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人之初在线视频直播告诉人们从小要怎样

8人之初(教学反思)
温州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 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 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过程:
一、识字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
PPT出示有关字词:相遇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上学用的课本有语文书、数学书等,那你知道古代的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三字经》)对,《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也教会了大家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组,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⑧人之初。(“之、初”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之、初”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人之初”的意思就是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再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三字经》的朗读要讲究节奏,朗朗上口,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二、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1.结合生活,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请朗读课文,试着自己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在不懂的句子旁边打上“?”,然后跟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反馈指导:
学生交流后,教师大致讲一讲意思:
人出生之初,本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了既不懂做人道理,有没有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感悟课文主题。
(1)PPT出示任务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图中的妈妈和孩子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2)反馈指导:
预设:图中的妈妈正在教育孩子放鹅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图中的妈妈正在教孩子怎么放鹅呢……(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
(3)PPT出示任务2:妈妈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呢?请你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用波浪线划出句子。
(4)反馈指导:
预设:“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老师板书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导语: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教育你呢?他们是怎样对你说的呢?你们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6)反馈指导:
预设:爸爸妈妈教导我一定要上课认真,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教导都是为了我们成为好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7)指名朗读全文,全班拍手齐读全文。
(8)小结过渡: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虚心聆听大人的教导。
三、再次巩固生字词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四、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近”“远”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近”“远”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近”“远”,分别提示:“近”字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远”字先写里面的“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习”“玉”“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习”“玉”“义”“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习”“玉”“义”“之”,分别提示:“习”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玉”字写王字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相”。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相”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相”,提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但学会了生字,还基本背会了课文,指导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古老的汉字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在引导学生采用定位联想的方法识记生字之后,我在黑板上板画了“善”的古体字,让学生猜测,李济哲说:“这是‘善’,因为它上面有一个羊。”其他孩子纷纷表示同意。我告诉学生,羊下面一只眼睛,表示看起来十分美好,古人认为就是“善”。接着,我又在黑板上板画了“教”的古体字,让学生猜,孩子们被难住了。
师(指着板画):一个人拿着教鞭在督促孩子学知识。是哪个字?
师:对了。这个拿教鞭的人就是谁?
生:老师。
师:是的。老师也叫教师。他在做的事情叫什么?
李济哲:教育。
师:你真聪明。教师所作的事情称为教学或是教育。他们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
生:教室。
(很多孩子纷纷笑着说:“真有意思。”)
汉字不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堂课,我采用了定位联想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之后,又很好地利用古文字图,将汉字具体的图画逐渐抽象成一个能表示意义的符号,让学生很好地将事物与汉字的内涵相联系,不仅教字音,更将汉字的形和义牢牢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不仅学得开心,学得有趣,更学得扎实。
课堂结束前的识字检查证明,相比日常的简单复现,这一识字教学策略更为有效。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善&和&恶&。
  3、走进文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心中萌芽。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善&和&恶&。
  教学难点:
  走进文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心中萌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有趣的,让我们竖起小耳朵一起认真地听听吧!
  教师播放《三字经》视频,组织学生认真听2遍。
  2、师:你听清小朋友们读的是什么了吗?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读一读吧。
  播放带《三字经》音频文件,在教师的指引下,跟着声音朗读。
  3、师: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它的第一句,也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也就是&&《人之初》。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
  二、自主学习,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通读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教师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错误指出来,集体订正后齐读三遍。
  3、跟着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及诗句的停顿。(提示学生每三个字一停)
  4、通过小组竞赛,齐读等方式,反复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先学习要求会认的13个字,借助课本上的拼音和刚才的音频识字,同桌互相读。
  2、开火车读。每人一个生字,读对了,全班同学跟读三遍,读错了大家一起订正完之后齐读5遍。
  3、说一说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你能给他们都找个伙伴组组词吗?
  &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组词:之间百兽之王
  &初&: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一把刀,造字本义:原始人制衣穿衣,遮羞保暖,开启人类文明。有刚开始的意思。组词:初始初夏
  &性&:后鼻音,左右结构,从&忄&里萌&生&出来的就叫做&性&。组词:性格天性
  &善&:翘舌音,像羊一样说话。羊是中国的吉祥物,祥字右边就是羊。此外,美、义都与羊有关。羊最大的特点是羊角内弯,它们打架不会杀死对方。此外,羊温顺。所以,羊是一种温顺、善良的象征。
  用儿歌识记:小羊坐在地上,张口说&善良&。组词:善良友善
  &习&:会意字,从&羽&。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引申出对文化知识、技能等的&学习&的意思。儿歌识记:&羽&丢半边就是&习&。组词:学习练习
  &教&:左右结构组词:教师教育
  &迁&:半包围结构,指移动,搬换,转变的意思。用加一加的方式识记:&千&字加上&辶&。组词:迁移搬迁
  &贵&:&贝&部,表示与钱财有关,表示物品的价格高。组词:贵重昂贵
  &专&:翘舌音,组词:专门专心
  &幼&:&幺&表示小,力气小,表示年少,组词:幼儿幼小
  &玉&:儿歌识记:大王怀中一宝石。组词:宝玉玉石
  &器&:儿歌识记:一只犬,四张口。组词:器皿器物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义气正义
  4、每个生字齐读3遍。
  5、如果老师把这些字的拼音都去掉,你们还认识吗?让我们试一试吧。
  去掉拼音,让学生齐回答,或找学生回答。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师:同学们学生字的办法真多,相信大家以后再见到这些生字一定能准确快速地认出他们来,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留有很大的空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呀,古诗文也是分段的,前两句是一段,后两句是一段,每段两句话,每句话又分为四小句,每小句三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真好听!
  2、大家知不知道这篇诗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师:结合着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
  生1: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生2: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果不好好学习,我们就无法明白做人的道理,也学习不到有用的知识,那么等到我们长大了我们就无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1、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各个击破读写结合。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边学边写,强调字形,注意笔顺,并巡视检查。
  &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写法指导:这个字笔画少,点写得稍大,捺要写平。组词:之间百兽之王造句:老虎是百兽之王。
  &相&:字谜:木、目相加不等于林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发出写法指导:左右宽窄相等。左部竖要长,为垂露竖。组词:互相相差造句:同学们之间要相亲相,互相帮助。
  &近&:儿歌:走之(辶)提着半&斤&米,两地之间短距离写法指导:左右宽窄相等。左部竖要长,为垂露竖。组词:很近亲近造句:我们两家住得很近,关系也很亲近。
  &远&:跟&近&相对,加一加:辶+元=元辶+斤=近写法指导:&辶&的捺宜舒展;&元&第二横稍长。远和近是一对反义词,远表示两者之间距离长,近表示两者之间距离短。组词:远处遥远造句:远处有一颗大。
  &习&:减一减:&羽&的一半就是&习&写法指导:第一笔是横折钩;里面的&&偏左。组词:学习习惯造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玉&:儿歌识记:大王怀中一宝石写法指导: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稍短,末横最长,点悬空。字谜:主动一点就好了。组词:宝玉玉盘造句:圆圆的月亮好像一个玉盘。
  &义&:字谜:差(V)点(丶)错了。写法指导:字形长,撇捺交叉后向两边伸展。组词:正义见义勇为造句:他因为见义勇为受到了表扬。
  3、通过齐读、分组读等方式,对学习的生字和所组的词进行反复朗读,加强识记效果。
  六、多样练习巩固所学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效果吧。
  1、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
  羽-()=()
  辶+()=()
  木+()=()
  主动一点变成()
  差(V)点(丶)错了就是()
  2、组词。
  之()相()近()
  远()习()
  玉()义()
  3、填空。
  人之初,()。性相近,()。
  苟不教,()。教之道,()
  子不学,()。幼不学,()。
  玉不琢,()。人不学,()
  七、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好听的诗文只是《三字经》中的一小段,《三字经》中还有很多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多媒体播放《三字经》的视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课下拓展学习背诵。
和相关的小学生作文:
无相关信息
读书笔记频道最新更新1
读书笔记频道点击量排行榜2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7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课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高级教师,有丰富教学经验,长期从事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工作,所教学班级名列前列,擅长写作和视频编辑处理。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7新版一下语文《人之初》
下载积分:1788
内容提示:2017新版一下语文《人之初》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20:10:0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788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7新版一下语文《人之初》
官方公共微信鏈?被鏂囩珷鎬绘帓琛岀増
鏈?被鏂囩珷鏈?湀鎺掕?
鏈?被鏂囩珷鏈?懆鎺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之初性本善儿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