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能降低风险 日语银行风险吗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其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导致了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可能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商业银行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过程已经完成,经营行为市场化成分加重,行政化色彩退却,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国际金融危机事件频频发生的现状和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来自国际银行业的冲击,均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且尽快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明晰、尚未形成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及经济制度转轨的成本转嫁,导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认识上也存在很大偏差。 为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我们首先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其次,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其它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在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再次,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调整:(1)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3)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要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就进行有效控制。最后,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使用内部评级法和资产组合管理等先进的风险度量和管理重要技术。 对具体风险的管理上,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信用风险的防范 信贷资产在整个资产结构中占比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差息可能变小,但仍是收益最高的项目,是银行资金运用的主渠道。防范信用风险要在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前审查等事前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作好:(1)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利用定量方法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不仅可以提高资产业务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根据资产的不同风险类别制定不同的资产价格,这样不仅可以减低信用风险,而且可以提高银行利润,通过产品差异化扩大市场份额。(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收益的关系,如落实贷后问责制、审贷分离等措施。(3)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尽快建立并完善信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实现信用风险的动态化管理。(4)通过对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进行对比,选择适时退出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资产配置效果。(5)利用新兴工具和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利用贷款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来达到提前收回债券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同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实现风险组合管理。 二、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是对资金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变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实行的“差额”管理方式,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基层行的各项资金来源全额上存管理行的资金部门,基层行的各项资金运用由管理行进行统一配置。通过资金集中,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资金集中管理后各项资金的配置权集中到上级行,上级行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对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防范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同时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 2、健全独立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各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的控制部门,该部门直接对银行董事会或行长负责,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合理确定内、外部利率。内部利率是指银行内部资金核算使用的利率。通过确定反映市场变化同时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内部利率,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实现全行战略发展意图。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建立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外部利率确定体系。 、创新商业银行驾驭风险的产品。虽然在产品创新方面目前在制度、监管等方面还存在障碍,但是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战略。第一,根据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准备。包括收集基础数据、建模和模型验证修订。根据对外币衍生产品市场的认识,研究远期利率合约(FRA)、利率掉期(IRS)、利率期权(Interest Rate Options)等衍生产品,以及基于这些基本衍生产品的结构性产品的投资组合,做商业银行未来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第二,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或提高资产流动性的产品,改善资产负债组合,如发行次级债券。尝试创造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与债券市场、存款与货币市场收益挂钩,如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待政策放松和市场逐步完善后,推出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掉期、利率期权、债券指数期权等产品。通过研究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资金交易,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消除全行的风险敞口,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 三、对操作风险的防范 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对操作风险监管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出了10项原则,其中包括:营造适宜的风险管理环境;操作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监视和减轻控制;监管者的作用;信息披露的作用。2003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又在新发布的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CP3)中,将操作风险与信用和市场风险一起列入第一支柱,使得操作风险成为资本监管的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为有效评估和管理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建立专门的特殊框架和程序来给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安全和稳健保障。 1、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操作风险存在于银行的正常业务活动中,银行只有在建立了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与稳健的营运控制文化,高级管理层以高标准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各级管理者时,操作风险管理才会最为有效。营造风险控制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时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风险的单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 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操作风险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控制,提高行为人的业务素质。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实行三分离制度:(1)管理与操作的分离,即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不能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要办业务必须经过必需的业务流程;(2)银行与客户分离,银行为方便客户,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业务;(3)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分离。即程序设计人员不能从事业务操作。业务处理电子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内部监督的时效性、全面性。但计算机的大范围应用尚在起步阶段,熟悉计算机的人不熟悉业务,熟悉业务的人不懂计算机,这在客观上限制了计算机犯罪。但随着员工素质的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增多,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些行为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可能您会感兴趣
太多,最主要的是政策风险、资产损失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等面临来自国际银行业的冲击,均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且尽快提高风... 导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认识上...证券包销等业务中涉及的信用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
二,利率风险
指货币... 造成银行面临损失的可能性
七,经营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发生各种自然灾...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与防范策略 我把提纲和正文给你1/信用风险
2/操作风险
3/市场风险
4/流动性风险
5/国家风险
6/法律风险
7/声誉风险
8/战略风险
目前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将其分... 商业银行的海外资产和负债比重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将不断加大。
2.市场风...风险多元化 商业银行如何完善内控
作者:杜金
  目前,大部分商业均由高级管理层负责全行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监事会对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通过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履行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应职责,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在总行及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均设有内控合规部门,具体负责内部控制的组织协调,承担操作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常规检查和运营风险核查。  新年伊始,一系列“存款失踪”案件让社会公众的目光再次聚集到银行的内控体系上。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经营复杂程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涉及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电子银行、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面临的风险日益多元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人民银行副行长日前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将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强化内部督察。  监管从严  银行内控管理强化细化  以新资本协议实施为契机,近两年国内商业银行着力内控合规体系建设,优化整合内控措施。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均由高级管理层负责全行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监事会对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通过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履行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应职责,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在总行及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均设有内控合规部门,具体负责内部控制的组织协调,承担操作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常规检查和运营风险核查。  应该说,目前大部分银行均从上至下建立了完备的内控体系。以中行为例,在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上,一直坚持和完善内控“三道防线”机制。各级机构、业务经营部门和员工是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基层机构,在承担业务发展任务的同时加强运营中的风险控制,严格规范操作规程。  风险管理总部和业务管理部门是内部控制的第二道防线,统筹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检查、监督和评估第一道防线的工作,并研究完善风险管控,适时调整政策制度,按照规定时限和路径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组织落实整改,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系统完善。  稽核部门是内部控制第三道防线。负责优化监督检查方法,加大非现场工作力度,提升风险反应速度,检查和评估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促进整个集团的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提升。  去年9月份,修订发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要求商业银行应当指定专门部门作为内控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内控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均承担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职责,应根据分工协调配合,构建覆盖各级机构、各个产品、各个业务流程的监督检查体系。  除此之外,针对目前业务经营日益复杂,《指引》还要求,银行应合理确定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风险控制点,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执行标准统一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对于设立新机构、开办新业务、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应当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  硬控制  保护客户信息和交易安全  近年来,随着银行网点的扩展,一些银行分支机构权限过大,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针对这种情况,各家银行以完善业务授权管理制度为重点,积极强化事权划分机制,推进差异化授权体制改革。同时,不断加快内控合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加强对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系统自动控制。  以保护客户信息安全为例,工行近几年持续加强信息系统对信息保护的硬控制,为客户构建了一张信息保护和金融交易的“安全网”。这张安全网,就是从工作机制、制度建设、技术保障等方面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客户信息保护体系,特别是在重要流程和关键环节上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客户信息保护进行硬控制,依据“知所必需,最小授权”的原则,在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了访问控制和分级授权机制。  “比如,客户经理经过授权后也只能查询自己所维护客户的账户信息,并且账号中的多位数字会被系统自动屏蔽。”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又比如对能够大量查询客户信息的业务系统相关功能进行严格用户授权,对于系统中显示的查询结果控制不能拷贝,对于需要下载的电子文件自动进行加密授权。  在与外单位业务合作上,工行建立了更为严密的管理机制,规范各类业务合作中客户信息的使用。特别是针对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所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工行一方面按照监管要求严格限制第三方机构对客户信息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自主开发“工银e支付”等具有银行安全等级的快捷支付产品。  提高违规成本  建立合规文化  银行风险事件的发生多与违规操作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合规又成为内部控制的重心。  从近几年银行暴露的违规案件来看,基层网点是违规问题最为集中的区域。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在基层行的心目中,有这样的思维定式:抓业务发展,内控管理势必有所放松;强调内控管理,业务发展肯定要受到影响。  银监会在《指引》中强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因而,对于基层有可能出现的内控漏洞,各家银行这几年一直保持较强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违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资金损失和经济案件的,除了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严格追究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同时,各银行还将合规与内控管理评价指标纳入分行和总行部门年度综合绩效考核。  如交行建立健全风险防控责任制,以机构人员全覆盖为目标,对各层级、各机构、各岗位的风险防控基本责任进行明确和规范,对重点业务领域进行案件风险全面排查。中行组织全行针对高风险领域开展案件风险排查,去年上半年成功堵截外部案件61起,涉及金额1.82亿元。  除了加强检查,从各家银行来看,纷纷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将合规文化建设与员工日常的工作和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内控管理文化的认同感。农行近年来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并发布了《合规文化建设发展纲要》,以推动构建合规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HN025)
01/16 16:2101/05 12:4112/07 13:18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风险的影响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被卷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浪潮,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虽然我国金融业依然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但是为了缩小与国外成熟的银行经营模式的差距,减小传统业务规模和形式都不占优势造成的潜在风险,各商业银行也开始致力于改变当前单一化和趋同化的经营格局,不断拓宽传统业务之外的利润增长空间,向多元化经营进行战略转型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此种趋向,研究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必然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性视角来考察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对其经营风险的影响,从现实层面上看,首先能够为银行规划未来非传统业务和制定经营战略提供依据,其次可以为研究风险控制前提下划定商业银行合理的经营范围边界提供建设性意见,再次将对监管层对银行多元化经营是采取严格还是宽松的监管措施产生指导性的意义;从理论层面上看,本选题从范围经济视角探讨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是对已有研究的重要补充,能够为协调我国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提供政策建议,为设计银行未来多元化经营范围边界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和补充。
此篇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发展的分阶段路径和发展动因,并就相关数据对当前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接着从协同效应及其风险异化理论出发建立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即商业银行在进行多元化经营追求范围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因为实现范围经济带来协同效应而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复杂的多元化业务和经营带来异化风险,两方面的作用造成了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能否降低银行风险的不确定性。之后基于此理论基础,收集整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至2011年的有关财务面板数据,采用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系数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范围经济性的衡量指标,运用超越对数函数进行范围经济系数的度量,并利用此指标建立本文的实证风险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性视角分析了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程度的加深有利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但是其影响作用可能会受到实现范围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的异化风险的削弱,因此降低风险的效应并未有非常显著。另外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还发现我国当前的多元化发展空间很大,其中非利息占比只相当于发达经济体的一半以下水平。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程度较低,而范围经济的程度较高,商业银行应该扫清自身发展障碍,加大业务创新力度,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多元化经营的水平。而面对多元化经营中的不合理和不安定的因子,监管层应建立配套的监管体制和法律体系,引导商业银行进行审慎发展,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不盲目扩大经营范围,确立自身优势,把握核心竞争力,从同质化发展的牢笼中跳脱出来,划定多元化经营发展的合理边界。
相对于前人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不同于过往偏重于多元化经营对银行业绩影响的研究,本文从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全面考察多元化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二,不同于过往研究中或者从横向分析银行扩大规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或者用非利息收入占比等多元化经营程度衡量指标来研究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风险,本文选取反映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性的范围经济角度来研究多元化经营风险;第三,本文将协同效应及其存在的异化风险理论引入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风险研究中,为研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追求范围经济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本文根据实践和研究的发展,打破了范围经济从节约成本角度出发的传统定义,给予其定义更广泛的范畴,将多元化经营企业进行横向或纵向多元化扩展获得的更大的收益都包括在范围经济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F832.33【目录】:
目录3-5Contents5-7摘要7-9Abstract9-111 导论11-23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3
1.1.1 选题背景11-12
1.1.2 选题意义12-13 1.2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13-15
1.2.1 多元化经营13-14
1.2.2 范围经济14-15 1.3 文献综述15-20
1.3.1 国外研究现状16-18
1.3.2 国内研究现状18-20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20-21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21-232 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现状23-32 2.1 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发展阶段23-26
2.1.1 商业银行相对独立与有限混业经营时期(1979 年-1993 年)23-24
2.1.2 严格分业经营体制建立时期(1993 年-2001 年)24-25
2.1.3 分业经营向现代多元化经营体制过渡时期(2001 年至今)25-26 2.2 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选择的动因26-27
2.2.1 市场背景的推动力26
2.2.2 金融创新的促进力26
2.2.3 自身发展的需求力26-27 2.3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状况27-323 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32-36 3.1 理论依据的选择——协同效应及其风险异化理论32-34 3.2 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具体表现34-364 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36-48 4.1 我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系数的计量36-39
4.1.1 计算方法和样本的选择36-38
4.1.2 计算结果及分析38-39 4.2 实证模型构建39-43
4.2.1 变量选择与计量模型的设定40-41
4.2.2 数据来源41
4.2.3 实证模型41-43 4.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43-44 4.4 实证分析44-46 4.5 稳健性检验46-485. 研究结论、建议和展望48-51 5.1 研究结论48-49 5.2 对策建议49-50 5.3 研究展望50-51参考文献51-54致谢54-5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文彬;王大庆;;[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吕素香;[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7期
宋清华;曲良波;陈雄兵;;[J];当代财经;2011年11期
李权;;[J];南方金融;2009年04期
王聪,邹朋飞;[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0期
邹江,张维然,徐迎红;[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2期
宋琴;郑振龙;;[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王淼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邓晓益;李四维;;[J];特区经济;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艺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黎群;[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齐振法;赵坚;;[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剑玉阳;陈书启;;[J];北方经济;2012年04期
翟向坤;;[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仝冠军;;[J];中国编辑;2008年03期
宋卫民,李莹莹;[J];商业研究;2002年19期
刘楠;[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王龙,李辉富;[J];商业研究;2004年10期
张广胜,高闯;[J];商业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栩;;[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肖志光;;[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崔滨洲;;[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陈甬军;晏宗新;;[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田素华;舒逸;;[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年度)[C];2003年
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崔滨洲;张进;;[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年度)[C];2005年
王永海;刘慧玲;;[A];当代会计评论(第4卷第2期总第8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伟;[D];南开大学;2010年
周杰;[D];南开大学;2010年
李莉;[D];南开大学;2010年
窦森;[D];南开大学;2010年
常海庆;[D];暨南大学;2007年
胡剑;[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王晓枫;[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罗经华;[D];浙江大学;2010年
侯晓靖;[D];西北大学;2011年
邢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万涛;[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吴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李葛;[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王立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胡丹;[D];湘潭大学;2010年
楚毅涛;[D];湘潭大学;2010年
龚霁虹;[D];湘潭大学;2010年
李慧娟;[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谢莉莉;[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黄涛;[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铁铸;[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李华民;[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唐国储;[J];金融论坛;2002年02期
朱建武;李华晶;;[J];金融论坛;2007年01期
谭政勋,王聪;[J];当代财经;2004年11期
张湄;孔爱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王聪,邹朋飞;[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0期
田晓军;[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王志军;[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邹江,张维然,徐迎红;[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财政;1994年07期
陈国东,曾玉占;[J];企业改革与管理;1998年12期
丁红玲;[J];生产力研究;1999年06期
饶继红,李凯;[J];经济师;2000年04期
徐国宏;[J];辽宁经济;2000年01期
,李胜;[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06期
易锦华!北京;[J];现代企业;2001年08期
李晋红,梁华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朱珊,朱茂恒;[J];税收与企业;2003年08期
魏斌;[J];中国总会计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伟军;;[A];2004鄂盐研究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王晓安;;[A];2004年论文汇编[C];2004年
刘安山;彭本初;张明臣;;[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马阅春;宋艳艳;;[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三等奖论文汇编[C];2011年
袁玲;;[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金守清;;[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许莉;樊小平;张宁;;[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徐飞;;[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姚禄仕;姜云;;[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罗和平;;[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平蒋楠;[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上海益丰大药房副总经理
罗毅;[N];医药经济报;2007年
记者俞家骅;[N];中国黄金报;2010年
房晓莉;[N];北京科技报;2000年
汪震宇;[N];中华新闻报;2003年
胡斌;[N];中国商报;2009年
本报记者 唐文霖 通讯员 李实 王洪斌;[N];玉溪日报;2009年
宋海燕;[N];恩施日报;2010年
张永栋;[N];经理日报;2002年
河南中原大化集团董事长
陈留栓;[N];农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军;[D];复旦大学;2009年
徐康康;[D];复旦大学;2003年
刘懿;[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李雪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吴寒芬;[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张奎;[D];复旦大学;2004年
段红涛;[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魏立江;[D];暨南大学;2009年
郭川;[D];吉林大学;2007年
付雯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健;[D];天津大学;2003年
朱巧;[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郑庆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朱晓庆;[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傅晓军;[D];湖南大学;2001年
于延锌;[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刘湘斌;[D];河海大学;2003年
郎治;[D];四川大学;2005年
蹇张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肖飞;[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低风险 日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