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基金加仓技巧最显著

6月“钱荒”难再现 低仓位基金加仓显著_网易财经
6月“钱荒”难再现 低仓位基金加仓显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根据基金仓位监测模型测算,截至6月20日,基金整体持股仓位84.6%,与6月13日测算结果相比加仓0.6个百分点,主动加仓0.8个百分点。受新股申购资金冻结超预期影响,沪深下跌2.3%,样本基金净值下跌2.1%,当前货币政策渐进宽松,机构也更加重视流动性管理,预计6月“”难再现,汇丰PMI初值即将公布,经济向好因素在累积,随着新股中签率创新低,资金将重新回流二级市场,市场短期回归窄幅震荡,基金仓位小幅上升,仓位较低的混合型基金加仓相对显著。基金持股仓位测算的样本是全部已披露2014年1季报的开放式主动型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采用截至6月20日的数据,基金整体持股仓位84.6%,与上一期测算结果相比加仓0.6个百分点,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主动加仓0.8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基金整体仓位89.2%,上升0.3个百分点,主动加仓0.5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整体仓位78.3%,上升0.9个百分点,主动加仓1.3个百分点。按照基金2014年1季度末资产净值规模进行排序,分别划分为四个规模区间。从分类汇总的结果来看,50亿元以上规模基金仓位较高加仓幅度较小,其中,50亿元以上规模基金平均仓位86.5%,主动加仓0.5个百分点;50亿元至20亿元规模基金平均仓位83.9%,主动加仓1.2个百分点;20亿元至5亿元规模基金平均仓位82.9%,主动加仓1.0个百分点;5亿元以下规模基金平均仓位79.3%,主动加仓1.4个百分点。
从基金仓位分布结构来看,仓位低于70%的基金数量占比继续下降。其中,仓位高于90%的基金数量占比27.0%,增加1.0个百分点,仓位在80%至90%之间的基金数量占比37.0%,增加1.9个百分点,仓位在70%至80%之间的基金数量占比16.9%,减少0.5个百分点,仓位低于70%的基金数量占比19.1%,减少2.4个百分点。从基金主动性调仓来看,主动加仓的基金数量占绝大多数。其中,主动加仓的基金数量占比77%,有55%的基金主动加仓幅度在3%以内,21%的基金主动加仓幅度在3%以上;主动减仓的基金数量占比23%,有14%的基金主动减仓幅度在3%以内,10%的基金主动减仓幅度在3%以上。从基金公司来看,72家基金公司中有51家主动加仓,21家主动减仓,主动加仓的公司家数增加5家。管理规模前十名的公司,整体仓位由83.1%上升到83.6%,主动加仓幅度接近同业平均水平。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公募投资总监七成以上看平沪指 主动加仓占比显著下滑|基金|投资总监|公募基金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执笔/21世纪资本研究院研究员 李洁雪
  9月16日至21日一周,21资本研究院北上广深四地研究员针对国内主流公募基金的投资总监(或权益投资总监)发起了第七期《公募基金投资总监月度调查》,走访调查其对未来一个月A股走势的看法与判断。发出问卷38份,合计收回有效问卷33份。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二季末,上述33位投资总监所在公募基金所管理的资金规模总额达4.73万亿元,占二季末公募基金全行业管理资金规模总额的58.17%。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公募投资总监对未来一个月A股走势看平,看平上证指数的投资总监占比72.73%,看平创业板指数的投资总监占比57.58%。
  此外,仓位高于八成(包括八成)的投资总监占比仅为42.42%,较上月的50%下降7.58%。50%的投资总监在过去一个月中仓位基本没有变化,进行主动加仓的投资总监仅有6人,占比由8月的40.63%下滑至18.75%,下滑程度显著,而主动减仓比例则由8月的15.62%上升到31.25%。
  整体来看,无论是对未来一个月市场走势的预期,还是投资总监在仓位上的变动,都明显地反映出大家对当前市场的态度较上个月更为谨慎。对于接下来的市场行情,大家显得并不乐观。
  七成以上看平沪指
  调查问卷显示,相较上个月,9月公募投资总监对未来一个月的A股走势,愈发趋于谨慎。
  据21资本研究院调查,对未来一个月A股上证指数的行情走势的判断,33位投资总监中,看平(上证指数涨幅在-5%到5%之间)的有24位,占比72.73%;看涨(上证指数上涨超过5%)的有5位,占比15.15%;看跌(上证指数下跌超过5%)的有2位;另外有2位投资总监认为不好判断。
  与上期统计数据对比来看,受访的公募投资总监们不但延续了上月的谨慎态度,而且变得更为谨慎,看平占比相较上月提升了13.35%;看涨的比例则由上个月的25.0%下降至本月的15.15%。(图表一)
  而对于未来一个月A股创业板指数的行情走势的判断中,看平的同样居多,看跌的其次。其中,看平(创业板指数涨幅在-5%到5%之间)的有19位,占比57.58%,较上月同期上涨4.45%;看跌(创业板指数下跌超过5%)的有6位,占比18.18%,较上月同期上涨5.68%;看涨(创业板指数上涨超过5%)的仅3位,占比9.09%,较上月减少15.91%;认为不好判断的有5位。
  与8月相比,33位投资总监对创业板指的走势预期相对较低,看涨的人数占比明显减少,看平和看跌的比例显著提高。(图表二)
  总体来看,对于未来一个月市场行情趋势的判断,此次调查结果较上月还是有一定变化。在整体谨慎情绪上升的背景下,投资总监对沪指和创业板指的乐观程度都不高,尤其对创业板指的预期变得更低。
  主动加仓占比显著下滑
  操作层面,据调查结果显示,公募投资总监所管理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整体较上月有一定程度下降。
  具体来看,33位投资总监中,有14位投资总监仓位在八成以上(包括八成)。其中,仓位高于九成(包括九成)的数量仅有1位,占比3.03%;仓位高于八成(包括八成)的有13位,占比39.39%;两者合计占比为42.42%,较上月同期数据50%下降7.58%。仓位在七成到八成之间(包括七成)的有11位,占比33.33%;仓位在六成到七成之间(包括六成)的有4位,占比12.12%;仓位在五成到六成之间(包括五成)的有1位;另外有3位低于五成,占比9.09%。(图表三)
  对比上月来看,投资总监在低仓位段的占比保持稳定,不过仓位高于八成者有所减少,而仓位在七成到八成之间(包括七成)的则有所增加,说明更多的调整集中在高仓位者向下减仓。从投资总监所管理的偏股型基金的仓位的主动管理方向变动也能反映这一情况。
  33位投资总监中,有32位透露了其过去一个月的仓位变动情况。其中,加仓大于两成或者减仓大于两成(包括两成)的人数都为0,与上月数据相同;加仓一成到两成之间(包括一成)的有2位,占比6.25%,比上月小幅上升;加仓小于一成的有4位,占比为12.50%,比上月减少6.25%;仓位基本不变的有16位,占比50%,较上月增加6.25%;减仓小于一成的有9位,占比28.13%,较上月的12.5%增加了15.63%;减仓一成到两成之间(包括一成)的有1位,占比为3.13%。(图表四)
  这些数据与上月的调查结果相比,出现较大变化,9月投资总监选择加仓的人数明显减少,而减仓人数却在上升。上月中,选择主动加仓的投资总监合计占40.63%,而本月主动加仓的投资总监仅占18.75%;减仓方面,8月主动减仓比例为15.62%,而本月主动减仓比上升到31.26%,减仓占比几乎翻倍。
  整体而言,投资总监们在仓位上显得更为保守,与当前大家普遍较低的市场预期相匹配。
  (21世纪资本研究院研究员李维、王丹、庞华玮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逢低加仓、短线操作,本是许多超短线散户的惯用手法,然而在近日的股市振荡中,外资、机构以及游资却都秀了一把“赚快钱”的技巧,活跃于市场的各路资金均以短线操作为主。 资金短线操作特征明显 沪指自8月27日、28日连续两日分别大涨5.34%和4.82%并最高冲至3235点之后,便再度进入下行区间,连跌4个交易日跌回3000点关口。此后反弹再起,本周重回3200点之上。然而好景不长,昨日再度进入下跌通道,沪指下跌1.39%收于3197.89点。 伴随着大市的上下频繁振荡,资金短线操作特征也非常明显。从资金数据来看,近几个交易日资金较此前确实呈反转之态,但流入和流出的交换异常频繁。 如上周前两个交易日尽管有银行板块护盘,但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出状态。其中,8月31日大资金净流出约512亿元,9月1日净流出约91亿元。然而到了9月2日,资金开始转为净流入,当日入逾619亿元。可见,有一部分资金在当时已选择入场抄底。 然而到了9月7日,资金再度转为净流出,当日大出372亿元。9月8日,大资金又转为净流入约193亿元,9月9日净流入约99亿元,连续两日有资金进入抄底。但到了昨日,资金再度转为流出201亿元。 情况显示,活跃于市场的各路资金也确实以博反弹短线操作为主。从近几个交易日交易所披露情况看,机构席位在大量买入一些个股的同时也在趁机大量卖出。在机构专用席位中,本周买入前三名的个股是海康威视、利君股份和联络互动,买入额均在亿元以上。但在机构席位卖出的前三名中,海康威视和利君股份也在列,卖出额也均超过亿元。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游资席位中。如上海路证券营业部买入前三名和卖出前三名个股就全部一致,分别是多氟多、海康威视和科迪乳业。 沪股通资金超短线腾挪 与此同时,沪股通的资金流向也显示出利用超短线获利的心态。9月7日,沪指午后由红翻绿,并且下跌幅度不断扩大,全天下跌2.52%。不过就在下午收盘前15分钟,港资通过沪股通集中买入约10亿元A股;9月8日,沪指大涨2.92%,当日沪股通录得净流入金额45.15亿元。9月9日沪指继续大涨2.29%重回3200点上方,本来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然而沪股通却净卖出27.67亿元。昨日沪指转回跌势,沪股通又入场抄底,净买入金额达31.71亿元。 如果从一天的资金动向来看,沪股通短线操作的特征更加明显。以9月7日为例,当日一开盘沪股通资金就开始卖出A股而且数额逐步放大,到中午收盘时大约卖出了10亿元。下午开盘后卖出速度有所放缓,并在收盘前15分钟内风云突变,开始集中买进A股,到收盘时买进了约10亿元左右。当日沪股通全天净卖出仅1.77亿元,但总成交额则达到了45亿元。 逢低加仓短线投资成主流 投顾陈杞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盘是否筑底还难以确定,后市可能还有不可预测的风险点,反弹的持续性还要看政策利好能否持续以及后续能否有较为集中的热点。“即使出现反弹,力度可能也不如7月中时那样显著,长线介入风险仍存。但总体来说目前风险相对之前要小些,部分个股也出现投资价值。” 和近日资金短线操作相类似的是,从机构的研报观点来看,逢低加仓、关注短线投资机会也成为较为主流的意见。认为,经济方面,经济疲弱释放政策宽松空间,“财政发力+货币宽松”的组合拳有望持续。政策方面,不管是四部委联合发文表示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还是交易出台严格管控措施,都可看出管理层对市场的呵护之意。券商再次增资入市,让护盘的预期大大升温。周小川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也有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维持未来市场向上的概率大于向下的观点,建议轻仓者可考虑有所加仓。” 申万宏源也表示,从目前看,本轮反弹已经展开,短期内还不会马上结束。随着场外资金的源源介入,后市反弹仍有空间。预计指数空间大概率还有10%左右,强势个股的升幅有望接近20%。建议低仓位投资者可在振荡中逢低加仓,以相对积极的姿态参与本轮反弹。
“好买财富”微信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超过2000款理财产品任您选择
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理财方案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11-20倍银行活期收益,随存随取,安全保障,免手续费
七日年化收益:4.04%
理财问诊 提供各种理财产品诊断服务
理财产品业绩背后的投资逻辑
帮您判断高收益是否可持续
解密投资标的、重仓股等信息
已有1765位用户问诊,共解决1765个问题
完全不会理财?
理财产品排行榜
近三月收益:28.00%|购买起点:1.00元起
近三月收益:23.38%|购买起点:1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20.71%|购买起点:1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20.50%|购买起点:1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20.50%|购买起点:10.00元起股基整体显著加仓 后市判断仍存分歧_网易教育
股基整体显著加仓 后市判断仍存分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多家券商基金仓位监测报告显示,近两周开放式股票方向基金平均仓位持续攀升,整体仓位超八成,处于2006年以来较高水平,仓位在90%以上基金数量明显增加。在政策微调、海外市场恐慌情绪逐渐缓解时,基金经理市场信心正逐步恢复,高仓位迎反弹渐成主流。但基金对后市走向判断存在分歧。
海通证券报告显示,主动管理的股票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10月20日的73.43%提升至11月3日的80.59%,大增7.16个百分点,升至2006年以来较高水平。
华泰联合证券报告显示,截至11月4日,纳入测算的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相比10月21日增加0.51个百分点,达84.83%,其中股票型基金增加1.16个百分点,达87.51%。
民生证券据显示,截至11月4日,主动型股票方向基金仓位较10月21日上升1.39个百分点。
海通证券测算,上周末,股票型基金中仓位高于90%的基金数量大幅提高,增幅达43.59%;混合型基金中仓位介于60%至70%及低于60%的基金数量分别减少8.70%和34.38%。
华泰联合证券测算显示,近两周高仓位基金数量占比明显提升。截至11月3日,仓位超过90%的基金达127只,占比达50%;仓位低于70%的基金仅为15只,占样本数量的6%。
不过,在仓位整体提升的背景下,大型基金公司仓位策略却出现分歧。据海通证券统计,近两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4家主动减仓,6家主动增仓。
海通证券认为,在整体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基金在近两周选择主动提升仓位,分享市场此轮反弹行情,但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仓位有增有减,表明在市场反弹后,基金对后市走向判断存在分歧。 记者 李良(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险资一季度加仓A股2730亿元 险资显著加仓-中新网
险资一季度加仓A股2730亿元 险资显著加仓
  信息时报讯(记者 叶静) A股行情造好,保险公司也加大了权益类产品的投入。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保险资金在权益类投资比例上大幅提升,持有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合计13055.8亿元,占比总资产的13.2%,较年初上升2.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险资在一季度加仓A股资金达到2730亿元。
  险资显著加仓
  上市公司2014年报和2015年一季报近期披露完毕,保险资金投资表现和路径渐露影迹。在资本市场行情上行趋势下,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和相关业绩明显增长,吃到甜头之后,险资也在不断加大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比例。统计显示,险资已跻身约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并新进部分个股,涉足创业板部分标的。
  保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98940.2亿元,较年初增长6%;资金运用收益2135.3亿元,同比增加1251.9亿元,增长141.7%;平均收益率2.23%,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其中,权益类投资中,持有股票及股票基金总额达到1.3万亿元,占比总资产的13.2%,较年初上升2.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增量资金达到2730亿元。
  同花顺数据显示,一季度保险公司大力加仓87只股票,其中“一带一路”概念最受青睐。中国交建成为“香饽饽”,被险资大力增持101.9亿股,涉及金额1895.3亿元。其次是河北钢铁和广汽集团,分别增持51亿股和36.1亿股。对于一季度大热的创业板公司,险资也积极涉入,其中增仓最大3只个股是巴安水务、绿盟科技和国祯环保。
  不过对于银行等大蓝筹,险资则进行了大力减持。农业银行成为众矢之的,共有140家保险公司减少了对农业银行的投资,共减持68.4亿股,涉及金额358.6亿元。此外,招商银行、中信证券、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情况也如出一辙。
  险资余粮充足
  自2014年8月保险业“新国十条”公布后,险资运用的各方面条件相继得到进一步放宽,活动空间增大,更加灵活全面的资产配置方案成为保险机构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以现有行业可运用资金量计算,若能在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方面的配置提升1个百分点,则保守估计将至少再释放1000亿元以上资金进入权益类市场。
  广东煜融投资总经理吴国平昨日对信息时报记者表示,虽然相比其他金融板块,险资权益类投资配置比例并不突出,但与险资自身历史配置比例相比,已有很大进步,也说明在权益类投资窗口期出现后,险资及时参与其中。若市场能继续上涨一段时间,险资入市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仓位增加,保险公司业绩弹性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长江证券分析师王东表示,险资手头余粮依然宽裕,缺少的只是投资机会。近期市场出现下跌,险资有可能在此期间分批入场。按照有关数据,截至一季度末,保险总资产达到10.8万亿元,其中三成可用于权益类投资。以此粗略计算,进入市场的资金可以达到3万亿元,目前用于股票投资的额度仅有1.3万亿元,未来空间巨大。
【编辑:陆肖肖】
>证券频道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字塔加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