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导什么时候该用运算法则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基本导数四则运算法则与求导公式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基本导数四则运算法则与求导公式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14:59:1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基本导数四则运算法则与求导公式
官方公共微信莱布尼茨公式(求导法则中的Leibniz公式)_百度百科
?求导法则中的Leibniz公式
莱布尼茨公式
(求导法则中的Leibniz公式)
莱布尼兹法则,也称为乘积法则,是中关于两个函数的的的一个计算法则。
莱布尼茨公式基本信息
不同于,莱布尼茨公式用于对两个函数的乘积求取其,[1]
一般的,如果函数u=u(x)与函数v=v(x)在点x处都具有n阶导数,那么此时有
(uv)(n) = u(n)v+ nu(n-1)v' +
u(n-2)v& +
u(n-k)v(k) +
莱布尼茨公式推导过程
如果存在函数u=u(x)与v=v(x),且它们在点x处都具有n阶导数,那么显而易见的,
u(x) ± v(x) 在x处也具有n阶导数,且 (u±v)(n) = u(n)± v(n)
至于u(x) × v(x) 的n阶导数则较为复杂,按照基本求导法则和公式,可以得到:
(uv)' = u'v + uv'
(uv)'' = u''v + 2u'v' + uv''
(uv)''' = u'''v + 3u''v' + 3u'v'' + uv'''
运用可证[2]
(uv)(n) = u(n)v + nu(n-1)v' +
u(n-2)v& +
u(n-k)v(k) +
上式便称为莱布尼茨公式(Leibniz公式)
莱布尼茨公式区别
由于名称相似,不少人将与莱布尼茨公式相混淆,事实上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公式。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是微积分学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它把与相联系了起来,也让定积分的运算有了一个完善、令人满意的方法。其基本形式为
而莱布尼茨公式是计算中会使用到的一个公式,它是为了求取两函数乘积的而产生的一个公式。
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莱布尼茨公式相关人物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和先后独立发明了。有人认为,莱布尼茨最大的贡献不是发明微积分,而是微积分中使用的数学符号,因为牛顿使用的符号普遍认为比莱布尼茨的差。他所涉及的领域及法学、力学、光学、语言学等40多个范畴,被誉为十七世纪的。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六版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2-102
严忠,刘之行,杨爱琴.高等数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92-93无法找到资源。
“/”应用程序中的服务器错误。
无法找到资源。
说明: HTTP 404。您正在查找的资源(或者它的一个依赖项)可能已被移除,或其名称已更改,或暂时不可用。请检查以下 URL 并确保其拼写正确。
请求的 URL: /show.aspx
版本信息:&Microsoft .NET Framework 版本:2.0.; ASP.NET 版本:2.0.登录后才能写笔记
登录后才能写评论
登录后才能提问
教学录像主讲人
本节其他资源
本章知识点
本节主讲教师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2
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享有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信息网络传播的专有使用权 未经书面允许,请勿转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隐函数求导法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