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筋梁的板筋绑扎规范方法

,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大家都在学
论坛热贴排行
课时数:24
课程时长:14
课程时长:17
课程时长:14
筑龙网已“成就有梦想的建筑人”为企业使命,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提供基于、直播课程、专家答疑、论坛交流的专业学习服务;同时搭建基于建筑+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
梁筋绑扎相关专题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梁筋绑扎施工工艺(五)提要: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
更多精品来自
  梁筋绑扎工艺(五)
  (1)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盘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
  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梁(框架梁、非框架梁、连梁、悬挑梁)箍筋构造要求
  1)当梁箍筋为多肢箍时,其形式均按"大-小-小",即一大箍套多个等小箍;
  2)当梁有多排支座负筋时,其箍筋末端宜分别做成的弯钩(能有效保证受力筋排距要求),平直段长度为[10d,75mm]二者中的大值;
  3)纵筋搭接长度范围箍筋均应加加密,间距为[5d,100mm]二者中的最小值(d为搭接钢筋的较小直径);
  4)主、次梁相交处,主梁附加箍筋规格、间距按设计,叠合处主梁箍筋照设;
  5)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长度规定:第一道箍筋离柱边缘50,加密长度为[1.5倍梁高、500mm]中的大值;
  6)梁上开洞,其洞口加固钢筋、箍筋详设计;
  7)箍筋与纵筋相交处均应绑扎牢固,且箍筋应垂直受力钢筋。
  (3)梁侧向钢筋构造
  1)当为构造钢筋时,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2)当为抗扭钢筋时,其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和方式均应同梁底受力钢筋处理;
  3)侧向钢筋应等分梁腹高度(其值=梁高-板厚);当板在梁中部时,较大梁腹高度:较小梁腹高度≥2:1时,则梁侧向钢筋等分较大梁腹高度,否则均应等分各梁腹高度。
  (4)梁上部纵筋构造(基础底梁下部筋同)
  1)在支座处,如不能直锚,则[过支座中心线+5d,0.4LaE+15d弯锚]二者均应满足;
  2)钢筋排距及间距同梁下部钢筋,满足[25mm,d]二者中的大值;
  3)第一排支座负筋(又叫扁担筋)长度:1/3相邻梁较大净跨值;第二排:1/4相邻梁较大净跨值;
  4)当梁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架立筋搭接长度可为150mm;
  5)悬挑梁上部筋构造详设计要求;
  6)搭接(焊接、直螺纹)位置:只能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焊接、直螺纹),接头错开要求同前面柱相关内容;支座负筋对焊连接时,其连接点应在支座内;
  7)接头百分率:受压区≤50%,受拉区≤25%,悬挑梁不应有绑扎接头;弯起点(锚固端、鸭筋、吊筋等)离焊接点不应小于10d;
  (5)梁下部纵筋构造(基础底梁上部筋同)
  1)在支座处,如不能直锚,则[过支座中心线+5d,0.4LaE+15d弯锚]二者均应满足;
  2)钢筋排距及间距同梁下部钢筋,满足[25mm,d]二者中的大值;
  3)本工程梁下部筋均伸入支座;
  4)悬挑梁下部筋构造详设计要求;
  5)非框架梁下部筋端支座处如不能直锚,应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再弯锚15d;中间支座处12d且过梁中心线+5d;
  6)搭接(焊接)位置:只能在支座内搭接(焊接);对焊连接时,其连接点应在支座内;
  (6)梁变截面或变钢筋构造
  1)梁下部两侧钢筋不同时,则均应在支座处锚固;
  2)变截面时将不能穿过支座的钢筋锚入支座内,另一侧如钢筋没变化,则按原位标注要求根数引出;
  3)其它构造要求见03G101-1,P61、P66。
  (7)其它附加筋构造
  1)吊筋:其中部平直长度=次梁宽+100mm(两边各50mm);端部平直段长度20d,不需弯钩(均为变形钢筋);
  2)鸭筋:具体按设计,非悬挑端其中部弯折点离支座边缘50mm;
  (8)绑扎工艺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问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4)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
  5)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上叙要求;
  6)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18mm时,采用直螺纹焊接接头,小于16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的规定。
更多精品来自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没有相关文章
百度中搜索:
|||||||||||||||
建筑分类:|||||||||||||||||||
&[]&[]&[]&[]&[]&[]&[]&[]&[]
&[]&[]&[]&[]&[]&[]&[]&[]&[]
&[]&[]&[]&[]&[]&[]&[]&[]&[]
&&&&&&&&&&&&&&&&&&&&&&&&&&&&&&&&&&&&&&&&&&&&&&&&&&&&&&&&&&&&&&&&&&&&&&&&
站务邮箱: Copyright 2008 & 房地产E网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2
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资源来自网络及会员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请勿作商业用途,如存在异议,请来函告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忘记密码?
还没开通机构账户?
使用&用户手工标引& &订阅功能& 和 &分析功能& 需要登录机构账户名,
若您还没有机构账户名,
请联系您所在单位开设机构账户。
专利名称: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专利类型:
法律状态:
实质审查的生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柱插筋施工、主筋位置复核、焊接定位钢筋、连接柱定位主筋、箍筋制作、箍筋绑扎、柱主筋连接、钢筋定位等步骤。本发明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操作柱插筋施工:柱插筋在下层梁板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完毕;插筋向下的锚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出板面的长度满足:接头位置相互错开50%,高低接头间距大于35d;低接头的位置距板面的尺寸不小于柱长边尺寸、六分之一柱净高、500mm中的最大值;在梁面处用箍筋对插筋进行定位,箍筋与梁箍筋点焊固定;主筋位置复核:依据轴线放出柱的位置线,逐个检查柱主筋的位置,其保护层厚度复核要求,相邻主筋之间的距离均匀,最小间距不小于50mm;焊接定位钢筋:在主筋的内侧焊接定位钢筋,其纵向间距控制在2米,定位尺寸通过吊线方式确定; 连接柱定位主筋:选取柱的每个侧面两根主筋作为定位主筋,对该部分主筋进行连接,并与定位钢筋绑扎牢固;柱箍筋箍筋制作: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在梁柱接头处的箍筋分段制作,搭接焊成封闭箍筋,在钢梁制作时,腹板上开孔,以满足箍筋穿过;箍筋绑扎:先安装内箍筋,再安装外箍筋;每一道内外箍完成后,进行下一道内外箍;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四角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箍筋设置的拉筋钩住箍筋;柱主筋连接:主筋从上向下插进箍筋内,与下部接头进行连接;主筋连接从一角沿着柱外侧连续将钢筋连接,有内层钢筋时,先连接内层钢筋,再连接外层钢筋;主筋连接好后进行全面绑扎;柱筋保护层:最后安装保护层垫块,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1000mm,垫块采用水泥或塑料垫块; 型钢混凝土梁操作将钢梁表面清理干净,检查施工作业的操作平台,搭设稳固,防护安全;钢筋定位:在梁面钢筋的下表面焊接定位横担钢筋,并在钢梁底搭设用于临时支撑梁底钢筋的支架;横担钢筋选用大直径的钢筋,纵向间距依据梁主筋的直径大小确定其纵向间距,确保主筋不下坠;焊接梁端锚固用的钢板:依据主筋的位置,确定钢板位置,其上表面高度与主筋的下表面平齐;在不能满足锚固要求的梁端部分,梁主筋端部与钢柱的翼缘板相交,钢筋平直段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通过在钢柱上焊接钢板,将主筋焊接在钢板上,达到锚固要求; 主筋安装:主筋顺序:先安装内箍筋内的主筋,内箍筋安装后,再安装内箍筋外的主筋;首先进行梁底钢筋安装,再安装梁面钢筋;主筋安装:梁面或梁底主筋先全部放置在一排上,主筋摆放完毕后,钢筋接头连接;钢筋锚固:不受钢柱影响的主筋直接锚固到墙或柱内;需要在钢板上焊接锚固的主筋,在箍筋绑扎完毕后进行焊接;钢筋连接:钢筋连接接头位置下部钢筋接头在梁端跨度的三分之一范围内,上部钢筋接头梁中跨度的三分之一范围内。钢筋连接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钢筋的连接具体规定:a) 受力钢筋的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b) 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c) 当钢筋的直径d>18mm 时,不采用绑扎接头.d)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受拉区不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大于50%;箍筋安装:箍筋制作为整箍筋;在梁面两侧主筋上按照设计间距划位置点;箍筋的开口放置在梁面,相邻开口错开放置;箍筋从下向上拉开后套在梁主筋上,同时将箍筋上部与主筋绑扎牢固。箍筋绑扎要将箍筋与主筋、腰筋的交点全部绑扎牢固;腰筋安装:内箍筋安装完毕后,将靠近内箍筋一侧的腰筋绑扎在箍筋上,将外侧腰筋临时固定在箍筋上,外箍筋全部绑扎完毕后进行绑扎到位;外箍筋绑扎与内箍筋做法相同,绑扎完毕后,绑扎拉结钢筋,最后将梁底部钢筋落到箍筋上并绑扎牢固;焊接主筋锚固段,进行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5d,d为主筋直径。
申请日期: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宋陈明,吴明,蒋志华,许陈,卞海进
申请(专利)号:
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公开(公告)号:
主分类号:
主申请人地址:
226002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城闸路129号
国别省市代码: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文献对比分析
很抱歉,您的文献对比列表中已存在两篇对比文献。您可以选择继续完成当前的文献对比分析,或者对文献对比列表进行修改。
请填写完整及正确的信息,以便接收您订阅的内容
&邮箱格式错误
您还有信息未填!
若您需要查看或修改已订阅内容,
可进入中设置
京ICP证:010071&&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4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号:(京)-经营性-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实用新型]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有效
申请/专利权人:
公开/公告号:CNU
发明/设计人:;;;;;
公开/公告日:
主分类号:
搜索关键词: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梁钢筋绑扎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可根据设计的梁高与梁宽大小调节器具高度与宽度对混领土梁进行绑扎,适用于截面尺寸1000mm*800mm以内的混领土梁钢筋绑扎,对设计配筋较多的梁尤为适用。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工业建筑等方面的图纸设计与建筑施工都离不开框架梁、基础梁等混领土结构承重梁。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仍然实用很传统老式的梁钢筋架立的绑扎方式,如使用手拉葫芦、砌块、木方、钢管等架立方法来对梁钢筋进行绑扎完毕后再将梁体放置于梁模之内。这些此内方式不但对梁模板、板模板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了不程度的损伤,也减少了模板的使用次数和寿命,同时也对梁钢筋的保护层达不到很好的质量要求,保护层对于结构的耐久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保护层不足提供不了足够的粘结应力,甚至导致梁钢筋框架的变形以至于梁体的受力情况发生改变。传统方式不仅耗时耗力,难度也大,还加大了人员工作量和施工成本。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便于梁体钢筋绑扎的固定装置,代替传统的架立绑扎方式。据此设计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多种矩形尺寸类型的梁钢筋架立绑扎装置。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梁钢筋架立绑扎装置,其结构合理、装拆简单、使用方便,保证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及混凝土梁钢筋保护层符合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包括支座、钢丝绳、线圈盒、第一齿轮及第一转轴,支座上固定两根竖直的支撑管,两竖直的支撑管的顶端横向搭接横向支撑管,竖直支撑管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链条传动,第一齿轮边缘固定连接摇动手柄,第一转轴上套入线圈盒,线圈盒与第一齿轮端面固定连接,横向支撑管的中部开设钢丝绳线孔,线圈盒里的钢丝绳从横向支撑管的一端口进入,从中部的钢丝绳线孔出来,钢丝绳的尾端连接吊钩。所述的支座为4mm厚十字钢板。所述的钢丝绳的尾端连接两个吊钩,吊钩钩住起吊横杆的两端,起吊横杆放置于梁面筋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合理、便于拆卸、可以重复使用、对配筋较多的梁尤为实用。(2)、可以很好的起到固定梁钢筋的作用,通过架立的绑扎对照可以很好的判定梁钢筋的偏位情况。如有偏位可以及时的发现,通过调整可以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同时也方便了绑扎,也确保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对板模板与梁模板无任何伤害,提高了工作效率。(3)、操作方便,通用性强,减少人工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的齿轮与链条链接方式示意图。图3为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的支撑管与线圈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的钢丝绳与钢管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为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的实用结构示意图。其中:1a—第一齿轮(28齿直径8-12cm,普通市售),1b—第二齿轮(28齿直径8-12cm,普通市售),2—链条(80-110节普通单车链条,普通市售),3—摇动手柄(10-15cm长铁制摇把普通市售可自制),4—线圈盒(圆筒内径3cm、长10cm,普通市售),5a—第一转轴(20-25mm钢筋),5b—第二转轴(20-25mm钢筋),6—支座,7a—竖直支撑管,7b—横向支撑管,8—钢丝绳线孔,9—钢丝绳(7股直径5mm钢丝绳,普通市售),10—吊钩(直径12mm长20-30cm钢筋),11—起吊横杆(直径20-25mm钢筋,长度根据梁宽选用),12—梁面配筋,13—梁拉钩,14梁底配筋,15—梁模板,16—板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包括支座6、钢丝绳9、线圈盒4、第一齿轮1a及第一转轴5a,支座6上固定两根竖直支撑管7a,两竖直支撑管7a的顶端横向搭接横向支撑管7b,竖直支撑管7a与第一齿轮1a、第二齿轮1b分别通过第一转轴5a、第二转轴5b连接,第一齿轮1a和第二齿轮1b通过链条2传动,第一齿轮1a边缘固定连接摇动手柄3,第一转轴5a上套入线圈盒4,线圈盒4与第一齿轮1a端面固定连接,横向支撑管7b的中部开设钢丝绳线孔8(直径1cm),线圈盒4里的钢丝绳9从横向支撑管7b的一端口进入,从中部的钢丝绳线孔8出来,钢丝绳9的尾端连接两个吊钩10,吊钩10钩住起吊横杆11的两端,起吊横杆11放置于梁面筋下。通过对摇动手柄3的旋转带动第一齿轮1a、第二齿轮1b与链条2的转动使钢丝绳9带动吊钩10垂直向上拉起起吊横杆11。如图3所示,第一齿轮1a、第而齿轮1b、链条2与竖直支撑管7a通过第一转轴5a、第二转轴5b相互连接,第一转轴5a的一端插入第一齿轮1a中心圆孔另一端焊接于竖直支撑管7a上,线圈盒4放置于第一转轴5a与第一齿轮1a中间,线圈盒4与第一齿轮1a中采用焊接或粘接方式使其牢固连接。如图4所示,竖直支撑管7a与横向支撑管7b的架立方式,竖直支撑管7a的焊接要使横向支撑管7b的线圈方向伸出5-10cm,便于钢丝绳9能够顺利的通过人员摇动手柄3使其进入线圈盒4对梁体进行升降和绑扎,竖直支撑管7a的底部分别采用十字钢板支架6固定,支架6厚度4mm,长20cm、宽5cm以保证整个装置在实用过程中的稳定。如图5所示,一种梁筋架立绑扎装置的实用示意图,操作人员摇动手柄3的转动使齿轮带动线圈的旋转,拉动钢丝绳9末端的拉钩10垂直向上的牵制让横杆11对梁体钢筋进行升降和绑扎。竖直支撑管7a与横向支撑管7b均为直径30mm钢管、齿轮采用直径30mm与齿轮1b使用链条2以摇动手柄3形成可正反旋转的链接方式(摇动手柄焊接于齿轮1a边缘),运用齿轮支架旋转杆5a与齿轮支架旋转杆5b焊接于直径30mm钢管7a(钢管纵向),齿轮1a与直径30mm钢管7a中间放置线圈盒4。
友情链接:交换友情链接需要网站权重大于2,网站收录10W以上,如符合条件,请联系QQ:。
行业网站:相关推荐:
400-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服务热线:400-投诉建议:022-
扫一扫,微信关注高智网
高智&让创新无法想象1900万件&专利数据说说钢筋绑扎的方法与安装顺序
核对成品钢筋与料单与图纸是否相符,确定绑扎先后顺序及方法,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绑扎的相关规定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钢筋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柱钢筋绑扎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搭接长度的1.3倍)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⑷ 梁、柱类构件的纵向钢筋搭接区段内:
① 箍筋直径≮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②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mm;
③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mm。
电梯井钢筋绑扎
同一构件中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宜相互错开,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长度为受力钢筋中较大直径的35d,且不小于500mm)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
①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② 接头不宜设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的机械连接接头≯50%;
③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50%。
地坑钢筋绑扎
⑹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接头的百分率≯25%时,最小搭接长度按下表规定:
钢筋接头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小搭接长度(受拉钢筋300mm,受压钢筋200mm)。
应特别注意板上部的负筋,一要保证其绑扎位置准确,二要防止施工人员的踩踏,尤其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防止其拆模后断裂跨塌。
钢筋在砼中的保护层厚度,可用水泥砂浆垫块(限制和淘汰)塑料卡(推荐使用)垫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进行控制,垫块应布置成梅花形,其相互间距不大于1m,上下双层钢筋之间的尺寸可用绑扎短钢筋来控制。
⑽ 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⑾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当有圈梁、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箍筋绑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