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职称业绩证明材料中绩很重要吗?

首设正高!中小学评职称将注重师德实绩|中小学|教师|职称_新浪新闻
  评职称将不再过分强调论文学历
  据新华社电 1270万中小学教师将收到一份“大礼包”: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26日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包括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并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昨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明确,2015年12月底前,各省改革实施方案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审批,2016年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经过2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常态化评审,新制度完全入轨。
  ■王云涛制图
  现状:评价标准长期跑偏
  这是一份今年教师节前暖心、贴心的节日礼物。众所周知,和待遇紧密关联的职称评审,一直是中小学教师头疼的“天花板”。作为工作压力大、教学负担重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整天围着孩子转,一心扑在课堂上,承担大量教学和管理任务,另一方面业务上升空间却有限,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务通常只能熬到“副高”就“船到码头车到站”。
  此外,评价标准长期“跑偏”、脱离实际,也困扰着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的优劣,原本在于教学水平、工作实绩。但一段时间以来,职称评审标准片面强调学历、科研、论文,而基层教师难以分心二用,为评职称被迫去跑论文、谋版面,滋生形式主义,甚至导致“暗箱操作”的潜规则腐败。在偏远农村地区,论文、科研更是成为老师们业务晋升和待遇提升的“瓶颈”。
  未来:设正高职称是亮点
  人社部、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
  在中小学教师中增设正高级职称,是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突破,也是一项大的政策调整。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表示,各地要按照培养和造就教育家的政策导向评价好正高级教师,坚持高标准、少而精,严格控制数量,确保质量,树立中小学教师发展标杆和楷模,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老年教师伤了心、中年教师寒了心、年轻教师不安心……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一到评职称就“闹心”。2015年新学期开学,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晋级、评价标准、评审过程等都有了新规定。这些新规则能否落实?是否回应基层诉求?还有没有障碍?能否真正管用?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指标和业绩:哪个说了算?
  “教师职称是评一次伤一次,因为高级教师的名额太少,而高级和中级之间的待遇差距又太大。”河南济源市克井一中校长李新乐说起评职称,满脸都是焦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是按照岗位设置,以名额指标来评职称。“这种职称评定制度,不单单伤害某个老师,而且对整个教师队伍都有冲击。”李新乐说。
  在湖南怀化通道县小学,“退多补少”的政策让校长蒙兰凤十分苦恼:“假如我们学校小学高级职称的比例是70%,但规定要求比例是50%,超过了就不分指标了。有一段时间我们学校连续5年都没有指标。”
  湖南怀化通道县一中校长杨保仲说,如果学校引进优秀教师,他们在其他学校评了职称过来,本校一些优秀老师,就没有希望晋级了。
  对于我国1270万中小学教师,职称指标的“僧多粥少”已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巨大瓶颈。蒙兰凤说:“希望渺茫,会让老师觉得辛勤播种却无法收获,很自然产生职业倦怠。”
  此次改革提出要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这些措施旨在打通中小学教师的晋升通道。有专家建议要适当增加各个学校相应职级的职数,确保有效做到评聘结合,同时要建立职级动态监管机制。
  杨保仲表示,国家政策层面应鼓励优秀的年轻老师向更高层次发展,职称评定可以适当提高门槛,但是不要受指标限制。让业绩说了算,鼓励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领导和同行:谁来参与评?
  “表面看上去是材料评选,是集体研究决定,事实上还是行政干预因素,有领导打招呼,还有增补指标。这些最后评上的人,从推上去,到评审出来,都有人暗中保驾护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校长表示,过去教师职称评定,行政分量太重。从名额分配,到哪些人选送材料,都是行政力量主导。在评委会上,哪些人优先保证,甚至哪些人过,都有行政因素,这容易导致职称评定成为一种拉关系、走后门的温床。
  针对这种现象,这次改革提出要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广东佛山南海九江海寿小学校长张永辉认为,单纯依靠同行评还是不行,因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难免产生偏颇。他建议可以首先采取同科组老师互评,然后是科领导、行政领导协调把关,最后不可或缺的是提交校代会审议通过,形成最终的结论,程序一定要完善,才能确保公平公正。
  一位多年担任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委、评审组负责人的湖南省教育专家对记者说,过去也有大量的一线教师在参加评审,也是同行,但是实际效果不大。究其原因,是同行评审的规则程序不够细化,只有指导意见。如何找到一种真正体现民主的、随机抽样的一种同行评审机制?如何让更多一线的教师、包括乡村教师都参与进来?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规范。
  论文和师德:哪个更管用?
  此次改革提出要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盛裴说,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能成为教学实践的专家,肯定会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但并不一定都要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中小学教师评职称一定要淡化论文,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能力。
  多年来,由于教师评职称有论文要求,导致论文“注水”现象频现。在一些地方,评一篇论文的“手续费”是5元,一个县一千篇论文就是5万元,不但这种论文没有任何含金量,由此衍生的腐败之风也越来越严重。
  湖南省一位老教师表示,论文不能完全不要,教师也需要总结教学工作,但是要规范论文的评审渠道,强调评论文绝对不能收取老师任何费用,彻查严处以发表论文作为敛财手段的不法行为。
  “改革导向很重要。”盛裴说,过去的评价导向就是让老师去写论文、搞科研。以前你的水平再高,学生再优秀,你也评不上。现在的导向就是着重在教学一线。
  评价教师究竟该以什么为标准?张永辉认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标准。“如果一个老师30多年坚守在边远贫困的地方教书育人,即使他没有学历论文,国家也应评他当高级教师!”
  顺应基层教师的呼声,此次改革已再次明确提出,修订评价标准,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如果一个老师30多年坚守在边远贫困的地方教书育人,即使他没有学历论文,国家也应评他当高级教师!”
  ——佛山南海九江海寿小学校长张永辉认为,评价教师最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标准。
  “表面看上去是材料评选,是集体研究决定,事实上还是行政干预因素,有领导打招呼,还有增补指标。这些最后评上的人,从推上去,到评审出来,都有人暗中保驾护航。”
  ——一中学校长表示,过去教师职称评定行政分量太重。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漂泊时代,加剧了乡村人口结构的失衡,也带来亲情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导致乡村文化生态的凋敝和“荒漠化”。尤其是这些曾是留守而辍学的孩子,一旦迷失了方向,就成了社会问题,还可能成为害群之马。
把个人的维权与国家的尊严捆绑在一起,与把个人的意愿跟同行的国人绑架在一起,都是超出个人依法维权的一种对法治的侵害,是对国家形象的一种无端伤害。曼谷机场闹剧,不应该只是冲突双方遭遇的囧途,更应视作中国的法治与文明必须面对的囧途。
互联网外加实名制购票时代,弄丢一张火车票后果如此之严重,在技术层面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非要给出一个解释,只能从管理思维上找原因,那就是铁路方面将自身管理疏漏可能造成的损失一股脑儿转嫁到乘客身上,而不是尽可能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不惜以死相逼,也要孩子上学。听起来挺了不起的,为了孩子真是不惜一切代价,但细究之下,其中的生活观念,比明朝清朝还要落后。更讽刺的是,最火的一条跟帖居然是“寒门出孝子”,6万人点赞。我就想追问一下,父母危在旦夕,负债累累,孩子远走他乡去上学,何孝之有?  建议教育部尽快取消教师职称评定 ,尽快出台教师工资制度。因为评职称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有很大的消极因素。到下面学校都是领导先评。还有就是要给领导送礼才评。好教师要想评职称,靠业绩好是评不到职称的,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越来越差。我们学校今年评职称就是领导入线就全评,老师很却到退休了都评不了高级职称。大家说评职称还有意义吗?实践已经证明:实行绩效工资,不但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反而使学校领导容易滋生腐败,导致教师和领导之间、教师和教师相互间的勾心斗角,严重挫伤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是一项失败的工资政策。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议国家取消绩效工资政策,实行有利于团结的工资政策,还给学校一个洁净的校园。?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摒弃封建特权,公平分配体系,完善公共福利保障措施!  国库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必须首先用于公共福利保障支出,否则迟早被封建贵族垄断瓜分!事实上,公职人员每一分钱的不当得利都直接来自于所谓临时工和普通公民的血汗劳动!共和国的强盛必须从平等、公开、透明、公正开始!  
  支持!
  严重支持
  支持,严重支持
  太好了,坚决支持!
  早他妈该取消
  广大一线教师联合起来向教育部提出取消职称的建议,或许能起到一点作用。另外,教师中的各级人大代表应该积极提出议案,反应一线教师的心声效果会好些。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文明教师在中小学高级职称评定中算不算业绩
文明教师在中小学高级职称评定中算不算业绩要看单位要求。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与水平,越来越受到广泛高度的重视。教科研水平高低的标志与评比形式一般有三种:个人专著、课题成果、发表论文。
第一步:看
到学校图书馆,翻看所有的杂志,找出教师可能发表论文的刊物并分类:
分类刊物“教学”类:如《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等;“教育”类:如《人民教育》、《辽宁教育》等;“考试”类:如《中国考试》、《考试》(文科版、理科版)等;“班主任”类:如《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管理”类:如《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等;“教师”类:如《中国教师》、《教师博览》等;“研究”类:如《教育科研》、《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作为资深审稿人给大家推荐一个编辑电话(微信)同号:
其它种类。
第二步:选
第一,选刊物
教师要发表论文的刊物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有关教学的,另一类是有关教育的。
第二,选栏目
在选定刊物后重点研究其栏目,明确栏目的定位、风格等,并且精读栏目下的文章,了解其发表文章的特点、水准等。
第三,选题材
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撰写论文的题材方向。高中政治老师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文章。
如:时政解析、热点话题、教法研究、学法指导、教材研究、考试研究、教学素材、案例反思、教师成长、教育科研等。
第三步:搜
确定自己的写作意向后,或在撰写的过程中,最迟成文后投稿前,务必要做到三“搜”。即:搜索相关的报刊、网络和书籍。
搜的目的:一是为了了解相关内容的发表情况,例如,你有一个获奖优质课的教学设计想投稿某杂志,一搜发现,相同的课题该刊物近期已发表了一篇,那你只能“另投明主”了。二是为了爬上巨人的肩膀,提高文章的质量,但绝不能抄袭。
第四步:写
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撰写了很多论文,但最终能发表的只是其中的三、四分之一而已。总结近年来所发表论文的共同特点,我悟出优秀论文必须具备的八大特征和十大要素:
优秀论文的八大特征:
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指导性、时效性、学术性、可读性、实用性。
优秀论文的十大要素:
角度小巧、题目精当、观点正确、素材鲜活、结构严谨、语言考究、杜绝抄袭、切忌雷同、控制篇幅、版面漂亮。
第五步:改
文章写好后,要全面修改,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具体过程:首先要自己改,特别是他人改。
经验:修改论文是我们政治教研组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六步:投
投稿时要注意:
第一,投稿方式:可以打印邮寄,也可以电子邮件。根据杂志的要求即可。
第二,选择真伪:一定要有刊号,国际标准刊号:ISSN;国内标准刊号:CN 。
第三,刊物级别: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鉴别方法:先看封面:如《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全国教育核心期刊;再参考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的级别。
第四,特别注意:增刊、副刊、专刊、特刊、论文集、成果汇编等与期刊是有区别的。
第七步:等
等待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
1、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
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
2、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
3、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杂志社的征稿启示要约另投时间一般为3个月)
第八步:续
未发表文章的后续分类处理:
第一类:放弃
那些质量差的或时效性强的,没有发表可能或错过发表机会的。
第二类:再改。
特别要虚心求教,请人帮忙。
第三类:择机。
选择再投时机,如考前预测、考后评析等,时间不能错位,投稿要有提前量。
第四类:换投。
不同刊物风格定位不同。未发表不一定是文章不好,可能是投稿方向不对。如果是这样,要时刻留意,寻找合适的投稿对象。如,在我发表的文章中,有成文四年才发表的,还有成文八年才发表的。
温馨提示:坚持写,不放弃。勤投稿,多发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意想不到!教师评职称时,一张“荣誉证书”到底有多重要?
意想不到!教师评职称时,一张“荣誉证书”到底有多重要?
教育服务专家
今年学校有2个九级职称岗位,共有8位教师竞聘。8位教师中有两位都已是50岁以上的教师,其中一位是还有3年就要退休的女教师。这两位老教师得知今年学校有2个九级岗位,他们都非常高兴。因为学校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九级岗位指标了,而且这次竞聘的教师中就他们两个年龄最大,其余的教师一般只有30多岁,所以他们对这两个九级职称岗位志在必得。于是,两位老教师赶忙准备竞聘材料,又是填写各种表格,又是复印各种材料。可是,当他们把竞聘材料交给学校职称办领导时,却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职称办领导更他们说,他已看过了其他几位参与竞聘老师的材料,其中有两位教师有县先进荣誉,一位是“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一位是“县先进班主任”,根据学校竞聘条件,十级岗位竞聘九级岗位时,有县级及以上先进荣誉称号的可以直接晋升。这次两位老教师可能又不能晋升九级岗位了。两位老教师气愤的找到校长说,一张县先进证书比我们30年教龄更重要?这也太不公平了吧!校长说,这是上面文件规定的,我也没办法啊!一位老教师无奈的说,我还有3年退休,现在已到教辅岗位,到哪里去评县先进呢?难道我们以前在教学一线苦干了30年就一点不考虑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教育服务专家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发布教育信息,关注教育发展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评职称没有业绩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