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写南京的古诗找到能发表我写的古诗的单位

热门帖子优美文章新发布的帖子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描写南京的古诗词你知道多少?老人16年找到1500首
74岁的张四端从小喜爱历史、诗词,四处游历南京山水名胜,留心收集有关描写南京的诗词。16年来老人一共找到1500首诗,并为其中 500首诗词添加了注释,编写了30余万字《金陵山水名胜诗词500首赏析》。
  张四端老人热衷研究金陵诗词。记者 施向辉 摄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描写南京的古诗词,你能背出多少?这些古诗词中提到的南京古迹,是否安在?16年前,家住鼓楼区丁山社区的张四端老人,就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边查阅资料收集历代描写南京的古诗词,一边寻着古人的足迹,走访南京山水名胜,为古诗词作注解,最终编写出30余万字的《金陵山水名胜诗词500首赏析》一书。
为了迎接青奥会,张四端老人选择在2014年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将这本书(电子版)无偿赠送给社区邻里和喜爱诗词的读者们。如果你想获取这本书电子版,请前往丁山社区居委会拷贝。
古诗词中的名胜,有多少已经消失了
今年74岁的张四端是一名企业退休工人,他出生在河南,15岁来南京求学,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南京。张四端老人从小喜爱历史、诗词,刚来南京时,他就被南京这座古都所吸引,随后四处游历南京山水名胜,留心收集有关描写南京的诗词。
&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是古诗词的&富矿&。&张四端说,从古至今,南京城留下了太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故事,自然也引得众多文人墨客深情咏叹、慷慨放歌,留下无数诗词名篇。
因为阅读这些古诗词,老人对南京&&他的第二故乡,更加充满感情。&每次走过古城墙、秦淮河,还有玄武湖、燕子矶、栖霞山,你都会发现历史的印记,感受到它的沧桑巨变。&这些诗词也让老人心生疑问。&因为多次战乱,诗词中的名胜古迹很多都消失了,它们今安在?何时消失的?原在何处?&老人说,每每吟诵,心中总有不解,&总觉得有桩心事,不解不快。&
此外,老人发现,古人写的南京诗词,有对金陵自然风光的赞叹,有对六朝古都旧事的沉思、怀念,也有对前辈业绩的景仰,还有对自身遭际的感叹。&读这些诗词,使人深感金陵史迹的神奇,文化内涵的丰厚。但这些诗词只能在各种诗集中偶尔读到,却难以找到一本专著。&1998年,退休后的张四端终于下决心,自己动手搜集,整理出一本介绍南京山水名胜、历史遗迹的古诗集。&这样,只要一书在手,就可以神游南京,领略南京不同时期的山水名胜了。&
为了查找资料,他曾去图书馆&上班&两年
于是,张四端老人开始频繁出入书店、图书馆,查阅诗词读本和文献资料。&最早是去新街口新华书店,长江路的金陵图书馆,南大图书馆,在里面一坐就是一天。&老人回忆说,刚开始两年,他只收集到200多首描写南京的古诗词,&有时候翻一天书,也只能找到两三首。&收集工作遇到了瓶颈。后来,女儿教会他用电脑、上网,老人收集的诗词数量有了明显增加。&我查阅到描写南京山水古迹的就有1500首古诗词,仅李白一人就有100多首。&
可如何对收录的诗词进行注释,这让老人有点犯难了。&一般出版的诗词赏析,多是从文学专业上,分析诗句的起承转合、平仄韵律,很少有讲解诗中所提山水古迹沿革、典故的由来。&
为此,老人买来《金陵古迹图考》、《古文观止》、《字海》、《江宁府志》、《同治上江志》等几十本参考书目,在各种书籍中查询,为古诗词注解。在老人家中,朝南的一个小阳台被老人改造成书房,每天早晚,他都要在这里&伏案工作&,而这一干就是10多年。
2010年,河西金陵图书馆文献阅览室对公众开放,那里有很多珍贵古文献资料,张四端老人找到一个&新据点&,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图书馆&淘客&生活。&每天早上7点半出门,老伴给我准备好盒饭,我坐公交游4转7路,一个半小时左右到河西金陵图书馆,正好赶上9点开门,每天我总是第一个入馆。&老人笑称,自己像是在图书馆上班,那两年&出勤率&特别高。
添添补补,日积月累,老人最终为收录的500首诗词添加了注释,编写了30余万字《金陵山水名胜诗词500首赏析》一书,这本书收录的诗词时代从唐宋至民国初年,跨度1000多年。近日,老人又按照诗中提及的古迹,将500首诗词分为27个部分,分门别类,更方便读者阅读。
结合实地考察,他找到了很多名胜原址
这几年为诗词整理注释,张四端老人还收获了很多&诗里诗外&的故事,解开了一个个南京古迹遗址的疑问,还有很多新发现。例如,李白诗中的白鹭洲,并不是现在位于夫子庙旁的白鹭洲公园,而应是水西门秦淮河入口附近的古沙洲。随着长江改道,古沙洲逐渐与江岸相连,成为了今天的沙洲圩。还有,李白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此处的扬州应泛指江南一带,而不是今天的扬州市。
又如,唐朝诗人韦庄笔下的&台城&也并非现在玄武湖边的台城城门,而应是位于总统府东箭道附近,原是六朝时皇帝所居住的禁城,又称台城。城内豪华异常,但由于朝代更迭、战火频繁,台城也随之兴废,这才引得诗人发出&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感叹。而人们熟悉的刘禹锡笔下的朱雀桥、乌衣巷,也并非在如今的夫子庙景区,而是在中华门附近。清代诗人梅曾亮所著《游小盘古记》,就是描写的如今狮子山、丁山、华严岗附近一带盆地地形的风光。这些,在张四端老人整理的诗集中都有记载。
不过,在翻开老人整理的手写诗词注释时,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书稿有红色、蓝色、黑色不同颜色的笔迹。老人说,不同颜色都记录了同一话题的不同观点。&有时候要为确定一处古迹地址而纠结很长时间,因为在翻阅文献时,你会发现常常有相互抵牾的地方,让人莫衷一是。&对此,老人往往把不同的观点都罗列下来,标明出处。&这些有争议的话题,我都罗列在注释里,让大家去参考。&
读书日,他将新书赠给广大读者
不少社区老人、历史爱好者看到张老师这本书,都爱不释手,纷纷夸赞。这给了老人极大的鼓舞。今年,南京将举办青奥会,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历史、南京文化,张四端老人选择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将自己编写的这本《金陵山水名胜诗词500首赏析》(电子版)无偿赠送给邻里好友。
昨天,老人还特别将书籍电子版赠送给现代快报,希望通过快报传播给更多喜欢历史的读者。&了解了南京更多的过去,人们才会更加热爱她的今天,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于的新闻
5月9日,记者在东邻和记洋行旧址的火车主题公园施工现场看到,这座以“绿皮小火车”和站台、候车厅为主要景观的公园,目前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的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