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的学生都干什么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有学生抄袭作业没有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 一帘幽梦的blog - 连云港教育博客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作者:zidingxiang 日期: 20:52:08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
魏书生认为,尊重别人是一种能力,“不会尊重人,从高层次上讲,享受不到尊重人的那种自豪感和幸福感;从低层次上讲,自己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魏书生很尊重自己的学生,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他就表扬;学生犯了错误,他也不直接批评,而是用唱歌、写说明书等形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更让我感动的但是,魏书生还非常注重点燃后进学生的希望之火,善于帮助学生寻找长处,发展长处。魏书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新学期,有两个全校最差的学生进了他的班,他要求这两个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人找到自己的优点”。学生说没有优点魏书生则说:“不可能,我都替你找出两条了??”还有一个学生向魏书生坦言“我学的不好,只考了8分。”而魏书生则一脸惊喜:“你一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得8分,这是天赋啊!”我想,类似的故事,魏书生肯定还有很多很多,他善于研究后进学生的心理特点,扬其长而避其短,不断增强后进学生的内部驱动力,真正体现了“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所说的“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权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三思而后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也许学生的"顶牛""越轨"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萌发,作为教师要小心呵护,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读《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儿童的兴趣,能使儿童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指出:课堂的舞台上,主角将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就不可能产生高效率。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要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最佳学习状态中。积极为学生展示才华搭设舞台: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既可以搞同类词语联想,也可以对对子、猜谜语;既可以搞书法比赛、朗诵比赛,也可以搞演讲比赛、辩论赛;既可以点评推荐佳作、概要介绍名家,也可以进行作文竞赛、改编课本剧、模拟表演;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
吕淑湘先生说过:"文学最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因为它本身就是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创作思维的产物。"由情感入手,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使学生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情感美体验活动中尽情地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学习的主人,这是探究学习的基础。《新课标》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 《一棵开花的树》
  作者: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 为这我已在佛前
&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
& 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Copyright @
连云港教育博客技术支持:欢迎您,[][]
(您的IP:114.223.56.211)
下载人数:24052人
下载人数:11884人
下载人数:11701人
下载人数:10875人
下载人数:10524人
下载人数:9716人
下载人数:9128人
下载人数:8325人
下载人数:8050人
下载人数:7907人
下载人数:7146人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学生座位自愿组合
学生座位自愿组合
1985年以来,我们班学生的座位,刚入学时,先按大小个排列,以后随着大家相互了解的加深,可以自愿组合。
组合有两个条件:第一,有利于学习;第二,要四厢情愿。
我常跟学生说,人和人的组合是一门大学问,不要说万物之灵的人,就是简单的物体,再简单一些,构成物体的原子,其组合方式也是一门大学问。
同样是碳原子,呈链状结构排列组合时,便构成了世界上比较软的物质——石墨。而当碳原子呈金字塔状结构排列时,便构成了世界上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咱们再谈人,两个人和两个人合到一起,不一定就是4个人的力量。比如一个书记加一个厂长,倘两个人配合默契,情同手足,患难与共,相辅相成,那么加在一起就完全可能等于3个人、4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力量。遗憾的是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另一种情况呢?其中一个人老实厚道,谦谦君子,甘心情愿当配角,这样一加一便还是一个人的力量。也有的两个合不来,你定的我不同意,我定的你不同意,或一好一坏,一个创业,一个败家,一个挣钱,一个挥霍,一加一等于零。还有的两个人为了个人权力,在堡垒里拼命战斗,打得不可开交,置党和人民的事业于不顾,结果企业亏损,一加一等于负一,甚至负二、负三。
同学之间组合、交友也是如此,有的懒同学交了个勤奋的朋友,不久也变得勤奋起来。有的好计较生气的同学总和憨厚开朗的同学在一起,渐渐不爱计较,不爱生气了。也有的同学本来衣着朴素,不会花零钱,就因为总和社会上几个讲吃讲穿的失学学生在一起,也变得花枝招展,零食不离口了。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都一次又一次地叮咛,要研究和谁接近,和谁疏远。
疏远了谁,不意味着断交,不意味着不是朋友,而是少在一起的朋友,是多鼓励对方,为对方祝福,暗暗地为对方加上进之力的朋友。
对后进同学,也不是让大家都疏远他,而是让后进同学相互疏远,安排先进同学接近他们。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生理上的病,如感冒、痢疾、肝炎,有传染性;心理上的病,如懒惰、狭隘、冷酷,也有传染性。大家都认为我说得有理。
7年前,有3个好朋友找到我,要求我给他们做分离手术。我问:“为什么分开呢?”
“老师您没发现吗?我们3个人都有懒病,凑在一起,相互传染,相互鼓舞,每个人的懒病都成3倍,成立方地增长了。”
“怎么做分离手术呢?”
“您以后再发现我们在一起,就让我们写1000字的说明书;请您再跟全班同学说,号召全班同学帮帮我们的忙,监督我们。无论在家,在社会,在学校,只要发现我们在一起,就检举,我们保证感谢,保证有一次就写一次说明书。”3位懒学生争先恐后地说。
“但愿你们今后也能记得今天的话,别等以后反悔了,同学们检举,你们恩将仇报,反倒恨人家。”
“那哪能呢?”
“你们要这样想,虽然不在一起,还是好同学,还是好朋友,还要互相在心里鼓舞。为了对得起朋友,为了让朋友勤奋起来,就得暂时和朋友隔离。”
他们3人说话算话,好长时间不在一起,每人都找了勤奋的人作伴,后来都变得比较勤奋了。
我们班四大闹将之一,一天晚间跟我商量:“老师,您让我到第二组第四桌去坐吧,我保证能改好好说话的毛病。”
“为什么这座能治你的毛病呢?”
“那座的左邻是咱们班的学习尖子,右邻呢?是最不爱说话的女同学,前面是张&&,我和他合不来,平时基本见面不说话,后面是咱班的生活委员,我特别佩服他,他也能管住我,坐在这里,您说我和谁说话去。”
“那我得问问,左邻右舍同意不同意你去。”一商量,再加上我的劝说,他们同意了,这位闹将乐得蹦起来,过了两个多月,便基本改了自己好说闲话的毛病。
后进同学要换座,有时我帮着做工作,一般同学要换座,则要具备第三个条件:四厢情愿。假设原来甲乙两同学一桌,丙丁两同学一桌,甲同学要换到丁同学的位置去,必须征得其他3个人的同意;乙同学同意甲离开自己和丁到自己座位来;丙同意丁离自己而去并愿意接收甲;丁则愿意离开丙又愿去和乙同桌。四厢情愿,跟我说一声,立即就可以换,有一个人不情愿也不行。愿意换的同学就去做工作,什么时候做通工作什么时候换,人家不通就不换。学生换座四厢情愿就可以换,但必须要跟我说一声,我把4个人找来一问,大家都同意了,立即换。这个权力我没有下放给班干部,我总觉得,这件事比较复杂,涉及一些微妙的关系。学生找我之前一般考虑比较全面了才来,换得有道理的时候居绝大多数。换得没道理,换完之后对学生发展不利时,我能及时发现,给予建议,得到及时纠正。我几次想把这个权力也下放给班干部,但一直没有这么大的决心。
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研究人与人的组合,研究坐的位置,有利于使学生变得更理智,更开阔。
随意调换座位并不是让大家都疏远后进同学,相反地,还提倡先进同学和后进同学一个座位,既提高了后进同学的成绩,也提高了先进同学帮助人、改变人的能力。
周继明同学是班长,临毕业前一年,他主动要求我不要把他和一位后进同学分开坐。他帮助这位同学已有两年了,为了这位同学的进步和班级的工作,周继明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怕这些负担影响他个人的学习,便想给他减轻一些,找一位中等同学和他同桌。他知道了,恳切地说:“我和他已经同桌两年了,我们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为了支持我的工作,他改了贪玩的毛病,为班级做了大量好事,学习也有了进步。离毕业不到一年了,如果分开,我感到对不起他,也对不起班级。”我问:“你不怕影响自己的学习吗?”“帮助他虽然失去了一些时间,但也使自己受到了锻炼,给他讲题时,我也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再说,即使失去了时间,我的成绩在班级仍然是上游,将来升学了,不再支付这段时间了,这也是一个时间或精力的储备。那时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一定能挖掘出这些储备,挖掘出这些潜力,从而使自己学得更好。”
张小飞同学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一直热心于帮助后进同学,临毕业的前一年,她主动找到我,说:“老师,让我和赵&&同学坐一桌吧!”我问:“为什么?”“赵&&同学对人很热心,为别人做了大量好事,可他现在学习成绩不好,我怕他升不了学。”张小飞同学曾帮助过不少同学进步,她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没想到临近毕业,她想的还是别人,我答应了她的要求。毕业后,那位同学也达到了录取分数线,升入了自己喜欢的学校。
也有时,两个看来很好的朋友,经过商量成为同桌,起初挺好,过了一段时间,两人一同来找我,请求分开。我没有发现她们两人坐在一起有什么不合适,不解地问:“你俩在一起不是挺好吗?”她们回答:“正因为我们挺好,好得过了分,彼此之间失去了互相制约的那部分作用,上课时,有时老师让讨论问题,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谈点知心话。上自习也常常惦记我们下课后去玩什么,明知不对,又不好意思制止对方,也不好意思不迁就对方。这些细微的变化,别人不容易看出,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感觉出来,再坐一段时间,我们的成绩肯定会下降。”我记得1988年那届学生临毕业前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有5对好朋友来找我做分离手术。
也有时,两位看起来很淘气,并且合不来的同学,谁都觉得难以坐在一起,而实际上他们坐一桌,双方都有了进步。
王海鹏同学思维敏捷,理解力强,精力充沛,上课一听就懂,剩余时间不愿深钻,爱说话,多少次班级选举说闲话最多的人,他都位居榜首,最多时高达25票。李健同学原在四班成绩倒数第一,调入我班后,虽有进步,但仍不爱学习,也多次被选为爱说闲话的人。
一天,王海鹏同学来找我,要求和李健同学一桌,我还认为是同我开玩笑,便说:“放学了,今天老师要赶写一篇文章,没时间跟你开玩笑,快回家吧!”他像往常一样,脸上仍不失顽皮的笑,瞪大了眼睛:“老师,真的,今天不是开玩笑。”“不开玩笑是什么,两个最能说的人凑在一起,疾病互相传染,不成了不治之症了?”“老师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和李健都爱说,不假,但我们说的不是一类内容,有时我们票数比对方多时,彼此还都有过不服气的时候,我们坐一桌,说不定互相制约住了呢。”我心里还是不愿意,他又说:“您不是总说试试并不吃亏吗?让我们试一段时间,不行,再换回来也不迟。”“李健能同意吗?”“一定能同意。”
他们成为同桌,已经两个多月了,效果出人意料地好。不仅他们两人之间自习课不说话,还能控制着不同左邻右舍说话,并且两个人的学习积极性都比以前高。
他们试了两个月,还要继续试下去,我总感觉他们时间长了相互会有不好的影响。但仅目前两个月的成功就足以使我认识到:学生的相互交往中,学生与学生的组合中,有许许多多奥秘远未被我所认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主任工作漫谈电子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