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大师,这个笔筒怎样人生价值几何何

笔筒何时出现还是个谜(图)_网易新闻
笔筒何时出现还是个谜(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笔筒何时出现还是个谜(图))
在清代艺术史上,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叫赵之谦,此人是“海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曾经对吴昌硕、齐白石等产生过诸多有益影响。赵之谦还善书法,全面学习历代碑刻,是清代第一位在正楷、行书、篆书、隶书等各方面全面学碑的典范。不仅如此,他还是清代的篆刻大家,有众多作品传世。在天津博物馆珍藏的藏品中,有一个赵之谦刻的桦木笔筒。笔筒雕工精细,上有笔力劲健的“清供”二字,可谓融这位大师级人物的书法和雕功为一体。据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馆员岳萌介绍,这个笔筒堪称文人参与木雕留下的最典型艺术品。在赵之谦生活的那个年代,笔筒早已经成了文人书房中不可或缺的物件,甚至已经成了体现文人雅趣的装饰品。当时的很多文人,都以收藏、品鉴甚至制作笔筒为乐。&笔筒刚刚产生时,远没有这样高的艺术特性,而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笔筒诞生的时间都存在争议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发现的战国墓中,出土了一支毛笔,同时出土的还有简削、竹片和小竹筒等,其中的小竹筒,被视为笔筒。于是,有的考古学家据此推测,笔筒在战国时就出现了。古代典籍中对于笔筒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明代的《致虚阁杂俎》中曾经提到:“王羲之有巧石笔架名 扈斑& ,献之有斑竹笔筒名 裘钟 ,毕世无其匹。”然而,据专家分析,无论是长沙出土的笔筒,还是典籍中提到的王献之的“裘钟”,都和现代意义上的笔筒相去甚远。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笔筒起源于唐宋年间。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经举办过一次名为“宋官窑特展”的展览,其中有一件展品为“官窑粉青笔筒”。笔筒的底部有乾隆皇帝在73岁高龄时所作的一首诗:“瓶碗官窑亦恒见,笔筒一握见殊常。宣和书画曾经伴,南渡兵戈幸未亡。火气全消文气蔚,今人如挹古人芳。不安铜胆插花卉,拈笔吟当字字香。”这首诗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乾隆皇帝说,官窑的瓶和碗等器具很常见,但笔筒却很罕见。诗中提到的“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也就是说,乾隆皇帝认定这个笔筒曾经被摆放在宋徽宗的案头,和徽宗所钟爱的书画相伴。在乾隆皇帝看来,笔筒已经没有了被放在窑里烧制时的烟火气,反而充满了文人特有的气息。想来,用插在其中的笔写出的字,也是“字字香”。乾隆皇帝用一首诗为这个笔筒定了性,称其为北宋之物,然而业内的很多专家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觉得,依工艺和风格看,这个笔筒不会早于雍正年间。那么,笔筒到底是何时出现的?文物专家马未都在他的著作《明清笔筒》一书中提到,明代中期以前的典籍中,从未提到过笔筒,而且明代中期以及之前有大批记录文人生活的绘画,画中文人的案头陈设,其他文具都曾经出现,却唯独不见笔筒。即使能确定为明代之物的笔筒,其制作年份也多为明朝天启、崇祯年间。根据以上种种,马未都判断笔筒的出现时间应该是明朝晚期,这也是如今的主流观点。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文人逃避现实,寄情于书斋、古物文玩中,奢靡之风大盛,一批文人参与到笔筒的制作当中,制作的笔筒崇尚自然之美和书卷气,古朴、含蓄而富有神韵笔筒最初是作为实用工具而产生的,那么,在笔筒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代替笔筒?答案是笔床、笔架、笔格等。笔床,顾名思义,像床一样,使用者可将笔横放在上面。虽然唐代诗人岑参曾有颇具美感的诗句“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然而在明代人文震亨看来,笔床“最不美观”“可废也”。笔架的外形,据文献记载,为“远峰列如笔架”,所以也被称为“笔架山”。笔格以山形为主,同时还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这些文具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放置的毛笔数量不多,如一个笔床只能放三四支毛笔,使用确实不方便,所以后来被造型简单且实用的笔筒取代。与其他文房用具相比,笔筒的造型简单,而且一直没有太大变化。然而,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文人逃避现实,寄情于书斋、古物文玩中,奢靡之风大盛,文人雅士也多以获取精美器物为荣。在这种情况下,一批文人参与到笔筒的制作当中。文人制作的笔筒崇尚自然之美和书卷气,古朴、含蓄而富有神韵。文人笔筒的材料以竹、木为主,体现出一种清淡明朗的风格。据岳萌说,木制笔筒多取材于紫檀、黄花梨、沉香木等木材,桦木并不常用,更算不上名贵,但桦木的根部更容易形成纹理复杂多变的瘿瘤,如果被善加利用,也能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赵之谦所刻的这个笔筒,所用的材料即为桦木的根部。作者充分利用了桦木根的自然形态,不饰雕琢,而凸现瘿瘤的形态变化和黄褐栗色之间的色彩变化,如同云龙海水,气势非凡,极为难得。”岳萌说。除了善于利用材料的自然形态之外,文人笔筒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融诗、书、画和雕刻为一体。他们虽然也注重技艺,但更讲究意境和神韵,注重将自己的理念、追求和审美趣味融入其中。“这个笔筒的上部刻有楷书 清供 二字,笔力沉着劲健、结构匀称;侧面则刻有 乙丑六月九日撝叔赵之谦 款,刀法娴熟、流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艺术家的巧妙构思浑然天成,堪称文人参与木雕留下的最典型艺术品。”岳萌说。&笔筒的雕刻者赵之谦是一位经历坎坷的传奇人物,他留下的众多作品成了他人生经历、品格和志趣的见证赵之谦虽然学富五车,但一生仕途不顺,再加上幼时贫困,一生可谓潦倒落魄。他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左支右绌、借钱还债的状态中。国家博物馆中藏有一把赵之谦的行书扇,上面写有这样一段话:“千般道路万般难,请客容易款客难。说时容易做时难,做官容易发财难。朝内无人莫做官,你自容易我自难……”据考证,那时赵之谦已经开始做官了,在那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他居然发出“做官容易发财难”的感慨,足见其不肯随波逐流的高贵品质。赵之谦还刻过有“穷鸟”字样的印。有研究认为,“穷鸟”的意思为,赵之谦认为人不如鸟自由,也有研究者从这方印想到了汉代赵壹的《穷鸟赋》,认为“穷鸟”二字象征了赵之谦不得志的处境。从某种程度上说,“穷”就是赵之谦命运的写照,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仕途上。虽然自己时运不济,但赵之谦却一心一意提携新人。吴昌硕是赵之谦同时代的另一位艺术大师,21岁的吴昌硕遇到已经成名的赵之谦时,正处于潦倒之中。那年,吴昌硕在吉安遇到了来此参加亲人酒宴的赵之谦,于是找赵之谦倾诉苦恼。赵之谦看了吴昌硕的作品后,突然开口请吴昌硕帮亲戚招待客人。吴昌硕答应了,当晚按照赵之谦的吩咐,尽心尽力地帮忙,其间,每位客人都对这位勤劳礼貌的小伙子报以微笑。酒宴结束时,赵之谦把吴昌硕拉到自己身边,向大家介绍说吴昌硕是一位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并且请大家有空去看看吴昌硕的作品。
原来,赵之谦看过吴昌硕的作品后觉得很不错,但又照顾吴昌硕的自尊心,所以用这样“请帮忙”的方式把吴昌硕推荐给了在场所有人。吴昌硕晚年回忆起这件事,说赵之谦对他的最大帮助,就是通过这件事改变了他的内心,而这,恰恰是改变一个人处境的先决条件。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作品的风格往往带有作者本人的风格,天津博物馆这个穿越了几百年尘埃的笔筒,和赵之谦的其他传世作品一样,都很容易让人想起它的雕刻者。本报记者&李宁图片由天津博物馆提供
(原标题:笔筒何时出现还是个谜(图))
本文来源:天津网-城市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艺术市场正文
收藏老笔筒有办法可寻
摘要: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之外,还包括了很多的辅助文具,如笔洗、镇尺、臂搁等,即便是放置毛笔的器具,也有笔床、笔船、笔挂等。笔床形状大多如雕饰精美的榻床,可以搁置数支毛笔于其上,故而得名。唐代诗人岑参在《山房春事》中有&数枝门柳…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之外,还包括了很多的辅助文具,如笔洗、镇尺、臂搁等,即便是放置毛笔的器具,也有笔床、笔船、笔挂等。笔床形状大多如雕饰精美的榻床,可以搁置数支毛笔于其上,故而得名。唐代诗人岑参在《山房春事》中有&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的句子。到了明代,圆口直壁、造型新巧、简约实用的笔筒开始出现,经过能工巧匠的设计加工,材质多样、雕镌精致的笔筒取代了笔床,成为文人雅士的芸窗新宠,至今盛而不衰并风靡天下。笔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兼而有之,因此也受到藏家们的喜爱。  瓷笔筒:看胎看釉看画  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中极难一见。天启、崇祯时的瓷笔筒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器口器足处有暗刻纹饰为崇祯瓷笔筒的典型特征。  清顺治瓷笔筒传世品略少,但器型品种较多,有直口直壁式、束腰侈口式等。康熙时瓷笔筒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品种极为丰富,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三彩及各种颜色釉。其典型特征是胎釉结合紧密,胎质细腻。无款者居多,少量有堂名款,器壁上亦见有干支款。  雍正、干隆时期瓷笔筒传世品较清初要少,但制作精巧,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器型,如六方形、扁方形、双联形等。如粉彩双联方形山水笔筒,为干隆时笔筒的典型。此时期官窑器物多有纪年款,民窑则为干支款或堂名款。  瓷笔筒除了要看胎、釉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如:清雍正木釉墨彩山水人物笔筒,在2009年北京瀚海春季拍卖会上以699.4万元成交。清康熙青花万寿笔筒,在2012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322万元成交。  竹笔筒:重时代风格和款识  竹是中国有着特殊文化意蕴的植物,与&梅、兰、菊&一起被称为&四君子&,和&松、梅&一起则被称为&岁寒三友&,文人尤其崇尚使用竹雕笔筒。  目前最早的是明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派朱松邻制松鹤纹笔筒,采用的是圆雕竹刻工艺,刀法洗练剔透,层次分明,起伏多变。继竹刻大家朱松邻之后,其子朱小松、其孙朱三松在嘉定竹刻中也颇负盛名。  清代竹刻艺术高度发展,竹刻名家层出不穷,清代竹刻笔筒继承了明代的优良传统,如清初的吴之璠在继承嘉定&三朱&的同时,以浅浮雕突出主题,特别是留空为背景之法尤显北魏浮雕之神韵。如吴之璠竹雕御马图笔筒,顾珏竹雕竹林七贤笔筒,为清代竹刻笔筒中的精品。  现今古玩市场多见仿制品,鉴定笔筒是否为名家之作,先看笔筒时代风格,然后是包浆与雕工,最后看款识。2010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干隆周芷岩刻黄花梨竹石大笔筒,成交价竟高达873.6万元。  木笔筒:懂材质重雕工刀法  木笔筒主要材质有黄花梨、紫檀、鸡翅木、沉香木、金丝楠木、红木、乌木、榉木等,以紫檀木、黄花梨木、沉香木等为贵。一般来讲,明代木笔筒做工朴素浑厚,刀法遒劲流畅,意境深幽,以紫檀、沉香木较为常见,纹饰以花卉居多。清代木雕笔筒则风格截然  不同,雕法更加全面,有浅刻及浮雕、镂雕、阴刻综合技法,刀法更纤巧细腻,古朴典雅。  鉴别木笔筒除要懂材质外,还应注意雕工刀法、工艺水平、年代早晚和时代背景。目前古玩市场上普通的木笔筒成交价在1000元以内,而清代早期的黄花梨和紫檀笔筒则非常罕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一件也不足为奇。在2011年北京瀚海秋拍中,一只清代沉香木高浮雕山水人物笔筒成交价为161万元。2012年北京嘉德春拍上,明代周翥金龙海兽紫檀笔筒以5520万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木质笔筒的成交价排行榜。  象牙、玉质笔筒:可借鉴竹木雕鉴定方法  以深雕、镂空和阴刻技法琢制山水人物等纹样,人物与景色相配,纹饰精致,层次丰富,布局繁密,立体感强。目前市场较为少见,其价值也很高。玉质笔筒多见于清代,其中白玉笔筒价值最高。  鉴定方法与鉴定玉器、牙雕的方法相似,也可借鉴竹木雕的鉴定方法,按时代风格、表面包浆、雕工技艺依次鉴定。2007年,在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清干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以5408.75万港元成交,创下了玉质笔筒和白玉雕刻的世界纪录,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笔筒的收藏最好能按不同材质而有所区别,如竹木笔筒当以清代为重点,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而且选择笔筒的时候,要首选名家的作品。如清代的吴之璠、周芷岩、顾珏等着名的竹刻家,他们的作品精美绝伦。瓷质笔筒当以清代早中期为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曾烧造过许多仿康熙、雍正、干隆时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需要收藏者分外留心。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关键字
说说我的看法...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预展时间:日 14:预展地点:杭州、北京、成都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吴东魁艺术馆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业务合作: 010-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请问一下笔筒根雕是如何挖的,不同类型的笔筒,售价大概多少呢?来自: wjslm 日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帖子相关文章--请问一下笔筒根雕是如何挖的,不同类型的笔筒,售价大概多少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白乾价值几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