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形成是由复制信息保存而形成的么?这样它是不是就可以说,是一个低端的生命的形成体?

让课堂成为张扬生命的舞台
——兼谈课堂教学的“课感”与“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在场”。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体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积累、心态、情感、观念、价值取向等,已在学生周围构成一种“场”,是“思维场”,也是 “情感场”;是“道德场”,也是“生活场”,姑且统称它为“生命场”吧。“场”,本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能传递实物间的相互作用。
在我们所说的“生命场”里,蕴含着人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生命境界持续不断的生成的能量,这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多因素的生命体相互作用和相互推进的彰显生命光彩的过程。
“生命场”主体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独立个性的生命个体,他们有各自的能量和动量,更有相互的碰撞,碰撞就会产生新的能量(也就是我们说的“动态生成”),这能量他们有意识的接受也好,无意识的感应也罢,它不可能百分百按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这一个时时充满火花、处处蕴涵生机的碰撞,就会形成巨大的“生命场”。而要推动“生命场”的建设,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课感”(对教材、学生、课堂等特有的敏感),以期实现个体生命碰撞的持续不断的“动态生成”。
我们要有在文本本身的字里行间理解文本的本意的功夫
在预设时,教师要在自己对文本的研读中探寻文本的本意,离不开他对具体文本独特的敏感,作者的意图和他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就在作品中。可是我们往往捧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信条,忘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文本解读准则,脱离文本去解读,结果常常将“哈姆雷特”变成了“李尔王”。充分的预设,其实质体现着对文本的尊重,对文本的尊重,其实也就是对作者的尊重。
作为语文教师,备课时,我们要有在文本本身的字里行间理解文本的本意的功夫;课堂上,才可能指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和个人的经历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也可以这样说,只有教师有了自己的感受,才可能渐渐培养出学生的课感)。类似《紫藤萝瀑布》中的“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和“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雅舍》中“我仍安之。”“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等句子,其实透露了作者的某种情绪和思想,我们一定要有那种敏感迅速的捕捉住,并有相对深入的思考,因为,这些句子往往就是课堂生成的引子。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找准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
课前的充分预设是实现动态生成的关键。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在课前周密的筹划和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找准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比如小说教学离不开形象,可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课文描写的形象,就不失不失为小说教学的有效手段。因为多媒体集图文、音像和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功能,表达更加直接和形象。
去年我教《孔乙己》,我从网上下载了根据原著摄制的配有原文旁白的电影《孔乙己》,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欣赏,并要求同学们思考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读书人,在学生看完电影以后请他们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细节,畅谈自己的感想。一堂课下来,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景中,体会到孔乙己穷困潦倒、死要面子、迂腐可笑而又不失善良的性格和被人欺凌嘲笑的悲惨遭遇,并且都对孔乙己心生怜悯。
备课中,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课感,教学方案的设计就会考虑到在哪里泼墨,在哪里留白,哪里可能是学生的兴趣点或难点所在,我们将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些兴趣点,解决这些难点,我们将怎样指导学生去思考,去生成,去发现疑问,进而习得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需要的技能。这样的设计,就可能是充分而有度的,周全而有弹性的。这样,他在课堂教学中才能以容容豁达、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参与、吸纳那些始料未及的“生成”,在生成中彰显自己的学识、智慧、人格与魅力,有意识的引导、培育学生的“课感”。
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矛盾与碰撞之中所产生的灵光一现的美好瞬间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与碰撞:师生之间的,同学之间的,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文本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而这些矛盾与碰撞,往往就是生成的火花和引子!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对这些火花和引子视而不见,甚至毫无感觉。原因就要在与我们缺乏独特的感受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也就是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课感”。因为我们缺乏,所以我们就不可能捕捉到课堂上矛盾与碰撞之中所产生的灵光一现的美好瞬间,也很难在矛盾与碰撞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人性的回归。
还是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如果我们的设计,还是一味地死抠教材,紧扣教参,忘不了联系时代背景去思考,去组织教学,学生就只能牢记教参的说法,孔乙己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喝懒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们就读不出孔乙己内心的苦楚,读不出自己的同情与怜悯,我们也就看不到学生人性的善良:
生: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店里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 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个画面很凄惨!他被人毒打,还被人嘲笑。我觉得他很可怜。
师:同学们觉得孔乙己可怜吗?
师:仅仅因为被人毒打吗?
生:每当孔乙己到酒店,那些喝酒的人都要嘲笑他。说明在那些人眼里孔乙己只是一个笑料。他们根本不理解孔乙己内心的苦楚。
师:有道理!你怎么知道孔乙己内心有苦楚的?
生:当旁人问 ,“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 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 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 气。这里的“颓唐不安”和“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就告诉我们他内心有苦楚。
师:哦!怎样的苦楚呢?
生: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官,却一直未能“进学”,这是他最大的苦楚和羞辱。当别人当面揭了他这疮疤,当然痛苦啊!
师:说得好!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孔乙己的名字叫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但“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一个人连名字都没有,值得同情。
张文质先生看到我这个课例说:
这里折射出时代一些精神的变化,和原来的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更多还是从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冥顽不化的一个人物而谈,现在更多的看到他是一个很值得同情,很值得同情,同时他身有很多固有的东西,还是很美好的。其实这里面我们可以读出某种的命运感出来。
孔乙己为什么很可怜?孔乙己是连名字都失掉的人!我们教参里肯定不会说到,连名字都失掉!身份、名字都失掉……我就说鲁迅小说里面最悲惨的是这些人--没有名字的:小D,阿Q,祥林嫂……没有名字,没有家人,没有故乡,没有土地,这是最最悲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闰土啊,已经是比较幸运的,你看:有故乡、有家、有老婆、有孩子……还有呢,他还有具体的手艺:种地嘛。
生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理想
我教《雅舍》。我就思考这应该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因为在传统的意识中,梁实秋是一个“走狗文人”,有鲁迅先生早年的《走狗文人梁实秋》和《“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证,按照联系时代背景的要求,按照教参的文字,我们就很难看到梁实秋先生的另一面。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了一段关于梁实秋先生生平介绍的比较客观的文字,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仍安之。”的文字。课堂上学生通过阅读研讨,从文本中看到了梁实秋的“风趣、幽默、乐观、阔达”,看出了他的“爱国心”,看出了他“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语)。明白了我们评价一个人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存环境之中,而不是轻易的用是“好”还是“坏”来下结论。对人的要求不能苛刻。生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理想。我觉得,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本的语文教学,这样的教育才是尊重生命的教育。
对这堂课河南油田田向远先生有这样的评价:没有丝毫作秀作假的成分,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思想交流丰富;教师敢和学生坦诚交流自己的思想,在和学生交流的敢于表达自已真实的想法,坦诚表明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甚至对学生提出的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很尖锐的问题,也能泰然处之,真诚以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真诚、可亲、可近的师长;难能可贵的是课上还能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发表自己对文本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是学生自己的课堂。
是的,生命化课堂,应该,也必须“是学生自己的课堂”。为了避免课堂成为教师的课堂,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喜欢设置这样一个环节:“你喜欢文中的哪些文字,为什么?”这样的环节,最贴近学生,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也往往最有话说,因为话语权是他们自己掌握的。在这样的环节中,学生不再是听众,更不可能成为看客。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感悟,他们的交流,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生气勃勃而富有灵气。
没有教师充分的预设,就没有有效的动态生成,也就难以建构生命化的课堂
我们强调动态生成,强调构建生命化课堂,是不是就可以排除教师的预设呢?答案是明确的,没有教师充分的预设,就没有有效的动态生成,也就难以建构生命化的课堂。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是“统得过死”,一切都按老师预设的流程进行,是束缚学生思维的凶手,无异于压抑和摧残他们的生命。有人也许会说,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涉及的东西多着呢,你都推动一下,那不乱套了!这就需要教师的机智和教师的“课感”了。我们反对“统得过死”,但并没有要求教师“放羊”,更不是不论有无价值,都来生成一下。适时的点拨和引导,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我的认识是,课堂教学,如果不能根据教育情景及学生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控,一切按既定教案进行,那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就等于失去了自由。殊不知“自由是生命的灵魂,没有自由的生命,无异于一具缺少心肝的骷髅”。人的生命不仅应该是自由的,还应该是完整的。完整的生命不只包括知识、智力、智慧等认知因素,而且包括感情因素。传统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把人的感情排除在外,一味地抠教材、扣教参,教师成了教材、教参的传声筒,学生成了教材、教参的容器。
生命化的课堂,要的就是在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智能中的人文情感和文本内容的人文因素,去唤醒沉睡的学生,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将文本与生活、文本与现实、文本与自我有机的结合成一体,让课堂成为关注生命、放飞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舞台,让课堂奏响生命的乐章。
优秀作者……
&&友情链接
@2005-.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通市教育局 &&
承办单位: &&
技术支持 &&马杰老师侃哲学之人性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马杰老师侃哲学之人性论
&&人的本性,情感,欲望,爱。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宇宙是不是一个生命体?仔细想想这些现象,真的细思恐极
我的图书馆
宇宙是不是一个生命体?仔细想想这些现象,真的细思恐极
地球上的生物是有生命的,因为我们能看到它们的生命活动,比如我们知道动物有自我意识,也能想象植物可能有自我意识,或者说我们知道生命是有自我意识的,那么非生命体有自我意识吗?按固有的衡量生命的标准,它们是不具有生命的。但是,衡量一个事物是不是有自我意识,不能以我们对生命固有的感知去评判。这是一个极其深奥的问题,不能武断的去下结论,曾有一位美国科学家认为地球是有生命的,他发现地球有一套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并且地球把一个可以让生物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经营了几十亿年,虽然大地无言,但不代表它没有自我意识,或许只是我们人类没有发现它的语言和思想。就好像一棵大树,它也不会说话,但我们仍然能通过它的生长状态判断它是一个生命体一样。再比如,有些科学家认为太阳也是有生命的,比如,美国人在有关宇宙的纪录片《了解宇宙如何运行》里面讲到太阳很可能也是个生命体,凭据如下:首先,太阳不缺能量来源,依靠自身的核聚变,它可以维持自身的运作,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引力运转整个太阳系,而且太阳也有生死。和地球一样,它之所以也没有表现出生命活动的状态,是因为它在顺应宇宙大道的变化罢了。那么宇宙是不是有自我意识?这个问题不是现在的人类能回答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出假设性的推测和想象,首先,我们可以提这样一些问题:地球上有千千万万种生物,这些生物都有自我意识,但是相比宇宙的话,包括人类在内,都只是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一种生物而已,要知道宇宙比地球复杂的多,人类至今对宇宙的了解还不足九牛一毛,再比如,这个宇宙是怎么来的?能量和质量源自于哪里?宇宙中的能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各种力、场、波的运行规则是怎样产生的?再比如,宇宙中第一种生物是怎么出现的?只能说是宇宙造就的,比如地球生命进化论认为地球生命是由单细胞生物演变的,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单细胞生物可能来自于外星球,但是不管来自于哪里,或者说形成于地球上,在它们初始形成的一刻,都得说它们是自然的创造,或者说宇宙的创造,再比如生物基因的巧妙排列,生命倾向于生存和永恒的追求等等,生物本身都不知道这些事情,人类知道这些事情也只有百年左右的时间,所以生物的很多行为和生命系统的运转是先天具备的,绝大多数生物自己本身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它们并不清楚自己身体的构造,却又无意识地进行着代际传承,仔细深究的话,一切生物又仿佛是基因进行传播的工具。所有这些,让人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事物在安排宇宙间的一切,那么这个造物主和运转者是谁呢?你可以说是神,也可以说是外星人,但是他们又是什么样子呢?他们又怎么会明白这些呢?谁又创造了它们呢?我们无法知晓,所以如果我们把一些奇妙的事情不断地往上追根溯源,就会发现所有这一切最有可能的其实是宇宙的创造和经营。那么从这种理念上讲,宇宙或许真的是一个生命体,它或许真的是有意识的。想想这些,你是不是会有点吃惊和敬畏的心理呢?
馆藏&5517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1026人阅读
数据新闻(314)
& & 不得不说,这可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也可以是对于更好未来的预言。
& & 昨天李彦宏同学在“两会”上谈到所有的行业都应该要被互联网改造一次;谷歌最近也提出,将开发更智能的机器人取代很多人类的重复性的劳动。每一天我们都能感觉到技术进步的新奇和压力,我们都感觉到每个人,每个行业、甚至我们整个世界都在被互联网所扭转、被改造着。这种影响和改造开始于半个多世纪以前,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始出现,但真正加速也就在最近这几年,准确地说也就最多两三年以前才真正明确。云计算、大数据、无处不在的宽带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这样四种力量的诞生并发挥力量开始,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实现升级。
& & 一、产业怎样变化?
& & 今天,产业互联网、大数据这样的力量改造工业社会,持续着破坏性的创新。我们可以看到的,就像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热词之一)颠覆金融行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购物、互联网制造以及在线的医疗、教育等等,企业管理和组织方式、企业融资和销售方式,甚至一些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法律、财务、会议组织、车辆使用等职能也被互联网重新改造,或者在新的平台重组变成为新的产业。
& & 今天,利用大数据、移动网络,以及机器学习能力,人们已经不是说“能不能分辨出互联网那头是不是条狗”了,你可能非常困难才能分辨出来“网络连接的那头是一个人,还是机器的一个部分”。类似于机器翻译、机器客服,机器棋手、机器教学,机器诊疗,甚至机器心理医生都已经出现。也许正如谷歌在预言的,今后大部分工作,尤其是目前大部分白领在做的事情以及高重复性的低端工作,可能很快就会被互联网外包的形式重新组织,或者干脆就被机器来直接替代。
& & 当然,正如在工业社会后失业的农民并没有被全部抛弃在荒野上,而是进入各种工厂、企业和新出现的机构,数字时代也会塑造出新的职业,比如今天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甚至通过网络的健身、医疗都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需求。另外,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碎片化时间和技能被利用,正如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中所描述的。互联网平台和社会化网络能力,带来新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机会,比如外包,比如电子商务,比如数据分析等。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的智力资源和生产方式的重组,还很可能将会颠覆掉我们工业社会以来的企业结构和生产组织方式。
& & 当然,创新也成为一切的根本。在电报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就曾经预言它将干掉报纸,事实上没有,报纸借助电报反而实现了更好地发展,通过强化时效和新闻的解释;当广播、电视出现的时候,报纸又被认为要死定了,但是她没有,报纸依旧作为传播的重要手段,并且伴随商业社会快速发展;当互联网网络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惊呼,报纸的掘墓人来了,报纸嗤之以鼻,并且的确在相当一段时间依旧保持增长,然后,然后……她就真的快要被干死了。
& & 二、机器怎样变化?
& & 上个世纪50年代起,图灵和他的后继们就曾经试图弄明白这样一个问题,机器会思考吗?今天,经历了计算机诞生、互联网诞生,宽带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和大数据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看到的是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生、传递和发挥价值方式持续地颠覆性改变,而且这种改变,非常非常地类似人类社会的变革甚至于生命体的进化。
& & 科学已经证明,人身体就是个复杂的网络,整个世界也是,人的性格、智慧和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数据,包括基因、经历等造成的,我们的感官可以理解为智能设备,我们的大脑类是云中心,我们的知识和接收的各种信息是数据,看——机器和人不是非常相像了嘛。进一步还能理解,这个世界也是数据的,物质世界和信息世界实际是可以统一的,至少今天已经是互通的,一些物理学家已经提出了“世界是比特”的这样的概念,而且我们也知道,通过完备的数据和足够的计算和处理能力,理论上物质的世界可以被复制,纵然精神世界、思想也是由数据、信息构成的,信息还是形成人类心智的基本因素。
& & 如果以人类社会比喻,传统计算环境是原始社会,分割的、粗糙的、没有组织和交流的,到了今天计算环境已经是一个完善的信息网络环境。计算机在进化、互联网在进化、智能终端进化,这一切通信息(数据)联系起来后,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关于信息的生态系统,生命体的进化过程,而且今天它已经发育完全了,仅仅需要生长起来,然后等待“有那么一天”,“真的会思考的”,新的智慧生命的诞生出来。
& & 今天,人类很容易承认通过计算机可以快速的学习、解决问题,通过网络便捷的连接,沟通,的确这是自工业革命自“电”的出现以来最巨大的颠覆,也许这场颠覆比很多人所能设想的都还要大的多。因为,通过互联、云端、数据共享和处理,机器也同时在学习,而且它学习的进程比人类快多了。也许你会说机器不都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吗?程序也都是人写的,一切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事实上,人类经历多少世纪终究抛弃了地球中心说,我们也抛弃了日心说,甚至知道银河系以外还有数以亿计的更庞大的星系。相信今天,我们也不会盲目地抱着“人类是地球中心”这样的想法,或者碳基生命是必须且惟一的这样的认识。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坦然承认世界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尽管人类把世界改造成今天我们熟悉的这个样子。
& & 庞大的计算能力汇聚起来,在云端数据存储和联网分析,数字信息已经成为改变我们世界重要部分,而且生态开始成熟,智力开始进化,即便我们今天将其认识为一种生命体也不算太早,它的载体可能是硅,未来也可能是别的、自然界物质甚至人类的神经网络。伴随机器智能提升,其影响范围、适应性和融合能力增强,生态系统不断成熟,自我复制、升级能力出现的可能性也很大。拥有了进化的一切条件,机器的智能出现是必然,我们现在必须更多考虑这种智能出现了,我们怎么利用它,比如今天我们已经用它实现更好的决策,医疗、教育、销售、交通运输以至案件侦破各个领域,怎么防止诸如信息安全、隐私等问题的出现,以及机器智慧对人的影响,威胁等各种可能。
& & 不管是通过虚拟现实还是其他,某个时刻一定会有第一个,成功并且自愿将自己接入计算机网络的人;某个时刻也应该会有第一台机器觉醒,开始思考存在感、价值以及目标这样的问题呢?既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环境,机器和人类可能拥有同样的信息,甚至更多,那么人类是否需要开始担心,对于机器们,他们会不会为了资源、材料和空间,将人类驱逐出这个世界?它们将怎么看待人类生命和存在形式?有了智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机器,它们还要人类做什么呢?我们怎么保证机器智能向人能期待的方向进化?
& & 另外,对于机器和人类共处的世界,人类需要真正动手或动脑做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少,正如当年阿西莫夫说的,(在机器人三定律下),即便没有机器的威胁,人类在安逸的环境中,也会难以延续、发展和失去进化的动力,最终走向自我囚禁甚至自动毁灭,成为他笔下的荒凉的只剩下机器的索拉里星球。继续说得更悲观一些,就像很多科幻电影那样,依靠技术力量,人类成功而且自愿的创造出了取代和毁灭自己的力量,一个原先潜藏在人类社会的寄生体,具备巨大潜能,破坏性和创造性都无比巨大的力量被释放出来,我们能否和它有效共生,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 & 三、人和机器共生?
& & 计算、信息这些要素一直都存在,从最原始的不被认知,到中间不断重视和研究,也许有一天,计算机和网络这些,就像水和空气一样,也可能将成为我们的生活资源,不是基础设施更不是生产工具,而是完全融如到环境之中,成为我们生态的一个部分,她们将变得和自然,和我们的身体联为一体,我们能够想象到这一切。
& & 电影《阿凡达》中,科学家们通过克隆技术:将人类DNA和Na’vi人的DNA结合在一起,制造了一个克隆Na’vi人,这个克隆Na’vi人可以让人类的意识进驻其中,成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自由活动的“化身(avatar)”。
& & 一切的假设中,网络、或者说链接是一个关键。正如我们看到的,计算机的出现实现了将物理世界的数字化,网络又将这些数字化内容联系起来,在虚拟的世界中重新建设起一个世界。“世界脑”概念的提出者威尔斯也认为:真正造就大脑的并不是知识量,甚至也不是知识的分布,而是其中的联通性,也就是网络的概念。不久的将来,我们现实世界的几乎所有的物体,在数字的世界中都将会获得一个投影。现在已经出现的技术和手段,已经开始将这种投影和本身联系起来,通过智能网络,大数据,以及增强现实这样的桥梁,同时还有个技术的趋势,就是将虚拟的世界还原为现实的世界,比如通过3D打印机,3D装配机,不仅自然界的物体,甚至人类本身的复制,也是在研究的可能之中。
& & 正在热映的《机械战警》人和机器混合,以及俄罗斯媒体巨头伊兹科夫正在进行的“2045倡议”都在讨论类似的问题:希望到2045年能够实现批量生产栩栩如生的,价格合适的人类替身,向他们上传保存的大脑内容,实现和原来一样的意识和人格。这不正是我们在2013年播出的系列剧《黑镜》中所看到的复制人吗?通过这样一些方式,人类实现“永生”就存在了可能。
& & 有人说我们正来到一个“人神共处的时代”。我所理解的“神”是作为全知全能的力量,法则的制订者,超脱现有规则的存在。而在人和机器共生的环境中,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是人类将积极强势地参与这个过程中,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和机器实际上是互相投影,相依存在的。
& & 四、人类怎样变化?
& & 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提出“变化的速度和变化的内容同等重要,二者紧密联系。”
& & “如果这个世界正常地运转,越来越好的话,人类的智能总要被机器的智能赶上,智能机器将取代大部分工作,也许世界将越来越好,正如所有科幻小说说揭示的,人类还能干什么呢?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将需要重新发现价值。如果这个世界越来越差,社交网络对时间和关注度的分割,使得人类对外部世界关注越来越肤浅对自我的内省越来越稀少,各种喧嚣、噪音放大和文化快餐,以及对于网络和外部世界的混淆,人类将同时面对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雾霾。”这是最悲观的看法。
& & 被称为奇书的《GEB–集异璧之大成》的作者侯士达( D. R. Hofstadter)曾经这样说:有时候,朝人工智能迈进的每一步,与其说它带来了人人都承认属于智能的某种东西,倒不如说它证明了真正的智能不是什么东西。这并不是说,我们仅需要抓住最关键的事情?从人的角度,如果我们放由或过分依赖机器,我们的未来如何和其共生或者控制机器?在完成机器生态和机器智能后,我们的价值和创造力体现在哪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奏,我们可能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 & 1、如何解决信息过载,注意力不足,以及带来的时间碎片花和焦虑感?
& & 2、精英世界会不会来临?很多中间层面的工作被机器代替,少数精英群体掌握大量权力,会不会出现科幻片中强烈的两极分化,被抛弃甚至奴役的大众阶层?
& & 3、同样,通过云端或者网络很方便为几亿人负责,可以同时影响到几亿人,有可能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 & 4、人类可复制,成倍延长生命甚至达到无限生存带来的道德、伦理以及人类延续的问题?
& & 这也是半个多世纪以前,阿西莫夫们就开始思考的问题,正如他在《银河帝国》系列所描述的,今天,人类向外拓展空间的能力现在还很有限,机器技术进步是先解决共同拓展问题,还是在出现解决问题方式之前,人和机器共生的问题先出现?的确,这是“速度和内容同样重要”的问题。
& & 我们希望在认识到所有问题后,人类依旧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改造这个世界更好。而不是放弃,或者走向极端,包括像“大学炸弹客”那样,年间对抗现代科技在大学邮寄或投放炸弹杀害科学家的西奥多·卢钦斯基。一些新路德主义者开始担忧这样的问题,并且试图终止这样的进程。
& & 当然,我们不能放弃技术进步,放弃探索就等于死亡;我们也不愿意回到刀耕火种,不愿意回到青霉素没有发现,人类平均寿命30多岁的日子;对今天的世界,放弃技术进步,隔绝信息社会就等于自我放逐,对个人、企业、国家都一样的。
& & 机器智能的世界目前尚在萌芽之中,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了解、掌握和驯化它。正如当年人兽共处的世界,我们驯化和降伏的猛兽,以及人类那些征服大海星辰的旅程一样,人和机器智慧的共处将是长期的,我们要用好这个利刃,做好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工作,而不是用来砍杀和割伤自己。
【敬请添加微信公众帐号:数据堂 微信号:datatang】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438308次
积分:6559
积分:6559
排名:第3575名
原创:175篇
转载:350篇
评论:48条
(4)(76)(147)(68)(19)(12)(16)(14)(29)(103)(3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命的形成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