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治疗好吗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补阳还五汤真的可以治疗脑出血后的偏瘫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补阳还五汤真的可以治疗脑出血后的偏瘫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补阳还五汤是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对脑出血恢复期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帮助,还可以配合针灸治疗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第一次改良:就补阳还五汤而论, 《医林改错》剂量为:黄民 50~100 克,当归 10
克,赤芍 7.5 克,地龙 5 克,川芎 7 克,桃仁 5 克,红花 5 克,同样用于中风(ct 诊断 脑血栓形成)
,中老年体质较好而无其它器质性病变的病人连用两周却不显效.通过剂量改 良为:黄芪 500 克,当归 20 克,赤芍 20 克,地龙 25 克,川芎 20 克,桃仁 20
克,红花 50 克,陈皮 20 克,用药 5 剂后大有成效.
补阳还五汤第二次改良:通过大量的(近 100
例同类病人)临床应用,经改良后的补阳还五汤尚有不足之处.中医认为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和脑血管痉挛病人,均属中风的中经络范畴,中风病因是风痰入络而致瘀血阻滞.所以,又改良为:黄芪
500 克,当归 20 克,赤 芍 20 克,地龙 25 克,川芎 20 克,桃仁 20 克,红花 50 克,陈皮 20
克,僵蚕 20 克,蝉衣 50 克,防风 10 克,荆芥 10 克,半夏 10 克,而后又用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甚至无后遗 症.
补阳还五汤功用是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生用黄芪大剂量则力专而行走,周行全身,
大补元气而起痿废.配其它六味活血,祛瘀之药不在于逐瘀,而在于活血通络,所以,用大剂量黄芪为主药的目的,就是用补气来行血通络,第二次改良再加上搜风祛痰之药,效果更是显著.笔者仅仅把补阳还五场的个人应用体会介绍给大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启迪广大医务人员能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妙方,服务于广大患者.
我在临床治疗基本是每一个月都要用到补阳还五汤,因为,这几年我的只要治疗的病人大部分是心血管有毛病的。我现在谈两三个病例大家指点。一个是出家人,男
65岁,左手整个发褐不灵活,三剂有效,八剂痊愈。第二个,是我们这里公安局长的父亲68岁,中风八年,三个月可以下地,自己照顾自己。第三个是现在治疗的一个南下干部是北方的人,在我们南昌工作。女70多岁,用了七剂效果好,现在改地黄引子加减,还在治疗中。我说这些就是将我临床的经验告诉大家,只要是症符合,就可以大胆用,用我父亲的一句土话来说:“黄芪。葛根等是饭药”话糙理不糙,哈哈,见笑了!另外,前几天我还有用在一个福建老干部出现中风预兆,手麻,眼睛花,走路不稳定。三剂就好,这个这是电话开方。另外告诉大家的是黄芪是先煮代水煎其它的药。
&&&&&&&&&&&&&&&&&&
关于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临床操作:
  1.中经络
  [治则]&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处方]& 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加减]&
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
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两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2.中脏腑
  [治则]& 醒脑开窍,兼开窍启闭,回阳固脱。
  [处方]& 水沟、内关。
  [加减]& 闭证加十二井穴、合谷、太冲;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呼吸衰竭加气舍。
  [操作]&
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水沟用雀啄法,以患者面部表情出现反应为度;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适宜技术
  1.平衡针法
  [取穴]
  (1)上肢屈肌侧:极泉、尺泽、大陵。
  (2)上肢伸肌侧:肩髃、天井、阳池。
  (3)下肢伸肌侧:血海、梁丘、照海。
  (4)下肢屈肌侧:髀关、曲泉、解溪、申脉。
  [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置体旁,手臂伸直,掌心向躯干;患侧下肢自然伸直,腘窝处垫高15厘米左右,支撑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手法]
  弱化手法:先取上肢屈肌、下肢伸肌侧穴位,消毒穴位后,快速刺入各穴,得气后每穴行柔和均匀的捻转手法一分钟。技术标准:进针动作轻柔,快速刺入皮下,捻转角度为90°±,频率为60±次/分,以不出现肌肉抽动为度,出针轻慢。
  强化手法:取上肢伸肌、下肌屈肌侧穴位,常规消毒,快速刺入各穴,得气后每穴行较强的提插捻转手法一分钟。技术标准:进针动作柔和,快速刺入皮下,根据肌肉丰厚度,提插幅度1~3厘米,频率为60次±/分,捻转角度为180°±,频率为60次/分,以出现较强针感为度,出针较快。
  留针30分钟,出针前分别用上述手法运针一分钟,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之间隔两天,连续治疗观察3~4疗程。
  2.头穴透刺
  [处方]
  意识障碍较轻:神庭透上星、太阳。
  精神症状:神庭透上星、曲差透五处、本神。
  头痛:太阳透上关、风池。
  尿便障碍:四神聪透百会。
  失语:风府透哑门。
  面瘫:地仓透颊车、下关。
  吞咽困难:廉泉、金津、玉液、海泉、风府、风池、翳风等。
  瘫痪:百会穴透太阳穴连线平均分4段,依次分别针4针。
  感觉障碍:络却透承灵透悬厘。
  眼球运动障碍:印堂、太阳。
  [操作]&
采用快速进出针、快速小捻转间断针刺方法。以28号1.5寸针灸针首先垂直刺入皮下或头皮帽状腱膜下后,以15°角的针刺方向沿头皮或皮肤轻微、快速、不捻转刺入一寸。太阳、风池、下关、廉泉、金津、玉液、海泉等穴位按选穴方向采用快速直刺或斜刺,刺入一寸。采用快速捻转实行针刺手法的同时,患者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运动、语言、吞咽等神经功能锻炼。每日治疗一次,每周6次,每周停针一天,28天为一疗程。
  其他疗法
  1.头针
  [取穴]& 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 2线。
  [操作]&
选毫针与头皮成30°角入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隔日一次,3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2.穴位注射
  [取穴]& 风池、肩髃、臂臑、曲池、外关、肾俞、伏兔、足三里、飞扬、悬钟。
  [操作]&
每次选用2~3穴,诸穴交替使用。中药制剂可选当归、丹参、红花、黄芪、夏天无、徐长卿等;西药可选用三磷酸腺苷、烟酸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ATP、辅酶A等。每天或隔天一次,每穴注药0.5~2毫升。每天或隔天一次,5~7次为一疗程。D4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
详细文章参考:/thread-.html
&&&&&&&&&一.脑血管病
(1)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
补阳还五汤+四藤汤(红藤.络石藤.海风藤.鸡血藤)+扩张血管药+抗凝剂。
&&&(2)脑血栓
A.(补阳还五汤-赤芍+丹参.桂支.葛根.桑枝.川牛膝.鸡血藤.童便引为基础方)+针灸+低右
B.&&脑血栓气虚血瘀型(中风中经络型)
&补阳还五汤+牛膝.鸡血藤.甘草),而中风中脏腑禁用(扩血管强)
(3)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针灸.加减
&&&1.语言不利.喉间痰鸣+陈胆星.天竺黄.广郁金.远志肉.水节菖蒲.
2.半身不遂+紫丹参.稀蔹草.怀牛膝.大活络丹
&&&3.病肢轻冷不和+紫丹参.大白芍.川桂枝
&&&4.口眼歪斜+白附子.炙全虫.炒僵蚕.
&&&5.BP偏高+石决明.稀蔹草.车前子.桑寄生.治疗30例.1——2月.有效24例
&B.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补阳还五汤+僵蚕.蜈蚣.甘草等.
&C.脑出血恢复期(补阳还五汤+党参.生地.石决明..桑寄生)+针灸。
&D.脑出血急性期:&&
&&&>&&补阳还五汤
E.脑出血清醒期:&&
&F.SAH恢复期
&G.认为2个月疗程比较合适
&二.&&脑外伤
&& & ⑴
慢性硬膜下血肿(&&补阳还五汤-川芎.桃仁.地龙+丹参.地鳖虫),2——8W
&& & ⑵
1例严重脑外伤.颅内血肿.昏迷30天,手术清除血肿200CC仍然不清醒。采用→(补阳还五汤+丹参.杏仁.鲜石菖蒲.广郁金.炒枳实.淡竹沥.广犀角.野人参)。20剂后,意识清醒。
&& & ⑶
脑外伤后遗症:补阳还五汤加味
&&&三.脑缺氧
&& & ⑴
急性CO中毒缺O2性脑病: 补阳还五汤
&&&⑵.CO中毒后遗症:&&补阳还五汤+菖蒲.茯苓.牛膝.佩兰.苡仁)+针灸。
四.脑动脉硬化
&&&⑴.脑动脉硬化麻木(补阳还五汤
-地龙+丹参.陈皮.鸡血藤.半夏.胆南星)。
&&&⑵.脑动脉硬化眩晕.脑中空虚.思维迟钝.健忘(补阳还五汤+升麻.葛根)
&&&五.坐骨神经痛:
&& &补阳还五汤
+党参.鸡血藤.桂枝.甘草。
&A.脾胃虚弱+白术.茯苓.山药.山查.陈皮等.
&B.肝肾阴虚+枸杞子.虎骨.菟丝子.枣皮.牛膝.龟板.女贞子.
&C.气虚血虚明显+首乌.阿胶.熟地.黄精.茯苓
&D.风胜+羌活.防风.秦艽.乌梢蛇.
&E.寒胜+生乌.细辛
&F.湿肿+苡仁.通草.桑枝.毕懈.
&G.痛胜伸屈不利+川断.木瓜.元胡.川楝子.
&服药8——25.100例&&98%有效
&& & ⑴
120例.气虚血瘀者19例用补阳还五汤;痰瘀互蕴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导痰汤化裁。
⑵外伤后神经衰弱综合征(黄芪.地龙.防风.石菖蒲.麝香.老葱.生姜),20剂后痊愈。
小儿麻痹症
&&&⑴.补阳还五汤+淫阳合:
&A.瘫痪早期+全虫.蜈蚣
&&&B.上肢瘫+桑枝
&&&C.下肢瘫+牛膝.
服药25——85天不等,都有效
&&&⑵.一例重症小儿麻痹症,四肢瘫,呼吸麻痹,补阳还五汤加味,间歇使用半年,痊愈。
八.& &其它
⑴.急性脊髓炎,病初夹外邪( 补阳还五汤+灵仙.防风.细辛);
⑵.球后注射药物致运动眼神经麻痹( 补阳还五汤+VB1.烟酸)20——30天均愈。
⑶.复视(补阳还五汤+益母草.鸡血藤.牛膝)
⑷.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补阳还五汤-桃仁+牛膝.西药),有效。
⑸.震颤麻痹(补阳还五汤+全虫.蜈蚣.天麻.巴戟天.丹参.木瓜)52剂有效。
⑹.神经根炎后遗症:补阳还五汤+党参.白术。
⑺.局限性:气虚血虚.筋脉失养用(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2月有效。
⑻.末梢神经炎.进行性肌萎缩&&补阳还五汤
⑼.GB.补阳还五汤+丹参
⑽.癫痫&&补阳还五汤
&& & 注意:1.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脑血管病后遗症,以40——60剂为宜。配合西药更好。&&
凡是气虚血瘀的神经科病例均可用。随症加减效果更好。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新用。
一& 雷诺氏综合征
孙某,女,32岁,教师。初诊日。
病史:患者因工作单位离家较远,长期骑助力车上下班。近三年来,时常出现双手色白,畏冷,麻木,疼痛,受凉时症状明显,冬季尤为严重。西医诊为雷诺氏综合征。
治疗经过:刻诊,双手色白,局部青紫,麻木疼痛,不能接触冷水,上班途中疼痛尤为明显,有时不能完成书写,得暖后证情略有缓解,体倦乏力,纳食尚可,大便时溏。触摸其手,冰冷异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缓无力。证属气虚寒凝,血脉瘀滞。治以益气散寒,活血通络为法。生黄芪60g,当归12g,川芎6g,红花6g,地龙6g,白术10g,姜黄10g,桂枝10g,夜交藤20g,丝瓜络10g,甘草3g。7付,每日一付,水煎服。嘱注意防寒保暖,忌食寒凉之品,常食羊肉。一周后复诊,双手冷痛症状有所缓解,青紫已经消退,乏力症状亦减轻,食欲佳,大便成形。上方加炮附子5g,先煎30分钟,14付。三诊,双手已有血色,乏力、怕冷感不明显,时有麻木及疼痛,可以正常完成课堂板书和作业批改。舌质淡红,台薄,脉和缓有力。患者对治疗十分满意。改服原方10付以巩固疗效。
按:西医认为本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对称性的紫绀、发白、潮红,伴有感觉异常及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因可能为交感神经活动亢进,使末梢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而形成。本病属中医学“寒厥”范畴。其病机多为素体不足,外感寒邪,留滞血脉,血脉痹阻,气血不畅,肢端失养所致。治疗当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为法。方中黄芪补气行血,当归、夜交藤养血行血,姜黄、桂枝、炮附子温经通络,川芎、红花、地龙、丝瓜络活血通络,少量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众药合用,阳气得以温通,血行得以改善,则病症自除。
二& 下肢深静脉血栓
贾某,女,44岁,个体老板。初诊日。
病史:患者起初因外感发热而卧床休息治疗,三天后出现左下肢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肢体肿胀,至市某医院住院治疗,经过CT、彩色B超等检查,确诊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溶栓等治疗,二周后证情好转出院。
治疗经过:刻诊,左下肢肿胀,疼痛,夜间痛甚,行走不利,体倦乏力,纳谷正常,二便调。舌质淡紫,有瘀斑,苔薄,脉象沉细涩。证属气虚血瘀,脉道不利。治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为法。生黄芪40g,当归尾10g,川芎6g,赤芍6g,桃仁6g,红花6g,鸡血藤20g,牛膝10g,姜黄6g,地龙6g,元胡10g,水蛭3g,甘草3g。7付,每日一付,水煎服。一周后复诊,下肢肿胀明显减轻,疼痛缓解,体力有所恢复,可以短距离行走。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半月后,独自来诊,下肢络有浮肿,疼痛已除,苔、脉如常。原方加减继续服用。二个月后回访,左侧下肢肿胀已除,无疼痛感觉,活动如常。日,彩超示左下肢静脉瓣功能异常,未见血栓。
按:本病属祖国医学之“脉痹”范畴。其病因主要为久卧伤气,气血运行不畅,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液外益,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而成。临床以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扩张为主要表现。中医治疗当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为法。方中黄芪补气行血,当归尾、鸡血藤养血活血,川芎、桃仁、赤芍、红花、牛膝、地龙、水蛭活血通络,姜黄活血散寒通络,元胡活血通经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在治疗过程中,当防止发生血栓脱落而产生肺栓塞,故而在治疗时不可急于求成,宜图缓效,方中黄芪剂量不宜过大,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活血药物的剂量,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漫漫消融。
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李某,女,72岁,农民。初诊日。
病史:患者1个半月以前出现右脚怕冷,大脚趾疼痛不适,,行走不利,夜间疼痛较剧烈,未予重视,半月前发现脚趾色暗,局部有渗液。后由其子带至当地卫生院诊治,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过抗炎等治疗,效果不佳,外科建议行截肢治疗。
治疗经过:刻诊,右脚发凉,色青,不能行走,右侧大脚趾色黑坏死,破溃,有渗液,脚部疼痛剧烈,夜间因疼痛而不能入睡。食欲不佳,大小便尚调。舌质络紫,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血瘀滞,脉络闭阻。治以益气温阳,活血祛瘀为法。生黄芪80g,当归尾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赤芍10g,白芍20g,元胡20g,姜黄10g,桂枝10g,忍冬藤30g,牛膝10g,甘草5g,7付,每日一付,水煎服。一周后,其子来诉,服药后疼痛大减,夜间已经能入睡,坏死脚趾局部渗液明显减少。原方加减,继续服用30余剂。三诊,患者右脚肤色正常,无畏冷感觉,疼痛已除,坏死部位创面已经愈合,局部色泽略暗,能够拄拐杖而行。
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四肢末端,尤已下肢多见,初期局部怕冷,皮肤颜色苍白,继则疼痛剧烈,坏死发黑,甚至脱落。此病祖国医学名为脱疽,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即有:“发于足趾,名脱痈,其壮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亦”的记载。其病因主要为脾肾不足,寒湿侵袭,凝滞脉络所致。治疗当以补气通阳,活血化瘀为原则,努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坏死肢体的创面愈合。用药方面遵循补阳还五汤之方意,重用黄芪补气行血;当归尾补血活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地龙活血化瘀;桂枝、姜黄温通阳气,活血散寒;白芍、元胡止痛;少量甘草以调和药性;忍冬藤清热解毒,兼通经络,以防治局部感染。
小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补阳还五汤重补气以促血行,此为立方之本意,故而在临床使用上一定要抓住气虚血滞这一主要病机,随证加减,不可拘泥于西医所诊之病,只有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
  1)本方证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以正气亏虚为主,原书称为‘因虚致瘀’,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
  2)使用时,以病人清醒,体温正常,出血停止,脉缓弱者为宜。
  3)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4)高血压患者可用,但正气未虚者慎用,阴虚阳亢,或阴虚血热,或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运用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七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功在益气活血,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笔者根据其益气活血通络功效,广泛用于临床难治之症,常获良效,举隅如下。
  1 脑血管病后遗症
  石某,男,55岁。
  患者因脑血栓住院抢救治疗后,右侧肢体瘫痪不用。语言謇涩,胸闷不适,喉间痰声漉漉,伴关节肿痛,舌苔薄腻边有紫斑,脉弦滑。此乃气虚不能运行血液,痰瘀阻于脉络,拟补阳还五汤合开窍化痰。
  黄芪60g,当归5g,赤芍10g,红花5g,桃仁6g,川芎8g。
  地龙10g,牛膝10g,川菖6g,胆星10g,丹参15g。
  经上药加减进治30剂,下肢已恢复功能,能亲自步行至门诊治疗。上肢虽能活动,但持物仍欠自如,言语也已正常。
  按:中风后遗,有虚有实,本例患者形体较丰腴,胸闷生痰,但因病情危重抢救,元气已损,因而辨证气虚痰瘀阻络成立,故在益气活血之中配以化痰开窍通络,改善局部循环,恢复血液流动及血管壁弹性,使偏废之肢体恢复较快。本方运用时应注意黄芪之用量大而当归轻。
  2 麻痹性震颤
  何某,男,70岁。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诊时四肢麻木,震颤不止,虽能站立,但不能开步,上肢抖动致不能持物。伴眩晕,神倦,气短懒言,心烦,夜卧不安。舌红少苔边紫,脉弦细。证属气虚血瘀,风动络阻,治当益气活血化瘀定振,拟补阳还五汤加育阴祛风。
  黄芪5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6g,桃仁6g,川芎6g。
  地龙10g,蜈蚣2条,枣仁10g,石斛15g,钩藤20g,僵蚕10g。
  上药服15剂,震颤大减,已能步履,上肢持物也渐正常。
  按:麻痹性震颤也属中医“中风”范围。《证治准绳》谓:“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本病其本气虚血瘀,其标在肝。气虚血阻,肝阴失养,脑海失养,颤振作矣。故用益气活血平肝熄风而获效。
  3 蛋白尿
  吴某,女,30岁。
  患者慢性肾炎史,水肿、蛋白尿反复难愈,而转中医治疗。诊时见下肢浮肿,眩晕,神倦,气短乏力,口淡,身酸,小便少而浊,舌淡苔薄边微紫,脉细数,尿常规检查见蛋白+++,管型细胞++,证属气虚精衰,运化失职,治当补气活血,益精利水,拟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当归6g,白芍10g,地龙10g,红花5g,桃仁5g。
  川芎6g,女贞15g,苡米20g,猪苓15g,茯苓10g,泽泻10g 丹参15g。
  上药加减进治一个月,水肿尽消,尿检蛋白、管型已正常。终以金匮肾气丸固本,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慢性肾炎是欠病入络,肾气衰微,瘀血阻滞,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患者长期蛋白难以消退,以微循环障碍理论指导,运用补阳还五汤一面大量补气,增强细胞免疫和增加抗体形成。而活血化瘀则能改变血流粘滞度,疏通肾毛细血管,抑制肾炎发展,因而蛋白尿就能控制。
  4 眩晕(颈椎病)
  沈某,男,75岁。
  患者因颈椎病退行性病变而眩晕反复难愈。就诊时见眩晕如坐舟车,上肢麻痛,时有失眠,神疲,恶心,生痰,舌苔薄边有瘀紫,气虚血瘀而使脉络受阻,清阳不升,拟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芪3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5g,桃仁5g,川芎6g。
  地龙10g,天麻5g,法夏10g,葛根10g。
  上药加减服用20剂,眩晕未见发作。
  按:“无虚不能作眩”,颈椎退行性病变之眩晕多发于老年者,兰时肾气衰,脉道不畅,血液不能上奉于脑,致脑失濡养而成眩。故用补阳还五汤益诸脏之气,活一身之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收满意疗效。
  5 声带结节
  林某,女,25岁。
  患者从事声乐工作,每当歌唱频繁时即声音嘶哑,经多方治疗未见显效。声音嘶哑时轻时重,咽干口燥,伴眩晕,身酸,偶有生痰,月事不调,舌淡少苔,脉弦细。经省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声带结节,中医诊为气虚血瘀,脉络不利,上结咽喉,治宜益气活血,化瘀利咽。
  黄芪30g,当归6g,赤芍10g,丹参15g,地龙10g,桃仁6g。
  红花5g,麦冬10g,千张纸10g,桔梗10g,僵蚕10g,甘草5g。
  上药治疗半个月,声音正常,并能登台演唱,未见嘶哑出现。
  按:素体虚弱,长期高歌,暗耗气血,血液运行不利,脉络血瘀,治疗当用益气化瘀,通络散结,余悟补阳还五汤可治中风之失语,故也可用于结节性之声嘶。果获效。
临床上难治之证,总是患病时间长,缠绵难愈,势必久而耗气,气虚则血瘀,因而应用补阳还五汤,药证相符而获效。但使用本方时应注意辨证准确,如属病实则非本方所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后遗症30例临床观察--《山西中医》2002年S1期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后遗症30例临床观察
【摘要】:正 1993年1月至1999年4月,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出血后遗症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3岁,平均64.68岁;最大出血量约为40ml,最小出血量约为15ml。2 治疗方法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通畅,如血压升高可用硫酸镁;如有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控制脑水肿选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6~8hl 次;对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可选用速尿每次40~60mg,每日2~3次静注,用至脑水肿控制后,改用5%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77.7【正文快照】:
1卯3年1月至1999年4月,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刃例,疗效满念,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3岁,平均研.68岁;最大出血量约为叨川l,最小出血盆约为15d。2治疗方法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吸氧,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彩梅;[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0年02期
陈钟舜;[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0年02期
,周淑华,李继恩;[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1期
牛光明;[J];山东医药;1980年02期
刘雄华;[J];国际护理学杂志;1980年02期
李文中;[J];日本医学介绍;1980年03期
Goldstein GW
,夏经;[J];国际儿科学杂志;1980年06期
,岳中;[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0年01期
苏树荣;[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年05期
牛光明;[J];陕西医学杂志;198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符宝敏;马进军;张海燕;谭红文;;[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李祯祥;;[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石学敏;张慧勇;卞金玲;赵建国;李岩;马春燕;宋秋珍;孙士静;;[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谌剑飞;;[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梁清华;黎杏群;;[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王玉华;;[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谌剑飞;;[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胡晓灵;李巍;任素琴;火树华;;[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谢道珍;顼宝玉;王膝云;;[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王明珠;;[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未雨;[N];北京科技报;2000年
王言贵;[N];福建科技报;2000年
姜旭滨;[N];黑龙江日报;2000年
李玉成;[N];健康报;2000年
徐文瑞;[N];科技日报;2000年
王俊;[N];民族医药报;2000年
廖怀凌;[N];深圳商报;2000年
李佳楣;[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汪道文;[N];中药报;2000年
单剑会;[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傅立新;[D];天津中医学院;2001年
覃文慧;[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金载莹;[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王立新;[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方琪;[D];苏州大学;2002年
张运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赵德喜;[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王晔;[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吴智平;[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钱叶斌;[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王新高;[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王鸿雁;[D];青岛大学;2001年
何宇平;[D];浙江大学;2001年
赵亚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武婕;[D];苏州大学;2001年
张国平;[D];福建中医学院;2001年
揣兰香;[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魏陵博;[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李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丘脑出血后遗症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