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重9千克,上面铸着字"妇好传".所以,妇好传到底是谁

妇好&  妇好是商朝国王的王妃,是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与军事家。由于妇好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商王武丁经常令她主持当时非常重要的祭祀与诵读祭文。她也被任命为卜官,成为武丁时期的一位女政治家。妇好也是位军事家。她多次带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名好,“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也就是她。她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死于武丁晚年。妇好死后,武丁十分悲痛。妇好有独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礼。这在商朝时期是非常少见的。&&&人物简介 妇好  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的母辈“母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的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有关她的记载有200多条。她曾率领13000多人的军队去攻打前来侵略的鬼方,并大胜而归,因功勋卓著而深得武丁、群臣及国民的爱戴。  武丁妃妇好并不姓妇,只是一个亲属称谓。她的父姓是一个“兕”形的标志,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被尊称为“妇好”。妇好的庙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妣辛”。  妇好终因积劳成疾而先逝,国王武丁予以厚葬,并修筑享堂时时纪念。妇好墓中出土的殉葬品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武丁对妇好的宠爱。随葬器物多达1928件,仅青铜器就有400多件,总重量达1.6吨。人物生平出身 妇好  在殷商时代,母与子的地位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出身高贵的母亲才能做商王的正妻,也就是王后,只有王后生的儿子才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也只有儿子被立为太子或者继承的王位,这位王后死后才能被列入周祭,和丈夫配享。  武丁共有三个配享的配偶,即司母戊妇妌(妣戊)、司母辛妇好()和妣癸,正好武丁也有三个儿子身份不同寻常,一个是在卜辞中被称为“大子”(即太子)或“小王”的子弓,他应该就是做了太子但没有即位的祖己,后世典籍里称之为“孝己”,一个是后来即位的祖庚曜,还有一个是祖甲载。这三个人很可能分别是妇妌、妇好和妣癸所生,所以三个人都入了周祭。同样,商王祖丁新有四个儿子先后为王,即阳甲和、盘庚旬、小辛颂和小乙敛(即武丁的父亲),而和祖丁配享的王后有妣己和妣癸两位,大概四兄弟是这两位王后所生,所以也被列入周祭。  这样看来,妇好作为武丁的王后,她至少是一位太子的母亲,地位显赫,而且是列入周祭和武丁配享的法定配偶,绝对不可能是个身份低贱的人,她应该是子方的王公之女,而子方(妇好的方国)也是在大商诸方国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诸侯。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放在第一位的,商代人也是最重视祭祀。卜辞记载妇好参加的祭祀活动甚多。武丁时期的卜辞,涉及到的祭名就有ㄓ(侑)、匚(报)、槱、御、勺(礿)、燎、往、宾等,都是一些不同的祭祀方法,“服(俘)”是人牲,就是用战俘做祭品。祭祀的对象有妣癸、妣庚、四妣、父乙等。在武丁之前,中丁和祖丁的配偶都有妣癸,示壬、祖辛、小乙的配偶都有;父乙就是武丁的父亲小乙,《竹书纪年》说他名“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祭祀活动,让妇好主持,可见妇好的身份很高。征伐  卜辞中记载的武丁的诸妇中从事征伐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妇好,另一位是妇妌(即司母戊)。妇妌征伐的方国只有一个,就是龙方,而妇好征伐的方国据王宇信先生统计,共有五个:土方、下厃、印方(或作巴方)、夷方和龙方。如:武丁召集人马命令妇好率领去伐土方,土方是殷商西北主要的敌国,据胡厚宣先生研究就是夏方,是夏王朝的后裔,最后这个方国在武丁时期被征服。  伐印方的卜辞记载了武丁亲自出征,让妇好和沚瞂配合征伐印方,自己从东面靠近敌人进攻,驱使敌人陷入妇好埋伏的位置。  尸方就是人方,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东夷,在殷商时代没有“东夷”这个词汇,只有“人方”或“尸方”,就是周代所说的东夷,周金文中写作“东尸”,“尸” 就是“夷”,亦即卜辞中的“尸方”。这个尸方不是一个方国,而是由许多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东夷方国组成的方国联盟,方国部族众多,土地广阔,物产丰饶,势力十分强大。征伐尸方是殷商时代向东南拓展疆土和势力的重大战争,武丁时期已经开始征伐人方,主要是武丁自己亲自去征伐,跟从的主要将领就是妇好和侯告。不过征服尸方最终是由帝辛(商王纣)完成的。  妇好是武丁诸妇中战功最为卓著的一位,妇好墓出土了2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有文章根据此说妇好手持两柄大钺冲锋陷阵,并由此推断“妇好臂力惊人”,那是不了解历史造成的误解,那种巨型兵器双手持握尚可,一手一个就难以运用。其实这种作为权力象征的仪仗用器和军队使用的大旗一样,都是必须有专门一个人(贵族)持握,站在战车上,《诗·长发》说:“武王(汤)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这是说商汤(武王)伐桀,汤自己在战车上执着大旗,臣子有虔执着大钺,以示受天命而征伐。《史记·周本纪》说 “(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黄钺、白旄都是象征权力和威仪的用器,用来指挥三军(以麾),而不是拿着这两样东西去冲锋陷阵。黄钺就是青铜钺,因为青铜器刚刚铸造出来的时候是黄色的,古代又叫做“黄金”,放置时间长了才生锈变成青黑色。所以该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象征物的仪仗用器,可见妇好掌握着征伐之权,这在当时应该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生育  妇好作为女人,作为商王武丁的妻子,生育当然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武丁时期有贞问妇好是否怀孕的卜辞,商人把怀孕叫做“受生”。  卜辞,记载也非常详细,是甲申日占卜,卜官壳贞问:“妇好分娩顺利吗?”武丁亲自判断说:“如果是在丁日分娩,顺利;如果是在庚日分娩,大大的吉利;如果是到三旬另一天的甲寅日分娩,不顺利,而且生的孩子是女的。”  根据这些卜辞来看,妇好生育的次数很多,说明她有许多子女,而且其中一位做了商王,所以才列入周祭谱与武丁配享。政务  卜辞里记载妇好参与的政务也不少,武丁经常派遣妇好外出办事,所以卜辞中贞问妇好是不是要到大商来?武丁命令妇好到某处去,顺利吗?  妇好要派遣人去做事。妇好还和大臣配合为王办事。妇好还会见多妇,“多妇”是武丁众后妃的通称,武丁的后妃见于卜辞的就有六十多位,来自不同的方国和部族,都身份高贵。妇好在徉地召见多妇,可见妇好的身份要比多妇高。  妇好还会见老人。统治者会见耆老(当时诸侯贵族中年高德昭的老人)是为了表示自己尊老敬老,爱护臣属。这件事情武丁也派妇好去做,可见对妇好的信任,同时也看出妇好地位的高贵不凡。  妇好还要向大商进贡,卜辞说“妇好示十屯。宾。”(《合集》)“示”是进献的意思,“屯”就是“纯”,是占卜用的甲骨的计量单位,两片牛肩胛骨(即左右肩胛骨)为一纯,“十屯(纯)”就是二十片牛肩胛骨。最后的“宾”是武丁时期的卜官,是他接收了妇好进献来的卜骨,所以在卜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是自己签收的。还记载她向大商进贡卜龟,卜辞说“好入五十”,卜辞中凡是说多少屯(纯)的是卜骨,仅说数字不说量词的是卜甲,就是占卜用的龟甲,这在古代是很难得、很宝贵的东西,称为“宝龟”,妇好一次贡50件,说明妇好很富有。  犯人或奴隶逃走了,也让妇好去抓捕,卜辞说:“贞:呼妇好执”(《合集》),“执”甲骨文的写法是象双手持“幸”之形,“幸”是桎梏犯人的刑具,卜辞中的“执”就是抓捕犯人的意思。  总之,妇好参与的大商事务甚多,凡是男人们能干的事情,妇好都有所参与,巾帼不让须眉。受祭与殡葬  妇好身体不好,所以活的年龄不大,她死在武丁在位期间。卜辞里有关于妇好死的占卜。贞问是不是向妇好进行宾祭和御祭。武乙、文丁时期的卜辞里还有一条记载了祭祀妇好时发生的罕见天象:在祭妇好的时候,天上下了“火雨”,大概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流星雨,如果确实的话,这应该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次关于流星雨的记载。  商人甚至向妇好的在天之灵告敌国的状。商人认为妇好的在天之灵仍然有能力对付敌国,对妇好很敬畏。卜辞里记载武丁有一次梦到了妇好,说武丁梦到了妇好,不会有什么灾祸吧?这也说明了武丁对妇好的思念之情。  武丁对妇好的重视,从对妇好的埋葬中就可以看出来。妇好墓墓内有殉人16个,狗6只。墓内共放置随葬品1928件,包括铜器、玉石器、骨牙器等,还有贝6800余枚,分别放在棺、椁之中和填土内。青铜礼器共210件,有的两两成对,有的数件一套,多带有妇好铭文,是墓主生前宴飨或祭祀时使用的器物。其中妇好三联甗、妇好偶方彝、妇好鹗尊和司母辛四足觥等为罕见的青铜器珍品。两件妇好大铜钺,是妇好生前拥有军权的象征。墓中有四面铜镜,表明至少在商王武丁时期中国已使用铜镜。随葬玉石器中,有商代玉器中的精品。10余件玉石人物雕像,是研究当时衣冠发式的珍贵资料。另有三件带把象牙杯,也是罕见的古代艺术瑰宝。从妇好墓葬的形式和丰富尊贵的殉葬品来看,妇好的地位高贵,而且十分富有。妇好墓 妇好墓  1976年在小屯西北发现其完整墓葬。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  从甲骨文中知道,她曾主持过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并多次率兵征伐土方、羌方、人方、巴方等国。在一次征伐羌方的战争中,她统领了一万三千人的庞大队伍,是迄今所见商代对外征伐中用兵最多的一次。著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在对巴方作战中,妇好率领沚布阵设伏,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是为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  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还曾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人物相关& 妇好  甲骨文里的神秘女武士  1936年6月,人们在河南安阳商朝遗下的17000多块龟骨中,发现有200多块用甲骨文记载了一个叫“妇好”的女人的事迹。难以置信的是,这位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女人不仅善战,而且还接连嫁了4位国王!难道殷商时期会如此开放?  甲骨文中的神秘女人  这一万多块龟板几乎全部出自商王武丁时期,武丁,是商朝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渐渐发现,在武丁一朝中,有个挥之不去的人物,她的名字在甲骨文上多次出现,她叫“妇好”。  人们开始破解这些甲骨文的秘密。有一条卜辞记载,“妇好先共人于庞”。它的含义是,在战争前,妇好先在一个叫做庞的地方征兵。  “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这条卜辞中说,妇好领了3000兵马加入了国王万人的军队,一起去征伐远方的国家。这是甲骨文中的最大一次战争,战斗的一方商帝国动用了上万人的军队。这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是一次了不起的壮举。  有关妇好的卜辞发现得越多,人们对她越感到惊讶:她是国王麾下的一名女将,不仅能够统兵作战,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领地。  妇女领兵打仗,并且能够成为一方诸侯,这在3000年内闻所未闻。商王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它为什么能给予妇女如此大的权力和信任呢?是商代推行男女平等的观念,还是妇好并非是一个等闲的人物呢?  不久,人们发现了妇好的另一个身份:她是国王武丁三位合法妻子之一,是一位尊贵的王后。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在《在甲骨文合集》第2636版中惊奇地发现,妇好离开了她的国王。  “贞,妇好有娶?”“贞,妇好有娶?”“贞,妇好有娶?”这句卜辞是在反复地询问:“妇好嫁了吗?”卜辞的结论是,妇好再嫁了,而且嫁给了3位不同的国王。这些国王都是武丁的祖先,他们去世已久,在位时都是贤明的君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嫁给4位国王呢?  墓中物证实妇好身份  1976年5月,中科院安阳考古队在进行一次例行的土地平整工作时,在小屯村西北的一片岗地上,发现了一处古墓。令考古队大为兴奋的是,这个墓出土的器物可谓源源不断。从出土的玉器来看,墓主人应该是一位温雅高贵的女人。但是,不久后,墓中又出现大量的兵器,其中一件青铜钺,两面均饰有虎扑人头像,这是军中最高统帅的象征,从这一点来看,这又应是一座将军墓。  这座墓的主人是谁呢?是男人还是女人呢?  几天后,墓中又有新发现。几乎每一个种类的青铜器上都刻有一个名字,显然这个名字就是墓主人,她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因为甲骨卜辞而名闻天下的王后——妇好。  这些随葬文物使人们第一次得以旁观甲骨文中的人物,它们使甲骨文中的历史清晰起来。在丰富的陪葬品中,人们逐渐认识妇好。她的确是位战功显赫的将军,出土的青铜钺,做工细致,形式威猛,不是上将军,绝对没有资格使用这样的铜钺。  出土的一对大鼎上刻有司母辛的字样,根据考古学的研究,司母辛就是妇好死去时的庙号。根据商代的习俗,以天干为庙号的人名,只有国王和王后才能享有。  于是,这个墓葬的挖掘,澄清了关于妇好的一切推论——妇好的确是一个人,她不但是位王后,也是一位手持铜钺的女将军。这位持钺的王后,消失于历史云烟中已经超过3000年,即便是《史记》中也没有记载过她的名字。  3000年后在前后相隔40年的两次意外发现中,她却作为商代最具体的形象出现在今人的眼前。商王为爱妻操持冥婚  但是,人们还是疑惑,为什么妇好会嫁给如此多的国王?难道在商代王后有权利多次配婚吗?  中华书局的老专家赵诚已经退休多年,但是对甲骨文的研究仍然痴心不改,他对《甲骨文合集》2636版有其独到的见解:  武丁是目前已知的商王中在位时间最久的国王,他享年59年,而他所珍爱的王后妇好在他之前就去世了。  商代人迷信鬼神,崇尚天命。他们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取决于上帝、神灵与祖先。武丁对妇好的感情极为特殊,也许是相爱至深,也许是相敬如宾,他对于妇好的离去总是难以释怀。  于是,这位开明的君主就把他珍爱的妻子许配给去世已久的贤王,大概他认为,这些死去的祖先会在阴世保护他的妻子,或者,他也认为,妇好的杰出完全可以与伟大的帝王相提并论。甲骨文的卜辞正是武丁对祖先急切的询问。  “妇好嫁了吗?”“大甲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吗?”“成汤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吗?”“祖乙已经娶了妇好!”  于是,国王放心了。  安阳,在一个多世纪的考古研究中,逐渐还原了一个古老的王朝。今天,在小屯村边,人们完整地保留了商代的宫殿遗址,已经成了那个王朝的岁月见证。(摘自《CCTV发现之旅2》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国第一位女军事家:英勇善战的女将妇好  日 14:41:48  来源: 中国文化报 &&& 在河南博物院里陈列着一个猫头鹰形状的“妇好”鸮尊,其精美的造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不少人在欣赏它时,都忍不住感叹古人精湛的手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作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属于商代晚期青铜器。“妇好”鸮尊本是一对儿,另一只由国家博物馆保存,这座几千年前的青铜器做工精致,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它不但是最早发现的鸟形酒尊,也见证了一位古代奇女子的丰功伟绩。  水里捞出来的国宝  “妇好”鸮尊所在的妇好墓是当年考古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考察时的一次意外发现,而“妇好”鸮尊竟然是考古专家从水里捞出来的。据说当时挖掘妇好墓的时候,出现地下水,墓在水下,挖掘很困难,考古队调来水泵抽水,可是,水越抽越多。为了保护国宝的安全,考古专家郑振香带领队员们开始下手从水里捞宝藏。一件件器物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有两件器物轮廓好像是站立的动物,这更引起了专家们的好奇。由于是从水里捞出,器物沾满了泥水,一开始辨不出它们究竟是什么,随着清洗,这两件器物逐渐露出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一个类似猫头鹰形状的青铜器,专家们断定它是一个商代的酒尊。之后,在研究器物时发现口下内壁上刻有“妇好”字形的铭文,于是便正式把它们命名为“妇好”鸮尊。在古代猫头鹰又称为“鸮”。不过这两只“猫头鹰”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造型,头部都缺了半个脑袋,考古学家以为,也许这个酒尊就应该是敞着口的,这样可倒入液体。但不久,在考古专家合对青铜器残件时,又发现了两个近似半圆形的器物,它们样式、大小相似,却难以断定这两件东西是用在何处。这时,一位老工人说:“这两个半圆形的东西,该不会是'猫头鹰'头上的盖子吧?”考古专家觉得这个解释颇有道理,于是取出两件酒尊加以考证。当这两个半圆形的器物放到酒尊顶部时,正好与酒尊相吻合,一个完整猫头鹰形状的“妇好”鸮尊呈现在人们面前,它独特的造型让在场的专家们兴奋不已。  “妇好”鸮尊呈站立姿态,头部高昂,两眼怒睁,方形的喙部上方有开口,头上立着两只钩形的冠,头部后侧有一个半圆形盖子,盖上前后矗立着小型尖喙鸮鸟和龙形卷尾兽,“猫头鹰”的双足与尾巴以三足鼎立的姿态,稳稳站于地面,两侧的翅膀紧贴身体,似乎做着展翅飞翔前的准备,酒尊的背后设有龙形把手,以便把持。再仔细观察它的纹饰,表现猫头鹰特征的刻纹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刻纹,主次分明,有着明显的层次变化,雕刻精细,具有商代青铜器的大气肃穆和独特的神韵。  祭奠妇好之物  “妇好”鸮尊是谁所拥有的呢?既然酒尊内壁上刻有“妇好”二字,必然与妇好有关。据记载,妇好是殷商武丁王之妻,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女将军,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关于妇好的很多事迹。其实“妇好”并非是这位女将军的名字,甲骨文与金文中记载,王与臣的妻子都可以称之为“妇某”,“好”字才是她的名字,不过,据研究也许“好”字是她所属部族的姓氏名称。无论如何,这名字都暗示了这位女子的美好。  在商朝晚期,武丁王曾一度扭转衰落的国运,使商朝达到鼎盛时期,而他的妻子妇好可以说功不可没。妇好是武丁王时期的女将军,她带领商兵东征西讨,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据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疆发动战争,派去的将领一直不能解决问题,妇好请命出战,要求率兵前往讨伐,武丁王犹豫不决,一番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妇好大胜回朝。此后,武丁王让她担任统帅,并屡次立下战功。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中,妇好带领1万多人征讨西北内蒙古、河套一带的敌军,不但大获全胜,而且使敌军俯首称臣,这一场战争解决了困扰商朝多年的西北边境骚乱,可见妇好的英勇神武和军事才能,不愧为女军事家的称号。  妇好还经常与武丁王共同作战,是武丁王的左膀右臂,赢得了武丁王对她的信任与疼爱,武丁王给她很多奖赏。妇好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同时还是国家的主要祭司和占卜之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祖、祭神和占卜等活动。妇好在战场、宗庙、商朝的疆土上都留下了辉煌的印迹。武丁王对她十分宠爱,经常向鬼神祈求她健康。妇好死后,武丁王将其墓建立在自己处理政事的宫殿旁边,以便自己随时都能守护着她。当然,武丁王还为他的王后举行了最高规格的墓藏,活人殉葬,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伴随着妇好长眠于地下,而这个精致的“妇好”鸮尊就是其中之一。  战神的象征  “妇好”鸮尊被考古专家称为宝藏中的宝藏,那么妇好墓众多出土的青铜器中,为什么“妇好”鸮尊会脱颖而出呢?第一,它不但做工精美,猫头鹰在商朝是战神的象征,更能代表这位女将军的身份,同时“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验证了商朝时期人们对猫头鹰的信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由于猫头鹰形貌丑陋,声音难听,自周朝起,猫头鹰就不再是人们所崇尚的辟邪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中国古人视为不祥之鸟,在各种花鸟动物为题材的中国传统国画中,几乎看不见猫头鹰的踪影。文学作品中,一般将猫头鹰视为不祥、邪恶的象征。不过上溯到周朝之前,猫头鹰却是殷商人的重要,在中国上古时期,将鸟类、兽类作为一个部族的图腾,对其顶礼膜拜是一种普遍现象。相传,商朝人先祖契的母亲简狄是黄帝曾孙帝喾的次妃,简狄多年不孕,有一年,她去温泉沐浴,见到一只玄鸟产下一颗五彩斑斓的卵,简狄看到十分喜欢,就将其吞下,后来就产下了契,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是从中可见玄鸟在商朝人心中的地位,殷商时期人们一直视玄鸟为祖先。  商朝人对猫头鹰曾有过狂热的崇拜。猫头鹰昼伏夜出的天性、击而必中的本领,被视为战争之神,是帝王乃至将军们的爱物。妇好的一生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将具有战神象征的鸮尊与其陪葬,显示了妇好地位的显赫。作为一位能征善战、为商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妇好无疑具备拥有鸮尊的资格。  三千多年前巾帼英雄妇好“迷倒”台湾记者  日 2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安阳9月27日电(王永记)提及巾帼英雄,民众所能想到的就是南北朝时期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其实,在花木兰之前的一千多年前,历史上就有一位巾帼英雄,她不仅能东征西讨拓展疆土,还掌管国家主要祭司,遗憾的是她没有花木兰“名气”大。今日,台湾媒体记者在安阳殷墟参观完妇好墓之后,被这位三千多年前的巾帼英雄折服。  9月,中原秋高气爽,气温宜人。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26日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国时报》等15家台湾媒体记者。这座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唤起了记者们对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深深敬仰。  妇好墓是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不但没有失盗,而且墓主人身份清楚。墓主妇好堪称三千多年前的巾帼英雄,她是商朝国王武丁的第一任王后,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  令台湾媒体记者折服的,不仅是妇好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她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差不多全国一半以上的军队都交给她了。除了带兵打仗,妇好还是当时国家的主要祭司,经常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连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妇好墓中,除了一对司母辛大方鼎为首的200余件青铜礼器外,还有十五种共156件酒器,以及来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饰755件,来自台湾、海南甚至更远处的海贝7000多枚,各色宝石制品47件,以及各种陶器、石器、海螺等。此外,妇好墓内还有殉人16个、殉狗6条。  《中国时报》记者连隽伟称,在台湾时就对甲骨文、殷商文化颇感兴趣,一直都很想来看看,想看看台湾的甲骨文的出土地是什么样子,想亲身感受殷商文化的独特魅力。没想到殷商遗址内还有坐保护如此完好的王后墓,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则更是充满神秘色彩,令人仰慕。   妇好:文武双全的王后  脂点江山&& 作者:段战江&& 出版社:南方日报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名好,“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妇好多次受命征战沙场,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她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然而,妇好不幸早逝,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自己的王宫旁边。  她是一位杰出的女将军  她是一位大人物。  在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她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她就是3000 多年前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  贵为王后的妇好,不爱“红装”爱“武装”,或者说爱 “武装”更甚“红装”。在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中,发现了精美的骨刻刀、铜镜、骨笄、玛瑙珠等许多女性专用的饰品,以及大石蝉、小石壶、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这都说明她有女性娇美的一面。令人称奇的是,除却这些小玩意,陪葬品里还有大量的兵器,特别是一件重达9公斤、饰有双虎噬人纹、铭刻“妇好”文的大铜钺,格外引人注目。后经专家考证,认为这是她生前使用过的武器。妇好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更重要的是,钺在古代是军权和王权的象征。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她在那个时代一定是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女将军。  其实,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钺上,便有精雕细刻着彰露“有牙阴户”的女战神或大母神形象。这说明,在那个时代,母系社会的遗风犹存,女性带兵打仗也不算稀奇之事。不过,在男性已占主导地位的商代中后期,妇好还可以拥有钺这样的中国最高军事统帅的象征物,成为全国武装部队的统帅,就足以说明本领实在不一般。  老祖宗有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国家大事,除了祭祀与占卜之外,就是保卫边防、开拓疆土和掳掠奴隶的征战了。武丁是商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他在位59年中,频繁出征作战,先后征服了西北、东南的周边部族,极大地扩充了王朝的版图,史称他统治的时期为“武丁中兴”。在这个过程中,妇好当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当时的文献里,对她参与的军事活动都有颇为详尽的记载。  譬如甲骨文中有一条卜辞写道:“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意思是说,商王征发妇好所属的3000人马及其他士兵1万人,命他们去征伐商王朝的宿敌羌国。在那个时代,13000多人的队伍已经算是浩浩荡荡的大军了。这也是甲骨文中所记载的商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争。当时,久经沙场、战功累累的禽、羽等武丁爱将,都归妇好率领。那一仗打下来,羌人势力被大大削弱,商之西境得以安定。  那时,距都城安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正北1000多里外,还有一个强悍的游牧部族土方。他们经常肆意侵入商的边境,掳掠人口财物,是王朝多年的心头大患。于是,武丁命妇好率兵出战,只一仗,就打退了入侵之敌。妇好乘胜追击,彻底挫败了土方。从此土方再也不敢入侵,后来终被划入商的版图。  妇好最精彩的战役是和武丁一起征伐巴方的一战。战前妇好和夫君议定计谋,妇好在敌人西面埋伏军队,武丁则带领精锐部队在东面对巴方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方军队在武丁军与妇好军的包围圈中顾此失彼,阵形大乱,终于被围歼,南境遂平定。这大概也是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伏击战”了。  她是一位重要的占卜官  妇好的重要性,除却王后和一流的军事将领的尊贵身份外,还体现在她拥有一个特殊的职位,那就是主持祭祀的占卜官。在她那个时代,人们迷信鬼神,崇尚天命,非常盛行祭祀占卜,特别是商王室和奴隶主统治阶级,几乎所有国家大事都要反复占卜、祈问鬼神。因此,祭祀是最重要的国事活动之一。而掌握这项最高神职权力的祭司,要具有广博的学识、崇高的地位,通过与鬼神沟通,成为国家重大国事的实际决策者。  按照商代礼俗,祭祀中奉献的祭祀品上应该出现供奉人的  名字。而在妇好墓中发现的大量青铜礼器,包括首次发现的商朝巨型炊器,上面都刻有“妇好”的铭文,可见妇好生前受命主持祭祀的规模之大以及参与祭祀活动的次数之多。  甲骨文的记载再次印证了妇好是王室中一位学识超凡、地位至高的祭司。她祭祀王室中已经去世的祖母,也祭祀至高无上的天地;在祭祀中她会用酒,也会用火;她会屠杀牲畜,也会屠杀俘虏。根据卜辞推断,她曾因为国家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受国王之命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祀大典,其中包括杀人的血祭。还有一次,妇好祭祀的是一口神泉。其实,商朝祭祀的种类很多,祭天、祭泉水、祭祖先,还有为了去除疾病和灾祸,以及出征作战前的祭战等等。  在殷墟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些刻有“妇好”的龟甲。商朝人占卜,是取整治好的龟甲用火烧炙,使龟甲兽骨烧裂出焦纹。占卜人再根据焦纹的纹理判断凶吉,决定事情能不能做,并将占卜的结果和以后发生的情况刻写在同一块甲骨上。占卜前很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整治龟甲兽骨。因为龟甲兽骨不经整治是烧炙不出焦纹来的。所谓整治,就是将龟甲上残留的肉渣皮筋等除去洗净,待干燥后再用特制的青铜钻在上面钻出一定数目和一定间隔的小圆孔,以备占卜时用火柱烧炙,这样甲骨才会呈现出裂纹。当时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只有卜官。卜官不仅要亲手整治龟甲兽骨,还要将此事记录成卜辞,刻写在经自己整治过的甲骨上,以示郑重。  她先在火上烧灼龟骨,骨片遇热,表面开始出现裂纹,发出轻微的卜卜声,妇好好像聆听到神明的回声,然后将它们记录在甲骨上。可见,妇好不但可以主持祭祀、诵读祭文,还可以刻写甲骨文字,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女才人。  她有一位情深意重的好丈夫  史料记载,武丁的“诸妇”有60多位,但只有3人拥有王后的地位,而妇好则排在第一位。根据上面的表述,这样一位奇女子,得到武丁的宠爱,也自在情理之中。  卜辞中有这样的记载:“妇好其来;贞妇好不至;乎妇好往于果京。”从这些信息判断,妇好可能因为军功卓著、政绩突出,除却王后、统帅的身份外,还被授予独立的封邑,成为一方诸侯,拥有了自己的封地和属民。因此,妇好常常要回到王都觐见商王。而在自己的封地上,妇好独立地掌管着农事和经济,并按时向商王纳贡。在妇好墓中发现的上千斤重的精美青铜器、600余件玉器以及7000多枚海贝(商朝的货币),也都表明妇好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  遗憾的是,这位出类拔萃的女性却不幸英年早逝,据推测她死时仅30多岁。她的去世,令武丁非常伤心。卜辞中记载,在她生前武丁经常占卜,向上天祈告她的起居、健康、生育、征战等方面的情况,可见武丁对妇好用心之深。大概是相爱至深的缘故吧,武丁不但厚葬了自己心爱的妻子,还杀了16名奴隶为其殉葬;同时,破例将她下葬在自己的宫室旁边,以便随时能看到她、守护她。另外,他还在她的墓地上修建了一座享堂,卜辞称“母辛宗”,让后世永久地纪念。甲骨文显示,妇好去世后,武丁常常叫来卜者询问:  武丁:妇好有娶乎?贞人:唯祖甲娶。武丁:妇好有娶乎?贞人:唯祖乙娶。  武丁:妇好有娶乎?贞人:唯成汤娶。  祖甲、祖乙、成汤是商朝的三位先王。这段话的意思不是说把  祖甲、祖乙,成汤是商朝的三位先王。这段话的意思不是说把妇好再嫁给三位先王。这里的“娶”字有迎、接之意,也就是说,武丁害怕妇好一人在下面孤独,便期望自己的祖先可以去迎接她,好好照顾她。  值得一提的是,妇好墓是目前考古界挖掘出的最完整的商朝墓葬,而这一点也要拜武丁所赐。正是他修建的享堂基址保护了妇好墓,使之完好无恙。因为历史上的盗墓人一旦挖到地基都不会再向下挖了。也就是说,正是武丁的深情使得妇好可以安睡千年,也正是他的真诚,才使我们可以通过完整的随葬品,解读这位传奇的女性,还有他们伟大的爱情。  美人地理  妇好墓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殷墟丙组基址西南,是殷墟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  妇好享堂(母辛宗)妇好死后,国王武丁为祭祀妇好,在其墓地上所修建的宗庙建筑。妇好庙号“辛”,其墓上的享堂,卜辞称“母辛宗”。这座建筑就是对母辛宗遗迹的科学复原。帝妃妇好的将军本色  女将军,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想起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或者是杨门女将。  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原地区几乎人人皆知,据说她的老家就在河南虞城。中学时语文老师曾要求背诵《木兰辞》,如今只记得最后几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花木兰乔装改扮12年,同行伙伴竟然毫无察觉,多少有点儿演义成分。  至于,就更有些文艺色彩了。且不说老太君百岁挂帅,名扬四海,单单一个就有说不完的故事。武艺超群,精通兵法,甚至通晓天文地理,似乎无所不能。归于杨家之后,保家卫国,血战疆场,50岁时犹挂先锋印,入险境,斩番将,大获全胜。古代文人墨客早已习惯把穆桂英作为巾帼英雄的典范。  将军素来受人敬仰,女将军就更让人钦佩有加。尤其在冷兵器时代,一对一的较量讲究弓马武艺,实打实的蛮力在对抗中占有绝对优势。女子在体质上天生处于弱势,能够踏上战场已殊为不易,花木兰、穆桂英有此成就自然值得后人大书特书了。  到了较近的年代,涌现出的女将军、女军人才多起来。毛泽东就曾写下“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名句,赞美飒爽英姿的女民兵和华夏大地众多的巾帼英雄。  啰嗦了这么多,中国的第一位女将军到底是谁呢?  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告诉我们,商代中兴之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应该就是中华巾帼第一将。3000多年前,这位征战四方的王妃披坚执锐,跃马疆场,为商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妇好与花木兰、穆桂英不同之处在于她本身的传奇色彩极少,后世的经传史志上少有表述,各种野史传说也言之甚少,只有甲骨文中的 200多条记载成为妇好最充足的考古证据。妇好墓就在安阳市区西北不远的小屯村,墓茔虽不大,但却很特别。商代王陵数十座,唯有妇好葬于宫殿区,茕茕孑立,形单影只,武丁葬妇好于此目的何在?如同妇好本人一样,妇好墓至今也有许多尚未解开的谜。  正文  走进,踏着脚下的碎石沿甬道径直西行,远远的就能看见一尊汉白玉雕像。头戴缨盔,身披胄甲,手持斧钺,英气勃勃风采照人,她就是中国第一女将军——妇好。  雕像南侧, 妇好的墓室近在眼前。入口较窄,并排而入仅容两三人。这个宫殿区的墓葬没有墓道,只有一个墓室。与其他商代王室大墓相比,倒也显得小巧别致。殷墟博物苑按照当年考古发掘的原样,在墓室内摆放了各种仿真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  虽然妇好墓不大,但它的发现在数十年殷墟考古发掘中的地位却相当重要。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墓葬,一座修建在宫殿区内的墓葬,一座建有宗庙享堂的墓葬,种种情形表明,墓主人在当时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其人生前死后之事引起诸多考古学者的兴趣。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考古工作者通过出土的实物最终断定,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商代中兴之王武丁的妻子,历史上最早的巾帼将军——妇好。  深受宠爱的王妃& &&& 妇好并不姓妇,只是一个亲属称谓。她的父姓是一个“兕”形的标志,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被尊称为“妇好”。妇好的庙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  从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辨析妇好的身份,作为武丁的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出嫁之前她应该是商朝属国或周边部落的母系部族首领或公主,出身高贵,见识渊博,自己本身就有非凡的统治才能。妇好的丈夫武丁是一位颇有才能的君主,即位之后把江河日下的商王朝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妇好在协助夫君治理国家中功劳显赫,成为武丁的左膀右臂。  武丁极为宠爱妇好,经常给予赏赐,对妇好的谏策言听计从。无论是军国大事还是家庭内事,妇好的建议总能引起武丁的重视。  妇好英年早逝,武丁为此极为感伤,特意在宫殿区内为妇好选择了一片墓地,以便能够随时祭祀爱妻。即使如此,武丁仍然无法从思念妇好的情怀中解脱,索性在墓地上又盖了一间享堂。  妇好墓中出土的殉葬品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武丁对妇好的宠爱。随葬器物多达1928件,仅青铜器就有400多件,总重量达1.6吨。整个墓内还有殉人16名,殉狗6只,奢华程度足以证明武丁对妇好的宠爱。  文武双全的将军  在殷墟“YH127”甲骨坑中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有关妇好的记载出现了200多次,多为占卜辞,内容涉及了她生活的各个方面:征战、祭祀、疾病等,甚至包括她去世后的一些事情。商代什么事情最有影响?文献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内祭祀神灵先祖,对外征战打仗,这些大事妇好都会参与。  据甲骨文记载,妇好曾多次协助武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自己也经常亲率士兵,披甲上阵。“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这句甲骨文的意思是妇好在领地征召精兵三千,又会合了1万多名普通战士,向西部的羌方进攻。这是甲骨文中纪录出动兵员最多的一次战争,最高统帅正是武丁的爱妻妇好。  一次战争动用13000余人,在当时的确非常罕见。国王武丁亲征鬼方,讨伐荆楚时,所率士兵也不过三五千人。妇好率领大军昼夜兼程,来到前线,根据地形设下埋伏,自己亲率精兵迂回羌军后方。商军步步为营,引诱羌军进入设伏地,妇好一声令下,伏兵排山倒海杀将出来。羌军士兵虽然强悍,但终究寡不敌众,大败而归。  武丁赏识妻子的指挥才能,封妇好为商王朝的统帅,让她指挥作战。从此以后,妇好率领军队征讨四方,前后击败了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以及鬼方等20多个小国,为商王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战功。  妇好墓中出土的两件大型青铜钺,刃宽达30多厘米,重量近9公斤,颇似梁山好汉李逵的板斧。钺上铸有“妇好”铭文,这两件大钺正是她权力的象征。在兵荒马乱,执戈为武的年代,把军国大事都交到一位女性手上,可见妇好在当时的显赫地位。  文武双全,能征善战,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妇好是名副其实的将军。  地位显赫的祭司& &&& 中国古代社会,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国事活动之一,而掌握这项最高神职权力的祭司,不但要具有广博的学识,高贵的地位,而且通常是国家重大国事的决策者。王权和神权两相结合,互为依托,强化政权。商代人更是讲究祖神合一,崇尚天命,祭祀占卜盛行一时。  从妇好墓里出土了众多刻有铭文的青铜礼器。按照商代礼俗,祭祀中奉献的祭祀品上应该出现供奉人的名字,比如刻有“司母辛”铭文的鼎,应该就是她的后辈供奉的,可是在妇好墓中发现的大量青铜礼器上都刻有“妇好”的铭文,显然这是妇好生前自己使用的礼器。那么,妇好是在祭祀谁呢?难道她还是一位女祭司吗?  从甲骨文的记载中,考古学家了解到妇好确实是一位祭司,而且她主持的祭祀活动都应该是商王朝的重大事件。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武丁往往会想起这位智勇双全的王妃。在卜辞里有这样的记述,某年,殷地发生了瘟疫,成百上千的百姓不知所然频频染病而亡。妇好受武丁之命举行了祭祀大典,祈求神的佑护,保黎民平安度过死亡的威胁。根据专家的推断,这是一种称为“抵御疾病”的祭祀仪式。  商代的祭祀活动非常频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然这和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被赋予神的旨意,统治者利用神的化身进行阶级统治更为方便。妇好作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主持祭祀无可厚非。  其实在那个年代,能够主持祭祀的人必定非同一般。崇高的威望,显赫的地位,渊博的学识,帝王的信赖,这些条件在妇好面前已不足为道,主持祭祀水到渠成。  威震一方的王侯  妇好南征北战,为商王朝立下赫赫战功。虽是自己的妻子,武丁仍然对妇好论功行赏,给她划分了大片的封地。女人被封为一方王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非常少见的,可见妇好在武丁心目中的地位。  在自己的封地内,妇好是名副其实的国王。她独立掌管着农林牧渔,拥有自己的嫡系部队,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经济。作为商王朝的属国,妇好一切都按照国王和诸侯的礼仪处理事宜,按时向丈夫武丁进贡。  在妇好墓中发现的上千件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近7000枚在商朝作为货币的贝壳,都表明妇好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商王朝诸多的属国中,妇好的封地应该是比较富庶的地方,否则她也无法组织起一支3000多人的军队。  最早的民族英雄  王妃、将军、祭司、王侯,这些已经被证实的身份是妇好身上永远的光环。但民族英雄的说法似乎并不为人所认可,如果认真梳理甲骨文中关于妇好的记载,再结合西方历史,就会发现妇好曾经和一支印欧部落决战过,并且彻底击败了入侵者。  气候学家依靠对南极冰芯、树木化石的年轮和一些其他生物遗存的分析,认定大约3000年前地球曾经历了一次小冰期,全球气温下降,高纬度地区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为了安身图存,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开始向南迁徙,其中就包括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原始印欧人。当时他们并不懂农业种植,只是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  如今,西方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大都认为,印欧人的此次迁徙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亚欧大陆上处于萌芽阶段的古文明几乎全部被摧残。  以亚述族为主的印欧人奔向了两河流域,将美索不达尼亚的数千年文化一扫而空。其中一部分印欧人南行至巴尔干半岛,折向进入现在的希腊,摧毁了当地原生的迈锡尼文明。从此希腊进入了一个西方学者所谓的黑暗时期,直到大约400年后的公元前8世纪,希腊文明才开始逐渐复苏,走向正规。  另外一支向东迁徙的印欧人在中亚地区分道扬镳,一部分向南进入印度,征服了当地的原有居民后,制定了野蛮的种姓制度。印欧人剽窃了原住民的灿烂文明,然后把自己列为最高种姓,而真正的文明创造者却被列为最低种姓。印欧人禁止原住民识字和学习自己创造的文化,并且时常会实施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制度。最终,比中国起源还早的印度文明就在这种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下逐步衰亡。  还有一部分印欧人持续向东,进入中国疆域。但这支印欧人在和当时的商朝部队交锋数次之后,大败而归。商朝部队的统帅正是妇好,初具规模的华夏文明在这次民族对抗中得以保存,妇好功不可没。  学者李济把武丁时期有关“西北战争”的甲骨文梳理后认为,从这些可考的原始资料中,透露出了中华民族在形成时代艰苦奋斗的真相,尤其是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一带发生的战役,实为奠定中国文明的一连串决战的序幕,其重要性不亚于传说中的和。  当印欧人在欧亚大陆上为所欲为,摧毁人类文明时,只有中华民族傲立于东亚之巅,华夏文明完整地延续下来实有妇好之功。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1.华声论坛:
2.历史网: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妇好传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