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上,怎样让知识更贴近生活,更有趣味

陈百香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龙岗小学 7303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出新知。&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上述数学新课标理念。结合我在教学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一课,谈谈如何将新授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地加以联系:
  一、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抛硬币&、&石头剪子布&、&手心手背&等游戏在生活中极为常见,当我们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这些游戏的公平性时,他们自然会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上课伊始,为了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激发学习兴趣,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我说:&同学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同学们说出了&跳皮筋&、&打沙包&、&打乒乓球&等等自己喜欢的游戏。我又问:&是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开始呢?&同学们抢着回答:&石头剪子布&、&手心手背&&&我又问:&这种方法公平吗?说说理由。&同学们有的说公平,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若有所思,至于理由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我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从学生熟悉的&石头剪子布&、&手心手背&这种决定游戏开始的情境入手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为下面新知的学习作了铺垫。
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在活动中感悟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抛硬币(50次)、抛长方体等实验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的兴趣。
  同时,在活动中正确处理了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重活动,更重思维含量。多次引导学生透过游戏展开思考,把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提升了数学活动的价值。
  三、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学习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与现实密切联系。& 我认为,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能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从而加深对知识与方法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中,我设计的抛硬币实验、转盘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等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充分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探究的精神。透过这些常见的活动,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领悟价值
  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学以致用,让学生切切实实产生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确有价值&的感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特点。
  例如我在学生们顺利解决了新课的问题后,使用学生自己设计的游戏转盘开展智力大比拼的游戏,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次游戏活动都富有深刻的数学内涵,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在愉悦的情境中应用拓展新知识,真正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力做到数学课程生活化,也就是在数学课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数学课程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社会、用于生活&的思想。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数学理念。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当前位置: >>
通过实践活动让数学与生活平滑对接
通过实践活动让数学与生活平滑对接 数学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 社会生活、体现了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它多以“活动”为主要 学习方式,通过“探究学习”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亲力亲为,在 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 识,发展实践能力。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心理学认为:内因是做好事情的前提。作为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个 体,无论
学习、工作和生活,自身的参与与努力始终是最关键的。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强调学习过程应以 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本质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 富有创造性的。关注学生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进 而更加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我校的数学实践课上,教师们 为学生提供丰富具体的材料,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有效的 运用激励性评价,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 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使 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年级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后,教师安排了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用小棒拼摆三角形,你发现什么规律?要求个人完成或小组合作完 成。教师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活动、思考与讨论,最后进行集体交 流与汇总。由于教师采用了较好的评价方法,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得
积极主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在当今社会生存与发展,人们需要多方面的能力予以支撑。而小 学正是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比较活跃的时期,这时的学生富 于幻想,敢于探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数学实践 活动给了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其多种能力得到同时发展。 1 操作能力。实践活动是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的活 动。大多时候都会配以学生的操作活动。 如《剪一剪》一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发现了剪对称图形的方法,接着教师抛出了如何剪 4 个并排的小人 的疑惑,学生纷纷动手实践,在摸索探讨中掌握了方法与规律。接 着实践难度再次加大,如何剪出 8 个小人呢?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 涨,动作也更加娴熟。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有的是并排的 8 个 小人,有的是围成一圈的 8 个小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又陷入了 沉思中。当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演示发现其中的奥秘时,都发出了由 衷的赞叹。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发放了 金剪子奖。学生在欣赏中发现了美,在实践操作中创造了美。 2 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而 这个能力的获得正是来自后天的培养。数学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在 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 3 分析能力。分析能力是数学课程重点训练的能力之一,在实践 课程中此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在上述的实例中,学生在操作、观
察的基础上,往往要通过调用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进行缜密的分 析而得出结论。 4 交流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程大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活 动时间相对充裕,活动空间相对广阔,活动气氛相对宽松,活动结 果相对开放。学生都能把握机会,在组内畅所欲言,即使课上少言 寡语的同学也会在大家的鼓励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多方听取别 人的意见,修改或调整自己的方案。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进行碰 撞,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辩论、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 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5 创造能力。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从原始社会走到今天。未来 世界是一场竞争,使科学技术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AB与位于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弧轨道CD平滑对接_高考_...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 立意于能力, 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龙源期刊网 .cn 数学与生活的对接 作者:雷妍 左志宏 张华华 来源:《幼儿教育? 教师版》2013 年第 09 期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一定的“...平滑连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隧道双向作业起点 的确定等都是数学...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 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浅谈小学“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武宁三小 卢玲玲 ...运 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连接;底部不能靠近的...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 数学、用...浅谈小学“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武宁三小 卢玲玲 ...“推拉式自动伸缩门”;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 ...浅谈小学“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武宁三小 卢玲玲 ...“推拉式自动伸缩门”;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这样通过实践活动, 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起 来自然、亲切...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 的平滑连接;底布不能靠近的...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 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学习 的过程是个体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基 础,只有让数学课堂与生活有效“对接”,才能激活已有经验,使之转化...如图,在光滑弧形轨道下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对接,轨道上的A点到传送带的竖直距离和传送带上表面到地面的距离均为h=5m,把一物体放在A点由静止释放,若传送带不动,...如图所示,AB为半径R=0.8m的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恰与平板小车右端平滑对接.小车质量 M=3kg,车长 L=2.06m.现有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由轨道顶端无初速释放,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