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主动,全面,完善地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审计职责

镇江市审计局召开“做合格审计人”大讨论动员会
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
  2月27日,镇江市审计局召开全市审计机关“做合格审计人”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东作了动员讲话。  刘晓东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做合格审计人”大讨论活动是去年全市审计机关开展“我的审计价值观”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升华。通过学习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属于知的范畴;通过自身实践,做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属于行的范畴。知与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全市审计人员要秉持知行合一的态度,用实际行动说话,做一名合格审计人,让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做合格审计人,是从事国家审计、践行审计准则的最起码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背景下的当务之急。全市审计人员要高度重视起来,借助本次大讨论活动深入对标找差,提高工作质量,无愧于党委、政府、上级机关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根据活动计划,“做合格审计人”大讨论活动从3月份开始,到10月底结束,全程共分4个环节,分别围绕“纪律”“、”“效率”“、“责任”、“奉献”四个环节展开学习讨论。&“纪律”讨论环节(3月--4月),围绕对《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等的学习,组织审计干部讨论以下问题:公职人员基本行为准则是什么?作为审计人员应如何遵守法律法规和审计工作纪律,注意哪些重点环节?平时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作风涣散的现象?对市委、市政府、上级审计机关及局党组的决策与交办任务,如何更坚决、更有效地执行?通过学习讨论,努力形成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氛围。  “效率”讨论环节(5月--6月),围绕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审计项目现场管理办法》、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市级机关“效能革命”的意见》、《2017年市级机关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的学习,组织审计干部讨论以下问题:审计人员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时间观念、质量观念?审计工作中如何提高工作效能、放大工作成果?如何更好地在审计项目中执行现场管理办法?通过学习讨论,努力形成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氛围。  “责任”讨论环节(7月--8月),围绕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选编》、《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刑法》中关于渎职罪的相关内容、《公务员法》中关于公务员义务与责任的相关条文、《国家审计准则》中关于审计人员工作职责具体条文、“首问负责制”相关规定的学习,组织审计干部讨论以下问题:审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在当前的审计工作岗位上,自己的具体职责又是什么?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作为、不到位的地方?今后如何更主动、全面、完善地履行审计职责?通过学习讨论,努力形成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氛围。  “奉献”讨论环节(9月--10月),围绕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党章》中关于党员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王华同志事迹及其他审计系统内外的先进典型事迹的学习,组织审计干部讨论以下问题:个人与集体、组织的关系是什么?审计人员对“失”与“得”、“给”与“拿”、“做”与“说”等关系应当建立什么样的认知?自己与先进典型的差距在哪里?新时期审计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奉献精神?通过学习讨论,努力形成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氛围。求是 | 适应新常态 践行新理念 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我的图书馆
求是 | 适应新常态 践行新理念 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求是》2016/08 作者:刘家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审计工作,深刻认识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要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切实发挥审计在推进依法治国、鼓励创新、推动改革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一、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维护和促进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审计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组成部分,审计监督职责是宪法确立的。审计的依据、程序和标准都是法定的,这就要求审计机关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为维护和促进法治发挥应有作用。  把握好依什么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是立法的依据和执法司法的重要指导。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另一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一定要处理好严格依法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严格遵循宪法和基本法律法规,以是否符合党的政策、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审计定性判断的标准,切不可拿着一些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法规制度去机械比对、生搬硬套。对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中的具体规定,审计人员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要坚决依照执行。反之,要根据审计情况,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及时修改完善。  把握好怎么依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讲起来、守起来,真正做到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审计机关要坚持依法审计,围绕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凡是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凡是重大违纪违法的,凡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置党纪国法、国家和人民利益于不顾的,凡是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重大履职不到位的,凡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凡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毁损的,必须坚决揭露查处,大力推动整改问责;对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失职渎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违反廉洁从政和廉洁从业规定等问题,要始终坚持“零容忍”。  把握好怎么用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坚持系统的观点,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按照这一要求,审计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慎作出结论和处理。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故意与过失的关系。对主观故意引致的问题,要毫不姑息、坚决查处;对工作过失造成的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慎处理。如果是上级规定不明确或制度过时、不符合实际,被审计单位不得已采取变通举措产生的问题,应当立足于重点揭示和反映这些制度规定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不会与不为的关系。比如,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政策措施中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要分析是主观上消极松懈、不愿作为,还是认识和适应新常态有个过程不会作为,或者是受到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制度规定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阻碍而不能作为,不能一概而论。三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比如,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当查深查透,同时要分析判断是个人问题还是集体违纪违法违规,不能因为一些个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就对一个单位全盘否定,更不能因此影响单位正常运转、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要用法律的手段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鼓励创新,促进培育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审计工作中,坚持鼓励创新,是审计机关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对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凡是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化解过剩产能的,凡是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质增效的,凡是有利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凡是有利于扩大有效供给的,凡是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都要坚决促进总结完善,大力推进形成新的制度规范。  要有保护新生事物的强烈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引导好、保护好。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是对习惯做法、传统模式、现有制度的突破、超越甚至是颠覆。面对新生事物,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一句“不合规矩”,便不问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一种是细心观察、谨慎研判,对符合改革总体方向的,小心呵护其成长壮大。审计人员应当选择后者,切不可固守老思路、老办法,不能简单套用原有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判断新情况、处理新问题。  要有识别扶植创新的战略眼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在审计中应当多方考量。特别是面对很多处于实施或试行中的新举措、新办法,结果和效果尚未完全显现,怎么才知道其利弊呢?对此,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研究,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分析研判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最新知识的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的内容、背景和目的,深刻领会和把握改革方向,了解相关改革的最新进展,真正做到辨别并支持那些符合改革方向的创新举措。  要有包容创新试错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要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审计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大多有一个探索尝试、厚积薄发的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乃至失败。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创新事项,要有包容精神,只要创新不违背改革的大原则、大方向,就应积极支持,推动其改进完善,并注意总结经验,推动形成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健全正向激励机制。  三、坚持推动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坚持推动改革,是审计机关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审计机关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改革、把握改革,更加主动地适应改革、服务改革。对体制机制性问题,凡是制约和阻碍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凡是制约和阻碍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凡是制约和阻碍创新创业、激发活力的,凡是制约和阻碍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的,凡是制约和阻碍转型升级、提高绩效的,都要坚决揭示反映,大力推动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及时更新理念、调整思路、摆脱思维定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为推进改革不断深化作出积极贡献。  围绕制度创新聚焦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审计机关要把促进制度创新作为各项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着力关注体制机制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需要的问题,及时揭示和反映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制度规定。例如对有的地方、部门和单位以“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为由导致资金分散闲置的,不仅要坚决查处,而且要大力促进资金整合、有效使用;对一些部门和领域的具体制度规定没有及时修改完善从而影响改革进程的问题,积极提出审计建议,推动改革、改进和完善。  发挥审计工作优势为改革服好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地位超脱独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优势,依托审计项目开展研究型审计。要以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为主线,加强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和分析,密切关注改革的推进力度和效果,重点关注各领域改革措施不配套、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抵消等问题,及时揭示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重点环节和突出方面,深入分析影响改革推进的根本性和深层次原因,积极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形成合力。  (作者: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在新常态下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黄石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雨银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湖北省审计厅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常态作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重要判断,自提出以来就收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适应新常态,更好地更加充分的发挥审计职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地方审计部门的新使命,也是当前审计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黄石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雨银同志做客我们“在线访谈”栏目。王局长先后在黄石市担任过区委组织部长、区纪委书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等领导职务,具有丰富的领导工作经历和深厚的理论知识。下面,他将以“在新常态下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与网友们在线交流!
首先,请王局长跟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黄石市审计局局长王雨银,非常感谢广大网友们长期以来对黄石审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非常感谢湖北省审计厅门户网站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平台。今天,我非常有幸能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探讨审计工作,期待着大家能为黄石审计事业的发展多提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下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认真地解答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新常态”被反复提及,那么能否请王局长谈谈,您对“新常态”一词的理解?
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论断。随后,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了进一步阐释,他强调:“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论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内涵,提出了五大发展新理念;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在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
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
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要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激活存量,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发展实体经济。
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要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发展,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利益,提高企业投资信心,改善企业市场预期。
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要完善落实机制,把握好改革试点,加强统筹协调,调动地方积极性,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抓好改革举措落地工作,使改革不断见到实效,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这一逻辑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审计工作必须放到这个大逻辑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好监督保障作用。
从刚才王局长的讲解中,我们可以得出,新常态已经上升为当前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服务改革发展,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服务新发展。那么在新常态下审计工作有哪些新的特点呢?
新常态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研判,我们既要看到新常态给审计工作创造的良好机遇,也要看到新常态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为审计工作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审计工作要尽快适应新常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深刻、正确认识新常态下审计工作的新特点:
一是新定位,审计定位更高。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将“审计监督”列为“八大监督制度”之一。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其核心就是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审计工作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这既是审计工作新常态之一,也是今后我们审计工作的重心。
二是新任务,审计监督全覆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实现“四个审计全覆盖”,赋予了新常态下审计工作新的内涵、要求和新的任务。审计工作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三是新职责,即审计职责除了审计监督职责外,还增加了保障职责。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审计发挥监督和保障的双重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审计职责除了审计监督职责外,还要增加了对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国家经济安全、公共资金使用、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等审计保障职责。如何在新常态下发挥好审计的双重职责,也成为了我们审计工作研究的新课题。
四是新格局,即全国、全省审计机关将形成“上下一盘棋”格局。《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提出了对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全省乃至全国审计机关将进一步加强了紧密联系,“上下一盘棋”格局将加快形成,这对新常态下一步完善现行审计体制、强化审计监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是新平台,审计信息化平台作用突出,要求更高。《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这既是适应我国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潮流,也是切实履行审计双重职责,提高审计质量、缓解审计人手少任务重的重要举措,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施审计也将成为审计工作的新常态。
六是新期待,即人民群众对审计的期待更高。由于审计工作已经摆脱了原来单纯的经济监督,正处在国家发展的大势中。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到五大发展理念,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的定位更高了,职责更重了,人民群众对审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审计成果、审计方式、审计人员行为也将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因此,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必将成为审计工作的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这种新理念、新常态下,请问,王局长,审计工作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适应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需要?
新年伊始,审计署就组织全国审计系统围绕“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行了集中学习,2月5日,审计署还下发了《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要求全国各级审计机关要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正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新常态下,我们地方审计机关就是要根据审计署的要求,切实践行新理念,全面履行好审计职责:
一是以“三区分”原则作为审计工作的标尺。由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处在深度变革之中,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和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法律法规通常具有滞后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不能完全照搬法律法规,而是要按照“三区分”原则(即把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以是否符合中央决定精神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审计定性判断的标准,开展各项审计工作。
二是注重保护改革发展中的新生事物。要严格按照《意见》要求,坚持鼓励创新,注重保护改革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对突破原有制度或规定,但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质增效,有利于化解房地产库存,有利于扩大有效供给,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和提高资金绩效的创新举措,要坚决支持鼓励,积极促进规范和完善。
三是推进改革落实和制度完善。当前,推动改革举措的落实和促进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对体制机制性问题,凡是制约和阻碍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凡是制约和阻碍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凡是制约和阻碍创业创新、激发活力的,凡是制约和阻碍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的,凡是制约和阻碍转型升级、提高绩效的,要坚决揭示反映,大力推动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
刚刚王局长对新常态、新常态下审计工作的特点、关键点、审计工作如何开展等等逐一进行了讲解,让我们了解到审计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黄石市,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市”、“劲酒之都”,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黄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吗?
好的。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城的黄石市,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和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当前,黄石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黄石市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以2015年为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8.10亿元,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1.93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完成16.85亿美元,增长16.5%,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0.58亿元,增长12.5%。产业发展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工业、服务业协同带动转变,结构调整成效显现,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35.8%,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冶金、建材等高耗能传统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50.3%,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黄石经济发展在结构调整和深刻转型中逆势而进。
黄石市委、市政府在推进黄石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的审计,请问,近几年,黄石市审计局是如何适应新常态,精准服务黄石经济社会发展的?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的原则,自觉服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开展工作,科学谋划项目,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这个”路线图”设计好,使之与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更加合拍,与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更加合拍,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近几年,我们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加强对公共资金的绩效审计,促进整合专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绩效;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密切关注政府债务等风险隐患,维护市域经济安全;加强对扶贫、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促进国家惠民富民政策的落实,推动共享发展;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密切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情况,促进生态立市建设;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促进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经济责任审计是制约权利、推进反腐败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李克强总理说过,审计要成为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和反腐败的“利剑”。请问,黄石市经济责任审计在新常态下采取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经济责任审计是干部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行政等工作的不断深入,结合“八项规定”精神和新常态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个规定》、新《预算法》等条例法规,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采取以下措施推进经济责任审计:
一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模式。我们近期制定出台了《黄石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方式改革创新意见》,结合审计对象实际,从制定经济责任清单、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精简报告内容、调整购买服务方式四个方面,主动适应新常态,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模式,规范权力正确运行,营造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氛围和环境。
二是转变思想观念,实现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无盲区”。我们注重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方法创新、审计成果运用等方面,围绕“权力制约”工作目标实现理念转型,按照 “警”、“审”、“改”、“惩”、“用”发展思路,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为主线,以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以及效益为基础,跟踪监督领导干部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和执行、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重大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个人遵守有关廉政建设规定等情况,实施全程、无盲区监管。2014年,依据《湖北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暂行办法》,我局首次启动问责程序,共对经济责任审计中涉及的37名履职不力干部,进行严肃问责。《黄石掀起审计风暴 37名干部履职不力被问责》分别被人民网、新华网、湖北日报、省政府网等载体采用,发挥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警示作用。2015年,在阳新县年地方储备粮管理审计项目中,我们对审计发现的案件线索进行移送,共有16名相关责任人受到不同程度党纪党规处理,阳新县粮食局局长被免职。今年还首次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根据《湖北省审计厅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市审计系统整合资源、上下联动,组建了市本级、大冶市等7个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组,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为加快我市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教育培训,从思想源头拒腐倡廉。保障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不能仅靠“一审了之”,还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发挥审计对权力的控制预警和约束作用,确保黄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有序。2015年,市委党校将经济责任审计及相关规定纳入到县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程,我市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警示教育实现了常态化和制度化,全年共举办培训2期,接受培训领导干部有100余人。近期我还应邀到市委党校给党政领导干部讲授了《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审计监督》。总之,通过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依法行政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
可以说,黄石市经济责任审计成效显著,有效地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投资越来越大,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请问,黄石审计部门是如何在新常态下加强政府投资审计,充当好政府资金的“保护者”?
政府投资审计是审计机关一项重要的法定职责。新常态下,我们对政府投资审计主要做了三个方面探索、创新。一是创新审计模式。摒弃单一的竣工结算审计模式,实行竣工决(结)算审计、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多种审计方式并存的投资审计新格局。二是探索、规范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2016年,我们印发了《黄石市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方案》,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首批有6个列入国家、省级重点项目计划或市级大型项目计划的建设项目,包括省级园博园工程、矿博园工程、黄阳一级公路工程、黄石奥林匹克公园项目、华新水泥厂旧址文物保护项目、铁黄支线有轨电车项目等,被列为今年的跟踪审计对象,涉及投资概算75亿元。重点围绕项目决策、规划、设计、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管理、资金使用管理、项目竣工决算等环节开展审计。通过审计,及时反映和揭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整改,促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投资绩效。三是实行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和审计整改跟踪督办机制。建立了审计、发改、财政、建设、规划、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交流信息、加强配合、整体联动,有效推动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工作;建立了市政府政务督察室牵头,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人大财经委参与的审计整改跟踪督办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发现的问题,跟踪督促整改,促进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行为,提高建设资金效益。
有网上的朋友问,现在“住房难”、“看病贵”、“待遇享受难”等民生问题一直是网民朋友们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着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否,请问,黄石审计在新常态下服务地方民生发展方面发挥哪些作用?
审计署在《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中,要求抓好的8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对扶贫、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民生问题也一直是我们黄石市委、市政府关心的重点。近年来,我们黄石审计始终把群众的呼声放在首位,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采用各种举措,关注民生问题,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保障黄石的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是加大监督力度,确保监督“无盲区”。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扶贫、救灾、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类惠民资金的审计监督,像住房保障资金、社保资金等重要民生资金做到年年审,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15年是我市实施大规模棚户区改造的第一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达到43.88亿元,占全市城镇住宅投资总额的45.8%,启动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54个,涉及3.8万户,完成签约2.6万户,其中货币化安置1.3万户,选择货币化补偿方式的达50%。面对我市这一“一号民生工程”,我局派出审计组及时组织审计,审计发现因时间紧、任务重,改造工程普遍存在的不严格执行程序和标准,滥用奖励政策和社会救助政策等问题,报送的审计专报被市长批示,督促各责任单位完善制度,加强整改,全力保障和服务“棚户区改造工程”规范运行。
二是突出建章立制,确保运行“有规矩”。民生资金很多是老百姓的“养命钱”、“保命钱”,“救命钱”,资金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审计监督是手段,目的是促进问题的整改落实,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我们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的原则,既要能查出问题,更重视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层面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近年来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审计建议,促进提高民生资金的管理水平。如2014年针对在6所学校审计中发现违规收费、滥补乱发、违规招生、无依据减免等违规资金2000万元,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出台了《加强全市教育系统资金管理的办法》,对规范我市办学行为和资金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2015年我局采用交叉审计方式开展了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发现存在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发放低保资金、突破政策界限部分人群违规享受低保待遇等问题,直接促进市政府出台了《黄石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黄石政规[2016]2号)。
新常态赋予审计工作新的使命,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审计责任越来越大。可以说,没有一支过硬的审计干部队伍,很难适应新常态。请问,近年来,黄石审计机关是如何加强审计队伍自身建设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从严治党的要求,我们始终将审计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一手抓审计业务工作,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硬,致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为新常态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是推行“五级”责任清单。去年,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我局自上而下,建立了党组书记、党组成员、部门负责人、审计组长和全体审计人员 “五级”责任清单,明确党组书记为承担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通过细化分解任务和层层传导压力,厘清和明确了责任,把主体责任明确到每个科室、每个审计干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人人有责任、层层有约束、违纪有问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了落实主体责任“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全面推行临时党支部制度。为适应交叉审、异地审的审计事业发展新常态,破解外出审计组的党风廉政建设难题,我们总结前几年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审计组+支部” 的临时党支部模式,明确凡是外出的审计组,必须建立临时党支部,把党组织建在审计一线,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审计工作开展到哪里,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就跟进到哪里,确保依法审计、廉洁审计。
三是建立审计执法阳光平台。我们以党务和政务公开为依托,主动公开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组人员、审计依据及内容、审计机关的权限、审计纪律、审计机关受理举报和接受监督电话及联系人等相关内容,并设立党风廉政建设投诉、审计执法举报平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搭建畅通的外部监督平台,确保审计执法公开、公正。
四是加强审计干部能力建设。我们通过专业培训、学习交流、挂职锻炼、以老带新等方式,全面提升审计干部能力素质,争当审计查找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问题的高手、计算机审计应用的强手、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近年来我局实施的多个审计项目得到审计署、省厅的肯定,地方项目很多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赞誉。
五是严格监督廉政纪律。我们通过廉政巡查、廉政回访、述职述廉和民主测评等方式,加强对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将考核结果载入干部廉政档案,作为评先表彰和对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审计权力行使安全、财务资金运行安全和审计干部成长安全。
王局长,今天的“在线访谈”接近尾声了,对网友们提出的许多问题,您都一一作了解答,由于时间关系,最后,请您对网友们讲几句。
好的,我非常感谢广大网友们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们对我们黄石审计工作的高度评价和寄予的厚望!我们将围绕“坚持零容忍,全力抓转型,奋力争一流”的奋斗目标,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审计方针,为黄石“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谢谢广大网友们的参与,下次再见!
湖北省审计厅主办
提供门户网站管理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责任审核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