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机械网什么意思

最真实的非洲什么样,开着32岁的标致走一遭才知道
瑞典人Gustaf Sj?holm驾驶着一辆32岁高龄的标致505完成了自己富有异国情调的贝宁之旅。很难想象,在这个位列“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西非小国,外观雅致的标致505是当地最常见的车型,它们不仅在道路状况恶劣、且缺乏良好养护和配件的艰苦条件下仍保持着出色的车况,而且身兼高级轿车、货车越野车数职,几十年如一日的为各行各业的非洲人民辛勤服役着。
反观1986年引进国内生产的同款车型,不仅在十几年的生产周期中因为车型的水土不服和盲目提高国产化率后糟糕的质量被国人诟病不已,而且,长期低迷的销量也最终葬送了国内首家合资汽车品牌——广州标致。1997年,最后一辆国产505驶下生产线,随后厂房和全套生产线设备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卖给了本田,后者成立了国内市场风生水起的广州本田,着实令人唏嘘。本文译自著名汽车爱好者网站Petrolicious,再次向身兼摄影师和作者Gustaf Sj?holm致敬。
四年以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意大利科莫湖,那里举办的科莫湖经典车展(Concorso d’ Eleganza Villa d’Este)开启了我对汽车的热情。自此之后,我爱上了在不同国家的驾驶风格迥异的汽车旅行,来到官方语言为法语的西非国家贝宁,我惊奇的发现这里的老式标致汽车就像漫山遍野的菠萝树和拥挤不堪的破败村落一样,成为了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很多方面,贝宁都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国家:自1580年起,长度仅为75英里长的海岸线就将十几亿无辜的奴隶输送到世界各地,成为了罪恶的奴隶贸易中重要的“转运港口”;此外,尽管南部的居民总是自诩为虔诚的基督徒,可每当夜幕降临之时,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繁杂而荒谬的巫术仪式。而作为23个非洲国家中唯一讲法语的国家,对于同样来自法兰西的标致汽车,他们更是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譬如,你时常可以看到街上呼啸而过的老款标致旅行车,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黑压压的车厢里至少挤进了10个成年人,而且通常车顶上还绑着400磅刚刚收获的香蕉……
我们的505 SR轿车虽然年代久远,但从发动机平稳的声响可以判断出车况上佳,只不过长年累月的“拉力驾驶”让它的转向齿条有些松旷。当我们行驶在一个名为Ouidah的小镇时,我必须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因为我必须提防不时从车身两侧摇摇摆摆超过我的摩托车。开在我前面的是一辆白色的标致404 Camionette皮卡,开车的家伙旁若无人的绕开了骑自行车的老人和路边玩耍的孩子,这些人据他车身的安全距离简直让人胆战心惊。看到此景,我才发现自己确实有些过于神经过敏了,想在贝宁开车,你就必须得放松心态,拉长自己的反射弧,并容忍路上发生的一切状况。
其实,尽管在略显沉闷的斯德哥尔摩长大,我本来就是法国文化的拥趸,在一次奇妙的经历后,我更是彻底的爱上了这些被当地人称作“Workhorse(负重的马)”的标致汽车。那是第一天抵达贝宁时,刚走出科托努机场,我就搭了一辆严重超载、气味诱人、拉满了菠萝的404 Camionette皮卡,我甚至被疯狂的驾驶员从车上甩了下来,而当我用尽浑身解数,终于追上那辆卡车时,一辆505 GTI从我身旁飞驰而过——敞开的后备箱里拉着满满一袋大米,沉重的大米几乎把车的后悬挂压成了改装车才有的姿态。
而在我的老家瑞典,这些古老的标致早就绝技多年。看来相比于极夜的严寒、呆板的宜家家具和娘炮的ABBA乐队,这些汽车明显更喜欢西非的炎热和慢慢尘土。尽管505是贝宁全国范围内保有量最大的汽车,但当我驾车在贝宁旅行时,还是会不时的找来路人的驻足观看,尤其是在Ouidah这样的小地方。即便我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但我想如此受关注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我的肤色。在游客从不光顾的Ouidah,除了我以外,其他的白人居民就要算是镇上“buvette”(贝宁法语“酒吧”之意)的老板以及那些老主顾们,这群奇怪的法国老头儿过着百无聊赖的日子,整天靠着难以下咽的茴香酒勉强为生。
在标致505意气风发的那个时代,如果说雪铁龙以其乘坐的舒适性和天马行空的设计闻名于世,那么标致的地位就相当于法国的奔驰。事实上,不仅在法国本土,这些车很快在黑非洲留下了可靠耐用的好名声。从科特迪瓦、加纳、喀麦隆到尼日利亚,西非各国都能看到这款车的身影。
过去几十年中,标致在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尼日利亚等世界各地建厂。在尼日利亚的标致卡杜纳工厂,标致504延续生产了30多年,总产量高达425000辆,得益于此,贝宁街头超期服役的标致就成了法国和尼日利亚的混血儿。
“即使现在,你也可以从尼日利亚买到标致505的所有全新零部件。”
在Ouidah汽车报废厂工作的Aristide先生告诉我,托他所赐,我们才能找到这辆漂亮的505作为此次贝宁之旅的座驾。
“相比于现代汽车,这些老标致皮实耐用的多,你几乎不用担心保养的问题。”Aristide先生接着说。
对此,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对于这个政局稳定,但一直位列全球最落后、最腐败的国家来说,任何新款的汽车都显得过于昂贵了。
(标致504是另一款非洲大陆保有量最大的汽车, 其中尼日利亚的工厂共生产425000辆该车)
2006年,已经成为活化石的504在尼日利亚终于停产了,标致非洲分公司的老板Jean-Pierre Vieux,随即表示“即便我们在持续生产2、3年也没问题,这款车在本地仍有很大的需求量。”而我钟爱的505停产时间甚至早于504——在2000年就黯然停产了。
(Peugeot Automobile Nigeria LTD建立于1972年,由尼日利亚政府和标致联合出资)
不过,标致在非洲的发迹史,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一位当地的汽车经销商进口了100辆403S,由于这款车可以适应当地恶劣的路况,所以很快受到了当地人的追捧。在标致推出404之后,其销量在西非猛增。1972年,标致和尼日利亚政府组成了一家名为Peugeot Automobile Nigeria LTD的合资公司。
时至今日,标致在40年时间里赢得了这样的口碑:“不管去哪,开标致总能抵达目的地。”
为此,在尼日利亚生产的标致车型在悬挂、空滤、燃油喷射系统方面都全部经过了特别调校。它们的减震器能承受非洲年久失修路面的折磨,而发动机对于再低标号的燃油也没有任何怨言。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贝宁的加油站,在这个国家你几乎不会在合法营业的加油站中看到任何顾客。人们更愿意购买路旁背孩子的年轻女士兜售的走私汽油,它们大多来自尼日利亚,装在随便捡来的玻璃瓶子里,在加油时,买油的人还会为你提供一块肮脏的破布用作过滤。
沿着公路一路向北行驶,气候开始变得干燥起来,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味道,每年得旱季漫长而难熬,此时,我的眼镜和肺部都不太舒服,与此同时,我们的标致505也用发动机的嘶吼提出了抗议。
“其实于我个人而言更喜欢丰田,它们更省油。”Aristide先生说。
临近Marché Zobé的地方,我们下车稍作休息并在路边买一些当地产的绿色柑橘。这种橘子的吃法颇为奇特,小贩将橘子的顶部用刀削掉,我们直接用手将鲜美的果汁挤进嘴里。小憩过后,我们跳上车再次上路了,我随手将橘子皮顺着扔出窗外,整个贝宁境内也没有一个垃圾桶,这种人类文明的结晶只存在于邻国多哥。
从行驶表现来看,标致505的离合器片早就因为过度磨损而不堪重负,因此,我必须用“逗油门”的驾驶方式减缓换挡时的顿挫。我和Aristide先生穿过了一个又一个村镇,我们不时将手伸出窗外,朝着像我们呼喊的孩子们招招手。我们的标致朝着大海的方向飞速前行,孩子们奔跑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后视镜中,只有他们的呼喊伴着呼呼的风声不时在耳边回荡
“Yovo, yovo, yovo…”(贝宁法语“白色”)
这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生产的标致505 SR出厂时发动机能提供96马力的功率,作为标致后驱车型的绝唱,这款车作为504的换代车型于1979年正式推出。不过,它和504间共享了大量的零部件,而乘坐空间可观的旅行车版本不仅轴距大大加长,而且其后悬挂由于配备了潘哈德连杆,因此大大提高了装载能力。
很快,我们离开了铺装路面驶上了一段土路,我不得不减低车速。对于这种典型的贝宁海滨公路,驾驶者必须再度更改驾驶风格:我尝试在尽量保持二档和三档行驶,并在换挡时小心翼翼善待可怜的离合器,尽量绕开路面上较大的坑洼。另外,截止到此,尽管仪表盘上不时会亮起不同颜色的警示灯,但万幸的是我们的505工作一切正常。事实上,自贝宁之旅伊始,仪表盘上的发动机故障报警灯和其他几个油液的报警灯就一直没有灭过。
我们继续沿奴隶之路(Route des Esclaves)行进,茂密的棕榈林和一个个湖泊从我们两侧闪过。就在百余年前,这条空旷又寂静的土路是很多可怜的黑奴被卖到加勒比和巴西前在非洲大陆上最后的落脚之地。我们驾车途经Cases des Zoma?,这个恶名昭著的监狱用于囚禁待价而沽的奴隶,他们甚至要在黑暗中度过数周乃至几个月之久,有时还会接受残酷的体能测试,以证明身体的健康和应付高强度工作的体能。
当我们最终抵达Porte du Non Retour(不归路)海滩时,我们再度停车并品尝了鲜美无比的椰汁。从这里沿路而下,便能到达弥漫着烟雾的城市科托努。此时,我们贝宁之行的另一辆车——标致404皮卡和海滩的椰林和沙滩组成了一副美好的景致,历经半世纪时光的雕琢,这辆质朴可爱的小卡车依旧没有任何老态的迹象,展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
西非和贝宁或许是当今世界上最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这里的人们日复一日平静的生活着,纷杂变幻的世界仿佛与他们无关。不过,似乎也不尽然如此,中国工程队正在日以继日的进行着公路建设,而来自黎巴嫩的摩托车经销商正在把除了标致以外另一种便宜可靠的交通工具介绍给贝宁人。
至于汽车,3-40岁车龄的老标致在这里仍然炙手可热,在这个把拥有汽车视作人生成功的国家里,这些看似残破的老标致车显得魅力十足,即便对我这样的欧洲人来说也是如此。
当你厌倦了国家动物保护公园中对游客习以为常、慵懒无比的狮子和大象,找一辆简单可靠的标致504或是505,去这个国家荒蛮而广袤的南部,了解一下那些被人遗忘的残酷历史,绝对是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
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虚渺的;或许,这才是真实的贝宁。
即日起AM汽车经理人正式更名为车威,诚意制作有趣有料的汽车专业内容。感谢大家继续关注支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当前位置:
非洲孩子第一次见到无人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看着这些孩子的激动劲,心里却不是跟着他们一起激动,而是有点儿同情,感叹这世界上怎么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有的孩子看到甚至还有点害怕,确实有点可笑,但是更多人应该笑不出来吧?
手机播放不了的话,请访问:
转载请注明来源: >>
按方向键翻页淘金者走进非洲: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非洲手机市场
在非洲东南部的马拉维,湖边的沙滩上扎着一个个简陋的茅草屋,渔民睡在沙子上,门前随意垒起的木头就是他们的灶台。屋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家徒四壁,偶然抬头间,刘文看到墙上有个一闪一闪的红灯,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手机充电器。
刘文的非洲创业之路就是从2013年底这次偶然的旅行开始,当时还在1号店就职的他,在非洲大陆上感受到这片土地对于手机的饥渴。马拉维当地的村民一看到这位游客长着中国面孔,全部围上来问有没有手机卖。在这个人均工资不到400元人民币的国家,手机常常是他们家中唯一一样电子产品。“非洲完全跳过了PC,直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他们负担不起一台2000元的电脑。”刘文说道。
非洲大陆,正成为中国国产手机厂商继印度之后的下一个目标。8月中旬,小米非洲战略被曝光,计划最快9月进军非洲。9月初,联想宣布,对进入非洲市场的产品展开一轮降价。可想而知,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国产厂商宣布进军非洲。
旅行结束后,刘文从1号店辞职,做起了中国与非洲之间的“手机搬运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团队Big-Five帮G-five(基伍)在非洲东南部国家马拉维做到了当地第一品牌。基伍是一家活跃于印度、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国产手机厂商。在印度本土手机厂商和小米、华为开始陷入混战时,基伍找到了新大陆——非洲。但显然,国产手机大鳄们会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接踵而至。
刘文的梦想是,创立一个伟大的公司,但实现梦想的前提是要有一个伟大的市场,他认为非洲就是这样的市场。
然而,这片广袤的、拥有与中国同样古老文明的神秘大陆,并存着古老与现代、富裕与贫穷、和平与冲突。在这个失业率高达30%到50%的大洲,刘文支付给员工的薪水可以让他们过上不错的生活,每当想到这,刘文觉得自己的创业不只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但,中国的企业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IT时报 孙妍
我们的主人公刘文
“黑人晚上自拍怎么办?”
回国后,刘文和两位合伙人决定从1号店、阿里巴巴出走,到非洲去卖手机。然而第一次闯非的经历是失败的,他们进了一批质量并不过关的货,货很快销完了,但再也没有回头客,只有不断返修的手机。
这并不是一个特例,一位在非洲工作了7年的中国人回忆道:几年前,中国山寨机昌盛时期,很多中国的白牌手机、翻新机直接换个包装就销往非洲。包装盒上甚至都是错误的英文拼写,以致于非洲人对中国手机品牌的印象是山寨、质量差。到现在,非洲人仍然觉得双卡双待的手机就是假的。
从这次碰壁之后,刘文团队开始认真地做市场调研。他们发现,非洲人买手机跟买菜一样,习惯先掂掂重量。后来他才明白,非洲人认为越重的手机电池越耐用,电池续航成为了非洲人选择手机的首要因素。因为非洲很多国家都会时不时断电,至今,赞比亚的所有电力供给都只能靠两个水电站。
除此之外,摄像头好、声音响、屏幕大也很重要。非洲人喜欢自拍,并上传到What’s Up,这是一个类似于微信的社交应用。“黑人晚上也爱自拍怎么办?所以做好夜晚的曝光和成像效果就可以抓住这个潜在的需求点。”刘文打趣道。而且,非洲人的血液里流淌着音乐和舞蹈的基因,有些年轻人买不起手机,也会买一副耳机装样子,当然喜欢大屏幕也是炫耀心理。
“刚开始我们拿货很少,跟国内手机厂商沟通这些特殊要求时很难,当我们现在做到每月1万台的出货量时,就相对有了谈判的资本。”刘文说道,“目前很多国产手机厂商都将国内发的机型直接拿到非洲去卖,小米、华为也是,但这样的效果并不好。”
当刘文的团队将手机卖到马拉维、乌干达、赞比亚后,就开始提议合作厂商G-five、wiko、kenxinda、小米等,为非洲定制手机的功能和外型。“我们最近和小米谈了合作,先拿1000台红米2和小米4试试市场反映,但小米的款式太少可能会是一个弱势。”刘文坦言。
乌干达Big-Five经理给当地员工发工资
国产手机的下一片热土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品牌在印度手机市场的销量,同比翻了三倍,华为、小米、联想、金立占了12%的市场份额。国产手机自从进入印度市场以来,就一直遭受本土强势品牌的专利战博弈,中国品牌基伍就曾在印度被如此打压过。
“跟印度不同的是,非洲没有什么本土手机品牌。我们认为,继印度之后,非洲将会成为国产手机的热土。”基伍非洲市场部负责人对《IT时报》记者表示。
刘文团队最先代理的便是基伍,基伍在2010年进入非洲,目前开拓的市场分为4大区域:北非、西非、东非、南非,北非的重点国家是阿尔及利亚和埃及,这两个国家的总体经济不错,但外汇管制严格,对进口影响较大。
基伍将东非和南非列为下一步发展重点,其中东非的独家代理就是刘文的团队。“因为东部和南部的经济发展快,人均收入比西非高,服务意识也比西非强,对后期推广中高端智能机是一个机会点。”基伍非洲市场营销人员表示。
目前,基伍在非洲整体市场可以排到Top10,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Tecno,这是一家专做非洲市场的中国国产手机厂商,已在非洲深耕10年。进入非洲市场多年的英国贸易公司Monteagle Group(山鹰集团)驻肯尼亚的员工Hitesh Mahajan在向《IT时报》记者历数他所知的手机品牌时,Tecno的排名仅次于三星、苹果,是认知度最高的中国手机品牌,不过它的优势只在垄断功能机市场。
马拉维的第一个售后维修中心
令人垂涎欲滴的空白市场
国产手机有理由对这块市场垂涎欲滴。
非洲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Monteagle Group(山鹰集团)驻非洲东部毛里求斯的员工CHRISTIAN PERDRAU每月需要支付100美元左右的手机费用,这个费用看起来不菲,但根据世界银行2014年发布的数据,毛里求斯的人均收入是12918美元,甚至高于中国的7476美元。但同样是东非的乌干达,人均收入只有1124美元,居世界168位。
巨大的收入差距,让非洲的市场异常复杂。在肯尼亚,基础设施非常完善,Hitesh Mahajan说他们的网络很好,甚至还有4G。但在赞比亚、乌干达等国家,有宽带的家庭不超过5%,移动网络流量费也很贵。此前,非洲农村市场对功能机的需求较大,但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非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手机用户增长最快的地区。2013年,非洲手机用户已接近8亿,2015年有望突破10亿。其中,智能手机使用量的增长尤其突出,预计到2020年,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智能手机的保有量将达到5.25亿部。
利润也很可观。刘文算了一笔账,在非洲,一部成本在700元人民币的手机,代理商可以赚30%的毛利,当地店主赚70%的毛利,这就使手机价格翻了一番,再加上运费和关税,到用户手里,这部手机的定价将是1700元左右。
但联想最新的降价,可能将打低以前国产手机的丰厚利润,联想刚刚宣布,在尼日利亚对热销的两款手机P70和A5000调低了价格,后者最新价格相当于人民币730元,前者相当于人民币1300元。
赞比亚的销售团队
“最大电商一个月只卖出一台手机”
一线国产手机厂商在这个市场中已有先行者,比如,华为。
非洲市场的经验主要来源于华为的原始积累,早在1998年,华为就进入了非洲市场,最初是帮当地运营商建设移动宽带网络并提供定制机。正如一位华为南非市场的员工所言:“很多非洲用户第一次接触网络是通过华为的调制解调器,第一款智能手机也是华为在2011年推出的Idos。”
这几年来,华为手机业务在北非、南非发展迅速,根据华为消费者业务201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华为消费者业务在北非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长164%,为华为消费者业务在全球增速较快的市场之一。IDC数据显示,目前华为在中东和非洲的市场份额为10%,排名第二位,在东南非地区,华为2014年的终端智能机出货量名列区域第二位,这意味着华为已经占据了约14%的东南非区域智能机市场份额。
“前几年,派人去非洲很难,一来担心陌生,二来担心安全。很多国家政局不稳导致经济波动大,从而影响汇率和出口。钱投多了,风险也跟着来了。”有人点出了基伍在非洲走得断断续续的原因,而这也考验着华为的非洲“拓荒”员工。
当地的手机卖场
一位华为的老员工李缙在《华为人》上自述道:在华为的13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东南亚、拉美和南非。
2006年底,他接受公司的“战书”,到南非负责终端业务,但是非洲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团队新、人员紧缺、产品单一。流动办公的首站就是连年战乱的安哥拉,公司好不容易给大家租到的宿舍就像七八十年代的老式学生宿舍。条件虽然艰苦,但市场增长很快,一年下来,华为手机在南部非洲的业绩翻了两倍。
在中国和印度市场大受欢迎的电商模式在这里或许会遇到挑战。刘文在与小米沟通时,就坦率地提出了他的看法:“小米一开始进入非洲,就想100%走电商渠道是不现实的,网购和物流在非洲并没有普及,每个月Jumia只能帮我们卖出1台手机。”Jumia是非洲最大的B2C电商平台。
华为在非洲主要渠道是运营商渠道和线下公开市场渠道。以北非为例,目前,华为在北非有核心代理商20家,都是非洲各国Top5的客户,能覆盖北非70%以上的市场。
非洲人民能歌善舞,就连卖手机的时候也能送上一段舞蹈
另辟蹊径的创业
摆在所有想进入非洲的国产手机厂商面前最大的难题是,非洲没有很好的宽带建设基础。根据2015年3月国际电联的数据,在非洲,只有十分之一的家庭实现互联网接入。农村人口十分分散,于是谷歌开始在非洲投放热气球,Space X在非洲发射卫星,为的是让偏远乡村的人们能够廉价上网。但不同国家的移动网络建设仍然程度不一,在马拉维,100美元的月租费对这里的人来说,甚至超出了他们的月工资。
所以,这里的人从来不会到App store等应用商店下载App,花几个月工资买来的智能手机常常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连上Facebook发个自拍都得仔细计算流量费。刘文注意到这个现象后,开始在销往非洲的手机里预装App,非洲人使用频率最高的App不外乎就是Facebook、What’s Up这两个社交软件。
“非洲人很喜欢听音乐,很喜欢看足球,但他们没有预算来支出这部分的流量开销。”在非洲卖了一年手机后,刘文和他的团队开始转向更有想象空间的创业项目——以Wi-Fi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最近他将前往非洲,将这个Wi-Fi路由器放置在各个门店中,用户可以在这里免费上网,付低廉的费用就可以下载App、音乐或视频。
“在非洲创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像在国内创业一样烧钱,我们用手机赚的钱来养Wi-Fi,做更大的布局。”刘文说道。
对于即将到来的非洲手机混战,刘文选择了另一种参战方式。
非洲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很落后,瞧,这是时髦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手机钱包的广告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粮食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