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背单词200个词根词缀背单词就够了这本书?例如第一页单词反常的音标后面的a和反义词音标后面的n是何意

&p&谢邀。&/p&&p&我打算拿出写论文的诚意来好好写这篇回答。&/p&&p&先说方法:&b&精读《经济学人》,配合大量原版书泛读,来达到快速提高词汇量的目的。&/b&&/p&&p&在回答问题之前我特地跑到&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st Your Vocabulary&i class=&icon-external&&&/i&&/a&上测了测词汇量,数据大约是:&/p&&img src=&/9f18dffe7bee3e4509c32ded_b.jp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9f18dffe7bee3e4509c32ded_r.jpg&&&p&前几天在扇贝单词上的测试结果是:&/p&&img src=&/87a93d4db0b57cfbfa627c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87a93d4db0b57cfbfa627c_r.jpg&&&p&(在这里要吐槽一下扇贝单词,词汇量测试时给出的样本数太小,测试结果的上限也太低,我测试的时候所有单词全对,但结果只有20600。。。)&/p&&p&看了一圈答案,总结了一下,目前关于如何提高词汇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1.背单词:背单词书,背词频表,使用各种各样的背单词应用辅助背单词(比如百词斩,扇贝,不背单词等)
2.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来记单词,在阅读中自然积累生词&/p&&p&先说背单词。这种方法有用吗?有。因为我也试过背单词,而且通过背单词的方法完成了第一批词汇的原始积累。&b&但是在衡量一种方法靠不靠谱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看它是否有效果,还要综合考虑它的时间成本,执行效率,可行性等问题。通过背单词来提高词汇量这种方法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它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方法。&/b&&/p&&p&为什么?&/p&&p&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单词只能算是消极词汇,你大概在阅读时能够认出它们,运气好一点时能够把它们听出来。当时距离会说,会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我知道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背单词软件,每种都在宣称自己的生词库语音库有多么完善丰富,复习算法有多么科学严谨。但你真的是在学单词吗?还是只是生硬地将单词的中文释义塞到脑子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p&&p&举个例子,在背单词时,大部分的单词书或者背单词软件可能是这样的:&/p&&img src=&/211ed5cd8e892f427c59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211ed5cd8e892f427c59_r.jpg&&&br&&img src=&/9b829dd4b07d1fe89b8afc170ff0601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b829dd4b07d1fe89b8afc170ff06010_r.jpg&&&br&&p&比如说对于&keen&这个单词,你看了一眼,知道了它差不多有&激烈的,热血的,渴望的,锋利敏捷的&这些意思,并且看了看例句。好了,好像记得七七八八了。但是对于&fervent,avid,enthusiastic,zealous&这些词,它们同样可以有“热心的”意思,你知道它们和&keen&之间的区别吗? 下次阅读时碰到一个句子&&b&They sell reliable products at very keen prices&/b&&,你能反应过来keen在句子中的意思吗?你能用这个单词造几个句子灵活应用到写作中吗?&/p&&p&通过背单词的方法其实是把单词和语境生生割裂开来了。换句话说,通过这种方式记住的只是消极词汇。单词来得快,走得也快。&/p&&p&所以我一直都不提倡通过背单词的方式来提高词汇量。&/p&&p&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p&&p&阅读。更加具体的回答是:精读与泛读结合,配合英英词典,结合语境进行记忆。&/p&&p&你大概听说过通过阅读来记单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可能有个缺点:整理生词很不方便,积累单词的速度太慢。&/p&&p&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呢?&/p&&p&技术改变生活,同样也能改变英语学习。作为一名资深工具党,我一直在尝试寻找能够提高英文学习效率的工具。比如说下面要用到的mdict,kindle以及英英词典。&/p&&p&我采取的策略是:精读与泛读结合,配合英英词典,结合语境进行记忆。&/p&&p&先说一说精读
我们做精读最重要的原则是,吃透掌握在精读过程中碰到的每一个生词。因此,在做精读的过程中有下面两点需要注意:&b&1.选择合适难度的阅读材料
2.利用英英词典,软件等工具对阅读中碰到的单词进行查询以及整理&/b&&/p&&p&解释一下这两个点。
1.选择合适难度的阅读材料:假设你的英文水平为i,则选取的阅读材料难度要满足i+1(或i+2)的原则,这样可以保证你在做精读的过程中能碰到足够数量的生词。最理想的精读材料选择为外刊,因为上面的文章往往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可读性强。首推《经济学人》,如果你觉得经济学人的难度太高,《时代周刊》也可以。
2.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使用Mdict,深蓝等软件加载多本英英词典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整理成笔记。&/p&&p&我平时的精读材料是《经济学人》,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精读的步骤:
这是经济学人2015年1月的一篇文章节选,出自经济学人总编John Micklethwait之手:&/p&&p&THIS newspaper churlishly deprives its editors of the egocentric adornments of our trade.Tragically, these pages include no weekly “editor’s letter” to readers, underneath a beaming, air-brushed picture. Online, there is a weekly e-mail, but that comes from your “desk”, not you. As editor, you spend your time in deplorable obscurity, consoled merely by the fact you have the nicest job in journalism. But there are two indulgent exceptions: a brief mention wh and this valedictory leader, which attempts to sum up the world that has hurtled across your desk.&/p&&p&It starts on the first day, and never lets up. There are elections, coups, wars, bankruptcies and tsunamis. Science throws up discoveries and ideas. A pantomime of Putinesque villains and Berlusconi-style clowns force themselves onto the cover. But for the things this newspaper cares about, the past nine years have been a battle, one that has left me in a state of paranoid optimism. Paranoia because so much
optimism because, for the most part, the creed this newspaper lives by is strong enough to survive.
是不是觉得生词巨多?
我把段落中可能需要注意的单词以及短语标记一下:
THIS newspaper&u&&b&churlishly&/b&&/u&deprives its editors of the &u&&b&egocentric adornments&/b&&/u& of our &u&&b&trade&/b&&/u&.Tragically, these pages include no weekly “editor’s letter” to readers, underneath a beaming, &u&&b&air-brushed &/b&&/u&picture. Online, there is a weekly e-mail, but that comes from your “desk”, not you. As editor, you spend your time in &b&&u&deplorable&/u&&/b& obscurity, &b&&u&consoled&/u&&/b& merely by the fact you have the nicest job in journalism. But there are two &u&&b&indulgent&/b&&/u& exceptions: a brief mention wh and this &b&&u&valedictory&/u&&/b& leader, which attempts to sum up the world that has &b&&u&hurtled across&/u&&/b& your desk.&/p&&p&It starts on the first day, and never &b&&u&lets up&/u&&/b&. There are elections, coups, wars, bankruptcies and &u&&b&tsunamis&/b&&/u&. &b&Science throws up discoveries and ideas.&/b& A &b&&u&pantomime &/u&&/b&of &b&&u&Putinesque villains&/u&&/b& and &b&&u&Berlusconi-style clowns&/u&&/b& force themselves onto the cover. But for the things this newspaper cares about, the past nine years have been a battle, one that has left me in a state of &b&&u&paranoid &/u&&/b&optimism. Paranoia because so much
optimism because, for the most part, the &u&&b&creed&/b&&/u& this newspaper lives by is strong enough to survive.&/p&&p&整理一下:
生词:churlishly ,egocentric ,adornments,trade(一词多义),air-brushed,deplorable,consoled ,indulgent ,valedictory,tsunamis.,pantomime ,Putinesque,Berlusconi-style ,paranoid, creed
短语:hurtle across,let up
值得注意的句子:Science throws up discoveries and ideas.
节选的这两段文字只有187个词,结果我们却能整理出这么多东西。&/p&&p&接下来要动用我们的大杀器了:英英词典以及词典软件。我电脑上装的是Mdict,上面一共加载了朗文英英五,剑桥高阶,韦氏大学,柯林斯,麦克米伦,美国传统词典等十几本词典。(关于英英词典的详细介绍与选择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市面上的英语词典那么多,选择哪一本最适合自己? - 魏剑峰的回答&/a&)&/p&&img src=&/aa4b5ac73a9e_b.jpg& data-rawwidth=&1365& data-rawheight=&6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5& data-original=&/aa4b5ac73a9e_r.jpg&&&br&&p&比如对于文中的paranoid,我们查询之后可以得到这些结果:&/p&&img src=&/921515bbee1d750d07fc_b.jpg& data-rawwidth=&957& data-rawheight=&2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7& data-original=&/921515bbee1d750d07fc_r.jpg&&&img src=&/bb9231c55dced8efb659dba_b.jpg& data-rawwidth=&967& data-rawheight=&2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7& data-original=&/bb9231c55dced8efb659dba_r.jpg&&&img src=&/0d0dbeb8b48dacd615a587_b.jpg& data-rawwidth=&947&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7& data-original=&/0d0dbeb8b48dacd615a587_r.jpg&&&img src=&/6c7c784e2df0e6fca24b_b.jp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1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6c7c784e2df0e6fca24b_r.jpg&&&img src=&/bf042fa6c6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1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bf042fa6c6_r.jpg&&&img src=&/270e114a02dd1af38949_b.jpg& data-rawwidth=&759&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9& data-original=&/270e114a02dd1af38949_r.jpg&&&br&&p&归纳一下,paranoid有这些含义:
1.extremely suspicious and afraid of other people
2.suffering from the mental illness paranoia
3.someone who suffers from paranoia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paranoid about 这个搭配&/p&&p&将原文,单词释义,以及词典上的精华例句整理到word文档上&/p&&img src=&/b16f78e55dcada4cc0f593_b.jpg& data-rawwidth=&623&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3& data-original=&/b16f78e55dcada4cc0f593_r.jpg&&&p&最后一条是我现学现用随手造的一个句子。&/p&&p&将每个生词按这个流程操作,整理出自己的生词本。通过这样整理之后,我们才可以说自己真正吃透了原文。你可以把这个生词本放到手机上,或者同步到印象笔记上,或者打印出来,不断对其进行复习,直到掌握每一个单词为止。记住,这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生词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记住生词效果也非常好,因为在查询整理的过程中你已经把单词的语境,释义,用法,搭配等都过了一遍,这样是真正在学单词,而不是在背单词。&/p&&p&有人可能会问这样操作会不会很繁琐导致速度太慢? 并不会,以上所有操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单词的查询,例句的复制粘贴与整理的过程其实非常快。我测试了一下,两个小时可以整理40到50个单词,按一天两个小时,每个月积累1000个生词的速度来计算的话,半年就是6000个,一年就是12000个。You do the math.&/p&&p&&b&这是我之前整理的生词本,你们感受一下:&/b&&/p&&img src=&/3b627dd8ffa91552b60aae_b.jp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8& data-original=&/3b627dd8ffa91552b60aae_r.jpg&&&br&&p&再来说说泛读。
泛读是对精读的补充,在大量泛读过程中你将会不断重现精读过程中积累的词汇,对词汇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楼。泛读的材料可以适当选取小说类,比如Dan Brown 的Inferno,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同时又有一定的词汇量。泛读过程中碰到的生词就不需要像精读时那样每词必究了,可以采用透析法,只查询出现频率高的词。&/p&&p&我使用的方法是kindle+kindle mate 组合的方式。kindle Paperwhite 及之后的系列都有一个非常棒的功能,叫生词本。你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生词时可以一键查询,而且查询到的生词都会被自动添加到生词本里面,非常方便,这个功能的出现彻底解决了看书看到一半需要停下来翻词典的问题。(kindle Paperwhite内置的是正版的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非常棒的词典)&/p&&img src=&/30c72f05f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30c72f05f7_r.jpg&&&br&&img src=&/2a110dfee9d2f96cd591aff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a110dfee9d2f96cd591affc_r.jpg&&&img src=&/541cbcbea6c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41cbcbea6ce_r.jpg&&&br&&p&豆瓣上有个小组开发了一款叫 Kindle Mate的PC端软件,这款软件有多牛呢?连接kindle后它可以导出所有的生词本,笔记,注释,而且可以根据书籍、作者对标注笔记和生词本进行自动整理分类。这是我电脑上的kindle mate截图:&/p&&img src=&/447a660d5057aacf82d319ebf0213f85_b.jpg& data-rawwidth=&1365&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5& data-original=&/447a660d5057aacf82d319ebf0213f85_r.jpg&&&br&&img src=&/647be43e812b8ac_b.jpg& data-rawwidth=&1365&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5& data-original=&/647be43e812b8ac_r.jpg&&&img src=&/9f4f879a6_b.jpg& data-rawwidth=&1365&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5& data-original=&/9f4f879a6_r.jpg&&&br&&p&从截图中可以看到,我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里一共在kindle上标记了3243个生词,整理了2196条笔记。它还可以对每本书标记的生词进行统计,比如我当时花了三周左右的时间将Inferno读完,在这个过程中一共标记了318个生词。同样地,你可以将这些生词用使用mdict上的英英词典进行查询,整理成生词本。&/p&&p&通过以上精读加泛读的方法,可以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内实现词汇量的大幅度上涨,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遣词造句的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口语听力水平也会实现一个不小飞跃。&/p&&p&------------------------------------------
补充说明:
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词汇量? 越大越好。是的,两三万算凑合,四五万也不嫌多。题主给出的统计图也说得很清楚了,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词汇量普遍在2W以上,且词汇量会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上升而不断提高。柯林斯词典曾经对基于2.5亿词的语料库做了一个统计,标记出了最常用的14600词,也就是著名的柯林斯五星词频:&/p&&p&&b&柯林斯词典有一个高达2.5亿的语料库,从语料库中筛选出了最常用的14600词用五星标注。其中五级(最常用词,以下逐级次之)680词,四级1040词(累计1720词),三级1580词(累计3300词),二级3200词(累计6500词),一级8100词(累计14600词)。根据语料库的统计结果,掌握五级四级的前1720詞,就可以读通英語资料的75%,掌握五、四、三、二級的6500詞,就可以读通英語资料的90%,掌握这14600詞,就可以读懂任何英語资料的95%,即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篇100词的文章里大概只有5个词不认识。&/b&&/p&&p&如果你想要比较顺畅地读懂外刊以及大部分原版书的话,你的词汇量至少要达到14600以上。词汇量太低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阅读时大部分时间都会花在纠结生词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理解文本意思乃至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上。我个人感受是,词汇量超过20000后平时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生词会越来越少,对文章的理解也会越来越准确。 但是,作为非英语母语学习者,要完全消灭生词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碰到生词这种事情在这辈子是躲不掉的。上次碰到一个50多岁的美国大叔,谈到词汇量这个话题时他表示即使到了这个年龄,他每天仍然可以学到新的单词。母语人士尚且如此,作为英语学习者的我们更加不必说。词汇量提升是一件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p&&br&&p&喜欢阅读外刊,致力于提高英文水平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b&英文悦读&/b&(ID:read_the_economist),公众号每周会分享对外刊文章的翻译,点评以及赏析,还有我个人的英文学习相关文章,欢迎关注,感谢!&/p&&br&&p&&a href=&///?target=http%3A///r/9kzy6nTEAyl8rTCJ9xn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9kzy6n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Ayl8rTCJ9xn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谢邀。我打算拿出写论文的诚意来好好写这篇回答。先说方法:精读《经济学人》,配合大量原版书泛读,来达到快速提高词汇量的目的。在回答问题之前我特地跑到上测了测词汇量,数据大约是:前几天在扇贝单词上的测试结果是:(在这里要吐…
&p&&b&我用这篇帖子终结一切「如何背单词」的问题。本文手码7000字,纯干货,包含单词资源下载,背单词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原理。希望用这篇长文,改变绝大多数人对背单词的错误认识。&/b&&/p&&p&对于背单词,主要的问题归结起来无非如下几个: &/p&&ol&&li&一般人需要多大的词汇量?2,3万的词汇量有必要么?&/li&&li&到底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还是通过阅读背诵?&/li&&li&背单词如何实操呢?&/li&&/ol&&p&&b&首先澄清一个事实,背单词纯粹就是一个技术性的活动。&/b&「技术性」说白了意味着满是套路,它和智商,天赋和悟性这些先天特质没有一毛钱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你采用科学的方法,稳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你的词汇量完全可以超越奥巴马。因此,不要把单词量低归结为缺乏语言天赋。 &br&&br&&/p&&ol&&li&&b&词汇量2,3万值得羡慕吗?有必要吗?&/b&&/li&&/ol&&p&有人偶尔会在朋友圈不经意地晒一下自己两三万的词汇量,换来下面一片膜拜之声。看到别人这么牛逼,你也发誓要在短期内将词汇量提升到3万,届时也可以云淡风轻地在朋友圈炫耀一下了。&/p&&p&如果你真的跑去买一本高阶词典或红宝书,开始无差别地背每一个单词,我首先为你的这种奋斗精神鼓掌,然后我会笑你蠢得可爱。为了早点点醒你,我现在告诉你一个事实,这是个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事实: &/p&&p&&u&&b&英语单词之间是极其不平等的,它们是分阶级的!&/b&&/u&&/p&&p&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从牛津英文语料库(OEC)挖来一张图如下,这图啥意思? &/p&&img src=&/v2-efffc6ef881d91_b.pn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2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v2-efffc6ef881d91_r.png&&&p&第一列是单词数,第二列是对应单词在英语里出现的频率——也就是你遇到这些单词的可能性,第三列是对应单词一些例子。这是一张非常有意思的图,它揭露的事实甚至有一些反直觉哦: &/p&&p&&b&英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词竟然占了所有英语25%的内容,换一种说法——你仅仅需要掌握10个单词就可以「理解」英语世界里25%的内容;更近一步,如果要理解英语世界里一半的内容,你只需要认识100个单词就够了!!如果你再厉害些,掌握了最高频的1000个单词,你就可以理解75%的内容了。&/b&&/p&&p&也就是说,词汇量越低的人,背一个单词的回报是巨大的,这种回报随着词汇量的上升大幅度递减。以至于到了高阶的时候(90%),需要多背43,000个单词才能仅仅扩展5%的内容。&u&国内的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词汇量停留在&1000的范围内,他们能够理解大部分简单的日常用语(75%),但是一旦涉及到原版书,电影,报刊博客等内容(90%)就必须要仰仗字典了。&/u& &/p&&p&从大部分人所在的初级(1000)到中级(7000),需要提高6000个单词,这是大部分人觉得词汇量提升困难的原因。 &/p&&p&英语母语人士仅仅需要7000个单词来表达90%的场景。这是什么概念呢?&u&当我随便扔给你一份《经济学人》,或原版书,或美剧,或Youtube,任何内容,任何频道的英语内容,如果你有7000的词汇量,你可以理解其中90%的内容。事实上,由于语境的帮助,剩下10%的生词你基本可以推测出来。&/u& &br&&br&看到这里明白了吗? &br&&br&&b&真正决定你英语好不好的关键在于这7000个高频词汇,它们才是英语里真正的核心词汇。你需要:一,理解每个词的意思;二,能够主动正确地运用它们。能做到这两点,即便你的词汇量只有7000,你的英语水平也已经处在全中国1%的塔尖。&/b&&/p&&p&这7000之外的单词出现的频率最多也不过10%,这意味着你朋友圈那些炫耀词汇量的人,如果他们之后不能保证不断地温习这些词汇,迟早也会由于缺乏重复,而忘得一干二净。所以,这实在没什么好羡慕的。 &br&&br&&u&并不是所有的单词都值得你平等对待,你应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7000个核心词汇上。之外的低频词汇,由于出现的概率最高也只有10%,即便遇到了再查阅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它们不应该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u&&br&&br&&br&实际上,根据权威网站 &i&&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styourvocab&i class=&icon-external&&&/i&&/a&&/i& 的统计,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的词汇量在2之间,也就是说,如果你随便拉来一个老外,给他上图「50000」档的单词,他可能也只认识一两个,而在「&1,000,000」档中有非常大的可能他连一个单词也不认识。但这并不影响人家英语牛逼啊!!! &/p&&img src=&/v2-ebffeccd383be01fe08f_b.png& data-rawwidth=&515& data-rawheight=&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v2-ebffeccd383be01fe08f_r.png&&&p&&u&所以词汇量大不等于英语牛逼,更多取决于你对核心词汇的掌握程度!!!&/u&&/p&&br&&p&因此,千万不要买一本词汇量几万的高阶字典或者词汇表,然后开始苦背,这种努力虽然可以自我感动,但它本质上是一件极其愚蠢的行为。 &/p&&br&&p&而从结果上看,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将词汇量提升到7000是一件回报率极其高的事情。&b&以应试的角度,四级词汇量为四千,六级六千,考研大纲要求也不超过六千,而这些词汇基本上包含在了7000核心词汇里。&/b&从提升英语能力的角度看,7000词汇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词汇是你英语学习的真正屏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有质量的英语学习材料——报刊,书籍,美剧都无法拿来学习,如果频繁查字典效率又太过低下。&b&词汇量提升后,好似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英语学习马上轻松起来,任何你感兴趣的材料,美剧,原版书,公开课等,任你挑选,学习渠道多到令人发指。&/b& &/p&&br&&p&当你越过这个分水岭后,伴随着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这些核心词汇又会反复不断地在各种语境下面重现。这时候理解已经不成问题,7000以外的词汇就可以在阅读中不断地完善。告诉你们一个事实,当你的阅读量足够大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无需费力地去记单词,常常是查一下字典就能够记住了,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p&&br&&p&&u&所以,英语单词就像一个金字塔形状一样,底部的高频词汇构成了英语世界的基础。你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这些核心词汇上,而不是傻呵呵地去追求一个漂亮的数字,那决定不是聪明人的选择。&/u& &/p&&br&&ol&&li&&b&到底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还是通过阅读背诵?&/b&&/li&&/ol&&p&&u&当你的词汇量低于7000的时候,死记硬背绝对是最有效率的方式。&/u&&/p&&p&刚才说过,词汇量低是学英语的直接束缚。譬如很多人跑来说阅读理解看不懂,期刊杂志看不懂……他们还把原因归结为语法差,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绝大多数人看不懂或者听不懂都是因为词汇量太低,和理解能力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如果边学习边查字典,你的学习过程会不断地被查字典打断,让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同时也非常影响学习的流畅度。所以,&b&最有效率的办法是,一次性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先把核心单词解决掉,然后就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随意选择任何你喜欢的学习材料,极其畅快地提升英语!&/b& &/p&&br&&p&&u&当词汇量低于7000的时候,学习的策略就是:只追求量,不追求精通。通过背中文释义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将词汇量提升到7000门槛。&/u&&/p&&br&&p&&b&这种只追求数量的方法可以迅速让你迈过英语学习的分水岭,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大的副作用——单词本身虽然只是26个字母的排列组合,但是其往往蕴含着文化和语境的内涵。而我们身处英语文化之外,本身就缺失理解的文化基础,那么这种脱离语境的背单词方式是无法让我们真正理解一个单词的,更不要能够准确地运用单词了。&/b&这其实也是很多人支持通过阅读背单词,反对死记硬背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首先,核心词汇通过阅读记忆效率太过低下,由于学习过程不断被查字典打断,真正能通过阅读积累大量词汇量的人凤毛麟角。长痛不如短痛,索性提前一次性解决。&/p&&br&&p&另外,从实用角度出发,大部分人并不需要理解单词背后的文化意义啊。虽然很多人嚷嚷着要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如果不出国,不在外企的话,你讲给谁听呢?&b&大部分人学习英语的需求是能够阅读和听懂,而非口语和写作,因此只需要明白单词的拼写和中文意思就够了。&/b&比如一个程序员,他对英语的最大需求是看技术文档,也就没有必要搞懂单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只有需要在口语和写作中准确运用单词,才需要细致地了解单词的内涵。即便如此,掌握单词的内涵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学习,是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 &/p&&br&&p&&u&当然,上面提到的副作用是可以弥补的,方法就是通过后期大量的阅读。死记硬背—&记忆意思;比如rant和gossip这两个词可能都是按照「八卦」这个中文释义背的。后来在阅读的具体语境中遇到后,你能读懂句子的意思。同时你带着疑虑再次查阅英英字典,&b&注意,这个时候你查字典不是为了释义,而是带有目的性地去掌握单词背后的内涵,是求「精」,这种「具体语境」+「目的性的查字典」方式会让你对单词的记忆非常深刻。&/b&&/u&&/p&&br&&p&&u&还有一个原因,由于核心词汇的出现概率是90%,只要后期的阅读输入量足够,这就可以保证这些核心词汇反复不断地在不同语境中出现,那么对这些单词的理解就会一再不断地加深和完善。这样来看,只要保证后期的大量阅读,你大可不必担心死记硬背所带来的副作用。&/u& &/p&&br&&p&&u&&b&如果你的词汇量大于7000呢?&/b&&/u&&/p&&br&&p&这时候你不用刻意背单词了,挑选自己喜欢的英文材料,频道什么的,增大自己的阅读输入量。这有两个效果:&b&第一就是会不断地巩固提升对7000核心词汇的理解,将其慢慢转变为你的主动词汇;第二就是你会遇到其余10%的高级词汇,这部分单词就通过阅读去记忆。&/b& &/p&&br&&ol&&li&&b&背单词如何实操呢?&/b&&/li&&/ol&&p&首先要做的事情应该是测试单词量。友情提示,请不要相信国内单词APP的词汇量测试结果,结果并不准确。这里给你推荐一个比较权威的词汇量网站:&/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词汇量测试&i class=&icon-external&&&/i&&/a& &/p&&p&如果词汇量大于7000,没必要专门背单词,加大阅读输入量就好,通过阅读继续扩大词汇量就好。 &/p&&p&如果词汇量小于7000,请继续往下看,按照下面的步骤执行。 &br&&br&&b&实施策略: 只追求量,不追求精。通过背中文释义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将词汇量提升到7000门槛。&/b& &b&&u&那么,这7000个高频词汇从哪里来呢?&/u&&/b& &/p&&ol&&li&&u&&b&(首选,强烈推荐&/b&&/u&)&b&&a href=&///?target=https%3A///subject/170397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i class=&icon-external&&&/i&&/a&&/b&,英文版是&i&&a href=&///?target=https%3A///subject/22909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i class=&icon-external&&&/i&&/a&&/i&。Macmillan词典标记了7500核心词汇,但是很遗憾它并没有给出词汇表。这本词典收录了大约10万左右的单词量,并对这些词汇做了分级处理。属于7500核心词汇的统一以红色字体呈现,并继续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级别2500个词:一级是最最常用的词,标注三个非常醒目的星号★★★;二级常用词标注两个红星★★;三级标注一个红星★。剩下的词汇为非常用词汇,以黑色字体呈现。基于其庞大的语料库,Macmillan的词频统计是非常权威的。如果你决定用这个词典,请自行购买纸质版。 -&/li&&li&&u&&b&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b&(&i&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COCA&/i&)&/u&。COCA在拥有4亿词汇的文献资料上,统计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前,2词汇。7000核心词汇的pdf文档下载链接为:&/li&&/ol&&p&&b&
链接: &a href=&///?target=https%3A///s/1eR5A4t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1eR5A4t&/span&&span class=&invisible&&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密码: xwa3&/b&&br&&br&&/p&&p&你可以自行选择这两个词频表。如果是麦克米伦,在背单词的时候只要专注于星标红色的单词就可以了,黑色单词一律忽略!!&/p&&br&&p&&u&&b&一天背几个单词?&/b&&/u&&/p&&br&&p&根据记忆理论:英语单词的记忆一般需要3-5次才能熟练记住。&u&那么每天的学习就分为两大部分:复习和背诵新词。&/u& &/p&&p&&b&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在高效利用时间的前提下,每天背100个新词是完全可行的。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能力越高记忆一个单词所需要的时间短,所以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对数量做调整&/b&。 &/p&&p&复习花费1小时,背诵新词花费1-1.5小时。按照7500的词汇量,一共需要花费天,每天投入在背单词的时间上为2.5小时左右。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将复习和背诵新词分开进行。当然大部分人的初始词汇量不可能是零,所需时间要少于75天,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p&&p&请务必保证这2.5小时的高效时间。 &/p&&p&&b&&u&实操步骤&/u&&/b&&/p&&p&&u&&b&学习环境:&/b&&/u&&/p&&p&&b&请空出大块时间背单词!!我之前会分配出一个专门的时间段来背单词,称之为&u&背单词模式&/u&&/b&。&/p&&p&如果空不出一整块2.5个小时,可以将时间为两部分,早上复习,晚上背新词。&u&背单词模式下,不要用手机背单词!!&/u&!&/p&&br&&p&&b&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干扰——在手机上背单词会不断地被各种推送和微信打断,而且还要分心抗争自己刷微博,知乎的冲动,这会耗费极大的心力,所以很难长期坚持下来。 &/b&&/p&&p&手机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利用零碎时间复习已经完成的单词!!! &/p&&p&在背单词模式下,提前准备下面几件事: &br&&/p&&ul&&li&一台电脑:上面有excel形式的自制单词表+字典。(下面我会细说)&/li&&li&若干张白纸和一支笔&/li&&li&安静的环境和一颗拥有inner peace的心 :)&/li&&li&除了水,不要放任何零食&/li&&li&不看手机&/li&&/ul&&p&&b&每日学习分为背诵新词和复习两部分,现在给出具体的操作细节:&/b&&/p&&p&&b&背诵新词:&/b&&/p&&p&①&u&. 录入新词list&/u&。电脑上新建一个空白Excel,按照核心7500单词表,从上一次录入的最后开始录入到新建 excel的第一列。 &/p&&p&看上去非常熟悉的词汇,跳过不录入! 对于自己模棱两可的词汇,录入! &/p&&p&录够100个新词,保存在一个专门的文件夹下,命名为「List_01」,后面的数字顺序排列,表明是第几个list,如果你够自律的话,这个数字应该和你的学习天数保持一致。 &br&&br&注意:COCA是按照词频顺序排列的,所以排在前面的很多单词可能都认识(如下图),请根据自己现有词汇量选择第一个list的起点位置。 &/p&&img src=&/v2-4ca1919df2fbb4c61aeb30_b.pn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v2-4ca1919df2fbb4c61aeb30_r.png&&&p&②. &u&开始背背背&/u&。&/p&&p&提前在电脑上安装有道,欧陆,或者任何其它你觉得靠谱的字典(&u&英汉字典&/u&)。 &/p&&p&&b&&u&为了提高效率,背单词的中文意思&/u&&/b&。 &/p&&p&然后拿笔在白纸上重复写,并且不断在脑海中强化单词本身以及建立其和中文意思的对应,直到可以默写。 &/p&&p&重复此过程,直到100个新词全部完成。 &/p&&p&从头开始快速浏览一遍单词,重新温习一下意思模糊的词,完成后当日背新词任务结束。 &/p&&p&&u&注意,不用看例句,英英解释,只用中文释义来背就好。这样可以将效率最大化,这个方法带来的副作用会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不断地得到改善。&/u&&/p&&p&用时:1-1.5小时 &br&&br&&br&&b&复习:&/b&&/p&&p&由于这种背方法缺乏理解的语境和练习,所以是非常容易忘记的,复习在这个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复习的大致策略遵循两点:&u&一是要多次复习,第二是同一个单词的复习间隔要适中,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并且间隔最好逐渐延长。&/u& &/p&&p&按照这个策略,确立复习点: &/p&&ul&&li&第一个复习周期:2天&/li&&li&第二个复习周期:4天&/li&&li&第三个复习周期:7天&/li&&li&第四个复习周期:20天&/li&&/ul&&p&举个例子:假设今天新建的单词表为「List_20」,也就是说这份单词表要在建立日期后的第2天,第4天,第7天和第20天复习。 &br&&br&&u&复习方法&/u&:&u&看着List单词表,回想单词的中文意思,能想起来直接跳过!如果一个单词多次都无法回忆起意思,需要在表上重点标记,可以在当天学习任务的最后多花点时间频繁记忆一下。&/u& &/p&&p&用时:1小时,表单之间的时间分配自己掌握 &/p&&p&&br&&br&&b&每天重复上面两个步骤,知道7000个核心词汇背诵达成!&/b& &/p&&br&&br&&br&&br&&p&&b&具体的实施办法已经写的很明白了哈。这个办法的优点是高效,缺点在于过高地估计了每个人的自律能力。&/b&所以嘛,绝大多数人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当然成功要是那么容易达成,可能也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吧。 &/p&&p&&u&但是,开始之前科学的心理建设,以及在背单词之中正确的自我引导对于成功完成任务是极其有帮助的,这恰恰也是牛逼和平庸之间的差别,聪明人总是能够及早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并且做出积极的自我引导。相反,平庸的人被自己的情绪左右,最终在焦虑中迷失自我。&/u&&/p&&p&年轻人做事像一把将要出鞘的剑,蓄势待发,总是用各种各样的任务塞满自己的时间,既要2个月背完7000单词,同时还要健身练出8块腹肌,于此同时还要每天读3个小时的书……要求设立的太高太多,但凡有一点没有完成,就会陷入到自责之中,自责带来压力,于是就会寻找娱乐性的活动(打游戏,吃很多事物)来缓解压力,带来更大的自责,于是跌入恶心循环。之前设立多项任务却没有一件能坚持到底,雷声大雨点小,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p&&p&&u&你要明白,任何人都无法一夜之间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你的任务设置一定要可执行,要为任务规划好优先级,比如这3个月我的主要任务是背单词,健身和读书可以降低要求。&/u&&/p&&p&&b&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耗费了一些在背单词上,就不会有太多留给别的任务了。&/b&&/p&&p&&u&所以,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背单词的优先级,这段时间只做好背单词这件事情就好。&/u&&/p&&p&我是在大学的时候完成的背单词过程,在两个多月的过程,我因为偷懒中断过几次,但是这个时候我不会自责,我会用积极地鼓励自己。现实中有人健身,可能中途没忍住出去玩中断了一次,就自责自己没有坚持下来,认为自己很失败,于是就放弃了。这真的很蠢!其实你不妨观察一下,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周期性的陷入倦怠期,情绪低落,不想上班,不想工作,不想学习。人的天性如此。聪明人会及早意识到这一点,不苛责自己,调整自己继续回到正轨上;相反,另外一些人会不断自责,逃避现实。 &/p&&p&&b&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出现懈怠不要自责,鼓励自己做的更好。当你进入这种正向循环之后,背单词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b& &b&坚持背单词要耗费意志力,意志力和身体状况息息相关。&/b&&/p&&p&《哈佛商业周刊》有一篇著名文章Manage Your Energy, not Your Time,是说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精力却不同。为了保证高效的学习,学会管理精力是非常重要的。&u&在一个好的情绪和精神条件下,做事情的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当你情绪低落,身体疲惫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学习,应该去休息恢复体力。&/u& &/p&&p&提升精力的方法有很多: &/p&&ul&&li&保持运动&/li&&li&每天听听舒缓的音乐(10 / 20分钟)&/li&&li&学习过程中保持break&/li&&li&早睡早起&/li&&/ul&&p&我在新加坡工作的时候,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晚上10点半就睡觉,晚上还会去跑步。现在回国,虽然不会起那么早,但是运动的习惯每天都在保持。&b&这些好习惯可以帮助你保持充沛的精力,每天都是精神饱满地做事情。&/b& &/p&&p&最开始用意志力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人很容易产生倦怠感,这是因为人本能地会对重复性的行为产生排斥。缓解这个办法你可以尝试: &/p&&p&&u&每天的单词任务一旦完成,马上就结束,并且给自己一个正向的自我肯定。这时候你对当天学习的心理印象是积极的,这种感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累积,逐渐形成一个具有成就感的积极的心理感受。那么,在每天开始学习之前,你的心态不会是消极痛苦的,而是一种愉悦的心态。很多人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后,觉得自己好棒,然后想超额完成任务,最后把自己搞的精疲力尽,对学习的热情完全消失。如果每天的学习都以这种形式结束,那么学习在你心中的印象就是痛苦感的累积。所以学会见好就收,这样才能细水长流。&/u&&/p&&p&戒贪心,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精力,你可以非常愉悦短期将自己的词汇量提升起来,进入到一个新的广阔世界,开开心心学习英语。 &br&&/p&&p&&b&手码了7000个字,你不点个赞吗?&br&&/b&&br&---&/p&&img src=&/v2-e2cf8ef4fd1c_b.pn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v2-e2cf8ef4fd1c_r.png&&&p&(也可以微信内搜id:NowEnglish)&/p&
我用这篇帖子终结一切「如何背单词」的问题。本文手码7000字,纯干货,包含单词资源下载,背单词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原理。希望用这篇长文,改变绝大多数人对背单词的错误认识。对于背单词,主要的问题归结起来无非如下几个: 一般人需要多大的词汇量?2,3万…
&p&看到这个问题,我一下好奇心爆棚,转头就去问老公。因为我本身就是个西餐厨师,做点什么他好像也不以为意,不知他觉得家里有我这个厨子是种什么体验。听我问他狡黠的逃掉了(此处省去威逼利诱一万字)于是第二天交给了我一篇1000多字的小论文,还叮嘱我不能删减。这还是我的做金融的数学系老公吗!!!不可思议脸。&/p&&p&*********下面是老公的原文,长文多图预警***********&/p&&p&都说有个会做饭的媳妇儿的体验是大饱口服的幸福的感觉,如果像我有个超会做饭的厨子媳妇儿,我保证体验绝对不同。&/p&&p&&b&1、&/b&有个厨子媳妇儿,吃到她做的饭菜的机率会大大降低。因为到饭点的时候,她都是在为别人烹饪美味佳肴。&/p&&p&记得她刚从蓝带毕业回国到外滩十八号的米其林餐厅 Mr and Mrs Bund工作的时候,因为国内餐厅很多都是学徒的模式,不管有没有专业学习过,刚进厨房都要从学徒做起的。于是她开始在后厨轮番转,做的都是最基础的工作。冷房里开过生蚝、菜档里解菜洗菜,每天晚上1点才下班回家,我也跟着每天等门。&/p&&img src=&/v2-c4033c4450e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c4033c4450e_r.jpg&&&p&&b&(
外滩十八号的米其林餐厅 Mr and Mrs Bund这么个浪漫的地方 ,感觉厨子在这里一点也不轻松)&/b&&/p&&p&最后她留在了肉档,这是后厨最费体力的地方,因为这样当时肉档十几个厨师只有两个女孩子,说到这儿真的佩服她的意志力,一直坚持着,两年半的时间从commis two升职到chef de partie,一个女生在后厨做到这样真是不容易。&/p&&p&当然我明白这就是厨师这份工作,看她一天到晚的在厨房里,回家倒头就睡着了,常常一身牛排味,手上经常有烫起的水泡。所以真的舍不得她在家里再围着灶台,希望她能多休息一会儿,于是吃到她手艺的次数就又少了些。&/p&&p&但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闲了还是有很多机会大快朵颐的。&/p&&img src=&/v2-290fd48b59054ecd519b547dcc68162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0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290fd48b59054ecd519b547dcc68162d_r.jpg&&&p&&b&(在家里周末有心情会烤个羊腿,这是刚烤好,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媳妇儿说还不能吃,要再加工一下)&/b&&/p&&img src=&/v2-3a7deb3d6c133ec7f839b2a47ed3b915_b.jpg& data-rawwidth=&2591& data-rawheight=&1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1& data-original=&/v2-3a7deb3d6c133ec7f839b2a47ed3b915_r.jpg&&&p&&b&(吃到成品我都饿昏了)&/b&&/p&&img src=&/v2-d2f4b9adc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v2-d2f4b9adc_r.jpg&&&p&&b&(在家偶尔也会烤个扇贝吃)&/b&&/p&&p&&b&2、&/b&整天跟着厨子吃喝,会觉得外面卖的都是骗人的。记得第一次吃她做的巧克力曲奇饼干,打开烤箱那个四散的香味和口感,让我觉得以前吃的可能都是假饼干。之后再吃外面的饼干的时候,总觉得不是巧克力选得不好,就是糖的量没放合适,反正总能吃出点不对劲。&/p&&p&下面是媳妇儿做的甜品系列,做了许多我喜欢的巧克力,她现在开了个公众号,会飞的黄油,也是在专门讲家庭烘焙,现在在家里吃到甜点的几率翻翻。&/p&&img src=&/v2-12ba464cbe1e18ffa1b4c_b.jpg& data-rawwidth=&1394& data-rawheight=&11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4& data-original=&/v2-12ba464cbe1e18ffa1b4c_r.jpg&&&p&&b&(美式巧克力蛋糕)&/b&&/p&&img src=&/v2-baa2c1b324af321f0c98_b.jpg& data-rawwidth=&2019& data-rawheight=&1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19& data-original=&/v2-baa2c1b324af321f0c98_r.jpg&&&p&&b&(松露巧克力)&/b&&/p&&img src=&/v2-79abcf02bd04f8c23a80ffddb66d3e1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0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9abcf02bd04f8c23a80ffddb66d3e10_r.jpg&&&p&&b&(蓝莓马芬)&/b&&/p&&img src=&/v2-1f0fe08e52f03aee46b55fb54ad75b3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1f0fe08e52f03aee46b55fb54ad75b3c_r.jpg&&&p&&b&(法式咸派)&/b&&/p&&img src=&/v2-9b0f35a73ade60d240eb671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9b0f35a73ade60d240eb671_r.jpg&&&p&&b&(丹麦酥皮面包)&/b&&/p&&img src=&/v2-a304bc15ddf9e202e4ff98c4c2ea46d4_b.jpg& data-rawwidth=&1286& data-rawheight=&9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6& data-original=&/v2-a304bc15ddf9e202e4ff98c4c2ea46d4_r.jpg&&&p&&b&(黑橄榄面包)&/b&&/p&&p&&b&3、&/b&变得会吃更会讲了,嘴变叼了不说,理论更是一套一套的,我已经不认识我自己了。当然这些都是媳妇儿教的,她每次做饭的时候,我都在一旁观摩学习,多次科普下来,我不仅知道怎么做,还知道原理。&/p&&img src=&/v2-acafb50e4d130_b.jpg& data-rawwidth=&2591& data-rawheight=&1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1& data-original=&/v2-acafb50e4d130_r.jpg&&&p&&b&(牛肉汉堡做起来还是挺麻烦的)&/b&&/p&&img src=&/v2-d6a9bdf3d200fab2fdadf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6a9bdf3d200fab2fdadff_r.jpg&&&p&&b&(墨西哥玉米片)&/b&&/p&&br&&p&&b&4、&/b&托媳妇儿的福,对美食的要求不断变高,心理也变强大了,绝对不会被一般的美食所诱惑(包括媳妇儿做的),心中的美食越来越少,媳妇儿请为我的品味而骄傲。&/p&&p&&b&5、&/b&尽管身经百战,但还是会有被媳妇的手艺折服的时候,绝对心服口服,那体验绝不仅仅是好吃好看,有时是惊艳,有时真的觉得很幸福。&/p&&p&婚礼的时候,我们宴请朋友,她用亲手做的马卡龙作为伴手礼送给亲友,马卡龙很甜很可爱,我这心灵手巧的新娘子更是超级可爱。&/p&&img src=&/v2-d68e6e68a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v2-d68e6e68a_r.jpg&&&p&&b&(媳妇儿最可爱之新婚手伴小礼物)&/b&&/p&&p&之前有段时间只要一休息我们就哪儿也不去,两个人窝在家里追剧,那时还没有萨德,朴槿惠还是总统,金秀贤也还是枚没长胖的小鲜肉。我俩就追着韩剧,惦记着部队火锅,炸鸡啤酒。结果她真的到厨房三下五除二给还原了,我们吃着火锅追剧,那滋味,太得劲了。&/p&&img src=&/v2-dabe310c3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10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dabe310c3_r.jpg&&&p&&b&(吃的最有感觉的部队火锅)&/b&&/p&&img src=&/v2-d04e24d009cb8beaa07ea8_b.jpg& data-rawwidth=&1301& data-rawheight=&6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1& data-original=&/v2-d04e24d009cb8beaa07ea8_r.jpg&&&p&&b&(配个泡菜饼,作为山西人真的超爱面食)&/b&&/p&&img src=&/v2-899dfdf45ae3d3cdae724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899dfdf45ae3d3cdae724_r.jpg&&&p&&b&(海鲜葱饼+凉拌鸡丝)&/b&&/p&&p&&b&6、&/b&我心中的天才厨师也不是完全没有破绽的,专业选手当理论知识体系雄厚了,就会对菜谱举一反三、反复改良,什么法餐、甜点根本难不住她,可她偏偏要把这鼓劲用在改良方便面煮法上,于是我家的方便面禁止她碰。&/p&&p&好像说是要借鉴意大利面的煮法进行尝试,每次都比说明书的时间少煮几分钟,最后面都会干糊在一起还夹点生,那感觉怀疑人生。媳妇儿……我觉得吧……某些情况下……看说明书还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不必执着于泡面,你认真做意面就很美。&/p&&img src=&/v2-f9deff80a3ea964a9d3c22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f9deff80a3ea964a9d3c22_r.jpg&&&p&&b&(青酱意面就很不错)&/b&&/p&&img src=&/v2-ebb7a4f4ca443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ebb7a4f4ca443_r.jpg&&&p&&b&(意大利肉酱面也很好啊)&/b&&/p&&img src=&/v2-885b0c33a_b.jpg& data-rawwidth=&2591& data-rawheight=&1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1& data-original=&/v2-885b0c33a_r.jpg&&&p&&b&(千层面不也很好嘛,我们放过泡面吧)&/b&&/p&&p&在媳妇儿的熏陶之下,我的厨艺和体重都茁壮成长,如今红烩牛肉、鱼香茄盒、煎鱼、炖猪蹄已经是我的招牌菜啦。&/p&&img src=&/v2-7ea68cd916e7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0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ea68cd916e74_r.jpg&&&p&&b&(小露一手,我做的最成功的一次鱼香茄盒)&/b&&/p&&p&这是我的体验,有个超会做饭的厨师老婆,幸福又让人心疼。&/p&&p&最后,为自己勤劳的媳妇儿打个广告吧,她开了一个公众号,教别人做家庭烘焙,饼干蛋糕面包什么都教。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她的公众号,&b&会飞的黄油&/b&。&/p&
看到这个问题,我一下好奇心爆棚,转头就去问老公。因为我本身就是个西餐厨师,做点什么他好像也不以为意,不知他觉得家里有我这个厨子是种什么体验。听我问他狡黠的逃掉了(此处省去威逼利诱一万字)于是第二天交给了我一篇1000多字的小论文,还叮嘱我不能…
&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关英文词根的有哪些好书推荐? - 知乎用户的回答&/a&&/p&&p&本题补充。&/p&&p&========================正文===============================&/p&&br&&p&我要诉诸权威了,英国著名作家政治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Lord Chesterfiled)在给准备进入外交界的儿子的一封信中说道:“学习一门语言文字的最短最佳途径,是掌握它的词根(root),也就是那些其他单词借以形成的原生词”(转引自Arthur Zeiger: Encyclopeadia of English(1959.P. 271))。人名手误了,我就不改,气死处女座。&/p&&br&&p&对,我就是这么俗,我提倡适度用词根来理解和巩固英语词汇。这篇答案的角度和内容会跟知乎上其他此类答案有很大不同,相信不会让您失望。&/p&&br&&p&词汇量和词汇功底不是一件等同的事,后者是贯穿所有英语学习者终身的事,而词根正是你从初次接触到全面掌握都可以利用的一种工具,工具无所谓好坏,也无所谓崇拜,但也总比没有要强,用不用用得顺不顺手全看个人喜好,不过多争论。&/p&&br&&p&接下来论述的思路是:&/p&&p&&b&一、用词根的必要性?&/b&&/p&&p&&b&二、词根能带来什么便利?&/b&&/p&&p&&b&三、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没人推广?&/b&&/p&&p&&b&四、什么样的词根书才是好书?&/b& &b&五、有什么好的词根书推荐?&/b& &b&一、用词根的必要性?&/b&&/p&&p&首先宏观上我要把英语词根与中文的偏旁部首做类比。可能当我们对中文掌握到一定程&/p&&p&度后就会忘记自己当初在学汉字时对偏旁部首有多依赖。我上个月在书店蛋疼去翻了翻&/p&&p&小学生用的新华字典:&/p&&br&&img src=&/5bc0fb2451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br&&p&除了用拼音检索以外,他还有偏旁部首检索。要知道,中文常用字只有3000左右,而英语常用字在3-6W。毫无疑问,中文母语者在学习初期掌握3000汉字的&b&音形意&/b&时都要引入偏旁部首,真不知道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学习的我们要想掌握3-6W英语单词的&b&音形意&/b&过程中有什么理由拒绝并抵触运用成熟的词根系统。&/p&&br&&p&再举个诉诸权威的例子,《文法俱乐部》的旋元佑老师也编过一本词根书叫《词源大挪移》,虽然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是特别高,词根的很多规律没有总结,单词释义也没有精确深挖,但旋元佑老师对词根相当推崇和重视,这中间的味道你感受一下。&/p&&br&&p&二、&b&词根能带来什么便利?&/b&&/p&&p&&b&2.1 拼写&/b&&/p&&br&&p&词根能帮助你把单词以块的形式输入输出,无论在语音还是字形上。&/p&&p&首先,英文是拼音文字,可以从读音反推拼写是其一大特色。但是,单词音节如果以词根来作为划分不是能更好的帮助记忆读音呢?比如epidemic一词,epi(among~)dem(people)=&spread among people,流行病epidemic的读音就是按照词根为划分,对单词语音输入输出时以块为单位,大大降低拼写错误。
&/p&&p&然后,刨去语音,从字形的角度。正如中文,我们在写&解&这个词的时候,肯定是把这个字拆解成“角” “刀” “牛”三部分来输入输出的,没有人把所有汉字的字形拆成一笔一划存储在大脑中的。英文词根也能起到这样的功能,让单词成块组合不至于以字母为单位组合。关于字形也仍然可以参考上面那个例子。&/p&&br&&p&我个人觉得,中国人文盲(不会写汉字)比例很低的原因,除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时间精力投入大之外,进入小学一开始就普及偏旁部首是很关键的。美国中小学生中“失读症”(Dyslexia 指单词拼写能力差)的比例之高也跟没有尽早在学习过程中推广词根(把单词像汉字一样成块地在字形上输入输出)有关。在1988年美国“成年人识字调查”报告(1988 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中的结论是:“21%-23% 的美国成年人有严重的诵读困难,只达到Level 1甚至低于Level 1程度。(Level 1的标准是:会写自己的名字,在驾照上可以找到有效期,在银行存钱时可以看懂存款总数。)&/p&&p&&b&这个例子真实性待考&/b&&/p&&br&&p&如果这个例子确实,那么注意:1988年这个调查成年人中接受的还是比较传统的美国教育,后来“快乐教育”长起来的一代会更渣很多。汉字的字形比英文难很多,美国这么高的文盲率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对这些感兴趣可以参考《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中的145页之后的内容。)&/p&&br&&p&有些专家还抱着别人native都不学词根,我们干嘛学,那是脑子不好。暂且不论英语本国人学不学词根,谁告诉过你语言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母语者习得的方法?你想象一下一个婴儿如果能有成人的执行力,理解力和网状记忆力,他还要用一两年才开口?成人学语言有他的优势,这些优势应该被尽可能的利用而不是压制,而他的劣势——母语的干扰,就应该尽可能的压制。Be a newborn baby 就是强调成人学二语的时候不要在语音,语义和语法上被母语干扰,不是baby的状态就一定是最好的!&/p&&br&&p&&b&2.2 精确理解词义&/b&&/p&&p&这是我提倡词根最强大的动力,跟市面上其他人推动的目的很不一样,他们是为了让人在初期囫囵吞枣地多记单词,所以各种诡异联想大行其道。&/p&&img src=&/73d6a5cbfeee1b7978fff510a66c651e_b.jpg& data-rawwidth=&412& data-rawheight=&2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2&&&br&&p&&b&@文冤阁大学士&/b& 的这句话还是蛮客观的,我也不认同过分夸大词根,甚至把它当成教学学习的绝对重心,该死记的时候就得花功夫,一次大量多次重复。他在接触英文的时候没使用词根(可能是没接触足够优秀的词根书或者他不屑),这不能说明词根对其他非英专业的学生也没用,但大学士后面说的通过词根对单词做对比联想,这就是我想强调的精确理解词义。&/p&&br&&p&两种语言之间的对应是范畴之间的对应,而不是文字之间的一一映射(暴露自己是理科生了)。我们在捧着新东方出的词汇书的时候一个单词后面有四五条词义,很多都在中文语境中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然后大家就把他们称作“熟词僻义”。任何语言他的任何单词有的任何词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也都是差不多的规律。对英文而言“熟词僻义”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p&&br&&p&&b&2.1.1 没有掌握该单词最本质含义而引起的多义&/b&&/p&&p&仅个人感觉,这种现象占了所有一词多义现象的八成以上。而这些往往是能够通过词根很很好解决的。比如:
&/p&&br&&p&anchor:anch-&angle 角,引申为锚(形似)。锚的作用在于稳定。所以就有了一大片你能看到的稀奇古怪的意思:.锚;锚状物;依靠;新闻节目主播;压阵队员v.抛锚;停泊;用锚系住;担任(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起稳定场面的作用,敬请参考没主持人时罗永浩王自如撕逼)。&/p&&br&&p&再比如vehicle词根为vey(道路)引申为传播途径,所以各种交通工具(汽车轮船飞机火箭)在有些语境中都能用这个词,也是各种其他媒介比如赋形剂,药学的同学应该知道,它就是药物有效成分外为起到方便服用而糅杂上去的淀粉,起到传递媒介的作用。这个例子比较高难度,不要被吓到,绝大多数时候词根是很nice的。&/p&&br&&p&我建议大家在学单词的时候,对于词根明显的单词采用识而不背的方法——不要去背具体的单词意项,只需要知道这个词根的基本含义然后在简单例句中体会它的意思跟用法就行。&/p&&br&&p&&b&2.2.2 由于单词在使用过程中的演化导致多义&/b&&/p&&p&Buck一词你去美国传统字典里查会发现有十多项解释。但是它们都是从最原始的公鹿这个意思演化而来的。公鹿有角(就有鹿角的意思),古时候用鹿皮做货币(就有美元的意思),人们就会猎杀他,但他会用鹿角抵抗(就有抵抗的意思),抵抗不过的时候就会逃跑(就有弯身跃起的意思)。这是为了说明问题而举的例子,要初学者这么归纳是有难度的
&b&2.2.3 一个单词来自于不同语源导致的多义
&/b&这种情况的一词多义情况极少,占总的一词多义总数的5%都不到,比喻bat的球棒和蝙蝠的意思就是从不同语源输入,恰好落在了同一个英文单词中。这种情况的一词多义可能才是大家熟悉的熟词僻义吧。
&b&2.4 迅速扩大词汇量
&/b&这是市面上提倡词根学习最主要的动因。通过把由同一个词根引申出来的单词放在一起
对比记忆着的确比分散地要高效的多。比如,把vis(看)这一族的放在一起后这些单词就放在一起了:visit,television,adviser,vision,visual,visage, previse, supervision, revise, revisionism, provision, provisory。
再比如,proclaim, declaim, acclaim, reclaim, disclaim, exclaim。国内外绝大多数词根书就是把同一词根的单词放在一起,最多把词根词缀的意思机械叠加而缺少一个可靠合理的解释。
在背GRE单词的时候被proclaim, declaim, acclaim, reclaim, disclaim, exclaim(claim-&to cry out)这六个单词搞得怀孕了。现在把他们简单说一下就当给杀鸡同学的一点福利。
这说的很清楚了,我就不解释了。看这个解释的时候最好自己脑海里浮想相应的图景,下同。
de 你就理解成表示强调好了,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自己怎么理解方便怎么来。
ad-&ac,这个转变就是下面总结的重要音变规律之一。
这个理解的就需要较好的词根功底了。英文单词意思的衍生往往从物质世界到人类世界(gloomy具有光线昏暗和心理阴暗的意思)发展。这是具有普遍规律的,reclaim这个词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也就是说,你理解单词的时候不能把自己局限在物质世界或者人类活动,这两个很多时候是相通的。
重点看这些图片里的英文释义,这是这本书区别于其他庸书的精华所在。
要把单词以词根为主线编在一起并不是一件难事,背GRE单词的时候写过一个程序用来模糊识别形近字,把08版红宝书里的单词制成tex格式,导入后能把形近的总结在一起,匹配的效果还可以。现在的电子词典里也有把同根词总结在一起的。
关于精确释义扩大词汇量和质这个问题我会在有什么好的词汇书那部分中详细说明。有时候想着自己用空余时间编一本涵盖基本10000单词的解释合理的词根书然后留着以后送给我儿子也是极好的。词根在单词间能纵向扩展词数,在单词内能横向深挖词义。实在是初中高级玩家居家旅行必备。
&b&2.5 对于法德意等英语的亲属语种的学习而言,掌握了英文词根就是掌握了打开这些语言大门的钥匙。这点我也只是了解了些皮毛,有大神愿意分享这方面的知识的话,愿洗耳恭听。
三、如果这个真的那么好,那它为什么推广地这么差?
&/b& &/p&&p&首先个体微观上看国内推广地差是因为英语老师自己对词根就不了解。更不用谈合理教授了。&/p&&br&&p&然后更长时间跨度上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像汉语的偏旁部首那样推广起来一是因为英语国家的普通人本能认为学习词根要从拉丁语希腊语入手,这个误区导致了在本国推广词根就受到了阻碍,二是对于研究词根的人而言他的确存在英语跟拉丁希腊语之间的语言壁垒,这跟汉语从始至终都是本国语占主导有很大差别。所以综合来说,从更长时间跨度上来看,英文作为一种很不稳定的语言,他的常用词词根的推广滞后于汉语的偏旁部首。&/p&&br&&p&推广滞后并不意味这这个东西不好,这个逻辑要清楚。我看过的三本美国高中的历史书背后都有附上最常用150个词根,说明什么问题你感受一下。&/p&&br&&p&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比较隐蔽,这是我自己发现的。当然可能别人早就发现并系统论述了,只是我孤陋寡闻。英语词汇广义上有三大语源,他们分别是本族语,古典语(拉丁语希腊语的总称)和其他外来语(比如非洲中文日语)。英语中最常用的4000个单词有超过八成是本族语,比如an, with, under, for, but等等。但是英语词根是针对古典语所发展起来的。所以在你词汇量达到4000之前英文的词根远远没有中文的偏旁部首有效。这里我贴一张对比Latex和Word排版效率的图,用于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p&&img src=&/85ad87ae45eeafb8f81d0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3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p&我简单解释一下:在学习词汇的需求(对比Word几页纸的排版)比较低的时候(大概4000以下)它的方便性的确高于使用代码的LaTex, 但当词汇的学习需求提高的时候(比如超过8000),词根入手从熟悉单词到精确理解词义上都像是LaTex之于Word那样有着指数级的便利。&/p&&p&最后,英语由于是拼音文字,他词根的变换形式更加丰富,这就直接导致了初学者在接&/p&&p&触词根时有极大的困惑。英文词根的音变大家可以参考汉语中偏旁部首的形变。比如&/p&&img src=&/bbdd242faa54da6fae0628dc_b.jpg& data-rawwidth=&629&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9& data-original=&/bbdd242faa54da6fae0628dc_r.jpg&&&br&&p&音变的这个问题我也会在下一部分中大致阐述的。&/p&&br&&p&&b&四、什么样的词根书才是好书&/b&&/p&&p&要评价一本词根书的优劣就得有一套可行的标准,我个人认为一本优秀的词根书应该要有一下这么几个特点:&/p&&p&1、通俗细致地论述词根学习的意义。要讲明白这个就需要简单涉及到英语发展史。&/p&&p&2、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英文词根中的音变。给出总结性的规律。&/p&&p&3、以最常用400个词根为主线对最常用10000个希腊拉丁语源单词进行科学归类。400以外的词根从边际收益的角度已经不太适合大多数普通学习者了。&/p&&p&4、每个单词下面的意项按照他词义的发展顺序,而不是常用与否来排序。&/p&&p&5、每个意项的解释要符合逻辑,而不是词根字面意思的堆砌。(这一点做好是极其难得的,也是评价一本词根书优劣的根本。)&/p&&p&6、附上音标和简单例句。&/p&&p&在这里我着重说一下第二点和第四点。&/p&&br&&p&&b&4.1 关于音变。&/b&&/p&&br&&p&总体上通俗地可以归纳为这么三点:&/p&&p&4.1.1&/p&&p&元音(区别于元音字母)间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要造成记忆上的负担。比如fact, fect, fic都是fac(做)这个词根的同源异形根。也就是说元音在词根含义中意义不大。&/p&&br&&p&4.1.2&/p&&p&各种尾辅音向[d][t]过渡,而[t],[d]则向[s]过渡。&/p&&img src=&/aa629a1f39feb8dba9681e0_b.jpg& data-rawwidth=&883& data-rawheight=&1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3& data-original=&/aa629a1f39feb8dba9681e0_r.jpg&&&p&&b&我把适用这条规律的常见词根贴出来,你跳着感受一下:&/b&&/p&&img src=&/b98bfec5fd8bd3b707d38b4a5fd9cc36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6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b98bfec5fd8bd3b707d38b4a5fd9cc36_r.jpg&&&img src=&/4ba7b9360bbf6c4d7f3b33b9037dd14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ba7b9360bbf6c4d7f3b33b9037dd14e_r.jpg&&&img src=&/cc8b7e66ceb6ebd28f8f1c3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cc8b7e66ceb6ebd28f8f1c3_r.jpg&&&img src=&/9cd485a1c7_b.jpg& data-rawwidth=&618&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8& data-original=&/9cd485a1c7_r.jpg&&&img src=&/644b1bbdcd42e14f797a_b.jpg&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6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644b1bbdcd42e14f797a_r.jpg&&&br&&p&4.1.3 &/p&&p&词根首字母会同化词缀尾字母。我们下面要说的success 里就是sub尾字母b受到了词根cess首字母的影响而变成suc。这样的例子在英文单词中数不胜数,强烈建议这条规律像形容词后面加-ly变副词那样普及,再简单举几个例子。&/p&&img src=&/bcbf123a1c292ea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br&&br&&br&&p&这三条音变规律将极大地降低你学习词根词缀的门槛。很遗憾,国内主流词根书里能普及音变学究知识的都是少数,更不用说总结这些真正有实用价值的规律了。&/p&&br&&br&&p&&b&&u&绝大多数人,包括考过GRE后对词根有一些了解的人暂时不能想象这三条规律对词根音变的整合作用。以前你眼中九成的无序杂乱的词根通过这三条规律都能够变成有序。普及这三条 规律也是写这篇文章的初心之一。&/u&&/b&&/p&&br&&br&&p&&b&4.2关于第四点的意项解释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b&&/p&&p&success:suc-&sub 表方向down, cess-&to go 意思是走。从下往上走的过程就能从继承(儿子接替老子)演绎出成功(屌丝逆袭)。很明显成功这个意项是从继承这里衍生出来的,但因为成功这个意思用得多,就总放在第一位。这对从词根出发合理地照语言的发展串联起来这些基本意思相当不利。上面列举的buck的解释也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当然,那种合理发散是有一定难度的,一开始不必强求。&/p&&br&&p&&b&五、有什么好的词根书可以推荐&/b&&/p&&br&&p&我首先强烈推荐李平武老师的《英语词根与单词的说文解字》一书。我这篇答案里的60%的内容都是对李老师此书内容消化后整理而得的。如果你是英语学习者或普通教学者,我郑重推荐此书。并且强烈建议他的第一章内容阅读三遍以上。这是本半学术性的词根书,有些内容在你看来会显得冗余,那只是你的水平还没提上来而已。李老师这本书在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的“两文三语教育网上支援计划”中被其誉为“国内出版的关于英语教育的难得的一本好书”,并作为向台、港、澳学生重点推荐的16本好书之一。30多年过去了,这本书竟然绝版了。不可思议。同样经历了30多年的《英语词汇的奥秘》竟然依旧畅销。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但如果李的这本书打分为85分的话,蒋的这本书恐怕连30分都不会有。&/p&&p&这里也要说一下李老师这本书的缺点。&/p&&p&1、没有音标。&/p&&br&&p&2、只详细地讲了最常用的100个词根,剩下的320个词根只是简略的归类。&/p&&br&&p&能让我原则上满意的只有这么一本书。在反复学习过李老师这本书后,可以在网上下《思维导图话词源++图解词根形成规律》这套书勉强补充一下,我比较欣赏这套书里对词根演化的总结。再然后我推荐金正基的词缀一书,比较看好他丰富且有一定难度的例句,至于单词释义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渣渣。此外如果你对音变感兴趣想挖掘更多这方面的规律,我推荐邓万勇老师的《英语字母学研究》。&/p&&br&&p&&b&至于其他可能口碑不错的大众书我也在这里简单点评一下:&/b&&/p&&p&&b&Norman Lewis 的&i&Word Power Made Easy&/i&&/b&一书是写给美国人自己的词汇书,涉及的单词均较难,并且书中的音标很诡异。建议学过李老师的词根并有较好阅读基础的朋友学习练习。习题让人眼前一亮,也继承了美国人喜欢把效果吹得天花乱坠的风格。&/p&&br&&p&&b&蒋争的《英语词汇的奥秘》&/b&一书在他那个年代的确是比较优秀的一本词根书,但是30年过去了,市面上几乎所有词根书都具有了他的特点-把同根词放在一起,但进一步的精确释义,深挖延伸义,音变规律,简明例句等毫无涉及。并且这本书所选词根难度拿捏不够精确,有大量生僻词,挫伤阅读积极性。这本书的流行跟新东方的大力推荐有关,在我看了李平武老师《词根》一书后,产生了新东方是不是故意不让我们学好词根的阴谋论,后来自己功底稍稍深厚一些了,发现原来是新东方老师自己没看过这本书。&/p&&br&&p&&b&袁新民的《不再背单词》&/b&把词汇停留在识记阶段而没有去深挖精确释义。&/p&&br&&p&&b&刘洪波的《英文字根词源精讲》。&/b&此书相比其他词根书多了一些希腊神话,作为科普,建议你看稻草人语的《众神的星空》。这些只是添加兴趣,完全不能够成为一本优秀词汇书作为经典的立足之本。&/p&&br&&p&&b&刘毅老师的《词根字典》。&/b&理论引导太少,注重拆而忽视了解释。当然,比蒋争的那本书强不少。&/p&&br&&p&&b&李平武老师另一本《英语词缀与英语派生词》。&/b&词缀对单词意思往往只起到辅助的作用,我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也差不多积累了30来个常用词缀。此书第一章的论述内容上和他《词根》一书有很大重叠性,并且讲得太过学究,可作为《词根》一书的辅助书籍。&/p&&br&&p&&b&至于那些正儿八经的词根词源字典,到处跑着在推荐的人有几个自己经常去查的?&/b&有能力跟耐心去查那些充斥着希腊文,拉丁文的词源字典的人,还会纠结词汇问题?在他们眼里早就只有思想在心中流淌。实在忍不住说,推荐学生查纯词源字典的人装逼成分居多,从刘一男的解词水平看,他应该从来不查自己大力推荐的词源字典的。我甚至不推荐中低阶段学习者用全英英字典。要查的单词下面有四五十条英文解释,找到目标词条都要了老命。强烈建议用柯林斯双解,查单词时用中文定位你要查的单词的词条,然后慢慢读目标词条的英文解释和例句。甚至你找来常用10000英文单词,对着这个表的顺序慢慢在柯林斯双解里一个一个过,就是看例句,无所谓分心,被打断了也就是这个句子重新看。对时间闲散容易分心的研究生和白领,实在是居家旅游必备。&/p&&br&&p&&b&题外多说一点:英语教学应该围绕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部分进行引导。然后学生在课后先通过听读进行阶梯式的大量输入,接着是模仿(口语跟读,写作造句)作为中间环节,最后过渡到口语交流和写作。我今天写的词汇一部分只是这整个系统的一环,但却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b&&/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才能从英语很糟糕的人变成英语很厉害的人?&/a& 也可再参考这篇旧文。&/p&&br&&p&&b&利益相关:土豪们给我支付宝打钱!!&/b&&/p&&p&&b&===================第一次更新=====================================&/b&&/p&&br&&p&有人问词根也很难记。在这里我要声明,任何工具都不应该被滥用然后试图让他变成万能,我更不是宣传词根万能的骗子。对于基础四级词汇,我个人认为如果你用什么手段(红宝,词根,联想,逗逼,阅读)都很难攻克坚持来的话,建议您早早洗洗睡了,life is tough, 英语技能的习得是一个很漫长且痛苦地过程,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那么多人在没有系统词根知识下准备GRE,背烂了不止一本红宝书,做人要知足。&b&一次大量多次重复和一定量的阅读是无论你用什么工具的时候都必须并且也应该被当作重点。&/b&&/p&&br&&p&然后,绝大多数词根我们其实都有过接触,比如文中提到的success,那么你cess(走)就可以从这个熟悉的单词去记忆,这叫逆根法。中文常用有200个偏旁部首,英语常用的400个词根词缀,这是具有可比性的。&/p&&br&&p&最后欢迎关注公众号:江南词器厂&/p&&img src=&/v2-3f84df6a307bf_b.png& data-rawwidth=&1761& data-rawheight=&8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61& data-original=&/v2-3f84df6a307bf_r.png&&
本题补充。========================正文=============================== 我要诉诸权威了,英国著名作家政治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Lord Chesterfiled)在给准备进入外交界的儿子的一封信中说道:“学习一门…
谢邀。&br&&br&&p&怎样将一个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建立长期记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种词汇的定义。&/p&&br&&p&消极词汇是指听到或者见到一个单词时, 经过短时间的思考, 或通过语境可以推断出其含义的词汇(比如大部分GRE词汇,柯林斯一星词);而积极词汇是指在英语实际应用场合中可以使用自如的词汇(如在口语对话中和英语写作中等)。&/p&&br&&p&在英语听说读写中,听力和阅读属于输入技能,输入时识别的词汇为消极词汇(即可以听懂或者读懂,但在完成产出性任务时有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阻碍, 无法随意自如地输出 );口语与写作属于输出技能, 输出时应用的词汇就是积极词汇(即学习者可以灵活自由地从记忆中提取并且使用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阅读词汇量最大, 口语词汇量最小,各个词汇量间有这样的关系:阅读词汇量 &听力词汇量 &写作词汇量 &口语词汇量。这几种词汇可以由上至下完成转化(比如阅读词汇转化为听力词汇或写作词汇),而完成转化的关键则是使用的频率。&/p&&br&&p&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互相转化。消极词汇接触的次数多了,可以转化为积极词汇,但是对于一个积极词汇来说,如果长久不去使用,也会有变成消极词汇的可能。举个例子,skittish 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如果你在短期内能反复识记使用(比如一天内将它用上20次),那么你可以在短期内将它转化为积极词汇。但如果记住之后长久不用,很快它就会重新变成消极词汇甚至陌生词汇。&/p&&br&&p&一般情况下,一个消极词汇要转化为积极词汇,需要经过这两个过程:&strong&1.单词识记
2.大量练习应用&/strong&&/p&&br&&p&先说第一点,单词识记。&/p&&br&&p&单词识记并不是简单将一个单词背上几十上百遍——即使你真的这样去做,效果也乏善可陈,记住之后很容易遗忘。人的大脑天生喜欢记住有条理有逻辑的事物,但单词释义显然不在此列。我们在绝大多数词汇书上看到的单词解释之间都缺乏逻辑联系,记忆起来难度很大。&/p&&br&&img src=&/d9ac34d5c569c5f6e892dae7502ffb1f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d9ac34d5c569c5f6e892dae7502ffb1f_r.jpg&&&br&&br&&p&比起记住单词释义,更有效的方法是,记住单词的语境,看看一个单词在语境中是怎样具体应用的。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记住单词的语境:读例句,做阅读。&/p&&br&&p&读例句是一种能让你快速准确记住单词的方式。在例句中我们可以明确单词的搭配,使用场景和一词多义现象等。举个例子,sanction 这个单词既可以表示“制裁,惩罚”,又可以表示“正式许可,批准,接受”,怎样理解这看起来很矛盾的一对解释呢?查一查英英词典,读读其中的例句吧。&/p&&br&&p&通读词典上的例句后我们可以发现,当sanction 表示“制裁”时,一般是指针对某一国家的制裁,多用复数,而且前面的动词搭配一般为 apply, ease, enforce, impose, lift 等,后置介词搭配则一般为against/on,比如 impose/lift sanctions against/on &/p&&br&&img src=&/d2b0f64530fcf70e5ff6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d2b0f64530fcf70e5ff6_r.jpg&&&br&&p&当sanction 表示“正式许可,批准,接受”时,前面的动词一般为 receive, require, get 等,后置介词则为with/without &/p&&img src=&/a8040dcc228d73fd688ac2f_b.jpg& data-rawwidth=&701&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1& data-original=&/a8040dcc228d73fd688ac2f_r.jpg&&&br&&p&当sanction 作为动词使用时,则表示“批准,认可”&/p&&br&&img src=&/a03304bbf9ce7d8a7693b7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03304bbf9ce7d8a7693b7_r.jpg&&&br&&p&词典中例句包含的信息量往往非常大,通过对同一单词多条例句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单词,从而更加容易将其转化为积极词汇。&/p&&br&&p&关于例句这一点,我对目前市面上的背单词应用都不满意,因为这些软件对词汇的解释太多而例句太少,很难让学习者真正理解单词的使用语境。如果你真的需要用词汇应用来背单词的话,可以考虑用Mdict或者欧陆词典,在上面加载多本词库,通过记例句的方式来积累词汇。Mdict和欧陆词典的使用方法请见:&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4MTY0NTYwMA%3D%3D%26mid%3Didx%3D1%26sn%3D00d47be837c8835083ce%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有哪些相见恨晚的学单词方法?&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除了读单词例句之外,大量阅读文章,体会单词的使用语境也至关重要。一个单词只有放在语境中才有了生命,在语境中它不再是孤零零的概念,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举个例子,对于前面提到的单词 skittish, 你在牛津词典上会看到这样的解释:&/p&&br&&img src=&/53b37c74ba29ce40a264d8ca1524aced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53b37c74ba29ce40a264d8ca1524aced_r.jpg&&&br&&p&似乎还不够?那试试看下面这个句子:&/p&&br&&img src=&/e5fcc02aa449eb_b.png& data-rawwidth=&758&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8& data-original=&/e5fcc02aa449eb_r.png&&&br&&br&&p&截图中的文章片段来自乔布斯传,任何人看到这里应该都能感受到skittish 这个词用得有多么精准传神,它写出了乔布斯那种桀骜不驯,喜怒无常的状态。将单词和乔布斯这个具体的人物联系起来,要理解它记住它就简单很多。&/p&&br&&p&一个单词需要反复识记多少次学习者才可以将其转化为长期记忆呢? Sarag 等国外研究者在1978年的实验发现,如果目标词呈现次数少于6次,只有50%的试验者能学会,而次数在6次或6次以上的, 有93%的试验者能学会。因此,要想长期记住一个单词,大量阅读,重复识记单词是必要的。大量阅读文章能起到“单词重现”的作用,而一个单词在阅读中被重现的次数越多,我们就越容易记住它。&/p&&br&&p&我之前做过一个词频统计,发现即使是较为低频的柯林斯一星词和二星词,它们在外刊中出现的频率也不低。比如对于 stumble 这个二星单词,仅在某一期经济学人杂志中就出现了七次之多,读完这期杂志后想不记住它都难。&/p&&br&&img src=&/42ab146dd3833_b.png& data-rawwidth=&758&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8& data-original=&/42ab146dd3833_r.png&&&br&&p&从本质上讲,语言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学习, 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性学习, 一种技能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训练。要让一个消极词汇要转化为积极词汇,仅仅通过识记是不够的,还要有词汇练习和应用的过程。一般来讲,词汇应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写作,另一种是造句练习。模仿造句是一种不错的形式,可以根据写作话题的需要使用最近刚学到的单词来造句。&/p&&br&&p&比如上面的skittish 有一层意思是“感到忧虑,紧张不安”,我们在写科技发展话题时可以用上:&/p&&br&&p&People are feeling skittish about the impact of AI as Google's AlphaGo beat Lee Se-dol, a Go world champion.&/p&&br&&p&讲网上购物的利弊可以说:&/p&&br&&p&Internet users are skittish about shopping online, for there are too many counterfeit products.&/p&&br&&p&根据不同话题自由发挥,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就去查词典,查谷歌,造句的过程越用心,最终对词汇掌握的效果会越好。&/p&&br&&p&在语境中(读例句,阅读文章)识记单词,并通过造句和写作等方式进行输出练习,这是让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的基本方法。&/p&&br&&p&在此基础上,还有几点需要注意:&/p&&br&&p&1.注意熟词生义现象&/p&&br&&p&前两天有个朋友发给我一张图片&/p&&img src=&/01a307ab998d302d20b8536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01a307ab998d302d20b8536d_r.jpg&&&br&&br&&p&图中是BEC商务英语考试的阅读题,第17题的表述是&On what grounds are certain managers seconded to HR departments?& 是不是发现题目读不太懂?这里涉及到熟词生义的问题,second 这个词无比常见,但知道 be seconded to something 的人还真不多,它的含义是“临时调派,借调”。如果没学过这个用法,题目的理解就会出偏差。&/p&&br&&img src=&/2a4a5df7d88f0eb579b7c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2a4a5df7d88f0eb579b7c_r.jpg&&&br&&p&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并不是相对的,即使是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词汇,也常常带有意想不到的含义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词根词缀词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