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对错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是一个历史的成语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2017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小学五年级
2017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
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了2017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更多小学五年级相关信息请访问无忧考网。
(考试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黄海、杨祥远)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xuàn rǎn xiū sè shēn yín tiān fù ( ) ( ) ( ) ( )
páo xiào dǎo gào zhāo dài fáng ài
( ) ( ) ( ) ( )二、辨字组词(8分)漠( ) 蹄( ) 梁( ) 崖( )寞( ) 啼( ) 粱( ) 涯(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情不自( ) 雪中送( ) 安( )乐业( )尽脑汁 含辛( )苦杯水车( )
四、判断对错。(4分)1、“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2、“难道我会不知道?”和“我不知道。”意思相同。( )3、《牧童》是宋代诗人吕岩写的。( )4、书信包括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五个部分。(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10 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2、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为直述句)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改成比喻句)3、作为一个公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改为双重否定句)5、我是多么想念北京的童年啊!(在原句上修改病句)六、我爱积累。(10分)1、天行健,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2、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荀子》)3、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不少好朋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班长”,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村支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晏子。4、《古诗词三首》中,儿童的形象惹人喜爱。《牧童》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村居》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课外知识与实践。(6分)1、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广场上有一块告示牌,写着“禁止吸烟”,可是有人看了心里不舒服,你能改动改动,让这条提示语既有情趣,又能打动人吗?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垂柳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民送来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芽归”,“春风杨柳万千条”!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是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 )是塘边河岸,( )是丘陵山地,一经(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1、请把下列三个关联词,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6年级语文课文复习.doc 7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6年级语文课文复习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游桂林山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是借物喻人的咏怀诗,也可以把它们写在一幅画上,称为题画诗。3、《墨梅》作者元代王冕,本诗借梅花喻人,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4、《竹石》作者清代郑燮,“扬州八怪”之一。本诗借竹喻人,表达作者坚韧不拔、不怕打击的精神。5、《石灰吟》作者明代于谦,本诗借石灰喻人,表达作者不怕牺牲、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操。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典礼的总人数达30万人。7、《狱中联欢》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作者:杨益言、罗广斌。文中的主人公江雪琴(江姐)。8、《荔枝》一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9、梅花魂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11、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里,存放着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就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12、用一句话概括电子计算机的神奇: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13、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14、可以不断再生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大气、生物等,不能再生的叫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矿产、石油等。15、为保护地球写的宣传语:1只有一个地球。2地球---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3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16、存在宇宙生命的条件:1合适的温度。2必要的水分。3适当成分的大气。4足够的光和热。17、《长征》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赞扬了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8、《一夜的工作》一文,通过“我”亲眼目睹周恩来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俭朴,表达了“我”对总理的尊敬和爱戴。19、《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描述了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英雄事迹。20、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21、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借春天的阳光和小草,赞美了无私的母爱。22、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文章中,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爱。23、巴金的《鸟的天堂》一文,写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本文采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24、峻青的《第一场雪》一文,表达了人们对入冬第一场雪的喜爱之情。用一句话概括:瑞雪兆丰年。25、曹敬庄的《索溪峪的“野”》一文中,“野”实际指索溪峪自然野性的美。26、《鹿和狼的故事》中介绍了凯巴伯森林公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鹿和狼之间实际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27、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一文描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旧社会中穷困儿童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28、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小抄写员》一文,赞扬了主人公叙利奥体贴关心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29、朱长超的《向命运挑战》一文,通过霍金顽强拼搏、战胜病魔并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事迹,向人们揭示了只要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30、民间故事“七月七”、“鹊桥”讲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代表劳动人民,王母娘娘代表封建统治者。31、《牛郎织女》歌颂了牛郎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精神,鞭挞了王母娘娘的专制和残暴。1.这单元我们学习了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的《我们的民族小学》;讲述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金色的草地》;通过记叙儿童和老人相互鼓励,从对方身上汲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爬天都峰》;赞美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的《槐乡的孩子》。3.《爬天都峰》一课中,在爬天都峰前,“我”和老爷爷有一段对话:“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对咱们一起爬吧!”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我”和老人对对方来爬天都峰都感到惊奇和怀疑,不相信对方能爬上去,但确定是来爬天都峰后都以对方的勇气为动力,使自己下决心爬天都峰。5.《金色的草地》一文中说:草地早晨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时草地才是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中午,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早上,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6.你知道的少数民族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内蒙古族、藏族、满族、回族等。8.默写古诗:《小儿垂钓》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卧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0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五下复习资料复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五下复习资料复习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有条理的复习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程门立雪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