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先辈传下来的医药书,乾隆传乙己年和光绪年的都有,一套共计38.本,价值几何

当前位置: >
光绪戌申年:上海集成图书公司藏版戌申五月重印:【钦定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一套12厚册全!厚度12.5cm!每册都一百多页,厚度 一公分左右!煌煌巨著,书口有乾隆四年校刊字样,以武英殿本为底本!&&&拍品编号:&
领 先 者:
起 拍 价:100元最小加价幅度: 15元
运&&&&&&费:
快递:20.00
开始时间: 11:47:15
结束时间:
浏览次数:311次 出价次数:41次
线上收款方式:中介保护,即时到账
线下收款方式:
农业银行(6398316)
工商银行(1805722)
书店区在售的相关商品
作者:不详出版社:上海集成图书公司年代:清代纸张:机器纸刻印方式:铅印装帧:线装尺寸:长20*宽13.*高12.5(cm).册数:12册品相:九五品
品相描述:此书以乾隆四年版本为底本,目录及每卷后均附考证!
实物拍照,品相如图,内页如新,边角整齐如新!封面自然陈旧!轻微开线;此书前人几乎没大翻阅,纸张自然老旧!品相以实物和照片为准!拍品如有文字描述不到之处,以实物照片为准!
主要缺陷:
第10册换过线,内页完好如新,后封面有处虫蛀损伤粘补!内页品相95品左右;
第11册:内页触手若新,后封面有虫蛀破损,后面十几页有针眼大小轻微虫蛀眼,硬伤 ,品相85品左右;
第12册:前面2页及最后一页轻微虫蛀眼,前封面更换过,品相90品左右;
详细描述:友情提示:为展示书籍整体面貌,在书摊每册都有照片补图,以便买家了解品相及内容,不故意隐瞒缺陷,有缺陷的地方尽量多拍照,好的地方就不用多拍照了,见下面链接:
1、/115645/
1、/115775/
2-3、/115940/
4-5、/116112/
6-7、/116783/
8-9、/116863/
10、/116927/
11、/117003/
12、/117069/
最新20条出价记录
朝花丶夕拾
我是书迷慧眼识珠
出局(代理)
朝花丶夕拾
我是书迷慧眼识珠
朝花丶夕拾
出局(代理)
我是书迷慧眼识珠
朝花丶夕拾
出局(代理)
我是书迷慧眼识珠
朝花丶夕拾
出局(代理)
我是书迷慧眼识珠
朝花丶夕拾
出局(代理)
我是书迷慧眼识珠
朝花丶夕拾
朝花丶夕拾
敬告: 您的出价表明已认同本站的 , 根据本网所售商品的特殊性及古旧书行业的具体情况,网站不支持7天内无理由退货。
请登录后再进行出价
如果还没有孔网账号请先
最新20条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
您不是注册用户或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进行拍卖留言! &&&
您最近浏览的拍品记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孔夫子拍卖网  , All
Reserved 京ICP证110332号 京ICP备号-1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当前位置: >>
傅氏百代源流世系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源流世系篇中华傅氏源流世系汇编第 一 世始祖傅h 黄帝裔孙大繇之后。帝局之次子。字君访,讳鹗荐。据《史记?集解》引 西汉孔安国注,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 人筑护此道。说贤良而隐于此,代胥靡筑之。殷高宗得之,举以为相,辅佐武 丁数十年,殷国大治,成为殷商贤相。
述作《说命》三篇,成为后世帝王治国 经典;创造版筑技术,首开世界营造先河。山西平太臣村人氏,据世代相传, 生於r阉脑鲁醢耍侵腥A上古奴`制社笊掏醭r期著名的政治家、事 家、建BW家和诺缆<遥造版B,首Q先},帝S良弼,尊擢相, o佐高宗武丁,_x煌盛世,著《f命》三章,乃缡勒苎裕沤裰涔。 百官咨W,修天文逊ādf田、冶青~、l展甲骨文。橄辔迨d, a封州郡公,{於前一二四六年,享郯耸q,葬虞步界下}人抉R趵泉 ^。有傅相陵“商相傅f之墓”碑刻。封“神文睿智⒙}王” 。其思想是中A 民族文明的起源文化,是儒家、道家之魂,T子百家Wg之⒚晌幕1痪醋 舾浮父、天神、天策星,更奉为“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的天 上星宿。是A夏第一}人。平陆历代建有傅相祠奉祀。妣:姜氏、严氏、张氏。 子三:奇、宣、恒。第奇 宣 恒二世h公长子。字国祥。继承父业为商武丁、祖庚、祖甲相。妣李氏。子卣。 h公次子。字国瑞。商祖庚时以功封夔城大夫,食邑三万户。妣郭氏、朱氏、 苍氏。子二:企、继。 f公三子。字伯征。商帝祖庚时人,以父荫袭夔城大夫,食邑三万户。妣姬氏。 子:怀安。第卣 企 继 怀安三世奇公长子,字著璋。妣王氏。子阔。 宣公长子。妣谢氏、房氏。子明。 宣公次子。商祖庚时袭父职为夔城大夫,食邑如故。妣仇氏、陈氏、车氏、伊 氏。子谆。 恒公子。世袭夔城大夫,食邑三万户。妣陈氏、车氏、伊氏夫人,子仲乐。第阔 明 谆 仲乐 卣公子。妣、子未详。四世企公子。商廪辛时为将军,官至三正。妣张氏。子照。 继公子。字仲乐。袭夔城大夫,食邑如故。妣端木氏。子三:松、柏、梅。 怀安公子。任梧城司户。妣刘氏、邱氏、姒氏。子:尚达、尚逵。第五世1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照 松 柏 梅 尚达 尚逵 谆公长子。妣杨氏、刘氏、丘氏、姒氏。子炳。 谆公次子。妣、子未详。源流世系篇明公子。商武乙时为将军,官至大夫。妣许氏。子二:鸿、淮。谆公三子。妣、子未详。 仲乐公长子。殷帝乙辅驾近侍中尉,商末兄弟始迁清河。妣张氏。二子;孔原、 孔厚。 仲乐公次子。殷帝乙时少傅。妣张氏、姚氏。第鸿 淮 炳 孔原 孔厚六世照公长子,商文丁时袭将军,为大夫,年七十二岁卒,谥忠献公。妣刘氏,封 夫人。与夫合葬麒山下。子未详。 照公次子。官至将军。妣李氏。子大宾。 松公子。商文丁时为守储司户。妣李氏、钟氏、巴氏。子经。 尚达公长子。周文王时为守储司户。钟氏、巴氏。子:显。 尚达公次子。周文王时为司空郎。罗氏。子:洗。第大宾 经 显 洗七世准公子。商帝乙时为卿士。妣王氏。子五:洗、漉、麋、麇、鏖。 炳公子。字显。袭父职,商帝乙时为守储司户。妣肖氏、舒氏、查氏。子:诚、 诫。 孔原公子。袭父职。持己以恭处人。妣:舒氏、查氏。子:龙。 孔厚公子。周武王时为虎贲将军。妣毛氏。子识。第洗 漉 麋 麇 鏖 诚 诫 识 龙八世大宾长子。商帝辛(纣)时为卿士。妣韩氏、伊氏,皆封夫人。子未详。 大宾次子。为商帝辛 (纣)家臣。妣、子未详。 大宾三子。为商帝辛(纣)时卿士。妣、子未详。 大宾四子。商帝辛(纣)时下军令。妣、子未详。 大宾五子。妣吴氏。子仔。 经公长子。妣、子未详。 经公次子。商帝辛(纣)时为益州牧,后从周文王。妣冯氏、王氏、倪氏。子 能。 经公三子。妣未详。子 显公子。仕周康王为益州牧。王氏、倪氏。子: 襄。第仔 能2九世鏖公子。名文卿。妣丰氏,子二:秀、稞。 诫公子。字:襄。周康王进为卿士。妣:益氏、熊氏、文氏。子:佥、俞。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襄 照 龙公子。周康王时为卿士。熊氏、文氏。子:谟、训。 妣不详。子训、鸿。源流世系篇第秀 稞 佥 俞 谟 训 鸿 葬同夫茔。子未详。十世仔公长子。周昭王进为邑令。官至地官司徒。葬于西土城。妣张氏,封夫人, 仔公次子。字挺实。周康王以女妻之。谥上国公。徙居歧山西土城。妣姬氏。 子学。 能公子。周昭王时任方城牧。妣孟氏、顾氏。子朝(洪) 。 能公次子。妣、子未详。 襄公长子。任方城牧。顾氏。子:宏。 襄公次子。为司农卿。李氏。 妣、子不详。第学 朝 宏 大宾十一世稞公子,字勤进。周穆王时袭上国公爵,葬于西土城。妣于氏,封夫人。子珠。 佥子。字洪, 。周穆王时著述处士。妣鲁氏、毛氏、柯氏。子:f 谟公子。字:仲广。著述处士,为交禄卿。毛、柯氏。子:秉中、秉 正、秉和。 妣、子不详。第珠 秉中 秉正 秉和 f 守邦、守道。十二世学公子。周共王时荫上国公,葬同父茔。妣刘氏。子五:守愚、守正、守诚、 宏公长子。字f。周共王时为右军大夫,官至内席,精天文、方技。妣姜氏、 杨氏、程氏。子三:爱(D) 、旭、明。 宏公次子。周共王时为司农卿。妣周氏,子未详。 宏公三子。周共王时为下军令。妣官氏。子识。 朝公子。第守愚 守正 守诚 守邦 守道 爱 旭 明 茔。子未详。十三世珠公长子。字敦蒙。周懿王时荫上国公。葬西土城。妣刘氏,封夫人,葬同夫 珠公次子。字敦善。妣贺氏。子未详。 珠公三子。字敦敏。妣温氏。子未详。 珠公四子。字敦谨。妣谢氏。子未详。 珠公五子。字敦本。妣王氏,子惠。 秉中长子。周懿王时任大司马。妣程氏、周氏、吕氏、房氏。子极。 秉中次子。妣、子未详。 秉中三子。妣、子未详。3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识 D 时 泉 秉和子。周懿王时为南武乡公。妣戴氏。子二:枢、机。 妣程氏。子升。 妣、子不详。 妣、子不详。源流世系篇第惠 升 枢 机 极十四世守道子。周夷王时官至朝议大夫。妣肖氏,封夫人。子简。 爱(D)公子。字极,号建中,周夷王时为右军大夫。妣项氏、袁氏、郎氏。 子二:远后、日昃。 识公长子。字子文。周厉王时袭父爵为南武乡公。妣何氏。子仲能。 识公次子,周厉王时官至司马。妣李氏,子未详。 爱公子。字:建中。为下大夫。右军大夫。袁、郎氏。子:谷。第简 远后 日昃 柏 谷 学 Y 仲能 惠公子。妣朱氏。子子文。十五世升公长子。字谷,号惟良。周厉王时任上军大夫。妣廖氏、伍氏。子隆、陶。 升公次子。妣、子未详。 梁人,周孝王时为将军。约生于公元前 936 年。事见《史记?汲郑列传》 。 极公子。任上军大夫兼内政督理五树总赞边务。伍氏。子:浩。 枣公子。字:勤进。袭上国公爵。徙西域城。卒葬西土城。于氏。子:珠。 妣伍氏。子浩。 妣、子不详。第子文 隆 陶 浩 珠十六世简公子。周宣王时为武德将军。殁葬芦花山。妣涂氏,葬同夫茔。子仲能。 远后子。字浩,号以养。周宣王时为下军令。妣朱氏、郑氏、平氏。子三:歧 政、贤。 远后子。妣、子未详。 谷公子。字:以养。周孝王时为下军令。右军令。郑、平氏。子:孟达、仲达、 季达。 学公子。袭上国公爵。妣刘氏。五子:守 愚、守正、守诚、守邦、守道。第仲能 歧政 王贤 孟达 仲达4十七世子文子。周宣王时袭武德将军,周幽王时改南武乡公。殁葬南武城东。妣唐氏, 封夫人。子二:举贤、齐贤。 隆公长子。字孟达。妣楚氏、姜氏、都氏。子三:v、绍、嘏。 隆公次子。字仲达。妣邹氏。子未详。 浩公长子。字行权。袭父职。姜、都氏。子:秉、康、广。 浩公次子。字秉全。邹氏。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季达 浩公三子。字可全。唐氏。源流世系篇第举贤 齐贤 v 绍 嘏 秉十八世仲能长子。周平王时荫袭将军,官至司马。殁葬南武城西。妣何氏。子未详。 仲能次子。周平王时为将军,官至大夫。妣张氏。子侃。 歧政长子。妣、子未详。 歧政次子。妣、子未详。 歧政三子。字秉。周平王时任内侍,妣吴氏。子四:嗣先、嗣政。 孟达公字起鸽。妣吴氏。子:、暄、喃、时。第侃 嗣先 嗣政 曦 暄 时 喃十九世齐贤子。周平王时荫袭将军。妣陈氏。子三:椿、松、柏。 嘏长子。号法翰。妣谢氏、邓氏。子瑞始。 嘏次子。因官籍楚,后三世孙启谟徙别地。妣文氏。子未详。 秉公长子。袭父职。字法翰。邓氏。子:镛。 秉公次子。字法启。妣文氏。子铉。 秉公三子。字法运。何氏。子:镇、铨、镒。 秉公三子。字法名。妣周氏。子珍。第椿 松 柏 瑞始 镛 镇 铨 镒 珍 铉 秉衡 秉良 秉高 秉权 秉鉴 秉奇 秉忠 侃公长子。妣氏、子未详。 侃公次子。妣何氏。子未详。二十世侃公三子。周桓王时为将军。妣陈氏。子二:端、飒。 嗣先子。周桓王时为上军大夫。妣荥氏、章氏、宣氏。子二:冠、冕(青) 。 曦公子。字:仕征。为周上国大夫。章、宣氏。子:子沁。 时公长子。字仕振。周桓王时为下军大夫,知政事。妣刘氏。子:子泓。 时公次子。 时公三子。 喃公子,字仕重。 暄公子。字仕用 简公长子。妣李氏 简公长子。妣朱氏 简公长子。妣刘氏 简公长子。妣陈氏 简公长子。妣吴氏 简公长子。妣彭氏 简公长子。任下大夫。妣胡氏。子识。第端 飒二十一世柏公长子。妣甘氏。子未详。 柏公次子。周庄王时荫袭将军。妣彭氏。子坚。5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冠 冕 子泓 子沁 识 瑞始长子。妣、子未详。源流世系篇瑞始次子,周庄王时为上军大夫,随父迁居灵州。妣曾氏、龚氏、邓氏。子德 胜。 镇公子。周庄王时仕齐为中军佐。妣王氏。子螂。 镛公长子。事齐为都尉。龚、邓氏。子:r。 秉忠公子。周襄王之卿士,封南武郡。妣周氏,封一品夫人,子文。第坚 瑕 r 螂 文二十二世飒公子。字有执,号济夫。妣王氏。子五:通、达、逵、徂、迓。 冕公子,字德胜。周王时为郑国大夫,事见《左传?鲁庄公十四年》 。妣闵氏。 子显先。 子沁公子。字:仲福。郑国大夫。为栎城守。耿介精忠,为时名臣。万、李氏。 子:孟通。事见《左传》 。 子泓公子,不详。 识公子。袭父爵。子仲能。第通 达 逵 徂 迓 显先 孟通 仲能二十三世坚公长子。周惠王时为将军。妣刘氏。子未详。 坚公次子。妣胡氏。子未详。 坚公三子。妣李氏。子未详。 坚公四子。妣毛氏。子未详。 坚公五子。周惠王时以贤良策举为上卿,镇衮州。年五十七卒,葬垅上。妣张 氏,封夫人。葬同夫茔。子诰。 德胜公子。妣游氏、项氏、黄氏。子四:雨、、露、云南。 r公子。字:显辅。做事惟勤。项、黄氏。子:豪、高。 文公子。袭武德将军爵,累勋封南武郡公。妣唐氏。子举贤、齐贤。第诰 雨
露 云 豪 高 举贤 齐贤6二十四世迓公子。妣张氏。子禄。 显先长子。周襄王时仕齐为参军都护尉,迁大司马,官至上卿大夫。妣江氏、 赵氏、冯氏。子三:隆、燮、焰。 显先次子。字高。妣、子未详。 显先三子。妣未详。子炀。 显先四子。妣、子未详。 孟通公长子。字伯超。子龙(隆) 。 孟通公次子。字:顺丛。仕齐为参军 护都知军政迁司为兼上卿大夫。赵、冯 氏。子崇 仲能公长子。荫袭军司马。妣何氏。合葬南武城西。 仲能公次子。补将军锦衣大夫。妣章氏。子侃。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第禄 隆 燮 焰 隆 崇 侃 雨长子。妣张氏。子未详。源流世系篇二十五世诰公子。字廷与。周顷王时官郓州。妣金氏。子世臣。 雨次子。这崇,号伯庄。周顷王时以父功袭封都护尉,官至上大夫。妣吴氏、 何氏、刘氏。子霖。 雨三子。妣、子未详。 豪公长子。字高起。张氏。 豪次子。以父功袭封都护尉,知军政迁大司马兼和外藩事妣何、刘氏。子:鼎。 齐贤公子。荫将军。妣陈氏。子椿、松、柏。第世臣 霖 鼎 椿 松 柏二十六世禄公子。周定王时以荫入仕,官兖州(今山东) 。妣李氏。此后世系未详。 燮公子。周定王时为太史。官至右大夫。妣陈氏、霍氏、周氏。子炅。 崇公子。字叔中。仕周为护驾右大夫兼知军务事。霍、周氏。子:瑕。 侃公长子。妣吴氏。 侃公长子。妣何氏 侃公长子。荫袭将军。妣陈氏。子端、飒。第炅 瑕 端 飒二十七世霖公子。妣刘氏。子公发。 鼎公子。郑大夫,事迹详见“佐传” 。子虞叟。 柏长子。任伍长,妣甘氏。 柏次子。妣彭氏。子坚。第叟 虞叟二十八世坚 挚炅公子。字公发,周景王时为晋大夫。妣彭氏、盖氏、钱氏。子二:德、政。 瑕公子。 鲁哀公二年晋大夫, 郑人击赵简子中肩太子救之, 以戈郑师 此温大夫, 赵罗太子。复伐之,郑师大败。获贲票千车。赵孟喜曰可矣, 虞曰虽克郑犹有 知在忧未艾矣也。子:美、萃。 飒公子。字有执,号济夫。妣王氏。子达、迓。 齐侯伐卫,傅挚为右。 《左传》襄公 “二十三年(前 550 年)秋,齐侯伐卫。先 驱:b荣御王孙挥,召扬为右。申驱:成秩御莒恒,申鲜虞之傅挚为右。曹开 御戎,宴父叔为右。”事见《左传》 。第德 政 美 萃 达 迓 公发长子。妣、子未详。二十九世公发次子。字美。妣王氏、万氏、范氏。子四:达、通、远、游。 虞叟长子。字内涵。春秋时为赵简子家臣。万、范氏。子:祗。 虞叟次子。字内葆。为执戟郎。妣骆氏。 坚公长子。妣胡氏。子训。 坚公次子。周考王姬崽时以贤良策为上卿。镇潞州、淮州、衮州府军政,享年7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五十有七。葬陇上。妣张氏。子浩。源流世系篇第达 通 远 游 祗 训 浩 仁。三十世政长子。字祗。周敬王时为赵国将军。妣雍氏、方氏、乐氏。子二:景道、能 政次子。周敬王时为赵国将军。后徙河南。妣路氏。子未详。 政三子。字刚。周敬王时为齐国大夫。妣、子未详。 政四子。妣、子未详。 美长子。为国赵将军。方、乐氏。子:辰。 达公子。妣邓氏。子礼。 迓公子。知潞州事。妣陈氏。子禄。第景道 能仁 辰 礼 禄三十一世达长子。周元王时为朝散大夫。妣马氏、闵氏。子廷臣。 达次子。妣、子未详。 祗公子。字:日启。仕周景王为朝散大夫。闵氏。子:定仪、足仪。 训公子。 浩公子。字廷典。知郓州司马。妣金氏。子世臣。第廷臣 定仪 足仪 世臣三十二世景道子。周贞定王时为卿士。妣陶氏、诸葛氏、邹氏。子三:振、纯、姜。 辰公长子。字:汝则。为周卿士,诸葛、邹氏。子:通。 辰公次子。 禄公子。以荫入官,知衮州方正。妣李氏。第振 纯 盖 通 姜三十三世廷臣长子。学道九嶷山。妣、子未详。 廷臣次子。周考王时为吴城(今平陆县)宰。家居(陕西)扶风茂林。妣杨氏、 戴氏、李氏。子楫。 廷臣三子。迁陕州(陕西) 。妣、子未详。 定仪公子。平陆宰。戴、李氏。子: 韬(英) 、|(华) 。 廷臣(定仪)三子。迁陕。妣、子未详。第楫 韬 华三十四世纯公子。周威烈王时为讲经院学士,后为渤海牧。妣王氏、袁氏。子亮。 通公长子。字茹英。为中军都尉。敏捷之才。介石之守。 通公次子。字豪选。为渤海牧。妣袁、公羊、朱氏。子:有教、有传。第亮 有教8三十五世楫公子。周安王朝为谏议大夫。妣詹氏、戚氏、范氏。子二:祖仁、祖义。 英长子。字:继先。生周慎靓王五年乙已(公元前 316 年)七月十六日。妣戚、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有传源流世系篇范氏。子:证。 英次子。字:继宗。生于周慎靓王二年壬寅(前 319 年)七月十六日。妣曾氏。第祖仁三十六世亮长子。字证,号永澄。周显王时仕田齐威王,封上大夫。妣曹氏、吕氏、吴 氏、罗氏、伊氏。子十一:万春、万节、乾元、乾亨、乾利、乾贞、用洵、用 迅、骥文、骥武、醇醪。祖义 证亮次子。迁居楚地。妣、子未详。 有教 子。 仕齐从田单守即墨复齐职居大司马上大夫。 生周郝王十九年乙丑有成。 月十五日。妣吕氏。四子:采、栗、杲、贽。第万春 万节 乾元 乾亨 乾利 乾贞 乾洵 乾迅 骥文 骥武 醇醪 豹三十七世祖仁(证)长子。字贽,周慎靓王时为楚令尹。妣钱氏、魏氏、舒氏。子又燮。 祖仁(证)次子。字采。妣、子未详。 祖仁(证)三子。字杲。妣、子未详。 祖仁(证)四子。妣、子未详。 祖仁(证)五子。妣、子未详。 祖仁(证)六子。妣、子未详。 祖仁(证)七子。妣、子未详。 祖仁(证)八子。妣、子未详。 祖仁(证)九子。妣、子未详。 祖仁(证)十子。妣、子未详。 祖仁(证)十一子。妣、子未详。 战国赵孝成王之武垣令,武将,识时务者流,保护人民免于杀戮之祸。赵孝成 王七年(前 259 年)赵括以军降秦,秦坑卒 40 余万,豹公率燕众返燕地。 《史 记?赵世家》 赵孝成王七年条称: “武垣令傅豹、 王容、 苏射率燕众反燕地” 《燕 。 史纪事编年会按》傅豹等人原是燕国的武垣令长,赵夺武垣后,傅豹仍任 原职,受到策 反而弃赵归燕。子抵。第又燮 抵 嘉鳌 嘉厘 嘉采三十八世万春子。周赧王朝为上卿,入秦为执战都尉,封朝散大夫。妣姬氏、巫、郭氏。 战国赵悼襄王时为将军,居平邑(今河南省南乐县东北平乐村) 。约生于公元前 285 年。事见《史记?赵世家》 。子胡害。 贽长子。 贽次子。 贽三子。字:尚素。生周郝王四十年丙戌九月十四日。秦始皇时为进南军东路 曹帅家居山东。葬西山下。妣胡、陈氏。子本。第三十九世9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宽源流世系篇胡害本公次子。 (-前一九 0)原魏国人(今山西芮城一带) 。秦朝末年,任泗水亭长, 在曲遇、阳武追击秦将杨熊斩获十二个首级,拜赐爵卿以魏五大夫骑将从汉高 祖,起横阳。刘邦立为汉王,封共德君。从入汉中,迁为右骑将。从定三秦, 赐食邑雕阴。从击攻籍,赐通德侯。定齐地,封为阳陵候。居封地(今咸阳东 北 45 里) ,后被尊为北地傅氏始祖。约生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 259 年) , 殁于汉孝惠帝五年(公元前 190 年) ,享年七十。汉王就赐封傅宽为共德君。 (前 二 0 六-前二 0 二)随汉攻入汉中升迁为右骑将。汉王赐给傅宽雕阴之地作为封 邑。蒙汉王赐封为通德候。对平定齐国有功,受封为陵候,食邑二六 00 户。任 齐国的右丞相,任齐国相国。汉高祖刘邦十年(前一九七年)第二年正月调任 代国相国,二年后任代国丞相。 (前一九 0 年)傅宽逝世,朝廷追谥为景候。他 的儿子顷侯傅精继立,廿四年后去世。傅精儿子共侯傅刚继立,十二年后又去 世。傅刚儿子傅偃继立,三十一年后,时当汉武帝元朝六年,即公元前一二三 年。傅氏封侯,共历四代,大约八十年。名列汉开国元勋十二侯功臣表第五名, 事见《史记?傅宽传》和《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妣鲁氏、罗氏、韩氏、 何氏,皆封夫人。子:精、华。 抵公子。以越户将从刘邦破秦,入汉,定三秦,以都尉击项籍,封贳齐合侯, 名列第 36 位。事见《汉书?高惠帝后文功臣表第四》 。妣未详,子方山。第精四十世宽公长子。字毅,号亦说。汉孝惠帝五年(公元前 190 年)立为阳陵须侯(一 作阳陵顷侯) 。二十四年后殁于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 166 年) 。事见《汉 书?傅宽传》 。妣薛氏。子刚、则、刑。k 宓 方山本公长子,事迹不详。 本公三子,事迹不详。 胡害子。汉高祖八年(前 199 年)嗣父爵,为共侯。生年未详,殁于汉文帝元 年(前 179 年) 。妣未详,子赤。第则 刚 刑 华 赤四十 一 世精公长子。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 166 年)立为阳陵共侯。十二年殁于景 帝前元三年(公元前 154 年) 。妣宋氏。子偃。 精公次子 精公三子 宽公次子。字义。子贤、宁太。 方山子。汉文帝元年嗣父爵为炀侯。生年未详,殁于汉文帝前元 11 年(前 169 年) 。妣未详,子遗。第偃四十二世刚公长子。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 154 年)继父为须侯。二十一年后汉武帝 元光二年(公元前 133 年)因淮南王谋反事连坐死,封国被取消。妣汪氏、杨 氏。子执忠。10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贤 宁太 遗 华公长子。子猷。 华公次子。子谦。源流世系篇赤公子。汉文帝前元 12 年(前 168 年)嗣父爵,为康侯。生年未详,殁于汉武 帝元朔四年(前 125 年) 。妣未详,子二:猜、世。第介子四十三世猷长子,以从军为官。汉昭帝元凤中(公元前 78-公元前 75 年)以骏马监使大 宛,计斩楼兰王,还封义阳侯。事见《汉书?傅介子传》《新唐书?宰相世系》 。 记载,介子公因封义阳(即义渠县,后改为庆阳)而始迁北地郡义渠县,为北 地郡始迁祖。约生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 年)七月十八日,殁年不详, 葬于庆阳城西,有宗祠。妣万氏、毛氏、朱氏。子三:敞、器、教。元子 猷 谦 猜 世 执忠猷次子,汉昭帝时任中郎将。妣吴氏、张氏。子五:崇祖(福) 、子孟、中叔、 子元、幼君。 贤公长子。字伦,号沃孙。袭父职,汉景帝时出仕。妣王氏。子二介子、元子。 宁太公子。子天常。 遗公长子。汉武帝元朔五年(前 124 年)嗣父爵为侯。汉武帝元鼎元年(前 116 年)因杀人弃市。 遗公次子。汉宣帝元康四年(前 62 年)为茂陵公士,诏复家,时公年已暮。事 见《汉书?高惠帝后文功臣表第四》 。妣、子未详。 偃公子。妣、子未详。汉成帝永始四年戊申四月廿六日封侯。妣包氏。孙景第敞 器 教 福四十四世介子长子。字勉。汉武帝时官司隶,代父立为义阳侯。因有罪不得袭爵,封国 被取消。妣章氏。子焘(奇) 、熹。 介子次子。字侍用。汉宣帝时出仕。妣彭氏。子四:亳、高、銮、[wěi]。 介子三子。字禧。 元子长子。字崇祖。定陶傅太后之父。汉宣帝时出仕。妣氏、子未详。生女一, 西汉元帝妃子,生子刘康为恭王。刘康子刘欣继位为哀帝,绥和二年(公元前 5 年)五月,哀帝尊祖母为定陶傅太后;追尊傅太后之父福为崇祖侯。子孟 中叔 子元 幼君元子次子。妣张氏。子喜。 元子三子。妣李氏、方氏。子晏。 元子四子。又名中敬。妣杨氏、刘氏。子嘉。 元子五子。妣官氏、甘氏。子商。第焘 熹 敞公次子。四十五世敞公长子。字奇。妣杨氏、丘氏、唐氏。子二:长、俊。11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亳 高 銮
喜 器公长子。妣、子未详。 器公次子。汉哀帝时出仕。妣罗氏、杨氏。子执中。 器公三子。妣虞氏。子未详。 器公四子。字达生。哀帝时任常山令。妣唐氏。子执直。源流世系篇子孟子。字稚游,居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 。汉成帝时为太子庶子,哀帝即 位时为右将军。建平二年(公元前 5 年)为大司马,封高武想。为官行义修洁, 忠诚忧国,时论曰: “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事见《汉书?傅 喜传》 。生于公元前 60 年,约卒于公元 15 年。妣罗氏、陈氏、周氏,皆封夫人。 子:劲。晏中叔子。汉成帝绥和二年(公元前 7 年)五月,哀帝封为孔乡侯。公元 1 年平 帝即位,王莽用事,被免职,与妻、子流徙广东合浦(今广东海康县) ,事见《汉 书?傅喜传》 。妣宋氏、周氏。子未详。女一,绥和二年(公元前 7 年)被哀帝 立为皇后。嘉 商子元子。哀帝时任侍中光禄大夫。妣袁氏,子未详。 幼君子。哀帝时封为汝昌侯。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 3 年)以皇太太后从父 弟封为汝昌侯,食邑千户。元寿元年(公元前 2 年)坐外附诸侯免职。事见《汉 书?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妣李氏、方氏。子未详。兄子昌奉祀。景宽公七世孙、偃公曾孙。汉宣帝元康四年(前 62 年)为长陵士伍,诏复家。其 父、祖未详。妣、子未详。事见《汉书?高惠帝后文功臣表第四》 。第执中 执直 长 俊 商公子。妣包氏,子未详。四十 六 世公子。王莽时封耒阳令。妣戴氏,封夫人。子二:簧、笛。 焘公长子。汉平帝元始(公元 1-5 年)时继功臣世爵,复封为义阳侯。妣冯氏, 封夫人,子辅。 焘公次子。字子卫,居颖川(今河南许昌)襄城。东汉光武帝刘秀攻襄城,以 县亭长迎军,拜为将尉。光武即位,任侍中。建武二年(公元 26 年)封昆阳侯。 约生于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 20 年) ,卒于汉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 31 年) , 谥威侯。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 60 年)绘 28 位中兴功臣于云台时,名列第 10 位。事见《后汉书?傅俊传》和《后汉书?明帝纪》 。妣丰氏、万氏。子昌。劲 昌喜公子。新王莽建国二年(公元 10 年)嗣父爵为侯,王莽败,乃绝。事见《汉 书十八?表》 。妣、子未详。 商公兄子。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 1 年)五月,诏奉祀封为侯,八月坐非 正免。事见《汉书?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第12四十七世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簧 笛 辅 昌 执直长子。妣高氏、乐氏。子毅。 执直次子。妣冯氏。子刚。 长公子。妣邹氏。子冉。源流世系篇俊公子。字衍,号相。汉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 31 年)袭父爵,徙封为燕湖侯。 汉章帝建初中 (公元 76-84 年) 因国贫乞钱易封, 贬为关内侯。 《后汉书? 事见 傅 俊传》 。妣汪氏、孙氏、王氏。子铁。第刚 冉 铁 毅 辅公子。妣蓝氏。子爵。四十八世笛公子。字潜夫。汉章帝时官司隶校尉。妣胡氏。子绍宽。 昌公子。字晟。汉安帝永初七年(公元 113 年) ,邓太后复封为高置亭侯。事见 《后汉书?傅俊传》 。妣吴氏、华氏、廉氏。子纯。 簧公子。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 。少博学,以显宗(汉明帝)求贤不笃, 士多隐处,作《七激》以为讽。汉章帝建初中(公元 76-84 年)为兰台令史, 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 89-105 年)官至司马。 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公元 47 年) ,约卒于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 90 年) 。著作 28 篇。事见《后汉书?傅毅传》 。妣刘氏、许氏。子三:熹、杰、默。福东汉中期后人。事迹不详。事见《后汉书? 梁商传》“(永和四年)中常侍张逵、 蘧政,内者令石光,尚方令傅福,冗从仆射杜永连谋,共谗商及中常侍曹腾、 孟贲,云欲征诸王子,图议废立”。第爵 纯 绍宽 熹 杰 默 毅 育四十九 世冉公子。妣唐氏。子二:筑、岩。 铁公子。字明德。汉安帝时袭父爵为高置亭侯。妣巴氏。子稽。 刚公子。字恢洪。汉安帝时官至御史。妣王氏。子二:佐、佑。 毅公长子。字元亮。汉安帝时为五经博士。妣陈氏。子未详。 毅公次子。妣朱氏。子未详。 毅公三子。妣赵氏。子未详。 育公子,袭父爵为明进侯,妣子未详。 汉章帝时为护羌校尉。章和元年(公元 87 年)春三月,追击叛羌时战殁。约生 于前 42 年。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东汉灵州(今宁夏吴忠)人,东汉汉光武 帝时与将军马武等出兵击羌,功冠诸军。东汉章帝时,官至武威太守。据《后 汉书.西羌传》记载,东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 86 年)秋,烧当羌酋迷吾与弟 号吾率部落犯汉,进攻陇西界,郡督烽掾李章活捉号吾,号吾投降,众羌即散, 各归故地。当时的护羌校尉傅育恐失朝廷信用,故欲伐烧当羌。次年,东汉章 帝元和四年(公元 87 年) ,傅育奏准请陇西、张掖、酒泉三郡太守各五千人,13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源流世系篇合 2 万兵卒,与其他各郡限期出击。其他郡州的兵马还未到达会合地点时,傅 育自领汉阳、金城五千兵,单独进军,被迷吾发觉,撤帐篷逃走。于是傅育选 精兵三千穷追,夜至迷吾数里的“建威南三兜谷” ,准备翌晨攻击,不料迷吾设 伏夜袭,傅育力战而死,汉军败走。汉章帝闻讯后,很爱怜他的忠勇,封他的 儿子傅毅为明进侯。约生于公元 36 年。殁于公元 87 年。 《后汉书?滇良传》 : 傅育“食禄数十年,秩奉尽赡给知友,妻子不免操井臼。事见《后汉书?萧宗 孝章帝纪第三》 。妣、子毅。第筑 岩 稽 佐 佑 爵公长子。妣孔氏。子章。五十世爵公次子。迁江汉。妣张氏。子未详。 纯公子。字溥,号范。博学能文,汉顺帝时出仕。妣严氏。子宾。 绍宽长子。妣朱氏。子未详。 绍宽次子。妣陈氏。子二:、榕。失考。第章 宾 榕五十一 世筑长子。汉桓帝时出仕。妣未详,子睿。 稽公子。字如兰,号文明。妣柏氏,子二。长子不详佚名、次子燮。 佑公次子。汉灵帝时登贤良榜,为南武判官。妣蒋氏。子颛。第睿 佚名 燮五十二世章公长子。汉灵帝时为代郡太守。妣孙氏、纪氏。子二:巽、充(允) 。 宾公长子,早卒。子坚。事见《太平御览》卷五一二引《傅子》 :&傅燮,字南 容,奉寡嫂甚谨,食孤侄如赤子。&可知燮公有一兄早亡。 宾公次子。居北地灵州。本字幼起,易字为南容。有威容。少师事太尉刘宽, 后为护军司马。讨黄巾军张角,拜议郎。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议 所归。出为汉阳(汉阳郡,今甘肃天水)太守。汉灵帝中平间(公元 184-189 年) ,北胡骑数千攻汉阳城,使已降胡的酒泉太守黄衍劝降。公按剑而叱衍曰: “若剖符之臣,反为贼说也?”遂麾左右进兵,临阵战殁。谥壮节侯。约生于 汉顺帝汉安三年(公元 144 年) ,殁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 187 年) 。据《新 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其曾孙咸始居清河,公被尊为清河始祖。事见《后汉 书?傅燮传》 。妣平氏、汤氏。子。颛榕公子。汉献帝时为御史中丞。妣黄氏。子方。第巽五十三世睿公长子。汉献帝时为荆州刺史刘表东曹椽。建安 13 年(公元 208 年)曹操攻 荆州,公说刘琮归曹,曹军到,琮举州降。三国魏文帝黄初(公元 220-226 年)14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充 坚源流世系篇中为侍中尚书。事见《三国志?魏书?董袁刘传第六》 。妣魏氏、奚氏。子:伟。 睿公次子。字允,三国魏文帝黄初中为黄门侍郎。妣未详。子二:嘏、松。 燮公兄子,居北地灵州。汉末为巴郡令,迁居西蜀成都。约生于汉灵帝建宁年 间。子肜。事见《后汉书? 五行志》 。 干 燮公次子。字彦林,小字别成。北地灵州人。少有才智。13 岁时燮殉国,哽咽 不能复言。后知名于世。黄初中为扶风太守。事见《后汉书?傅燮传》 。生于汉 灵帝熹平三年(公元 174 年) ,殁葬不详。妣公羊氏。子玄。 方 颛公子, 三国时为魏南乡太守。 (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汉献帝建安 24 年 (公 元 219 年)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而降羽。约生于汉灵帝熹平四年(公 元 174 年) 。殁于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十一月兵败被杀,事见《晋书?宣帝 懿纪》《三国志》《资治通鉴》 。 、 。子宝。 士仁 三国时为蜀汉将军。字君义。广阳人,先后在刘蜀以及孙吴为将。建安二 十四年(219 年) 六月,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十一月仕吴,事见《三 国志? 蜀书? 关羽传》《资治通鉴》 、 。 《三国志》 蜀汉辅臣赞, 陈寿补云: “士 仁字君义,广阳人也,为将军,住公安,统属关羽,与羽有隙,叛迎 孙权” 。 从此在吴国仕官。 肜 坚公子。居北地郡义阳。三国时为刘备将军。迁居西蜀成都。蜀先主章武二年 (公元 222 年)从刘备伐吴为别督。虢亭之战,先主退兵,公断后拒战,兵人 死尽。吴将语肜令降,公骂曰: “吴狗,何有汉将降者! ”遂战死。事见《三国 志》卷四十五、卷五十八。约生于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前 177 年) 。西蜀成都 武侯祠忠烈祠塑有肜公像及碑记。妣朱氏。子佥。第伟 嘏 巽公次子。妣、子不详。五十四世充公长子。居北地义阳,弱冠知名。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公元 240-249 年) 初为尚书郎,迁黄门侍郎。曹爽诛,为河南尹,其治以德教为本,吏民安之。 迁尚书,嘉平(公元 250-254 年)末,赐爵关内侯。高贵乡公曹耄即位,进封 武乡亭侯。正元二年(公元 255 年)讨毋丘俭、文钦之乱,以公进封阳乡侯, 食邑千二百户。生于汉献帝建安 13 年(公元 208 年) ,殁于魏高贵乡公正元二 年,四十七岁。追赠太帝,谥曰元侯。事见《三国志?魏书?傅嘏传》 。妣陈郡 何氏、太原王氏、泰山鲍氏。皆封夫人。子二:长佚名、次祗。松 佥充公次子。妣、子不详。 肜公子。祖籍北地灵州,迁居西蜀成都。父肜殉国后,蜀汉后主拜为左中郎, 后为关中都督。景耀六年(公元 263 年)又临危受命守阳平关。魏钟会攻城, 乃拒晋军,致死不顾,世人称忠义郎,晋武帝尝诏书其父子为天下之善。事见15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三:苔、著、募。 玄源流世系篇《三国志》卷四十五,西蜀成都武侯祠忠烈祠塑有佥公像及碑记。妣袭氏。子 公子。字休奕。生于汉献帝建安 22 年(217 年) ,卒于晋武帝泰始五年(278 年) ,62 岁。谥曰刚,后追封清泉侯。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 直,不能容人之短。州举秀才授郎中,撰集魏书。后转温令县,再迁弘农太守, 领典农校尉,所居称职。司马炎为晋王时,为散骑常侍。司马炎受禅为晋武帝 时,进爵为子,加驸马都尉,掌谏职。数次上书言事,帝纳之,迁侍中。晋武 帝泰始五年迁太仆,转司隶校尉。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 竦踊不寝,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摄伏,台阁生风。少时专心诵学,后虽显贵而 著述不废,有《傅子》内外中篇,共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十万言,并文 集百余卷行世。事见《晋书?傅玄传》 。妣顾氏、继杜氏,京兆杜有道之女也。 殁于晋惠帝永平元年(291 年) 。详见《晋书?列女传》 。子咸。 常 宝 三国时为吴国太常卿。赤乌七年(公元 244 年)孙权拜陆逊为相,使公授以印 绶。事见《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其余未详。 方公子,字纪图,西晋郡平夷县(今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人,时南中人 杰,历任尚 书、长安令、巴郡太守、彭城相。在南中设帐授徒,弘扬文化,与 本邑人东汉大学士尹珍、夜郎人尹贡一起被称为“南中名士”《华阳国志?南 。 中志》 、光绪《平彝县志》对傅宝的德行称赞有加,与尹珍被闾里撰联誉之: “尹 道直人文教初兴,傅宝纪图政绩卓茂” 。《士女目》及《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卷四》第佚名 祗 嘏公长子。妣未详。子俊。五十五世嘏公次子。早以才识明练著称。晋武帝始建东宫,为太子舍人,累迁散骑黄门 郎,赐爵关内侯。母服终为荥阳太守。晋惠帝即位,入为侍中。在朝多所维正, 迁司隶校尉。以讨杨骏勋,封灵州县公,食邑千八百户。平氐反,拜常侍,寻 加光禄大夫。晋怀帝即位,加右仆射,中书监,行太子太傅,迁司徒。以足疾, 诏版舆上殿,不拜,为朝廷倚重。生于魏齐王曹芳正始三年(公元 242 年) ,暴 疾卒于晋怀帝永嘉五年 (公元 311 年) 平生著文驳论十万余言。 , 事见 《晋书? 傅 祗传》 。妣于氏。子三:宣、、h。苔 咸佥公子。西蜀成都人。祖籍北地灵州。字孟起。妣不详。子不详。子钦,字文 明。为江西赤渡桥傅氏始祖。 玄公子。字长虞。生于魏曹明帝景初三年(239 年) ,刚简有大节,风格俊整, 识性明悟,疾恶如仇。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 275 年)袭父爵,拜太子洗马, 累迁尚书右丞。出为荆州刺史,再迁司徒左长史。太康(公元 280-289 年)初, 以言事多所执正,迁车骑司马。太康末以匡正时事,迁尚书左丞。晋惠帝时转 为太子中庶子, 迁御史中丞。为官劲直忠果, 劾按惊人,偏亮可贵。 《新唐书?宰16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源流世系篇相世系》记载:其子孙自北地徙清河,尊公为清河傅氏开宗祖。于晋惠帝元康 四年(294 年)卒于官,时年五十六岁。诏赠司隶校尉,朝服一具、衣一袭、钱 二十万,谥号曰贞。葬于河间县(今河北献县东南)《晋沂樽吩谙坦淠 。 正文后出注曰:《寰宇记》六十六曰: “ “河间县傅咸冢:晋之文士,葬于此” 。 公平素诗文甚多,明人辑有《傅中丞集》行世。事见《晋书?傅咸传》 。妣端木 氏、吴氏、梅氏、王氏。子三:敷、、纂。 询 西晋武帝时为平州刺史,清白有闻。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 276 年)12 月,赐 帛二百匹以示奖赏。事见《晋书?武帝纪第三》 。约生于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 231 年) 。其余未详。 珍 晋武帝时为博士。太康三年上表谏齐王攸就国获罪免职。事见《晋书?庾纯传》 。 约生于魏明帝青龙五年(公元 237 年) 。其余未详。第俊 宣五十六世祗公兄之子。晋惠帝时以叔父祗公功赐封东明亭侯。妣、子未详。 祗公长子。字世弘。长好学。晋武帝末赵王司马伦擢为相国掾、尚书郎、太子 中舍人,迁司徒西曹掾。累迁为秘书丞、骠骑从事中郎。惠帝时为弘农公主驸 马,迁黄门郎。晋怀帝转吏部郎,又为御史中丞。约生于魏元帝景元四年(公 元 263 年) ,卒于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 312 年) ,享年 49 岁。事见《晋书?傅 祗传》 。妣弘农公主司马氏。无子,以弟子_为嗣。畅祗公次子。字世道。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为秘书丞。永嘉 之乱时没于后赵军中,后赵石勒任命为大将军右司马,恒居机密。有《晋诸公 叙赞》22 卷和《公卿故事》行世。生于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 266 年) ,卒于晋 成帝咸和五年(公元 330 年) 。事见《晋书?傅祗传》 。妣熊氏。子三:_(继 伯父宣为嗣) 、、洪。钦 敷苔公长子。字文明。三国时仕东吴为柴桑(今九江)别驾。生殁不详。 咸公长子。字颖根。嗣父爵。西晋惠帝时为尚书郎。永嘉之乱,避地会稽(今 浙江绍兴) 。东晋元帝时为镇东从事中郎。事见《六朝?隋唐卷》 ,生于西晋武 帝泰始十年(公元 274 年) ,卒于晋元帝大兴三年(公元 320 年) ,年 46 岁。妣 李氏、张氏。子承智。事见《云阳傅氏族谱》 。 咸公次子。字才思。永嘉之乱时随兄避地会稽。西晋惠帝时为上虞令,政绩显, 后官 至司徒西曹,卒于任。约生于西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 275 年) ,殁年不 详。事见《晋书?傅咸传》 。妣朱氏、裘氏。子纯。详见《晋书 卷四十七 列传》 、 《六朝?隋唐卷》 。 咸公三子。字士思。永嘉之乱时自灵州避地清河,为清河分宗始迁祖之一,约 生于咸宁二年(公元 276 年) ,殁年不详。妣不详。子三:弘毅、啤⒒搿O昙 《晋书?卷四十七?列传》、《六朝?隋唐卷》 。 公子。东晋元帝初(公元 317 年)为博士,尝论惠、怀及愍三帝宜别立庙,17纂纯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逊源流世系篇为朝廷所重。事见《晋书?礼上》《晋书》卷 83《袁环传》 。 。子玩。 晋怀帝时为司马。永嘉六年(公元 312 年)九月,拥立秦王为太子,次年即位 为愍帝。事见《晋书?阎鼎传》 。约生于西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 267 年) 。其 余未详。 彪 高东 后赵石勒时为中大夫。石勒赵王元年(公元 319 年)撰《大将军起居注》 。事见 《晋书?石勒下》 。约生于西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 274 年) 。其余未详。 后赵太司马。 《晋书》卷一 0 四卷《石勒载记上》 。第冲
洪 宝五十七世公子,宣公嗣子。东晋初出仕。约生于东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 296 年) ,殁 年不详。妣、子不详。事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 公次子。约生于东晋穆帝永和末(公元 356 年) ,过江任交州(今广西苍梧县) 刺史。约生于元康九年(公元 299 年) 。殁年不详。妣、子未详。 公三子。父没于胡后,生于北方羯族地区,东晋永和中(公元 350 年前后) , 后赵内乱得以回归故地。过河为交河刺史。妣未详。子韶、歆。 钦公长子。 三国末随父宦游居于柴桑。 西晋武帝时同弟定卜居南康军星子镇 (今 江西星子县)赤渡桥,为丰城分宗始迁祖(开基祖) ,以后世系见江西丰城分宗 世系。 妣范氏。五子:旦、时定、头、旭、泰。定 承智 弘毅钦公次子。同兄宝公一同卜居南康军星子镇赤渡桥开基。此后世系见汉西丰城 分宗世系。 敷公子。妣李氏,子瑷。详见《湘阴四门傅氏族谱》 。 纂公长子。举孝廉.仕晋为湘潭廷尉。遂家自河南陕州泥阳县迁湖南湘潭为曲巷 傅氏始祖,卒于官。子二:绍明、绍芳。详见《石头傅氏宗谱》《珠湖傅氏宗 、 谱》《桐梓傅氏宗谱》《重庆傅氏族谱》 、 、 。 浑纂公次子。约生于东晋惠帝永宁二年(公元 302 年) ,子遘。详见《傅竖眼传》 。 纂公三子。东晋成帝咸和年间(公元 326-334)为襄邑(今河南睢县)令,有惠 政。南朝梁代御史江革颂之曰: “乃冰其清,乃玉其白,云抗其高,雨垂其泽, 君有遗爱,民有遗思。 ”官至豫州刺史。一生为官清廉,归家时连回家的路费都 没有,只好留居睢县城南门外傅隅合。为河南睢县傅氏开宗祖。事见《睢县志》 。 妣、子未详。玩纯公子。 东晋成帝时为尚书。 咸康初 (公元 335 年) 因左丞坐免。 事见 《晋书? 顾 和传》 。约生于晋惠帝永熙元年(公元 290 年) 。子隆。其余未详。第韶18五十八世洪公子。字歆、歆之。东晋孝武帝时为梁州刺史,官至散骑常侍。约生于东晋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绍明 绍芳 遘源流世系篇穆帝永和二年(公元 346 年) ,殁年未详。妣东氏。子弘之。详见《傅弘之传》 。 弘毅长子。随父自河南陕州泥阳县迁湖南湘潭曲巷。详见《珠湖傅氏宗谱》 。 弘毅次子。随父迁湘潭遂居曲巷,妣未详。子颜、末波。详见《珠湖傅氏宗谱》 。 乒印:笳允⑹蔽!T忌诤笳允仗驮辏ü 328 年) 。后赵东 曹掾兼左长史,石勒计杀王浚后,派傅遘去向刘聪报捷。傅山转录《晋书》卷 104《石勒载记》 :“遣东曹掾傅遘兼左长史,封王浚首,献捷于刘聪。”妣未 详。长子湛。 湛 颜 遘公子,东晋孝武帝时为建安太守。太元元年(公元 376 年)九月殁。事见《晋 书?孝武帝纪》 。子世。 绍芳长子。东晋穆帝前燕慕容俊时为护军都督,仕长乐太守。升平元年(公元 357 年)受命讨斩河间李黑,又率军五万大败晋军于东阿。妣不详。子曜。事见 《晋书?慕容俊》《垫江傅氏族谱》 、 。 瑷 承智公子。以学业知名,东晋孝武帝时官至安城太守。约生于东晋穆帝永和元 年(公元 345 年) ,殁年未详。妣未详。子三:迪、亮、和之。第 五 十 九 世末波 弘之 绍芳次子。东晋前燕慕容韦的将领。东晋哀帝隆和元年(362 年),慕容韦遣大将 将吕o、傅末波攻陷小垒,以逼洛阳。 韶公子。少倜傥,有大志。东晋孝武帝末,尊父命讨桓石绥斩之,擢任太尉行 参军。从征司马休之为建威将军、顺阳太守。南朝刘宋高祖伐北时,从刘裕为 将军,以军功进为桂阳公。司马义征东归,匈奴夏国王赫连勃勃倾国追杀,于 青泥(今甘肃徽县南)大战,以身殉国。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 376 年) 。殁于东晋安帝义熙 14 年(公元 418 年) 。享年 49 岁。事见《南史?傅弘 之传》 。妣未详。子诸。 迪 瑷公长子。字长猷。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 420 年)为五兵尚书,永初二 年(公元 421 年)卒于官,追赠太常卿。约生于东晋废帝太和五年(公元 370 年) 。事见《南史?傅亮传》 。妣曾氏、金氏。子未详。 亮 瑷公次子。博涉经史,尤善文词。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 405 年)擢员外散 骑侍郎,直西省,典掌诏诰。义熙七年(公元 411 年)转中书黄门侍郎。南朝 刘裕永初元年(公元 420 年)授侍中,迁中书令,领世子中庶子,迁太子詹事。 以辅佐功封建成县公,食邑二千石,入直中书省,专典诏命。宋少帝即位(公 元 423 年)进封中书监、尚书令。宋太祖刘义隆登祚,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 夫,开府仪同三司,又进爵始兴郡公。元嘉三年(公元 426 年) ,因功高震主被 害。生于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公元 373 年) ,享年 53 岁。事见《南史?傅亮 传》 。妣彭氏、周氏。子四:渲、悝、湛、都。 和之 遘公三子,约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公元 380 年) 。殁年未详。妣刁氏。子19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淡。事见《南史?傅昭传》 。 隆源流世系篇玩公长子。字伯祚。家上虞。父、祖早亡。少孤,有学行。东晋安帝义熙初始 为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义熙八年(公元 412 年)任给事中,出补山阴令。 宋太祖元嘉元年(公元 424 年)迁御史中丞,转司徒左长史,又出为义兴太守, 在郡有能名。征拜左民尚书,不久转太常卿。元嘉 14 年致仕,拜光禄大夫。归 老在家,手不释卷,博学多通,精《三礼》 。生于东晋费帝太和三年(公元 368 年) 殁于宋太祖 , (文帝) 元嘉 28 年 (公元 451 年) 享年 83 岁。 , 事见 《南史? 傅 隆传》 。妣平氏。子休。弘仁 世瑷公次子。南朝宋武帝刘裕表弟,以中表历显官,位至太常卿。妣黄氏。子邵。 湛公子,北魏拓拔时为清河太守。天兴二年(公元 399 年)四月,聚党千余 家起义,自号抚军将军。五月为庾岳讨破。事见《魏书?太祖纪二》 。约生于晋 惠帝永和十年(公元 354 年) 。其余未详。子融。第钦六十世苔公子。字文明。仕晋为柴桑(今九江)别驾。葬于宝山寺后。公子宝、定二 人在晋武帝时迁南康军星子镇赤渡桥,公被尊为丰城支系傅氏分宗一世祖。妣 不详,子二:宝、定。详见 15 修《丰城傅氏族谱》 、清顺治《桐梓傅氏宗谱》 。【注】 :钦公是否应为 61 世?待考证。钦公,约生于东汉 200 年前,三国时为东吴柴桑别 驾。晔公是钦公的七代孙平均年龄 70 岁一代。钦公到晔公相隔 500 余年,代距平均 70 岁, 按照同时代相等世系,钦公到晔公应该有 18 代人.而丰城谱上只有七代人。值得考证。 【另】 :丰城老谱记载钦公原为h公 51 代。江西国龙宗亲在 15 修把钦公列为第 61 代。重 庆珠湖老谱,贵州桐梓老谱,为唐代、宋代、明代石头系和丰城系联修谱。均把钦公列为 58 代,把晔公列为 71 代。见老谱书。曜邵 诸 渲20颜公子。仕后凉(386 年-403 年)为张掖郡督邮,领永平、金泽、丘池三县。 《晋书?吕光载记》“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后凉吕光麟嘉元年(公元 389 年) : 张掖督邮傅曜考核属县,被丘池县令尹兴杀之,投诸空井” 。事见《晋书?载记 第二十二》是岁,张掖督邮傅曜考核属县,而丘池令尹兴杀之,投诸空井,曜 见梦于光曰:“臣张掖郡小吏,案校诸县,而丘池令尹兴赃状狼藉,惧臣言之, 杀臣投于南亭空井中。臣衣服形状如是。”光寤而犹见,久之乃灭。遣使覆之 如梦,光怒,杀兴。著作郎段业以光未能扬清激浊,使贤愚殊贯,因隐于天梯 山,作表志诗《九叹》《七讽》十六篇以誉曜讽光焉。光览而悦之”。殁后凉 、 吕光麟嘉元年(公元 389 年) 。长子洪、次子洪仲。事见《晋书》载记第二十二、 《垫江傅氏族谱》 。 弘仁子。字彦先。号庶慰。南朝刘宋文帝嘉中(公元 424-453 年)为员外郎。 约生于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公元 375 年) ,殁年未详。妣张氏。子僧骥、僧v。 弘之公子。字从之。妣刘氏。子淑。 亮公长子。南朝刘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 422 年)为秘书郎,约生于东晋孝武 帝十八年(公元 393 年) ,殁于宋少帝景平二年(公元 424 年) 。子郁。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悝 湛 都 淡 亮公三子。父亮公遇害后偕弟湛逃亡,不知所终。源流世系篇亮公次子。刘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 426 年) ,父亮公遇害后偕弟湛逃亡于外。 亮公四子。 父亮公遇害后, 随母徙居建安郡 (今福建建瓯) 宋孝武帝孝建中 , (公 元 454-456 年)并还京师(今南京) 。妣、子未详。 和之公子。 《三礼》 知名南朝宋时,宋孝武帝时事竟陵王刘诞。大明三年(公 通 , 元 459 年)刘诞谋反,淡连坐被诛。约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六年(公元 410 年) 。 事见《南史?傅昭传》 。妣丘氏。子二:昭、映。洪曜公长子,东晋安帝时为荥阳守将。义熙十三年,北魏明元帝拓拔嗣泰常二年 (公元 417 年)二月,以虎牢关降北魏。事见《魏书?帝纪第三》 。子永、默。第宝六十一世钦公长子。随父宦游于柴桑。同弟定卜居南康军星子镇(今江西星子县)赤渡 桥,为丰城傅氏始迁祖,详见江西丰城世系。妣范氏。子五:旦、时定、头、 旭、泰。定 洪仲 僧骥钦公次子。丰城傅氏始迁祖。妣钟氏、费氏。子二:时兴、时亨。 曜公次子。事见《南史?傅永传》 。携侄永公自青州入魏。仕北魏太武帝时为贤 臣。子思益。 邵公长子,南朝宋文帝时为临沮令(今湖北远安县) 。元嘉 24 年(公元 447 年) , 临沮、当阳蛮反,为所缚。事见《梁书?夷蛮》 。约生于东晋安帝隆安六年(公 元 402 年) 。其余未详。僧v邵公次子。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公元 424-453 年)为山阴县令,有能名,县 民谓之傅圣。官至安东禄事参军。约生于公元 405 年,约殁于宋明帝泰始六年 (公元 470 年) 。事见《南史?傅琰传》 。妣曾氏。子琰。淑 融诸公子。妣熊氏。子二:伟。 世公子,遘公曾孙。南朝宋元帝元嘉初自清河南徙过河,家于盘阳(山东临朐 县东南) 。性豪爽,为乡闾所重,当时豪杰之士多相归附。南朝宋文帝元嘉 27 年(公元 450 年)为参军,率兵取洗x。约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 384 年) ,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 27 年(公元 450 年) 。事见《南史?傅竖眼传》 。妣 崔氏、范氏。子三:灵庆、灵根、灵越。乾爱融公从弟。南朝宋文帝时为法曹参军,累官清口戌主、振威将军、乐陵太守。 因错杀傅灵庆,后为傅灵越毒死。事见《南史?傅竖眼传》和《宋史?颜师伯 传》 。妣未详,子二:三宝、法献。琰 郁遘公曾次孙。北魏孝武帝始光年间(公元 424-451)官冀州治中。约生于东晋安 帝义熙五年(公元 409 年) ,殁年不详。事见《南史?傅竖眼传》 。妣、子未详。 演公子。南朝宋孝武帝时为博士,尝论世子丧无嗣求进世息事。事见《宋书?礼 志二》 。约生于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 413 年) 。其余未详。21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昭源流世系篇淡公长子。字茂远。六岁而孤,哀毁如成人,勤奋好学,经其户寂如无人,披 其惟其人斯在,誉为名贤。南朝宋明帝崩,定哀策文,为总明学士,奉朝请。 南齐永明中(公元 483-493 年)累迁员外郎。齐明帝继位(公元 494 年) ,为中 书通事舍人。当时能居此职位者势倾天下,昭独廉静无所干预,器服率陋,身 安粗粝。不久升任尚书左臣,本州大中正。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 504 年)为 五兵尚书。天监 12 年(公元 513 年)为秘书监,14 年迁太常卿,17 年出为智 武将军、临海太守。普通二年(公元 521 年)入朝为通直散骑常侍、光禄大夫。 普通五年(公元 524 年)为紫荆光禄大夫。昭所莅官,常以清静为政;居朝廷, 不交私利。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 30 年(公元 453 年) ,卒于梁武帝大通二年(公 元 528 年)九月,享年 75 岁。谥曰贞子。事见《南史?傅昭传》 。妣陈氏、李 氏。子二:、肱。映淡公次子。字徽远。三岁而孤,兄弟友睦,修身厉行。南齐永元元年(公元 499 年)参镇军江夏王军事,出为武康令。梁武帝天监初年(公元 502 年)为乌程 令。累迁中散大夫、光禄卿、太中大夫。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公元 456 年) ,卒于梁武帝大同五年(公元 539 年) ,享年 83 岁。事见《南史?傅映传》 。 妣刘氏。子弘。休 蔚祖 默隆公子。南朝宋孝武帝时为博士,尝论鄱阳兖王大祥丧祭之礼。事见《宋书?礼 志二》 。约生于晋安帝义熙八年(公元 412 年) 。其余未详。 南朝宋文帝时为九真太守。 元嘉 23 年 (公元 446 年) 二月, 征讨南夷林邑国 (今 越南中部)时战殁,赠给事中。事见《宋书?夷蛮》 。 洪公长子。北魏文成帝(452―465 年)时人,官为侍郎,北魏高宗拓拔F时为侍 郎。和平元年(公元 460 年)尝论名子贵贱。事见《魏书?高允传》 。第琰六十二世僧v子,字季。南朝宋永光元年(公元 465 年)为诸暨武康令,继迁广威将 军,授尚书左民郎。宋明帝泰始六年(公元 470 年)迁山阴令,与父并著能名, 武康、山阴二县民众皆谓之傅圣。宋顺帝升明二年(公元 478 年)为益州刺史。 南齐高地建元六年(公元 479 年)为宁朔将军。永明三年(公元 485 年)为南 郡内史,行荆州事。约生于宋文帝元嘉 12 年(公元 435 年) ,卒于南齐武帝永 明五年(公元 487 年) 。事见《南史?傅琰传》 。妣黄氏、曾氏。子P。伟 元兴 灵庆 灵根22淑公长子。妣李氏。子起。 北魏孝庄帝、孝武帝时(公元 528-534 年)仪同北蔚州刺史。约生于北魏孝文 帝太和 16 年(公元 492 年) 。殁年未详。妣钱氏、子伏。 融公长子。南齐宋文帝时为军主。元嘉 27 年(公元 450 年)遇害,约生于元嘉 九年(公元 432 年) 。妣、子未详。 融公次子。兄灵庆被害后,同弟灵越逃往黄河北,入北魏为临齐副将。后因思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源流世系篇母而南渡,被阻河北遇难。约生于宋文帝元嘉 12 年(公元 435 年) ,卒于宋孝 武帝大明四年(公元 460 年) 。事见《北史?傅竖眼传》 。妣、子未详。 灵越 融公三子。兄灵庆被害后,同兄灵根逃往黄河北,北魏高宗拜为镇远将军。青 州刺史。思母南渡后为南朝宋刘骏兖州司马。后数年为太原太守。宋明帝泰始 二年(公元 466 年)举兵奉刘子勋,为前军将军,兵败被执死难。约生于南朝 永 宋文帝元嘉 15 年(公元 438 年) 。事见《北史?傅竖眼传》 。妣梁氏。子竖眼。 洪公子。字修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北魏,寻复南奔。有才干,拳勇过 人。后复入北魏赐爵贝丘郎,加伏波将军,未几转都督。破裴叔业,以功拜安 远将军、汝南太守、贝丘县开国男。北魏世宗景明初年(公元 500 年) ,收寿春 封清河男。后还京师洛阳,授弘农太守。未几,还京为太中大夫行南青州事迁 左将军、南兖州刺史。年近 80 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还京,拜平东将军、光 禄大夫。 生于北魏太武帝始光十年 (公元 433 年) 卒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 , (公 元 516 年) ,享年 83 岁。葬于贝丘县。妣贾氏始终留守于家乡。傅永死后,贾 氏求葬永于所封贝丘县(淄川县) ,先是事经司徒,准葬北邙。后,贾氏诉于梁 太后,又经朝堂,最终准葬于东清河郡贝丘县,永之父母葬地。续魏氏、续冯 氏生子叔伟。事见《北史?傅永传》 。 注:傅永墓,在淄川县张店傅家乡相公庙村小学校内。清乾隆《淄川县志》记 载:“按《魏书》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屡次功赐贝丘县,今傅家庄懋公祠 后,即傅公祠墓之也。有石碑一座上刻“北魏名臣傅永墓” 。”据《文献通考》 载清人毕际有撰《淄乘征》也认此墓即“北魏傅永墓也”。在《魏书?傅永传》 中亦也记载“葬永于所封贝丘县”, 时淄川称贝丘县。 1984 年被公布为市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仲子。北魏孝静帝(471―499 年)时人,官著作郎。其时,内秘书令,李冲建 议推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邻、里、党长 合称三长,其职责是校比户口、辅佐均田、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及 力役,维地方治安。对此,著作郎傅思益提出异议。后来,还是采纳李冲建议, 遂立三长,公私便之。延兴五年(公元 475 年)尝论三长之法。事见《魏书?李 冲传》 。约生于北魏始光七年(公元 430 年) 。其余未详 三宝 法献 法宪
乾爱长子。南朝宋文帝时与房法寿同效盘阳,赐爵贝丘子。事见《魏书?傅竖 眼传》 。妣、子未详。 乾爱次子。北魏孝文帝元宏初(公元 471-476 年)南叛为肖鸾中郎将、直阁将 军,从催景慧至邓城,为北魏军所害。事见《魏书?傅竖眼传》 。妣、子未详。 南齐明帝时为军主。永泰元年(公元 498 年)守邓城时见杀。事见《南齐书?崔 慧景传》 。约生于宋文帝元嘉 30 年(公元 453 年) 。其余未详。 昭公长子,南梁武帝时(公元 502-548 年)为尚书郎。湘东王外兵参军。约生 于南朝宋后废帝元徽元年(公元 473 年) ,事见《南史?傅昭传》 。妣未详。子 三:准、彝、祖。 肱 弘 昭公次子。妣、子未详。 映公子。妣、子未详。23思益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毗源流世系篇北魏渔阳史官。北魏高祖孝文皇帝崩,世宗践祚(500―515 年),李彪自托于王 肃,又与邢峦诗书往来,迭相称重,因论求复旧职,修史官之事,肃等许为左 右,李彪在上书中提到傅毗为北魏时渔阳史官,其文曰:“今大魏之史,职则 身贵,禄则亲荣,??而故著作渔阳傅毗、北平阳尼、河间邢产、广平宋牟、 昌黎韩显宗等,并以文才见举,注述是同,皆登年不永,弗终茂绩。”德占南齐武帝时为道士。永明九年(公元 491 年) ,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市)民黄庆 怀疑宅左园内有异物, 使掘之, 获玉印一钮, “长承万福” 事见 文曰 。 《南齐书? 祥 瑞志》 。约生于宋文帝元嘉 23 年(公元 446 年) 。其余未详。宣南朝宋顺帝时为荆州别驾。升明元年(公元 477 年)冬,南齐高道成谴军攻城, 城溃,出奔。事见《齐书?张敬儿》 。约生于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 432 年) 。 其余未详。坚意南齐太祖时为骁骑将军。太祖建元元年(公元 479 年)受命检定簿籍,防民间 欺巧。事见《南齐书?虞玩之传》 。约生于宋文帝元嘉 11 年(公元 434 年) 。第六十三世琰公次子。为官有能名。后为吴令。南梁武帝天监初为山阴令,大著名籍。天 监中为建康令,复有能名。位至骠骑谘议、光禄大夫。约生于宋前废帝永光元 年(公元 465 年) ,殁年未详。事见《北史?傅琰传》 。妣黄氏。子岐、峻。 灵越子。沉毅壮烈,少有文风。入北魏后为参军,累有战功。北魏世宗时(公 元 500-515 年)为建武将军,转昭武将军、益州刺史。竖眼(460--527)原籍 贝丘人(自其祖父傅融起迁居般阳) ,因伐蜀建功,政绩卓着,由参军至益州刺 史加冠军将军,后授抚军将军、梁州刺史,又加镇西将军,都督梁、巴、西益 四州诸军事.西道大行台,赠吏部尚书、吴强县开国子,食邑 300 户。北魏肃宗 初(公元 516 年)拜征虏将军、太宗大夫。复为益州刺史、平西郡,灵太后玺 书慰劳。寻假镇军将军,都督梁、西夷、巴三州诸军事。因子敬绍阴谋异图, 耻恚发疾二卒。约生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 460 年) ,于北魏孝明帝孝昌 三年(公元 527 年)四月二十四日卒于任。年六十七岁。赠征东将军.齐州刺史, 孝武帝初赠司空公、相州刺史。永娜辏534)二月七日迁葬于此。永煦三年 (公元 534 年)迁葬于贝丘县。事见《北史?傅竖眼传》 。妣宋氏。子三:敬和、 敬仲、敬绍。 注:北魏时,磐阳隶齐州部东清河郡,郡治在般阳城,下领清河、贝丘等七县。 据《淄川县志》载“石门东有冢,世远失其姓名,人咸称其灵异”。1970 年, 古冢中挖出了傅竖眼墓志铭,墓志铭为一盒,宽 72.5 厘米,长 106 厘米。全称 “□有魏使持节散骑常侍司空公都督相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武强县开国子傅公 墓志铭”。上盖书:“大魏永熙三年岁次甲寅二月甲寅朔七日庚申营讫。”铭文 阳刻,正楷直书。1982 年存市博物馆。 永公子。九岁即任州主簿。及长,臂力过人,弯弓三百今,左右驰射,又能立 马上与人角驰,见之以为得父之武。北魏世宗时为将军。约生于北魏文成帝和 平四年 (公元 463 年) 卒于北魏孝明帝神龟二年 , (公元 519 年) 事见 。 《北史? 傅竖眼叔伟24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永传》 。妣梅氏。子二:丰生、标。 准源流世系篇公长子。有文才善辞赋,以西中部参军随肖察之镇,梁武帝时位至度支尚书。 约生于明帝建武五年(公元 498 年) ,殁于南梁肖察岿之七年(公元 568 年) 。 赠太常卿,谥曰敬康。有文集 20 卷行世。事见《周书?肖察?傅准传》 。妣未 详。子二:秉、执。彝 祖 起 伏公次子。南梁武帝中大通年间(公元 529-534 年)为临沂令。约生于南齐明 帝建武五年(公元 498 年 ) ,其余不详,子f。 公三子。字常德。由灵州宦籍江南,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 502-519 年) 任江西洪都太守。妣柴氏。子迪后。 伟公子。妣黄氏,子奕。 元兴子。北齐太安(今山西寿阳北)人。少戎,事北齐以战功迁至开府。永桥 领大都督。天宝十四年(575),周武帝率众六万攻河阴(今河南孟津东北), 进至洛口,他固守中禅城,周师无功而退。北齐后主武平六年(公元 575 年) , 擢东雍州刺史。后主救晋州,为行台右仆射。周军连破晋州、并州,其余降者 相继,唯东雍州及营州不下。承光元年(577),闻齐王被擒,遂降。授岷州刺 史,北齐后主降,伏入北周。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 578 年)为岷州刺史。 是年卒于官。约生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 523 年) 。事见《北史?傅伏传》 。妣 未详。子世宽。 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525 年)三月, 齐州清河民崔畜杀太守董遵, 广州民傅堆执 太守刘莽反。青州刺史、安平王鉴讨平之。 北魏孝武帝(532―534 年)时东清河人,永熙三年(534 年)九月,东清河人傅晶 杀太守韩子捷,据郡反。会赦,乃降。 东魏孝静帝(534―550 年)天平四年(537 年), 即南朝梁武帝(萧衍)大同三年(537 年), 南朝梁益州刺史傅和请通好。 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谐、 兼吏部郎中卢元明、 兼通直散骑常侍李邺使南朝梁。堆 晶 和第歧六十四世P公长子。字景平。梁武帝普通年间(公元 520-527 年)出仕,起家南康王左 常侍,后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阙后疾废久之,复出始新县 令,断狱以情,深相叹异。至都除廷尉正,入朝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安西中 记室。太清元年(公元 547 年) ,累迁太仆司农卿。太清三年(公元 549 年) , 迁中领军。偿议高澄求和、宣城王出送,无不料事入神。以勤劳政事封南封县 侯。官城失守,带疾出围卒于宅。约生于南齐明帝建武二年(公元 495 年) ,约 卒于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 549 年) 。事见《南史?傅歧传》 。妣吴氏、洪氏。峻 敬和P公次子,子文廉、文骥。 竖眼长子。北魏孝明帝时(公元 516-528 年)历任青州镇远府长史。北魏孝庄 帝时(公元 528-530 年)复为益州刺史。肖衍谴将攻城,降南梁,授北徐州刺 史。后卒于家。约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 14 年(公元 490 年) ,殁年未详。事见25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敬仲 敬绍源流世系篇丰生标秉 执 f《北史?傅竖眼传》 。妣、子未详。 竖眼次子。约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 17 年(公元 493 年) 。其余未详。 竖眼三子。颇览书传,微有胆力。见天下多事,擅居南郑,谋为内应。事泄被 执杀。约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 20 年(公元 496 年) ,殁于北魏孝明帝熙平三年 (公元 518 年) 。事见《北史?傅竖眼传》 。妣、子未详。 叔伟长子。字光中。后魏(386 年~534 年)孝明帝正光年间(公元 520-525 年) 袭封安东将军,后仕南阳太守。约生于后魏孝文帝太和 17 年(公元 493 年)事 见《北史?傅永传》 。长子冲,次子伏武。 叔伟次子。北魏孝武帝时为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太守。大统元年(公元 535 年) 尝出使吐谷浑。 事见 《魏书?温子升传》 。约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 元 495 年) 。妣未详。子怀德。 准公长子,有文才,官至尚书右丞。妣、子未详。 准公次子,有文才,官至中书舍人,尚书左丞。妣、子未详。 彝公子。字宜事。幼聪慧,七岁诵古诗赋达十余万言。长好学能属文。南梁武 帝太清三年(公元 549 年) ,携母南奔避难入湘,后倚湘州(今湖南长沙)刺史 肖循。南陈元帝时(公元 560-566 年)召为撰史学士,擢司空府记室参军,迁 骠骑安成王中记室。不久以本官使齐,归来授散骑侍郎、镇南始兴王咨议参军 兼东宫管记。陈后主即位(公元 583 年) ,迁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 掌诏诰。因人谗下狱不屈,被赐死。其子孙遂居湘潭。生于梁武帝大通二年(公 元 528 年) ,殁于陈后主至德三年(公元 585 年) ,享年 55 岁。事见《南史?傅 f传》 。妣、子未详。奕起公子。通晓天文历数。隋朝开皇中(公元 581 年-600 年)以仪曹事汉王谅。 唐高祖登基,召拜太史丞,不久迁太史令。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时值参 旗、井铖等十二军之号,皆所定。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进漏刻,计时新法 遂行于世。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上疏请去释教。唐太宗即位,偿与论去释 之道,太宗颇然之。平生豁达,曾自为墓志曰: “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 死,呜呼哀哉! ”其纵达皆类此。曾注解《老子》并撰音义;有《高识传》十卷 行世。 生于南梁元帝承圣三年 (公元 554 年) 卒于唐贞观十三年 , (公元 639 年) 。 享年 85 岁。事见《新唐书?傅奕传》 。妣余氏、李氏。子五:霆、璧、觐、现、 兴。世宽 迪后 士哲 和 野侏26伏公子。北周武帝时降周。事见《北史?傅伏传》 。子仁均。 祖公子。袭封朝仪大夫。妣田氏。子翕士。 南梁武帝时为仪同,随侯景反,攻陷历阳。至新林与羊侃瞻望久之而去。事见 《梁书?羊侃传》 。约生于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 504 年) 。其余未详。 南梁武帝时为益州刺史,天平四年(公元 537 年)六月,请通好于东魏元善见。 事见《魏书?帝任第十二》 。约生于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 492 年) 。其余未详。 北齐文宣帝时为军主。梁敬帝绍泰二年(公元 556 年)六月,被陈霸先害于建 康市。约生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 511 年) 。其余未详。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泰源流世系篇梁敬帝时为肖勃将军。太平二年(公元 557 年)二月,陈霸先夺,肖勃举兵自 广州度岭,为前军,屯豫章。事见《南史》卷九。约生于梁武帝天监 11 年(公 元 513 年) 。其余未详。第文廉 文骥 峻长子,其余未详。六十五世峻次子。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时为琅邪戍主。永平四年(公元 511 年) ,奉命率 众据朐山。魏宣武永平四年(511 年)三月,即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十年(511 年)三月,魏徐州刺史卢昶遣琅琊戍主傅文骥率众据之。接着,南朝梁武帝(萧 衍)派军围攻朐山,戍主傅文骥粮樵俱罄,遂降梁武帝萧衍。事见《魏书?帝纪 八》 。其余未详。冲 伏武 怀德丰生长子,仕北齐为许州长社令。子璀。详见《傅交益墓志》及《傅游艺墓志》 丰生次子,仕北齐为行台仆射,其余未详。孙文杰仕唐杞王府典军。 标公子。北齐洛州秀才。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七年(556 年),诏令校定群书, 供皇太子。洛州秀才傅怀德与樊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时秘书府书籍 纰缪者多,刊定后,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霆 观 现 兴奕公长子。字璧,号维光。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 627-649 年)官至御史。妣 袁氏、赵氏、李氏。子四:鼎、慎、显通、勤。 奕公次子。妣李氏、子未详。 奕公三子。妣姜氏、子未详。 奕公四子。唐贞观时任颖川太守。后裔第 28 代孙成琏,为避战乱从浙江义污十 都徙至浙江龙游县上傅降开基,至公元 1928 年传 16 代人。世系详见龙游县游 口镇《傅氏家谱》 。仁均善历算推步之术。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 618 年)由太史丞傅奕所荐进入太史 监。高祖诏令修改旧历,乃造《戊寅元历》颁行天下。后擢太史令,卒于官。 约生于北齐后主隆化元年(公元 576 年) ,约卒于唐太宗贞观 20 年 9 公元 646 年) 。事见《新唐书?傅仁均传》 。其先未详。妣肖氏。翕士迪公子。妣廖氏,子勿。第交益六 十 六 世璀公长子。唐高宗时期(公元 650-683 年)官至殿中侍御史。赠冀州长史,咸 列懿于鼎裳,并流声于谣咏。约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公元 592 年) 。殁葬于 “河南县平乐乡郝村西北二百步” 。妣曾氏。子四:元淑(神童) 、依仁、守节、 游艺。千唐志斋藏以往洛阳出土《傅交益墓志》 (龙朔三年,公元 663 年)]云: “公讳交益,字交益。望隆北地,贯隶颍川。属隋代云亡,朝市迁贸,移居汲 郡,因而家焉,遂为卫州共城人也。事见《新唐书?宰相世系》及《傅交益墓27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源流世系篇志》 “民国十七年(1928 年) ,洛阳城北十五里南石山村出土” 傅交益墓志记 。 其子嗣:神童、羽客、守节、游艺。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其子曰:元淑、 依仁、游艺。《墓志》载四子, “ 《新表》仅载三子,且除游艺外名字均属不合, 当据《墓志》正之。子四:元淑(神童) 、羽客(依仁) 、守节(游技) 、游艺。 璀 冲公子,仕隋朝为北绛离石二郡守,传风炳粹,弈序济贤。子交益。详见《傅 交益墓志》及《傅游艺墓志》 。事见《新唐书?宰相世系》及《傅交益墓志》 “民 国十七年(1928 年) ,洛阳城北十五里南石山村出土” 。 鼎 慎 显通 霆公长子。妣、子未详。 霆公次子。妣、子未详。 霆公三子。字万金。妣未详。子五:天政、天保、天福、天祥、天文。后裔迁 福建建宁县均口乡招贤里黄双州居位, 子孙衍播福建各地。 以后世系见建宁 《傅 氏十修谱》 。 勤 勿 霆公四子,妣、子未详。 翕士子。妣苏氏。字时苏,子龙、提。第元淑六十七世交益长子。字神童。唐武则天时(公元 684-704 年)为地官侍郎、东宫尚书。 事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妣未详。子二:伯玉、黄中。详见《傅交益墓志》 及《傅游艺墓志》 。子伯玉、黄中。依仁 守节 游艺交益次子。字羽客,妣未详。子延嗣。 交益三子。 妣、子未详。 交益四子。字元综,北地泥阳人也。高祖仕魏,家于清河,故今为清河郡人焉。 唐武则天载初元年(公元 689 年)为合官主簿,左肃政台御史、左补阙。天授 元年(公元 690 年)为给事。数月后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月又加朝散大夫, 守鸾台侍郎。天授二年加银青光禄大夫,一月后又任司礼少卿,为武则天天宰 相,时人号称“四时仕宦” ,同年因事下狱自尽。约生于唐贞观 3 年(公元 629 年) ,殁于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 691 年) 。享年 63 岁。妣孟氏、河南拓王氏。 中宗神龙元年八月十八日卒,享寿五十一岁, 。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十九 日,合葬于洛阳平乐原。事见《新唐书?傅游艺传》 。及《傅游艺墓志》 “大唐 故黄门侍郎傅府君墓志” 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子二:从周(镐) 、时新。游技 游扬 龙28交益五子。唐武则天时曾任校书郎。 妣柯氏。子国。 交益六子。 妣、子未详。 勿公子。妣章氏。子昱、、寻。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伏爱源流世系篇唐太宗贞观初为果毅将军。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八月,太宗东征高丽攻 打安市城,领兵于山顶防敌,因擅离所部失守获罪死之。事见《旧唐书?东夷 传》 。约生于隋文帝开皇 20 年(公元 600 年) 。其余未详。文杰伏武公之孙,仕唐杞王府典军。后世不详。第伯玉 黄中 延嗣 从周 时新 国
晔六 十 八 世元淑长子。妣未详。约生于唐高宗永隆(680 年)年间。子二:同叔、同鳐。 元淑次子。唐玄宗时官司勋郎中。约生于唐高宗永隆年间。妣、子未详。 依仁子。唐玄宗时官侍御史。约生于唐高宗永隆年间。妣、子未详。 游艺长子。字镐。赠大理卿、光禄大夫。妣钱氏。子霖(承) 。 游艺次子。唐玄宗时(公元 712-756 年)任河南汝林府光州固始县令,后子孙 落籍该县。详见福建仙溪(今仙游县)罗峰《傅氏族谱》 。 守节子。妣未详。子英。 龙公子。妣费氏。子从、兑、段、叔。详见《云阳傅氏族谱》 。 字国光,钦公裔孙。江西南康赤渡桥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甲子日(公 元 755 年 12 月 16 日) ,安禄山叛乱,天宝十五年召晔公为都尉兼武郡太守,朔 方节度使,领兵二十五万击叛逆有功。食军禄,约生于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 710 年) 。葬庐山下孟家村。妣姜氏。葬王家坂。子瓒。详见《丰城傅氏族谱》 。【注】 :晔公是否应为 70 世?待考证。钦公,约生于东汉 200 年前,三国时为东吴柴桑别 驾。晔公是钦公的七代孙平均年龄 70 岁一代。 钦公到晔公相隔 500 余年,代距平均 70 岁, 按照同时代相等世系,钦公到晔公应该有 18 代人.而丰城谱上只有七代人。值得考证。 【另】 :丰城老谱记载钦公原为h公 51 代。江西国龙宗亲在 15 修把钦公列为第 61 代,晔 公为 67 代。而重庆珠湖老谱,贵州桐梓老谱,为唐代、宋代、明代石头系和丰城系联修谱。 均把钦公列为 58 代,把晔公列为 71 代。见老谱书。第同叔 霖 英 孝忠 从 瓒六 十 九 世伯玉长子。字:寅。生于唐玄宗(七二七年)丁卯岁。唐代宗为校秘书郎。子: 良聘、良弼。 从周子。字承。号恩生。初授武昌判官,后改任江西检法,遂举家迁江西,封 清河郡公。妣孙氏。子彤(暹) 国公子。 妣氏未详,子杰。 唐睿宗时为太史令。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 713 年) ,坐太平公主谋逆事死。事 见《旧唐书?睿宗纪》 。约生于唐高宗乾封三年(公元 668 年) 。其余未详。 公子,博学喜讴、吟风雅,音韵遍咏江州,妣萧氏。子甲 晔公子。年二十,擢进士,为青川刺史,殿中侍御史,著汉书一集,卒於定29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傅八源流世系篇江军之蒲塘黄鹤岭下。葬兴贤乡王家坂。妣罗氏。子嵩、愈、隆。 唐玄宗朝诗人。傅八赴江南时,李白与诸昆季为其作江南序。第良聘 良弼七十世同叔长子。唐代宗时(公元 762-779 年)为横海节度使,封为吴郡公。约生于 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 710 年) ,殁年未详。妣张氏、李氏。子二:春、相。 同叔次子。唐代宗时为武卫将军。德宗时(公元 780-805 年)守乐春为都知兵 马使赐第京师。俄以功擢忻州刺史,宪宗时徙盐州刺史、左神策将军。唐穆宗 长庆四年(公元 824 年)擢夏州节度使。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 825 年)擢夏 绥节度使。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 828 年)九月,徙横海军节度使,十一月卒 于陕州赴任途中。事见《旧唐书?敬宗?文宪纪》和《新唐书?牛元翼?傅良 弼传》 。约生于唐肃宗至德三年(公元 758 年) 。其余未详。彤 同鳐 杰 甲 嵩霖公子。字暹,号文忠。为承务郎。妣周氏、吴氏。子七:枢(世勋) 、世德、 世昌、世荣、世达、世杰、世和。 伯玉次子。 英公子。妣未详,子骐。 从公子。字考伯。偿读书于秋屏阁。妣邱氏,与夫同葬吉水县朝元峰黄金台前。 子华。 瓒公子。唐敬宗时任常州司户,升左司谏。妣赵氏。子嘉、萼、兰。第春 相 枢 世德 世昌 世荣 世达 世杰 世和 骐 华 嘉 萼30七十 一世良聘长子。字长发。唐德宗时任总管中丞,刺封为白马寺主簿。生于唐玄宗开 元二十五年(公元 737 年) 。殁年未详。妣杨氏。子甫。 良聘次子。字长佐。唐文宗时(公元 827-835 年)为司农侍丞。妣、子未详。 彤长子。字世勋,号绍先。唐文宗时为侍御史。妣未详。字瑚(绩) 。 彤次子。字绍敏。妣于氏,子未详。 彤三子。字绍远。曾为承务郎,后迁广东。裔未详。 彤四子。妣康氏,裔未详。 彤五子。妣袁氏,裔未详。 彤六子。妣皮氏,裔未详。 彤七子。妣冯氏,子绛,后失考。 杰公子。妣王氏。子二:汝珠、汝玉。 甲公子。字德夫。守正不阿,风裁慎肃,世称大儒。葬江西靖安石门山。妣游 氏。子楚。 嵩公长子。子四:广、宗、旭、东。 嵩公次子。子宣。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兰 嵩公三子。子继宗、继善。源流世系篇第甫 瑚 汝珠 汝玉 楚 广 宗 旭 东 继宗 继善七十 二 世春公子。字国用。唐宪宗时(公元 806-820 年)为中书令。生于唐代宗广德二 年(公元 764 年) 。妣王氏。子君、尹、伊。 枢(世勋)公子。字绩。妣蔡氏。子二:玉、彪。 骐公长子。妣王氏。子赤毛。 骐公次子。为甘棠、勺溪湓塘祖。妣吕氏。详见勺溪湓塘傅氏族谱。 华公子。妣端木氏。子三:崇、慈、俊。 (崇、慈二公失考) 。 嘉公长子。居蒲塘。妣李氏。子开、闰 嘉公次子。妣李氏。子国温、国瑞 嘉公三子。妣孙氏。子国信、国器 嘉公四子。妣余氏。子国珍、国望 兰公长子。子L、如松、如植 兰公次子。子仁益、仁弼、仁杰第君七十三世甫公长子。字子惠。居湘潭。唐文宗、武宗时(公元 827-846 年)为馆阁博士。 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 802 年) ,卒于唐宣宗 14 年(公元 860 年) 。妣杨 氏。子五:四子署、五子著。玉 彪 赤毛 毅 俊 开 闰 国温 国瑞 国信 国器 国珍 国望瑚(绩)公长子。字望大。妣谢氏。子卞。 瑚(绩)公次子。字珏,号显夫。妣魏氏、于氏。子二:循(宝) 、元。 汝珠子。妣未详。子庐生。 唐文宗初为义武将军节度使。大和三年(公元 829 年)徙为沧州刺史、横海军 节度使。事见《旧唐书?文宗》 。约生于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 74 年) 。 楚公子。字公讯。殁葬南昌府南东湖澹台。妣项氏。子四:千、经、卜、翼。 (其 中:千、经二公世系未详)详见《云阳傅氏族谱》 。 广公长子。字元和,任荆襄都督,授华州监书。为临川进贤傅氏始祖。子德广 广公次子。穆宗时任潭州刺史,归隐临江萧潭为丰城吉安府氏始祖。子秦、泰。 宗公长子。居奉新山南岗湖下 宗公次子。居建昌新城。讳逵仕,仕唐为刺史。归历沙溪,遂居南城荷镛厚坪, 为盱江傅氏开宗祖。子亮。 旭公长子。入淮。 旭公次子。居河南孟州。字子伟。经钟陵隐镏峰。 东公长子。居都昌石坡。 东公次子。居都昌石坡。31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仁益 仁弼 仁杰 继善长子。居德安新港 继善次子。迁湓江,后裔居德兴。 继善三子。五世孙志公迁徙武宁球场开基。源流世系篇第 七 十 四 世署 君公四子。清江石头里开基祖。名枢,字秉衡,号伯玑。先世家河南陕州泥阳 县,迁湖南湘潭曲巷白水滩。生于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 829 年)已酉岁。[自 宏毅公于晋武帝时为湘潭廷尉。子孙遂自河南陕州泥阳县迁湖南湘潭曲巷白水 滩]。 枢公唐时举人, 任临江博士。 官至光禄大夫。 因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岁 (公 元 880 年)避黄巢乱,举家由湖广湘潭白水湾徙居江西袁州府新喻县思贤乡清 江石头里。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 992 年) ,始割新喻建临江军,至宋神宗宁熙 四年(公元 1071 年)复分新喻之思贤乡属于清江,元改临江军为临江路。元至 正 25 年(公元 1363 年)改临江路为临江府,是以明时为临江府清江县之石头。 [1988 年清江撤县建市更名为樟树市,因而石头现为江西省樟树市中州乡石头 村],故尊公为清江石头里傅氏始祖。公庭栽翠柏千株。筑小轩于石畔,时与高 士把酒赋诗于其间。自与赤渡桥瞟公、联公续修家谱。梦龙公为之序。后终日 悠游泉石。颐养天年。殁于后梁太祖(公元 911 年)辛未岁。享年 83 岁。赵、 朱氏、高氏,享年七十有四。俱葬石头坡北月角山,西向。其子孙后裔,又由 石头分居新喻、分宜、高安、上高、萍乡等地。子:令霜、宪章。 著 卞 循 元 庐生 卜 翼 德广 秦 泰 亮 君公次子。行崇府五君。唐僖宗广明元年随兄署移居新喻石头里,旋由石头迁 居新淦县新里清水洲。妣谢氏。子鼎臣。以后世系见《新喻傅氏合修族谱》 。 玉公子。曾任国子博士。徙浙江。妣涂氏,子未详。 彪公子长。字宝。妣陶氏、万氏、章氏。子云仍。 彪公次长。字大乾。妣赵氏。子楫。 赤毛子。妣赵氏。子二:善宝、善兴。 浚公长子。字爱仁。至诚为守,矜孤恤寡,德振青云。葬天宝洞雾公墓道下二 排。乾山。妣吴氏。子三:毅、太初、叔仪。 浚公次子。妣孔氏。子未详。 开公长子。字尧举。唐文宗太和时,任九江教授,隐抚之清州。子秉洪。 闰公长子。任德安主薄,归隐曲豆镇,江西丰城祖。子仕华。 闰公次子。字尧用。居萧潭守父墓。为吉安祖。妣熊氏。子世华。 国瑞公子。以子宽有功赠光禄大夫。子五:恭、宽、信、敏、惠。第令霜七十五 世署公长子。又名令章。五代后梁太祖时(公元 907-912 年)为四川益州制置使。 官至光禄大夫、文林郎。生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 851 年) ,殁于后梁末帝贞32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源流世系篇明四年(公元 918 年) 。享年 67 岁。与妣氏同葬石头里月角山祖山。妣廖氏、 李氏、吕氏。子五:邦、隅、祁、嗣、胤。邦公居灵塘,隅公居石舍,祁公居 石歧,嗣公居石头。邦公、隅公、祁公以后世系详见各自族谱。 云仍 原定 楫 善宝 善兴 毅 太初 叔仪 秉洪 仕华 世华 恭 宽 信 敏 惠 文达 循公子。妣李氏。子添福。 署公次子。后周进士,仕宋为中书令。妣未详,子一:显道。 元公子。官翰林院大学士。裔孙徙常州、宜兴等地。妣、子未详。 庐生长子。官典军校尉。妣未详。子笋。 庐生次子。妣未详。子实,奶母欧氏。 卜公长子。唐僖宗时因避黄巢乱偕子遗官隐居临江府清江县之萧滩驿。妣孔氏。 子澄。 卜公次子。唐宣宗时期官至大学士。殁葬秦人岭。妣鲁氏。子潞。 卜公三子。妣氏未详。子志。 德广子。字士显。复避兵居曲豆镇十五年。子法古、博古。 秦公子。字昭行。妣林氏。子三天旺、天锡、天爵。 泰公子。字子俊。子天祚、天禄。 亮公长子。盱江仁房祖。后迁福建邵武泰宁。 亮公次子。义房祖。击黄巢有功,授紫金光禄大夫。 亮公三子。礼房祖。 亮公四子。智房祖。 亮公五子。信房祖。子可征。 唐宣宗时为沙陀族李克用大将守蔚州。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 880 年)六月, 唐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大败李克用于叶儿岭,公以州降唐。事见《旧唐书?僖宗 纪》 。约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 835 年) 。其余未详。第邦 隅 祁 嗣 令霜长子。居灵塘 令霜次子。居石舍七十六世令霜三子。居石歧,字君宪。 令霜四子。字昭宗,号传宗。嗣公居石头。五代后梁时(公元 907-923 年)初 授承事郎、擢益州制置使、刺史。官至光禄大夫。生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 876 年)殁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 932 年) ,享年 56 岁。妣龚氏、周氏,与夫 共葬石头坡。子六:君颜、君熹、君伦、君总、君惠、君敬、君忠。君伦、君 惠、君华、君忠四公世系详见《石头傅氏族谱》 。胤 道显 添福令霜五子。 原定子。洁身高隐。妣未详。子:时胜。 云仍子。妣董氏。子再兴。33 中华傅氏通谱?贵州卷笋源流世系篇善宝子。字诚元。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 842 年)登进士第二名,官至昭仪军 节度使。唐僖宗乾符年间(公元 874-879 年)五仙芝、黄巢起义,公率部挈 15 岁的从弟实公,随王潮部队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出发,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 880 年)入闽进军泉州,后退至南安,驻军于武荣之周井堡,籍土地,招流亡, 保一方平安。妣、子未详。实善兴子。字仲诚。行十一。从兄笋公殁后,承袭节度使之职,官至银青光禄大 夫、上柱国、尚书左仆射。封男爵,食邑千户。后子孙在武荣繁衍,远播海外, 形成福建泉州武荣傅氏。妣黄氏,封为咸宁郡正一品夫人。生于唐懿宗咸通八 年(公元 867 年)7 月初 2 日,卒于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 930 年) ,享年 64 岁。葬于葵山之阳,夫墓右侧。子八:居中、居献、仁远、仁裔、仁济、仁坦、 仁和、仁育。实公为福建泉州分宗始祖,详见《武荣傅氏族谱》 。瑶唐昭宗初为沁州刺史。光化元年(公元 898 年)12 月,李罕之拘之,送于后梁 太祖朱晃。 事见 《旧五代史? 李罕之传》 约生于唐宣宗大宗七年 。 (公元 853 年) 。 其余未详。澄毅公子。字朝清,号松岗。原系南昌府石头口籍。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公元 924 年)堂弟潞擢岳州太守,公随为幕。潞终于官,公偕子侄转居去城 120 里地名 琴田。天成二年(公元 927 年)迁松岗龙过岭,属巴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隆后宫令妃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