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能学网络工程师学费吗?

3G网络工程师需要什么文化水平
3G网络工程师需要什么文化水平
10-02-26 &
考3G网络工程师,没有学历要求,其实素质是最关键的3G网络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3G网络工程师包括两方面的技术内容,一是硬件设施方面:3G工程师必须拥有通信、电子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移动通信原理及微波通信技术,能熟练使用C或C++语言编程,具有丰富的数字电路设计或硬件开发工作经验,或者具备CDMA、GSM或TD-SCDMA、WCDMA等手机软/硬件开发经验等。二是终端产品研发方面。从3G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饥渴来看,相关行业已经开始了人才战争,在未来的3G行业里,谁能掌握最先进的开发技术,谁就能最先撬动市场,目前高校培养大学生,开发技术陈旧,部分学习知识陈旧,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发展的需求,事实上,3G行业相关的服务企业也更加倾向于从通信行业从业人员中进行招聘。这是众多人的思维定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个还真不是什么文化的人都能干,有的人就是对网络感兴趣,这方面是天才。其实就看你上不上心。有志者事竟成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别人眼中的网络工程师|我眼中的工程师文化
当前位置: && 正文
别人眼中的网络工程师|我眼中的工程师文化
18:25:03 来源: 责任编辑:
篇一 : 我眼中的工程师文化现在HR和猎头也懂得,挖程序员不能光讲钱和项目了,多少号称工程师文化的公司花开北京上海,可是到底什么是&工程师文化&?谁能给一个准确的定义? 有人说,什么文化就是什么说了算的意思,工程师文化就是工程师说了算。这未免也太肤浅了。也有人说,工程师文化就是自由上下班、松散管理,做喜欢的项目。我想这依然是不恰当的,这些人只说出了工程师文化给工程师带来的权利,更何况这种对权利的认定还是片面的。
工程师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价值观。但是,它不止价值观。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工程师文化: ● 首先,这个世界上大部分软件公司采用工程师文化的模式来运作的话,都会死得很惨。 ● 其次,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号称工程师文化的软件公司,都只是号称号称而已。 ● 最后,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成功和伟大的软件公司,都不是工程师文化的。 下面我谈一谈我眼中的工程师文化应该是怎样的,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当然并不是说它一定好,不过它真不容易玩得转。之后你会明白,世界上能真正所谓&工程师文化&的企业寥寥无几。 Just Do It &身体力行&。我把它放在第一条的位置。什么是身体力行? ● 创始人Mary Wagner要亲自使用玫琳凯化妆品,以保证质量一流; ● Zuckerberg亲自评审Facebook的代码; ● Linus说:&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但是现在多少管理课程都在这样给学生洗脑:&克服亲力亲为的毛病&,&走出亲自去做的误区&。工程师文化的企业中,管理者又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企业的核心人才不应是这些指点江山的指挥者,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者,是那些动手去做的工程师,并且是那些习惯于马上去做的人。&马上去做&往往可以诞生许多创新的点子,因为这些点子转瞬即逝。 在Google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每周三在二楼的铁柜上不定期地都会放置一些带有Google徽标的T恤,大家都可以拿取,很快就会拿完。后来有人注意到这个铁柜对面安装了摄像头,索性写了一个分析摄像头监控图像的软件,判断这个铁柜的门是不是开着的,如果是,多半就是新T恤又到了,发送邮件到&T恤警报器&的群组中,告诉大家快去抢吧。这是一种带有黑客色彩的实践文化,少啰嗦、先做事。 硅谷的许多伟大的公司都是从车库里的电脑前开始的,而不是拿出一笔钱,等来一票人然后坐等发财。很多人只看到了硅谷工程师光鲜的一面(比如薪水要高出美国其它地区20%左右),殊不知他们的平均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的工程师。所以说,工程师文化,不是只有权力的一面,它对工程师的要求,是每个人都要足够能干,都要做许多的事。 足够小的团队 Facebook自己总结的工程师文化包括这三点: 1. 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2. Huge Impact with Small Teams 3. Be Bold and Innovative 尤其我要说一下第二点,在Facebook,多数功能系统都由1到3位工程师组成的小团队完成。平均下来,Facebook 每位工程师(注意我说的是&工程师&,不是任意员工)服务120 万名用户,Google的这个数则是190万,Amazon是96万,微软是75万。 团队多小才算足够小?有一种说法叫&Pizza Team&,换言之一两张披萨饼就可以喂饱的团队,你说能有多少人?但是团队小并不意味着做的事情小,上面的例子已经说到了。 小团队的好处,在于灵活、快速,极大减少沟通和交流的成本。不用投票,少发邮件多喊话,说做就做。 37Signals是另一家把小团队做到极致的公司,整个公司的工程师遍布全世界,但是也只有35人而已,让全世界的人一起工作,做出伟大的产品,一定要兴师动众吗? 工程师的决策权 首当其冲的是产品的决策权。产品的决策权反映了公司对于工程师对产品观点的认可,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华为,市场部门说了算。市场说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就得给做出来,项目计划全部都是倒排的,程序员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我经历过这样一则事情,有一位客户发了一封邮件,大致是说要做某某功能该有多好啊,然后,然后市场部门一下需求,研发团队就去做了,过了几个月,该功能上线,客户惊讶地说:&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事啊?&。 在腾讯,产品经理是老大。网上有一个腾讯&5000个产品经理&的传闻,实在觉得夸张,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我的在腾讯呆过的同事,则告诉了我不少关于产品经理话语权的趣事。产品经理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从产品设计到项目进度安排,是整个工作的协调人,掌控全局。 要让工程师去决策产品做成什么样子,工程师必须能够直接和客户接触,否则主人翁意识无从谈起。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工程师文化的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因为互联网产品对于工程师来说,就在身边,感触丰盈,理念和想法就很多。 另一方面,工程师文化的公司往往会做出简洁的产品来,因为工程师是喜欢优雅和简洁的群体。 在Amazon,每年工程师们都会投票,投那些最烂的项目和工具,投出来位列Top N的几个,都要限期改掉或者废掉(虽说Amazon并不能完全算一家的工程师文化的公司,但是很接近了)。这件事情就是工程师定的,而不是市场营销人员。 当然,决策权方面远不止产品。还包括部分进度、产品特性的优先级等等。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工程师是去最终落实产品的那个人,如果他都没有话语权,那才不可思议。 Geek的工作环境 这部分的观点连我自己都没有百分百想清楚,但是这几点是毋庸置疑的: ● 代码共享。连查看别的团队的代码都要申请权限的公司就别提什么工程师的文化了。 ● 无障碍访问互联网。不解释。 ● 时间支配有相当的自由度。你可以关注过程,也可以关注结果,但是重要的是关注人本身和做的事,而不是那些制造障碍和降低生产力的规矩。上下班刷卡制度就是这样的一个规矩。另外,平均下来需要有一定比例的时间要留给工程师自己安排,例如在Google这个数是20%。优秀的工程师绝对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一些伟大的产品都是从这样的时间中诞生的。 ● 允许选择喜欢的项目,甚至选择喜欢的产品经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无条件的,但这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 平等的地位。你是希望有人和讨论问题,还是希望有人附庸在你的话后面?一派和谐是最糟糕的结果。我们需要有争论,项目中需要有足够多的不同意见,不要遮遮掩掩的,直接指出,但是对事不对人,不用在乎你的等级他的头衔,这就是平等。 ● 合适的工作环境。合适的环境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兴许没有必要像《软件随想录》里描述的那样理想,但是我想要安静的环境、两个显示器以及一个高度合适的椅子,那就可以很快得到。 ● 宽限的着装要求。这一条也列在这里?对,你可以穿着拖鞋去上班,这对曾经的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本质上,这几条都可以写成&对工程师的信任和尊重&。如果这几点都做不到的话,对于今天的话题,就先省省吧。我经历过不少背道而驰的故事。比如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个jar包都要申请权限,比如改一点代码需要层层审批,再比如想看别人写的代码都需要偷偷摸摸的&& 寻找最好的人才 文化不是领导说了算的,而是慢慢酝酿达成的。招聘不合适的人,就会对工程师文化造成污染,如果不幸招入这样的人,这些人必须清除出去,例如离职或者让他们做非工程师的事情等等。这绝非危言耸听,Google就做过这样的事情。 然而,认可和实践工程师文化只是招聘的一个先决条件。更重要的时候,必须招能干和优秀的人。 来Amazon通常要经过2轮的电话面试和5轮的face-to-face面试,对于所有的面试官中,有一名经验丰富的面试官拥有Bar Raiser的认证,目的是为了保证招聘的人才必须要保持在当前团队的工程师中前50%而设定的,Bar Raiser拥有最终否决权,只要他否定的人,其他人全部同意也没用。 在Facebook,新入职的工程师大概会进行一个4-6周的Boot Camp训练来熟悉项目,修补bug,以及学习来自资深工程师的训练课程,大概10%的新兵无法完成这个过程被劝退。 工程师是一名实践者,这就意味着他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知道有的公司分门别类了各种职位,SA、SE、QA、SDE、SQA&&数不胜数,有的压根儿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甚至有的公司把软件工程师拆分成编码岗位和设计岗位都分开,但是对于工程师文化的公司来说,工程师必须要多能。 多能的直接原因来自于小团队,小团队意味着你没有办法去分配太多的角色,你可以擅长做UI,你可以擅长DBA,但是一个写C++代码人照样可以去画界面&&我想你懂我的意思。 另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候选人的态度。对技术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宽限的文化下可以诞生优秀的产品,也可以培养一票懒人,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制度都要和遵守制度的人相匹配。没有这样的人,你玩不转工程师文化。 当然,工程师文化远不止上面说的这些,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是工程师文化里核心价值观的其中几个体现。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一家公司的文化会随着公司的扩张而变味,且看2005年的百度,先别谈哪些方面是符合工程师文化的,起码敢说出这样工程师范儿的话来,可是现在呢?(在2009年中国头号Blogger、著名互联网评论家keso这样说:&今天的百度,据我所得到的信息来看,早就不是上市前那个工程师乐园了。今天的百度,规模比三四年前大了差不多10倍,员工的业绩压力很大,对大多数员工来说,百度跟其他公司没差别。&) 文章来源:四火的唠叨篇二 : 王子若:王子若-电气工程师王子若,王子若-网络红人王子若英文名:Flora 生日星座:处女座身高:170cm。王子若_王子若 -电气工程师王子若Revit2013电气设计宝典毕业于北京建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师,BIM工程师,从事建筑电气设计与BIM设计相关工作。着有《Revit2013电气设计宝典》一书,并于一级期刊发表有《由国外应用情况探讨BIM在国内的推行》、《探讨BIM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国内外现今工程建设信息化标准的发展》等三篇学术论文。王子若_王子若 -网络红人王子若英文名: Flora原名:王子宁原艺名:啾啾王子若生日:9月10日星座:处女座身高:170cm体重:50kg专长:唱歌、钢琴嗜好:唱歌、逛街、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王子若_王子若 -王子若[清]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善山水。《图绘宝鉴续纂》篇三 : STM32再学习 -- 工程师眼中的SPI前些天,有位网友谈到通过FPGA来实现SPI通讯。(]通过帖子的回复发现好多网友对SPI通讯还有些疑惑,于是今天就带着大家从SPI的标准协议,SPI在STM32单片机上的配置及在74HC595逻辑芯片通讯的实例来全方面认识一下这个既复杂又简单的通讯协议。SPI 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直译为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通讯方式,是一种四线同步总线,因其硬件功能很强,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简单,使MCU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这里要说明一下,专利在电子行业还是很关键的,因此,部分其它厂商将SPI通讯协议更名以规避高昂的专利费,但其硬件处理方式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一个名称而已,例如德仪单片机里的SSI通讯。常用的SPI通讯方式是标准四线制,如下图电路示意图所示:MISO: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引脚。该引脚在从模式下发送数据,在主模式下接收数据。MOSI: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引脚。该引脚在主模式下发送数据,在从模式下接收数据。SCK:串口时钟,作为主设备的输出,从设备的输入NSS:从设备选择。这是一个可选的引脚,用来选择主/从设备。MOSI脚相互连接,MISO脚相互连接。这样,数据在主和从之间串行地传输(MSB位在前)。通信总是由主设备发起。主设备通过MOSI脚把数据发送给从设备,从设备通过MISO引脚回传数据。这意味全双工通信的数据输出和数据输入是用同一个时钟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由主设备通过SCK脚提供。比较复杂的是这个从选择(NSS)脚。其有两种模式:软件NSS模式与硬件NSS模式。软件NSS模式下:在该模式下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此引脚当作普通的GPIO来使用。其输入/输出的功能与操作GPIO是一样的。我们通过STM32来操作片外设备时多采用此模式。硬件NSS模式下:此模式又下分两种情况:情况一、NSS输出被使能:当STM32工作为主SPI,并且NSS输出已经使能,这时NSS引脚被拉低,所有NSS引脚与这个主SPI的NSS引脚相连并配置为硬件NSS的SPI设备,将自动变成从SPI设备;情况二、NSS输出被关闭:允许操作于多主环境。硬件的连接我们说完了,下面我再来介绍时钟线与信号线。在学习数字逻辑电路时,我们都听老师讲过数据的锁存方式,例如上升沿锁存等。我们的SPI通讯方式在硬件上非常灵活的处理数据锁存方式,通过两个参数的配置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模式,如下图所示: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当CPHA置高时,其数据锁存在第二个时钟边沿;CPHA清零时,数据锁存在第一个时钟边沿。而CPOL参数置高时,数据锁存在时钟信号的下降沿,时钟线空闲状态为常高,反之,数据锁存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空闲状态为常低。对于数据的发送过程,帧格式也是可以修改的,例如可以选择MSB方式(最高位先发送)或是LSB方式(最低位先发送),还可以选择插入CRC校验的方式等,这里对于这些高级的应用,由于本文片幅有限就不再详细讲解了。接下来,我们通过STM32单片机对于SPI外设的初始化过程再来看一下SPI的硬件标准。void SPI_init(void){RCC_APB2PeriphClockCmd(sFLASH_CS_GPIO_CLK | sFLASH_SPI_MOSI_GPIO_CLK | sFLASH_SPI_MISO_GPIO_CLK |sFLASH_SPI_SCK_GPIO_CLK, ENABLE);/*!<配置SPI的外设时钟,并使能 */RCC_APB2PeriphClockCmd(sFLASH_SPI_CLK, ENABLE);/*!<配置SCK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sFLASH_SPI_SCK_PIN;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此处根据具体应用而设置,例如可配置为开漏输出GPIO_Init(sFLASH_SPI_SCK_GPIO_PORT, &GPIO_InitStructure);/*!<配置MOSI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sFLASH_SPI_MOSI_PIN;GPIO_Init(sFLASH_SPI_MOSI_GPIO_PORT, &GPIO_InitStructure);/*!<配置MISO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sFLASH_SPI_MISO_PIN;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GPIO_Init(sFLASH_SPI_MISO_GPIO_PORT, &GPIO_InitStructure);/*!<配置NSS引脚为GPIO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sFLASH_CS_PIN;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GPIO_Init(sFLASH_CS_GPIO_PORT, &GPIO_InitStructure);/*!<SPI配置 */SPI_InitStructure.SPI_Direction =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 //数据线两线,双向全双半SPI_InitStructure.SPI_Mode = SPI_Mode_M //SPI_InitStructure.SPI_DataSize = SPI_DataSize_8b; //SPI_InitStructure.SPI_CPOL = SPI_CPOL_H //CPOL置高,时钟线在闲时常高,下降沿锁存数据SPI_InitStructure.SPI_CPHA = SPI_CPHA_2E //CPHA置高,则第二个时钟沿锁存数据SPI_InitStructure.SPI_NSS = SPI_NSS_S //从引脚为软件配置方式SPI_InitStructure.SPI_BaudRatePrescaler = SPI_BaudRatePrescaler_4; //SPI时钟频率为4分频SPI_InitStructure.SPI_FirstBit = SPI_FirstBit_MSB; //MSB最高位优先发送SPI_InitStructure.SPI_CRCPolynomial = 7; //CRC检验公式选择第7项SPI_Init(sFLASH_SPI, &SPI_InitStructure);/*!<使能SPI */SPI_Cmd(sFLASH_SPI, ENABLE);}上面的源代码是示例是ST公司操作SPI flash的Demo示例。我们再以74HC595芯片的硬件操作操作来配置,初始化SPI外设。我们先来看一下74HC595的硬件操作时序图: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时钟线(SH_CP)在空闲状态为常低,并且为第一个时钟沿的上升沿锁存数据。因此,我们需要将上面配置初始化的两个参数修改为如下:SPI_InitStructure.SPI_CPOL = SPI_CPOL_L //CPOL置高,时钟线在闲时常低,上降沿锁存数据SPI_InitStructure.SPI_CPHA = SPI_CPHA_1E //CPHA清零,则第一个时钟沿锁存数据其它参数不做修改即可。上述源代码已经通过STM32F103与8片74HC595串联实验通过,示例完整工程源代码可以到电子产品世界论坛片自行查找、下载。标准四线的SPI通讯不仅为我们节省了宝贵的单片机引脚数,而且其规范的硬件协议也为我们嵌入式软件编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丰富的外围器件支持,例如SPI的flash存储,SPI接口的SD读卡器,SPI接口的网络通讯模块都已经非常普及,可以看到应用好外设SPI通讯已经成为一名工程师必要的技能之一。篇四 : 雅虎工程师眼中的雅虎另一面 文/晴然 搜狐IT驻硅谷记者 导语:对话雅虎工程师引发的思考,梅耶尔针对&用户体验&的跟随性创新能否带给雅虎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雅虎,十几年前互联网行业的最先锋;它曾经定义互联网,让消费者和广告商同时爱上互联网、爱上雅虎,也让那句&Do you Yahoo?!&变得跟 &吃了吗?&一样司空见惯。但是2013年的今天,雅虎的&巨人&形象早已不在。在搜索败给Google,社交败给Facebook以及一系列的CEO闹剧之后,雅虎已经不做大哥好多年。 去年,被董事会钦点的梅耶尔空降雅虎,带着她充满Google影子的新政:移动互联网为绝对发展重心、&禁止员工在家办公&、为雅虎魔鬼&瘦身&(计划砍掉5分之4的非核心产品)。上周二,梅耶尔在任一年后的一季度财报新鲜出炉,核心的网络广告业务总营收同比下滑11%,虽然净利润同比增长36%,但这主要归咎于9月份雅虎减持部分阿里股份的交易。雅虎收获了华尔街分析师这样的评价&雅虎作为投资公司比作为互联网公司表现得更好&。在广告商的观望和分析师的唱衰中,梅耶尔还有多少时间使出杀手锏?移动互联网到底会是雅虎的终结还是新生?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采访了雅虎美国某核心部门的首席工程师。他曾供职于包括Google,LinkedIn在内的多家Big-Name,在雅虎美国总部也待了逾5年。他私下透露自己不久后将会离开雅虎,潜心于移动互联方面的自主创业。 而在我们的对话中,这位工程师提到了以下应景的几点让我印象深刻: 1,雅虎薪酬很高,公司中滋生了老公司的懈怠情绪。很多人说风光不在的雅虎是众多二流工程师的聚集地;这位首席工程师却告诉我,很多一流技术人员会毅然选择雅虎是因为薪酬;因为若平均到小时,雅虎给的钱在Big Name里真的算很多的。在LinkedIn,Facebook或者是Google这样的公司里,你需要玩儿命干才能赶得上趟儿;相形之下,雅虎的文化就相当&宽松&。我猜想&身在雅虎,心在创业&的情况在这间公司并不少见,或许这也算是雅虎的另类成就。讲到这里,我忽然有点理解梅耶尔&禁止员工在家办公&的政策;尽管它不讨喜,但至少在&形式&上,这为扭转公司里蔓延已久的懈怠情绪做了尝试。如果一屋子的精英员工不是想着&走&就是想着&混&,这样的雅虎就更没有明天可言了。 2,移动产品在&用户体验&方面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这留给了雅虎一个抢滩移动互联的入口。 3,梅耶尔在Google就是做&用户体验&出身的(包括设计和开发Google搜索界面),&她把雅虎的产品通通当做艺术品来做&,设计的美感与用户的体验被她看做是雅虎在移动方面得以突出重围的重中之重。 4,尽管前路茫茫,雅虎仍然握有7亿用户是不争的事实,雅虎之前缺的是个有发展思路的领导人,现在执行力十足的梅耶尔给雅虎带来了希望。在技术层面,Google是绝对的创新领跑者,我们无意跟它硬碰硬。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雅虎更倾向于针对提升&用户体验&进行创新。 Q1财报发表之后的第三天(4/18),雅虎就上线了两款重磅移动应用,Yahoo!Weather(天气应用)和全新的Yahoo!Mail(雅虎邮箱的移动客户端);前者让查天气变得跟看明信片一样赏心悦目,后者则把移动端上的邮件查阅变得像翻杂志一样轻而易举。什么才是人性化的应用设计本来就是个主观命题,但是苹果应用商店里近6000个5星评价显然假不了。 雅虎天气应用的突出特点是:周到细致但不多余。应用中有体感温度、风速、气压、太阳月亮的位置和高空俯瞰地图等多个实用但却不常见于其他天气应用的功能。另外,独特的小清新气质(从旗下图片分享网站Flickr上实时精选得来的高清图片做背景)更是让人爱不释手,没有一点信息过剩的痕迹。毕竟,我们对一款天气应用还能要求些神马呢? 新的Yahoo! Mail将你的邮箱变成了一本杂志。开启全屏功能后,边框被全数去掉,只留下邮件本身,并且左右滑动屏幕即可完成翻页,跟翻看杂志的体验实在很像。这样的设计很适合用平板电脑查看邮件多于撰写邮件的大多数人。另外,这款应用还简化了邮件清理流程,利用简单的手势即可对邮件进行归档和删除。可见,所有新功能全部围绕移动端上的&体验& 二字。 4月22日,又一款雅虎重磅移动应用上线。这款新版雅虎! iOS应用整合了一个月前才收购的Summly新闻摘要功能,&雷厉风行&之程度出乎大家意料。开启 &Visual&模式(可理解成&Summly&模式)后,多数新闻被提炼成140字以下的精简文字,以新闻图片作为摘要背景,简单向下滑动就可以进入下一则新闻。浏览新闻的体验一下子变得近似于翻看连环画。另外,个性化的&Topic&(主题)偏好设置也为这款应用增色不少。(详细可见搜狐IT对该应用的试用体验) Q1雅虎财报发布后,面对铺天盖地针对其广告销售下滑的质疑,雅虎开展了一连串不紧不慢的&移动&出击。不管怎么说,雅虎对UI和UX的重视在新产品中随处可见,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精致也更贴心的雅虎。或许,雅虎无意做互联网公司中的苹果,反而更愿意效仿三星的套路东山再起。在&用户体验&上寻找突破口,紧随移动互联发展趋势进行跟随性创新,并且用做艺术的态度打造产品;梅耶尔的努力已经让我们看到雅虎逐渐清晰的发展思路,对于雅虎的明天,让我们多一点耐心。
内容:/91908.html
文章很赞,分享给朋友
04-05· 04-21· 04-12· 05-15· 04-19· 05-04· 04-27· 04-07· 04-15· 04-06· 04-07·
05-27· 05-07· 03-31· 05-10· 04-05· 05-01· 04-13· 05-06· 04-13· 04-08· 04-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免责声明:本站作品均来自网友分享或互联网,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 CopyRight @ 2008- 生活小百科,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工程师都学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