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中高职升本科直通是不是不用考试直接升高校

人民日报:江苏3+4模式试点高职生直升本科
当前位置:
人民日报:江苏3+4模式试点高职生直升本科
记者 姚雪青
  《人民日报》日12版 版面截图  
原题:中高职与本科联合招生、分段培养,打通向上深造通道  
江苏职校生 不高考也能上大学(职业教育怎么走)  
中国的职业教育,总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经济大潮的冲洗,日渐凸显这一教育路径的重要轮廓;但现实中的弱势地位与崎岖发展,却让职业教育徘徊在主流教育体系之外。面对流动路径狭窄、拓展空间有限、教育模式僵化等“拦路虎”,职业教育的改变已是如箭在弦,毕竟它的身上,牵系着全国半数学生的命运。  
近日,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将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评办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而在地方,职业教育一线的探索与改革也在不断展开,因地制宜地寻找跨越鸿沟的可行路径。  
本版今起推出“职业教育怎么走”系列,首篇聚焦江苏省中高职与本科衔接试点,看他们如何破解职业教育的“断头”难题。  
对于陆枝钊来说,如果没有“3+4”高职与本科衔接班,可能就得“勉强去读普通高中,挤高考独木桥了”。作为江苏常州某高职院校的学生,他通过“3+4”衔接班不需要高考就有机会直接上本科。“由于没有升学压力,有更多时间可以自己支配。除了专业课之外,我的国画爱好可以继续发展。”  
据悉,2012年江苏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5市先行试点,本科院校将教学要求渗透到中职或高职院校,学生升学只需要通过衔接院校的选拔。目前,第一批学生即将读完一年的课程。  
“进职校定终身”限定学生发展空间,纵向体系沦为“断头教育”  
“制造大飞机,既要有设计图纸和模型的科学家,也要有制造机身的技术工人。”业内人士指出,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在新形势下亟待“转型升级”,探索中高职内涵衔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在近日对于职业学校的调研中,记者发现我国普高教育和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尴尬局面。“职业教育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演变为‘差生教育’、‘贫困生教育’,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偏低。”一位教育系统工作者说。  
同时,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过早限定了学生发展空间。根据江苏职业教育专家的调查,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潜能还不能完全定型,约有30%的初中生其实适合上普通高中。而在现实中,即便在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省市,也普遍存在中高职之间基本分离、沟通衔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除了职业教育本身的质量有待完善外,很多问题都可归于一点,即职业教育从纵向看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是‘断头教育’。”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尹伟民介绍说,学生进入职校后,只有少部分通过对口单招和注册入学继续深造,大多数面临“进入职校定终身”的状况。以江苏为例,1997年开始对口单招,这部分学生只占总数的8%左右;2011年开始实行注册入学,入学高校多以民办校为主,收费高、质量低,吸引力不足。“这使得大多数学生不得不去读普通高中,走精英教育之路。”  
据介绍,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国家,普高教育和职校教育作为平行的两个教育类别,同样具有纵向发展的完备体系。“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升入专科院校、本科院校深造,读本科、硕士、博士都很常见,极大提升了职业教育在公众心目中的吸引力。而国际化一流的职业教育体系,一直都是实体经济背后的重要支撑。”一位教育界人士说。  
实现同一专业一体化培养,形成“知识+技能”的选拔制度  
如何破解职业教育“断头”的难题?江苏省想出了办法,2012年正式启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  
按照尹伟民的解读,试点实行联合招生、分段培养,包括4种模式:一是中高职“3+3”分段培养,学生在中职学习3年,转段进入高职院校学习3年;二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中职学习3年,转段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4年;三是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5+2”分段培养,学生在三年制高职与五年制高职学习后,转段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2年;四是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  
“对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有几个突破。构建了学制体系,打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升学之路;开发了课程体系,实现同一专业方向的一体化培养;建立了招考体系,形成‘知识+技能’的人才选拔制度。”尹伟民说,试点还建立了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比如中职毕业生应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毕业生应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应取得“准技师”、“准工程师”资格证书。  
作为常州首次高职“3+4”衔接班的试点,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国民说,去年“3+4”班最低录取分数达到当地四星级高中的标准,“我们和常州工学院合作,学生在高职读3年,本科升入二本。”由于试点项目广受学生欢迎,经批准,常州今年将继续招收270名“3+4”学生,牵头3所本科高校3所、6所职业学校。  
据了解,2012年首批71个试点项目涉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5个实验区内13所本科高校、32所职高院校和47所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招生4885人。一位“试点班”的女生表示,她去年中考成绩也可以择校读高中,但这样的模式既可在职业学校中学知识学技能,还能发展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把就业与升学较好统一起来,将来还有上大学深造的机会。”  
试点招生名额单列尚不确定,衔接模式亟待针对性考核体系  
不过,在江苏先行试点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对高校而言,试点不仅是一次教育改革,更需要在师资配备、课程一体化方面及时调整,对传统教学方案重新设计。“这意味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人才培养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课程体系由学科型向工作过程型转变,质量考核由知识考试为主向能力考试为主转变。”有业内人士说。  
以刘国钧高职校为例,该校教务处处长黄小璜表示,“3+4”课程和以往中专和普高课程均不同,而是按照原有的中专及本科内容重新设计制定。“‘3+4’衔接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本科文凭、学士学位及准技师水平。从中职进入本科,尽管无需参加高考,但接续本科高校是有入学标准的。”黄小璜说,对中职三年的各科成绩有明确要求,英语和专业核心课程需要测试,“混日子当然是不行的”。  
但体制的瓶颈,可能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拦路虎”。“对于衔接入学的本科高校来说,能否在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将试点学生的招生名额单列,目前还是未知数。由于‘3+4’试点项目的目标是‘本科+技师’,而职业技能鉴定隶属于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管辖,对本科生获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会不会认同?”刘国钧高职校校长王亮伟坦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不仅仅依靠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推动,而应搭建各方配合、协调的平台。”王亮伟建议,“比如人社部门可否调整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报考条件,或是通过政策引导,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引导大家重视职业教育。”  
与普高到本科通道的成熟模式相比,职校到本科的通道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参加中高职衔接试点的学生,将在3年后升入大学本科。“教育试验不容许失败,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要事先规划。在培养方式上,也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通过校企结合等方式引入多元资源,来配置师资、设置课程。”常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处长张健认为,传统单一的考核办法不再符合要求,应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考核标准,以提高学校及学生的积极性。  
有人担心,在中高职与本科衔接的模式下,是否存在利益寻租的空间,甚至演变为部分学生不高考上大学的一条捷径?对此,尹伟民建议,具有社会吸引力的试点项目应该因时因地制宜,不能一窝蜂。目前的试点多从优势学校、优势专业开始;在试点经验成熟之前不宜盲目扩大范围,对于试点的学校要严格甄别和提高准入门槛,逐步推广,“否则就失去了试点改革的应有本意,良好的制度设计也就沦为一种形式。”  
《人民日报》日12版
编辑:张鑫&田伟钊
人参加互动
网友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您留言时请遵守。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地址:南京市玄武大道699-19号(徐庄软件园)1栋 |
电话:025—582899 |
投稿信箱: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3+3跟五年制大专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3+3跟五年制大专有什么区别
3+3跟五年制大专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后两年按高职收费标准分年收取。这种形式较为适合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考生,同时也为我省的高职院校储备了生源,保证了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目前我省已有两届学生升入高校继续深造,而且为有志于学习一技之长的初中毕业生提供了便捷途径。   五年一贯制和3+2分段制高职的招生计划都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安排,只招收当年参加全省中招考试而且成绩达到一定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学习期限都是五年,分段教学。学费前3年按中专收费标准分年收取据介绍,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形式始于上世纪90年代,而高职录取的是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这样说来,初中毕业生因成绩不好上不了普通高中,一样可以通过这两种形式上大学,实行五年连贯教学,学费按高职收费标准分年收取。3+2分段制高职顾名思义就是指5年学习时间分为两段,即前3年在普通中专学习,后两年在相应的高职院校学习,教学计划由普通中专和高职院校共同制定,相当于高中毕业后再上两年大专。毕业后也都可以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两者的区别是,五年一贯制高职由普通高职院校举办。3+2分段制高职开始于2001年,是我省为了进一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办学形式不仅拉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3+2大专班及五年一贯制大专文凭与通过普通高招录取的高职的大专文凭相同,所不同的是,3+2与五年一贯制录取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
无锡机电分院高级讲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3+2”中高职分段培养专业受关注 无需高考可由中职直通高职
  (黄石日报 记者 方晚霞)6日,我市举行中考招生咨询会,不少家长和学生对中职学校的&3+2&中高职分段制专业颇为关注,不用参加高考,读完中职就可以直通高职,这成了不少学生的新选择。
  据了解,经省教育厅批准,2017年我市有4所学校的11个专业具有招生资格,分别是湖北机械工业学校的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建筑工程施工4个专业;湖北城市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模具制造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4个专业;黄石艺术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2个专业;大冶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其中湖北机械工业学校、湖北城市职校和大冶市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均与湖北工程职院衔接,黄石艺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与湖北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接,工艺美术专业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对接,学生在中职学校完成3年学业后,即可直接升入高职院校就读,毕业后可获得大专文凭。  &3+2&分段制培养模式2014年在我省开始试点,我市2014年有湖北城市职校和湖北机械工业学校两所学校的6个专业开始招生,两校首批约500&3+2&专业学生今年已完成中职部分的学习,秋季将升入高职院校就读。  湖北工程职院招生处处长陈伟介绍,以往中职毕业生想升入大学,可以通过技能高考、学校单独招生或其他形式,但这些渠道依然有一定限制。&3+2&中高职分段制培养模式打通了中高职教育衔接,学生在注册中职学籍的时候,高职就有了备案,同时拥有了大学的学籍,近年来,招生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  陈伟介绍,相比于通过普通高考之后在进入高职,&3+2&分阶段培养模式的学制更短。在教学与课程设置上,&3+2&模式是由中职学校和对口高职院校分段负责,共同制订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在专业课程体系上,按照企业岗位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和内容,更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路径,避免了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技能训练实践环节则体现中高职承接与延续,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校长官本文表示,随着我国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3+2&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顺应了国家建立系统化人才培养制度的趋势,促进中高职人才的一体化培养,为还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升学路径。
07-07?07-07?07-07?07-07?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表明东楚网立场。
Copyright ◎ 黄石市东楚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 管:中共黄石市委宣传部 黄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 办:黄石日报传媒集团 电 话:
鄂新网备1101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1004 网站建议浏览分辨率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3-4 07:48
查看: 2483
经教育部备案同意,3月3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广东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意见”明确,考试招生制度单项改革从2016年陆续展开,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高考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统一实行“3+3”考试模式,外语可考两次
其中,广东将改革完善统一高考制度。统一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本科院校招生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实行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试方式。
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完善一年多考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以减轻学生集中应考压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高职与本科招生相对分开
根据《实施意见》,高职院校考试招生逐步实现考试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和录取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分开,本科院校实行统一考试,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是指从统一高考中分离出来的实行单独招生的考试方式,目前主要包括:“3+技能证书”考试、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三二分段、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考试招生形式。
2017年广东将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语文、数学、英语3门考试科目,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自愿选择报考,并以此成绩作为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的成绩;2018年启动新的高考方案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招生改革。高职院分类考试方案由省教育厅制定,考生报考办法将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专项改革配套文件中予以明确。
中小学招生推进指标到校
对中小学招生制度进行系统设计、统筹规划,通过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积极推进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录取高中阶段学校新生等有力措施,改革完善中小学招生制度,引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解中小学择校难题。
全省统一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招生办法,逐步扩大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具体改革办法由各地市制定。
14门学科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覆盖高中所有学习科目。
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考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均列入学考范围,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等14门。学考分散安排在各学期进行,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个科目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成绩为最终结果教。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省教育厅将于2016年制定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实施方案,对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定。
高校录取探索借鉴“631”模式
改革完善综合评价录取制度。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可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同时积极探索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改革,按照统一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计算综合成绩,由高校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高校科学选拔各类人才。
广东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指出,2012年,广东在南方科技大学试点进行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生改革,即在学校录取的标准中,高考成绩占60%,学校测试占30%,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占10%,简称“631”录取模式。“631”录取模式在人才选拔、促进学生成长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实施意见》明确,广东将继续深化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发挥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
1.问:从现在到实行新的高考方案期间,我省高考实行什么方案?
答:我省2018年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2021年高考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即2018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实行新的高考方案,现在在读的高中学生以及2016年、2017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仍执行目前的高考方案,考试科目、内容和方式不变,从2016年起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卷。在实施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前,这几年过渡期,各中学和考生要按照目前的高考方案要求安排好教学和备考工作。
2.问:新一轮高考改革是否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如何组成?
答: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意见》对此已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即实行“3+3”考试模式,也就是普通本科院校实行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每科满分150分。考生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科目成绩组成。
计入高考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组合上不分文、理科。
3.问:哪些科目提供一年多考?
答:为减轻考生集中应考的压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和统一高考的外语科目,将创造条件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由考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参加考试,并选择最好的成绩使用。
4.问: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包括哪些形式?考生如何报考?
答: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是指从统一高考中分离出来的实行单独招生的考试方式,目前主要包括:“3+技能证书”考试、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三二分段、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考试招生形式。
2017年我省将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语文、数学、英语3门考试科目,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自愿选择报考,并以此成绩作为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的成绩;2018年启动新的高考方案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招生改革。高职院分类考试方案由省教育厅制定,考生报考办法将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专项改革配套文件中予以明确。
5.问: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有何变化?下一步如何考虑?
答:《实施意见》明确2016年起将创造条件逐步淡化和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根据我省招生工作的实际,我省从2016年起,将原第二批本科A类及B类两个招生录取批次调整合并为“第二批本科批次”。今后,我省将创造条件逐步减少和淡化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让学生有更多选择院校和专业志愿的空间。
6.问:如何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答: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工作要求,我省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在省属重点高校安排一定的专项计划,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农村学生,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农村考生上重点高校比例。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农村专项计划的实施办法,实行单独批次、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切实提高我省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比例,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出台文件:
出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制定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
制定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制定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施方案
各地市制定出台中考加分项目的实施方案
各地市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办法
各地市出台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办法
完善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办法
积极推进单项改革:
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办法
继续完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增加平行志愿院校数
调整和优化招生录取批次二本A、B合并为第二批本科
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卷
普通高中随迁子女可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
深化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改革
分类考试招生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高中阶段毕业生自愿选择报考,并以此成绩作为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的成绩
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出台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出台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出台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普通本科院校实行“3+3”的考试方案,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考试方式
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科目中自主选择。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金币 + 20&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4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3-4 08:48
就是对2016年高考的考生不公平,说考全国卷就考,说开放异地高考就开放,填补了人数的空缺,还说对广东生没影响?没有经过三年的预通知的,这一届,如果当时不是指标到校反对成功,也是说怎样就怎样,对这一届很不公平!
扫一扫,轻松关注!家长帮广州站(微信号gzjiaoyu):
关注它就够了!择校、成绩、学校八卦、学习技巧、资料、家庭教育...各类信息每日更新!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高职升本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