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你凭什么上北大一路逆袭考进北大

高三差生自述:埋头素服三缄口 终逆袭北大|差生逆袭北大|高考_新浪教育_新浪网
高三差生自述:埋头素服三缄口 终逆袭北大
  每天听写单词,每天写卷子,每天睡眠不足,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高三孩纸们真心累!
  今天差生高三逆袭北大的故事就是给高三的童鞋以及即将高三的童鞋准备的!据说他逆袭的秘诀是:洁衣、素食、三缄口。家长们记得一定要分享给孩纸们看~
  揣着一篮子计划,我迈入高三
  我本是一个性格开朗、很爱说笑的人,而步入高三,我整个儿变了一个人(后来我同学都说我那时有一个没过程的转变)。
  每天早上,我6点钟起床,洗漱完毕,戴好随身听,塞上耳机,面向墙上的小国旗,听国歌。每当那激昂的国歌在耳畔响起,我的心情激动不已,我感觉自己没有了任何私念,我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动力。啊!我将终生为此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奋斗!
  直到今天,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听国歌,这使我每天都能保持旺盛的斗志。
  听过国歌,我总要锻炼身体,三十下俯卧撑,三十个下蹲动作,然后是朗读英语课文。这之间,我可以把早饭做好,一碗稀饭,两个鸡蛋。
  每天早上7点钟,我准时骑自行车去上学,路上二十多分钟,我总是骑得不紧不慢,我的很多同学反来问我:“你每天花费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那么紧张的高三,你怎么能受得了?”实际上,他们有所不知,来回路上近一小时的效率,要比在教室时高得多。关于这一点我等一下再说。
  我高三的时候,在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上各有“三大法宝”。学习状态方面的三大法宝是“埋头,素服,三缄口。”埋头,即我看书走路时总是低着头,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素服,即我绝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因为我要杜绝自己心中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浮躁。我有两套灰色的衣裤,其中一套屁股后面有补丁,我高三基本上是穿着这两套衣服度过的。
  说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觉得我过于注重细节了,但我认为,这细节是应该重视的,我们年纪还轻,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我很难相象哪个同学在高三整日说笑,整日衣着华丽而能在高三保持平静的心。三缄口,是指对于学习以外的事情我要不说,不说,再不说。
  我的学习方法很简单,只有三条原则,我亦谓之“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即是:“紧跟老师,多次回顾,重视每一次考试。”
  我以前过于自信,喜欢一个人“跑单”,喜欢自己找很多题目,无计划地乱做。高一高二两年的惨败告诉我,那种做法绝对是事倍功半的。
  制定了紧跟老师的原则之后,我每堂课都聚精会神地听讲,做笔记。我把每堂课的重点和疑难点随手编上序号,下课后,闭上眼睛,按序号从头回顾一下每堂课的重点,哪一个想不起来了,就看一下笔记,如果有疑难点就及时问老师,问其他同学,直到把问题弄懂。高三阶段的老师基本上都是非常出色经验丰富的,他们为我们准备的复习内容和习题,基本上囊括了的试点;不过,有一门课——外语,我到最后都没有完全适应那个老师,但我还是坚持贯彻的我紧跟原则,尽量靠近老师的套路。
  我的第二大“法宝”——回顾,尤其使我受益匪浅。我对记忆的观点是:回顾一百次也不为多,而只能使你记忆得更牢固;所以,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回顾每一个知识点。很多问题在初学时没有深入思考,而在回顾的时候,由于时间比较充裕,所以能够将问题向各个方面拓展,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我前面说的骑车上、下学的时间效率高,就是因为每天下学的时候,我可以将全天的学习内容按序号回顾一下(之所以编序号就是为了防止漏下某个题目)。有时候,我回想不起来,就停下车看一下书。每天上学,我总是将前一天的内容在心中过一下,这样,隔了一夜,再次回顾,印象就会更深刻。
  我每天的中饭、晚饭都在学校的食堂吃,晚自修在学校上,每晚9点半离校,10点半准时上床睡觉,绝不熬夜。实际上相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我的睡眠时间是较多的,但与别人不同的是,我睁着眼睛的时间都在学习,包括吃饭、走路、上厕所的时间,我都在回顾,都在思考。
  说到这里,我有点担心,我的方法可能对大多数同学不适合。因为我的方法中一整天都没给自己安排休息时间,这无疑是一种疲劳战术,可是,我确确实实就是用这种战术,取得了胜利。那么,我何以用此疲劳战术而不感疲劳,反而“越战越勇”呢?我想,我并没有惊人的体力,所有这一切,都应归功于那巨大的动力,那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终生的志向;所以,我再次强调一下这动力的重要性,没有思想动力,方法再好,都没用。
  我们接着谈我的第三大“法宝”;重视每一次考试。高三的考试非常频繁,很多同学到最后都考麻木了。我不同,我重视每一次考试,不管大考小考,我在考前都认真准备,考后认真总结。为什么要这样重视每一次考试呢?因为我需要信心,需要一个平静的心态。
  我永远忘不了我的“平型关大捷”:开学一个半月,全校的毕业生将举行力学部分的物理统一考试。我们在前半个月知道这个消息,其他同学都不以为然,都在进行全面复习,而我在那半个月则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物理上。我把老师上课讲的每一道题目都弄懂弄熟了。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得了98分(百分制)。全班第一,全校第三。那对我真是极大的鼓舞,你知道我多么需要那种鼓舞吗?我的物理一直不行,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只得了53分。这次,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格外敬佩的目光,我两年来第一次获得这种目光。
  我真的有点飘飘然了,有点想骄傲,可是我很快平静下来。这算不了什么,也说明不了什么,只是我自己为了鼓励自己的”军心“而实行的一步策略而已。我还是原来的我,还没有取得太大的进步。我这样告诫着自己。老师做试卷总结的时候,我认认真真地听着、做笔记,那道做错的填空题,我把它背了下来。
  以后的每一次考试,我都认真准备,而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要进行仔细的总结。这一点,实际上对整个高三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整个高三阶段有一半时间都是在考试和讲试卷,如果不能学会认真总结试卷,那就很难谈进步。我总结试卷的方法是一个词——回顾的时间将它们归类,串成一串,由点到线到面。开始的时候,感觉要背的东西太多了,但坚持到最后阶段,我发现难得有什么东西再需要背了。
  看到我高考的结果和我刚入高三时的成绩,你一定觉得这是奇迹,我也不否认这样讲,因为我自己的一个口号就是“创造奇迹”;但事实上,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踏踏实实地走,不敢有半点浮华。
  我们学校的高三,毕业有五次大的模拟考试,差不多两个月一次,第一次我在全校排第九十八名,全班第十九名;第二次全校第九十六名,全班第二十二名;第三次全校第三十名,全班第五;第四次全校第十,全班第二;第五次我因故没有参加。
  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用这样的方法,度过了自己的高三,可以说每天都在进步,但这中间,也不能说没有痛苦,没有烦恼。只不过,我自己调节得比较好,尽量缩短了那些状态不好的时间。
  我的心理调节
  高三阶段,每个同学的压力都是很大的,如果摆不正自己的心态,就很容易在思想上徘徊不前,而徘徊的时候一长,就很容易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导致没有信心,没有兴趣,厌学等“高考综合症”。
  我从小就喜欢长跑,参加过多次长跑比赛:高一时拿过我们学校冬季越野赛的第三名。对于长跑,我有一个体会:平静的时候,跑得最好。心情烦躁、没有信心的情况下去比赛是必输的,而过于激动、拼命要求自己要怎么样怎么样,也很难在长跑中取胜,因为那种状态下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前工后拙。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好呼吸,大脑保持平静,什么都不去想,只要求脚下不停地跑。我现在回想起来,高三阶段,不就是一次长跑比赛吗?跑道很长、很远,在这条跑道上,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想跑得快,只有保持平静的心态。
  我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差不多每天都记日记,我现在翻开那时的日记,满眼都是悔过和决心,这该是我当时心境不平的起源,而当时心境不平,又是我那时成绩不好的起源;而在高三阶段,我仅在1997年元旦做过一次总结和计划,其余我的日记是空白。当然,这不说明我高三时思想没有过徘徊。每个人的情绪都是有周期性起伏的,我也一样,只是我每次情绪不好时,都会告诫自己:“这是情绪低落期,脚下莫停,平静地跑,尽快度过困难期”。这个方法可以说屡试不爽,是我高三阶段始终保护良好状态的一剂良方。
  心理调节是需要战术的,说起来有点像自欺欺人,可实际上,这是非常必要的。那一次物理考试奠定了我的信心基础,后来,每当我感到自己缺乏信心时,我便“如法炮制”,专攻某一考试。我认为,取得好成绩,是鼓励自己的最好办法。
  第五次模拟考试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已具备了夺魁的实力,但我却“战略撤退”了,因为那时已是6月底,如果参加了,考得太好,我会滋生骄傲情绪,考得不好,容易焦躁,所以我索性不考了。
  心理调节的第二法宝,我的体会便是自我暗示。很多事情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就在于你自己怎样看待,从这个角度去看,你可能会觉得很倒霉,而换一个角度来看,你可能很振奋。
  很多同学,遇到一道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可能很沮丧,说“倒霉,又错了一道”。而我却自我暗示自己,有“财产进账”了,所以我反而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一定要将它弄懂,弄会。我每天晚上按序号回顾我的疑难点时,总是“如数家珍”。
  我的自我暗示法最成功的范例莫过于高考那三天了,7月6日早上起来,我就感觉到自己感冒了,但我还是坚持学习。我觉得,为了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应该学习到最后,而“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的说法是不科学的。7日早上,我已经发烧了,我的情绪受到了影响:我平时很少生病的,怎么偏在这节骨眼上感冒,真是老天爷不长眼!当时,父母、亲戚都不在身边,因为我事先告诉他们都不要来,我说我需要清静;我那时真有点焦躁感。后来,我恍惚想起像有人说过:人在发热的状态下头脑的兴奋会更高,思路会更敏捷。我拼命在大脑中承认这个观点,于是,我很快恢复了自信,于是,我赢了……
  关于心理调节,我还有两点要补充。
  第一,作为一个“差等生”,你可以定很高的目标,但你必须承认你自己的“差”,你才可以使自己获得一个平静心态。第二,人的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不断地磨炼。我每天早上起来总要锻炼身体;每个周末总要来一次三千米跑;我整年都洗冷水澡……。这一切,使我始终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我现在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文章,每一笔都是我用心写的,但很多观点,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很笨拙的、很偏激的。我在这里想强调的一点是:在学习的旅途上,没有固定的动力,也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你若想成功,你就必须找到能够持久推动你前进的思想动力和一大套最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永远不要迷信别人。
  该说的,说得差不多了。回想起那紧张的高三,我从心底里为成绩不好的同学加油,因为我深知“差等生”的痛苦,我从心底里希望,天下每一个“差等生“都能在高三时大翻身,考上自己心中的大学!
  本文摘自《》博客,点击
  更多信息请访问:
扫描二维码关注“广东高考圈”“高三党”“高考家长圈”公众号,轻松应对高考
广东高考圈
高考家长圈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166人已测试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成绩倒数怎样考上北大-1
成绩倒数怎样考上北大――何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高考成绩倒数怎样考上北大――何《中国青年报》 2011 年 01 月 31 日 12 版) ( 几乎所有认识孙...
我是怎么让成绩倒数第一的女儿考入清华大学的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我...大学啊”,她充满信心地说“暂时没有信心走进哈佛, 但是我有信心走进清华、北大...
完美逆袭考过倒数成绩中游的我凭什么上北大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完美逆袭...但是自己真的好害怕, 好害怕高考时候如果考不好怎么办,万一考个一本线刚过...
差生如何考上北大_其它课程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我是如何考上北大 张春风 我...我们学校抓高三的资深老 师,按成绩档次分批找学生单独谈话,我是最后一批倒数第...
让倒数第一考上北大_专业资料。龙源期刊网 .cn 让倒数...他们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学习成绩不好、不知道该怎 么学或根本不爱学,等等。 “...
一位母亲用七招让成绩倒数的女儿考入清华_育儿理论...一位母亲, 是如何让小学还是倒数几名的孩子考入清华...暂时没有信心走进哈佛,但是我有信心走进清华、北大”...
期中成绩倒数原因分析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期中考试成绩倒数原因分析下寨...成绩倒数怎样考上北大 2页 1下载券 上海暑假补习班成绩倒数... 1页 免费
成绩还是倒数几名;进高中时,也不是考进去的,成绩...确 实如此,没有充沛的精力,怎么可能有好的学习成绩...暂时没有信心走进哈佛,但是我有信心走进清华、北大”...
从倒数第三到考上北大 高考生分享成长心得长郡中学高三0601班被称为“史上最牛班”, 全班54人全部上一本 分数线,30人成绩达600分以上。昨日,由“史上最牛班...【高中生】高中生微信文章_高中生微信公众号
最新高中生资讯二本逆袭北大 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复习心得-东北大学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二本逆袭北大 新闻传
二本逆袭北大 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复习心得
作者:佚名
编辑:李佳琪
来源:新东方在线
更新日期:
浏览次数:次
  我叫孟艳芳,是山西人,本科就读于山西省运城学院——一个四五线城市的小二本,这样的学校有一个不同于三本的好处,就是学习氛围还比较浓,大学四年没有养成什么坏毛病,仍然可以坐下来安静学习。  我决定考研是在2013年4月份,本科专业是旅游管理,考研选择了新闻传播专业硕士。首先,我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在学校广播站工作过,经常主持学校的晚会,喜欢写作,喜欢表现自己;其次,我本科专业有学过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与媒介组织管理有相通的地方,关于新媒体的利用研究,在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者出游决策的影响方面,本科课程打下了一些基础;最后,专业硕士相对于学术性硕士难度小一点,毕竟跨专业,与科班出身的同学们比起来,专业素养还是差一点的。大家最好奇的肯定是,我为什么报北大,凭什么报北大,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为了刷学历,我就是要逼自己一把,非北大不上,而且,我绝对不会再考第二年。我不需要任何人告诉我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我只想用我的行动告诉所有人,一切都是可能的!  四月份我在网上查阅了相关书籍,开始着手准备一些专业书,专硕年限短,没有指定书,我就根据一些师兄师姐的经验指导不停收集,一直到复试前三天,只要听到有关的著作,我都会拿来看,给大家总结一下。基础的有国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许静的《传播学概论》、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琨译的《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谢新洲的《媒介经营与管理》。这些书都是特别基础的,可以让跨专业考生入门。关于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书籍有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李琨的《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陈阳的《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袁方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有关传播效果研究的书籍有洛厄里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约翰费斯克的《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吴靖译的《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后期就可以看一些提升的陆扬的《文化研究导论》,还有《传媒批判理论》、《传媒文化研究》,《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利用研究》,勒庞《乌合之众》、胡泳的《众声喧哗》,另外《娱乐至死》、《身份与暴力》、《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似乎是茶余饭后必读的吧。北大的还有杨伯溆的《因特网与社会》、《平台魅力与舞台诱惑》、《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谢新洲的《手机媒体》,《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网络传播概论》。新闻学方面的专业技能也要掌握,刘明华的《新闻写作教程》和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很全。这些林林总总也是我一路摸索出来的,当时找不到资料的时候我就想,等我考完了一定要把我所知道的都贴出来。  专业课一的考试形式是五道论述,专业二是一道论述和一道新闻写作,没有名词解释也没有选择判断,所以平时要在看书的过程中注意一些专业术语的掌握,切不可大白话。在后期自己要尝试答题,思路要清晰,论文的格式,一条一条层次清晰,考试时就不至于因为紧张涂涂抹抹了。  除了两门专业课,还有政治,英语二。虽然是党员,但我是一个理科生,政治的知识几乎空白,英语一直在坚持学习,但是基础较薄弱,四级489,六级360。这就是我当时的现状,而我的目标是北大,只有半年的时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总分380,两门专业课240,两门公共课240。  联系新东方报班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份,我报了七月二十号到八月十四号的强化班,以及十二月七号到十二年月二十二号的冲刺班。七月十四号我从山西坐夜车到了北京,感觉身体不舒服,在等待开学期间,到解放军306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右侧乳腺纤维瘤,直径一厘米,需要立即住院,可是手术需要排到七月底,我就是不做这手术我都不能不上课去,当时我妈吓哭了,好说歹说,医生给加了号。16号上午进行完一个小时的手术开始打点滴,昼夜不停,19号下午我回到宾馆,20号,上身缠满绷带按时坐进了教室,老师们讲课非常幽默,政治让我听起来很着迷,真想一下子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自己的脑子里。英语从长难句开始,结合真题进行字斟句酌的学习,由于是前期,老师们都力求照顾到尽可能大范围的学生,听起来一点不费力,王江涛老师讲课风格自由风趣,我对作文的害怕和打算要凑合了事的想法都一扫而光,我觉得我是可以拿高分的,这令我很鼓舞。那几天唯一不舒服的就是教室很热,老担心刀口感染,隔几天就要跑医院复查。现在想起来,我很感谢当时坚强的自己。  课程结束后,我很珍视上课时做的笔记和老师提到的一些学习方法,回来后没事就翻。单词书用的是俞敏洪老师的,作文有老师印好的讲义。我把之前盲目做的乱七八糟模拟题都扔了,买了近三十年的英语一真题,认真做,有时间就念,一方面找语感,一方面熟里面的单词,只留下近三年的用来临考模拟,剩下的最后做到了看到题就知道哪个类型的题,对应第几段,考点是什么。从最初的四五十分到了最后模拟70(正负2分),其实说白了,这些真的是练出来的,跟智力没多大关系。写作,按老师说的背,在课上老师让背的东西我一定要在规定时间背会,自己课下自制力差,课上再不听老师的,那指定没救了。政治我把教材一本本都拿出来看了一遍,最笨的办法了,同学们都笑我,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要是一开始就看辅导书,我这辈子都不会搞清楚的,看完教材,结合辅导资料背了两遍,冲刺班的时候老师总结的讲义非常好,又记了一遍,最起码心里觉得很踏实,其实我们紧张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尽力。  九月份到十二月份,我每天都是六点半起床,八点之前进教室,晚上宿舍十一点熄灯,十点四十回去,中午休息四十分钟,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前期给专业课的时间比较多,后期早上背政治和英语,专业课时间少了一点,但效率一定要高,不要吃吃喝喝看手机撩闲天儿,有时心情低落,就去操场念真题的阅读理解原文。十二月份到考前,我住在外面,五点半起床,十二点半睡觉,中午休息半小时,早上喝咖啡,晚上喝浓茶。考试的时候很兴奋,身体状况很好,饮食正常,作息照常。考完后回家过年,仍然正常看书,不出门,谢绝一切名义的同学聚会,这段时间主要是练英语听力,看专业书。考试结果政治63(不理想),英语二71,专业课一共253,总分387。公布成绩后两个星期就开始要复试了,我之前的准备是英明的。我提前五天到北京交材料,在宾馆看书,每天只睡3小时,不给家里打电话,因为一张嘴就是专业书上的东西,满脑子全是。复试当天,我觉得嘴不是自己的,说个不停。复试分为两部分,第一天半小时的英语听力,一共30个小题,合3分,第二天面试,开始是英语口语对话,问一些基本问题,学术背景,研究计划等等,然后一共十道专业问题抽题回答,相当于一个小的论述题。  拟录取结果复试完第三天就公示了,北大向来高效率。25个人,我排第6。我已经出离兴奋,只是感觉绷紧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然后迅速病倒了。  写到这里,我觉得让大家失望了,我没有什么复习技巧,也没有什么捷径,都是最笨的办法,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当你走进新东方的教室,你一定要相信老师,不要固执着自己的想法,我们是为了考高分,只要能提高分数的办法,就要去琢磨。  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年,我不觉得自己苦,我终于全力以赴地做了一件事,对得起自己了。  “如果在你的有生之年不能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那么,你这辈子就白活了。”  同学们,加油吧,未来就牢牢握在你自己手里!
更多资讯请关注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7高考备考经验:学渣逆袭北大!凭什么?
谁生来也不是学霸,学霸之所以为学霸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更是用对了方法,2017高考备考经验为大家详细分析学渣逆袭北大的经验,如果你也想要成功,不妨来看看吧~
对于逆袭,学霸这么说~
今年已经是在这个园子里待的第二年了,看着一届又一届的新生拉着行李箱走进校园,懵懂无知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不知道是为什么,每年高考前我还是会和高三那年一样,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已经高中毕业两年的我竟然还会那么紧张、那么期待,也许,是那一段记忆真的太深刻了吧。
坦白的说,我不是一个尖子生,没有竞赛成绩,也不会像很多学霸为了一两分和老师争辩很久,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所有学生有过的痛苦、迷茫、失落、不知所措、指责,我都经历过。身边的人都只看到了我高考以后进入北大的光环,但很少有人知道曾经的我经历过多少。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要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上学,同时也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不得不一直和爸爸一起生活,妈妈在原来的城市工作,我变成了一个隐形的&单亲&孩子。
内向、叛逆就是我的代言词,身边没有熟悉的朋友,又不爱和身边唯一的亲人父亲交流,慢慢的,自己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懂得如何交流。每天就是按部就班的上学、写作业、考试,不愿意也不敢去问老师、同学问题,不会的题目看看答案就过了或者直接空着,有什么心事也都自己藏在心里。
初一的第一学期期末,是我最难忘记的一次考试,语文班里倒数,平时比较擅长的数学连平均分也没有上,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真的绝望了。
我知道这样的成绩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意昧着我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孩子,自己以前一直以为的&我还可以&其实都是错的,北大,这个词,对于我来说,真的太远了。我有什么能力去攀上那样的一座高峰?未来的我,又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呢?
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拿到这样的分数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去面对爸妈和老师。那天晚上,自己哭了,哭得很厉害,感觉压在心中好久的情绪都在那一刻释放出来了:寂寞、无助、绝望、痛苦。
&我努力了,真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学习,为什么还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我一遍一遍的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世界这么不公平。我以为自己足够努力,但也只是自己以为而已,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因为你说你尽力了而给你好的结果。
看着满数学卷子上的红色批注,真的像是在我的心上一刀一刀地在割。成绩出来前我极其自信地给爸妈说这次我数学如果上不了110(满分120)都说不过去,因为这些题目我都会,而且它们真的是很简单。
我的浮躁、我的自以为是让我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只是当初不知道罢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来克服粗心这个问题,成绩提高了不少,但还是处于中游,而且从那次考试之后,自己曾经有的自信似乎全都消失了。
每年高考出红榜的时候,看着那些考上清北、上交、复旦、浙大的学长学姐,满眼都是羡慕。清北?那是我做梦也许都不会梦到的地方,真的太远了。身边的老师、同学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样的一个学生可以上北大,好好努力努力上个浙大啥的还是有可能的。
是的,我承认,我当时的想法和他们一样,甚至觉得全国前十所大学对我都是那么遥远。
每当身边的家人、朋友、叔叔阿姨讨论高考的时候,我都躲得远远的,因为我害怕他们说到我,真的,我真的已经没有多余的自信可以被消耗了。
老师、家长似乎真的都是很喜欢及其拔尖的学生,可惜的是,我不是。我也是那么的渴望有一天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我渴望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不再让他们为我操心。
但是,似乎真的太难了。
进入高中,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转折点。
其实现在想想,真的很感谢曾经跟我说这样一句话的老师:&升学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一切都可以从零开始,大家又重新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是啊,结束,也是开始。
我比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成为那个有一天站在主席台上和学弟学妹讲授经验的人。所以我想改变。
我开始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从原来的做完变成现在做到最好,每一处细节都强迫自己处理到完美的程度。爸妈也非常鼓励我要去多问,他们经常说&怕什么,老师都喜欢爱问问题的孩子&。说实话第一次问老师问题的时候真的好紧张,生怕老师会骂我这么简单的问题还不会。
但是,爸妈是对的,老师真的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的回答,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第一次发现原来阳光、蓝天、这个世界都这么美好。
我试着去和身边的同学、老师多沟通,发现每个人都很友好,原来真的只是待在自己的圈子里太久了,把自己的心禁锢了而已。
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微信 公众平台 :二维码扫一扫 热点资讯全知道微信账号:gaokao51edu
QQ群:关注精品学习网高中生频道新浪微博
@精品高中生频道
频道相关推荐
【高考热点查询:||】
【高考冲刺:|||】
院校所在地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其它中央部委
院校类型工科农业师范民族
层次本科高职(专科)
地区批次线查询
考生所在地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科目理科文科综合其他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高校查询分数线
考生所在地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精品学习网()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高中生学习资料库
新课标Ⅱ卷
新课标Ⅰ卷
综合能力测试文
综合能力测试理
综合经验最新更新
学习在线查询工具
频道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科学渣逆袭考上北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