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RAS基因检测对于结直肠癌易感基因检测患者特别重要,是不是做起来特别复杂?对晚期结直肠癌易感基因检测患者具体有什么好处

  [摘要] 目的 探讨ADx-ARMS法对大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情况。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应用ADx—ARMS法对大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
  [摘要] 目的 探讨ADx-ARMS法对大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情况。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月的大肠癌石蜡标本40例。应用ADx-ARMS法检测大肠癌石蜡标本中的K-ras基因7个热点突变,分析与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以及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 结果 40例大肠癌样本中共发现K-ras基因突变14例,突变率约为35.0%。K-ras基因突变与年龄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 > 0.05),与患者性别(P < 0.05)及腺癌分化程度(P < 0.01)有关。 结论 ADx-ARMS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论文网 /6/view-4198923.htm  [关键词] 大肠癌;K-ras基因;ADx-ARMS法;基因突变检测   [中图分类号] R730.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13)05(b)-0101-03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恶性肿瘤,近年来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增高、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2011年4月在全国第17个肿瘤防治周时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肠癌年发病率接近40/10万,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位高发恶性肿瘤,是北京市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大肠癌的发生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系统的功能异常相关,其中Ras/MAPK是诱发细胞核内反应的重要转导通路。位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游的K-ras基因在大肠癌中被认为是启动肿瘤癌变的关键基因之一。K-ras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是Ras基因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原癌基因,长约35 kb,编码K-ras蛋白。研究表明,其与肿瘤的生成、增殖、迁移、扩散以及血管生成均有密切关系。K-ras被公认为可用于临床实践的大肠癌有效标志物[1-2]。   既往,针对大肠癌的各种治疗方案选择中主要依据是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千人一药一量的用药原则,导致了患者往往从中获得不同的疗效,既有患者从中受益,又有无效的治疗案例,因此个体化治疗逐步受到重视。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是治疗靶点的检测。一项涉及9个国家及地区、千人以上规模的研究显示,没有进行靶标检测而进行靶向治疗,其死亡风险将增加。因此靶点检测已经成为靶向药物使用前必须检测的项目。2009年NCCN指南中明确指出大肠癌在使用相关靶向药物之前必须进行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但目前我国国内K-ras基因检测方法相差很远,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差异巨大,应用分子水平的在大肠癌中的突变尚无大规模的数据。本研究以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Dx-ARMS方法,从分子水平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2年4月~8月的大肠癌标本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2~86岁,中位年龄63.5岁;<60岁者17例,≥60岁者23例;高分化腺癌5例,中-低分化腺癌29例,黏液腺癌6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前或术后病理切片确诊,术前未接受放化疗。   1.2 试剂与方法   1.2.1 检测区域的选择 比照苏木精-伊红染色(HE)在显微镜下标记肿瘤区域,切片过程中仅选取相关肿瘤区域,避免选择出血及坏死较多的区域。切取5 μm蜡膜10张于洁净的环氧树脂(EP)管中,严格做到每一个病例应用一个新的切片,并应用乙醇进行相关器具的消毒处理。   1.2.2 石蜡组织脱蜡处理 加入1 mL组织脱蜡剂,Vertex混匀后静置1 min,12 000 r/min离心1 min后弃上清,重复2次。加入无水乙醇1 mL混匀后静置1 min,12 000 r/min离心1 min后弃上清,重复2次。将EP管打开,至于37℃的温箱中20 min,使乙醇充分挥发。   1.2.3 样本DNA提取 待组织中乙醇挥发干净后,应用QiAamp DNA FFPE Tissue Kit试剂盒(Qiagen公司生产),对样本进行DNA提取(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   1.2.4 样本DNA质量检测 DNA提取后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DNA质量及浓度。按照测量的DNA浓度稀释至2~5 mg/L备用。   2 结果   2.1 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3 讨论   由于大肠癌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当患者出现了脓血便、肠梗阻进行性贫血而去就诊时,病变多已进展至中晚期,临床分期较晚,从而丧失了许多治疗机会。每年约有四分之一新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伴有远处转移,40%~50%的初诊无转移患者在诊断治疗后也会出现远处转移。晚期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中位生存期仅为5~6个月。转移性大肠癌五年生存率不足10%[3]。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完成及后基因组时代的开启,越来越多的肿瘤癌基因被发现。对于大肠癌形成及发展的机制研究不断深入,RAS-RAF-MEK-ERK-MAPK通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逐步被广大学者所接受和证实。突变的Ras 基因可以持续激活RAS-RAF-MEK-ERK-MAPK信号传导通路。而K-ras基因恰恰是该通路的重要相关基因,其突变可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及永生化[4]。K-ras基因位于12p12.1,编码位于细胞膜内侧的具有GTP活性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是EGFR的下游分子,在膜受体腺苷环化酶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主要作用[5]。在大肠癌的靶向治疗中,EGFR抑制剂及抗EGFR单抗能特异性抑制野生型K-ras基因的大肠癌细胞生长。而K-ras突变型大肠癌患者未能获益,主要因为K-ras基因突变后可导致K-ras蛋白不依赖上游信号而永久激活,从而导致细胞永生化[6-7]。因此,大肠癌K-ras基因的突变状态是决定靶向治疗疗效的关键指标[8]。K-ras基因在大肠癌中发生突变的概率高于其他基因[9],其在大肠癌中的突变率在欧美国家报道为30%~68%,国内报道为15%~35%[10]。
  本研究K-ras突变率为35.0%,与相关检测数据一致[10],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抽样误差,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将有助于减少误差。本研究发现,K-ras突变以12、13密码子的Gly13Asp及Gly12Val突变为主,这与相关文献报道该试剂盒相关位点PCR扩增效率高,灵敏度高,反应低限可以达到1 copy/μL的检测结果相一致[11]。由于突变型K-ras基因患者不能从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中获益,因此,中国大肠癌患者靶向治疗前常规检测K-ras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示,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相关性,与既往一些研究结果一致[12]。未发现K-ras基因突变与年龄及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存在相关性,但也有研究发现K-ras突变与年龄及性别存在相关性[13]。国内大多数的相关研究采用的检测手段差异较大,从检测蛋白水平的免疫组织化学法到检测分子水平的PCR法,从传统的直接测序法到焦磷酸测序,从经典的PCR法到Real-Time PCR等,不同方法对样本的检测灵敏度相差甚远,检测灵敏度1%~50%,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检测结果,得到了不同的统计数据和结论。   目前国内多采用Real-Time PCR及测序法对临床样本进行K-ras突变检测。测序法是国内大多数第三方检验机构所采用,该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较高,可以检测已知及未知突变,是检测的金标准,但由于该方法敏感性低,只有突变的肿瘤细胞大于50%方可检测,同时该方法运行成本大、耗时,特别是对于临床小穿刺活检组织难以检测,因而很难在医院开展。PCR法因其灵敏度高,速度快,特别是对于样本量较少的珍惜样本有较好的接测结果从而被广大得医院所采用,目前主要得检测方法有普通PCR、荧光定量PCR、高分辨率溶解度曲线法、ARMS法等等。   本研究使用的是经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应用于临床体外诊断的ADx-ARMS-K-ras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采用稀有突变检测技术,凭借特异性的环状引物双扩增技术富集扩增突变的DNA,同时结合使用双环探针指示扩增产物,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克服了传统PCR,直接测序法等检测过程中敏感度不高的缺点,将突变基因DNA的含量下限降低到了1%。可以有效地减少因标本中肿瘤细胞少,特别是由于穿刺活检组织中突变肿瘤细胞稀少所导致的假阴性结果的产生。但该方法也存在这只能检测已知突变的缺点。由于目前研究的检测方法的不同及检测数据量所限,我国K-ras基因突变的状态尚不明确。但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第二代测序(焦磷酸测序)技术的应用,将测序法的灵敏度提高到5%,建议将ARMS法与可以测定未知突变的测序法联合使用,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有助于明确我国K-ras基因突变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分型及分级之间的相关性,为21世纪大肠癌量体裁衣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Bazan V,Migliavacca M,Zanna I,et al. Specific codon 13 K-ras mutations are predictive of clinical outcome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whereas codon 12 K-ras mut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mucinous histotype [J]. Ann Oncol,):   [2] Heinemann V,Stintzing S,Kirchner T,et al. Clinical relevance of EGFR- and KRAS statu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directed against the EGFR [J]. Cancer Treat Rev,):262-271   [3] Jamal A,Clegg LX,Ward E,et al. Annual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status of cancer,,with a special feature regarding survival [J]. Cancer,(1):3-27   [4] Kasai k,Kon S,Sato N,et al. Case report of lymo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of the lung lymphoid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cytotoxic T cell in testing state [J]. Pathol Res Pract,(11):773-779.   [5] Dunn EF,Lida M,Myers RA,et al. Dasatinib sensitizes K-ras mutant colorectal tumors to cetuximab [J]. Oncogene,):561-574.   [6] Scartozzi M,Mandolesi A,Giampieri R,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clinical outcome in K-RAS wild typ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etuximab and irinotecan [J]. Int J Cancer,(8):.   [7] 王丽,余英豪.结直肠癌K-ras基因检测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62-67.   [8] Karapetis CS,Khambata FS,Jonker DJ,et al. K-ras mutations and benefit from cetuximab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J]. N Engl J Med,(17):.   [9] Doolittle BR,Elnanuel J,Tuttle C,et al. Detection of the mutated K-Ras biomarker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J]. Exp Mol Pathol,):289-301.   [10] 袁平,孙孟红,张锦生,等.中国人大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464-466.   [11] 瘤艳,黄杰,张春涛,等.一种人类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的质量标准研究[J].食品与药品,):233-236.   [12] 刘伟,王丽,余英豪,等.K-ras基因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状态[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3] 杨蔚蔚,张玲,陈慧娟,等.某地区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收稿日期: 本文编辑:李继翔)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k-ras基因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状态
k-ras基因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状态
摘 要:目的:评价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9-1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石蜡包埋组织280
【题 名】k-ras基因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状态
【作 者】刘伟 王丽 余英豪 王旭洲 武一曼 吴在增 欧阳学农 王烈
【机 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 福建省福州市350025 福建省人民医院病理科 福建省福州市350003 福建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福建省福州市3500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 福建省福州市3500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外科 福建省福州市350025
【刊 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 第13期 页 共8页
【关键词】结直肠癌 k-ras基因 基因突变 直接基因测序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靶向治疗 临床病理参数
【文 摘】目的:评价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9-1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石蜡包埋组织280例,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外显子2中第12、13编码子上最常见的7种突变类型,即第12编码子的35G〉A、35G〉T、35G〉C、34G〉A、34G〉T、34G〉C及第13编码子的38G〉A,同时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经直接基因测序,确认在280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测序阳性(基因突变型)94例,阳性率33.57%(94/280),其中第12编码子的35G〉A、35G〉T、35G〉C、34G〉A、34G〉T及34G〉C的突变率分别为14.64%(41/280)、4.29%(12/280)、0.36%(1/280)、2.86%(8/280)、3.57%(10/280)、0.36%(1/280),第13编码子的38G〉A的突变率为7.5%(21/280);(2)94例k-ras基因测序阳性(基因突变型)病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91例[灵敏度96.8%(91/94)],阴性3例;186例基因测序阴性(野生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阴性184例[特异性98.9%(184/186)],阳性2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直接基因测序法符合率为98.2%[(91+184)/280];(3)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相关(均P〈0.05),而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1)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k-ras基因突变(33.57%),在临床选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抗EGFR单抗靶向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之前均应常规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从而为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准确、快速、简便的检测出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位点,可用于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3)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明显相关性,但在≥60岁的女性人群中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结直肠癌,k-ras基因,基因突变,直接基因测序法,实时荧光定量PCR,靶向治疗,临床病理参数
上一篇:暂无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卫计委,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随后,提出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并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重大专项,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响应国家精准医疗计划,诺禾致源推出“万人基因组计划”,通过对中国人进行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初步构建起包含5万中国典型人群的基因组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进行系列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病研究、遗传性肿瘤易感基因研究、心源性猝死基因研究、药物敏感性基因研究、“三高”易感基因研究、老年人常见疾病易感基因研究等方向。将基因组学信息与医学知识结合,不但有助于保障国人健康,促进医学发展,还将推动基因组学产业的繁荣发展。本项目也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建设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基因组数据库。
人类基因组测序
动植物基因组测序
转录调控测序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
表观组测序
三维基因组测序
蛋白组学研究
市场与支持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注册成立,专注于开拓前沿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高性能计算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在天津、南京、美国和新加坡设有实验室或实验基地,并在香港、美国和英国设有子公司,办公面积逾26'000m2。
晚期结直肠癌的精准医学治疗
&&&&编辑:诺禾致源
2005年,美国学者对11项Ⅲ期临床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共纳入5768例患者,结果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整个治疗过程中用过所有3个有效细胞毒性药物(5-FU/LV、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的患者的生存期最长。当时分析发现结直肠癌最长的生存期仅为21个月。
2014年ASCO的全体大会公布的CALGB80405研究,以总生存(OS)期为主要研究终点,头对头比较化疗+西妥昔单抗与化疗+贝伐珠单抗。该研究结果显示,到2014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已经延长到了29.9个月。由于近10年来,在结直肠癌的化疗领域没有明显的进展,因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应该说是分子靶向药物进展带来的结果。
2013年欧洲癌症大会上公布的FIRE-3研究是一项“头对头”比较FOLFIRI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mCRC患者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期证实FOLFIRI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的客观缓解率(ORR)优于FOLFIRI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研究共纳入592例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KRAS野生型mCRC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FOLF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295例)或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297例)。研究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意向治疗(ITT)人群的ORR,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一线治疗失败时间(TFS)、缓解程度、安全性和潜在可切肝转移灶的二次切除率。
结果显示,在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与贝伐珠单抗+ FOLFIRI (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伊立替康)相比,西妥昔单抗+ FOLFIRI一线治疗使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7.5个月。而在RAS突变型患者中,两组的中位OS相似。
2014年公布的“FOLFIRI/mFOLFOX6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比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I期研究”(CALGB/SWOG 80405)是一个mCRC一线治疗中两种靶向治疗——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头对头研究。共纳入1140例KRAS基因第2外显子12/13密码子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初治患者,随机接受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Cet组)或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Bev组)的一线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OS。结果显示,联合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的生存期为26.9个月,但是联合西妥昔单抗组患者的生存率达到了30.1个月。基于该研究结果,西妥昔单抗被指南重新纳入可以联合治疗的推荐方案中。
基于上述两项研究的结果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提示我们,所谓的精准医学更重要的是应该发现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精准机制。
CRYSTAL研究将EGFR表达的mCRC患者随机分入西妥昔单抗+mFOLFRI组合和mFOLFRI组。结果发现,历时6个月花费近50万元人民币的治疗仅延长0.9个月的PFS,情况并不令人满意。研究者在了解K-ras基因之后,对该项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发现,若患者为K-ras外显子12/13野生型,则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可使其OS延长3.5个月,即只有K-ras野生型的患者才能从西妥昔单抗的联合治疗中获益。由此可见,分子分型对靶向药物的应用非常重要。
至此,K-ras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扩大RAS分析是否会改变西妥昔单抗的治疗结果?CRYSTAL研究中666例K-ras密码子12/13野生型肿瘤患者中仅430例可评估RAS状态,其他RAS突变率达到14.7%,并且K-ras和N-ras均可出现突变。如果对所有RAS野生型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则可发现,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可使患者总生存率延长8.2个月。由此可见,RAS基因型的检测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非常重要。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约50%的结直肠癌患者是RAS基因突变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该如何治疗?1971年Folkman提出了肿瘤血管假说,即每个恶性肿瘤都是由血管来供应的,如果没有血管的供应也就不存在恶性肿瘤,这一假说在后来的研究中逐步得到了证实。因此,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开始进入临床医生的眼界。
AVF2107g研究是贝伐珠单抗首例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Ⅲ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将未经治疗的mCRC患者随机分至接受伊立替康(Iri)+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IFL)+贝伐珠单抗(5 mg/kg,每2周1次)治疗组和接受IFL+安慰剂治疗组,主要研究终点为OS。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中位PFS与中位OS在贝伐珠单抗组均较安慰剂组高(P &0.001)。
VELOUR 研究为FOLFIRI 联合或不联合阿柏西普(Aflibercept)治疗mCRC 患者的二线研究。研究纳入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不可切除的mCRC 患者,随机分配至阿柏西普(4mg/kg)+FOLFIRI方案组和安慰剂+FOLFIRI方案组,治疗至疾病进展(PD),主要研究重点为OS,次要研究终点为PFS、ORR和安全性。结果显示,阿柏西普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既往接受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mCRC患者带来显著的OS与PFS获益。该结果再次说明了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有效性。
CONCUR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研究纳入来自亚洲(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和越南)的25家中心的204例患者,在三个月内接受过标准治疗疾病进展的IV期结肠或直肠癌患者,按2: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加每日口服瑞戈非尼160 mg或安慰剂,每4周为一个用药周期,前3周持续用药。患者必须接受至少二线的既往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其中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既往治疗可包括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或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但非必须。患者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毒性不可耐受或撤回知情同意。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包括PFS、肿瘤反应、DCR及安全性。结果显示,瑞戈非尼可使接受标准治疗后肿瘤仍处于进展期的亚洲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OS获得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药物已经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奠定了重要地位。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血管靶向药物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也存在个体化治疗的概念。因为,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不仅有VEGF,还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的作用。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发现解决了我们的踌躇不前。LBA100研究,旨在探索错配修复(MMR)基因状态指导下的抗PD-1免疫治疗在晚期癌症的价值。该Ⅱ期临床研究纳入已经接受目前所有标准治疗后失败的晚期病例,根据MMR状态将患者分为3组,包括MMR突变的结直肠癌(CRC)、MMR正常的CRC以及dMMR的其他肿瘤,并给予抗PD-1免疫治疗药物pembrolizumab 10 mg/kg,每2周给药。主要研究终点是20周时的免疫相关的客观反应率(ORR)和PFS。结果显示,PD-1抑制剂能够显著延长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PFS。这为我们在结直肠癌的精准医学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靶点,也是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探索方面的重大发现,因为,迄今为止发现的结直肠癌标志物均为负性标志物,并且K-ras/N-ras/BRAF突变只能预示对某种靶向药物治疗的无效。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MMR缺陷的患者(CRC)都有效,也不是所有的MMR无缺陷的患者都无效,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精准医学究竟有多精准的问题。
即使在同一个肿瘤里,并非所有的肿瘤细胞都是均质性的,我们也已逐渐的意识到肿瘤细胞的异质性是给我们带来治疗困惑的重要因素,因为在一个肿瘤里可能存在不同的肿瘤亚组,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的出现基因突变。精准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我们现在已经发现肿瘤存在300多个基因突变,且这些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那么,我们在药物研发方面是否能够做到针对每一个靶点研发一种药物?精准医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还很多!
目前,我们在结直肠癌精准医疗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2014年我们将结直肠癌分成了5类(CMS1~4以及未分组),按此分类,可以根据基因突变和患者的特点将其分成亚组,而这些亚组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意义。尽管我们在结直肠癌的精准医学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距离真正的精准还有一段距离,这需要我们所有的医务工作者一起努力!|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将结直肠癌转成慢性病
早做K-ras基因检测很重要
&&文/小李钝刀&&&&“得了肿瘤不等于被判了死刑,结直肠癌并非无药可救,只要通过科学的治疗,完全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孙燕院士指出,“通过一种最新K-ras基因检测,并结合个体化综合治疗,合理用药,可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生命,甚至可以把癌症变成慢性病,享受跟正常人一样的健康生活。”&&&&30-40岁是大肠癌高发人群&&&&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大肠癌是高危害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已占到常见肿瘤的第四位,且近年来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据统计,我国发病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2%的国际水平,直逼5%,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0万,这其中很多都是30-40岁的中年人。&&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张沂平表示,目前临床上治疗结直肠癌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早中期病人;二是放射治疗,主要是对一些直肠癌患者;三是“手术+化疗”,单纯的手术治疗对一些病人特别是中晚期病人还不足以达到完全根治,因此必须要辅助性地增加化疗。现在,还有一些新型的靶向药物治疗,它比传统药物能够更有效、针对性更强地消灭坏细胞,同时保护好正常细胞,使得副作用更小。&&&&早做基因检测很关键&&&&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哪种治疗方案最有效呢?张沂平指出,K-ras基因的表达,分成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情况。针对两种不同情况,治疗方法也完全不同。&&要分辨出类型,就需进行一种K-ras基因检测,这一检测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非常关键。张沂平把K-ras基因比喻成人体内的一个“开关”,它正常的时候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一旦发生癌变,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患者在确诊结直肠癌后应该尽快去医院检测,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体内癌基因的状况,更重要的是检测结果能看出你是否适合进行新型靶向药物的个体化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对于K-ras基因检测最新的调研数据结果显示,国内近40家检测中心已完成检测近1000例,其中65.9%为野生型。对于野生型患者来说,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率可达60%左右。而如果不及时接受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就不了解K-ras基因是野生型还是突变型,也就有可能会失去个体化治疗的机会。因此,专家呼吁,结直肠癌患者不但要进行K-ras基因检测,而且越早越好,这样六成左右的患者就有希望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沂平&&门诊时间:周一上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徐农&&门诊时间:周二上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黄建瑾&&门诊时间:周四上午&&专家门诊时间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