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按规律填数数(5)(8)(13)中间填两位数最后一位是(40)怎么填

一年级找规律填数字_先找规律,再填数。
5、6、7、9、10、11、13; 20、19、17、16、15、13、1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先找规律,再填数。-一年级数学-魔方格”主要考查你对
20以内的数的认识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魔方格学习社区。
20以内的数的认识
考点名称:20以内的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要求: 需要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顺序,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11~20各数,正确数数、认数、读数和写数,20以内数的顺序:11、12、13、14、15、16、17、18、19、20。 2、11-20的组成: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认识数位“个位,十位”,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5、个位是几,就表示有几个一,十位是几,就表示有几个十。 6、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20以内数的认识分类:
1、按照位数分:一位数0~9 两位数10~20 (0是个特殊的数字宝宝,它表示什么也没有,很多同学把0宝宝容易漏掉) 2、按照单双数分:1、3、5、7、9、11、13、15、17、19 0、2、4、6、8、10、12、14、16、18、20 (这种分类有助于观察规律填数) 3、按照相同数字的位置分: 0、10、20 1、11、 2、12 …… (这种分类有助于理解和区分数位的意义,如: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数的顺序:
①16的前面是(
),后面是(
) ②2个十是( ),他前面的数是(
) ③8和17的中间有(
) ④与12相邻的两个数是(
) ⑤比14多5的数是(
) ⑥按规律填数1、3、(
) ⑦按从大到小排队8、15、13、6、2、20、9(
) 数的组成: (
)=12,你还能写几组? 大小比较:
11○10 基数和序数:   ○○○○○○○○○○○○○   把左边第四个○涂成黑色,把最右边的3个○涂成蓝色
发现相似题
找规律填数 ,说明理由找规律填数字一年级 liuyun791_maeur|08-10-17
  好评回答超级低手 | 08-10-17 1247(11)(16) 1 间隔0个数字 2 间隔1个数字 4 间隔2个数字 7 间隔3个数字 (11)间隔4个数字(16)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1247(11)(16)1+1=2 2+2=4 4+3=7 7+4=11 11+5=16 |08-10-17
找规律填数1、3、4、7、11(答: 4=1+3 7=4+3 11=7+4 ()=18=11+7 ()=29=18+11 详情&&
2填方格小学一年级作业:数字1-9填方格
31247有什么规律?
4找规律填数字3,6,8,
5找规律填数1、、-04
学习帮助相关知识
我现在是河南省一名高二的学生,学习成绩在300分左右,又非常想上一个本科大学,请...答:
推荐你去学音乐,到时候走音乐艺考的路子。音乐艺考是所有艺考门类里文化课要求最低的,一般在350分左右就可以上本科。而且音乐的专业课只要你好好学习,半年之内是可以...详情&&2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有哪些呢?回答 3三国十大卧底有哪些呢?回答 4下面出现褐色分泌物怎么办?好担心呐!谁能帮帮我回答 5宝妈们你们是怎样学会针织的,我想学,但是感觉好难。无从下手!!回答
英国的科学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答:
2)英国的科学教育:在英国“全国学校课程”中,科学和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所有5—16岁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法定的科学教育详情&&2什么叫“通识教育”、“认知科学”?回答 3教育科学学院的作文怎么写回答 4使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回答 5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哪有下载的?回答
求<<教育心理学>>复习考试笔记一册答:
终于有考教师资格证书的朋友了,哈哈!我今年刚考完,幸运的是,考过了啊 !我的资料共享里就有,你去下载吧!肯定对你有帮助的.还有就是,考的的确挺细的,不要把你认为...详情&&2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是什么呢?回答 3学习教育在线卖的考试资料怎么样回答 4寻找大纲在哪里可以找到《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且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回答 5学习在找有关于教师考试的教育理论资料,求助中。回答
分辨率依然有1870× 1247 【点击奇数项为3579逐渐加2,偶数项为3456逐渐加1因此后两个数为11,7。。。。。。。。。。。。好难。。小学 一年级数学 题, 找规律填一填48,38,712121+8=2929+9=3838+10=4848+11=59
√59+12=7171+13=84
√21,29,(59)小学 一年级 数学寒假作业.、36;
9=3x3.、16.、1、相邻两个数相差的数值按照3.规律;
4=2x2。即1+3=4
2.、7、4、5.、其实这就是平方数数列:1、9.;
36=6x6.、25、11、9..;
25=5x5.的顺序递增。即1=1x120 11 -0 1 - 1 8 小学一年级数 学寒假作业有的用户通过以下关键词进入该页面:一年级找规律填、一年级找规律填数、一年级找规律、找规律填一填 三角形、三角形找规律填数字、难倒大人的小学数学题、找规律填数字、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年级找规律练习题、二年级找规律填数字、
百科介绍:
最新百度云网盘资源
连载至第36集
连载至第495集
连载至第1427集
连载至第507集
连载至第0集
连载至第35集
连载至第1集
连载至第367集
连载至第25集
连载至第1集
最新百度云分享达人
热门电视剧百度云
热门动漫百度云
热门电影百度云
(C)CopyRigh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面包站 版权所有&&(C) 面包动漫站 [] 所有动画片大全和动漫均收集引用于各大视频网站,本站只提供动画视频引用播放,不参与视频制作上传,不提供视频储存下载。若本站的引用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核查所实后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欢迎动漫爱好者对本站引用视频内容进行监督,共创绿色健康互联网。
投诉邮箱:日期:1、请认真读题,并按要求写数。
(1)写出个位上比十位上大2的两位数:
(2)写出十位上和个位上相同的两位数:
(3)写出个位上和十位上相加的的和是8的两位数:
(4)写出比90小比80大的数:
(5)从78写到85:
2、找规律填数。
(1)97 95 93 ( ) ( ) ( )
(2)20 45 30 50 40 55 ( ) ( ) ( ) ( )
(3)3 5 9 15 ( ) ( )
3、买一本练习本0.50元,付出2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4、同学们买了23支花,送给张老师8支,送给夏老师的花和张老师的花同样...写出个位上比十位上大2的两位数的相关内容日期:林肯:成功背后的两位母亲 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应当归功于我天使一般的母亲。我记得母亲的那些祷告,它们一直伴随着我,而且已经陪伴了我一生。 DD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日期:8岁学生轻松写出千字文 南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试验结出硕果 8岁学生轻松写出千字文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万红金郑恺)在南山区的许多小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二三年级的小学生能够阅读很厚的读本,他们每天近千字的习作行文流畅、条理清晰。这不...日期:十三岁女孩六年写出四部小说 别看赵荔是个13岁小女孩,可她这段时间比大人都忙:刚参加完在澳门举行的第30届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大会,又忙着为贵州贫困山区的宏达希望小学筹建图书室,还要通过电子邮件与世界创意之父约翰。霍金斯探讨合作写书的事。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写作爱好日期:第五单元试卷(一)(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A) 一、 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16分 ) 1. 83+9= 67-4= 25-7= 54+7= 20+22= 96-9= 80-3= 2+48= 2. 72-8= 38-10= 36+4= 6+47= 50-6= 5+45= 17+5= 76-20= 二、 计算题(1-4每题 2分, 5-7每题 ...日期:第五单元测试(一)(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B) 一、 填空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 1. 在□里填正确的数. 2. 在□里填正确的数. 二、 口算题(第1小题 4分, 2-3每题 8分, 共 20分) 1. 34-8= 45-7= 8+34= 9+65= 2. 8+45-9= 46-7+...日期:第五单元试卷(一)(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C) 一、 填空题(1-2每题 3分, 3-12每题 4分, 13-14每题 5分, 共 56分) 1. 在○里填 & 、 & 或 = . 78-35○68-35 62-28○62-38 85-50○65-30 2. 在○里填 & 、 & 、 = 。 58+...日期:两位新朋友(语言) 活动名称:两位新朋友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 我会自己&& 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 活动重点:培养幼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页面已拦截
无锡网警提示您:
该网站已被大量用户举报,存在代办假信用卡的嫌疑,可能会骗取您的手续费或窃取您的个人信息,建议您谨慎访问。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五年级1-40完整版
第一周 平均数(一) 专题简析: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 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例 1 有 4 箱水果, 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 42 个, 梨、橘子、 桃平均每箱 36 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 37 个。一箱苹果多少个? 分析与解答:1) 箱苹果+1 箱梨+1 箱橘子=42×3=136 个) ( 1 ( ; (2)1 箱桃+1 箱梨+1 箱橘子=36×3=108(个) (3)1 箱苹果+1 箱桃=37×2=72(个) 由(1) (2)两个等式可知: 1 箱苹果比 1 箱桃多 126-108=18(个) ,再根据等式(3)就 可以算出:1 箱桃有 (74-18)÷2=28(个) 箱苹果有 28+18=46 ,1 (个) 。 1 箱苹果和 1 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 1 箱苹果比 1 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 1 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 练 习 一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 91 分,乙、丙、丁三人平均 分 89 分,甲、丁二人平均分 95 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 120 千克, 甲、丙、丁三人共重 126 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 40 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 18 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 17 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 19 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2 例 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 91.2 分,已知女生有 21 人, 平均每人 92 分;男生平均每人 90.5 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 92-91.2=0.8(分) ,而男生每人 比全班平均分低 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 0.8×21=16.8(分) ,应补给每个男生 0.7 分,16.8 里包含有 24 个 0.7,即全班有 24 个男生。 练 习 二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 152 下。甲组有 6 人,平 均每人跳 140 下,乙组平均每人跳 160 下。乙组有多少人?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 92.5 千克,已知一块地是 5 亩, 平均每亩产量是 101.5 千克; 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 85 千克。 这 块田是多少亩?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 7 元,乙知甲级糖有 4 千克,平均每千克 8 元;乙级糖有 2 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3 例 3 某 3 个数的平均数是 2, 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 4, 平均数就 变成了 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分析:原来三个数的和是 2×3=6,后来三个数的和是 3×3=9,9 比 6 多出了 3,是因为把那个数改成了 4。因此,原来的数应该是 4 -3=1。 练 习 三 1,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 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的平均 数是 78。去掉的数是多少?2,有五个数,平均数是 9。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 1,那么这五 个数的平均数为 8。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 90 分。 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错抄成了 87 分,因此,算得四 人的平均分是 88 分。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4 例 4 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 91.5 分, 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成 绩时将一位同学的 98 分误作 89 分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全班的平 均成绩是 91.7 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98 分比 89 分多 9 分。多算 9 分就能使全班平均每人的成绩 上升 91.7-91.5=0.2(分) 里面包含有几个 0.2,五一班就有几 。9 名同学。 练 习 四 1,五(1)班有 40 人,期中数学考试,有 2 名同学去参加体育比 赛而缺考,全班平均分为 92 分。缺考的两位同学补考均为 100 分, 这次五(1)班同学期中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分?2,某班的一次测验,平均成绩是 91.3 分。复查时发现把张静的 89 分误看作 97 分计算,经重新计算,该班平均成绩是 91.1 分。问全 班有多少同学?3,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 6 后,这五个数的平 均数是 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5 例 5 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 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 是 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4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分析:先求出五个数的和:38×5=190,再求出前三个数的和:27 ×3=81,后三个数的和:48×3=144。用前三个数的和加上后三个 数的和,这样,中间的那个数就算了两次,必然比 190 多,而多出 的部分就是所求的中间的一个数。 练 习 五 1,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 22 岁,如果甲、乙的平均年龄是 18 岁,乙、丙的平均年龄是 25 岁,那么乙的年龄是多少岁?2,十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 82 分,前 6 人的平均分是 83 分,后 6 人的平均分是 80 分。那么第 5 人和第 6 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3,下图中的○内有五个数 A、B、C、D、E,□内的数表示与它相 连的所有○中的平均数。求 C 是多少?6 第2周 平均 数(二)例 1 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84 分,这次要考 100 分, 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 86 分。问这是他第几次测验? 分析与解答: 分比 86 分多 14 分, 14 分必须填补到前几次的 100 这 平均分 84 分中去, 使其平均分成为 86 分。 每次填补 86-84=2 分) ( , 14 里面有 7 个 2,所以,前面已经测验了 7 次,这是第 8 次测验。 练 习 一1,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 21 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 5 朵。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做了 7 朵。求有多少个同 学在做花?2,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 绩是 94 分, 如果数学算在内, 平均每门 95 分。 已知他数学得了 100 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3,两组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 152 次。甲组有 6 人,平 均每人跳 140 次,如果乙组平均每人跳 160 次,那么,乙组有多少 人?7 例 2 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五科的 平均成绩是 89 分,政治、数学两科平均 91.5 分,政治、英语两科 平均 86 分,英语比语文多 10 分。小亮的各科成绩是多少分? 分析与解答: 因为语文、 英语两科平均分 84 分, 即语文+英语=168 分, 而英语比语文多 10 分, 即英语-语文=10 分, 所以, 语文是 (168 -10)÷2=79 分,英语是 79+10=89 分。又因为政治、英语两科平 均 86 分,所以政治是 86×2-89=83 分;而政治、数学两科平均分 91.5 分, 数学是 91.5×2-83=100 分; 最后根据五科的平均成绩是 89 分可知,自然分是 89×5-(79+89+83+100)=94 分。 练 习 二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8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 86, 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 77。乙数是多少?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 多少? 2, 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80 分, 这一次得了 100 分, 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 85 分。这一次是他第几次测验?3,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 9。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7,后四 个数的平均数是 10, 那么, 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8 例3两地相距 360 千米, 一艘汽艇顺水行全程需要 10 小时, 已知这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 6 千米。 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 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所用的时间就等于往返两地的 平均速度。显然,要求往返的平均速度必须先求出逆水行全程时所 用的时间。因为 360÷10=36(千米)是顺水速度,它是汽艇的静水 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和, 所以, 此汽艇的静水速度是 36-6=30 千米) ( 。 而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所以汽艇的逆水速度是 30- 6=24(千米) 。逆水行全程时所用时间是 360÷24=15(小时) ,往返 的平均速度是 360×2÷(10+15)=28.8(千米) 。 练 习 三1,甲、乙两个码头相距 144 千米,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 8 小时 到达甲码头,已知汽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 21 千米。求汽船从甲 码头顺流行驶几小时到达乙码头?2,一艘客轮从甲港驶向乙港,全程要行 165 千米。已知客轮的静 水速度是每小时 30 千米,水速每小时 3 千米。现在正好是顺流而 行,行全程需要几小时?9 3,甲船逆水航行 300 千米,需要 15 小时,返回原地需要 10 小时; 乙船逆水航行同样的一段水路需要 20 小时,返回原地需要多少小 时?例 4 幼儿园小班的 20 个小朋友和大班的 30 个小朋友一起分饼干, 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 10 块,大班的小朋友每人比大、小班小朋友 的平均数多 2 块。求一共分掉多少块饼干? 分析与解答:只要知道了大、小班小朋友分得的平均数,再乘(30 +20)人就能求出饼干的总块数。因为大班的小朋友每人比大、小 班小朋友的平均数多 2 块,30 个小朋友一共多 2×30=60(块) ,这 60 块平均分给 20 个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得 60÷20=3(块) 。因 此,大、小班小朋友分得平均块数是 10+3=13(块) 。一共分掉 13 ×(30+20)=650(块) 。 练 习 四1,数学兴趣小组里有 4 名女生和 3 名男生,在一次数学竞赛中, 女生的平均分是 90 分,男生的平均分比全组的平均分高 2 分,全 组的平均分是多少分?10 2,两组同学跳绳,第一组有 25 人,平均每人跳 80 下;第二组有 20 人, 平均每人比两组同学跳的平均数多 5 下, 两组同学平均每人 跳几下?3,一个技术工带 5 个普通工人完成了一项任务,每个普通工人各 得 120 元, 这位技术工人的收入比他们 6 人的平均收入还多 20 元。 问这位技术工得多少元?例5王强从 A 地到 B 地,先骑自行车行完全程的一半,每小时行12 千米。剩下的步行,每小时走 4 千米。王强行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求行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全程除以行全程所用 的时间。由于题中没有告诉我们 A 地到 B 地间的路程,我们可以设 全程为 24 千米(也可以设其他数) ,这样,就可以算出行全程所用 的时间是 12÷12+12÷4=4 (小时) 再用 24÷4 就能得到行全程的 , 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6 千米。11 练习 五1,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小时行 3 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 5 千米。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2,运动员进行长跑训练,他在前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 150 米,后 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 100 米。求他在整个长跑中的平均速度。3,把一份书稿平均分给甲、乙二人去打,甲每分钟打 30 个字,乙 每分钟打 20 个字。打这份书稿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第 3 周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同学们都知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只能用来计算标准的长方形 和正方形的周长。 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巧求表面上看起来不是长方形 或正方形的图形的周长,还需同学们灵活应用已学知识,掌握转化12 的思考方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标准的图形,以便计算它们的周 长。 例 1 有 5 张同样大小的纸如下图(a)重叠着,每张纸都是边 长 6 厘米的正方形,重叠的部分为边长的一半,求重叠后图形的周 长。 思路与导航 根据题意, 我们可以把每个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 同时向左、右、上、下平移(如图 b) ,转化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 大正方形的周长和原来 5 个小正方形重叠后的图形的周长相等。 因 此,所求周长是 18×4=72 厘米。练习一 1,下图由 8 个边长都是 2 厘米的正方形组成,求这个图形的 周长。13 2,下图由 1 个正方形和 2 个长方形组成,求这个图形的周长。3,有 6 块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如例题中所说的这样重叠 着,求重叠后图形的周长。例2一块长方形木板, 沿着它的长度不同的两条边各截去 4 厘米,截掉的面积为 192 平方厘米。现在这块木板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 把截掉的 192 平方厘米分成 A、B、C 三块(如图) , 其中 AB 的面积是 192-4×4=176(平方厘米) 。把 A 和 B 移到一起14 拼成一个宽 4 厘米的长方形, 而此长方形的长就是这块木板剩下部 分的周长的一半。176÷4=44(厘米) ,现在这块木板的周长是 44 ×2=88(厘米) 。练习二 1,有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减少 4 米,宽减少 2 米,面积就比 原来减少 44 平方米,且剩下部分正好是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正方 形的周长。2,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是 8 厘米,宽是 3 厘米,如果按 下图叠放在一起,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3,有一块长方形广场,沿着它不同的两条边各划出 2 米做绿 化带,剩下的部分仍是长方形,且周长为 280 米。求划去的绿化带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5 例3已知下图中,甲是正方形,乙是长方形,整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图形的周长由六条线段围成,其中三条横着,三条竖着。三条横着的线段和是(a+b)×2, 三条竖着的线段和是 b×2。所以,整个图形的周长是(a+b)×2 +b×2,即 2a+4b。 练习三 1,有一张长 40 厘米,宽 30 厘米的硬纸板,在四个角上各剪 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后准备做一个长方体纸盒, 求被剪后硬纸 板的周长。2,一个长 12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正好拼成 下图(1)所示长方形,求所拼长方形的周长。16 3,求下面图形(图 2)的周长(单位:厘米) 。图(1)图(2)例4下图是边长为 4 厘米的正方形, 求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思路导航我们把阴影部分周长中左边的 5 条线段全部平移到左边,其和正好是 4 厘米。再把下面的线段全部平移到下面,其 和也正好是 4 厘米。因此,阴影部分的周长与边长是 4 厘米的正方 形的周长是相等的。17 练习四 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2,在()里填上“>”“<”或“=” 、 。甲的周长()乙的周长3,下图中的每一小段的长度都相等,求图形的周长。18 例5如下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DF=6 厘米,AB=9 厘米,求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最大长方形的宽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因 为 BC=EF, CF=DE, 所以, AB+BC+CF=AB+FE+ED=9+6=15 (厘米) , 这正好是最大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因此,最大长方形的周长是(9 +6)×2=30(厘米) 。练习五 1,下面三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剪去阴影部分的面积也相等, 求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厘米)19 2,下面是一个零件的平面图,图中每条短线段都是 5 厘米, 零件长 35 厘米,高 30 厘米。这个零件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 7 厘米,宽 3 厘米,如下图重叠 着,求重叠图形的周长。20 第 4 周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专题简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掌握并能 运用这两个面积公式,就能计算它们的面积。 但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已知条件比 较隐蔽、图形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公式直接求出面积的题目。 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掌握有关概念,利用“割补”“平移”“旋转” 、 、 等方法, 使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普通的求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问题, 从而正确解答。 例 1 已知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边长多 2 厘米,大正方形比小正方 形的面积大 40 平方厘米。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 米?2B2A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 出的 40 平方厘米,可以分成三部分,其中 A 和 B 的面积相等。因 此,用 40 平方厘米减去阴影部分的面积,再除以 2 就能得到长方 形 A 和 B 的面积, 再用 A 或 B 的面积除以 2 就是小正方形的边长。 求到了小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就非常简单了。21 练 习 一 1,有一块长方形草地,长 20 米,宽 15 米。在它的四周向外筑一 条宽 2 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2,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增加 30 厘米,另一组对边减少 18 厘米,结 果得到一个与原正方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原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平方厘米?3,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 5 分米,宽增加 8 分米后,得到一个面 积比原长方形多 18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 少分米?22 例 2 一个大长方形被两条平行于它的两条边的线段分成四个较小 的长方形,其中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如下图所求,求第四个长方形的 面积。分析 因为 AE×CE=6,DE×EB=35,把两个式子相乘 AE×CE ×DE×EB=35×6,而 CE×EB=14,所以 AE×DE=35×6÷14=15。 练 习 二 1,下图一个长方形被分成四个小长方形,其中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分别是 24 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和 32 平方厘米, 30 求阴影部分的面 积。A M 32 F P 24 30 B E C D N2,下面一个长方形被分成六个小长方形,其中四个长方形的面积23 如图所示(单位:平方厘米) ,求 A 和 B 的面积。15 45 A 24 12 B3,下图中阴影部分是边长 5 厘米的正方形,四块完全一样的长方 形的宽是 8 厘米,求整个图形的面积。8 8 5 8 8例 3 把 20 分米长的线段分成两段, 并且在每一段上作一正方 形,已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差 40 平方分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分米?分析 我们可以把小正方形移至大正方形里面进行分析。 两个 正方形的面积差 40 平方分米就是图中的 A 和 B 两部分,如图。如 果把 B 移到原来小正方形的上面,不难看出,A 和 B 正好组成一24 个长方形,此长方形的面积是 40 平方分米,长 20 分米,宽是 40 ÷20=2(分米) ,即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差 2 分米。因此, 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20+2)÷2=11(分米) ,面积是 11×11=121 (平方分米) 练 习 三 1,一块正方形,一边划出 1.5 米,另一边划出 10 米搞绿化,剩下 的面积比原来减少了 1350 平方米。这块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2,一个正方形,如果它的边长增加 5 厘米,那么,面积就比原来 增加 95 平方厘米。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有一个正方形草坪,沿草坪四周向外修建一米宽的小路,路面 面积是 80 平方米。求草坪的面积。25 例 4 有一个正方形 ABCD 如下图,请把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扩大 1 倍,并画出来。分析 由于不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所以,也没有办法计 算出所画正方形的边长或面积。 我们可以利用两个正方形之间的关 系进行分析。以正方形的四条边为准,分别作出 4 个等腰直角三角 形,如图中虚线部分,显然,虚线表示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正方 形面积的 2 倍。 练 习 四 1,四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了一个大正方形, 如果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49 平方米和 4 平方米,求其中一 个长方形的宽。2, 正图的每条边都垂直于与它相邻的边, 并且 28 条边的长都相等。 如果此图的周长是 56 厘米,那么,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26 3, 正图中,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 4 厘米, 求长方形 EFGD 的面积。例 5 有一个周长是 72 厘米的长方形, 它是由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 形拼成的。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 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它的周长是原正 方形边长的 8 倍,正方形的边长为 72÷8=9(厘米) ,一个正方形的 面积就是 9×9=81(平方厘米) 。 练 习 五 1,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6 厘米,求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7 2,有一张长方形纸,长 12 厘米,宽 10 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 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有一个小长方形,它和一个正方形拼成了一个大长方形 ABCD (如下图) ,已知大长方形的面积是 35 平方厘米,且周长比原来小 长方形的周长多 10 厘米。求原来小长方形的面积。第 5 周 分类数图形专题简析: 我们在数数的时候,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不能使数出 的结果准确。但是在数图形的个数的时候,往往就不容易了。分类28 数图形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图形的规律,从而有秩序、有条理 并且正确地数出图形的个数。 例题 1 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分析:图中的正方形的个数可以分类数,如由一个小正方形组 成的有 6×3=18 个,2×2 的正方形有 5×2=10 个,3×3 的正方形 有 4×1=4 个。因此图中共有 18+10+4=32 个正方形。 练习一 1,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2,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29 3,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例题 2 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分析 为了保证不漏数又不重复,我们可以分类来数三角形, 然后再把数出的各类三角形的个数相加。 (1)图中共有 6 个小三角形; (2)由两个小三角形组合的三角形有 3 个;30 (3)由三个小三角形组合的三角形有 4 个; (4)由六个小三角形组合的三角形有 1 个。 所以共有 6+3+4+1=14 个三角形。 练习二 1,下面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2,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3,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31 例题 3 数出下图中所有三角形的个数。分析 和三角形 AFG 一样形状的三角形有 5 个;和三角形 ABF 一样形状的三角形有 10 个;和三角形 ABG 一样形状的三角形有 5 个;和三角形 ABE 一样形的三角形有 5 个;和三角形 AMD 一样形状 的三角形有 5 个,共 35 个三角形。 练习三 数出下面图形中分别有多少个三角形。例题 4 如下图, 平面上有 12 个点, 可任意取其中四个点围成一个 正方形,这样的正方形有多少个?32 分析 把相邻的两点连接起来可以得到下面图形, 从图中可以 看出:(1)最小的正方形有 6 个; (2)由 4 个小正方形组合而成的正方形有 2 个; (3)中间还可围成 2 个正方形。 所以共有 6+2+2=10 个。 练习四 1,下图中共有 8 个点,连接任意四点围成一个长方形,一共 能围成多少个长方形?2,下图中共有 6 个点,连接其中的三点围成一个三角形,一 共能围成多少个三角形?33 3,下图中共有 9 个点,连接其中的四个点围成一个梯形,一 共能围成多少个梯形?例题 5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分析 我们可以分类来数: 1,单一的小三角形有 16 个; 2,两个小三角形组合的有 10 个; 3,四个小三角形组合的有 8 个; 4,八个小三角形组合的有 2 个。 所以,图中一共有 16+10+8+2=36 个三角形。34 练习五 1,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2,图中共有()个三角形。3,图中共有()个正方形。第 6 周 尾数和余数 专题简析: 自然数末位的数字称为自然数的尾数;除法中,被除数减去商 与除数积的差叫做余数。尾数和余数在运算时是有规律可寻的,利35 用这种规律能解决一些看起来无从下手的问题。 例题 1 写出除 213 后余 3 的全部两位数。 分析 因为 213=210+3,把 210 分解质因数:210=2×3×5× 7,所以,符号题目要求的两位数有 2×5=10,2×7=14,3×5=15, 3×7=21,5×7=35,2×3×5=30,2×3×7=42,一共有 7 个两位数。 练习一 1,写出除 109 后余 4 的全部两位数。2,178 除以一个两位数后余数是 3,适合条件的两位数有哪 些?3,写出除 1290 后余 3 的全部三位数。例题 2 (1)125×125×125×??×125[100 个 25]积的尾数是 几? (2) (21×26)×(21×26)×??×(21×26)[100 个(21 ×26)]积的尾数是几? 分析 (1)因为个位 5 乘 5,积的个位仍然是 5,所以不管多 少个 125 相乘,个位还是 5;36 (2)每个括号里 21 乘 26 积的个位是 6,我们只要分析 100 个 6 相乘,积的尾数是几就行了。因为个位 6 乘 6,积的个位仍然 是 6,所以不管多少个(21×26)连乘,积的个位还是 6。 练习二 1,21×21×21×??×21[50 个 21]积的尾数是几?2,1.5×1.5×1.5×??×1.5[200 个 1.5]积的尾数是几?3, (12×63)×(12×63)×(12×63)×??×(12×63) [1000 个(12×63)]积的尾数是几?例题 3 (1)4×4×4×?×4[50 个 4]积的个位数是几? (2)9×9×9×?×9[51 个 9]积的个位数是几? 分析 (1)我们先列举前几个 4 的积,看看个位数在怎样变 化,1 个 4 个位就是 4;4×4 的个位是 6;4×4×4 的个位是 4;4 ×4×4×4 的个位是 6??由此可见,积的尾数以“4,6”两个数37 字在不断重复出现。50÷2=25 没有余数,说明 50 个 4 相乘,积的 个位是 6。 (2)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51 个 9 相乘时,积的个位是以 “9,1”两个数字不断重复,51÷2=25??1,余数是 1,说明 51 个 9 本乘积的个位是 9。 练习三 1,24×24×24×?×24[2001 个 24],积的尾数是多少?2,1×2×3×?×98×99,积的尾数是多少?3,94×94×94×?×94[102 个 94]-49×49×?×49[101 个 49],差的个位是多少?例题 4 少?把 1/7 化成小数,那么小数点后面第 100 位上的数字是多分析 因为 1/7≈0.??,化成的小数是一个无38 限循环小数, 循环节 “142857” 共有 6 个数字。 由于 100÷6=16?? 4,所以,小数点后面的第 100 位是第 17 个循环节的第 4 个数字, 是 8。 练习四 1,把 1/11 化成小数,求小数点后面第 2001 位上的数字。2,5/7 写成循环小数后,小数点后第 50 个数字是几?3,有一串数:5、8、13、21、34、55、89??,其中,从第 三个数起,每个数恰好是前两个数的和。在这串数中,第 1000 个 数被 3 除后所得的余数是多少?例题 5 555?55[2001 个 5]÷13,当商是整数时,余数是几? 分析 如果用除法硬除显然太麻烦, 我们可以先用竖式来除一 除,看一看余数在按怎样的规律变化。39 从竖式中可以看出,余数是按 3、9、4、6、0、5 这六个数字 不断重复出现。??3,所以,当商是整数时,余数是 4。 练习五 1,444?4÷6[100 个 4],当商是整数时,余数是几?2,当商是整数时,余数各是几? (1)666?6÷4[100 个 6](2)444?4÷74[200 个 4](3)888?8÷7[200 个 8]40 (4)111?1÷7[50 个 1]第7周 一般应用题(一) 专题简析: 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 一起,有的已知条件是间接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叙述的方式和 顺序也比较多样。因此,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 律可循。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 手段帮助分析。 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 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 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 ;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 个条件(分析法) 。在实际解时,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灵活 运用这两种方法。 例 1 五年级有六个班, 每班人数相等。 从每班选 16 人参加少先队 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 4 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 从每班选 16 人参加少先队活动, 个班共选 16×6=96 6 (人) 。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 4 个班的人数,那么,96 人就相当 于原来(6-4)个班人人数,所以,原来每班 96÷2=48(人) 。41 练习 一1,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 16 元捐给“希望工程” 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 3 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 多少?2,把一堆货物平均分给 6 个小组运,当每个小组都运了 68 箱时, 正好运走了这堆货物的一半。这堆货物一共有多少箱?3,老师把一批树苗平均分给四个小队栽,当每队栽了 6 棵时,发 现剩下的树苗正好是原来每队分得的棵数。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 棵?例2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 50 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 56 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 3 天完成原计划加工零件的任务,而且还多加 工了 120 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分析 如果按原计划的天数加工,加工的零件就会比原计划多 5642 ×3+120=288(个) 。为什么会多加工 288 个呢?是因为每天多加 工了 56-50=6(个) 。因此,原计划加工的天数是 288÷6=48(天) , 实际加工了 50×48+120=1520(个)零件。 练 习 二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 40 千米,实际每小时多 行了 10 千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 2 小时到达了乙地。甲、乙两地 相距多少千米?2,小明骑车上学,原计划每分钟行 200 米,正好准时到达学校, 有一天因下雨,他每分钟只能行 120 米,结果迟到了 5 分钟。他家 离学校有多远?3,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 80 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 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 100 个,这样,不仅提前 4 天完 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 100 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43 例3甲、乙二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 6 个零件,乙中途停了 15 天没有加工。40 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 半。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分析 甲工作了 40 天, 而乙停止了 15 天没有加工, 乙只加工了 25天,所以他加工的零件正好是甲的一半,也就是甲 20 天加工的零 件和乙 25 天加工的零件同样多。由于甲每天比乙多加工 6 个,20 天一共多加工 6×20=120 个)这 120 个零件相当于乙 25-20=5 天) ( 。 ( 加工的个数,乙每天加工 120÷(25-20)=24(个) 。乙一共加工了 24×25=600(个) ,甲一共加工了 600×2=1200(个) 练 习 三1,甲、乙二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 10 个。途中乙因 事休息了 5 天,20 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 2 倍,这时 两人各加工帽子多少个?2,甲、乙两车同时从 A、B 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 20 千米。途中乙因修车用了 2 小时,6 小时后甲车到达两地中点, 而乙车才行了甲车所行路程的一半。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4 3,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 1120 元。已知甲工作了 10 天,乙工作了 12 天,且甲 5 天的工资和乙 4 天的工资同样多。求 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资多少元?例4服装厂要加工一批上衣, 原计划 20 天完成任务。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 60 件,照这样做了 15 天,就超过原计划件数 350 件。 原计划加工上衣多少件? 分析 由于每天比计划多加工 60 件, 天就比原计划的 15 天多加 15工 60×15=900(件) ,这时已超过计划件数 350 件,900 件中去掉 这 350 件,剩下的件数就是原计划(20-15)天中的工作量。所以, 原计划每天加工上衣(900-350)÷(20-15)=110(件) ,原计 划加工 110×20=2200(件) 。 练 习 四1,用汽车运一堆煤,原计划 8 小时运完。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 运 1.5 吨,这样运了 6 小时就比原计划多运了 3 吨。原计划 8 小时 运多少吨煤?45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 10 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 划多行 15 千米,行了 8 小时后,发现已超过乙 20 千米。甲、乙两 地相距多少千米?3,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 8 天看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少看了 4 页。这样,用 10 天才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例 5 王师傅原计划每天做 60 个零件,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 20 个,结果提前 5 在完成任务。王师傅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 分析 按实际做法再做 5 天,就会超产(60+20)×5=400(个) 。为什么会超产 400 个呢?是因为每天多生产了 20 个, 里面有几 400 个 20,就是原计划生产几天。400÷20=20(天) ,因此,王师傅一 共做了 60×20=1200(个)零件。 练 习 五1,食堂准备了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 0.8 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 节约了 0.1 吨,这样比原计划多烧了 2 天。这批煤一共有多少吨?46 2,造纸厂生产一批纸,计划每天生产 13.5 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 多生产 1.5 吨,结果提前 2.5 天完成了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3,机床厂生产一批机床,原计划每天生产 15 台,实际每天生产 18 台,这样比原计划提前 3 天完成了任务。这批机床一共有多少台?第8周 一般应用题(二) 专题简析: 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 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 织在一起,但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 题靠拢。因此,我们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时要善于分析,把复杂的问 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 例 1 工程队要铺设一段地下排水管道, 用长管子铺需要 25 根, 用 短管子铺需要 35 根。已知这两种管子的长相差 2 米,这段排水管 道长多少米? 分析 因为每根长管子比每根短管子长 2 米,25 根长管子就比 2547 根短管子长 50 米。 而这 50 米就相当于 (35-25) 根短管子的长度。 因此,每根短管子的长度就是 50÷(35-25)=5(米) ,这段排水 管道的长度应是 5×35=175(米) 。 练 习 一 1,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生产要用 6 小时,乙单独生产要用 8 小 时。 如果甲每小时比乙多生产 10 个零件, 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2,一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 6 人。玩了一会儿,他们 觉得每组人数太少便重新分组,正好每组 9 人,这样比原来减少了 2 组。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3,甲、乙二人同时从 A 地到 B 地,甲经过 10 小时到达了 B 地, 比乙多用了 4 小时。已知二人的速度差是每小时 5 千米,求甲、乙 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48 例 2 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苹果,分配时甲、乙 都比丙多拿 24 千克。结帐时,甲和乙都要付给丙 24 元,每千克苹 果多少元? 分析 三人拿同样多的钱买苹果应该分得同样多的苹果。24×2÷3=16(千克) ,也就是丙少拿 16 千克苹果,所以得到 24×2=48 元。 每千克苹果是 48÷16=3(元) 。 练 习 二 1,甲和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 了 13 支,乙拿了 7 支,因此,甲又给了乙 6 角钱。每支铅笔多少 钱?2,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 6 个面包,中午发现小 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均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 和小军各 2.2 元钱。每个面包多少元?3, “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来了 7 张红纸,小英买 来了和红纸同样价格的 5 张黄纸。老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了小华、49 小英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 9 元钱。老师 把 9 元钱怎样分给小华和小英?例 3 甲城有 177 吨货物要跑一趟运到乙城。大卡车的载重量是 5 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 2 吨,大、小卡车跑一趟的耗油量分别是 10 升和 5 升。用多少辆大卡车和小卡车来运输时耗油最少? 分析 大汽车一次运 5 吨, 耗油 10 升, 平均运 1 吨货耗油 10÷5=2 (升) 小汽车一次运 2 吨, ; 耗油 5 升, 平均运 1 吨货耗油 5÷2=2.5 (升) 。显然,为耗油量最少应该尽可能用大卡车。177÷5=35 (辆)??2 吨,余下的 2 吨正好用小卡车运。因此,用 35 辆大汽 车和 1 辆小汽车运耗油量最少。 练 习 三 1,五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 404 分,每人得分互不相同, 并且都是整数。如果最高分是 90 分,那么得分最少的选手至少得 多少分?50 2,用 1 元钱买 4 分、8 分、1 角的邮票共 15 张,那么最多可以买 1 角的邮票多少张?3,某班有 60 人,其中 42 人会游泳,46 人会骑车,50 人会溜冰, 55 人会打乒乓球。可以肯定至少有多少人四项都会?例 4 有一栋居民楼,每家都订 2 份不同的报纸,该居民楼共订了 三种报纸,其中北京日报 34 份,江海晚报 30 份,电视报 22 份。 那么订江海晚报和电视报的共有多少家? 分析 这栋楼共订报纸 34+30+22=86(份) ,因为每家都订 2 份不 同的报纸,所以一共有 86÷2=43 家。在这 43 家居民中,有 34 家 订了北京日报,剩下的 9 家居民一定是订了江海晚报和电视报。 练 习 四 1,五(1)班全体同学每人带 2 个不同的水果去慰问解放军叔叔, 全班共带了三种水果,其中苹果 40 个,梨 32 个,桔子 26 个。那51 么,带梨和桔子的有多少个同学?2,在一次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一个方队的同学每人手里 都拿两种颜色的气球,共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其中红色有 56 只,黄色的有 60 只,绿色的有 46 只。那么,手拿红、绿两种气球 的有多少个同学?3,学校开设了音乐、球类和美术三个兴趣小组,第一小队的同学 们每人都参加了其中的两个小组,其中 9 人参加球类小组,6 人参 加美术小组,7 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活动。参加美术和音乐小组活动 的有多少个同学?例 5 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立即安装两台抽水机向外抽水,此 时已进水 800 桶。一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 18 桶,另一台每分钟抽52 水 14 桶,50 分钟把水抽完。每分钟进水多少桶? 分析 50 分钟内, 两台抽水机一共能抽水 (18+14) ×50=1600 桶) ( 。 1600 桶水中,有 800 桶是开始抽之前就漏进的,另 800 桶是 50 分 钟又漏进的,因此,每分钟漏进水 800÷50=16(桶) 。 练 习 五 1,一个水池能装 8 吨水,水池里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 两管齐开, 分钟能把一池水放完。 20 已知进水管每分钟往池里进水 0.8 吨,求出水管每分钟放水多少吨?2,某工地原有水泥 120 吨。因工程需要,又派 5 辆卡车往工地送 水泥,平均每辆卡车每天送 25 吨,3 天后工地上共有水泥 101 吨。 这个工地平均每天用水泥多少吨?3,一堆货物重 96 吨,甲队用 16 小时运完,乙队用 24 小时运完。 如果让两队同时合运,几小时运完?53 第9周 一般应用题(三)专题简析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 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例 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 700 个。 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 100 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 1 倍,这 样二人一天共生产 1020 个。 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甲、 分析 二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 0(个) 。这 320 个零件中,有 100 个是甲多生产的,那么 320-100=220(个)就是 乙日产量的 1 倍,即乙原来的日产量,甲原来每天生产 700- 220=480(个) 。 练 习 一 1,工厂里有 2 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 5.6 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 号锅炉每月节约 1 吨煤,2 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 月共烧煤 3.5 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54 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 80 个。由于更 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 40 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 4 倍,这样 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 300 个。 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甲、3,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 100 米,实际 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 15 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 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 2 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 150 米。求两队 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例 2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 竹竿湿了 40 厘米, 然后将竹竿倒转过 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 13 厘米。求竹竿 的长。 分析 因为竹竿先插了一次,湿了 40 厘米,倒转过来再插一次又 湿了 40 厘米,所以湿了的部分是 40×2=80(厘米) 。这时,湿的部 分比它的一半长 13 厘米, 说明竹竿的长度是 (80-13) ×2=134 (厘 米) 。55 练 习 二 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 10 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 20 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 4 倍少 10 厘米。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3,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 80 米,第二根剪去 320 米,剩下 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 4 倍。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例 3 将一根电线截成 15 段。 一部分每段长 8 米, 另一部分每段长 5 米。长 8 米的总长度比长 5 米的总长度多 3 米。这根铁丝全长多 少米? 分析 设这 15 段中有 X 段是 8 米长的,则有(15-X)段是 5 米长 的。然后根据“8 米的总长度比 5 米的总长度多 3 米”列出方程,56 并进行解答。 练 习 三 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 20 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 80 米,下 坡每分钟走 102 米。上坡路比下坡路少 220 米。这段小坡路全长多 少米?2,食堂里买来 15 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 25 千克,每袋面粉 10 千克。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 165 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 少千克?3,老师买回两种笔共 16 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 0.4 元, 圆珠笔每支 1.2 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 1.6 元。求买这些 笔共用去多少钱?57 例 4 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 2.5 小时改装机器, 因此前 4 小时甲比乙少做 400 个零件。又同时加工 4 小时后,甲总 共加工的零件反而比乙多 4200 个。甲、乙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 个? 分析 (1)在后 4 小时内,甲一共比乙多加工了 0 (个)零件,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 0 个零件。 (2) 在前 4 小时内, 甲实际只加工了 4-2.5=1.5 小时, 1.5 甲 小时比乙 1.5 小时应多做 =1725 个零件,因此,1725+ 400=2125 个零件就是乙 2.5 小时的工作量,即乙每小时加工 2125 ÷2.5=850 个,甲每小时加工 850+ 个。 练 习 四 1,甲、乙二人同时从 A 地去 B 地,前 3 小时,甲因修车 1 小时, 因此乙邻先于甲 4 千米。又经过 3 小时,甲反而领先了乙 17 千米。 求二人的速度。2,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徒弟比师傅早 2 小时开工,当师傅 生产了 2 小时后, 发现自己比徒弟少做 20 个零件。 二人又生产了 2 小时,师傅反而比徒弟多生产了 10 个。师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58 件?3,甲每小时生产 12 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 8 个零件。一次,二人 同时生产同样多的零件,结果甲比乙提前 5 小时完成了任务。问: 甲一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例 5 加工一批零件, 单给甲加工需 10 小时, 单给乙加工需 8 小时。 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做 3 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分析 因为甲每小时比乙少做 3 个零件, 小时就比乙少做 3×8=24 8 (个)零件,所以,24 个零件就是甲(10-8)小时的工作量。甲 每小时加工 24÷(10-8)=12(个) ,这批零件一共有 12×10=120 (个) 。 练 习 五 1,快、慢两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行完全程快车只用了 4 小时, 而慢车用了 6.5 小时。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 25 千米。甲、乙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9 2,妈妈去买水果,她所带的钱正好能买 18 千克苹果或 25 千克的 梨。 已知每千克梨比每千克苹果便宜 0.7 元, 妈妈一共带了多少钱?3,师徒二人加工零件,已知师傅 6 小时加工的零件和徒弟 8 小时 加工的零件相等。如果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 3 个零件,那么, 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第 10 周 数阵专题简析: 填“幻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数学游戏,由幻方演变出 来的数阵问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填数问题。这里,和同学们讨 论一些数阵的填法。 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法。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60 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 题提供方向。 试验法就是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准突破口, 确定填数的可能范 围。把分析推理和试验法结合起来,再由填数的可能情况,确定应 填的数。 例题 1 把 5、6、7、8、9 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里,如 图 a 使横行三个数的和与竖行三个数的和都是 21。先把五格方格中的数用字母 A、B、C、D、E 来表示,根据题 意可知:A+B+C+D+E=35,A+E+B+C+E+D=21×2=42。 把两式相比较可知,E=42-35=7,即中间填 7。然后再根据 5 +9=6+8 便可把五个数填进方格,如图 b。 练 习 一 1,把 1――10 各数填入“六一”的 10 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 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 12。61 2,把 1――9 各数填入“七一”的 9 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 上的各数的和都是 13。3,将 1――7 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 三个数的和相等。例题 2将 1――10 这十个数填入下图小圆中, 使每个大圆上六个数的和是 30。62 分析 设中间两个圆中的数为 a、b,则两个大圆的总和是 1+ 2+3+??+10+a+b=30×2,即 55+a+b=60,a+b=5。在 1― ―10 这十个数中 1+4=5,2+3=5。 当 a 和 b 是 1 和 4 时,每个大圆上另外四个数分别是(2,6, 8,9)和(3,5,7,10) ;当 a 和 b 是 2 和 3 时,每个大圆上另外 四个数分别为(1,5,9,10)和(4,6,7,8) 。 练习二 1,把 1――8 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大圆上五个 ○内数的和相等。2,把 1――10 这十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四边形 顶点的○内四个数的和都相等,且和最大。63 3, 1――8 八个数填入下图方格里, 将 使上面四格、 下面四格、 左四格、右四格、中间四格以及对角线四格内四个数的和都是 18。例题 3 将 1――6 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中, 使每条直线上三 个圆内数的和相等、且最大。分析 设中间三个圆内的数是 a、b、c。因为计算三条线上的 和时,a、b、c 都被计算了两次,根据题意可知:1+2+3+4+5 +6+(a+b+c)除以 3 没有余数。1+2+3+4+5+6=21,21÷64 3=7 没有余数,那么 a+b+c 的和除以 3 也应该没有余数。在 1― ―6 六个数中,只有 4+5+6 的和最大,且除以 3 没有余数,因此 a、b、c 分别为 4、5、6。 (1+2+3+4+5+6+4+5+6)÷3=12, 所以有下面的填法:练习三 1,将 1――6 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边上的三个○内数 的和相等。2,将 1――9 九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使每边上四个○内数 的和都是 17。65 3,将 1――8 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条安上三个数 的和相等。例题 4 将 1――7 分别填入下图的 7 个○内, 使每条线段上三个○ 内数的和相等。分析 首先要确定中心圆内的数, 设中心○内的数是 a, 那么, 三条线段上的总和是 1+2+3+4+5+6+7+2a=28+2a, 由于三条 线段上的和相等,所以(28+2a)除以 3 应该没有余数。由于 2866 ÷3=9??1,那么 2a 除以 3 应该余 2,因此,a 可以为 1、4 或 7。 当 a=1 时, (28+2×1) ÷3-1=9, 即每条线段上其他两数的和是 9, 因此,有这样的填法。 练 习 四1,将 1――9 填入下图的○中,使横、竖行五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 25。2, 1――11 这十一个数分别填进下图的○里, 将 使每条线上 3 个○内的数的和相等。3, 1――8 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 将 使外圆四个数的和, 内圆四个数的和以及横行、竖行上四个数的和都等于 18。67 例题 5 如下图(a)四个小三角形的顶点处有六个圆圈。 如果在这些 圆圈中分别填上六个质数, 它们的和是 20, 而且每个小三角形三个 顶点上的数的和相等。问这六个质数的积是多少?分析 设每个小三角形三个顶点处○内数的和为 X。因为中间 的小三角形顶点处的数在求和时都用了三次,所以,四个小三角形 顶点处数的总和是 4X=20+2X,解方程得 X=10。由此可知,每个小 三角形顶点处的三个质数的和是 10,这三个质数只能是 2、3、5。 因此这 6 个质数的积是 2×2×3×3×5×5=900。如图(b) 。68 练习五 1,将九个不同的自然数填入下面方格中,使每行、每列、每条对 角线上三个数的积都相等。2,将 1――9 九个自然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九个小三角形中,使 靠近大三角形每条边上五个数的和相等,并且尽可能大。这五个数 之和最大是多少?3,将 1――9 九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使外三角形边上○内 数之和等于里面三角形边上○内数之和。69 第 11 周 周期问题 专题简析: 周期问题是指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 某些特征循环往 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做周期。在数学上,不仅 有专门研究周期现象的分支, 而且平时解题时也常常碰到与周期现 象有关的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发展某种周期现象,并充分 加以利用,把要求的问题和某一周期的等式相对应,就能找到解题 关键。 例题 1 流水线上生产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先 5 个红,再 4 个黄,再 3 个绿,再 2 个黑,再 1 个白,然后又依次 5 红、4 黄、3 绿、2 黑、1 白??如此涂下去,到 2001 个小球该涂什么颜色?70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小木球涂色的次序是 5 红、4 黄、3 绿、 2 黑、1 白,即 5+4+3+2+1=15 个球为一个周期,不断循环。因 为 ??6,也就是经过 133 个周期还余 6 个,每个周 期中第 6 个是黄的,所以第 2001 个球涂黄色。 练习一 1,跑道上的彩旗按“三面红、两面绿、一面黄”的规律插下 去,第 50 面该插什么颜色?2,有一串珠子,按 4 个红的,3 个白的,2 个黑的顺序重复排 列,第 160 个是什么颜色?3,1/7=0.??,小数点后面第 100 个数字是多 少?例题 2 有 47 盏灯,按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的顺序排列 着。最后一盏灯是什么颜色的?三种颜色的灯各占总数的几分之71 几? 分析 (1)我们把二盏红灯、四盏蓝灯、三盏黄灯这 9 盏灯 看作一组,47÷9=5(组)??2(盏) ,余下的两盏是第 6 组的前 两盏灯,是红灯,所以最后一盏灯是红灯; (2)由于 47÷9=5(组)??2(盏) ,所以红灯共有 2×5+12 20 ;蓝灯共有 4×5=20(盏) ,占总数的 ; 47 47 15 黄灯共有 3×5=15(盏) ,占总数的 。 472=12(盏) ,占总数的练习二 1,有 68 面彩旗,按二面红的、一面绿的、三面黄的排列着, 这些彩旗中,红旗占黄旗的几分之几?2,黑珠和白珠共 2000 颗,按规律排列着:○●○○○●○○ ○●○○??,第 2000 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其中,黑珠共有多 少颗?3,在 100 米长的跑道两侧每隔 2 米站着一个同学。这些同学 以一端开始,按先两个女生,再一个男生的规律站立着。这些同学72 中共有多少个女生?例题 3 2001 年 10 月 1 日是星期一,那么,2002 年 1 月 1 日是星 期几? 分析 一个星期是 7 天,因此 7 天为一个周期。10 月 1 日是 星期一,是第一个周期的第一天,再过 7 天即 10 月 8 日也是星期 一。计算天数时为了方便,我们采用“算尾不算头”的方法,例如 10 月 8 日就用(8-1)÷7=1,没有余数说明 8 号仍是星期一。题 中说从 2001 年 10 月 1 日到 2002 年 1 月 1 日,要经过 92 天,92÷ 7=13??1,余 1 天就是从星期一往后数一天,即星期二。 练习三 1,2002 年 1 月 1 日是星期二,2002 年的六月一日是星期几?2,如果今天是星期五,再过 80 天是星期几?3,以今天为标准,算一算今年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73 例题 4 将奇数如下图排列,各列分别用 A、B、C、D、E 为代表, 问:2001 所在的列以哪个字母为代表? A B 1 15 13 17 31 29 ? ? ? C 3 11 19 27 ? ? D 5 9 21 25 ? ? ? 23 E 7分析 这列数按每 8 个数一组有规律排列着。2001 是这一列 数中的第 1001 个数, ??1, 2001 是这列数中第 126 即 组的第一个数,所以它所在的那一列是以字母 B 为代表的。 练习四 1,将偶数 2、4、6、8、??按下图依次排列,2014 出现在哪 一列? A 8 B 6 10 24 22 C 4 12 20 D 2 14 1874E16 26 ? ? ?28 ? ?30 ? ?32?2,把自然数按下列规律排列,865 排在哪一列? A 1 B 2 6 7 8 12 ? ? ? C 3 5 9 11 ? ? ? 10 4 D3, 上表中,将每列上下两个字组成一组,如第一组为(小热) , 第二组为(学爱) 。求第 460 组是什么?75 例题 5 888??8[100 个 8]÷7,当商是整数时,余数是几? 分析从竖式中可以看出,被除数除以 7,每次除得的余数以 1、4、 6、5、2、0 不断重复出现。我们可以用 100 除以 6,观察余数就知 道所求问题了。 100÷6=16??4 余数是 4 说明当商是整数时,余数是 1、4、6、5、2、0 中的 第 4 个数,即 5。 练习五 1,444??4[100 个 4]÷3 当商是整数时,余数是几?2,444??4[100 个 4]÷6 当商是整数时,余数是几?76 3,111??1[1000 个 1]÷7 当商是整数时,余数是几?第 12 周 盈亏问题 专题简析: 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 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 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 ;按另一 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会有不足(亏) ,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 数量。例如:把一代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 3 块,多 12 块;如果每人分 4 块,少 8 块。小朋友有多少人?饼干有多少块? 这种一盈一亏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的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盈+亏) ÷两次所分之差=人数; 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它们被分为四类: 1,两盈:两次分配都有多余; 2,两不足:两次分配都不够; 3,盈适足: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够分;77 4,不足适足:一次分配不够,一次分配正好。 一些非标准的盈亏问题都是由标准的盈亏问题演变过来的。 解 题时我们可以记住: 1, “两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亏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 =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2, “两盈”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两次盈数的差÷两次分得的差 =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3, “一盈一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盈与亏的和÷两次分得的 差=参与分配对象总数。 例 1 某校乒乓球队有若干名学生,如果少一名女生,增加一名男 生,则男生为总数的一半;如果少一名男生,增加一名女生,则男 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乒乓球队共有多少名学生? 分析 (1)由“少一个女生,增加一个男生,则男生为总人数的一半”可知:女生比男生多 2 人; (2) “少一个男生,增加一个女生”后,女生就比男生多 2+ 2=4 人,这时男生为女生人数的一半,即现在女生有 4×2=8 人。原 来女生有 8-1=7 人,男生有 7-2=5 人,共有 7+5=12 人。 练 习 一1,学校买来了白粉笔和彩色粉笔若干盒,如果白粉笔减少 10 盒,78 彩色粉笔增加 8 盒,两种粉笔就同样多;如果再买 10 盒白粉笔, 白粉笔的盒数就是彩色粉笔的 5 倍。 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各多少盒?2,操场上有两堆货物,如果甲堆增加 80 吨,乙堆增加 25 吨,则 两堆货物一样重;苦甲、乙两堆各运走 5 吨,剩下的乙堆正好是甲 堆的 3 倍。两堆货物一共有多少吨?3,五(1)班的优秀学生中,苦增加 2 名男生,减少 1 名女生,则 男、女生人数同样多;苦减少 1 名男生,增加 1 名女生,则男生是 女生的一半。这些优秀学生中男、女生各多少人? 例 2 幼儿园老师拿出苹果发给小朋友。如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则 少 4 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只发给 4 个,则老师自己也能留下 4 个。 有多少个小朋友?共有多少个苹果? 分析 如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则少 4 个,说明小朋友人数大于 4;如果每个小朋友只发给 4 个,则教师也能留下 4 个,说明每人少拿79 若干个,就少拿 4+4=8 个苹果。因为小朋友人数大于 4,所以,一 定是每人少拿 1 个,有 8÷1=8 个小朋友,有 8×4+4=36 个苹果。 练 习 二1,给小朋友分梨,如果每人分 4 个,则多 9 个;如果每人分 5 个, 则少 6 个。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梨?2,老把一些铅笔奖给三好学生。每人 5 支则多 4 支,每人 7 支则 少 4 支。老师有多少支铅笔?奖给多少个三好学生?3,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 好每船坐 6 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上坐 9 人。这个班一 共有多少个同学?80 例 3 幼儿园老师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学生每 人 5 个余 10 个;如果分给小班的学生每人 8 个缺 2 个。已知大班 比小班多 3 人,这筐苹果有多少个? 分析 如果大班减少 3 人,则大班和小班的人数同样多。这样,大班每人 5 个就多余 3×5+10=25 个。由于两班人数相等,小班每人 多分 3 个就要多分(25+2)个苹果,用(25+2)÷(8-5)就能 得到小班同学的人数是 9 人, 再用 9×8-2 就求出了这筐苹果有多 少个。 练 习 三1,一些学生搬一批砖,每人搬 4 块,其中 5 人要搬两次;如果每 人搬 5 块,就有两人没有砖可搬。这些学生有多少人?这批砖有多 少块?2,老师给幼儿园小朋友分糖,每人 3 块还多 10 块;如果减少 2 个 小朋友再分,每人 4 块还多 7 块。原来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块 糖?81 3,筑路队计划每天筑路 720 米,正好按期筑完。实际每天多筑 80 米,这样,比原计划提前 3 天完成了筑路任务。要筑的路有多长?例 4 幼儿园教师把一箱饼干分给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 分得 6 块;如果只分给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以多分得 4 块。 如果只分给小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块? 分析 这箱饼干分给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 6 块,如果只分给中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多分 4 块。说明中班的人数是 小班人数的 6÷4=1.5 倍。因此,这箱饼干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 位小朋友可多分到 6×1.5=9 块,一共可分到 6+9=15 块饼干。 练 习 四1,老师把一批书借给甲组同学,平均每人借 4 本。如果只借给甲 组的女同学,每人可借 6 本。如果只借给甲组的男生,平均每人借 到几本?82 2,甲、乙两组同学做红花,每人做 8 朵,正好送给五年级每个同 学一朵。如果把这些红花让甲组同学单独做,每人要多做 4 朵。如 果把这些红花让乙组同学单独做,每人要做几朵?3,老师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如果只分给小班,每人可得 12 块; 如果只分给中班和小班,每人只能分到 4 块。如果这袋糖只分给中 班,每人可分到几块?例5全班同学去划船, 如果减少一条船, 每条船正好坐 9 个同学;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 6 个同学。这个班有多少个同学?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每船坐 9 人,就能减少一条船,也就是少 9个同学;每船坐 6 人,就要增加一条船,也就是多出 6 个同学。因 此,每船坐 9 人比每船坐 6 人可多坐 9+6=15 人,15 里面包含 5 个(9-6) ,说明有 5 条船。知道了有 5 条船,就可以求全班人数: 9×(5-1)=36 人。83 练习 五1,老师把一篮苹果分给小班的同学,如果减少一个同学,每个同 学正好分得 5 个;如果增加一个同学,正好每人分得 4 个。这篮苹 果一共有多少个?2,五年级同学去划船,如果增加一只船,正好每只船上坐 7 人; 如果减少一只船,正好每只船上价 8 人。五年级共有多少人?3,一个旅游团去旅馆住宿,6 人一间,多 2 个房间;若 4 人一间又 少 2 个房间。旅游团共有多少人?84 第 13 周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专题简析 在数学竞赛中,有许多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问题。解答稍复 杂的立体图形问题要注意几点: 1,必须以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同时把构成几何图形的诸 多条件沟通起来; 2,依赖已经积累的空间观念,观察经过割、补后物体的表面 积或体积所发生的变化; 3,求一些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时,可以通过变形的方法来解决。 例题 1 一个零件形状大小如下图:算一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 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单位:厘米)分析(1)可以把零件沿虚线分成两部分来求它的体积,左边的长方体体积是 10×4×2=80 (立方厘米) 右边的长方体的体积 , 是 10×(6-2)×2=80(立方厘米) ,整个零件的体积是 80×2=16085 (立方厘米) ; (2)求这个零件的表面积,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朝上的 两个面的面积和正好与朝下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 朝右的两个面的 面积和正好与朝左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因此,此零件的表面积就 是(10×6+10×4+2×2)×2=232(平方厘米) 。 想一想: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计算它的体积吗? 练习一 1,一个长 5 厘米,宽 1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被切去一 块后(如图) ,剩下部分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2,把一根长 2 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 1 米长的两段,表面积增 加了 2 平方分米,求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3,有一个长 8 厘米,宽 1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在 它的左右两角各切掉一个正方体(如图) ,求切掉正方体后的表面 积和体积各是多少?86 例题 2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零件,中间挖去一个正方体的孔(如图) ,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吗?(单位:厘米)分析 (1)先求出长方体的体积,8×5×6=240(立方厘米) , 由于挖去了一个孔,所以体积减少了 2×2×2=8(立方厘米) ,这个 零件的体积是 240-8=232(立方厘米) ; (2)长方体完整的表面积是(8×5+8×6+6×5)×2=236 (平方厘米) ,但由于挖去了一个孔,它的表面积减少了一个(2× 2)平方厘米的面,同时又增加了凹进去的 5 个(2×2)平方厘米 的面,因此,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 236+2×2×4=252(平方厘米) 。 练习二 1,有一个形状如下图的零件,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单位:87 厘米) 。2,有一个棱长是 4 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 个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后, 剩下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3,如果把上题中挖下的小正方体粘在另一个面上(如图) ,那 么得到的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88 例题 3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拼成了一个新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 50 平方厘米。原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 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拼成新的长方体, 其表面积比 原来的长方体增加了 4 块正方形的面积,每块正方形的面积是 50 ÷4=12.5(平方厘米) 。正方体有 6 个这样的面,所以,原来正方 体的表面积是 12.5×6=75(平方厘米) 。 练习三 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木块粘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大 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46 平方厘89 米,而长是原来长方体的 2 倍。如果拼成的长方体的长是 24 厘米, 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一根长 80 厘米,宽和高都是 12 厘米的长方体钢材,从钢 材的一端锯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 它的表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厘 米?3,把 4 块棱长都是 2 分米的正方体粘成一个长方体,它们的 表面积最多会减少多少平方分米?例题 4 把 11 块相同的长方体砖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已知每块砖的 体积是 288 立方厘米,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90 分析 要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它的长、宽和高。我 们用 a、b、h 分别表示小长方体的长、宽、高,显然,a=4h,即 h=1/4a,2a=3b 即 b=2/3a,砖的体积是 a*2/3a*1/4a=1/6a3 。由 1/6a3=288 可知,a=12,b=2/3*12=8,h=1/4*12=3。 大长方体的长是 12×2=24 厘米,宽 12 厘米,高是 8+3=11 厘 米,表面积就不难求了。 练习四 1,一块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6 平方厘米,那么,由 1000 个这 样的小正方体所组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85 立方厘米,且长、宽、高都是质 数,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91 3,有 24 个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体积都是 1 立方厘米,用这 些正方体可以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体?用图画出来。例题 5 一个长方体,前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 209 平方厘米,这 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厘为为单位的数都是质数。这个长方体的 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分析 长方体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积是长×宽+长×高=长×(宽+高) ,由于此长方体的长、宽、高用厘米为单位的数都是质 数,所以有 209=11×19=11×(17+2) ,即长、宽、高分别为 11、 17、2 厘米。知道了长、宽、高求体积和表面积就容易了。 练习五 1,有一个长方体,它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积和是 88 平方厘米, 且长、宽、高都是质数,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偶数,体积是 96 立方 厘米,求它的表面积。92 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长相等,已知长方体长、 宽、高分别是 6 分米、4 分米、25 分米,求正方体体积。第十四周 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专题简析 在长方体、正方体问题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 把一个物体变形为另一种形状的物体; 把两个物体熔化后铸成一个 物体;把一个物体浸入水中,物体在水中会占领一部分的体积。 解答上述问题,必须掌握这样几点: 1,将一个物体变形为另一种形状的物体(不计损耗) ,体积不 变; 2,两个物体熔化成一个物体后,新物体的体积是原来物体体 积的和; 3,物体浸入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例题 1 有两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甲水箱里有水,乙水箱空着。 从里面量,甲水箱长 40 厘米,宽 32 厘米,水面高 20 厘米;乙水93 箱长 30 厘米,宽 24 厘米,深 25 厘米。将甲水箱中部分水倒入乙 水箱,使两箱水面高度一样,现在水面高多少厘米? 分析 由于后来两个水箱里的水面的高度一样, 我们可以这样 思考:把两个水箱并靠在一起,水的体积就是(甲水箱的底面积+ 乙水箱的底面)×水面的高度。这样,我们只要先求出原来甲水箱 中的体积:40×32×20=25600(立方厘米) ,再除以两只水箱的底 面积和:40×32+30×24=2000(平方厘米) ,就能得到后来水面的 高度。 练习一 1,有两个水池,甲水池长 8 分米、宽 6 分米、水深 3 分米, 乙水池空着,它长 6 分米、宽和高都是 4 分米。现在要从甲水池中 抽一部分水到乙水池,使两个水池中水面同样高。问水面高多少?2,有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面量长 40 厘米、宽 30 厘米、深 35 厘米, 箱中水面高 10 厘米。 放进一个棱长 20 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 铁块顶面仍高于水面。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94 3,一段钢材长 15 分米,横截面面积是 1.2 平方分米。如果把 它煅烧成一横截面面积是 0.1 平方分米的钢筋, 求这根据钢筋的长。例 2 将表面积分别为 54 平方厘米、96 平方厘米和 150 平方厘米 的三个铁质正方体熔成一个大正方体(不计损耗) ,求这个大正方 体的体积。 分析 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等,而 54=6×9=6×(3×3) , 所以这个正方体的棱是 3 厘米。 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另两个正方体的 棱长:96=6×(4×4) ,棱长是 4 厘米;150=6×(5×5) ,棱长是 5 厘米。知道了棱长就可以分别算出它们的体积,这个大正方体的体 积就等于它们的体积和。 练习二 1,有三个正方体铁块,它们的表面积分别是 24 平方厘米、54 平方厘米和 294 平方厘米。现将三块铁熔成一个大正方体,求这个 大正方体的体积。95 2,将表面积分别为 216 平方厘米和 384 平方厘米的两个正方 体铁块熔成一个长方体,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13 厘米,宽 7 厘 米,求它的高。3,把 8 块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成一个大正方体,这 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例题 3 有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 5 分米、宽 4 分米、高 6 分米,里面注有水,水深 3 分米。如果把一块边长 2 分米的正方体 铁块浸入水中,水面上升多少分米? 分析 铁块的体积是 2×2×2=8(立方分米) ,把它浸入水中后,它就占了 8 立方分米的空间,因此,水上升的体积也就是 8 立 方分米, 用这个体积除以底面积 (5×4) 就能得到水上升的高度了。 练习三 1,有一个小金鱼缸,长 4 分米、宽 3 分米、水深 2 分米。把96 一块假山石浸入水中后,水面上升 0.8 分米。这块假山石的体积是 多少立方分米?2,有一个正方体容器,边长是 24 厘米,里面注满了水。有一 根长 50 厘米,横截面是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铁棒,现将铁棒垂 直插入水中。问:会溶出多少立方厘米的水?3,有一块边长是 5 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浸没在一个长方体容 器里的水中。取出铁后,水面下降了 0.5 厘米。这个长方体容器的 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题 4 有一个长方体容器(如下图) ,长 30 厘米、宽 20 厘米、高 10 厘米, 里面的水深 6 厘米。 如果把这个容器盖紧, 再朝左竖起来,97 里面的水深应该是多少厘米?分析首先求出水的体积:30×20×6=3600(立方厘米) 。当容器竖起来以后,水流动了,但体积没有变,这时水的形状是一个 底面积是 20×10=200 平方厘米的长方体。只要用体积除以底面积 就知道现在水的深度了。 练习四 1,有两个长方体水缸,甲缸长 3 分米,宽和高都是 2 分米; 乙缸长 4 分米、宽 2 分米,里面的水深 1.5 分米。现把乙缸中的水 倒进甲缸,水在甲缸里深几分米?2,有一块边长 2 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现把它煅造成一根长方 体,这长方体的截面是一个长 4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求它的 长。98 3,像例题中所说,如果让长 30 厘米、宽 10 厘米的面朝下, 这时的水深又是多少厘米?例题 5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 10 平方厘米、15 平方厘米和 6 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分析 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长×宽、长×高、宽 ×高得来的。因此,15×10×6=(长×宽×高)×(长×宽×高) , 而 15×10×6=900=30×30。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0 立方厘 米。 练习五 1,一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 25 平方厘米、18 平方厘米和 8 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一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 35 平方厘米、21 平方厘米和 15 平方厘米,且长、宽、高都是质数,这个长方体的99 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48 立方厘米,并且长、宽、高是三个 连续的偶数。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第十五周 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专题简析: 解答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拼、切问题,除了要切实掌握长方 体、正方体的特征,熟悉计算方法,仔细分析每一步操作后表面几 何体积的等比情况外,还必须知道: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沿水平 方向或垂直方向切割成两部分, 新增加的表面积等于切面面积的两 倍。 例题 1 一个棱长为 6 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如果把它锯成棱长为 2 厘米的正方体若干块,表面积增加多少厘米?100 分析 把棱长为 6 厘米的正方体锯成棱长为 2 厘米的正方体, 可以按下图中的线共锯 6 次, 每锯一次就增加两个 6×6=36 平方厘 米的面,锯 6 次共增加 36×2×6=432 平方厘米的面积。因此,锯 好后表面积增加 432 平方厘米。练习一 1,把 27 块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 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所有的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少多少平 方厘米?2,有一个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木块,如果把它锯成体积相等 的 8 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101 3,把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涂上红色,然后把它锯两次锯成 4 个同样的小长方体, 没有涂颜色的面积是 60 平方厘米。 求涂上红 色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例题 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把它分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 24 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 把正方体分成两个长方体后,增加了两个面,每个面的 面积是 24÷2=12 平方厘米,而正方体有 6 个这样的面。所以原正 方体的表面积是 12×6=72 平方厘米。 练习二 1,把三个棱长都是 2 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 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长 4 分米、宽 3 分米、高 6 分米,现 在把它锯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增加多少平方分米?102 3,有三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它们的长是 8 厘米、宽 4 厘米、高 2 厘米,现把三块积木拱成一个大的长方体,怎样搭表面 积最大?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例题 3 有一个正方体,棱长是 3 分米。如果按下图把它切成棱长 是 1 分米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多少?想一想:在切的过程中,每切一切,就会增加两个 3×3 平方 分米的面,你能用这种思路来计算所求问题吗? 练习三 1,用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 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如果要摆一个棱长是 6 厘米的正方体, 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103 2,有一个长方体,长 10 厘米、宽 6 厘米、高 4 厘米,如果把 它锯成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 一共能锯多少个?这些小正方体 的表面积和是多少?3,把 24 个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 方体的表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厘米?例题 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涂满了红色,然后如下图切开,切开的小正方体中: (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 (2)二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 (3)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 (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几个?104 分析 个。按题中的要求切,切成的小正方体一共有 3×3×3=27(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共有 8 个; (2)二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共有 1 ×12=12 个; (3)一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共 有 1×6=6 个; (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在大正方体的中间,有 27-(8+ 12+6)=1 个。 练习四 1,把一个棱长是 5 厘米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涂满红色,然后切 成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中,一面涂红色的、二面 涂红色的、三面涂红色的以及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各有多少个?105 2,把若干个体积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大的正方体,然后 在大正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 已知两面被涂上红色的小正方体共有 24 个,那么,这些小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3,把 1 立方米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涂上颜色,然后切成 1 立 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在这些小正方体中,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多 少个?例题 5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6 厘米、5 厘米和 4 厘米, 若把它切割成三个体积相等的小长方体, 这三个小长方体表面积的 和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 这个长方体原来的表面积是(6×5+6×4+5×4)×2=148 平方厘米,每切割一刀,增加 2 个面。切成三个体积相等的 小长方体要切 2 刀,一共增加 2×2=4 个面。要求表面积和最大, 应该增加 4 个 6×5=30 平方厘米的面。所以,三个小长方体表面积106 和最大是 148+6×5×4=268 平方厘米。 练习五 1,有三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木块,每块长 8 厘米、宽 5 厘米、 高 3 厘米。要把它们粘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 大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是多少平方厘米?2,把 8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已知每个 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72 平方厘米,拼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 少平方厘米?3,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7 厘米、6 厘米、5 厘米的长方体, 截成两个长方体,使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求它们的表 面积和是多少平方厘米?107 第16周 倍数问题(一) 专题简析: 倍数问题是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指已知几个数的 和或差以及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 解答倍数问题,必须先确定一个数(通常选用较小的数)作为标准 数,即 1 倍数,再根据其它几个数与这个 1 倍数的关系,确定“和” 或“差”相当于这样的几倍,最后用除法求出 1 倍数。 例1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 18 厘米,第二根剪去 26 厘 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 3 倍。原来两根铁丝各长多少厘 米? 分析 由于第二根比第一根多剪去 26-18=8 厘米,所以剩下的铁 丝第一根就比第二根多(3-1)倍。因此,8÷(3-1)=4(厘米) 。 就是现在第二根铁丝的长度,它原来长 4+26=30 厘米。 练 习 一 1,两个数的和是 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 0,如果把这个 0 去 掉,就得到另一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108 2,两根绳子一样长,第一根用去 6.5 米,第二根用去 0.9 米,剩下 部分第二根是第一根的 3 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3,一筐苹果和一筐梨的个数相同,卖掉 40 个苹果和 15 个梨后, 剩下的梨是苹果的 6 倍。原来两筐水果一共有多少个?例 2 甲组有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按规律填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