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离财务自由之路会越来越近吗

&讲了很久的财务自由,大家应该都明白到底啥是财务自由。但是,想实现财务自由好像还有点困难。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多维度理财,学会了可以让你离财务自由更进一步。维度一:有稳定的收入稳定的收入是积累原始资金的基础,如果从一开始就想着天下掉馅饼,不去工作没有收入,别说财务自由了,其它维度的事情也很难执行下去。所以,拥有稳定收入是第一维度。而此处的稳定并不是指一定要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是指自己能一直有工作,一直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进账。维度二:省钱+储蓄有了收入还不够,很多&月光族&也有稳定的收入,但因为消费不够节制,同样无法实现原始资金的积累。因此,在有了稳定的收入后,省钱和储蓄也是必不可少的。那该如何做?理财师表示,记账可以帮助大家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开支,以达到省钱的目的。同时,使用支出=收入-储蓄的公式,可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积累更多资金。维度三:寻找&生钱&渠道&钱生钱&的过程就是增加被动收入的过程,如果从此过程中获得的收入越多,那就越接近财务自由,甚至最后实现财务自由。听上去确实很美好,但要实现&钱生钱&并非一件易事,只有找到合适的渠道或产品等,才能让财富得到稳步的增长。不然,则很可能收益未获得还损失了不少。维度四:懂得&护钱&有一句话叫做&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无法预料将来会发生什么。但很多意外或是疾病往往会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使家庭财产大量流失。所以,应急资金还是有必要提前准备的,另外还可以适当配置些商业保险。这两者均能对家庭的大部分资产起到保障作用,达到&护钱&的目的,同时也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维度五:投资自己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无论自己活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能少了学习。而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学习就更重要了。学习就是一种投资,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工作技能,还能丰富知识,让自己在职场中更具竞争力,薪资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实现财富的增长。如果还没实现财务自由,不妨先通过以上五个维度,让自己离财务自由更近一点。
|IP:222.170.*.*
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的用户
钱生钱和护好钱为原则的
|IP:115.171.*.*
来自:北京市的用户
活动参加了,很好玩!不错
|IP:58.246.*.*
来自:上海市的用户
谢谢分享,说的很有道理!
|IP:113.231.*.*
来自:辽宁省铁岭市的用户
楼主说的极是呀,广纳财源
|IP:61.158.*.*
来自:河南省开封市的用户
谢谢心心分享学习了,
|IP:49.80.*.*
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用户
谢谢分享你的看法,安心理财。
|IP:58.23.*.*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的用户
|IP:117.136.*.*
来自:青海省西宁市的用户
谢谢楼主分享阅读了解了解
永远的蓝天
永远的蓝天
|IP:123.121.*.*
来自:北京市的用户
安心导读提供的人生哲理、投资信息与、理财知识、热点、生活常识、社会新闻、体育消息、创业故事值得一读。看看你距离财务自由还有多远?
我的图书馆
看看你距离财务自由还有多远?
  什么才是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大致是这样一种状态:当你不工作或失去工作的时候,不必为金钱发愁,你的资产所孳生的收益(也称被动收入)能够让你维持比较体面的生活,你可以有足够的金钱、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还有人认为,一个真正的“财务自由人”应该是,一个既有钱,又有闲,和保持了一个平常自由心的人。不必为钱而工作,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保持财产性收入的净现金流入,这样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被动收入对于实现财务自由很重要,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不用工作和付出,就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进账。比如银行存款利息、股票分红、房屋租金等。有专家测算,在我国达到财务自由的标准(考虑通胀因素)大致为:一线城市446万元,二、三线城市297万元,小城镇149万元。而某银行高管认为,按无风险收益率3%、家庭年支出20万元的水平,达到财务自由的标准是拥有660万元可支配现金。  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也曾给出另一种计算财务自由的方法。这个公式是以负债情况占个人资产比例和财产性收入占职务性收入比例两个维度来阐述个人或家庭的财务自由程度。重度屌丝:没有财产性收入、银行贷款为零中度屌丝:财产性收入︰职务性收入低于1︰5银行负债︰个人资产低于1︰5轻度屌丝:财产性收入︰职务性收入低于2︰5银行负债︰个人资产低于2︰5显然,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群给出的财务自由定义存在一定差异。而我们普通的工薪族要如何像大佬们一样实现财务自由呢?  根据专家建议,首先我们有必要全面、真实、准确的了解家庭财务状况,编好三张表。家庭资产负债表分析3个指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总资产)衡量家庭的总体债务水平能力参考值在0.4以下清偿比率(净资产/总资产)反映家庭综合偿债能力的高低参考值为高于0.5实物资产比率(实物资产/总资产)反映家庭实物资产配置的适度性参考值为0.5左右。  家庭年度现金流量表分析4个指标:结余比率(年结余/年税后收入)反映家庭提高净资产水平的能力参考值是0.3以上消费比率(月支出/月收入)反映家庭收支情况是否合理债务偿还比率(月偿还额/月税后收入)反映家庭月度债务负担,参考值0.35以下备用金充足率(易变现资产/最近3个月支出平均金额)反映家庭预备支付能力,参考值为3-6倍。  财务自由试算表分析3个指标:体面指数测算目前家庭生活的水准,客观地评估家庭发展所处的阶段。储蓄比率(月收入-月支出)/月收入,反映家庭控制开支和增加净资产的能力。投资于净资产比率反映客户通过投资提高净资产规模、拓宽被动收入来源的能力。  做好原始积累有银行理财师建议,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首先要有稳定的收入,保证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毕竟挣得越多走向财务自由的速度越快;其次是攒钱很有必要,在消费与储蓄上需要平衡,月光族并不可取,有钱了才能让钱生钱。  学会零存整取大家不要以为小钱不起眼,要知道投资时间越长,复利的作用就越明显。零存整取,每月固定存一笔钱,存期一年,到期后全部转为一年定期存款或国债,存款和国债是没有风险的,可以作为生活备用金或以后购房的首付款。  合理配置结余现金兼具家庭安全保障的投资理财品可以根据资金量的许可、个人的偏好适当配置理财型保险产品(侧重于为家庭成员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保障)、长期债券、不动产、黄金等产品兼具短期备用金功能的投资理财品如货币基金、宝宝类产品、银行短期理财等在留足上述准备金后的闲钱,可配置到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如信托产品、股票等。(内容参考:工薪族距离财务自由之梦有多远?)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财务自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时刻:每当对工作感到厌倦,觉得前途茫茫不知何时是归途时,就会想起“财务自由”。想着如果你财务自由了,就能在春光明媚、鸟鸣花香的时候可以随时放下电脑,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想这样的人生境界也是醉了。然后打开手机查到存款余额,瞬间美梦打破。然后默默的来一句:离财务自由还有十万八千里呢!不知何时财务自由已经成为了一个流行词汇,多少人梦寐以求之。但是真正实现的人又是少之又少,财务自由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为什么实现财务自由就这么难呢?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实现财富自由呢?什么是财务自由:财务自由说白了就是指:你不去上班,然后能维持目前现有的生活多长时间。能维持一年,你就有一年的财务自由;能维持十年,你就有十年的财务自由。因此,财务自由是一个时间概念。就像你有一辆汽车,车里的油有多少,你就有多久的驾车权,油烧尽了,你就开不动了。为了继续开,你就得买油,兜里有多少钱,就能延续多久的驾车时间。总结成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是:财务自由=被动收入&花销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财务自由的两个因素就是:被动收入和花销。增加被动收入,减少花销,那么你离财务自由就会越来越近。减少花销很简单,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去购物之前做好计划,减少不理性的消费。但是,该花的得花吧,该给孩子买的东西得买吧,不能因为想早点实现财务自由就委屈了自己和家人吧,所以花销这项没什么好说的。主要还是要从增加被动收入入手。被动收入是什么意思?被动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乍看上去有点像“不劳而获”,实际上,在获得“被动收入”之前,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劳动和积累。增加被动收入的几种方法:房产包租:首先你得有一套空闲的房,前提还是适合出租,地理位置好,租得出去的房。实体投资: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投资前景不明。知识产权: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这些一般人很少能达到。投资:投资就是“钱生钱”用钱去赚更多的钱。推广信掌柜:成为渠道商,推广用户刷卡获得分润,可制造持久且稳定的被动收入,让你躺着赚钱~~从以上几种增加被动收入的方法中来看,最现实也是最适合普通人的就是投资跟推广信掌柜了。因为不要求学历,不需要经验,不需要家庭背景,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那么投资与推广信掌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足够的闲余资金一个良好的心态拥有一定的技术人人都想赚钱,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以一定要具备以下这些资质,才能来投资。首先,端正心态世界上没有一本万利的好事,毕竟谁都不喜欢吃土。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承担得起多大的风险,才能获得多少收益。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所以,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不要去想一夜暴富,去做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脚踏实地,先炼好本事,再一步步来。投资要用闲余资金,而信掌柜则风险接近零一个人拿着老婆本去投资,有可能他一举赚回10个老婆,但也可能赔了夫人还折钱!那么万一不幸的真就赔了呢?所以说投资一定要用闲余资金,娶妻钱不能用,糊口钱不要投,医治钱不可动。如果推广信掌柜APP,努力一把一年内分润累计回本的几率为99%!掌握技巧,理性看待刚入门不会没关系,但不会不学还乱交易那就不对了。首先,得先学会看,懂一些基础术语,会起码的基本操作。不会或不太会的情况下,要先学,并要理性看待,不要盲目,切记!稳赚稳赢!注意止损止盈!注意止损止盈!注意止损止盈!以上小编只是给了大家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方向,要想靠投资实现财富自由也没有那么容易,投资可是一门大学问,所以大家得通过不断的学习,学好硬本领之后才能进入到投资市场。或者你可以选择推广信掌柜APP,做足长久被动资金流。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有何不同?著名社会学家,现在是斯坦福大学教授Mark Granovetter,曾经在70年代专门研究了在波士顿近郊居住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是怎么找到工作的,并把研究结果作为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Granovetter找到282人,然后从中随机选取100人做面对面的访问。发现其中通过正式渠道申请,比如看广告投简历,拿到工作的不到一半。100人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工作。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当宅男们绞尽脑汁纠结于简历这么写好还是那么写好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工作已经让那些有关系的人先拿走了。但这里面真正有意思的不是靠关系,而是靠什么关系。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现在有了网络,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分析我们是通过什么联系得到新知识的。比如你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经常阅读和转发来自网友的各种推荐,那么是亲密好友的推荐更有用,还是弱联系的推荐更有用呢?Facebook的数据团队2012年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项设计得非常巧妙的研究。研究者有个简单办法判断你跟各个网友之间的联系强弱。比如说如果你们之间经常互相评论对方发的状态,那么你们就是强联系的关系,否则就是弱联系。这项研究统计人们在Facebook上分享的那些网页链接 —— 如果你分享这个链接,你大概认为这个链接是有用的。这种分享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你的朋友(不管是强联系还是弱联系)先发了这个链接,你看到以后转发。另一种是你自己独自发现这个链接。我们可以想象,前一种方式发生的可能性肯定要比后一种大,社交网络的作用就是让网友向我们提供信息啊。Facebook的这个研究通过随机试验的办法来跟踪特定的一组网页地址,结果发现别人分享这个地址给我们,我们看到以后再转发的可能性(p_feed),比我们自己看到 这个地址直接分享的可能性(p_no feed),大五倍以上。这两种可能性的比值(p_feed/p_no feed),也就是网友分享的放大效应。我们的转发行为是相当亲疏有别的,我们更乐意转发“强联系”分享给我们的信息。统计发现如果强联系发给我们一条信息,我们转发它的概率大约是弱联系发过来信息的两倍左右。这个理所当然,强联系之间本来就有类似的兴趣。有人据此甚至担心,社交媒体是否加剧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局面?我们会不会因为总跟志趣相投的人呆在一起而把社交圈变成一个个孤岛呢?不用担心。我觉得这个研究最巧妙的一点是这样的:它不但比较了我们愿意转发强联系还是弱联系,还比较了两种不同联系的放大效应。强联系的放大效应是 6,而弱联系的放大效应是9。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网址,你看到一个弱联系分享给你你再转发的几率,是你自己发现这个网址再分享的几率的9倍。再说白了,就是强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你自己本来也有可能发现;而弱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他要没告诉你你恐怕就发现不了。这个性质和当年Granovetter说的何其相似!然后再考虑到人们接收到来自两种联系的信息总量,把它们用相应的分享几率加权平均之后,发现来自弱联系信息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强联系。也就是说,虽然人们重视强联系,人们的大部分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现在“弱联系”理论已经被推广到了任何新消息或者新想法,不管你是仅仅想学点东西,找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应该避免成熟圈子中的“强联系”,而应该走出去追求“弱联系”。谨慎和熟人合伙&section style=&margin: -1.8em 0px 0padding: 0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width: 20height: 3word-wrap: break-word !background-image: url(& data-width=&20em& no-&=&& 0?wx_fmt='png&);background-size:' rspigjj0s1ls8r4uune7nzwono4uytudicria1oojszrnyqdgbuxpcupnk0hgkmoraeknj41d3a88bb7fieslc4a=&& mmbiz_png=&& =&&&已经有统计表明,从弱联系那里获得想法,乃至于与弱联系合伙创业,有利于提高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社会学家Martin Ruef问卷调查了766个在美国西部某个大学(其实是斯坦福大学,尽管论文里并没有明确说明)获得MBA学位,然后又曾经至少尝试过自己创业的“企业家”,他想从中发现弱联系和创新的关系。Ruef统计了这些MBA们所创办公司的人员构成和信息来源,并且使用各种办法评估这些公司的创新能力,比如考察是否推出了新产品或者新的销售手段,是否打入国际市场,有多少专利等等。是从哪来的想法直接刺激你创业的?Ruef发现,这个创业想法来自与家人和朋友这些强联系讨论的,只占38%。而来自与客户和供货商这类商业伙伴这些弱联系讨论的,则高达52%。另有人则是受媒体或专家启发。可见好想法来自弱联系这个定律从创业之初就管用。看来经常出去参加饭局的确比在家呆着强。但是那些连饭局都不参加的创业者有可能更强。现在我们再考虑公司开起来以后的信息来源。如果你在创业过程中的信息网络主要由弱联系构成,你的创新能力是那些指望强联系的公司的1.36倍。而如果你干脆不靠熟人,直接从媒体和不认识的专家那里获得信息,你的创新能力则是强联系公司的1.5倍。而从社交网络来看,跟前面英国数据的结果一致,你的社交网络越多样化,你的创新能力就越强。那些拥有极度多样化社交网络的企业家,他们既有强联系也有弱联系,还接受从未打过交道的人的意见,其创新能力是那些只有单一社交网络的人的三倍。虽是如此,大部分创业团队仍然由家人和朋友构成。强联系团队和弱联系团队的数目对比差不多是五比三。所以我们看到中国人搞家族企业,或者好友合伙创业,也只能理解,就算是斯坦福MBA又能怎样。而Ruef使用一个创新评估模型发现,弱联系团队的创新能力差不多是强联系团队的1.18倍。更进一步,如果这个团队成员在此之前从来不认识,那么这个团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更高一点。但是人们很难拒绝强联系的诱惑。比如在我们心目中风险投资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是比较理性的人,或者至少应该是比较冷酷无情的人,对吧?就算是这帮人也会犯追求强联系的错误,而这个错误使他们付出了相当显著的代价。这是一项非常新的研究。2012年六月,哈佛大学商学院的Gompers,Mukharlyamov,和Yuhai Xuan发了一篇名为《友谊的代价》的论文。这篇论文考察了3510个风险投资者,以及他们在年间11895个投资项目。有些人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合作,比如大家都是名校毕业;但更多的人选择与自己的“熟人”合作,比如是曾经的同学、同事,或者仅仅因为二人是一个种族。这个研究发现,按能力搭档可以增加投资的成功率,而找熟人搭档,则会极其显著地减少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这些人愿意跟什么样的人搭档呢?能力是一个参考因素:如果两个人都是从名校毕业,他们发生合作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5%。但更大的参考因素是关系:如果两个人是同一个大学的校友,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20.5%。而关系亲还不如种族亲!如果这两个人是同一个种族的,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22.8%。那么不同类型的搭档关系,对投资成败有什么影响呢?两个风险投资者中如果有一个是名校毕业的,其投资的这个公司将来能上市的可能性会提高 9%。如果他的搭档也是名校毕业,则提高11%。所以按能力选搭档,哪怕你把能力简单地用学历代表,都的确能增加成功概率。可是如果选一个以前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干过的同事搭档的话,会让风投成功的可能性降低18%。如果选校友,降低22%。如果选“族人”,降低25%。看来风险投资的最佳合作伙伴,应该是一个从来没跟你进过同一个大学,从来没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过,而且跟你不是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所有人都喜欢强联系,哪怕是风险投资者和斯坦福MBA也是如此。我们愿意跟他们在一起混,我们愿意给他们打电话,我们愿意转发他们的微博。但是熟归熟,工作归工作。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现在社会学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说明,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录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
Copyright (C) 2015 版权所有:重庆邦华投资有限公司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80后靠理财惊人逆袭
私人理财师
闺蜜是80年的,是个本份老实并且善良的姑娘,但是她的择偶眼光我真是不敢恭维,找了个比她大10岁的老公。
老公是电工,现在的月收入在2K8左右,她之前在工厂上班,月收入在3K5左右。在她未离开工厂跳槽之前,她们夫妻俩的月工资收入大概就是6K左右,但是自09年以后,每年都能将工资存下,到了12年开始,每年能存下10W左右。
闺蜜是02年结的婚,结婚时,她带着2万多的存款嫁给了一无所有的老公,老公婆家给小夫妻盖了28平米的待拆迁房,这个房子就成了婚房,唯一最贵的家电就是她老公婚前买的5K左右的索尼大屁股电视。
当时我们这的房价大概是800元一平米,当时她的月收入是450元一个月,她攒下存款的唯一方式就是节省。她是那种对自己节省到极致,对家人却很付出的那种人,因为她结婚前,除了攒下2W多的嫁妆,还给她妈妈买了一台洗衣机与一条金链子,因为她是家里的老大,老大总是家里相对吃亏也付出最多的那个人。
02年至07年,闺蜜俩口子的理财方式就是存钱,而且是存活期在卡上,从来没有想过买房,一直在等拆迁,她很勤劳,属于埋头死干的那种类型,属于挣多少存多少的类型。你说她过的苦,她自己却不觉得苦,她觉得她没什么能力,就应该过这样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对,所以,她的心态真的很平和,脾气非常好,很有耐心,是那种典型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类型。
07年至15年,她家开始要逆袭反转了。
当然,我是大大的功臣。因为07年1月的时候我贷款买房了,对于比她小四岁的我的这一举动,自然是惊到她了,特别是她老公,因为她们夫妻俩当时手里的存款足够全款买套房了,她们夫妻俩手上有20几万现金吧,是每年以3-5W的速度攒下的,但依旧挤在28平米的待拆迁房里,等待拆迁,而那时,儿子已经6岁了,想都能想到生活有多不便。
她老公在我买房后,向政府申请了一套经济适用房,她家完全符合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面积80平米总价17W的顶楼,在当时的郊区地段。除此之外,无任何举动,依旧是省钱存钱。
07年迎来了大牛市,她老公是老股民,自然不会错过这波牛市。而我闺蜜因为好性格不管钱的因素,从来不过问家里的财政大事。她老公自然是将所有存款都进了股市,后来的股市大家是知道的,一路跌下去,账面亏损是肯定的,不过她老公也真是朵奇葩,反正坚守着等出水。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闺蜜都对老公没有半句怨言,一来她说事情已经发生了,说了也没用;二来,她觉得她老公也不想这样,已经发生的事情就接受吧,反正现在又不用钱,等着出水吧。我被她的好性子磨到无语。
08年年底,她家买的经济适用房拿到手了,因为离市中心太远,便空在那里。而我那时正对如何财务自由很迷恋,我在某些方面还蛮擅于整合资源的,机缘巧合,我帮她的这套经济适用房介绍了一位非常固定且不差钱的租客,租给国内一家知名垄断企业放置设备了。租房合同一签就是5年,租金是15600元一年。
2014年又续租了5年合同,新的租金是18000元一年。就是说,当年她家17W买的房子,用不了10年,本金就可以收回了,且还白赚了一套房子,且只要无特珠情况,这套房可以一直续租下去。
09年左右,我在论坛认识了一位财蜜熊熊,她是位非常善良与多才的姑娘。也因机缘巧合,10年11年左右,她介绍了两只股票给我,我当时是没什么钱炒股的,但把这个讯息给了炒股的闺蜜老公。
缘于我在她们夫妻心中的威信,她老公乖乖的调仓买了其中一只股票。结果这只股让闺蜜老公在股市上把亏损的钱都挣了回来,还多挣了10几W。这个运气事件得益于熊熊的资源,更离不开她老公的守得住与耐得住性子。
这次,她们的存款达到30W了,每年可以将工资所得全部存下了,因为光房租收入就可以将生活支出打发了,09年的时候,她家的年支出只有1W出头的样子,只是所有存款依旧活期放卡上。
12年闺蜜家的房子终于拆迁了,等了十年,才迎来了拆迁。但房价早已不是十年前的价格了,翻了十倍。闺蜜夫妻俩依旧缺乏财商,没有想过再买房,而是等着拆迁安置房,拿着拆迁的住房补贴租房住。
当时租的房子是1W一年,而当时拆迁的住房补助也差不多1W多一年。租了一年的房,到期帮她搬家时,我劝她利用公积金买套小的学区房,一来解决住的问题,二来解决公积金闲置的问题。将来搬新房了,可卖可租。
得益于信任,她再次听从了我的话,在我家现在住的后面一幢楼买了套50平米的二手学区房,总价28W,贷了10W公积金,月供刚好从公积金里扣。解决了新房没到手的这段时间住的问题,而且还将拆迁的租房补贴省下来了,这样每年又增加了1万多的租房补贴收入。
13年闺蜜买完房,靠着手里的存款再次达到20W,她们夫妻俩都不敢用,等着拿安置房时再补交剩下的房款还有装修,因为她家只拆了25平米,就地安置还得贴钱的。
这一年,她又听从了我们夫妻俩的建议,将存款通过我先生放入了当地政府的集资款中,年息13.8%,当然,若不是我们交好了十来年,我是不会做这件事情的,因为我家背负的风险的太大了;她家也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是以我先生的名义存的,不然当地政府也是不收的。
所以,13年开始,她家又增加了一笔理财的收入,一年又是2W多。
14年,在我先生调离放集资款的那个相关单位后,为了规避风险,我们劝闺蜜收回了集资款,所得的理财收入,加上她家的房租收入,以及拆迁的房租补贴,和每月所挣的工资,加起来真的不少了。
因为她家花的少,所以存款结余率非常高。加上那一两年货基大热,因为不确定何时拿钱交房,我就帮她把所有的存款都买了货基,当时我记得每天的货基收益是50几元,一个月大概货基收益就能有1500元了,而且每个月还在不停的增加本金,截止她家15年4月拿房时,货基现金宝给她家挣了3.8W,这得益于她家的本金多,更得益于她家每个月高高的结余率。
15年的现在,她家拿完房装修完房子后,手里又剩下30W,对的,她手上现在有三套房子,而且总贷款才只有不到10W,她的资产是正的,现金流也是正的。一套出租,一套自住 ,一套正在装修。她决定继续听从我的建议等住到新房子后,将现在住的50平米的学区房再装修一番租出去,增加现金流。
同时,在我的陪同下,将手中剩下的30W买了江苏银行的新手标理财产品,5.5%的年息,时间三个月,刚好在年前到期,便于下一步规划资产配置。
更在我的陪同下,帮她婆婆的拆迁安置款25W都买了国债,又被我说服开了人生中的第一张信用卡。最近,我在学习各种P2P,买了几个新手标,她也跟着我买,挣点羊毛钱。
昨天,我告诉她我们这的城市房价有小松动,问她要不要也到城南贷款买一套和我做邻居,她很心动更很愿意。老实说,她现在比我有钱的多,因为14年12月底的时候,我让她从厂里辞职,跳到我们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她很努力很勤奋,现在每个月的收入都过万,虽然工作强度与压力都比较大,但是,新的环境让她成长的更快了。
而收入的增加无疑更加加快了她家的攒钱速度,离财务自由的实现更近了,因为她家的支出少,结余率高,现金流比我家充足的多。我觉得,按她家目前的样子,待到再出租一套房子时,获得的被动收入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甚至可以讲,她家现在已经财务自由了,房租加上银行理财加上她的失业金配上她家的低支出高结余率,财务自由轻松实现了。
诚然,闺蜜如果不是身边有我这样一位对理财敏感的朋友,她家的日子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一样会小康,只是不会像现在这么轻松,我自认为算是她理财路上的贵人。
但是,若没有她的好心态,没有她的包容好脾气,没有她的吃苦耐劳,没有她的勤奋节俭,没有她家的高结余率,即便你掌握再多的理财方式,也不能应用好这些理财工具,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比如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虽然叫嚣了财务自由这么多年,因为没有很好的结余率,依然在老鼠圈里跑。至于闺蜜的生活质量,这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过的有多苦,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觉得自己很幸福更很知足,我一直很佩服她的好脾气与好性格,所以,当我们追求财务自由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修身养性,知行合一,因为真正的幸福在财富之外。
拓展阅读:关于理财,你可能存在这些误区!
理财误区一:有钱才可谈理财投资
理财是不管你有多少钱都需要做的事。财投资没有门槛,钱少有钱少的投法,钱多有钱多的投法。就算你穷的全身上下只剩下几百块,你也可以选择是花掉还是存起来,甚至放到余额宝里(等于买货币基金)。
理财误区二:无债一身轻
我们中国人素有“万事不求人”的古训,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张口借钱,但借与被借之间还缺少信用记录。然而,现在经济社会证明,适度负债可以在经济安全的情况下,加快财富的积累,因此要学会借鸡生蛋,借钱生钱。
理财误区三:不听建议自助理财
不少人是现代经济社会的理财盲,却对理财顾问心存戒心,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财顾问业是社会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要善于借助专业理财顾问的帮助,这是一种双赢策略。
理财误区四:勤俭节约和大肆挥霍并存
有些人对所赚的第一桶金极为重视,甚至极端苛刻地节省正常开销,从牙缝里省下来钱进行投资,然而对拚死拚活赚来的万贯家产却肆意挥霍。对于财富要保持平常心,不能“今天有钱今天醉”。
理财误区五:有财怕露富,窖藏最安全
中国人讲究“闷声大发财”,许多人喜欢把钱或金银珠宝悄悄地存在家中或保险箱中,还怕别人知道借钱吃大户,这首先造成家庭“通货膨胀”的一种损失,实在是一种下下策。应当对所拥有的资产进行科学规划,生活中只保留适量现金流通即可。
理财误区六:目光短浅和暴富心理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采取一种有水快流,有钱快赚,落袋为安,干一锤子买卖,最后导致自己全面的信任危机,这种情况在生意场上屡屡发生。赚钱一定要着眼于长远,要有足够的耐心。
理财误区七:缺乏心理准备
许多人要追求达到一个目标,受示范效应的影响较大,容易跟着潮流走,但在投资市场上往往是击鼓传花,最后承接者就是十足的输家。人们更应该认定自己理财目标和投资理念,对投资风险和收益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理财误区八:因贪小便宜失大钱
一些人自以为精明,理财上好像很会算计,往往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每天早上买菜时讨价还价只为省一角钱,而在购房或其他方面投资上却不作推敲盲目投入,导致损失。算账不分主次是典型的小聪明。
理财误区九:打法律擦边球的侥幸心理
有不少人认为,创业期间只有打法律擦边球才能快速致富,违点禁也无大碍,等积累到大的财富后再合法经营,这只存在着一些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然而,如果一经查出违规,可能还要追溯历史记录,不仅承受沉重的处罚,也给自己创业心理带来了伤害。
来源:全民学理财、网络
一键分享到:
一本正经的 柒小姐财记 柒小姐财记 一个很聪明的学霸 记得电影《天下无贼》,一句经典对白:21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如今,哪款人才最值钱? AI方向的...
昨天姐在群里聊了这事,私聊我的人挺多,索性今晚唠唠。 投资赚钱,可以看昨晚文章——你...
正经唠投资的 柒小姐财记 柒小姐财记 昨晚发福利,今晚聊干货。 我们享受P2P红利期,降息是早晚的,眼下收益不错的时候,要抓住:来了,年化高达16.2%,双十一后回波血 何况,独家800元福利,够足。 咳咳,上周,姐聊了怎么选基金、怎么止盈,今晚继续连...
又来撒福利的 柒小姐财记 柒小姐财记 从北京回来后,宅着看书过完双十一,又看了两家广州平台,这次挺赶,原计划月中去趟成都,但时间上和广州的冲撞了,姐这次优选了广州。 没去过成都,放首歌,表示下小遗憾。 今天聊聊在广州第一家看的平台:民贷天下,一线平台,...
啧啧,这波支付宝红包...
一本正经闲聊的 柒小姐财记 柒小姐财记 身边有个98年小朋友,才上大学已经开始用lamer了。 她说:每个月省伙食费买化妆品,还怕没有男生请吃饭? 嗯,不到20岁的妹子都懂得投资自己(外在),但这种观点也让我一脸懵逼。 两点,第一个是产品角度,护肤品不...
又到升学季,那些即将参加中考或高考的孩子有可能会: 希望考好又怕考砸,担心啊! 想要放松,心中却总惦记着考试
2016CTCC首站刚刚结束,卫冕冠军TeamKIA以绝对优势包揽厂商冠军。对于这样的成绩主页君表示我们不会
又到周五下班时间,老板我还想工作!!
小编工资已与此zan挂钩,一zan一分钱,求!打!赏!↓↓
个人事迹郭彬,男,汉族,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通信工程硕士,四平市七届政协委员。曾就职于四平联通设备维
私人理财师,分享关于理财、投资、财富、生活的话题。能让你钱生钱,利滚利。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