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碧绿照样子写词语,写出你读了古诗后想到的四字成语

常用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100条
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对簿公堂:在公堂受审。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方枘圆凿& 形容格格不入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奉为圭臬& 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隔靴搔痒& 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瓜田李下& 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积重难返&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济济一堂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枉过正&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
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门可罗雀&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门庭若市&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沐猴而冠& 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暮鼓晨钟&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南辕北辙&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泥沙俱下&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期期艾艾&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曲突徙薪&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如汤沃雪& 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 化。
茹毛饮血: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塞翁失马&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三足鼎立& 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闪烁其词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体,行。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时乖运蹇& 指时运不好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已的话。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受宠若惊: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
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
硕大无朋& 形容无比的大。
硕果仅存& 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夙兴夜寐:起得早,睡得晚,形容勤奋不懈。
素昧平生:一向不相识。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美到极点
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醍醐灌顶:比喻以人的智慧灌输于人,使人清醒。
条分缕析& 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
痛心疾首:形容伤心悔恨之极,也形容怨恨之深。
万马齐喑& 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妄自菲薄:过份地轻视自己,不知自重。
欣喜若狂& 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心悦诚服& 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喜笑颜开& 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心花怒放&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喜眉笑眼& 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喜不自胜&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谈笑风生&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手舞足蹈& 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受宠若惊& 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杀风景& 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人莫予毒& 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亲痛仇快& 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乐极生悲&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眉开眼笑&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哭丧着脸&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酒酣耳热& 形容饮酒到高兴的时候。
惊喜欲狂&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近悦远来& 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皆大欢喜& 人人都高兴满意。
欢欣鼓舞& 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
欢呼雀跃& 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抚掌大笑& 抚: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怫然不悦& 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得意忘形&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大喜过望& 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冁然而笑&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眉欢眼笑&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眉花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眉飞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
惊喜交集& 交集:交错在一起。又吃惊,又高兴
形容生气的成语
形槁心灰&& 〖解释〗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息怒停瞋& 〖解释〗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吹胡子瞪眼& 〖解释〗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宜嗔宜喜& 意思是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很美的。
旭日初升& 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鲜蹦活跳& 谓鱼、禽等乱蹦乱跳而有生气。
死样活气& 形容没有生气。
浓眉大眼& 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艴然不悦& 非常生气。艴f&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负气含灵& 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半死半生&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转嗔为喜& 由生气转为喜欢。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生龙活虎& 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回嗔作喜& 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肝胆欲碎&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愤愤不平&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勃然变色&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别开生面&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活蹦乱跳& 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不死不活&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百花争妍& 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相关文章阅读:
------分隔线----------------------------
古诗文图片鉴赏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四字成语中有许多只差一个字,意义就大相径庭,如“无所不能”与...”,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文,完成1—4题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启蒙课本《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为什么“四字格”备受使用者喜爱呢?其中有诸多原因。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以偶为佳”是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哲学观。古人对客观美的认识,就是成双成对的:“天”和“地”,“方”和“圆”,“日”和“月”,“山”和“川”等等。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诗歌讲究对仗,尤其是律诗,是一定要用对仗的。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视四言,是因为“四言”是惟一的字数较少但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间,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由此可见,汉语成语在形式上选择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从现代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可见,“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出自__________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由这些“珍品”锤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在《成语探源辞典》中有166条,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哀而不伤;有的把较长句子精简压缩,变成四音节成语,如患得患失;还有的是把出处不同,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词合在一起,构成四音节成语,如屏气凝神。还有一些其他用法,但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其结果都是保留了原文中的精华部分。1.古人格外重视“四字格”成语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2.下列成语中的六个,它们的来源可分为三类,在横线上填上类别及相关的成语的序号①名正言顺②开天辟地③图穷匕见④钩心斗角⑤画蛇添足⑥精卫填海⑦黔驴技穷⑧卧薪尝胆⑨落花流水出自_____________的成语:⑤⑦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篇文章结构清楚,从成语的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较为详尽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实生活中经常看见“乐在骑中”“默默无蚊”“食全食美”等广告语,请你从成语运用的角度,对这种语言现象做具体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意境”及“意境”的开拓评价一首诗的好坏,人们常以“意境”的深、浅、有、无作标准。学习写诗,当然也要重视“意境”的创作和开拓。所谓“意境”,新版《辞海》的解释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由此可见“意境”的魅力,首先是从形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上体现出来的。例如,在夏丐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里,有一篇文章曾用“父女对话”的故事形式议论过如何评价新诗的问题。故事中的爸爸认为新诗句式长长短短,有时连韵都不押,只好算是一种“啰啰唆唆的讲学语录,琐琐碎碎的日记簿,零零落落的感慨词典”。女儿听了,先念了一首俞平伯的新诗《到家了》给他听:“卖硬面饽饽的,/在深夜尖风底下,/这样慢慢地吆喝着。/我一听到,知道‘到家了!’”接着再问爸爸:“北平(北京)地方我没有到过,但是读了这一首 诗,仿佛看到了寒风凛冽、叫卖凄厉的北平的夜景。爸爸,您是住过北平的,觉得这一首诗怎样?”爸爸听了,点点头说:“还有点儿意思。”这位爸爸所说的“意思”,分明是终于同意了女儿的见解:从形象描述能使人“历历在目”这一角度上承认了俞平伯的诗作有“意境”。“意境”的感染力和概括力,除了形象的“栩栩如生”,还要能帮助读者“由此及彼”进行联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境”的大小,不是看作者写出了什么,而是看其能使读者感受到什么。或者说,要看作者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能力,使他们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作者在字面上并没有直接写出来的许多东西。正像宋人梅尧臣所说的那样:“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大家都知道,诗歌需要分行、押韵,但分行、押韵的文字不一定就是诗,更不一定是好诗。小孩子猜的谜语,也可以写得句式整齐而朗朗上口,像“红口袋,绿口袋 ,有人怕,有人爱”(辣椒)、“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得卖,地里不种它”(豆芽菜)之类,不也很有趣味吗?但要算它是诗,总还有点儿不够格。然而,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看起来也和谜语差不多,却又是人所公认的好诗。这是为什么?其间的区别,主要就是因为前者缺少后者所具有的那种“见于言外”的蕴涵或寄托。“辣椒”和“豆芽菜”的谜语,纯粹只限于描述两种蔬菜本身的特点;而于谦的《石灰吟》,表面上写的是没有生命的矿石,打动读者的却是寓托于上述形象中的那股历劫不磨的浩然正气,也就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旧时小孩子习字用的描红簿上,也有几句貌似诗的文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虽是叙事体,却像流水账;除了字面上交代的内容,根本没法激起别的联想。唐代元稹的《行宫绝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看起来也像平铺直叙,没有什么曲折生动的情节。然而,在那貌似孤寂的生活剪影之中,却又分明蕴涵着作者对于人世沧桑的强烈感慨。越是对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历史或古代帝王荒淫奢华的生活有所了解的人,就越能感受到这首诗的容量丰富,因而它也就自然比前者更有“意境”。由此可见,诗之所以为诗,“意境”是比语言、技法等形式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只有善于抓住它,表现它,才能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诗味”或“诗意”。“意境”是什么?说到这里,可能比较容易捉摸了;但是如何才能创造和拓展意境呢?我们说,应该有多种方法。拓展“意境”的途径之一,就是摹“形”要传“神”。换句话说,所谓形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不能满足于“须眉毕现”的“形似”,而是要求通过对象具体的外部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描述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或总体上的审美品格。作者的构思越是新颖别致,语言越是精练,越能用最省俭的手段做到这一点,就越能给读者留下回味、想象的余地,也就是越有“意境”的表现。1.根据《辞海》的解释,你认为“意境”应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各用一个字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小孩子猜的谜语句式整齐且朗朗上口却不能算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以一古诗为例谈谈“形”与“神”的关系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心》故事中,父亲听了俞平伯的新诗后说“还有点儿意思”中的“意思”就是指诗歌的意境。B.“‘意境’的感染力和概括力,除了形象的‘栩栩如生’,还要能帮助读者‘由此及彼’进行联想”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C.宋人梅尧臣所说的一段话具体解释了什么叫做“意境”,他认为“意境”应“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D.作者认为算不算一首诗或算不算一首好诗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够不够“格”,即看它有无“意境”,有无“诗味”或“诗意”。E.文中举了大量的古诗为例,其作用是为了深入浅出地解释什么是诗的“意境”,如何创造和开拓诗的意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成语有较强的表现力和特殊的修辞效果,对成语的判定,不能不考虑这一有别于普通语词的特点。正如平时人们所说,成语用得好,可抵得上几个形容词。这一说法比较通俗地讲出了成语的经济效果和修辞作用。叶圣陶和夏丏尊在《文心·读书笔记》一节里用了“望洋兴叹”一个成语,把几个中学生“佩服前人读书的炯眼,自愧相差太远”的心境、神情都形容了出来,换上一般词语大概就没有这样的功效。成语的修辞功用同成语的表意特征有关,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成语的整体意义同字面意义往往不一致,使人产生联想,因而运用起来容易收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言简意赅的效果。用这个特征、这种效果去检验是不是成语有一定作用。但是,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成语的来源和功用也是千差万别的,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化。单纯从表意特征方面划分成语,就会把一些其他类型的固定短语划入成语,又会把人们心目中的许多成语排斥在成语以外。刘叔新在他的长文《固定语及其类别》中说:“成语的重要特征,凭之基本上能同所有固定语区别开来的特征,是表意的双层性:字面的意义具有形象比喻作用或使人联想的作用,透过它曲折地表现仿佛处于内层的真实意义。”首先,我们基本同意刘文的看法;其次,我们对“凭之”就可以解决划界问题,而且是“易于断明”的说法有疑问。如,将“穿小鞋”、“摸门钉”、“滴水不漏”等我们认为是惯用语的,都划入成语,就似欠妥当。惯用语、歇后语差不多都具有意义的双层性特点,如“扣帽子”、“吃大锅饭”,及“千里送鹅毛”等,都算作成语,恐怕不行。再说,有重叠特征的词很多,不独形容词,岂不都成了既是词又是短语的一身二任的东西?这种用词的法式,只是结果有的构成了四字格(或说四个音节)罢了,同成语可说是毫无瓜葛。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没此特征的是否就不是成语了呢?刘文就据此排除了一些成语:“从容不迫、等量齐观、不胜枚举”等。把这些归入惯用语,怕是不合适的。其中有的成语不见得没有“双层性”,如“饱经风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形容经过很多艰苦困难”,比喻义明显。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成语,诸如“口诛笔伐”、“国泰民安”、“发奸擿伏”等,从来或经常使用着它们的字面意义,同时又具有经久习用、言简意赅等特征,很少有人怀疑它们的成语身份。语言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判断语言现象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标准从单一角度去衡量,往往需要综合的多角度的去识别、对待。所以,成语意义的双层性及其修辞功能,也只是判定、考虑时的一个重要条件,不是唯一条件。1.下列各项关于“成语判定标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较强的表现力和特殊的修辞效果”既是成语判定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成语有别于其它普通词语的一个重要特点。B.“成语的修辞功用同成语的表意特征”对于检验一个词语是不是成语有一定的作用。C.语言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判断语言现象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标准从单一角度去衡量,而要综合的从多角度去识别、对待。D.如果单纯从表意特征方面划分成语,就只能是把一些其他类型的固定短语划入成语。2.下列各项的表述和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成语的整体意义同字面意义往往不一致,因而可以使人产生联想,运用起来容易收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等效果。B.对于刘叔新用“凭之”观点解决成语和其它词语界限,并且“易于断明”的说法作者存有疑问。C.那些虽然没有双层意义,但比喻意义明显的词语,作者认为它们一定是成语而非一般的词语。D.由于历史原因,有的成语,如“口诛笔伐”、“国泰民安”等,虽然从来或经常使用着它们的字面意义,但是它们具有经久习用、言简意赅等特征,因而它们仍然是成语。3.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成语的修辞效果用得好,那么一个成语就可以抵得上几个形容词的表达效果。B.成语的来源和功用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语言有了约定俗成的特征,为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化。C.刘叔新认为成语字面的意义具有形象比喻作用或使人联想的作用,透过它可以曲折地表现仿佛处于内层的真实意义。D.对于刘叔新《固定语及其类别》中关于“成语判定标准”的观点,作者既赞成,又怀疑。带诗的成语_带诗字的成语_带诗的成语有哪些_带诗字的成语有哪些_带诗的四字成语_成语大全_911查询
带诗的成语
输入成语或其简拼即可,例如 班门弄斧 或 bmnf
带诗的成语 带诗字的成语 带诗的成语有哪些 带诗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诗的四字成语 带诗字的四字成语
带诗的成语带诗的成语详细: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原指诗歌绘画所蕴含的情感、意境。也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作诗饮酒的朋友。: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与「七步成章」义同。: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绘画当中具有诗意。形容画画得很好。:把诗系在燕子的腿上,让它传递给亲人: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好:赋:古文体。指善于写诗作赋:古代儒家六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侪:等辈,同类的人。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指父训。:见“诗朋酒友”。: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作诗的诀窍。:见“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仰头歌唱作诗。: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呵笔:吹热气解冻笔;寻诗:寻觅诗句。形容冬日苦吟:孟郊的诗,韩愈的文笔。指诗文佳作:冢:坟墓;发冢:盗墓。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侪:辈。在一起写诗喝酒的朋友:志:志向,意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枕籍:纵横相枕而卧。比喻沉溺于诗书之中,没有真本领:走笔:笔划得很快,指快速地写;题:写。形容才思敏捷:①南朝梁沉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谓无韵之文。②...: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带诗的成语,最多只列出前50条!成语大全为您提供带诗的成语,带诗字的成语,带诗的成语有哪些,带诗字的成语有哪些,带诗的四字成语,带诗字的四字成语
生肖成语:
四季成语:
数字成语:
动物成语:
颜色成语:
成语结构:
成语字数:
成语首拼: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7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照样子写出类似的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