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垄断到底存不存在

国内银行业垄断性及暴利的反思
最近,温家宝总理东南几省调研时的讲话,成了国内各媒体反银行业垄断性与暴利的宣言。温家宝总理说,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就是少数几家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现在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中央已经统一了这个思想,在温州进行试点。然后把这个成功经验的向全国推广。
温家宝的这段话包括以下几层意思,一是国内银行存在高利润,而这种银行业的高利润是银行业垄断性的结果;二是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是打破这种垄断的重要方式,而温州金融改革的试验就是打破银行业垄断的开始及加以推广;三是打破金融业的垄断是中央政府的共识,也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面。
现在我们要问题的是,国内银行业真是过度垄断吗?如果是,其垄断的程度又有多高?如果不是,那么国内银行业的暴利就是从何而来?有什么方式可以减少国内银行业的垄断与暴利?是不是让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能够打破这种垄断并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吗?如果不能,还有什么样的方式来调整银行业的暴利?等。其实,就目前而言,国人对银行认识只是肤浅的。如果不对这些问题理清楚,就断然下个结论,就容易对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形成错误的导向,从而不利于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首先,国内银行业是否存在很高程度上的垄断,无论是从学理上来说还是从中国法律来说,国内银行业的垄断性好象不太存在。一般来说,垄断性竞争(还不是垄断性)是指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而分别独占相应部分的市场。从中国的法律来说,根据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可以说,按照上述垄断行为的含义,国内银行业既没有行业上的垄断性也没有哪家银行在该行业中具有垄断性地位。
比如,当前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汇局、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2011年底,全国法人银行类金融机构达3800多家。尤其是截至2010年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95家,另已批准筹建114家。当前国内银行业不仅机构多,并形成一定程度的不完全竞争性。即使退一万说,银行业也不存在所谓的产权意义上的所有制歧视性。比如,民营资本在银行业的占有程度,并非仅是民生银行为民营资本,而很多国内银行作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公司,民营资本持有比例也不可低估,村镇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等银行类金融机构以民营资本为主导。
如果从各类银行所占有比重来看,五大国有银行占绝对高的比重。比如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所占比重为54.9%、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4.1%、城市商业银行为5.1%、其余为农村商业银行等。而到2011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所占的比重为47.1%、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4.4%、城市商业银行15.0%、农村商业银行为10.4%、外资银行为2.9%等。也就是说,经过7-8年发展,尽管5大国有银行的比重下降七个多百分点,股市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国有银行所占的比重仍然是很高。而这种趋势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如果以单个银行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有比重来看,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银行,无论是从存贷款,还是从资产及市场份额来看,其所占的比重也只有15%左右;即使国内最大五大国有银行所占银行业的比重也没有超过50%,与中国《反垄断法》所规定一家企业达到相关的市场份额50%,二家企业达到相关市场份额的67%以上,三家企业达到相关市场份额75%的反垄断的规定相去很远。而国内垄断特征十分明显的有中国的电信、石油、铁路、电力等。比如,中国电信持续国内60%以的宽带用户,三大石油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等。
也就是说,当前国内银行业垄断性不是行业性的垄断而是政府行政性及制度上的垄断。这种中国银行业的行政性及制度性的垄断,与市场中有许多银行其生产与销售无差别性产生不同,其垄断完全是由政府对市场干预及特定制度安排来维持。行政性垄断更多的是历史路径相依,制度性垄断是政府的行业政策管制过多造成。如果政府要打破这种行政性垄断,并非仅是让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就可解决问题的,而必须对整个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特别是历史性原因,五大国有银行所占有支配地位也不是让民间资本进入就能打破垄断的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还有,当前国内银行业之所以能够获得高利润或暴利,也不是由于当前国内银行业竞争性不强垄断性过度,也不是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造成。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对银行业的三大政策管制的结果。一大管制就是银行业的价格管制。当前国内央行的基准利率是银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这与世界各国央行的基准利率为货币市场拆借利率完全不同。而国内央行这种利率管制其实是完全剥夺了商业银行自立风险定价的权力。再加上&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及贷款利率下限管理&模式,这就使得国内商业银行无论对存贷款如何定价都能够保证其利润水平在一定的区间。二大管制是信贷规模的管制。即商业银行信贷多少,不是根据自己的风险定价来确定,而是由政府来计划。三大管制是银行准入管制。在这三大管制下,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在进入银行市场的条件下,主要是信贷规模的竞争而不是价格机制竞争。如果价格水平是既定的(或利率水平是既定的),那家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多少,也就决定了该银行的竞争力及利润水平。
而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采取过度宽松的信贷政策(2009年到2011年国内银行信贷增长年均速度是1998年到2002年8倍以上),各家银行的信贷规模自然快速扩张,国内银行业的利润总额也就随着这种过度信贷规模扩张也快速增长。再加上2010年后银行信贷表面上的从紧,从而为国内银行在既有的情况下扩大利差增加利润创造了条件。这才是国内银行利润过高的原因所在。可见,当前国内银行利润总额之大,并非是银行业的行业垄断性所导致的结果,而是政府对银行业的过度管制及信贷规模过度扩张的结果。可以说,只要国内银行的三大管制不放开,或不改革,再加上政府过度使用现有的银行体系思维态势不改变,那么在巨额的信贷规模过度扩张过程中,国内银行业过高利润就会就得出现。即使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并希望这种方式来打破所谓的&垄断&,同样也无法国内银行业利润总额一定快速增长之态势。只不过,让民间资本进入让其分得国内银行业过高收益一杯羹而已。
总之,说当前国内银行业是一个垄断性行业与事实不相符合,也与现行法律规定有差别。而国内银行业的垄断性既不是自然垄断性也不是完全行业的垄断性,只不过历史的原因让五大国有银行所占有市场份额高一些(与行业垄断性仍然很远)。这种五大国内银行的行业所占比重过高无法通过民营资本进入可打破的。如果能够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的市场机制并提高其效率,所占比重并非有多少不好,它是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稳定性基础。而银行业的高额利润也并非是银行业垄断性所能达成到,而是当前政府对银行过度管制及过度信贷扩张的结果。因此,要改变银行业的高额利润不是打破断银行业垄断可达成了的,而是要加大对国内银行业的改革力度,加快国内银行业的利率市场化,并让银行信贷增长控制在适度水平。这才是国内银行业改革的根本所在。否则,从美国金融史来看,中小银行过多则可能成了整个金融体系积累风险的根源,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谁说银行不存在“垄断”简直是天大的笑话!!_铜陵有色(000630)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谁说银行不存在“垄断”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据中 国工商银 行原行 长杨 凯 生称,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银 行中非国有资本的占比超过20%,民间资本在全国性的12家股份制商业银 行中的占比约41%,在145家城市商业银 行中的占比约54%,在农村金融机 构中民营资本占比超90%。因此,中 国银 行业仍然还是由国有垄断的是不符合事实的。    发现专 家应该是诡 辩论的高手,他们偷 换 概 念的功夫真心一流。我 国银 行垄断是事实,听他们舌灿莲花一忽悠,好像还真没垄断似的!拿银 行的数量作为反驳论点之一,那照这个说法,中 国就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垄断的了,比如石化行业有中 石 化中 石 油中海油,通信行业有移动联通电 信,电力行业有国 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等,真是可笑至极。    拿银 行的资本结构说事,也是荒唐,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银 行中非国有资本的占比超过了20%,占了80%还不叫垄断那100%才是?一般来说,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存在垄断,只要看这个行业的最大5家厂商是不是占了市场份额的50%以上就行,工、农、中、建、交五大银 行占了我 国银 行市场八成江山,还不是垄断?    从垄断的实质来看,每个客户都不存在只能被动选择一家或几家银 行的情况,客户有充分选择的自 由,那就不是垄断。就比如上超市买个方便面,货架上琳琅满目,可供选择的品种很多,我 国普通公 众他们有多少家银 行服 务可供选择?农村县乡一级几乎只能被动选择几家国有银 行,只有大城市才稍微多点,这还不是垄断?    再说,垄断的标志不是业内有多少家主体,而是进入这个行业的行政性门槛,我 国 民营企业家自办银 行,国 家准吗?余额宝打了个擦边球,都弄得鸡飞狗跳的了!一边只是写在纸上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 行的制 度,一边拿着只占市场金融份额极小的农业合作社来打幌子,一边又宣扬没有垄断,真是信口雌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 头!    没有垄断的市场是竞争性的市场,不存在行政性进入壁垒,就像企业老板有钱,想开一个商店就可以去申请注册一个商店,开门做生意;想办一个公 司,就去开一家公 司营业,而我们银 行金融业,老板有钱也没有这个选择自 由的!极个别的银 行业民营,那只能是特例,而不是真正的放开了垄断,具备了普适性!其中更有很多人一直观望等待国家调控使市场放松,却不想每次略有调整后简直像房事时用了艾裶玓勊的男子汉床战女性似的,直线飙升、暴涨更甚,终于被煎熬得快疯狂了,忍无可忍进入市场。    我 国的银 行利润高度集中在几个国有银 行里面,十几家上市银 行利润占三千家上市公 司利润的百分之六十七,如此暴利不是垄断而得,真是他们经营能力吗?如果真会这么赚 钱,为什么国外的金融市场业 务,每年都是大笔赔钱!专 家们无视事实,玩 弄文 字和概念,高谈阔论忽悠国 民替自己行业代言,鄙视一个!
找个球迷多的酒吧 选择靠近妹子的地方 球赛开始,化身狂热球迷,甭管哪个球队进球,大声欢呼装作很激动的样子,抱住旁边的妹子 演技要到位,不能让她看出你是有意为之 多抱几次,一来二去就能用上艾斐廸克啪啪啪~ 以上是本人亲身经历,已经成功啪啪啪,那感觉,哎呀,到现在脸都还是肿的!!!
北京股友:拉了拉了拉了,拉屎了拉屎了,拉屎了,拉屎喽。
夫妻俩在家看世界杯,每当看到进球的时候,妻子都兴奋不已,晃了晃手中的艾斐廸克,并抱着老公撒娇:“老公!今晚你也要射我的门哈!?”。老公一把推开妻子说:“你懂个锤子,射自家门算输,射别人的门才算赢!”
你想让我怎么报答你?你吻我是幸福,我吻你是有口福,哈哈。
这就是天朝现状,只有一个声音,金库在手,打死不走
人生的境界,说到底,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你走多远,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领略不到有韵致的风景。唯有心灵的安静,方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诱惑前的恬淡,是困苦中的从容,是笑对这个混浊的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且难捱的过程。
下星期一必定要拉,要拉屎,拉泡稀屎。
是不是意味着将有10个跌停。
能陪你笑的人很多,能陪你走的人很少。
浙江杭州股友:明天跌停
浙江杭州股友:今天开始将有10个跌停。
我是人间,你便是我的四月天。我是漂泊的船,你便是我的帆。然,我是启程处,你却是终点。我们之间的距离,被称作:永远。
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广东惠州股友:跌停。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和不同的人相遇。有的人会让你升起愤怒感,但是请不要执着于这一刻的感觉,因为下一秒的你俩也许就是不同世界的人了。你在那一秒对他所产生的愤怒情绪如果跟随着你,那么它就会影响你,而对于那个人来说却毫无关系,因为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根本不在乎你在那里为他而愤怒生气。
无伦何时说:我爱你:请真心实意.,无论何时说:对不起:请看着对方的眼睛.
多情的人总被无情的伤,谁又为了谁掉眼泪
听话的孩子没有要求,听话的孩子也得不到任何东西
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
最近家族生意不景气,有点下滑了!
我们必须保持一份清 醒和冷静
人生好比鱼钩,欲有所收获,必须使自己弯曲。
为什么中国A股让欧洲股神大跌眼镜?又向全世界道歉?原因是股神是用股市的价值理论来推算中国A股的价值,但他却不知道中国的上市企业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上市企业,根本点在于中国的上市企业没有内生能力,他们的盈利和发展只来源于不断向股东拿钱才壮大!一旦离开股东的不断融资就失去了盈利或生存的能力!就是说要各位股东养着,而不是养股东,这样的股票能涨吗?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人们之所以寂寞,是因为他们不去修桥,反而筑墙将自己围堵起来。
广东深圳股友:000630连续大涨要开始啦,大胆买入,必有厚报,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铜陵有色有关人士了解到,在公司最新召开的董事会上,代董事长杨军已经正式接任铜陵有色集团董事长。记者还从安徽省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到,铜陵有色国企改革进程将加快,相关方案可能已经上报安徽省国资委 ,内容涉及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整体上市等重大举措。 17:10:25赞 | 回复广东深圳股友:000630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火箭发射即将开始 17:12:21赞
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幸福就像云,如果你盯着看很长时间,它就蒸发了
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周小川说银行业无垄断逼我无语
  背景:周小川最近在《金融研究》发表文章说中国银行业高利润不是垄断造成的。他没有说出除了垄断,银行还有什么理由能够如此赚钱。他说中国除了5大国有银行以外,还有许多中小银行,加上无数的城市和农村的信用社,并由此得出中国银行业不存在垄断的论断。
  周小川为银行业的垄断做辩护,说明他可能不懂什么叫做有效垄断,或者是说他作为央行行长故意为垄断既得利益集团辩护。如果是前一个解释,那是国人的不幸;而如果是后面的解释,那就是国人的大不幸。他的观点把我逼到了无语的地步。不过,我虽然无语,我还是要说明我为什么无语的理由。这是我写这个博文的原因,因为,周小川这样公开维护银行垄断利润,他失去了央行行长应该有的公正和公平。如果连周小川都认为中国银行业没有垄断,我们就不可能指望政府打破垄断,因为,周小川代表的恐怕不是他个人的观点,而是整个既得利益集团的观点。
  什么是垄断?
  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垄断定义大意是这样的:一个或多个企业可以通过它们在市场的主导地位来决定其产品的价格,从而,通过控制价格的高低来牟取非正常的利润。相对于自由竞争,垄断的结果是物品或服务的价格过高,而消费者得到的物品或服务过少。目前房价过高,买房子过难,就是典型的垄断结果。
  相对于垄断,自由竞争的定义是这样的:无数的企业生产同一个产品,每一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无法对市场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市场的价格是在无数商家和顾客的讨价还价中产生的。中国目前的农贸市场和中低端汽车市场,都是自由竞争的例子。
  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区分垄断和自由竞争就是:‘在市场被垄断的情况下,一个或数个商家对产品有定价权。也就是说,这些商家是价格的制定者,英文叫做price-makers。而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每个商家都没有定价权,它们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英文叫做price-takers.’
  垄断分为三种:(1)独家垄断,英文为monopoly or perfect monopoly,也就是说,一家企业就能决定一个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2)寡头垄断,英文叫oligopoly,也就是说,少数商家就有对产品或服务的定价权;(3)官僚垄断,也就是说,政府利用其国家的行政权力,为了保护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些企业利益,通过法律的形式,让一个或少数企业获得比自由竞争条件下高的多的非正常利润。
  在西方,垄断的存在一般只有前面两者形式,第三种形式非常少见。在中国,这三种形式同时存在,而第三种形式是最普遍,也是对消费者伤害最大的的垄断形式。
  周小川对垄断的理解
  周小川是一个比较懂经济的高级干部,但是,他对经济的了解是比较局限的。例如,他认为只要市场上有超过一家的银行,这个银行也就不存在垄断的能力。因为,他解释中国银行业没有垄断的唯一理由是,‘中国除了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和交行以外,还有许多其它银行,所以中国银行不存在垄断的问题。至于为什么银行利润肥厚,是因为有非垄断的因素存在。’
  周小川这个理由,一方面不符合上面的垄断定义,另一方面,他并没有给出让人心服口服的高利润的理由。
  中国银行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垄断行业,其垄断的地位是政府直接干预的结果,属于一种最为严重的垄断形式。银行业的服务产品,主要是贷款和存款。其它的服务产品,包括取款、信用卡管理、汇款、转账、外汇转换,等等。其中,存贷款的利息都是国家通过周小川领导的中央银行确定的,由于存款利率定的太低,贷款的利率定的偏高,所有银行都可以得到非常丰厚的利差收入。这种收入水平,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是不可能达到的。
  银行本身不需要自己定价,国家就把价格给他们定好了,这就是典型的国家垄断。而且,垄断得非常厉害,顾客和消费者,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以目前的存贷利率为例,一年期的存贷款利息差别是3.06个百分点。
  这个3.06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全国存贷款总额是GDP的两倍的话,每年GDP的6.12个百分点就必须归银行所有。这是导致银行业每年有1万多亿人民币利润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银行业的每个员工,每年可以创造40万元的利润,加上平均每人30万元的工资,再加上非人工成本,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达每人每年100万元的增加值。
  全国如果是7亿劳动力的话,去年的GDP为47.3万亿人民币,每个劳动力创造的GDP不到7万元,只相当银行业人均GDP的7%。你把谁打死了,都不会相信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是全国平均的15倍。这里面,除了垄断,就是垄断,没有别的原因可以解释这种荒唐的差别。
  国家对银行垄断地位的保护,是银行业低效率、高利润的直接原因。《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博客这样写到,‘在2011年年底的一次论坛上,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致辞的开场白中提到,和企业相比,银行业的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一提到银行业的丰厚利润,很多人就会联想到银行员工传说中的高薪酬高福利。在此次采访中,的确有银行员工直言今年涨工资涨得挺多,有点不好意思说,和洪崎行长的话相映成。’
  ‘某商业银行总行工作人员说:那行长说的话,我还真没关注过。不过他说不好意思说,真是有点道道。我们单位内部也下过通知,不允许员工晒工资。听说去年有个同事因为晒工资,居然被调了岗位,给下放了,也许领导觉得他太张扬了吧!’
  ‘像我这种工作七八年、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职位,一年下来20多万。这几年银行都上市了,我们的工资增长速度确实很快。就拿去年说吧,我们基本上每个人都涨了工资,涨得少的也涨了30%多,多的可能有50%’。
  做为央行行长,周小川不能光为既得利益集团说话
  当下中国收入两极分化,房价奇高,存款利息太低,贷款利息太高,民间集资违法,银行的垄断利润不仅明显,而且规模巨大。
  1998年以前,银行坏账数万亿,占2004年全国GDP的20%多。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填了这个窟窿。在上市以后,大规模圈钱,利润奇高的同时,国家对垄断行业,包括国有银行,的天量级利润,视而不见,让那些垄断企业和银行的高管和大多数员工,赚了个盆满钵满,大大的推动了国家的两极分化,也造成了许多社会的不满情绪。
  银行业是国内各个行业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有的行长每年的工资加奖金高达数千万。清华大学的某个院长,当了工行的独立董事,每年开5次会议,收入50万人民币。
  2011年,民生银行的公开平均工资是38万人民币,工行是40万人民币。而全国的平均工资却不到4万元,这是怎样的一种行业收入差距?
  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的工资收入差别,导致社会严重不公,导致腐败,导致经济结构转型困难,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面对了太多太多的挑战。
  这个时候,中国未来的希望必须寄托在深化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就必须打破垄断,包括银行业的垄断。周小川作为央行的行长,他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这个改革的历史使命。可是,当这种历史责任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却公开为银行业的垄断地位辩护。也就是说,他不仅不会支持反垄断,而是倒过来支持垄断。
  看来,中国的改革困难,不是改革本身的复杂性,而是改革将要触及既得利益,而主要官员是既得利益的保护者,这才是深化改革最大的拦路虎。
  周小川:中国银行业利润高不是垄断造成的(来自《财经网》,10月12日)
  《金融研究》杂志第九期刊登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署名长篇文章《金融危机中关于救助问题的争论》文章,周小川在谈到银行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问题时,指出中国除了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还有数百家各种类型的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因此说银行业垄断恐怕站不住脚。他说,当然目前银行业盈利能力较强、利润较高也是客观存在的,其背后有一些原因,但显然不是垄断造成的。
  在谈到
  在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候,一方面拿着高薪,一方面又需要政府救助势必引来诸多争议。周小川认为,作为政策制定者一定要冷静地认识这个问题。既然金融机构的收入是通过合法经营获得的,是符合市场原则的,恐怖就不能讲问题归结于高薪酬,而是要看到其背后还有更复杂的机理,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就不能因为金融机构挣钱多,就不予救助,因为不救可能导致的问题更大。
  在谈到央行介入参与金融机构救助问题时,周小川指出央行介入将导致通货膨胀,这个成本实际上就需要所有人承担。这意味着在一个国家或区域中,有的人犯错误了,有的人没有犯错误,但要让所有人都来承担责任,听起来的确不太合理。
  接下来,周小川对通货膨胀税的问题做了详细阐述。他说,通货膨胀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税收,即所谓的&通货膨胀税&,是向所有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征收的。而且这种税具有&累退&特征。
  周小川指出过去人们不太主张央行参与救助,理论储备比较欠缺,认识比较模糊,这次金融危机的经历要求我们尽快开展研究,研究其传导机制、成本分担、利益分配及其最终效果。
阅读数(677)
 评论数(1)
1条本博文相关点评
[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经网观点]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姚树洁简介: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著名华裔经济学家, 西安交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全英中国专业团体联和会副主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经济顾问, 到过20个亚非欧国家工作。担任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Food Poli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当代经济科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期刊的编委。出版英文专著10本,SCCI and Econ-Lit检索论文100多篇。2006年,《亚太经济文献(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刊登Lu Ding和Kwek Bin Chong 的文章:“1991年–2003年中国经济研究趋向: 作者、学报和研究领域”, 该文统计出在国际上中国经济问题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学者排名,姚树洁教授排名第八。
财经网网友:  说的太好了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银行是弱势群体”引众笑 银行利润到底来自何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某银行行长的一句话“银行是弱势群体”,把大家逗笑了。人们之所以要笑,是因为这几年银行给人的印象是太肥了。这有钱的主,怎么成了弱势群体?不合情理。那么,银行是怎么赚钱的、又赚了谁的钱?中国银行业经营状况到底怎样?这不是一笑了之的问题,需要弄清楚。为此,全球第一大行——中国工商银行的研究主管特为本报撰稿,拟就相关问题做系统解答,看看他们的解析有没有道理。
■银行在本质上是社会分工中专门经营借贷资本的特殊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和贷出者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社会生产过程中资本的增值部分。借贷资本贷给企业家后,得以参与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与其他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共同分享社会总利润。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银行业相继完成了企业化、商业化、重组、改制、上市等一系列改革,实现了从国家专业银行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银行投融资类产品的供求基本上是均衡的,不存在银行利用卖方市场获取暴利的可能。另外,银行受到严格监管,不具备产生暴利的环境。
■银行利润与实体经济其他行业基本保持一致。首先,作为顺周期行业,银行的盈利与实体经济发展没有出现脱节。其次,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与其他企业和行业总体上是相当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业在持续的改革转型中不断汲取动力,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之后,银行一举摆脱了不良资产“积累-剥离-再积累”的怪圈,经营业绩蒸蒸日上,国际同业排名不断上升。
然而,在大家为银行业的发展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对银行利润提出了质疑。在经济周期性下调、部分行业出现经营困难的背景下,银行利润的增长是否是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剥夺和侵占,成了一时的话题。实际上,要搞清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将银行业放到社会大生产的过程中,弄清银行利润的生成机制,结论就清楚了。
暴利及暴利产生的条件
所谓暴利,是指生产者、经营者获取超过合理利润幅度的行为。企业的利润超出合理利润20%、50%还是100%算作暴利,这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行业都会有很大的差别,暴利的具体界限和标准是很难界定的。但我们可以基本归纳出暴利产生需要的几个条件:
一是垄断或者竞争不充分。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利润率高的行业会导致很多企业进入,从而降低该行业利润趋于正常。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垄断应当是禁入和专营制度造成的行政性垄断,市场经济中由于掌握有关键技术或者具有先发优势造成的竞争性垄断是非常脆弱的市场过程,即使可以获取超额利润,也是无法持续的。
二是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社会需求量大,但产品供给不足。这种情况下,产品的需求曲线基本是垂直的,即使定价较高,也不会造成需求的明显减少。
三是监管不力。无论是行业暴利,还是企业暴利,都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大部分国家都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但即使如此,也不排除部分处于“监管真空”的行业可以持续获取超额利润。
银行在理论上只能获取平均利润
银行在本质上是社会分工中专门经营借贷资本的特殊企业。根据《资本论》(第三卷)的表述,借贷资本不是产业资本运动中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而是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等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其中,有三层含义:
一是借贷资本是银行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在这一过程中,银行放弃了资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增值,利息是对银行让渡货币资本使用权的报酬。也就是说,银行赚取利息是天经地义的,不能将其理解为“企业给银行打工”。
二是借贷资本的使用,使得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同一资本取得了双重存在,在银行手中是不会自行增值的借贷资本,以借贷形式转移到企业家手中后,就进入到生产过程,成为可以增值的职能资本。换言之,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所承担的功能虽然不一样,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是借贷资本的循环运动是生产-流通-消费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如果脱离借贷资本进入生产这个过程,就会造成货币可以自行增值的假象,从而掩盖了资本价值增值的真实过程。当前一些人就是由于忽视了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将借贷资本孤立看待,因而走进了“银行赚钱太容易”的认识误区。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银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和贷出者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因此,银行的利润主要是以利息的形式表现的。
《资本论》中提到“利息不过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说明了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社会生产过程中资本的增值部分。这是因为,借贷资本虽然本身不具有增值功能,但它贷给企业家后,得以参与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与其他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共同分享社会总利润。
而银行利润率之所以与社会平均利润率大致相同,是由于银行的借贷资本同职能资本是同质的,同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如果借贷资本的利息远远低于职能资本创造的价值,就会出现借贷资本供求脱离的情况,对社会生产形成抑制,进而要求职能资本从增值部分中让渡出更多的利息来。
反之,如果利息率远远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率,职能资本家将出现无利可图的情形,在利润的驱使下会将其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必须重新确定利润分割比例才能达到新的平衡。
因此,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资本循环运动全过程的剖析,我们可以得出银行利润等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规律性结论。
银行不具备获取暴利的条件
前已述及,暴利产生所需要的三个条件,银行全部不具备。
首先,银行业不存在行政性垄断。改革开放之后,按照邓小平同志“把银行办成真正银行”的构想,我国的银行业相继完成了企业化、商业化、重组、改制、上市等一系列改革,实现了从国家专业银行到国有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与此同时,国家对银行业的行政保护也逐渐取消。
一是行业对内对外的准入门槛都是比较低的,不存在禁入和专营的现象。一方面,外资银行准入限制逐步放宽。1994年,规范外资银行管理的第一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颁布之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政策趋于透明和稳定。
特别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之后,根据入世承诺时间表的安排,在5年过渡期内逐步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所有非审慎性限制。日,我国颁布实施了《外资银行监管条例》,赋予在中国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以完全的市场准入资格,可以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充分享有国民待遇。对不申请转为当地法人的外国银行分行,可继续经营现有业务,同时可以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
过渡期结束后,我国继续扩大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修改的决定》,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行,不再规定其总行无偿拨给营运资金的最低限额,也不再将已经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处作为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分行或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条件,进一步放宽了外资银行的准入条件。
此外,还放宽了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条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在中国境内的开业年限要求由3年以上改为1年以上,不再提出申请前2年持续盈利的要求。
另一方面,银行业对国内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准入门槛持续降低。从“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民生银行到“首家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民资进入金融业在实践中早已起步,但由于政策导向不明晰,民资在金融业中的占比一直不高。
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中明确提出了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之后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设立小微金融机构的政策导向。
在国家金融改革深化的推动下,民营银行进入了“开闸期”,2013年银监会修订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对法人机构设立条件、相关业务开发的行政审批做出了调整,为民营银行的彻底放开提供了框架性支持。2014年3月中旬,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正式“破茧”,国务院确定了首批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民营企业均参与其中。未来随着民营银行监管框架的进一步成熟,银行业对内开放的力度将进一步扩大。
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银行产品的价格也不存在“保护”问题。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和步骤循序推进。
2012年后,利率市场化最后的攻坚战打响,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亦逐步取消。日,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6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5年存款利率将全面放开,金融机构可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利率水平,所谓的“利差保护”也就彻底不存在了。
其次,银行投融资类产品的供求基本上是均衡的,不存在银行利用卖方市场获取暴利的可能。目前,我国的银行类法人机构已有4000家左右,这些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竞争十分充分,金融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有很强的敏感性。
从投资类产品看,客户不仅可以在不同的银行间、存款和等不同的产品间进行选择,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金融“脱媒”的态势不断加剧,特别是近年来百花齐放的“大资管”格局初步形成,可供客户选择的产品迅速增多,券商、信托、保险,甚至互联网的金融产品,都成为银行存款的竞争对手。因此,即使存款利率尚未完全放开,银行也不可能通过压低资金成本获取超额利润。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2007年4月、10月及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国内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均发生了多则7000亿、少则1600多亿的搬家现象,诱因都是股市的暴涨。
从贷款等融资类产品来看,大型企业作为优质客户,可以在发行股票或债券、短期融资券或者内部财务公司融资等方式间自由选择,即使是小微企业等实体较弱的资金需求者,创业板、三板市场的推出和四板市场的试点推广,互联网融资平台的建设也都极大地拓宽了其融资渠道,银行贷款面临的竞争形势非常严峻。从结算支付类产品看,仅从每个客户钱包里的数张银行卡就可以说明产品供给情况了,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银行受到严格监管,不具备暴利产生的环境。为了防止出现暴利行为,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就银行业而言,作为货币经营企业,银行业既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渠道,又与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关系密切,因此历来是受到最严格监管的行业。
在价格管理方面,2014年发改委、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配套价格目录,将银行服务价格分为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其中,对于部分转账汇款、现金汇款、取现和票据等客户普遍使用、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
也就是说,银行虽然是竞争性商业机构,但产品价格仍然是受到严格约制的。反而是那些“有银行之实、无银行之名”的新型金融机构以及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是民间金融组织,它们要么处在多家机构监管的“重叠地带”,要么是监管的空白地带,资金投向和价格几乎不受任何约束,因此在资金供求紧张的时候,往往会肆意抬高价格,牟取暴利。
例如,对小微企业,大型银行的综合年利率(贷款利率+各种手续费)约为8-10%之间,但在地下钱庄,月息6分(折合年利率72%)、7分(折合年利率84%)很普遍,甚至部分地区、部分时候月息达到了2角(折合年利率240%)。
银行利润与实体经济其他行业基本保持一致
首先,作为顺周期行业,银行的盈利与实体经济发展没有出现脱节。附图反映了2006年以来银行业利润和GDP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出,与实体经济相比,银行业利润变化幅度比较大,但二者的总体走势是一致的。特别是在几个拐点上,更是表现出显著的相似性。
例如,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需萎缩,拉动国内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与此同时,银行业利润增速也降低了10多个百分点;2012年和2013年,国内经济周期更迭的趋势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速转换,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也相应下滑。这种现象突出的说明了:实体经济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本源和依托,是银行业务拓展和盈利增长的来源和基石。
其次,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与其他企业和行业总体上是相当的。银行资产和资本规模庞大,因而利润总量在各个行业中属于比较高的,为客观起见,这里我们对比的不是绝对利润,而是盈利能力。
从整个上市公司的情况看,截至2013年末,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总资产为147万亿元,其中上市银行的总资产约104万亿元,在全部上市公司总资产中的占比为71%;同年,上市银行的净利润约1万亿元,在全部上市公司利润中的占比为53%。
也就是说,上市银行以71%的总资产获取了53%的利润,可见,银行利润总量的巨大来源于其资产总量的巨大,从盈利能力上看,银行业并没有与其他上市公司产生明显差距。
若以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银行的收益表现仅属中等。2013年A股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超过了200%,而上市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普遍在8%~12%之间,在上市公司中处于中上游之列。即使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民生、兴业等也只排在130位左右。
在利润的增长水平上,银行业在各大版块中表现并不突出。2013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率为12.8%,不仅落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且与信息技术、电信服务、公用事业等板块存在着较大差距。
总之,上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都证明,银行获取的是合理利润,不是暴利。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银行,是自负盈亏的企业,而实现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市场化经营,是改革开放30多年和当前以及今后银行业改革的方向。如果认同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是正确的话,就不应对银行追求利润的经营行为横加指责。并且,努力增加利润不仅是银行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市场这种“看不见的手”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实现市场化的必要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银行追求的并非暴利,抛开当前的市场结构不言,即使银行可以挤占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从而赚取更多的盈利,但这种“杀鸡取卵”的模式显然破坏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和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不仅无法持续,而且会动摇银行持续发展的根基。
因此,对银行而言,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实体经济本源,从经济转型升级中寻求新机遇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的、包容式的业绩增长。对于这一点,中国商业银行总体上是有清醒认识的。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能电池存不存在垄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