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疑病症的自我治疗怎么办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疑病|有一种病叫“怀疑自己有病”
我不敢想象在这个“生病生不起,看病看不起”的社会里竟然有人每天吵着嚷着说自己有病,可是大小医院的医生都明确地告诉他没有问题,可是依然不太相信,总觉得自己哪里出了什么问题?而且这些人会为此感到焦虑、恐惧、不安!
&“怀疑自己有病”是一种病,此“病”非彼病。不是身体上的疾病,而是问题出在心理上。这种“病”在变态心理学上称之为“疑病”。
什么是疑病?
疑病,顾名思义就是怀疑自己有病。疑病症属于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是指因为心理冲突或心理障碍以身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表现为突然丧失某些生理机能,而这些身体形式的障碍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的病变,更主要的这些都不是人有意识的假装出来的,即使医生采用高科技检查之后,这些人仍然觉得自己有病,坚持认为医生没有发现,对医生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
简单的举个例子,一朋友的爸爸特别喜欢吃甜食,尤其喜欢喝糖水。本来也没什么,吃了几十年也没有什么事,直到有一天他老爸对他家人说自己得了糖尿病。我这朋友第一反应就是紧张,然后就带他爸爸去医院做检查,结果这老头身体什么问题都没有,就血压有点高。医生说没事,不是糖尿病,一家人心安了下来。可过了几天,他又对家人说自己是糖尿病,并且说得“有理有据”,比如说他夜晚多尿,小便有颜色,又是头晕乏力……都是一些糖尿病的症状。家里人执拗不过他,第二次带他去一个三甲医院检查,结果还是没问题。但这老头就是不依不挠,在医院里吵,医生没办法就跟我朋友说,可以去心理科问问。
后来,才知道这老头的一个朋友死了,死之前有糖尿病,几个朋友在一起就说了起来,都说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而且容易死。朋友的父亲有着很强的受暗示性,而且性格中存在多疑的因素。他就把这些放到了自己身上,本来多尿都是年纪大的人通病,小便有颜色可能上火了,头晕乏力可能没休息好或者是自我暗示的,但是这一切在他父亲的眼里都是病症的前兆。
导致疑病的诱因
&根据官方的估计,一般就医的人群中有2%-7%最后被诊断为疑病症(APA,2000),而且这种疑病障碍多出现在青春发育早期。很多人在青春发育早期都有过这样的困扰:比如女生来大姨妈和男生遗精都会给自己造成恐惧的情绪,怀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是发育的正常阶段,那么就很可能形成疑病障碍。
导致疑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两种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1、心理因素
容易产生疑病的人,一般性格自身就比较敏感多疑、谨慎,有的会带有强迫;其次,受暗示性强;然后比较偏执、固执对自我过度关注。
2、社会因素
如婚变,子女的离别,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有一部分病人系医源性的,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而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医生作出诊断不确切,反复令病人作些检查,则造成病人产生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念。
此外,文化差异因素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疑病症的发生,比如东方文化中都有一种男性担心自己生殖器缩回腹腔的疑病恐惧,称之为恐缩症。而这一疑病恐惧却从来没有在西方文化中出现过。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恐缩症,它是一种与文化相关的害怕生殖器、乳房或身体某一部分缩入体内导致死亡的恐惧、焦虑发作。这种恐缩症在我国广东海南一带流行已有悠久的历史,有兴趣的可以查阅,这里不做阐述。
如何防治疑病?
&疑病症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核心表现是恐惧和焦虑。所以,针对疑病而言首要解决的还是先帮其消除疑虑,减轻恐惧和焦虑。疑病症的治疗一般治疗师多采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关键有疑病倾向的人要懂得防止疑病的发生,所以生活中尽量要做到:
1、不查资料不乱给自己贴标签:有疑病倾向的人,尽量不要查阅有关医学卫生方面的资料,尤其避免上网查阅,这是治疗疑病症的重要原则。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笔者经常给网友做咨询发现很多网友都说自己有抑郁症、强迫症……但等我问他怎么得出来的,都说是自己查资料看得,然后我用专业量表一测,再咨询一下,发现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严重。所以不乱给自己填标签是一种有效地防止手段。
2、不乱求医:终于知道“有病乱投医”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病”是疑病。改变四处投医问病的习惯。只有确实有某种疾病,才接受必要的医学诊治。
3不要太敏感:杜绝经常自我注意、自我检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习惯。因为人对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和各种刺激都有感知能力。感觉过分敏感,就会脱离现实,会把生理的感觉疑为疾病的过程,把轻微的小病体验为大病、重病。感觉要恰如其分才能准确评价机体的状态,无根据的担心疑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诱发多种身心疾病的导火线。
4、不要过分关注:只要不是器质性疾病,对自己身体上一切功能性症状和不适要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5不拒绝诊治:对于偶然发现的确实存在的疾病,要积极诊治;对于个人不能克服的疑病症,建议必要时接受心理咨询。
声明:原创,独家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怀疑自己有焦虑症,疑病症,整天胡思乱想,非常焦虑
真的好想摆脱这样的痛苦!求助!!90后咨询1次浏览422次第1次咨询怀疑自己精神有问题,从网上不断地查信息&&&感觉所有神经官能症都和我很像。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想这是不是我要的那种心情很放松,思维很活跃,脑子转的非常快,可以非常理性、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状态。而结果却是脑袋不清不楚,一整天都在问自己到底怎么了,却找不到答案,所以非常焦虑。害怕解决事情,因为怕处理的不妥善,整天都非常焦虑,&&&到底是得了疑病症还是焦虑症,我该怎么办啊???????我觉得两个都有倾向,只看你哪个为主呀那个是后来发生的。此次回复获来访者评价:未评价本案例最近访客数据加载中...
525心理网微信服务平台
您可能感兴趣的案例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
大家在案例热门城市:您的当前位置:&>&&>&
女子患疑病症 怀疑自己有病常年四处寻医
来源: 长江网
图片源于网络
  长江网讯(通讯员江维 姜红峰 记者 周惠明)女子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后,看过多家医院,但总是不相信医生的诊断结果,认为自己得了重病没被诊断出来,终日惶恐不安。近日,医生结合患者症状和诊断病历,仔细分析,原来女子是患上了疑病性神经症。
  家住汉口的吴女士,今年52岁,是一名家庭主妇。大约一年前开始,吴女士就时不时的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状态,为此,她看过多家大医院,医生检查后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建议吴女士先回家好好休息,调整好生活作息时间。
  但是,对于这样的诊断结果,吴女士根本不相信,心里总觉得是医生诊断有误。于是,吴女士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求医之路,神经内科、妇产科、心内科、脑外科……各大医院的专家都被她看了个遍。
  上周,吴女士来到普爱医院就诊,接诊的是综合科姜红峰副主任医师,仔细听完吴女士的介绍后,结合她带来的各医院的医学影像和化验检查结果,姜红峰发现,吴女士的病根在心理,即疑病性神经症。
  据了解,早在一年前,吴女士在买菜回家途中,被高处坠物砸伤了头皮,缝合5针,当时在医院检查了头部CT后,没有发现头颅骨折和颅内出血,头皮外伤伤口愈合后过去一个月也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的症状。
  但在去过一次因癌症去世的同学的葬礼后,吴女士突然感到头痛头晕,甚至全身不适,而且症状时好时坏。脾气逐渐变得暴躁,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白天更是提不起精神,有时还会出虚汗,和人交谈时也没什么耐心,成天忧心忡忡,一直怀疑自己的病痛是一年前意外受伤所致。因此她反复就诊各大医院,而且认为自己病症没有被正确诊断出来,并且买来了多种自认为“对症”的药物来服用。
  姜红峰医师分析,吴女士虽然有头晕和头痛的症状,但通过影像学和化验结果发现,并没有发现器质性颅脑受损。当年在意外受伤后的一个月内,也没有头痛和头晕,而且这些症状受情绪影响明显,是时有时无,时轻时重,这不符合脑震荡的表现,应该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姜红峰仔细询问后发现,吴女士性格十分内向,甚至是孤僻,除了亲朋好友和街坊,几乎没有和外界接触,在意外受伤后的一年时间里,她过度放大了自己受伤的事实,心里的负面情绪一直没有得到排解,日积月累诱发了疑病性神经症。
  姜红峰介绍,疑病性神经症主要指患者担心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身体上的疾病,大多数男性患者在40岁,女性在50岁左右发病。患者会反复就医,即便检查结果正常,也不能打消心中的顾虑,还会伴有焦虑或抑郁的倾向。
  疑病性神经症患者表现为过分关注身体健康和非常在意身体出现的任何轻微变化,主观夸大身体上的不适,日常生活中常常伴有焦虑、忧虑、甚至是恐惧,把大部分注意力或全部都集中在自身的健康问题上,因此明显的影响到了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
责编:朱德华
微信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
联系电话:0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如何治好疑病症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