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层次原理图disenger16原理图怎么选芯片

激情昂扬的行业专家引领Altium发展该部分包含了过去三年所有的Altium澳交所公告我们的客户正改变各行各业,了解详情
关于Altium我们的客户投资者关系合作伙伴新闻中心
看看哪些下载,最适合您的需求请联系当地销售网点,提升您的设计环境下载最新版本的PCB设计及EDA软件
轻松进行原生的3D PCB设计Intuitive PCB Design Technology with Professional Capacity Streamlined PCB Design Tool Custom Built for Your Community
ECAD设计数据、库、工作流程和团队管理的一体化平台Intelligent Parts Database for Achieving Realizable Design快速、精准和简单地使用元器件搜索,连接您与元器件数据和供应链的纽带。
Oracle/Agile - PLM 产品数据的参数搜索与导航Altium软件环境与企业PLM之间直接关联
世界知名的 卓越编译技术,TASKING工具已有超过25年的历史。
产品扩展插件
Natural and Effortless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nalysis
Learn best practices with instructional training available worldwideGain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without leaving your home or office
轻松进行原生的3D PCB设计
按职业角色分类按行业分类按照技术分类
轻松的原生3D PCB设计
Altium用户与发烧友的互动平台我们的博客展示我们关注的领域,希望同样也能激起您的兴趣为Altium工具新功能开发提交您的创意并参与投票通过提交Bug,对重要事项进行投票,帮助提升软件性能您订阅的AltiumLive,邀您一起参与关注参与我们的测试项目,更早获取Altium最新版
我们的用户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了解详情看看哪些下载,最适合您的需求请联系当地销售网点,提高您的设计环境
您在TechDocs上,可以找到大量在线的免费文档查看时间表,注册遍布全球的线上及线下的培训和活动浏览我们免费的大容量设计内容库,其中包括元器件,模板和参考设计在线参加网络研讨会或观看我们以往的研讨会视频。使用多元化的技术支持模式及自助服务选项来解决您的问题。Stay up to date with the latest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trends with our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echnical white papers.简洁明了的指导视频教程,帮助您启程Altium Designer
新一代电子设计的强大工具Altium软件赋予创客、工程师以及电子产品设计师们以强大的能力去创造更智能、更安全、更互联的世界。
成功案例了解Altium如何帮助众多公司成功完成新一代电子产品及系统的设计。
“自从使用Altium Designer,我们的产品开发时间较以前缩短了一半。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我们的产品可以比竞争对手更快上市。”
“Altium Designer 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可以创建用于PCB装配的精准3D模型,并可导出为符合行业标准的文件格式,使得我们在第一时间便可知道所生产出来的PCB是否与机械外壳相匹配。”
“关于Altium Designer,我最喜爱的一点在于其简单易用的PCB设计及原理图捕获的集成方法。”
Dave Clarke
Vox 研发经理
Mike Edwards
ETL Systems PCB设计工程师
Angus Thomson
Roli 高级电子工程师
市场活动预告
August 8, 2017
August 15, 2017
Altium DesignerAltium Designer
Manufacturer: Sumida UpdateJul 20, 2016Manufacturer: LEMO UpdateJul 19, 2016Manufacturer: Panasonic UpdateJul 18, 2016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26634人阅读
硬件(102)
电阻:,,,;封装属性为系列
无极性电容:;封装属性为到
电解电容:;封装属性为到
电位器:,;封装属性为到
二极管:封装属性为小功率,大功率
三极管:常见的封装属性为(普通三极管)大功率三极管大功率达林顿管
电源稳压块有和系列;系列如,,等
系列有,,等常见的封装属性有和
整流桥:封装属性为系列(,,)
电阻:其中指电阻的长度,一般用
瓷片电容:。其中指电容大小,一般用
电解电容:其中指电容大小。一般用用用
二极管:其中指二极管长短,一般用
发光二极管:
单排多针插座原理图中常用的名称为系列,从到,引脚封装形式为系列,从到。
双列直插元件原理图中常用的名称为根据功能的不同而不同,引脚封装形式系列。
串并口类原理图中常用的名称为系列,引脚封装形式为和系列。
集成块:其中-指有多少脚,脚的就是
无极性电容
电源稳压块和系列-和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一样
整流桥---
单排多针插座
双列直插元件
表示的是封装尺寸与具体阻值没有关系,但封装尺寸与功率有关通常来说如下:
电容电阻外形尺寸与封装的对应关系是:
零件封装是指实际零件焊接到电路板时所指示的外观和焊点的位置。是纯粹的空间概念因此不同的元件可共用同一零件封装,同种元件也可有不同的零件封装。像电阻,有传统的针插式,这种元件体积较大,电路板必须钻孔才能安置元件,完成钻孔后,插入元件,再过锡炉或喷锡(也可手焊),成本较高,较新的设计都是采用体积小的表面贴片式元件()这种元件不必钻孔,用钢膜将半熔状锡膏倒入电路板,再把元件放上,即可焊接在电路板上了。关于零件封装我们在前面说过,除了库中的元件外,其它库的元件都已经有了固定的元件封装,这是因为这个库中的元件都有多种形式:
以晶体管为例说明一下:晶体管是我们常用的的元件之一,在库中,简简单单的只有与之分,但实际上,如果它是的那它有可能是铁壳子的,如果它是的,则有可能是铁壳的或,而学用的,有,,还有,,等等,千变万化。
还有一个就是电阻,在库中,它也是简单地把它们称为和,不管它是还是都一样,对电路板而言,它与欧姆数根本不相关,完全是按该电阻的功率数来决定的。我们选用的和甚至的电阻,都可以用元件封装,而功率数大一点的话,可用,等等。
现将常用的元件封装整理如下:
电阻类及无极性双端元件无极性电容有极性电容
二极管及石英晶体振荡器晶体管、、
可变电阻(、)。
当然,我们也可以打开库来查找所用零件的对应封装。这些常用的元件封装,大家最好能把它背下来,这些元件封装,大家可以把它拆分成两部分来记如电阻可拆成和,翻译成中文就是轴状的,则是该电阻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盘间的距离也就是(因为在电机领域里,是以英制单位为主的)。同样的,对于无极性的电容,也是一样;对有极性的电容如电解电容,其封装为,等,其中为焊盘间距,为电容圆筒的外径。对于晶体管,那就直接看它的外形及功率,大功率的晶体管,就用,***率的晶体管,如果是扁平的,就用,如果是金属壳的,就用,小功率的晶体管,就用,,等都可以,反正它的管脚也长,弯一下也可以。对于常用的集成电路,有,就是双列直插的元件封装,就是双排,每排有个引脚,两排间距离是,焊盘间的距离是。就是单排的封装。等等。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晶体管与可变电阻,它们的包装才是最令人头痛的,同样的包装,其管脚可不一定一样。例如,对于之类的包装,通常是脚为(发射极),而脚有可能是极(基极),也可能是(集电极);同样的,脚有可能是,也有可能是,具体是那个,只有拿到了元件才能确定。因此,电路软件不敢硬性定义焊盘名称(管脚名称),同样的,场效应管,管也可以用跟晶体管一样的封装,它是可以通用于三个引脚的元件。,在里,加载这种网络表的时候,就会找不到节点(对不上)。在可变电阻上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原理图中,可变电阻的管脚分别为、、及,所产生的网络表,就是、和,在电路板中,焊盘就是,,。当电路中有这两种元件时,就要修改与之间的差异最快的方法是在产生网络表后,直接在网络表中,将晶体管管脚改为,,;将可变电阻的改成与电路板元件外形一样的,,即可。
封装的处理是个没有多大学问但是颇费功夫的琐事,举个简单的例子很简单吧,但是有的库用有的就是即使对同一封装结构,在各公司的产品上描述差异就很大(不同的文件名体系、不同的名字称谓等);还有同一型号器件,而管脚排序不一样的情况,等等。对老器件,例如电感,是有不同规格(电感量、电流)和不同的设计要求(插装)。真个是谁也帮不了谁,想帮也帮不上,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靠自己的积累。这对,特别是刚开始使用这类软件的人都是感到很困惑的问题,往往很难有把握地找到(或者说确认)资料中对应的就一定正确。心中没数!其实很正常。我觉得现成全能的库不多;根据电路设计确定选型、找到产品资料,认真核对封装,必要时自己建库(元件)。这些都是使用这类软件完成设计的必要的信息积累。这个过程谁也躲不开的。如果得以坚持,估计只需要一两个产品设计,就会熟练的。所谓“老手”也大多是这么“熬”过来的,甚至是作为“看家”东西的。这个“熬”不是很轻松的,但是必要。
电阻类及无极性双端元件
无极性电容
有极性电容
石英晶体振荡器
晶体管、、
可变电阻(、)
AXIAL -&两脚直插
AXIAL就是普通直插电阻的封装,也用于电感之类的器件。后面的数字是指两个焊盘的间距。
AXIAL-0.3&小功率直插电阻(1/4W);普通二极管(1N4148);色环电感(10uH)
AXIAL-0.4 1A的二极管,用于整流(1N4007);1A肖特基二极管,用于开关电源(1N5819);瞬态保护二极管
AXIAL-0.8&大功率直插电阻(1W和2W)
DIP -&双列直插
直插芯片常用的古老封装。
SOIC -&双列表贴
现在用的贴片max232就是SOIC-16,后面的数字显然是管脚数。贴片485芯片有-8S,管脚排布更密了。
直插三极管用的是TO-92,普通直插7805电源芯片用TO-220,类似三极管的78L05用TO-92。
直插开关电源芯片2576有五个管脚,用TO-220T。
贴片的2576看起来像D-PAK,但却是TO-263,奇怪。它有五个管脚,再加上一个比较大的地。
SOT -&表贴
贴片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用的是SOT-23。LM1117电源芯片用SOT-223,加上地共有四个引脚。
D-PAK -&表贴
贴片的7805电源芯片就用这个封装,有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地,还有两个引脚分别是输入和输出。
TQFP -&表贴芯片
一直在用的贴片AVR单片机芯片就是TQFP的,比如mega8用TQFP-32。管脚数少的AVR比如tiny13,则采用SOIC封装。
Atmel的7S64 ARM芯片用了LQFP-64,似乎管脚排列更紧密了。见过有一款国内的SOIC 51芯片用了PQFP-64,管脚排布比TQFP紧密。
9针串口座,这个也是必须要有的。
===============其他尚未未整理的内容============
PZ-4&四位排阻
RW&精密电位器
TO-92&直插三极管
SOT-23&贴片三极管;贴片场效应管
RB-.1/.2,.1/.3,.2/.4,.2/.5,.3/.6直插电解电容
RB-3/6 LM2575专用电感(330uH直插)
CAPT-170&贴片电解电容10uF/25V
LED-3&直插发光二极管
DAY-4&四位八字LED管
D-PAK&贴片7805
TO-220&直插7805
TO-92&直插78L05
SOT-223 LM1117,3.3V贴片
TO-263 LM2575贴片
TO-220T LM2575直插&2575有五个脚;&封装一样(插、贴),区别是2576开关、2575线性。
78L05 100ma
78M05 500ma
PCB画圆形焊盘默认孔径30mil,总直径60mil(0.762mm,1.524mm)。自恢复电阻管脚直径0.6mm,封装定义孔径为0.7mm,总直径1.5mm。压敏电阻管教直径1mm,封装定义孔径1.27mm,总直径2.54mm(50mil,100mil)。
(用于焊接220V导线的焊盘:3mm&x 1.8mm)
电源线不低于18mil,信号线不低于12mil,CPU入出线不低于10mil(或8mil),线间距不低于10mil。
正常过孔不低于30mil(内孔一般不能小于10mil)。
100mil对应2.54mm。
双列直插 焊盘间距100mil,两排间距300mil。焊盘60mil,孔径40mil。转载一份网络表定义:
网络表代码  &&&&&&&&&&&&&&注解:
[&&&&&&&&&&&&&&&&&&&&&&&&&&&开始一个零件的定义
C1  &&&&&&&&&&&&&&&&&&&& &零件的序号
AXIAL0.4&&&&&&&&&&&&&&零件的封装形式(AXIAL0.4 )
100μF&&&&&&&&&&&&&&&&&零件的名称100μF&&&
保留(为空行)
保留(为空行)
保留(为空行)
]  &&&&&&&&&&&&&&&&&&&&&&结束一个零件的定义
(&&&&&&&&&&&&&&&&&&&&&开始一个网络定义
NetD3_1&&&&&&&&&&&&&&&&&&&&网络名称
D3-1&&&&&&&&&&&&&&&&&&&&&&&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C2-2&&&&&&&&&&&&&&&&&&&&&&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U1-3&&&&&&&&&&&&&&&&&&&&&&&&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C1-2&&&&&&&&&&&&&&&&&&&&&&&&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D4-1&&&&&&&&&&&&&&&&&&&&&&&&零件序号-零件引脚号
)  &&&&&&&&&&&&&&&&&&&&&&&结束一个网络的定义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574216次
积分:16253
积分:16253
排名:第624名
原创:211篇
转载:176篇
评论:136条
文章:15篇
阅读:32119
文章:18篇
阅读:60026
文章:12篇
阅读:36198
(1)(4)(1)(6)(3)(4)(2)(4)(1)(2)(2)(5)(4)(1)(10)(7)(14)(22)(1)(6)(6)(27)(5)(17)(18)(21)(15)(1)(7)(5)(4)(11)(15)(9)(17)(10)(17)(16)(9)(4)(18)(5)(10)(3)(2)(4)(9)(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ltium 原理图检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