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素质很差在差异心理学学上是属于那种病

中国孩子为何心理素质差
  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超三成广东大城市居民,不看好儿童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该份针对儿童未来发展的民调报告显示,35%的广东居民认为儿童心理素质发展不乐观。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保障,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面对困境的基石,这二者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成就高低。但是,面对新一代,社会表现出普遍担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挑战。看看现实,青少年颓废、自虐、自残、自杀之类的事近些年屡有发生,有专家呼吁:救救孩子。儿童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下降,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应该是其中关键。
  首先,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过度管制,几乎包揽了生活中的一切。在这样环境中,孩子什么也不干,什么都不会干,更不要谈主动干了即便是父母生病他们都不知道如何去照顾。这样发展的后果,只能把孩子推向缺少自立精神、不懂得感恩的深渊。
  其次,孩子没有交往的对象。虽有同学,但是由于相处时间不多,不能弥补他们的孤独感。于是,他们往往沉迷在电视与网络的世界中,不愿出门,更不愿意交往,以致形成孤僻和偏激的性格,难以与人沟通。他们一旦走进社会,必然缺少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习惯了家庭中唯我独尊的优越,虚荣固执,听不进批评。这样的膨胀,如果不能及时地引导和教育,那么他们一旦受到打击就会失去前行的动力而龟缩进家庭中。去年不就爆出一个28岁的青年在受挫之后,躲在家里上网3年不挪窝的吗?
  第四,由于过度溺爱,这些孩子意志薄弱,脆弱怯懦,缺少主见。一旦经受挫折和打击,就会变得消沉,甚至走上自虐、自杀之路。可以说,没有现实的摔打,品质就不可能坚定,意志就不可能坚强,遇事就不可能镇定。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心理素质差,根子在于家庭教育的缺位。作为父母,除了生活上的关照之外,更应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关爱和引导。对孩子的教育不应只是在学业上,更多的是在教养、为人、品质和自立精神的培育上。平时要多带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在与自然、他人、亲人的互动中学会为人处事,学会热爱生活。同时,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独立地处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有时不妨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他们去吃吃苦。总之,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经受敲打和锤炼,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使孩子拥有良好而坚强的心理素质。 (章中林)
  (人民日报海外版 章中林)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哪个不是进入清华大学的途径?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5136096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5136096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粗心和马虎也是一种“心理病”, 毁掉你的自信
我的图书馆
粗心和马虎也是一种“心理病”, 毁掉你的自信
粗心和马虎也是一种“心理病”, 毁掉你的自信
在我们身边,总是有些人特别细心,而有些人却总是表现的马虎大意,有的人甚至马虎到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其实这都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类朋友,在自己不断为自己的马虎粗心懊恼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出现了一些问题。
加强对工作和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工作和学习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问题很容易,按理是绝对不应该出差错的,粗心的人还是出差错了;反之,有些事情比较难,按理说出差错的可能性较大,但粗心的人这时反倒不出差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人们对较难的问题在心理上比较重视,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比较强烈,不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比较微弱,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
正因为这样,加强对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责任心,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保持适度紧张情绪。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进入考场时常暗示自己细心点,可是由于心情紧张,一些事后看来十分明显的错误、疏漏就像隐身人一样接踵而至,甚至看错了题目要求,忘做了某些题目。事后懊悔不迭,只怨当时粗心。
其实,这种粗心纯粹是由情绪紧张所造成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智力操作效率与情绪紧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型曲线关系。当情绪过分紧张,或毫不紧张时,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最差的;当情绪在中等强度的紧张状态下,智力操作效率往往是最好的。因此,保持适度的紧张情绪,也是防止粗心的有效方法。
集中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心是可以“二用”的,这叫做注意力的分配,例如,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等,都是“一心二用”的例证。但是,注意力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即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种是十分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它们之间毫无关系,进行这些活动是有困难的。因此,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学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
去除不良习惯。有些人由于经常粗心大意,久而久之,行为方式形成了稳固的动力定势,亦即形成了粗心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改正不良习惯乃是克服粗心毛病的治本之策。
首先是要培养细心的好习惯。因为单纯克服坏习惯,仅仅需靠意志来抑制;而同时培养好习惯,才可以在大脑皮层通过负诱导的机制对原来的坏习惯形成的条件反射产生破坏作用,这样不仅效果大,而且消耗的心理能量亦少。因此,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究条理,事情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检查。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习惯成自然”。
其次,在具体的方法上,也应有所研究。以粗心写错别字的习惯为例,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在于条件反射的泛化,要消灭错别字,就要对容易混淆的词做多次强化,即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多次复习,并注意用多种形式复习,使一个字的音、形、义三者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稳固的联系。这样,书写时就会得心应手,而不会粗枝大叶、张冠李戴了。
心理咨询师咨询案例:儿子是个“小马虎”怎么办
  问:我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平日成绩挺好的,我们给他出的题他也都能做出来,可一到了考试的时候,他就犯马虎粗心的毛病。每次考完试,他都说考得挺好,可卷子一发下来,满不是那么回事,不是这儿漏了一个数儿,就是那儿少算了一道题。问他,他又都会,就是考试时爱小马虎。请问,怎样引导爱马虎的孩子呢?
  答:孩子爱马虎、粗心的毛病,多半是家长没能在小时候多加培养,没有给儿童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所导致的。粗心的毛病容易给人带来麻烦,不但要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升学考试、还有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幸,给社会带来灾难。例如,在精密的航天设计、装备过程中,如果因为马虎而看错了小数点儿,或者粗心大意装错了零件,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和灾难将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小马虎“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是什么大毛病,但若不及时纠正,却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引起马虎的原因,多与家长和儿童两方面有联系。在家长方面,如果在儿童幼年时期没有对他们进行过系统的训练,或是常让孩子一心二用,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是让孩子在一个嘈杂混乱的环境里学习,都有可能养成儿童粗心马虎的毛病。在儿童方面,表现为缺乏责任心,对考试不够重视,稀里糊涂粗心大意。所以,建议父母们细心观察,先找出孩子马虎粗心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要孩子克服马虎的毛病,需要家长、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才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对大量的课程和考试还都很陌生,还没有养成应对考试的良好习惯,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加引导。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下列几种措施,谨供参考:第一,培养儿童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说如果没有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敷衍了事,草草出兵,草草收兵,必然做不好。有了宋任心以后,才会谨慎从事,细致认真,不敢有半点儿马虎。要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光靠说教不行,要靠平日里的习惯培养。比如,在家里父母可以给儿童派一样劳动,让他负责扫地或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以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总之,就是让他对自己的一摊子事儿负起责任来。这样,就会逐渐地培养起儿童的责任心,在遇事时不致于敷衍了事。第二,培养儿童整齐有序的生活。许多生活习惯都是儿童长期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什么东西都可以乱放,没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就会使儿童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序的生活,做什么事情都要尽量有规律,不要打破”陈规“,家里的摆放要整齐,有固定的地点。在生活上养成了谨慎的习惯后,在学习上也会逐渐细心起来。第三,培养儿童集中精力的好习惯。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条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援麻将,这些信法都会造成对儿童的干扰,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儿童便养成了一心二用的坏习惯,有的儿童放学回家以后,总是先打开电视,然后边看边写作业,或者耳朵上戴着耳机,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歌儿,一边做习题。试想,这样怎么能聚精会神呢?不马虎才怪?第四,引起儿童对考试的重视。虽然我们曾多次呼吁家长和老师不要过分看重分数,不要给孩子增加太多的考试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轻视考试,对考试漫不经心,考试毕竟是检验孩子学习状况的一种手段,应该让孩子重视起来。第五,培养孩子认真的习惯。有些儿童马虎,是和性格分不开的,尤其是性格外向的孩子更易患马虎大意的毛病。所以,更需要家长在性格上多加培养,引导他们遇事认真、谨慎。
为什么要求孩子不马虎,他的功课会更糟糕?
“这孩子,真马虎!”这大概是中国家长数落孩子时,出现最频繁的一句话,从没有家长意识到,这样的批评对孩子成长会造成什么问题。尹建莉认为,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如果家长一味批评孩子“马虎”,而不是指引他们明白错在哪里,帮他们完善,孩子只会在挫败中逐渐降低自己的智力和认同感,让孩子变成那个看起来“越来越马虎”的小孩。
  功课学习更是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需要动用智力、兴趣、毅力和情感等共同协作完成,单一的“认真”不存在,也不可能完成这样复杂的事件。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总因为马虎而挨批评,他就会自动进行调整。
  首先,由于人的注意力有限,儿童的注意范围更狭窄,能量十分有限,如果把注意力投注在对错问题上,对思考和探索就无暇顾及。而注意力如何分配,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久而久之,不出错的习惯可能培养出来了,不善思考、缺少探究兴趣的习惯也培养出来了,一个人坐监狱时间再长也不会习惯坐监狱,如果说他已习惯了在监狱中,打开铁门也不迈出去,只能说明他的希望和心智已被摧毁,他已是体力和思想的双重衰竭者,像前面提到的女孩子一样。
  其次,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个孩子不断接收到“你可以笨,但不可以错”的信息,且一再地因为马虎挨批评,他会在潜意识里自动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让自己真的不会,以逃避失误带来的指责。这种逃避的后果,不但阻碍了他的智力发展,同时也降低了自我认同感。孩子原本是喜欢自己聪明的,感觉自己聪明能给一个人带来自信。对自己智力上的信任和对学业的兴趣,是保证孩子在学习上投注感情和毅力的重要前提,没有这种信任和兴趣,想要获得杰出的知识成就是不可能的。只为不出错而获得的荣誉非常肤浅,无法给予孩子长久的自信,也无法让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真正的兴趣。
  第三,经常批评孩子马虎,是一种贴标签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负面强化,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这种自我心理暗示十分强大,会影响到他的行为表达,真的变得越来越粗糙,这又会招致家长越来越多的批评。尽管出于家长的压力,孩子会屡屡保证以后不马虎,但在潜意识中会反抗这种要求,产生情绪上的逆反。在不良自我暗示和反抗情绪中,他会变得更马虎,甚至破罐破摔,把马虎固化为自己的一种特点,直至完全丧失自我修正的力量。
  一个在学习上没养成思考习惯和探究兴趣、不自信或一直马虎的孩子,你能指望他学业出众吗?
  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山路本身不是顶峰,想要到达顶峰,山路上的跋涉一步都不能省略。一个孩子,只要心理正常,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成年人如果不曾忘记自己也曾幼小过,就不应该忘记自己也曾马虎过,回头想想自己的成长,到底是严苛的责难让我们立即变得细致,还是宽容和时间帮助我们慢慢完善?我们说某人具有某方面天才,只是意味着他有这方面潜能,并非一出手就能达到完美,所谓“出手不凡”也必须有相关经验的积累,儿童则更需要这种积累。
年轻人如何改掉粗心大意的坏毛病
  粗心大意是许多年轻人共有的毛病。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粗心是指自己理解和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造成的差错,作为一种心理性格缺陷,它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
  加强对工作和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工作和学习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问题很容易,按理是绝对不应该出差错的,粗心的人还是出差错了;反之,有些事情比较难,按理说出差错的可能性较大,但粗心的人这时反倒不出差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人们对较难的问题在心理上比较重视,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比较强烈,不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比较微弱,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
  正因为这样,加强对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责任心,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保持适度紧张情绪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进入考场时常暗示自己细心点,可是由于心情紧张,一些事后看来十分明显的错误、疏漏就像隐身人一样接踵而至,甚至看错了题目要求,忘做了某些题目。事后懊悔不迭,只怨当时粗心。
  其实,这种粗心纯粹是由情绪紧张所造成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智力操作效率与情绪紧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型曲线关系。当情绪过分紧张,或毫不紧张时,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最差的;当情绪在中等强度的紧张状态下,智力操作效率往往是最好的。因此,保持适度的紧张情绪,也是防止粗心的有效方法。
害怕也是一种心理病
生活中,人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但是如果像上面两位那样特别怕,甚至控制不住地出现流汗、心慌、发抖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影响了工作生活,这就可能是得了害怕的病——恐惧症。
A女士说:“我特别怕黑,晚上不能一个人睡。如果迫不得已单独在家,就必须打开电视和所有的灯,不然连眼睛都不敢闭上。我也知道在家里没什么可怕的,但就是控制不住。”
B男士说:“我特别怕跟人面对面说话,总担心对方会不小心碰到自己,让自己受伤甚至骨折。开始人家还以为我在开玩笑,但时间久了,都开始用怪异的眼光看我。我也告诉自己不用怕,怎么可能碰一下就骨折呢?但没用,而且越来越严重,都不敢见人。工作耽误了不说,精神也快要崩溃了!”
生活中,人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但是如果像上面两位那样特别怕,甚至控制不住地出现流汗、心慌、发抖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影响了工作生活,这就可能是得了害怕的病——恐惧症。
每千人有两例严重恐惧症
白云波说,恐惧症离我们并不遥远。曾有研究统计表明,平均每1000人里,就可能有2例严重症状的恐惧症病患。
恐惧症最常见的有场所恐惧,如怕呆在空旷的广场或者密闭的电梯间;社交恐惧,如怕跟人说话、跟人在一起时会有强烈的不安;特定对象恐惧,如怕猫狗、怕登高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确诊为恐惧症之前,必须要排除一些症状表现类似、但实质完全不同的重性精神疾病。比如不敢出门是因为觉得有人要害自己,必须考虑是否出现了幻觉、妄想,那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标志;或者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往是因为自卑,并且伴有显著的沮丧感,则要优先考虑是否是抑郁症。
恐惧症的表现多样,原因也很复杂,至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类型的恐惧症。但一般来说,以心理学的视角,会从过去的经历、现在所处的环境以及患者本人的性格特点等几个方面考虑。如外界的压力越大、或者本人动机越强,越容易紧张害怕,比如恋爱中的人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或者生意人等待一张事关公司生死的订单。特别爱面子、追求完美、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社会交往技巧不足的人,也容易紧张害怕。
对于恐惧症的治疗,白云波认为应视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目前心理治疗比较成熟的有行为疗法和以心理动力学为基础的疗法两大类。
行为疗法的特点是,完全不考虑恐惧的原因是什么,只看重改变恐惧的行为结果。如怕狗的人,原来10米以内有狗就怕得不行,通过系统脱敏法治疗,运用专业的放松技巧来克服恐惧,循序渐进,最终他可能完全不再害怕,甚至可以抚摸害怕的对象了。
心理动力学基础的治疗,强调通过寻找因来理解果,适用于情况比较复杂,仅通过行为训练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病例。这一方法会涉及病患的个人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现实处境等很多方面,需要患者更主动地配合,愿意去挖掘那些甚至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对治疗师的信任往往就成了关键因素。如文章开头提到的B男士,就是心理治疗师经过一系列心理动因的探索,帮对方最终意识到自己害怕受伤的背后,其实是害怕被正在交往的女友抛弃。根源找到后,该男士最终消除了那些让人感觉莫名其妙的恐惧症状。
缺乏安全感也是一种心理病
说到安全感,通常大家会想到女性,其实,在现在的生活中,不管男女都会因为工作,生活或者情感上的一些问题而常常感觉没有安全感,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其实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
九成人过不踏实
出入中央商务区的白领,衣着光鲜、沉着自信,内心却对前途充满忧虑;两鬓斑白的退休老人,衣食无忧、儿孙满堂,却整日担心健康会不会出问题,甚至担忧家人可能会出意外。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找安全感的过程——关于孩子,父母怕奶粉有毒、怕校车出事;关于成年人,他们怕买不起房、怕失业;关于老人,他们怕看病难、怕老无所依……
2010年的一项有关国人安全感的调查显示,高达96%的网友认为自己没有安全感。《小康》杂志的调查表明,食品安全是国人最大的不安,社会治安和医疗安全感遭遇危机,中等收入阶层的不安全感凸显,经常焦虑的人超半数。在通往安全感的道路上,国人仍需要跨越一道道门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支撑起生命和心理健康。拥有它的人,主观满意度高,乐观自信;缺乏它的人,生活满意度低,焦虑恐惧。安全感有时是外在的,比如担心失恋、失业、生病……这些担心有明确的对象,通过改善环境可以重新获得;有些安全感是内在的,例如家财万贯却常被贫穷的噩梦惊醒,娇妻相伴却担忧有一天她会离自己而去,这种不安全感来自脆弱的内心。
回答9个小问题
在阅读以下文章之前,不妨先回答下面9个问题:
你是否经常对世事不满?
你是否感到生活对自己不公平?
你是否容易受伤害?
你是否缺乏自信、对自己不满意?
你是否感到别人不尊重、不喜欢自己?
你是否对未来心怀恐惧?
你是否感到别人不可信任?
你是否容易不安?
你是否经常怀疑别人议论自己,而且对他人的评价很敏感?
如果你的答案基本都是“否”,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位安全感较强的人;如果答案以“是”居多,那你很可能是一位缺乏安全感的人。当然,这个简短的问卷并不太完整,有兴趣者不妨找到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做个更科学的测试。
受过冷落和伤害
安全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上帝的礼物”,而需要在后天慢慢培养。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有下面一些经历。
1.家庭氛围差。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6~24个月的婴幼儿与父母的关系决定其成年后的安全感。假如得不到母亲的悉心照料、需要得不到满足、啼哭无法得到回应,孩子就难以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儿童时期,如果父母经常争吵、情绪阴晴不定、教育方式粗暴等,孩子的心灵长期被紧张、恐惧、不安折磨着,久之也容易缺乏安全感。
2.曾被伤害过。比如,有过失恋经历的人可能会在下一段恋情中疑神疑鬼;曾经历过贫穷的人可能会对金钱的匮乏心有余悸,进而不择手段地“捞钱”;曾在深夜被暴徒袭击过的人可能对黑暗产生恐惧。还有人总被批评、否定,容易缺乏自信,于是会对未来充满焦虑,凡事希望稳妥保险,害怕生活失控。
尽管安全感更多是自己的事儿,但有一些人和事容易让人感到不安全。首先,一个熟悉的人,言行与往常不一致,比如性格温顺的同事突然暴跳如雷、原本如胶似漆的恋爱对象突然不冷不热等。其次,言行举止与众不同的人,比如表情阴冷、成天不说话、爱穿奇装异服者,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表现容易给大家带来不安全感。
放下得失多交友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感仅次于食物、空气、水等维持生命的需要。缺乏安全感的人就像无本之木,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很难用心生活。因此,既然安全感丢失了,就要努力把它找回来。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心。有安全感的人不一定占据着最稳固的资源,但一定拥有这样的天赋——“不在乎有的,不惦记没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强扭的。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万一什么都不是了也无所谓。”
第二,别胡思乱想。缺乏安全感其实是种“放大心理”,把自己的负担、痛苦放大。我们要学会享受过程,而非一味担忧结果。当出现不安全感时,尝试做积极的归因。比如打电话给朋友,对方没有接,不要认为他不在乎自己,人家可能就是在开会。
第三,多交朋友,提高社交能力。最好的保险不是存款,而是有几个真心实意的好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与满足,还能在困难时帮到自己。同时,助人行为可以改善焦虑情绪。
最后要提醒的是,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感情,遇事讲道理;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争吵,用榜样作用引导孩子养成平和、友善的性格。
习惯抱着东西睡
“他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也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把自己包在壳里,给自己做一个所谓的套子。”——俄国作家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描述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
缺乏安全感有许多表现。行为上,他们有一些在别人看来奇怪的“癖好”,比如手机、钥匙、钱包等一定要随身带;喜欢有口袋的衣服和裤子;经常莫名其妙地想哭;习惯抱着东西或开着灯睡觉;吃饭、上厕所、坐公交喜欢同一个位置;不爱说话,尤其不爱跟权威(如老师、领导)及陌生人交谈;忍不住查看配偶的手机。感受上,他们常感到受威胁,深陷无法抗拒的焦虑和恐惧中;对未来过度担心,缺乏自信;总希望依靠别人,可内心深处又对自己和别人不够信任;不喜欢被评价,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缺乏安全感的人并不是个个都软弱,有些表现得很强大,甚至主动攻击别人。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好的”,但不相信别人,认为“别人是坏的”。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反相形成”,就是以相反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内心状态。
想拥有安全感,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变的更强大。
感统失调 家长忽视将耽误孩子一生
  孙女士最近很是苦恼,上小学3年级的孩子虽然聪明懂事,上课却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东瞅瞅西望望,一堂课安静了没几分钟,就没了耐心,喜欢捅捅咕咕做小动作;自习课上,总是讲话,做作业磨磨蹭蹭,经常完不成作业,老师反映,课代表站起来收个作业,这孩子也能看半天,就是不赶紧写作业……
  听说大连市知名的儿童心理学硕士、脑科学博士、国际儿童智力开发协会会员柯鳗珈老师对孩子身上的类似问题很有研究,就找到了柯博士。柯博士说,这类儿童越来越普遍,常被家长忽视,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正,不但影响孩子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内化到人格当中,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感觉统合失调造成孩子问题多多
  孩子好动不安,调皮任性;情绪不稳定,急躁又坏脾气,以自我为中心;害怕陌生,胆小黏人,爱哭,小心思多,易有挫折感;不会跟小朋友交流,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鞋子穿颠倒,方向感不明;做事没耐心;缺乏自制力,容易分心;不喜欢阅读,经常出现跳行、漏字;写字笔画颠倒、常抄错题、马虎大意;语言能力不足,动作协调能力差……作为家长,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孩子在儿童时期的不良习惯,长大就好了,那么,你就错了。如果你过于紧张,给孩子吃药、打针,认为是自己的教育不足,对孩子反复说教或打骂,你就更错了,因为给孩子吃药打针不但收效甚微,还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打骂孩子会造成孩子的身心创伤。
  柯博士说,这些问题缘于孩子成长的不合理而导致的感觉统合失调。导致感统失调的原因很多,生理原因是孕期胎位不正或孕期情绪不稳定;剖腹产或体重过轻儿。环境及人为的原因是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经验缺失;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孩子少爬行或干涉过多;保姆或老人带大的孩子等等。
  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接受专业感统训练
  孩子身上的问题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社会能力和心理素质。这既不是传统教育可以解决的,也不是医疗机构可以控制的,只有通过对症的专业训练才可以解决。近些年来,大连有些家长听说过感统训练这个概念,也有人带孩子去做过,但大多是做感统游戏,游戏对孩子是有益处的,但要纠正孩子问题就必须由专业性训练来解决。现在,大连拥有了一家专业的感统训练机构——康尼宝堡儿童身心会馆。康尼宝堡是一家由科研中心发展而来的儿童身心训练机构,是北京师范大学“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在大连指定的训练实践基地。这里拥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丰富的科研成果、科学的训练体系、严谨的训练态度和极富成效的训练成果。
  这里的感统训练与一般机构的感统课不同,康尼宝堡专业感统训练融汇5项脑科学研究成果、2项儿童心理和测量技术,聘请专家亲自诊断指导,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专门为孩子量身制订系统训练计划,由专业感统训练师借助专业训练器材,对孩子进行一系列训练指导和心理辅助,从根本上解决孩子问题,还孩子天赋潜能。
    关于“感统”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于雯)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女差异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