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津大学在哪个国家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您当前的位置: &
& 文章正文
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
13:55&&作者:小新君&&来源:杭州新东方学校&&字号:|
名校之所以让人心生向往,不仅因为优质的师资力量、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名校能培养出有远大理想的学生。今天小新君想和大家聊聊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看看这所QS世界大学排名第三的顶尖名校,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地方。
以下内容整理自知乎,感谢斯坦福大学学长acel rovsion 和网友王星泽的分享。
斯坦福的教育理念是实干为本,应用导向。泡图书馆和写论文不是斯坦福大学学生的学习常态。 虽然也有较强的人文社科实力,但工程和设计两大学院在斯坦福校园内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如果时间紧迫不想看全文,那么请你记住两句话:“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和“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想在斯坦福和硅谷更好地融入,请会一些编程。”
从斯坦福Green图书馆看胡佛塔
距离斯坦福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加州一号,连接旧金山和洛杉矶,延长至圣地亚哥
在位于斯坦福背面的Napa Valley葡萄酒产区里坐热气球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俗称斯坦福后花园
鉴于有斯坦福的死敌学校表示不满,那再加一句,也是伯克利的后花园。
&&&&斯坦福大学的就读体验特殊在哪里?
同为顶尖高校,来自斯坦福的诺贝尔奖得主数目远不如芝加哥大学,政治家的数目难以和哈佛耶鲁相比,而论及本科生教育的口碑,普林斯顿也胜过斯坦福一筹(普林斯顿不设置职业教育如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非常专注于本科生的培养)。
斯坦福的特别之处在于这里是硅谷的中心,世界创新的引擎。
一张图看懂整个硅谷,Mark照片的下方一个小小的红色的S,中间还有一点绿色的标志,就是斯坦福所在地。
特斯拉总部就在斯坦福隔壁,开车15分钟到。
与其说是斯坦福坐落于硅谷倒不如说是硅谷始于斯坦福,这其中的历史渊源还涉及了斯坦福历史上一位开明的校长,他把属于斯坦福大学的一大片地区用远远低于市价的价格租给或者卖给公司建厂建办公室,交换条件就是这些公司在将来发展壮大之后招人时要优先考虑斯坦福的学生。
来租地办公司的大多是中小型公司,也就是Start-Up (毕竟当时的大公司也不差这点地钱。)几十年过去了,硅谷本身已经不属于斯坦福的地了,但是所有硅谷的公司招收学生时优先考虑斯坦福却是亘古不变。更由于最早落户于斯坦福周边的是中小公司,这里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浓厚的创业氛围。
硅谷这些数不清的公司为斯坦福的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地段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性无与伦比。无论是科研还是进入工业界,永远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斯坦福每年从政府那里能拿到的国家科研资助少于东部的大多数常春藤学校,而每年从周边的高科技公司获得的资金注入却独霸全美。这一少一多完全体现了地域对于一个学校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名次并不高却由于身处咽喉要道,学生找工作时依然顺风顺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神校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而更多的国际知名的学校由于位置没有紧靠工业群给自己的学生在找工作上带来困扰。CMU的CS和斯坦福的CS现在并列全美第一,可是CMU的毕业生也有一部分前来湾区找工作。我也有在哈佛,耶鲁和MIT的很多朋友每个学期的斯坦福Career fair都会坐飞机前来参加,看重的就是这块风水宝地的机会太多。此处并没有黑其他学校的意思,但是作为一个斯坦福人,看到自己学校的招聘会能吸引全美各地的名校牛人们前来还是倍感自豪。
&&&&你想要什么样的体验,斯坦福基本上都可以提供。
无论什么学位,对大部分专业,斯坦福很可能是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其他同等级别的名校可能是望尘莫及的。所以大部分人的体验,都取决于他自己,因为他想要什么样的体验,斯坦福基本上都可以提供。大家的体验可以非常不同,比如说,反映在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的都有。当然,斯坦福和其他名校相比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说对学生选课和学生社团的严格限制。
&&&&对于本科生的体验:
斯坦福的资源丰富对本科生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自由选择专业,包括与文理学院类似的教育模式,你甚至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的专业。
近些年由于计算机行业的火爆,你会有很大的压力去学计算机;你的美国同学里也有很多医学预科。即使你不是学计算机的,你会不可避免地被创业的声音包围。如果你本身不是一个特别有想法、意志坚定的人,斯坦福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静心学习的地方,但是对于有志于商业的同学就是天堂。
斯坦福给中国本科生提供很少数的奖学金(事实上美国只有三四所大学给大部分中国本科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和东海岸名校相比,另外一点不同的是:(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前)东海岸名校的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会去金融或咨询行业,虽然很多年前斯坦福的中国留学生也都是去这些行业。在斯坦福和其他北美名校,课业压力显著高于国内高校。
&&&&对于硕士生的体验:
绝大多数斯坦福的中国留学生就读于硕士项目。大部分硕士项目一年可以读完,所以对于想从国内来美国工作、或者想镀层金的人来说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跳板。在热门专业,事实上有很多的博士生拿了硕士学位就离开了。同样的由于硅谷对计算机和相关人才的大量需求,如果你的专业和计算机相关,在当地找工作是很容易的。大部分硕士不会像国内那样跟导师做研究。
当然,如果你不想做科研,斯坦福的硕士项目完全足够让你胜任工作;如果你有志于做科研,通过在硕士课程中好好表现,有许多机会转博士。斯坦福的中国毕业生里,创业比较出名的,大多也都是硕士毕业。另外,和本科生一样,许多硕士生有充分的自由去利用斯坦福丰富的校内、校外资源。所以,重申这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选择,而且申请难度远低于本科生或博士生。
&&&&对于博士生的体验:
大部分博士生的体验取决于你的导师。由于很多系都有充足的经费(博士生应该没有自己家里掏钱的),而且有许多博士生导师可供选择,所以某种意义上博士生的体验也是取决于自己的。
有的导师管得很严,你的博士生涯基本上等于一份工作;有的导师不怎么管你,你的身份主要还是学生。大部分中国来的博士生是为了博士学位来读博士,所以是需要能吃苦的。当然,不管你怀有怎样的想法,你还是要做出一些原创的贡献才能毕业。这个过程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所以如果你不想搞学术了,在工作市场也是很抢手的。很多情况下,起薪很高;但是由于平均需要六年才能博士毕业,所以如果是为了收入,读博士并不划算;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同学中途拿了硕士走人(斯坦福的政策,简单来说,是读一个博士送一个硕士的学分,就是同一门课可以用来满足博士和硕士的要求)。最后,如果你不想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瓶颈,同时又可以接受浪费几年青春的话,在斯坦福读博士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有志于学术,斯坦福也是最佳选择之一,但是你需要有足够定力,因为诱惑太多。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在牛津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牛津大学的概况不必赘述了,google,wiki等都很容易找到,但一般能找到的内容无非是有多少位诺贝尔奖,大主教,国王首相外国首脑等等,但体验是一种感性的反馈而非客观的数据,所以在此作一番展开。很感谢他们的无私回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师兄师姐有什么爆。
作者丨laissez
7年前第一次到访牛津,6年前住在大学的边缘地带,3年前幸运的以学生的身份回到这里,对牛津城和这所大学的情感也一点点的累积,所以试着将这个作为在知乎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牛津的意义
牛津大学是世界目前现存的第二古老的大学(也有做第三古老,因为巴黎大学在学运中被分解),也是英语世界的第一所大学。特别的是至今无人确切知道大学成立的年份,和绝大多数大学不同,没有人创造了牛津大学,甚至提出大学的概念,她是社会自然演化的一个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津大学的建立创造了一种叫做大学的社会组织形态,并且不可思议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存在并发展了上千年。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千年中,这所大学从经院哲学到经验哲学再到自然哲学的发展其实也是带领和见证了人类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最终进入现代社会的全过程。暂时撇开历史,现代社会中牛津大学的意义不止在于创造一种技术方法,发明一样工程设备,牛津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西方文明中一些基石性的内容。(下段展开)牛津的环境给人更多探索文明本质的冲动。
牛津的固执和改变
固执是很多人对牛津和英国的刻板印象,这是一个非常typical的yes and no answer. 其实英国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国家,绅士文化和足球流氓共存,现代主义的小黄瓜大楼边上正是千年历史的伦敦塔,二战后首先建立了福利国家而撒切尔时代又首先将它毁掉……而牛津也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固执和改变。
首先说固执,大学的内核跟中世纪没有什么不同,古希腊的七艺(septem artes liberales)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依旧蓬勃发展,只不过名字改成了语言,文学,神学,哲学,历史学,数学,物理等等而已。随着学问体系的扩大,基础性的学问范围也在扩大,化学,生物,医学(牛津的医学研究十分强大),经济学也在大学内蓬勃发展,但至今大学的学术优势和资源还是固执地focus在这些代表着西方文明基石的知识上。
一次在Oxford Union里听到霍金的好基友,提出Spinor理论的Sir Roger Penrose说要思考物理和哲学的联系的话,全世界没有比牛津更好的地方了。正是这些发不了paper,帮不了ranking,挣不了funding但极为重要的知识领域代表了牛津的意义。牛津的优势不在于实用技术领域,或者在财会等商科领域(e.g.本科也不提供会计等商科教学)。但很可惜,可能是由于文化的关系,很多代表西方文明根本的学科并不像应用性学科受到国人欢迎,即使在牛津读哲学是独一无二的经历。
大学在不变的外表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宗教不再在大学中拥有统治地位,入学时不再需要会拉丁文和希腊文,获得degree也不再需要国教信仰。特别是近五六十年来工程系,商学院都陆续建立了起来,最近连中国研究也单独成立研究中心。从红砖到平板玻璃的新学院围绕着动辄五六百年的古老学院拔地而起;从19世纪后期第一间女子学院的建立到10年前最后一间女子学院变成男女混合学院等等等等。本科的录取变得更规范而不像以前一样随意了,研究生也愈来愈国际化,大学也日益关注和金融机构以及产业界的联系,也容许了哈利·波特来此取景。这些变化深刻地改变着牛津,虽然它的外表看起来如同是Magdelen College的钟楼,Merton College的Quad一样永远不会变化。
牛津的学习生活
导师制:总的来说牛津的学期很短,一个学期仅八周,一年三个学期。本科课时非常少,专业性非常强。和其他大学不同,牛津的Lecture是不受学生对老师打分影响的。也就是说,Lecturer可以完全按照学术上最佳的方式上课,而不会迎合学生。这样做优点是对于小部分非常有天赋的学生,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学习最多的知识,教授可以抛开syllabus谈论很多额外的知识。缺点是对于一般的学生,教授不会受到你关于课程太难而抱怨的压力。
但牛津本科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tutorial,是一对一或是一对二的教学(听起来很恐怖有木有!其实真的是很恐怖!)这种教育手段极其昂贵,也消耗了牛津很多很多的资源。优缺点一样,极有天分的学生能最大程度的享受牛津的教育,对一般的学生,一对一教也没什么太大帮助。正是这种tutorial被视为牛津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除了“那所学校”以外独一无二的。
图书馆:牛津总共有104个图书馆,大学,下属各个college,以及学术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college图书馆主要供本科教学使用,department和大学的研究生使用居多。牛津有很多“老旧”的书,duke humphery's library里的书最新的大概是15世纪的,都是千金难求的孤本善本,所以每本书都绑了警报器(跑远了~)。同时大学每周都有好几卡车的新书运到,只是他们可能分布在104个图书馆中的一个或几个里面,需要时需要通过博德利图书馆的中央索引系统找到,所以来访者不一定能发现。
作为版权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可以要求任何一本英国和爱尔兰出版的图书免费呈交一册收藏,鉴于英国每年的新书出版量和美中相近,都为12万册以上,所以呈交量十分可观。另外,如果学院图书馆没有所需要的书而你又不想跑去很远的图书馆借的话,可以要求学院单独给你购买(这个果断是最爱)。总之700万册的藏书量+买书服务可以满足任何需求。
考试:牛津的考试一年只有一次,有些专业两年只有一次,平时既可以随心所欲的学也可以随心所欲的玩,完全不必受到课程设置的影响。但是对于没有好好学的最后的考试也绝对是judgement day。将整个学科揉进一张考卷,考试就需要对学科的完全理解。
70+是1st,60-70是2.1,50-60是2.2,有些学科40分有些是30分pass。能考70+都是大学霸,80+大概可称之为学神了罢。霍金在牛津物理系考了69分……当然前几年也有个波兰裔大神连续三年考出90+神一样的分数,毫无疑问他现在留校做关于superstring theory的D.Phil。
牛津不只是一所大学,更是一种文化
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概念,大家都在谈文化,但如果将文化看作是生活方式的延续的话,那作为学生感受到的牛津的文化是特别的。
入学典礼,吃饭,考试需要系上白领结,深色西装,黑皮鞋和学袍。晚宴时,烛光摇曳在几百年历史的Formal Hall中,墙上挂着几百年来和学院有关的最有成就的人的画像(e.g. Jesus College正中挂着的正是伊丽莎白一世最著名的那幅肖像)。开心时或许多饮几支香槟,抑郁时也会灌下几瓶红酒,晚宴完毕,或是去pub再寻醉一番,或是回到宿舍赶完半夜12点的deadline,这些都不失为人生不可多得的体验。
大学并不追求情调,但生活在这里又避不开它。曾经一个美妙的星期天下午,手边泡着一杯twinnings的伯爵茶和几片消化饼,看到古老的庭院里的樱花树盛开,复习着有趣而无用的Cosmology的Notes,可能人生最奢侈的事情也就不过如此了罢。当然这里除了是适合静心思考的地方,也可能是最适合彻夜寻醉的地方。
牛津的文化还蕴藏在St Gile大街边不起眼的pub中,托尔金写就的魔戒中,科学史博物馆的地下室中,挂着爱因斯坦在牛津推导宇宙尺寸的小黑板上,Christ Church里有着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经常出现的小绿门里……牛津代表的文化里,严谨和魔幻,古典和现代,保守和癫狂就如同这里古老教堂钟楼的钟声和晚上街边Disco的音乐奇妙地共存着,就如同这里的学神学霸和我们也奇妙地共存着。
这就是牛津的世界。
李赫真,留学指导师,牛津生物化学生
如果你来牛津,congratulations!这会是一段难忘甚至可说是独一无二的经历。当然如果你考取的是剑桥,千万不要灰心!王尔德曾经也告诉他一个去剑桥就学的朋友:恭喜你!剑桥正是我知道的全世界最好的牛津预备学校 ~ (It's clearly an English joke.)
看过不少人写的关于牛津大学读书的经历,要么很学术要么很宽泛,很少有深入到日常的,这就是我推荐这篇文章的原因。
在牛津读书的日子,很日常很多细节,看完让你觉得,牛津跟你想象的 一 点 都 不 一 样 。
我记得在牛津第一年,到图书馆去拿我接下来四年会用到的书籍。那些书又多又重。我拿到大概十本书,一本平均都有800面。每次放假或开学我都得搬进房间或搬回图书馆。。。辛亏这些书籍只是参考作用,不需全部读完。
第一个教程的功课,我得利用那些书来解答十道题目。我的教授说大概会花费8个钟头。但我却用了16个钟。虽然有些暗示,但教授没说在书籍的那一面能找到答案。
在高中,我以为我找资料的速度很快。但这些书的内容不简单。我发现我的同学都很用功。很多生物化学的题目我都得从头自己学,自己找答案。所以我有些不明白教程的用途。既然我已找到答案,为什么还需要上课?但是最后我还是有些题目不完全了解.
我们得把答案“pidge”(一个通讯软件的名字)给教授。每个学生与教授都有自己的信箱,叫做“pidgeon box”。
每个教授也有自己的办公室。我的教授的办公室很漂亮,又大又舒服。所以其实,我很高兴能够边喝茶边上课(茶是教授泡的!)。Oriel学院有四个生物化学学生,而我们上课时是两个两个的。
第一个教程令我对学业感到开心满意。我非常集中,对教授的解释印象深刻。甚至,我写他说的都写得手痛了。第一堂课是教授教导我们。但接下来是我们介绍我们所学的课题,而教授会丢难题给我们解答。所以,上课之前做好准备非常重要。如果功课完成不了,最少必须读好该读的资料。我们上的这种教程一个星期两三次。但第二年后,只有一个星期一次。
不同科目的部门很多都在牛津城市的北部。很多学生都会经过一条路,叫做South Parks Road。走在这条路上,我经常想起我竟然考进了牛津大学。每天早上,这里都会有很多人散步或骑脚踏车。
牛津学生的生活是,从早上9点读书到旁晚5点。然后接下来的时间就能放松。这种生活很像打工的人。我觉得我很多的英国朋友都能做到。我也希望能够做到,但没有他们那么有纪律。就算他们晚上玩得很晚,早上还是比我早到图书馆。而且因为每个学院都有图书馆和餐厅(有些学院的很大,有些如我的就比较小),到差不多4pm,都会看见有些学生是穿着睡觉衣裤的。
实验与实验室
我的实验伙伴做实验非常有了解。实验室的规矩是,只要做完实验,就能回家。但是最多只能待八个钟头。我和我的伙伴多数都是第一个回。通常到实验室做实验都会吃掉午餐时间。有些天,实验不是很难时,我们会尽量在午餐时间之前回去,感觉真不错。
实验伙伴通常也是学院里的朋友。我们可以自己选实验伙伴。我们学院的另一队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所以他们在教学助手(管理实验室的人)当中算有名了。他们一般都很轻松地工作,边做边聊天。第二年,我们的伙伴调换,而我也变成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
在牛津,我们的考试制度比较特殊。我们的考试是年底考的(而生物化学,材料科学,政治经济哲学等第二年都没有考试)。而最后的考试成绩只是有第二,三和四年的成绩决定。其他三年的课程,最后三年大学的考试成绩只有两个星期的考试而决定。
所以,第一年的考试不会影响最后的考试成绩。但是,我还是考到了一等荣誉,得到了穿上书生袍的资格。
2:1 60~70%
2:2 50~60%
3rd 40~50%
这个“sub fusc”的礼服我们经常穿。有两种礼服,一种是考到一等荣誉的人穿的,另一种是其他人穿的。第一种比较好看,而且在冬天时也比较温暖。有时,你会看到一些整天玩得朋友,去formal时却穿上了scholar’s gown。
因为整年只有一个考试,所以年底考试考的范围非常广。第三年考试考第二与第三年的功课,虽说大部分人都明白课程的内容,但是要把内容背下也很难,考试的时候还要好好发挥。
第三年年底,生物化学考六科。从礼拜一考到礼拜六,每天都考三个钟头。时间非常紧迫。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每个人压力都很大,有些学生甚至选择明年再考。
我复习考试的时候要喝red bull (红牛)提神,但是不是一灌灌开来喝,而是一次过打开十几灌,倒入瓶子里喝。我还有一个朋友,读古典文学的,两个星期内要考十一科。教授跟他说这将会是他学业上最大的难关,还好他已过了这关。我另外一个朋友,考试期间竟然让妈妈过来陪她,因为压力太大了。当然,即使妈妈在身边,她也一直在读书没空聊天,所以她妈妈只能在旁边看电视,给她精神上的鼓励。
牛津的考试很传统。来到牛津的旅客对我们的考试也感到兴趣。我们得穿sub fusc礼服考试。这包括系上白领结和拿着高帽。如不穿成这样,根本近不了考场。所以考场里是这样的。
但是在考场里是可以把袍和白领结拿掉,因为很热。我甚至连袖子都拉上了好让我能够舒服地考试。好笑的是考试之后,还得把它穿上才能走出考场。我第三年考的第五个试,没把白领结系上,竟然被考官拦住,要我把他穿上才能离开。
加上,我们也有戴上一朵康乃馨的传统。第一天考试戴的康乃馨是白色的,象征好运。接下来是粉红色,最后一天戴的是红色的。所以,我虽不愿意,还得在房子里浇花!这些康乃馨一般是朋友或学院提供,让考试的气氛活跃一些。
我们在考试之后庆祝的很好。所以每个人无论考试表现如何都会开心。考完试的人从不同的栅门,便有朋友在外面等着与他们庆祝,拿各种汽水来泼他们,什么水都有,肥皂水,啤酒等。
这张照片是我的工程师朋友靠着墙被人用香槟喷。打开瓶盖之后,瓶盖竟然还打到他的脸。但最搞笑的是我看过一般朋友用焦糖来泼他的朋友,真是难以想象。
考完试了,也有些人会跳入河里,庆祝度过了难关。
我们也有一种考试叫做“collections”。很多人觉得这很奇怪。Collections是迷你考试,在每学期的考试考。学生一般都得在礼拜三以前回来,在礼拜四跟五考。这应该是必须的,应为牛津一年度假时间超过半年。而且如果你选择退学一年,回来时必须在collections里考的60%以上才能回来。
学院科目晚餐
每年,我们都有一个一年一度的丰富晚餐,与同科的学生一起吃。比如Oriel生物化学的晚餐是Oriel生物化学生参与的。这个晚餐很特别,我们与教授一起像朋友一样用餐。通常,有这些菜色:
1) Champagne reception(香槟)
2) 4-5 course meal(丰盛的晚餐)
3) Drinks(啤酒)
4) Bar (optional)(到酒吧聊天)
我第一个晚餐非常丰富。在用餐的中间,有冰糕让我们能忘记之前吃的食物的味道,准备下一道菜。
我从来没有在教授面前喝醉过。但是我的同学有。Oriel学院生物化学的头教授是Dr Max Crispin,但我们称呼他为Max,以他的名字称呼他。我开始觉得不习惯。Max自拍了几张,我也非常佩服他,因为他有自己的研究和开发公司,专门搞癌症这方面的。
我记得一个特殊的早餐,有些搞笑。有一个喝醉酒的神学生昨晚有他的学院科目晚餐,竟然一直喝到了天亮。
这就是我在牛津大学的经验,希望与你们分享后,你们觉得有帮助。
通篇读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有趣的放送时间,就是牛津大学透露出的严谨和沉稳,作为百年老校汇聚各种文化,一方面是巨大的包容力另一方面是自身的文化传承。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接受熏陶是一种幸运。
Yi Zhou,Humble yourselves, therefore, under th…
虽然我们是并称Ox-Bridge,但我们翻译成牛剑,当我们自称牛人的时候,总是称他们剑人。
刚刚看到知乎日报上学在剑桥的文章,唉,毕业六年,不在那种感性的mood里啦
学院制度:牛津剑桥哈佛都是学院制的,你除了院系里有导师,在学院也有导师,一般大家也会住在学院,所以学院提供了一个生活、学术与社交的重要场所。在申请工作的时候,我印象中大投行和咨询公司的网申环节里如果是牛津毕业生,需要进一步告知所属的学院,可见学院作用也是相当大的。这一点是与一般大学不一样的地方。
学习:在牛津学习压力很大,一般这种压力是因为老师太牛、同学太牛、自我要求比较高造成的。你走路上,迎面而来的大叔很可能就是某个领域最牛的专家,你买东西排在你前面的可能就是所谓徒手开立方,一年十二篇论文的学霸...我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自卑之后,自觉主动进入每天休息四小时的拼命状态。
生活方式:牛津的生活成本在英国应该算是数一数二了,生活方式相对比较单纯。学习之外去学院的common room大家一起玩玩桌游或者wii,去酒吧喝喝聊聊,接待各种来牛津的朋友当导游划船,搞搞自己爱好的运动(牛津中国人就有个篮球队,还有经常远足啊,摘个草莓什么的)。很多人都爱好去各个学院吃吃formal dinner,我可能只吃了不到一半的学院,最难吃的是我们学院,最好吃的没有印象了,英国人弄不出什么好食物的。
中国人:牛津中国人在那儿有很多不同圈子,圈子间也重叠交叉。大体上,本科生是家庭条件最好、平均素质相当不错的,毕竟从A level读到大学是开销挺大的,而要能在本科就进牛津,综合素质绝对杠杠的,而且大多能玩会学。手机回答码字太累,就不举例了。只说一个绝对会被问的:你见过瓜瓜吗?答案是没有,瓜瓜基本上不住宿舍(据说酒店常年包间),基本上不跟中国人的圈子打交道(非常理解),但据说人很有礼貌。博士生现在很多都是国内读完过去的,基本上是真心热爱学术的,我当时心里没有下定决心是否读博,于是问一个师兄他为什么喜欢研究,他说,他喜欢当他发现了一件事,只有他知道的那种欣喜与孤独。我就明白我只能转行了。除了我这种从PRS transfer到master的极个别学术叛逃分子,master的主流是学制一年的by taught course,来了先适应一个学期,然后一个学期学习考试,一个学期社交论文,基本上属于深度牛津游而已。
码字好累,看大家关心什么再补充。
1、图书馆。嗯,一般有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我当时还可以让导师买书,所以不至于书籍陈旧,何况做研究还是看paper为主啊。
2、着装,除了正式典礼、formal dinner、考试,要穿gown,其他时候就是穿普通衣服啊
3、和剑桥的竞争关系...除了划船不会特别把剑桥当对手,他们也一样。大家都在与无知斗争,谁成功都好。他们学校好漂亮啊,我喜欢。
4、哈利波特的餐厅借用的是Christ Church的食堂,据说本来想借Kebl
e(?)的,但Keble不同意把挂在食堂的历代牛人画像取下来。Christ Church的食堂好小的,效果是做出来的。
5、与其说牛津有魔幻感,不如说冬天那个阴冷压抑的感觉特别适合拍谋杀案。剑桥就明朗很多了。
作者:匿名用户
学习内容:
第一年:全部必修课。
哲学:General Philosophy (认知论、怀疑论、perception、归纳induction、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心灵肉体二元论、自由意志、个人身份),逻辑学导论(propositional and predicate formal logic),功利主义(主要关注J.S.Mill Utilitarianism)。
政治:理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密尔《论自由》、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马克思《共产党宣言》The German Ideology等以及民主、自由、权利、意识形态等核心概念),Institutions(美英法德四国中三国的行政、立法、司法、党派制度、political representation、政策延续性等)。
经济: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二第三年:基本全部选修课,讲我选的。
哲学:伦理学(形而上伦理学、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功利主义、康德、Virtue Ethics、休谟、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权利),早期现代哲学(笛卡尔、莱布尼兹、史宾诺莎、柏克莱、休谟、洛克),语言逻辑哲学(Definite Deion、专有名词、pragmatics、vagueness、隐喻、Truth、条件句、副词、代词、撒谎者悖论等)。
政治:政治理论(Power和权威、政治义务、民主、自由、权利、正义、平等、公共利益、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及其批判者:communitarianism、保守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经济: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industrial organisation以及竞争),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Real Business Cycle、中期非完全竞争框架、短期波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欧元区问题),计量经济学(概率论、统计学、回归、times series econometrics、四个应用话题:不平等及贫困率、政策评估、通货膨胀预期、消费理论),博弈论(很难列话题,学得好的话基本要看到Fudenberg & Tirole的textbook的level吧,纯为了考试Osborne - Introduction to Game Theory也差不多够用)
Tutor布置reading list,每周两篇1500字左右的essay(或者有些经济科目的话,problem sheet),然后在一对二的tutorial上和tutorial partner以及tutor进行讨论。牛津的tutor不是很水的...不是美国/中国概念上的。比如我的政治理论的tutor就是大学的professor(嗯大家知道在牛津混个professor比在美国还是要难那么一点点的)。
明天给大家分享剑桥大学留学是什么样的体验,敬请关注二维码图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外合作办学 直升海外名校
天津黑利伯瑞国际学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津大学在哪个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