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 tki耐药越早应用越好吗

和“egfr-tki”相关的论文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化酶-2(COX-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8例晚期 NSCLC 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OX-2水平的变化,同时进行CT检查以判断近期疗效,并随访至疾病进展,分析血清COX-2水平的变化与近期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血清COX-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效患者显著降低(t=11.258,P=0.000),疾病稳定患者无显著变化(t=1.424,P=0.170),疾病进展患者则显著升高(t=-7.759,P=0.000)。有效患者治疗前血清COX-2基线水平明显高于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者(F=20.852,P=0.000)。治疗前血清COX-2水平越高,患者的PFS越长。结论:血清COX-2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晚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的疗效及可作为预测服用EGFR-TKI药物预后的指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晚期NSCLC初始治疗失败后继续应用原EGFR—TKI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7例晚期NSCLC初始EGFR—TKI治疗失败后,继续应用原EGFR-TKI联合化疗的疗效。结果17例继续使用TKI联合化疗的患者中,完全缓解(CR)为5.9%,部分缓解(PR)为17.6%,稳定(SD)为35.3%,进展(PD)为41.2%,疾病控制率(DCR)为58.8%,无疾病进展时间(PFS)4.7个月,一年生存率为47.1%,中位中生存(OS)为11.1个月。结论TKJ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继续应用EGFR—TKI联合化疗,部分患者仍可获得疾病控制。TKI获得性耐药患者更可能从继续应用TKI中获益。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病理确诊、EGFR检测敏感突变、并接受EGFR-TKI治疗的Ⅳ期或术后复发转移肺鳞癌患者,分析其与EGFR-TKI的疗效关系。结果 20例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鳞癌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随访资料完整。10例19-del(+),8例L858R(+),1例同时存在外显子21(L858R)点突变和外显子20(T790M)突变,1例外显子18(G719X)突变。其中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7例,疾病进展(PD)4例。客观缓解率(ORR)45%,疾病控制率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为5.0月,中位生存期(m OS)为14.7月。结论 EGFR-TKI对部分EGFR敏感突变的鳞癌患者有一定疗效。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这部分患者的EGFR基因检测,以便明确获益的患者。
目的观察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序贯应用EGFR-TKI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79例一线应用EGFR-TKI药物获得性耐药的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化疗序贯EGFR-TKI组(CE组)80例和单纯化疗组(C组)99例,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CE组和C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3.8%和12.1%(P=0.04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8%和53.5%(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除皮疹(36.3%vs 7.0%,P=0.001)外,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比较,化疗序贯EGFR-TKI可为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肺腺癌EGFR-TKI治疗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肺腺癌组织和16例正常肺组织中IGF1R和EGFR的表达,ELISA法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中IGF1的含量。结果 IGF1R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IGF1R的表达与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EGFR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GFR的表达受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影响(P〈0.05)。IGF1R与EGFR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在晚期接受EGFR-TKI治疗的肺腺癌患者中,病情进展后血清中IGF1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肺腺癌患者EGFR-TKI治疗获得性耐药中起一定作用。
近年来,随着大气质量的下降,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高,成为世界各地越来越受关注的焦点。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占大多数,而因其无明显的早期症状,一旦临床中确诊时,NSCLC中大多数都已经是中晚期,从而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在中晚期NSCLC治疗中占据主要地位,虽能改善近期疗效,但远期生存率结果不尽如人意。
目的研究适形放疗联合EGFR-TKI同步治疗中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2009年1月始共316例患者入组行临床研究。对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共有CR 5例,PR 43例,SD 47例,PD 11例,RR 45.3%,DCR 89.6%;靶向治疗组共有CR7例,PR 45例,SD 84例,PD74例,RR 24.8%,DCR 64.8%,RR和DCR有统计学差异。②联合治疗组中位PFS 6.5个月,中位OS 14.1个月;靶向治疗组中位PFS 5.0个月,中位OS 12.6个月。联合治疗组1年生存率60.3%,2年生存率26.3%;靶向治疗组1年生存率50.0%,2年生存率19.0%,两组在生存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治疗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在复治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推广。
肺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但在其临床获益的同时伴随着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中医药以其在肿瘤治疗中突出的增效减毒优势倍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中医药联合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参考文献20篇。
非小细胞肺癌是当前世界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严重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跃居各类恶性肿瘤的前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对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逐步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称为21世纪肿瘤学研究的方向。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0例单药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记录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数据。[结果]全组中位PFS为8.1个月(95%CI:6.4-9.8个月),中位OS为14.1个月(95%CI:11.5-16.7个月),DCR为71.6%(136/190),ORR为35.3%(67/190)。女性、不吸烟患者的PFS优于男性,吸烟患者。而PS评分低及埃克替尼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者表现出更长的PFS及O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38.9%)、腹泻(13.7%)、转氨酶升高(11.1%)及上腹部不适(7.9%),1例出现肺间质样改变。[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金月芽期刊网 2017这里是&&xuboucm&&的丁香客,立即开通并关注,最新动态不容错过!
发帖:2&&&&收藏:0
&:建议所有确诊的NSCLC患者均应该检测EGFR、ALK、ROS1等基因,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初诊患者首先还是建议组织检测。在无法获取组织,或者TKI、化疗耐药后检测者,可用血液检测。此外临床应用建议血液检测的方法应选择ARMS这类灵敏度比较高,且获得CFDA认证的产品,科研可选择ddPCR、NGS与ARMS相结合
&回复了帖子&毛伟敏教授:EGFR突变型患者的检测与治疗
EGFR突变是晚期NSCLC最主要的驱动基因。EGFR-TKI的应用拉开了晚期NSCLC靶向治疗的序幕,但对EGFR突变型患者的管理仍然充满挑战。在三代TKI泰瑞沙的上市会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浙江省肿瘤医院的毛伟敏教授,就EGFR T790M突变的检测、EGFR突变型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和泰瑞沙在早期NSCL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访谈。
肿瘤资讯:现阶段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在进行T790M检测时,您认为应该首选血液检测还是组织检测?
毛伟敏教授:以往在开展NGS或者免疫组化等检测时,会优选组织检测。就目前而言,组织检测仍然是诊断和检测的金标准。液体活检对T790M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接受一代TKI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耐药,并且以继发性耐药为主。患者在TKI治疗过程中将会不断出现继发性耐药,因此,针对血液进行动态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液检测可反复多次应用,能够在不同时相和不同治疗阶段阐明耐药发生发展的过程。液体活检的应用较组织活检更方便,并且侵袭性更小。所以在动态检测的过程中,采用血液检测可能是更好的方法。既往开展的一些国内外研究均提示,对于T790M突变的检测,液体活检的特异性非常高,几乎等同于组织检测。鉴于血液检测的侵袭性更小,且结果可靠,因此可作为更优的选择。
肿瘤资讯:脑转移患者目前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毛伟敏教授:脑转移一直是极大困扰晚期肺癌患者的问题。但在靶向治疗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陆续公布,脑转移的治疗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个重大变革就是TKI的应用。EGFR-TKI(包括三代TKI奥希替尼在内),对于脑转移病灶的疗效与既往的化疗大不一样,它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基于现今脑转移的治疗理念,如果患者脑转移的症状不明显,将会首选TKI治疗。与此同时,也应根据脑转移病灶的数目和大小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和全脑放疗(WBRT)等。根据脑转移病灶的数目( 5个、3个或&3个),选择行SBRT或WBRT;对于寡转移的治疗,需要采取更为激进和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外科手术。此外,TKI的治疗也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取得了较高的缓解率。近年来为世人瞩目的免疫治疗,也可能为脑转移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展望未来,有理由相信脑转移的治疗不会像既往那般困难,因为将有更多和更好的治疗选择。
肿瘤资讯:随着ADJUVANT研究结果即将发表,确立了一代TKI在辅助治疗中的地位。您如何看待奥希替尼在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毛伟敏教授:关于奥希替尼在辅助治疗中的作用,通过ADJUVANT研究的结果可以预知一二。在即将召开的ASCO会议上,吴一龙教授将代表ADJUVANT研究者汇报这一研究结果。其结果显示,辅助TKI组的中位DFS得到显著延长,包括3年的DFS率也显著提高。这一研究结果必将在全球肿瘤领域(尤其是胸外科领域中)引发强烈反响。在以往,TKI在辅助与新辅助治疗中一直未能获得很好的结果,但大家都非常期待TKI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尽管既往开展过随机对照研究,如BR19和RADIANT,但多为阴性结果;并且这些研究在入组人群方面存在问题;此外,针对EGFR突变患者的分析均为亚组分析,仅对2年DFS的结果做了一些阐述,并非最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ADJUVANT研究入选了II-IIIA期NSCLC患者,其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的临床证据,因此这一研究得以入选ASCO口头报告,并作为首场新闻发布会提前公布。基于ADJUVANT研究的结果,有理由相信奥希替尼同样有可能在辅助治疗中取得成功。个人认为,在晚期患者中取得的获益,非常有可能重现于中早期患者。只不过在开展临床研究时,应在选择合适的患者、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药物等方面着重考量。在实体瘤(乳腺癌和肺癌)中关于新辅助与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经验,也可以被其他的实体瘤研究借鉴。我认为,TKI在新辅助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会获得良好的结果。此外,TKI的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目前关键的问题在于,医保政策和药物价格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选择。
来源:转自“肿瘤资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赣州肿瘤医院温馨提醒您:当前时间:
| 加入收藏 |
肺癌的诊断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意义
&& 阅览数21574 次&&&&来源:
赣州市肿瘤医院
&&& 作者:
肺癌的诊断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意义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周崧雯的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EGFR-TKIs治疗常见)。的治疗提倡个体化治疗模式。是基于患者的驱动基因表达状态,即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驱动基因的个体化治疗,仅基于病理学治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治疗。其中,EGFR突变是重要的癌症驱动因子,我国患者EGFR突变率达30%以上。不吸烟、女性、腺癌患者中比较多见,约有50%左右的突变率。EGFR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是上皮生长因子(EGF)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的受体。EGFR等蛋白酪氨酸激酶功能缺失或其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活性或细胞定位异常,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及细胞凋亡的抑制有关。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和广泛的特罗凯和易瑞沙就是以上通路的可逆性生物抑制剂。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检测EGFR突变可以筛查对靶向药敏感的人群,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靶向要个体化治疗。&&&
目前EGFR突变的检测步骤包括标本获得、DNA抽提、EGFR突变检测和结果分析。检测的方法包括:DNA测序、ARMS及其它如DHPLC等。其中ARMS方法快捷、敏感,有试剂盒,操作简单,但价格较昂贵,不能检测到未知突变。研究显示EGFR突变在原发肿瘤中较转移瘤中多见。EGFR突变丰度对EGFR&TKI的疗效也有影响,丰度越高则疗效越好。非肿瘤标本包括血液和等,目前检出率较低,ARMS方法敏感性相对高一些。为提高EGFR突变的检出率,需要我们临床医生、病人、病理医生和实验员共同协作。EGFR酪氨酸激酶区域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8-21外显子,其中19和21号外显子突变覆盖突变的90%。
临床应用:
&EGFR突变型是非小细胞中的一个特殊类型,这种的癌细胞依靠“EGFR通路”维持生长、增殖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EGFR突变的NSCLC可以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中获益,且将其作为一线药物治疗EGFR突变的患者,相比传统的化疗可以取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且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容易耐受,但总体生存期(OS)并未延长。EGFR-TKI目前主要用于NSCLC一线、二线和维持治疗。我国大部分医生将其用于二线(69.4%)治疗,41.7%的医生将其用于一线治疗,27.8%的医生将其作为维持治疗药物。只要患者存在EGFR突变,就可以从EGFR-TKI一线治疗中获益。如果我们知道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的话,如何应用EGFR-TKI呢?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告诉我们,EGFR-TKI用作一线治疗或二线治疗,OS并无差别,但是化疗1~2个周期后立即换为TKI治疗,OS却是缩短的。对于EGFR-TKI究竟是作为维持治疗,还是应该二线使用,我们期待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在化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的EGFR突变检测为阳性的话,不建议立即转换为EGFR-TKI治疗,也不建议联合化疗一起治疗;而应将EGFR-TKI用作维持治疗或者二线治疗。
1.&EGFR-TKI可用作EGFR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2.化疗过程中,患者EGFR突变检测为阳性的话,不建议立即转为EGFR-TKI治疗或联合化疗一起治疗。
3.化疗过程中,患者EGFR突变检测为阳性的话,建议EGFR-TKI作为维持治疗或者二线治疗。
4.目前而言,EGFR-TKI作为辅助化疗证据不足,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去进行探索。
5.对于局部晚期NSCLC,不建议EGFR-TKI用作其放化疗后的维持或者与放化疗联合进行治疗。
总之,针对特定的靶点开展个体化治疗模式已成为现实,今后,临床医生的重点是:一方面如何可能采用微创技术取得足够的肿瘤组织做相应的基因分析,另一方面是如何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根据患者基因表达状态给予个体化治疗。
&&&&&&&&&&&&&&&&&&&&&&&&&&&&&&&&&&&&&&&&&&&&&&&&&& &&&&
同类新闻:
Copyright & 2006-.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赣州肿瘤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花园前19号
咨询热线: 传真: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第07期 作者:刘杰;成媛;贾永旭;张中冕;周云;马智勇;申淑景;李醒亚;
血清CEA水平与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分析
分子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EGFR-TKI),包括吉非替尼[1]和厄洛替尼[2],在进展性和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此类药物通过与ATP竞争胞内区酪氨酸激酶位点而抑制胞内酪氨酸激酶磷酸化,阻止EGFR的信号转导,抑制通路下游效应发生,包括抑制细胞增殖、存活和血管生成。近年研究发现未经选择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治疗应用EGFR-TKI有效率不足10%,如研究表明厄洛替尼有效率为8.9%[2],吉非替尼有效率为9.7%[3]。研究证实,对未经选择的患者采用EGFR-TKI作为辅助治疗或维持治疗,其疗效还不如安慰剂[4-5]。EGFR-TKI在不抽烟、腺癌、亚裔妇女中有较好的反应率,在IPASS试验中其客观缓解率高达43%[1]。虽然已经明确EGFR突变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EGFR-TKI药物的关键疗效预测指标[6-7],但EGFR突变者的有效率也仅为70%~80%。并且,EGFR基因突变检测对肿瘤组织取材、设备、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要求较高[8......(本文共计4页)
相关文章推荐
《中华肿瘤杂志》2000年05期
《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2期
《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中国肺癌杂志》2000年05期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11期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年05期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年01期
《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12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年02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2期
《西藏医药杂志》2002年03期
《医学信息》2002年01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年03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20期
《临床医学》2003年06期
《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癌症杂志》2003年02期
《中国肿瘤》2003年12期
《医学与哲学》2005年05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
出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重庆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gfrtki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