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穷孩子富孩子 电视剧出身的人最后变

  事件回顾  发帖网友linyang2000是一所中学的老师,他称,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排名前列的孩子都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送孩子去澳大利亚参加夏令营。  “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linyang2000感慨,“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linyang2000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网友热议编辑   他的观点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 有网友跟帖说:“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我亲戚家的孩子才五岁,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六位数了,学了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如今小升初考试比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和英语。这两门就得家长去砸钱上培训班。   网友“小洋很忙”说,以某重点高中来说,2011年上北大、清华的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个班上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 985的高校。全班62个人,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的、经商的,最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民、打工仔家庭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超级负责的家庭。  “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能够上名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真的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网友“青青木瓜香”说。  20年前“寒门出贵子”,20年后“寒门难出贵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北大湖北招生组负责人朱怀球表示,“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专家观点编辑   武汉市25中语文老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林晓红和同事在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时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武大四大名嘴之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考的题目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利,比如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网络语言,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接触过;其次,“寒门学子”大多信息面狭隘;再次,寒门学子社会关系匮乏,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尚重生提出了担忧: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不利于社会安定。他说,寒门孩子成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应该更懂事,不能自暴自弃。[1]   不同意见编辑  《寒门再难出贵子》让人无奈,尤其让很多寒门大学生对未来出路产生了担忧!此文也激起了某些人的不同意见。尤其是有寒门出身的人士对于该文发表了异议,指出作者之所以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在于其所在行业的特殊性,其接触的视野,大都是凭关系上位。而中国幸好还有一些领域,不是凭关系,而是要靠实力说话。寒门出身的人,尤其是寒门大学生,虽然无背景,但是他们也拥有他们独有的特质,那就是寒门子弟的坚韧与刻苦,还有他们能在艰苦条件下依然能考上大学的聪慧。并提出寒门大学生的出路在于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有学历不够还要学一门技术,还要懂得坚持。并告诫广大寒门大学生,切不可因为某篇文章就动摇了在城里站住脚的信心,也不要轻易的以现状来判断的未来!”寒门大学生们,我们切不可因为某篇文章就动摇了我们在城里站住脚的信心,也不要轻易的以我们的现状来判断我们的未来!我们一定是有出路的。我们有学历意味着我们跟城里的同龄人一样会有很多的机会,我们有技术意味着我们也有了在城市里谋生的技能,我们还有父辈血液里遗传给我们的坚韧、刻苦和聪慧,当然还不要忘了要在某领域的坚持,我们一定会在该领域取得改变命运的资本。坚持努力,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  寒门大学生,一定要努力,不仅是为了自己不成为田间地头农人闲聊时‘读书无用论’的又一个笑谈,更是为了给我们那闭塞而又愚昧的乡土,又多一个‘读书有用论’的标杆和励志,让更多的家乡子弟和我们一样,能‘虽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能仰望星空’!”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有点危言耸听.  好脑子是天生的,  钱再多也不能让笨蛋变成牛顿.  几千年的社会,一直都是阶级社会,不少穷人凭着考试混入上流社会,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在不会比过去更糟糕吧?
  这是在污蔑猪老总搞的教育产业化吗?  猪老总的徒子徒孙又该急了。
  高价学区房炒上天了,课内不讲课外开补习班捞钱已成产业,优质公务员岗位内定官二代富二代^^^^  好处都让你们后代捞了,你们这是让把穷人们上升之路给堵绝了^^^^
  哈哈,什么时候寒门出过贵子?古代的寒门那都是能脱离生产专心读书的,以古代的生产力,脱离劳动生产的家庭怎么可能穷?只是比贵族差一点那就是寒门了。  而当今,普通人就能让自己孩子脱离生产,专心读书,也不必指望自己孩子能一次成为权贵,先稳住基本面,一代代的来呗,如果你们家庭教育一直都很好,迟早能让自己家族脱瘾而出。
  欣慰。终于有教师现身说法了。  总有人不明白,在教育产业化下(教育商业化),应试教育下(少数人教育),普通人家的子女是如何受益呢?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普通子女的智商都比权贵子女的高,都比权贵子女学习勤奋,教育投入都比权贵子女高。  高校中,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子比例越来越低,充分说明教育产业化,应试教育的问题。
  古代的所谓寒门最起码也是地主阶级,没数代的积累怎么可能出什么贵子?古代一般来说从普通地主阶级上升到书香门第至少也需要三代时间,从文盲上升到这个阶段怎么也需要五六代。  比如我祖辈是文盲,到我父亲读了中专,进了城,生活好了点,我可以读大学了,目前生活还算好,我的下一代可以更好的读书了,这样下来一代代才可能出贵子。  那种想家里出一个读书人就想出贵子的是不是心有些太大了?
  寒门出贵子的关键还是要在有能力养活后代的情况下多生几个,这样出贵子的几率才会更大。
  说白了,是没志气。现在公共资源很多,懒得去利用。图书馆看到了几个孩子?
  素质教育被污名化了。素质教育才是全民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整体提升全民的教育水平,人民素质。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义务,义务教育的方向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同样可以择优,而且人才更多样化。
  提什么意见,怪自己不是权贵家族的一员吧!  
  高校中,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子比例越来越低。有些人就是闭着眼睛不看事实,就只盯着考试按分数来是公平,却不管获取分数是公不公平的。真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课堂照本宣科必须课外补这就太过分了,所谓的减负就是课堂不教自己想办法学?  
  素质教育,不是你有素质就让你接受教育,而是以提升每个人的素质为教育目的。不同于应试教育以考高数,过录取线为教育目的。素质教育当然也包括知识水平教育,行动能力的教育,价值论伦理观的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
  不按分数算,一些穷人喊不公平;按分数算,一些穷人还是喊不公平。楼主你到底要怎样?总不成要越穷越加分吧?这个玩法文革期间搞过,可搞残了一代人。  公平,本来就是比结果,你结果不如人,我看不是穷,而是没志气吧。  
  社会分工造成的阶级固定化是必然的,只要经济稳定,人民基本生活有保障,社会自然就稳定,至于知识,它也会因为社会的发展而普及到每个阶层,信息时代的发展工作机会对每个人来说可能是不公平的,但获取知识可以是越来越越方便。
  楼主就是挑弄是非的,寒门指的那些?你去985这类院校做过调查吗,有多少权贵。平民子弟有多少。
  不用转了,这贴看过,原作者嘴里所谓的"贵子",狭隘的一塌糊涂,或者说是只知道如何发家致富如何搞人际关系的一类。  这类人,就算是清华出身一样被人不耻。鄙人无才,没资格上清华,然而有幸,多个朋友外推至清华或北大。听朋友说,有一教授,对这功力主义大为痛心,能为从自己手上拿走一封推荐信,而假装喜欢教授的选修课一年,在拿到推荐信后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能做到如此功力主义,难道就是贵子?  这帖子里所谓的贵子,便是如上文所言之人。  二十一世纪,能力和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就那我所在的这福利型国企来说,进来的,大多数有一定背景,然而,最终能成为骨干的,却只有那些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非常强悍的人。因为,同期入职的集团副总儿子,拿着专科毕业证,于三年之后辞职不干,为什么?所有公司领导人在这孩子身上看见了一种局面——没前途。相反,平民出身,外阜籍贯的一个小哥,在经历一系列课题攻坚后,成功进入中层管理,且因核心技术一人独得,前景一片光明,别问为啥一人独拿技术,是因为公司那些如原帖作者所言的贵子呀,同一个课题组呀,他们压根不认真,真的不认真,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只要完成任务,管他妈的什么叫精益求精呢,更别提创新了。  当你把贵子局限于某一方面时,比如能赚钱,能阿谀奉承或者说会处理人际关系,以至于任何时候不论术业、品德、作风、原则、信仰、远见等,紧紧凭借这一个或两个方面去评价一个人,那么,借用GZJY一句话——种或输。  
  媒体喊了好几年减负,课堂上教的越来越简单,全靠课后补习了。家庭条件不好的自然跟不上了。  
  自打社会划分了“贫穷”和“富有”两个阶层之后,有人提“教育平等”、“机会平等”就纯属他M的扯王八犊子!就是忽悠人的!  种地不施肥,却指望能多打粮,不是扯犊子又是什么?
  你没有初中生的孩子在家里就他妈扯,初中的学习压力不是靠补课可以补出来的,恰恰相反,靠的是孩子的自学能力,刻苦能力。没这两条,你越是补越是差劲。楼主你发贴的用意真的很值得怀疑。
  当初哭着喊着要素质教育的不就是狗丁丫吗?
  寒门也是门,够得上这标准的木你说的那问题。
  @谁教育了谁
05:46:15  说白了,是没志气。现在公共资源很多,懒得去利用。图书馆看到了几个孩子?  -----------------------------  图书馆还是很多孩子的,但看起来都是不错的家庭,没有寒门  
  @不见棺材也落泪
07:19:31  自打社会划分了“贫穷”和“富有”两个阶层之后,有人提“教育平等”、“机会平等”就纯属他M的扯王八犊子!就是忽悠人的!   种地不施肥,却指望能多打粮,不是扯犊子又是什么?  -----------------------------  现在穷人就是我穷我有理,必须均贫富!  
  其实,真正的公平,就是应试教育,而不是什么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只是权贵阶层为自己的二代铺路的铺路石。应试教育是一个硬指标,而素质教育是一个软指标。有关系有资源的人最喜欢软指标。  所以现在的高考相对而说是最公平的。希望,傻瓜愚昧的大众,不要再听那些权贵和既得利益者的素质教育,的骗人的话啦!
  @不见棺材也落泪
07:19:31  自打社会划分了“贫穷”和“富有”两个阶层之后,有人提“教育平等”、“机会平等”就纯属他M的扯王八犊子!就是忽悠人的!  种地不施肥,却指望能多打粮,不是扯犊子又是什么?  -----------------------------  @给力的幼卡
07:55:20  现在穷人就是我穷我有理,必须均贫富!  -----------------------------  人人生而平等,你为什么巧取豪夺占有大家的资源?就因为一句消灭剥削资消灭产阶级,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才有了你这没天良没天理的东西!
  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linyang2000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  成绩好和起跑线有关系,但关系很微小,幼儿园总不能学初中高中的东西吧,顶多多认识几个字,多背几首唐诗,会几句英语弹弹琴之类的,你会的那点儿东西到了一定年龄可能几天就搞定了。主要还是靠自身努力,最烦那种动不动就把自身不努力的锅让起跑线背了。
  教育产业化人人喊打,教育是百年大计,高层很清楚,只是阻力太大,慢慢来。   一是产业化的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二是部分学生家长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如果放弃应试教育,觉得子女出人头地,飞黄腾达,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就没有了,还是那种“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的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的封建观念。  100年前,周恩来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振聋发聩的声音。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呢?
  家庭条件越好的,往往越重视教育。条件差的父母,自己很多也是扯淡。你条件再差,你一个学期去几次学校,和小孩的教师坐下来沟通几次?作业都检查吗?有次去家访,家长还在麻将馆里打麻将,坐那里都懒得理我们,我们五个老师站在他身后,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后来他放了一炮,直接就开骂了。我们好尴尬。。。。灰头土脸的走了。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升全民族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每一个人的教育权利都会得到保障。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有用之才。  童孩们,科举制度也很公平,是每个寒门弟子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希望。可是几千年的科举制度,造成了最长的封建王朝,落后的最大农业手工业国,被称为东亚病夫。
  阶级固话和素质教育不要混淆,两码事。
  @黄梅网6
08:17:49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升全民族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每一个人的教育权利都会得到保障。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有用之才。  童孩们,科举制度也很公平,是每个寒门弟子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希望。可是几千年的科举制度,造成了最长的封建王朝,落后的最大农业手工业国,被称为东亚病夫。  -----------------------------  一面说应试教育太贵,一面又扯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哪个贵说来哥听听。绕着圈打嘴巴有意思么?  你祖宗大部分时间都是世界第一,当之无愧的中央之国。衰落个百十年,你就敢看不起祖宗了?中国是输在科举制度么?逗比
  楼主就是忽悠大家报培训的,你们培训机构才是孩子们真正的敌人。
  寒门难出贵子,目前不好下定论。可以肯定的是本该学校做的事,被各种补习班代替了。要真正搞素质教育,就应该在学校内搞各种各样的选修课。让人民自己负担,而且造成课上不讲补课讲,必然造成有钱的学的多,没钱的学不了。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应该严厉打击课堂不讲、超学校教育的命题等教育腐败问题,让学校回归应有的职能。
  湖南第一师范免费招生。
  我想问问,寒门学子,名校毕业之后,怎么办?这才是富家子弟与寒门学子的第一大坎
  寒门难出贵子是过去封建时代,贫富差距大,现在再用这种鬼话说三道四就是鬼话。骗不了人。  高中上不了名校985这类高校就离你渐行渐远。看看现在高中孩子的家庭背景就知道了,现在有几个上不了高中的,考不上好高中,是孩子读书不行。  努力勤奋可以提高成绩,课外小灶也可以提高。但总体上提高的幅度有限,高考能考500分的,勤奋的可以考的550多,上600是凤毛麟角,一般来说是几乎不可能。戳穿这类谎言仅需要在各类典型高校做一个问卷调查就知道了。
  素质教育也是鬼话,一般校的孩子连高中的课程都搞不太清楚,还提素质教育,只有高中名校玩得起,优质的生源才能学习和玩两不误。普通校还是算了吧。
  楼主以为中国人都没读过书没考过高考啊?抱歉我认识的知道的保送生尖子生有家境好的也有家境不好的,大学同学里成绩最好的几个同学都是农村出身的。  既得利益阶层,呵呵,楼主是比别人穷没人家长得好看还没别人努力,羡慕嫉妒恨吧?还是你想说高考阅卷老师还得先查查考生的家庭收入来打分?
  @独自的狂欢
07:16:00  媒体喊了好几年减负,课堂上教的越来越简单,全靠课后补习了。家庭条件不好的自然跟不上了。  —————————————————  对了,  
  这里两大原因:  1. 教育变成一个需要极大成本投入的产业,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只能管“温饱”,你要吃得更好,更高级,只能去培训机构。这大家都懂,我就不详述。  2. 社会进入长期的稳定繁荣(而非战乱),头脑发达的人早就已经进入中产。所以经济分层其实也是智力的分层。改革开放初期,是那些大胆的下海者先富,这些人未必有学识和智慧,只是先喝了头啖汤,所以根据遗传理论,孩子不见得聪明。这个阶段,寒门家长未必就是智商和情商低下的,这些家庭的父母很多是因为家庭成分无法读书或者文革原因错过读书的机会,子女在较为公平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出人头地。而到了21世纪,即使这个通道依然开放(寒门出贵子),但是智力较好的那些早就跳出这个坑了,还在这个坑的家庭基本就是高考筛选剩下的。  有人会出来反对,说我歧视穷人。但是改革开放差不多四十年,如果一个家庭不是有特别不幸(父母双亡或者有几个残疾的兄弟姊妹要照顾),或者吸毒赌博,人家富起来你还在贫困的泥坑里打滚,是不是应该想想是自己的原因。
  血统论证反的例子有100%,能够证明的例子是0%。  比如最伟大的三个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前二个都出生于社会最底层,麦克斯韦算中下层。  当然,也有德布罗意这样的贵族出生,但在最伟大的100位科学家中,只有10%不到。  相反,理查德兹、成都、、、等所有的“名人精子库“中,人工授精的婴儿,其智商不是和常人一样,而是低于常人,当然,也有极少数三代豪门,但更多的是:富不过三代。  这只是在同一种族内的例子。  不同种族,评判标准不一,有的更适合现代文明,有的忍受力、适应性更强,谁优谁劣不一定。  血统论是5毛们编出来的鬼话。  你不行,不代表你后代不行。
  有钱人有的是办法让没钱的滚蛋
  感觉最主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能力。贫富只是次要条件。看过中学的教材,难度还是很大的。到了高中,感觉会有70%的孩子很难学好,或者说至多能理解其中50%的知识。这里面纯粹是学习能力的问题。无论寒门还是富门,都有学习能力强和弱的孩子,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无论在什么环境。一般总会考取好一些的大学。本地去年高考,如果平均分>72分,即可考取一本。也就是说本地高中阶段的孩子,高中阶段的孩子能掌握高中课程70%左右的知识就可以上一本。但就是这样,按本地生源,平均每六个孩子只有一个可以考上一本。而这纯粹是孩子们学习能力的问题。
  寒门的成年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自我约束,尽量控制住生殖冲动,不要不负责任地繁殖一堆劣质后代,确保能从根本上避免贫穷与低贱的代际传延。
  我一直认为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是绝对的错误政策。目前后果已经逐步显现。
  现在的素质教育,课堂减负实际上是个死循环。孩子的智力不同,成绩有好有差,差的想要赶上去,但课堂上听不懂怎么办,只能参加课外补习班,补习班也有好有差,好的定然收费高,这就要比拼家里的经济实力了。以前上学时,各科老师经常会在放学后留下成绩不好的孩子补课,现在的老师都忙着业余时间办班挣钱。在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这也没什么可说的。
  还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真正重点公立学校的教师,反而没时间办课外班。
  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不是学问越大,就越能教出好学生。举个有趣的例子,一个朋友的父亲是专家级的高级知识分子,可就是辅导不好才上初中的孙女的数学,老爷子认为很简单的习题,讲出来孩子就是听不明白,最后只能送孩子上补习班,请真正的老师辅导。
  抱歉,老子没上过补习班,照样考上985。自己不会教育怨别人?  
  @tqfccelftj110
06:47:00  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课堂照本宣科必须课外补这就太过分了,所谓的减负就是课堂不教自己想办法学?  —————————————————  还不是自找的。现在的学生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哪个老师吃多了还去帮忙补习课外的知识?  
  楼主一定是个寒门子弟
  我只能说这叫活该。相当一部分瞎了心的家长,宠着孩子不让管,不让罚。以至于现在孩子在课堂上谈恋爱、玩手机等严重违纪行为成为常态,作业、听课状态可想而知。老师训几句就是不尊重孩子,就是体罚,家长就帮着孩子去学校闹。二十年以前是什么学风,再看看现在学校的学生又是什么风气。免费让你受教育,倒他么的教育出事来了,我去你姥姥个腿儿吧!楼主更是个瞎带节奏的大烧饼!上上补习班,学学奥数什么的就能成才了?得多脑残才能说出这种话?想成才,就得豁出辛苦,恢复二十年前的学风,从严治学!  
  先别提什么教育科学之类的屁话,现在从家长到学生,有几个能拿出二十年前的那股狠劲儿来。我儿子要是因为不学习、不守纪律被体罚,我回来收拾完他,再买烟买酒给老师送礼去!我心甘情愿!  
  寒门都开始娇生惯养,寒门家长也成了愤青喷子,还指望出贵子?也配?  
  另起炉灶办太学院,不收学费招生取消一切加分,地区无差別,只收应届生,考题全国征集,抽取成卷
  穷逼、吊丝、搬砖去吧、吃泡面的货、农民工。。。  全世界BBS辱骂穷人的话,加起来也不到中国的万一,  问题是,骂这些话的人,也是穷逼一族,有钱人,不会天天泡网发贴。  单位技术业务骨干。不会有贴任务。  歧视穷人,自我歧视,阶层固化,已浓缩到网上了
  @ywz1125
08:57:00  寒门难出贵子,目前不好下定论。可以肯定的是本该学校做的事,被各种补习班代替了。要真正搞素质教育,就应该在学校内搞各种各样的选修课。让人民自己负担,而且造成课上不讲补课讲,必然造成有钱的学的多,没钱的学不了。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应该严厉打击课堂不讲、超学校教育的命题等教育腐败问题,让学校回归应有的职能。  —————————————————  都是自找的。前些年的减负喊得震天响  
  @一看我就是马甲
09:30:27  楼主以为中国人都没读过书没考过高考啊?抱歉我认识的知道的保送生尖子生有家境好的也有家境不好的,大学同学里成绩最好的几个同学都是农村出身的。  既得利益阶层,呵呵,楼主是比别人穷没人家长得好看还没别人努力,羡慕嫉妒恨吧?还是你想说高考阅卷老师还得先查查考生的家庭收入来打分?  -----------------------------  大学里,除非准备搞学术型的,,书本学习包括成绩也就那个作用了  对于二代们,上了大学,学习任务就基本完成了,大学期间就是学社会交际之类,准备去接班了  只有寒门,想要出人头地,走学术这条路,可能会是比较容易一点的路。。所以才会有
大学同学里成绩最好的几个同学都是农村出身的
这种现象....  农村出身的,,,其实有个大问题::父母给不了更多的建议,他们的眼光见识面有限。。导致很多农村出身的,到了大学还像中小学一样,猛读书。。。(当然,这么做其实很不错的,,走学术路线,最后到教授或专家级别,,也算是成功的人生了)
  土豪家出不了马云和盖茨。
  @黄梅网6
06:54:45  素质教育,不是你有素质就让你接受教育,而是以提升每个人的素质为教育目的。不同于应试教育以考高数,过录取线为教育目的。素质教育当然也包括知识水平教育,行动能力的教育,价值论伦理观的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  -----------------------------  你的素质教育与一般人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不同的,你的素质教育应当是指对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如这个学生的数理化很好,那么着重在数理化方面发展,一个人作文写得很棒那么可以培养他当作家做文字类工作,一个人的表情很丰富可以培养成演员,一个人很有组织能力可以培养成领导等等。实际上欧美国家的贵族学校的素质教育就是如此。  现在素质教育是什么?就是家里有钱,好,孩子去学钢琴,舞蹈,音乐,绘画,上奥数——其实很多人并不喜欢这些,也没天赋。这也是一般人对于素质的理解,也就是孩子会好几种语言,会好几种乐器,会跳舞,听得懂交响乐才叫有素质,实际上这些东西长大了基本上是装B罢了——男的用来撩妹(《爱情公寓里》的吕子乔就属于这类人),女的用来显摆。
  从成才率讲,确实砸的钱越多,成才机会越大,但这样的假设是每个人都用相同的努力去学习,但是综合来看,越砸钱证明越有钱,越有钱则学习的动力在减弱,最终还是要看个人的天分和努力
  自己跟一帮人瞎起哄要素质教育,呵呵,以前中小学老师要打要骂,不想自己学生有人贴墙壁丢人。现在的学生老师说两句就要死要活,动个手指头家长带亲友团堵校门,我上初中那会,上午5节课,下午4节课,初二开始晚自习,说是自习,其实是上课,人老师恨不得边边角角都教给你,而且一毛钱不收。现在哭着闹着素质教育,好啊,4点钟放学,之后叫补习班,拿钱来。  活该,自己挖坑自已埋。
  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成功是在于真正意义上的消灭了文盲。也正因为消灭了文盲,我们才能放心搞建设。失败则在于出现了新型文盲和个人素质低下,现在社会普遍看不起新型文盲也是社会问题。
  @免子弟弟
03:31:02  有点危言耸听.  好脑子是天生的,  钱再多也不能让笨蛋变成牛顿.  几千年的社会,一直都是阶级社会,不少穷人凭着考试混入上流社会,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在不会比过去更糟糕吧?  -----------------------------  楼主这种逗逼就是认为,花2元买彩票,5元、10元、100元不算中奖,非尼玛要100万,500万才算中奖~~~~~~~  笑笑就完了,有什么好解释的
  @黄梅网6
06:19:00  素质教育被污名化了。素质教育才是全民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整体提升全民的教育水平,人民素质。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义务,义务教育的方向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同样可以择优,而且人才更多样化。  —————————————————  人口多,教育资源稀缺,素质教育骗人的  
  简直是放屁
  革命  
  自古将相王种出寒门 刘邦是个混混 开创汉室几百年   朱元璋 要饭的 创下大明江山  韶山冲的也没大学毕业 建立了新中国  
  光学区房就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  
  @免子弟弟
03:31:00  有点危言耸听.   好脑子是天生的,   钱再多也不能让笨蛋变成牛顿.   几千年的社会,一直都是阶级社会,不少穷人凭着考试混入上流社会,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在不会比过去更糟糕吧?  —————————————————  教育真跟脑子好坏关系不是很大,其实大多数人脑子都差不多,少数拔尖或底下!我农村中学200多人的初中有机会上普通高中的不超过10个,我当年那一届2003年是7个!农村初中去中考有名额限制,4个班,每班20人名额,城市里应该不会有限制吧!同一县市好像城市和农村学生录取分数线都是不一样的!  
  教育要人人平等
  即使上了大学也一样就不了业,寒门的学生在那儿都是学生。寒门出贵子只是安慰寒门青年的一句话而已。
  马云当英语老师的时候你在逼逼,马云当上首富的时候你还在逼逼。  
  @王月愿-21 00:45:23  即使上了大学也一样就不了业,寒门的学生在那儿都是学生。寒门出贵子只是安慰寒门青年的一句话而已。  -----------------------------  你也得先考上再说吧,何必用这种借口自我安慰?
  @pianpian-20 23:36:38  @免子弟弟
03:31:00  有点危言耸听.  好脑子是天生的,  钱再多也不能让笨蛋变成牛顿.  几千年的社会,一直都是阶级社会,不少穷人凭着考试混入上流社会,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在不会比过去更糟糕吧?  —————————————————  教育真跟脑子好坏关系不是很大,其实大多数人脑子都差不多,少数拔尖或底下!我农村中学200多人的初中有机会上普通高中的不超过10个......  -----------------------------  4个班,每班20人名额,然后才7个人考上高中,录取率8.8%,我靠,如果不限制名额,录取率那得什么样?这不太可能吧,没这么造谣的吧,难道没人报中专?
  @王月愿2014
00:45:23  即使上了大学也一样就不了业,寒门的学生在那儿都是学生。寒门出贵子只是安慰寒门青年的一句话而已。  -----------------------------  @fenlan03
02:09:29  你也得先考上再说吧,何必用这种借口自我安慰?  -----------------------------  还有,这年头,大专、三本毕业,不是说就不了业,而是他们想找的体面工作,都要求二本及以上学历,他们没什么市场竞争力。
  朱镕基的中专改革,阻断了底层人才上升通道  
  寒门从来都难出贵子
  年少时,认为素质教育才是最好的,现在听见所谓吹捧的素质教育就想吐  
  @pianpian-20 23:36:38   @免子弟弟 2楼
03:31:00   有点危言耸听.   好脑子是天生的,   钱再多也不能让笨蛋变成牛顿.   几千年的社会,一直都是阶级社会,不少穷人凭着考试混入上流社会,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在不会比过去更糟糕吧?   —————————————————  教育真跟脑子好坏关系不是很大,其实大多数人脑子都差不多,少数拔尖或底下!我农村中学200多人的初中有机会上普通高中的不超过10个......   —————————————————  @fenlan03
02:13:00  4个班,每班20人名额,然后才7个人考上高中,录取率8.8%,我靠,如果不限制名额,录取率那得什么样?这不太可能吧,没这么造谣的吧,难道没人报中专?  —————————————————  造不造谣,你可以去调查,农村初中升高中是不是有名额限制,是不是农村和城市分数有区别对待!我们当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考高中!以前期中择优考试才会限制名额!没想到升学考试也是限制名额!后来到了高中发现班上很多和我初中没资格参加升学考试的同学几乎是同等学力!区别就是户籍的城乡不同!名额限制给我们农村同学打击很大,意味着正常升学路断绝,所以很多就出去打工,早早结婚嫁人,自己在村里会觉得没面子!  
  @唔得的新
05:42:00  古代的所谓寒门最起码也是地主阶级,没数代的积累怎么可能出什么贵子?古代一般来说从普通地主阶级上升到书香门第至少也需要三代时间,从文盲上升到这个阶段怎么也需要五六代。   比如我祖辈是文盲,到我父亲读了中专,进了城,生活好了点,我可以读大学了,目前生活还算好,我的下一代可以更好的读书了,这样下来一代代才可能出贵子。   那种想家里出一个读书人就想出贵子的是不是心有些太大了?  —————————————————  那也不一定,看在什么政冶环境下,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我县县委书记下乡,那时公社茅厕在屋外,也沒电灯,书记晚上带手电屙屎,去时看到影影弱弱看到一个人,书记大人便密,屙了半天出来,还看到那个人站在那,于是走过去问他黑夜站在这做什么,他回答是怕阶级敌人报复,为书记大人站岗,书记大人大为高兴,带他回县城,安排在县团委,后官至地区局长,书记和站岗的成为县里茶余饭后的美谈。  
  @黄梅网6
06:19:00  素质教育被污名化了。素质教育才是全民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整体提升全民的教育水平,人民素质。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义务,义务教育的方向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同样可以择优,而且人才更多样化。  —————————————————  你来说说什么叫做素质教育,  
  @不见棺材也落泪
07:19:00  自打社会划分了“贫穷”和“富有”两个阶层之后,有人提“教育平等”、“机会平等”就纯属他M的扯王八犊子!就是忽悠人的!   种地不施肥,却指望能多打粮,不是扯犊子又是什么?  —————————————————  劣质种子,再施多少肥,也收不了多少籽。  
  @给力的幼卡
07:53:00  @谁教育了谁
05:46:15   说白了,是没志气。现在公共资源很多,懒得去利用。图书馆看到了几个孩子?   -----------------------------   图书馆还是很多孩子的,但看起来都是不错的家庭,没有寒门  —————————————————  寒门在网吧。  
  要平衡教育资源,不过好难啊  
  @烟民之一
11:04:00  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不是学问越大,就越能教出好学生。举个有趣的例子,一个朋友的父亲是专家级的高级知识分子,可就是辅导不好才上初中的孙女的数学,老爷子认为很简单的习题,讲出来孩子就是听不明白,最后只能送孩子上补习班,请真正的老师辅导。  —————————————————  以前的高级知识分子是要打引号的,环境决定,我以前的厂长,管理一般,但在本市本系统算好企业,上面下来一个高级职称指标,不是考而是直接上。两崽一女,女儿考了一个211,崽考了几次考不上,厂长大人直接厂里出钱搞委培,我们厂的厂长那可是真正农民的儿子呢。  
  这些人的父母,多也是名校生,考上名校,还不准人家发财啊,基因会遗传的懂不
  你去调查下教师的子女和亲戚,看看是不是高分优生居多,教师的收入,应该不至于让你胡思乱吧。
  农民子弟的父母,通常是被应试刷下来的残次品,文化水平就那样,渣生还想生个学霸啊
  我们这里分学区 买不起学区房?那就别上好学校。。我这房子均价8千 学区房4万。。呵呵
全市最好的1中 学区房 还是70年代的破楼 快倒的那种 都6万均价了。。  想考学区?奥数 英语的培训费你交的起么?一堂课2小时 200起步。。省吃简用上了
有时间送孩子去么?你不用上班了?  所以
好的教育资源 都是有钱人的。。  就算你小孩是个天才。。不好意思。。没钱 再天才都没用。。  个别凤毛菱角的 漏网之鱼另说。。。
  要求公务员有发现小孩课外补习班的给警告处分,从干部做起
  说的好像你小学数学,英语考不及格,是家长无能似乎的。我看楼上是当爷的年纪了吧,你觉得你的基因能生出什么种,靠名师指点就能弥补智能缺陷,那么老了,同龄人都能让孩子上兴趣班了,不知自卑愧疚,还理直气壮
  自己穷,怎不下想想你的智力有没有问题,作为父母,要学历没学历,要财富没财富,就一被竞争淘汰到底层的劣等人口,还想占有优质资源,还以为这些资源能改造你的基因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再富也要穷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