果然,在火热的太阳下,那头老牛的汗开始顺着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气越 来越重,走得越来越慢。我抬眼望父亲,他也一脸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关爱和感激,这头牛为 我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亲并没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地扬着,不肯放下。 一下又一下,鞭子每打一下,那头老牛就快走几步,每一鞭打在牛身上,也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的心一次次 抽紧。我并没有劝父亲回家,我知道,种地就是这样,你不可能因为心疼牛就及早回家。 中午时分,一块地竟犁完了,父亲甩完最后一下鞭子,老牛用力向前迈完最后一步,父亲停住了,我的泪也 流下来。 “爹,我想复读。 ”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复读生。每当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父亲所甩的最后一鞭,最后一鞭也是 那么响亮,那么有力。 感谢老牛,感谢父亲。 [评点]“战胜脆弱”是一个动宾短语,它的题眼是动词“战胜” ,因此,立意、构思就应该把重点放在表现“由 脆弱而坚强”的过程上。作者找准了这个题眼,以朴实无华的笔调述说了自己心灵演进的一段轨迹: 七月成绩公布――心灵遭受重创; 回家不吃不喝睡了两天――绝望; 不得不下地干活――无奈; 老牛拖着血管突出的瘦腿艰难犁地,父亲虽对牛关爱和感激,但仍吆喝着,高高扬起手中的鞭子――目睹; 鞭子打在牛身上,也像打在我的心上――感动。 对爹说: “爹,我想复读。 ”――坚强; 感谢老牛,感谢父亲――为何? 读者不难悟出,老牛和父亲启示我们:生存需要坚强。 没有浮夸的辞藻,没有做作的矫饰,只有一段白描的记述,一段真情的流露。如此贴切的立意,如此感人的 构思,这跟作者找准了题眼有很大的关系。 4、针对性训练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提示:这是一句名言,题意清楚。要确立文章的中心,照样有一个审题的过程。标题是比喻:行千里路,必 须从脚下开始。必须赋予本义:任何远大的理想,都必须从现实生活开始。还要选择恰当的角度:理想可以是社 会的,也可以是个人的,而个人理想又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现实生活开始,依然难以把握,单从个人理 想看,可供选择的现实起点有:从本职做起(工作上看) 、从现在做起(时间上看) 、从点滴做起(具体事情上看) 。 (2)有人说: “你对生活笑,生活也会对你笑。 ”对此,你如何理解?请你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该句中有两个词语“也” 、 “笑”很关键, “也”标明“你”与“生活”之间关系的互动性, “笑”实际 上富有隐含意义,含有乐观的意味在里面。明白了这个内涵,我们就可以确定写作的方向了。高考写作笔记 潮州金山中学 陈传歆 第4讲 怎样使高考材料作文“符合题意” 1. “材料作文”审题的三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视文题为一个整体,全方位审题,明确题目、材料及其要求中的限制部分和未限制部分。 限制部分必须严格遵守,未限制部分要认真分析判断,充分利用所给的条件。不能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 把握材料实质。提供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相比,看起来像是给考生提供了方便,其实是增加了难度。在材料 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文章的立意必须从材料中来。文题有显性的信 息,也有隐性的信息,隐性的信息如言下之意、比喻之意。对此,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1999 年上海卷《回 声的启示》 ,讲的是一则寓言。一定要吃透其寓意:你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那么,他人、社会、自然 也会善待你。如果你只是讨论那个小孩如何如何,显然只是停留在材料表面,就事论事了。仔细阅读原材料,整 体把握原材料,找出原材料的隐含信息,扣住原材料的中心来拟题。这是材料作文的最佳选择。 把握写作范围。准确把握材料涉及的范围,有利于考生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切入点。 以“自信”为例,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那么“自己”是不是只包括考生个人呢?不是,小而言之,可以指 考生本人,也可以指考生熟悉的另外一个人;大而言之,可以指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 考生既可以叙写自己或别人有关“相信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写基于“相信自己”的生活感悟,也可以表达自己 对“相信自己”的意见、看法等等。想使文章获得高分,还要把你对“相信自己”之于生命存在方式的意义,以 及由此带来的生命价值攀升的理性认识, 蕴含在生动形象的故事或深刻的议论之中, 不宜在青少年是否应该有 “自 信”的层面上发肤浅的议论。 辨明材料关系。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可分为单项材料和多项材料两类。单项材料的审题相对单纯。而对于多 项材料,审题时要辨析材料的异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材料蕴涵的意义,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多项材料 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同义关系。指材料的性质、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相同。如 2004 全国卷所提供的材料中的这两则: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达?芬奇) 类义关系。指材料表面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深入内里,却能发现,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具有相类似之 处。如 2004 年天津作文题: 有一个木匠到山里选木材,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觉得没用就走了。后有一位根雕艺术家发现这些树根 后,如获至宝,将这些树根雕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 请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木匠从实用观出发,放弃树根;艺术家从审美观出发,以树根为“至宝” 。理解这层意义,对于作文“立意” 十分要紧。讨论的重点可以突出实用性,可以突出审美性,也可以两者兼容。 反义关系。指材料的性质、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例如: (材料 1)某杂志社作调查: “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 (材料 2)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 “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 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 2”和“材料 2”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注意把“材料 1”和“材料 2” 结合起来思考。 这两则材料所含的意义是相反的,反映了青年人中一部分人对人对己不同的道德标准。作文的关键是抓住材 料的对立点,深刻剖析这种不同所反映的问题实质。 (2)多角度的原则。运用“发散性思维” 。分析原材料,列出 2~5 个观点。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 角度去写。这个角度是扣紧原材料的,但不一定是扣紧原材料的中心的。例如北京考生写《读有感》确定的角度 为“名师出高徒” ,中心论点明确,语言简练有力,被评为北京市当届考卷第一名,该生被录取到了北京大学法学 系。一位湖北考生根据《毁树容易种树难》的原材料,从环保角度写了一篇“毁树与造林” ,同样获得了高分。多 角度的原则还可理解为一种“实效性原则” ,就是说,只要扣紧了原材料,写哪个角度对你有利,使你的文章发挥 得更好,你就写哪个角度。 (3)筛选性原则。 “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多为文字性材料或图像性材料。这些材料中包含着迷惑信息、多 余信息。例如《鸟的评说》 ,如果不从总体去概括这个材料的“寓意” ,而只是抓住“只字片语” ,常常容易陷入误 区。 “鹦鹉学舌” ,确实有些“无原则” ;燕子,确实有些“怕冷” ,甚至是“怕艰苦” , “见异思迁” 。如果这样断章 取义来展开议论,势必离题很远。 2、方法指导 (1)分清类型,确定思维走向。 首先要对材料归类,看它属于什么类型,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确定思维走向。从由材料中引出观点的角度分 类,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阐述型材料。多为一首诗、一幅画、一则寓言、一段故事之类。材料本身包孕着确定的思想内涵。如 1980 年全国卷作文题中“达?芬奇画蛋”的故事,1983 年全国卷中“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的漫画《挖井》 , 1995 年全国卷作文题中《鸟的评说》的寓言诗,都属于阐述型的材料。文题中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信息都有其 存在的理由。审题时,要全面分析,不轻易放掉一字一句。有的材料不一定要扣住中心写,只涉及一方面就行。 例如《画蛋》 ,你写“苦练基本功”也行,你写“名师出高徒”也没错。有的材料则要扣住材料中心写,如《毁树 容易种树难》 ,这个原材料的中心是“毁人才容易,培养人才难” ; 《鸟的评说》这个材料的中心是“看人看事要全 面,要一分为二” 。 论辩型材料。这种类型的材料往往包含两种以上不同的观点,或是非曲直错杂,或相互对立,作者应从中找 出谬误进行辩驳,或是从对立的观点中选择一个展开议论。如 1984 年关于作文改革的讨论,1989 年关于报考志 愿的困惑和苦恼,1991 年选“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稿。 引申型材料。这类材料所涉往往只是自然界的事情。写作时一般不应就事论事,而应将材料引申,进行类比 立意――联想可比之事,可比之理。材料在这里不是主要的写作对象,只是用来引发联想的引子,具有类似特点 的社会联想才是思考的对象。1981 年全国卷作文题“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6 年全国卷作文题“树木?森林?气 候” ,1990 年全国卷作文题“花与刺” ,都属于引申型的材料。 鉴赏型材料。如 1996 年全国卷作文题,要求对两幅漫画欣赏比较,说明自己更喜欢哪一幅。那就要依据一 定的审美标准对材料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分析评说,谈自己获得的审美感受。 其实,材料归根结底分为两类:一类对材料本身所述事实阐明看法,叫事例型;一类对材料所影射、比喻 的现象展开议论,叫比喻型。前者的材料是事例,是话题,取其本来的意思;后者的材料是媒介,是喻体,取其 影射的意思。1992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要求就候车亭前关于玻璃瓶的一幕展开议论,就属于事例型,切不可生造个 比喻义来;1990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要求就玫瑰花和刺展开议论,就属于比喻类题目,也不要错把它当成事例型。 漫画材料一般都属于比喻型,它往往用夸张、幽默、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写作时,应把它还原成现实,而不应 就画论画。如 1983 年的高考题“挖井”就是此类。 (2)全面审视,把握显、隐全部信息。 如 1997 年上海卷《我看课外阅读》 ,有三则材料,一是讲青少年阅读面狭窄,二是讲大多数家长为孩子买的 书是教学辅导读物,三是讲青少年课余读的大多是漫画武侠等休闲作品,它们是一个整体,在审题立意时应把三 则材料统摄起来考虑。如只看到材料三,把论点定为“多看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对青少年课外阅 读无益” ,显然是审题时把三则材料割裂开了。 所谓“隐含信息” ,是与“明示信息”相对而言。是从材料“字面”上看不出的信息。例如《鸟的评说》 ,这 首寓言在“字面上”并没告诉你“看问题要全面” ,但这个道理包含在里面。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 信息容易疏漏。隐性信息如果没有把握,写起来就会跑题。 (3)推敲关键词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 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这些词句是材料中的“眼” 。如下面材料。 高尔基《花――致 M?A?彼什柯夫》 : “要是你俩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 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好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 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 这是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一封信的片段, 其中的关键句是 “给永远比拿愉快” 。 抓住这个句子, 便可提炼出观点: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 (4)求同寻异,抓住材料的“关联点” 。 材料一多,材料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怎样抓住多则材料间的“关联点”? 求同法:提供的几项材料在形式、内容上虽不相同,但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是要找出材料 间的共同点。如下面一组材料: 李时珍经过 27 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 ;埃文利希发明六零六药物,失败了 605 次;巴甫洛夫研究 条件反射 30 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马克思用 14 年时间才写成《资本论》 ,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 历了数百次失败。 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个人的五件事,相对独立,各不相同。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 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怕失败。这个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 是我们要归纳的中心论点。 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 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如下面两则材料: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两则材料的观点是对立的。材料 A 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品质,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材料 B 说明人即使处在污浊的环境,也能不受污染,形成并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找它 们的“关联点”时两方都要注意到。如果仔细分析,就会看出,这两则材料虽然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即都 是说人或事物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5)由表及里,挖掘材料和生活中最本质的因素。 要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首先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如就下面这则材料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 2000 年悉尼奥运会期间, 有这样一段插曲: 在射击场馆, 为了防止记者打手机干扰选手, 场内贴有醒目的 “请 勿打开手机”的警示。但还时时有手机铃声响起,而且总是中国记者。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的修养、公德问题。这样写,当然可以,但只停留在材料表面不会深刻,也难有新 意。往深层次看,这些“记者” ,应是有知识的“文化人” ,应该懂得这些起码的常识,由此看来, “有文化”不等 于“有公德修养” ,再提出要进行公德修养教育的紧迫性。这样论述,就避免了人云亦云。 3、例文讲析 溜留之间(江苏考生) 看了以上材料,我很有感触。确实,有些人总是“马列主义对别人,自由主义对自己” ,当自个儿遇上麻烦, 就一心想着别人快来“助人为乐” ;轮到别人遇上麻烦了,就想: “管那闲事干吗?溜! ” 溜得好!溜掉了麻烦。溜得对!溜得轻松。哦,还溜掉了什么?溜掉了友谊,溜掉了关怀,也溜掉了人格! 下次您遇了麻烦,四顾无门时,您还会觉得那些从您身边溜走的人“好” 、 “对”吗? 其实,静下来想想,人们在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得到很多。当他的麻烦消失了,他笑逐颜开,将全心敞开, 捧出他纯洁的友谊时,你是“狠狠赚了一票”的:你的举手之劳,换来的却是一颗跳动的真心。当你不幸陷入麻 烦之中时,你不再需要独立支撑,因为你手里还有一颗心!当然,像《教父》中的“唐”那样把友谊当作买卖, 把帮助当作是交情债,那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了。助人为乐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在你需要时,不期而然地为你 雪中送炭。如果你从助人以后的第二天起就寻思着如何利用一下你的被救助者,那就非但享受不到惊喜的乐趣, 反而会算计出毛病来。 我建议那家杂志社把他们的调查问题改一改,改成这样: “你对自己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如果答案排在第 一位的仍是“乐于助人” ,我将三呼万岁,然后写一篇比本文出色得多的文章;如果某单位的不记名问卷得到这样 的答案: “我将留下来帮忙。 ”我将更愿意把它作为这次作文的材料,因为它能给我好心情,带来好分数。然而, 这一切都建立在“如果”上,要把这些“如果”都变成现实,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最后,这篇文章将被命名为“溜留之间” 。 我,选择留! [评点]考生在准确地理解原材料后,把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那种只希望别人来帮助自己,而自己却不愿去帮 助别人的心态,巧妙地概括为“溜” “留”两字,利用两字的同音反义关系,表明爱憎分明的对比褒贬,具有一种 极富生活气息的幽默效果。然后,抓住“溜”深入开掘,逐层“剥皮” ,指出其危害和实质。接下去是入情入理地 分析了“留”的意义和价值。行文至此,忽发奇想,要把调查的问题改一下。粗看以为是一时放纵意气,细读不 禁击掌称赞:以假设之笔,写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和忧虑。 4、针对性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 鲜花感谢细雨: “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 ” 细雨说道: “要感谢还得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样做的。 ” 多么动听的语言,多么和谐的春天,只有经历过严冬的人,才能感受到这景象的可爱。 [提示]作者在赞美中有一条件语句, “只有经历过严冬的人” ,据这一信息,照应主体材料的内容,可知立意 点在于:正因为人世间有冷漠和自私,有急功近利、舍人为自己,彼此的友爱和尊重才足可珍视。若确立为“对 谦逊的礼赞” ,就是片面理解材料的缘故。 (2)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4 年全国题,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 某网站“4220 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所写 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提示]如何看待挫折?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同样是失败,有的人能笑脸相迎;有 的人却仿佛一切都坠入了黑暗,仿佛失去整个世界。为此考题作了具体的提示: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 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其实人们经常失去的远远不只这些,比如失去亲人,失去职位、失去健康、失去荣誉、失 去金钱??第5讲怎样使高考话题作文“符合题意”1.话题作文审题的三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相关” ,是话题作文审题的着力点。这是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一个最显著的区别。话题作 文的“开放”绝不是漫无边际的,有一个“度”的问题。在话题作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特定的词语――“有关” , 它既扩大了取材范围,同时又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相关”的外化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人物与话题有关。2004 年天津卷以“材与非材”为话题,木匠的实用观,根雕艺术家的审美观,很容易令人 想起朱光潜先生关于三种人对同一棵树的三种不同的态度(实用的、科学的和审美的)的论述,既是引导考生重 新正确认识自己,也是换一个角度,审视人生定位,发现潜力。2004 年的福建作文题,孔子、苏轼、曾国藩、鲁 迅、霍金也好,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也好,都是要把作文与读书、作文与做人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心胸宽广的名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