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楼房烟道结构排烟道放到每层顶板上吗

【地暖】-行业新闻
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塔楼范围的通风除湿系统
来源:&&发布时间:&&浏览:614次
&种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塔楼范围的通风除湿系统
[0001]&本发明涉及同一建筑物顶层和地下部分的气候控制,属于建筑和采暖通风空调两个专业;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内的通风除湿系统。
[0002]&高层住宅设有厨房排气道和电梯机房,厨房排气道的设计是从底层楼板向上直通楼顶,与地下车库不连通,对解决地下车库塔楼范围的竖向通风无任何贡献;电梯机房的电机工作环境温度均要求摄氏40度以下,而高温季节的电梯机房很多超过该温度(尤其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华南、华东的部分地区,夏季晴天的中午,温度计在太阳直射情况下,实测干球温度高达摄氏55度左右,为保证电梯正常工作,需要把机房内温度降至摄氏40度以下,许多电梯机房只能加装空调降温,此法消耗电能较高,不符合节能要求。
[0003]&另外,目前随着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大都在住宅楼下建地下车库来解决住户停车的问题。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内的电梯前室、主通道及大堂相对密闭,高温季节多数存在潮湿问题。造成潮湿的主要原因:一是地下车库内温度低,二是塔楼范围自然通风条件差潮湿空气易冷凝结露;现有的解决方法一般是设机械通风或除湿机,此举消耗电能较高,不符合节能的要求,而为了省电,大多数地下车库机械通风或除湿机很少开,这就造成地下车库塔楼范围的地面结露严重非常湿滑,摔伤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000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内的通风除湿系统,其通过延伸若干个厨房排气道至地下车库内,形成竖向风道,高温季节为塔楼电梯机房降温采用在机房四周和屋顶设置水冷壁,把每片水冷壁吸收的热量,集中转移到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地面下敷设的地埋散热管内,使塔楼范围的温度逐渐升高,通过厨房排气道形成热压通风,为电梯机房降温的同时,解决了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升温通风除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塔楼范围的通风除湿系统,包括塔楼底层厨房排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一层楼板或车库顶板上与所述排气道及地下车库相通的风道,该风道与排气道之间通过一连接加强件连通,该风道的下端设有防火阀;设置在电梯机房四周墙面和屋面的水冷壁;设置在地下车库塔楼范围的电梯前室、通往电梯前室的主通道或大堂内的地埋散热管;所述水冷壁连接供、回水管,该供、回水管分别通过分、集水器与地埋散热管相连,所述回水管上加装有循环水泵。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加强件包括上连接端及下连接端,上、下连接端之间插装一调控插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调控插板上带有刻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墙面或屋面上的水冷壁分别形成一独立环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壁与墙面或屋面平行。[0010]&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壁之间串联或并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水冷壁中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并与循环水泵实现联动,根据设定温度的上、下限,自动控制循环水泵的启、停。
[0012]&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墙面的水冷壁中均设置了温度测控点,对应该测控点在其进水管道上设置一个可调整流量的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0014]&一层楼板(或车库顶板)上留洞,将塔楼底层若干间厨房的原排气道延伸至地下车库内,以极小的代价,形成若干条直通楼顶的竖向风道;高温季节采用水冷壁为塔楼电梯机房遮阳降温,水冷壁内溶液吸收的热量,通过循环水泵和供回水管道转移到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地面下敷设的地埋散热管散热,经散热冷却后的循环水又重新回到电梯机房各水冷壁中吸热;通过往复循环,塔楼范围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继而影响塔楼范围的气温升高,通过竖向排气道形成了烟&效应,在热压作用下使排气道内形成稳定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原排气道更好地排气。本发明在高温季节为电梯机房降温时,仅以一台低扬程循环水泵间歇运行的电力消耗,同时解决了地下车库塔楼范围通风除湿的问题。
[0015]&图1风道与部分排气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A-A折线剖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连接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冷热循环系统;
[0019]&图5为图4中水冷壁A-A向剖视图;
[0020]&图6为图4中水冷壁B-B向剖视图;
[0021]&各图中:
[0022]&11、排烟道;12、风道;13、连接加强件;131、上连接端;132、下连接端;14、插板;141、手动插板孔;142、刻度;15、钢筋混凝土楼板;16、螺栓孔;
[0023]&20、电梯机房;201、机房门;21、水冷壁;211、翼缘;212、金属管;22、循环水泵;23、供水管;24、回水管;25、分水器;26、集水器;27、地埋散热管;28、温度测控点;29、阀门;30、流量调节阀门;31、补水管;32、溢水管;33、温度传感器;34、膨胀水箱;35、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发明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1、目前排气道从一层住宅楼板以上开始,与地下车库不连通,利用率低,据统计,住户每天使用厨房排油烟机的加权平均时间约为一小时,也就是说其余23小时风道均闲置。本发明是在一层楼板(包括夹层楼板或车库顶板)上留洞,延长与原设计同截面排气道一直延伸到地下车库内,形成一竖向排气道;2、高温季节采用水冷壁为塔楼电梯机房遮阳降温,水冷壁内溶液吸收阳光直晒的热量,通过循环水泵和供回水管道转移到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地面下敷设的地埋散热管散热,经散热冷却后的循环水又重新回到电梯机房各水冷壁中吸热(电梯机房外设置水冷壁与锅炉炉膛内设置水冷壁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主要不同点:一、锅炉水冷壁耐高温高压,机房水冷壁只需低温低压;二、锅炉内水冷壁受热循环建立在自身同一炉膛内的上升管和下降管,机房水冷壁的受热循环建立在同一建筑物顶层和地下部分的地埋散热管之间;三、锅炉水冷壁吸收的热来自人工开采的燃料燃烧,机房水冷壁吸收的热来自阳光);3、被晒热的循环水通过不断循环积累热量,塔楼范围内的地面温度会逐渐升高,继而影响塔楼范围的气温升高,通过竖向排气道形成了烟&效应,在热压作用下使排气道内形成稳定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原排气道更好地排气;4、高温季节为电梯机房降温时,仅以一台低扬程循环水泵间歇运行的电力消耗,将电梯机房降温产生的热,转移储存到地下车库内利用率高但通风较差的部位,再通过风道实现热压通风;即使厨房排气道在高峰期使用,由于排气道下部的导通,风量补充及时,排气道内的风速会比平常大,因风速增加而产生的噪音比排油烟机本身工作的噪音小很多,对住户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参考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风道与部分排气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A折线剖视图。
[0027]&本发明住宅地下车库通风除湿系统,包括三部分:一、风道;二、热源;三、地埋散热管。
[0028]&一、风道部分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一层楼板(或车库顶板)上与排气道及地下车库相通的风道12,该风道12与排气道11之间通过一连接加强件13连通,所述连接加强件13如图3所示,图3为连接加强件的纵向剖视图,其采用无机玻璃钢制成,包括上连接端131及下连接端132,上、下连接端上设有螺栓孔16,分别通过螺栓与排烟道11及风道连接12,为了使排出风量做到可调可控,上、下连接端之间插装一调控插板14,所述调控插板14上设有方便拉入拉出的手动插板孔141及刻度142,刻度142按如下设置:通风孔占风道面积10%以内时,以2%为刻度单位,10%-20%内以5%为刻度单位,20%-100%内以10%为单位。为满足防火要求,风道12的下端加设一个摄氏280度以上可自动关闭的防火阀,图中未示出。
[0029]&为了方便对调控插板进行检修及维修,本发明通过一连接加强件13将插板置于风道12与排烟道11之间,这样维修拆装时只需要松动螺栓即可将连接件和调控插板一同取下。
[0030]&二、为保证高温季节住宅地下车库风道口周边温度高于屋顶风道出口温度,形成稳定的热压通风,本发明通过冷热循环系统在住宅地下车库内形成稳定的热源,具体如下:
[0031]&冷热循环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位于电梯机房周边充满水的水冷壁21 (水冷壁如图5、图6所示由带翼缘211的金属管212组成),所述水冷壁连接供水管23、回水管24,该供、回水管分别通过分水器26、集水器25与地埋散热管27相连,水冷壁的作用是为机房降温吸热,其中,每个墙面或屋面上的水冷壁分别形成一独立环路,水冷壁内充满溶液,每片水冷壁21分别与供、回水管相连,回水管中设有循环水泵22 ;循环水泵22把水冷壁21吸热后升高温度的溶液,通过供回水管转移到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地面以下的地埋散热管27内。每个墙面水冷壁上方的出水口处,设置了温度测控点28,下方的进水口处设置了流量调节阀门30,根据不同朝向水冷壁的温度,调整进水口流量,使各水冷壁的温度趋于相同。屋面水冷壁出水口处设置了温度传感器33并与循环水泵22实现联动,根据设定温度的上、下限,自动控制循环水泵的启、停。[0032]&其中,设置水冷壁是为了有效覆盖遮挡每面墙和屋面避免阳光直晒,并转移吸收的热量;水冷壁可根据设计尺寸,优先选用工厂自动焊接生产线批量加工,也可以在施工现场搭设专用组合钢架平台焊接加工;非炎热地区的北面墙可以不设水冷壁,具体操作应根据当地气候和日照条件确定。水冷壁与各墙面平行布置在电梯机房四周,各墙面水冷壁与进出水管采取并联,屋面水冷壁与电梯机房20的顶面大致平行,随水流方向出水端宜抬高1%,墙面水冷壁的出水母管与机房顶水冷壁进水口相连,采取上述安装连接方式,高温时,水可自动上行,充分节约能源。水冷壁遮挡墙面或屋面是为了消除阳光直晒造成的温度升高,另外,水冷壁管道与翼缘为一整体,管道单位长度的吸热降温效果增长显著,能确保南方省市的机房温度不超过摄氏40度;膨胀水箱34位于电梯机房20顶部,水冷壁21出水管的高点处设排气阀35,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与膨胀水箱34相接,膨胀水箱34主要起到稳定水压的作用,另外,其上还设置有溢水管32及补水管31,溢水管32主要解决温度高时水箱中的水溢出的问题,补水管31通过补水控制系统向膨胀水箱内注水,从而保持稳定的水位;地暖管27设置在电梯前室、通往电梯前室的主通道或大堂内等重点部位,南方炎热地区,根据机房降温需求,可向塔楼地面以下某深度内拓展地暖管的敷设范围,一般可在地下车库塔楼范围的地面层以下,塔楼基础底标高以上的区间敷设地埋散热管,图4中只示意出一路地埋散热管;为了方便控制开、关,在分集水器上分别设置一关断阀门29。
[0033]&具体布置时,在电梯机房每面墙的结构层上,分别设置不少于三处预埋铁件,外墙保温施工前,每个预埋铁件沿铅垂方向焊接两根圆钢,圆钢中心距100mm,长度超出保温层表面200mm,圆钢前端螺纹加工长度不小于100mm,且圆钢与墙面应保持垂直;与每一片水冷壁重心垂直处的结构楼板或结构梁顶面,各设置不少于两处预埋铁件,承担水冷壁的竖向荷载,楼房屋面防水层施工前,每个预埋铁件上均焊接两根圆钢,圆钢中心连线与墙面垂直,中心距100mm,长度超出防水层表面350mm,圆钢前端螺纹加工长度不小于100mm,且圆钢与楼面应保持垂直;机房屋顶设置预埋铁件,应选在下方有承重墙或承重梁的结构层上,屋面水冷壁需设置几处支撑点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机房屋面防水层施工前,每个预埋铁件上均焊接两根圆钢,圆钢中心距100mm,长度超出防水层表面200mm,圆钢前端螺纹加工长度不小于100mm,且圆钢与屋面应保持垂直。
[0034]&如果电梯机房的面积不是很大,每片水冷壁宜整体安装,安装顺序宜先墙面后屋面;墙面外侧水冷壁就位固定时,每一面墙宜先下面固定,后侧面固定;屋面的水冷壁就位固定时,注意保持水平,固定顺水流方向宜先下游,后上游;膨胀水箱应安装在两面墙的结合处,在承重梁或墙的上方选不少于3个承重点,采用预埋铁件加支撑承重和混凝土支墩直接承重的两种做法均可。全部水冷壁、膨胀水箱及所有配套管道、阀门连接固定完成后,应对上述连接为一体的系统进行水压试验,并尽快完成上述部分的避雷接地,后续除锈防腐工作按常规。
[0035]&循环泵供水管与各墙面水冷壁下方的进水口和上方的出水口采用并联连接,各墙面水冷壁出水口处设置了温度测控点,水冷壁下方的进水口处,设置了流量调节阀门,根据测控点实测值,反复调整各不同朝向独立环路的进水口流量,使各水冷壁的出水温度趋于相同,出水水温宜控制在摄氏35-39度之间;运行满一年后,宜采用相同过流断面的节流孔板代替流量调节阀门,以减少整个系统的循环运行阻力。各墙面水冷壁并联到一起的出水母管,与屋顶水冷壁的进水口连接;屋顶水冷壁出水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与循环水泵实现联动,根据提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上限不宜超过摄氏40度,下限不宜低于摄氏35度),自动控制循环水泵的启、停,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
[0036]&三、地埋散热管主要布置在以下位置:地下车库塔楼范围电梯前室处、通往电梯前室主通道处、大堂内以及塔楼范围内其它部位。
[0037]&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内的地埋散热管,应设置在地面表层以下8公分以内,利于散热;炎热地区如认为确有必要,除了在地面表层设置地埋散热管散热外,还可以在表层以下适当深度内另设地埋散热管加强散热,用来保证电梯机房降温至摄氏40度以下的要求。地下车库塔楼范围内地埋散热管连接的分集水器,布置在塔楼范围不影响人行走,且便于施工操作处,供回水立管连接分集水器后,宜距墙面IOOmm固定。
[0038]以上所述地埋散热管与分集水器和供回水立管的连接完成后,按施工规范进行试压,其它施工方法和步骤与常规施工相同。金属管材的供回水立管在竖直通向楼顶的直管段,应根据直管段长度确定是否要加设U型弯,U型弯所形成的平面与墙面应保持平行;有冰冻地区,在楼内确保不能结冰的直管段某处加装三通和泄水阀,结冰前泄掉上部系统中的水,冰期过后再补满水;如系统中全部充满防冻液,则不必采取放水防冻的措施。
[0039]&本发明在降低电梯机房环境温度的同时,为最大限度的节能,屋顶水冷壁出水口处设置了温度传感器33,与循环水泵实现联动,根据提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自动控制循环水泵的启、停。温度传感器设在机房顶水冷壁出口处,距循环水泵近,控制线路短,安全可靠;循环泵设在楼房顶,反复启、停所受到的水锤冲击小(高层建筑上限为地面以上100米,遇到接近上限高度的高层建筑,作用在地埋散热管内水的静压超过IMPa,首先应优先考虑选用承压高的地埋散热管,若选用承压高的管材有困难,也可以在竖向管道中间处增设高效板式换热器和一台循环水泵,通过板式换热器将上下分为两个区间,降低作用在地埋散热管内水的静压,以满足普通地埋散热管的正常工作;冬季结冰地区,在楼内管道井供回水立管的某处加装三通和阀门,结冰前放空系统上部所有存水,冰冻期后,再及时将系统充满水)。南方炎热地区,电梯机房产生的热可能过剩,要在地下车库塔楼范围的地面层以下,塔楼基础底标高以上的区间另外敷设地埋散热管,使循环水温度降低,以确保电梯机房降温至摄氏40&以下。
】【】【】【】
相关阅读:
400 610 5500
截止今日,红塔地暖已经为十万多家客户提供供暖服务!
关注有惊喜好礼马上到或平台时不受此限制);7.3窗楣应设滴水槽;7.4凸窗遮阳板在墙根处应设导流槽,以免遮阳板上;7.5厨卫窗台宜900高,窗上部应设400-45;7.6厅卧窗上皮距楼地面高度宜为2300或以上;;7.7开间大于、等于3300的房间窗宽不宜小于1;7.8未设阳台的起居厅大窗开启扇最少有两扇,以便;7.9两侧未设混凝土挡板的凸窗设计时应考虑风向因;7.10窗框与凸
或平台时不受此限制)。
7.3 窗楣应设滴水槽。
7.4 凸窗遮阳板在墙根处应设导流槽,以免遮阳板上的水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砌体外墙渗漏;或者在遮阳板外墙挑檐位置设100高混凝土止水坎(详第四部分节点详图)。
7.5 厨卫窗台宜900高,窗上部应设400-450高固定扇以安装排风扇,并在相应位置设中心距地2000的电源插座,固定扇开关和顶灯开关一起设于卫生间门口。厨卫横向管线应贴近楼板以免挡窗。
7.6 厅卧窗上皮距楼地面高度宜为2300或以上;厨卫考虑设备污水管不穿洞(走梁下),可降低到2200。
7.7 开间大于、等于3300的房间窗宽不宜小于1800。
7.8 未设阳台的起居厅大窗开启扇最少有两扇,以便于空调室外机安装。
7.9 两侧未设混凝土挡板的凸窗设计时应考虑风向因素,开启扇不应面向主导风向以免引起漏水。
7.10 窗框与凸砼体结合的施工缝一定要用防水砂浆填实,避免杂物导致凸窗台底板部及窗角处渗水。
7.11 窗型设计时不应仅考虑外观整体形象,还应考虑室内通风,开启扇面积不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1/20且厨房不得小于0.6O;凸窗不应采用较特殊、拼接过多的窗型。
7.12 北方地区凸窗上、下封板一定要贴保温板或抹保温砂浆,以免墙体交接处产生结露。
7.13 位于转角处的窗(阳台门)应避免视线干扰。
8.1 采用分体式空调,空调室内机应避免对床直吹;户型单元平面图应绘制家具布置图并确定室内机位置。
8.2 空调机位
8.2.1 空调机位应考虑便于安装及维修(不必用吊篮);
8.2.2 不宜设在凸窗窗台板下面,应靠近门窗洞口设置;
8.2.3 位于凹槽处距离过近而对吹的两个室外机应相互错位;
8.2.4 如空调板设于卫生间外墙,卫生间的窗户开启扇应考虑空调主机出去,宽度不小于700,高不小于1100。
8.3 室外机位下皮距地宜1600(双机1000)。
型号 常用分体空调室内、室外机参考尺寸
注:本表为偏大机型尺寸,仅供参考;不同品牌外形尺寸略有不同。
8.4 空调洞要靠近空调插座并在同一方位。(详第四部分节点详图)
8.5 大面积起居厅要考虑大功率空调或柜机,应考虑柜机留洞位置、冷凝水管预埋,管中距地350。
8.6 普通分体空调冷凝水管应预埋,避免直接插入雨水管中(特别是北方地区);标准层留三通,距地1800;三通口留于室内时,考虑美观高度可适当上移。(详第四部分节点详图)
8.7 空调外机不宜设置在封闭阳台内,夏季不散热,易死机,噪声大。
8.8 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空调板应设保温减少冷桥。
8.9 低档项目宜考虑窗式空调的安装。
8.10 阳台推拉门到墙边应留不小于100宽的门垛,避免空调管穿玻璃。
9.1 厨房内应设成品排烟道,多层550x350(外围尺寸),高层 600x400。
成品排烟道选用表
500×300或550×350
560×300或610×350
700×400或750×450
800×400或850×450
注:1. 高层排烟道应采用“主-次-主”变压式烟道,且防止串烟串味应采用单双层分别
排风系统。
2.高层排烟道排风口应有防火止回阀,加工厂应随烟道统一供应。
10. 热水器
10.1 热水器宜设在厨房,且采用强排式,不应采用直排式;注意预留安装空间和电源插座; 厨房与卫生间合用时宜考虑10升,安装宽度度700 ;卫生间单用,考虑6-8升,安装宽度度 500 ;排气道尺寸为∮120,排风孔中距地1700。
10.2 北方地区如热水器设在生活阳台内,则阳台应设保温。
10.3 热水器与用水点管道不应过长,宜控制在2米之内,大于2米的热水管应设保温。
10.4 热水管(铝塑管)埋墙时容易被设钉枪打穿,与之相连卫生间安装 毛巾杆等配件时应注意。
10.5 热水器应避免设置在浴缸侧面中间,影响使用。
11.插座、开关、散热器
11.1 插座、开关(散热器)应结合家具布置合理设计,避免与门的开启方向、流线相矛盾;床头柜、电视柜书桌处应设插座,门口、空调附近设开关;厨房应考虑微波炉、消毒柜的位置,并设相应的插座,且电器插座应避免靠近水盆、灶具。建筑专业平面门窗进行修改时应及时照会设备专业。
11.2 北方地区采用集中供暖方案时,散热器的设置应与水、电专业密切配合,校对散热器、插座、开关以及给排水管位置,以免发生冲突,如将插座置于散热器的后面。
11.3 可视对讲、门铃、玄关灯开关离入户门边距离宜≥100,要考虑玄关、鞋柜的位置。
11.4 客厅电话线与电视线插座应避免设在同一方位,书房应设电话线。
11.5 网线接口建议设在书房,不宜设在起居厅,且接口位置应结合字台及插座设计。
11.6 高档次住宅起居厅宜考虑音响线的埋设。
12.1 建、结、水、暖(空调)、电各专业应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时分阶段进行专业会审,各留洞位置应与雨落管、排污管位置相协调以免发生冲突;大型洞口应计算洞顶标高,以免与楼板、梁发生冲突。
12.2 结构设计时应注意校对梁、墙关系,并考虑梁对室内环境影响,如:
12.2.1 避免梁偏向降板房间一边而使地面出台;
12.2.2 避免位于隔墙上的梁偏向起居室、餐厅一侧;
12.2.3 避免卫生间座厕正下方是大梁,导致无法居中安装;
12.2.4 房间中部及门顶不应见梁;室内明梁下皮不应低于2200。
12.3 洗衣机进水龙头应采用接口式。
三. 公共空间
1.单元入口
1.1 单元入口处应设雨篷,门洞最小尺寸宜为,且设闭门器,地面找1%坡坡向门外。
1.2 设置电梯的住宅单元入口台阶处应设坡道,以方便残疾人、婴儿车通行及用户搬运。
1.3 管道不宜集中设在单元入口处;如设置应用轻质隔板加以封堵,并在隐蔽位置设可拆卸的500×500壁板检查口。
1.4 单元入口处应设信报箱。
1.5 单元入口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300。
1.6 北方地区高层住宅首层大厅应进行采暖设计。
1.7 首层入户大堂墙面应采用可擦洗材料。
2.1 楼梯外窗宜采用推拉窗,窗台高小于900的窗及通窗应设900高窗护栏。
2.2 高层住宅楼梯消火栓明设在休息平台处时,休息平台宽度应比正常宽度加宽200,同时设计时应注意消火栓上皮与框架梁的关系。
2.3 楼梯高度
2.3.1 多层住宅小进深楼梯结构设计时应重点注意入口处以及二层休息平台处净高不应小于2m;
2.3.2 梯段净高(为最低或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不应小于2.20m,应特别注意长短跑楼梯的梯段净高(详第四部分详图示意);
2.3.3 计算净高时应注意预留100施工误差。
2.4 与地下室合用的楼梯应在首层设乙级防火门加以分隔。
2.5 当高层住宅疏散楼梯为剪刀梯时,两个楼梯不应均与同一部消防电梯合用前室。
2.6 高层建筑标准层的二部疏散楼梯到达底层时,不得合二为一共用门厅的同一个出口,两个安全出口应均直通室外,并且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3.1 电梯数量、吨位、速度应满足居住人流量要求,平均等候时间不宜超过120秒,发梯间隔时间不宜超过69秒。具体设计参下表。
住宅电梯设计参数
数量(户/台)
额定容量(人)
速度(m/s)
3.2 大于十一层的高层住宅,其电梯数不应少于2台;其中,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3台电梯;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4台电梯,且至少设一部≥2.5s/m的电梯。
3.3 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s/m,容量≥11人(800kg)。
3.4 当层数超过25层时,电梯宜垂直分区设计(消防电梯除外)。
3.5 消防电梯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m3,且不宜布置在电梯井内,而应布置在临近消防电梯的地方,并用暗管连接;如地下室兼人防时,应注意排水井应设在染毒区。
3.6 电梯在人防清洁区内使用时应设前室且前室门为防护密闭门。
3.7 电梯间宜自然通风采光,否则应考虑通风抽湿设施。
3.8 电梯井道不宜与起居厅、居室贴临,必须贴临时电梯井道应为隔音墙体, 且大于2.5m/s井道上部应设高度大于1m的隔声层,隔声层设800×800进出口。
3.9 速度大于2m/s的电梯应在井道底部和顶部设置不小于600×600带百页窗的通气孔。
3.10 电梯机房楼面、墙面应采用隔音材料并考虑通风散热,窗户开启扇面积不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1/10,且应设排气扇。
3.11 不应在电梯机房顶板上直接设置水箱或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蒸汽管和烟道。
3.12 电梯厅旁的水表房的、垃圾房、配电间等设备或附属用房应设门槛,且水表房、垃圾房设地漏。
3.13 电梯门口应做1%反坡,防止梯井进水。
3.14 北方地区电梯机房应采暖保温,以免顶层住户屋顶结露。
4. 裙房商铺
4.1 底商餐厅对外公共厨房应设通到屋顶排烟道;如前期设计时底商未定性,应在平面适当位置考虑设置集中排烟道。
4.2 底商应设集中供冷,前期设计时可将平面适当分区分段设置;如条件限制采用分体空调,设计时应在隐蔽位置考虑空调机位,避免靠近住宅入口。
4.3 底商应设专用的货运通道;当流量大的商业服务空间与商住楼住户大堂临近时,商业用房的货运出入口宜设在地下室或与大堂入口异向布置,避免人、货流交叉,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5.地下室、半地下室
5.1 层高设计:应保证管道下净高2.40m;计算净高时须预留100的设备管道安装量。
5.2 底层地下室地面应设置150-200宽的排水沟,间距不大于12m,沟坡度不小于0.5%;地面向排水沟找0.5%泛水;超过二层的地下室应设设计滤水层。排水沟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或人防防护单元。
5.3 首层地面应注意预留大型设备吊装孔洞。
5.4 应注意计算首层电梯、自动扶梯底坑处的地下室净高度,如高度小于2.2m,此处不宜设车位或布置设备。
5.5 当地下室轮廓大于首层平面,应注意确定超出范围的地下室顶板标高;如此部分顶板必须与室外地坪标高相同时,应核算地下室高度是否满足车库或设备用房要求。
5.5 半地下室外窗底皮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应小于300。(半地下室窗户与室外地面高度)
5.6 位于室外的地下室顶板应做好防水、保温设计(详第四部分节点详图);防水、保温材料应采用抗压耐磨型。
5.7 地下室各设备专业一定要进行管线综合,密切配合,设计时宜按(从上到下)风道、水管(喷淋)、电气管线顺序。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91住宅设计 要点等内容。 
 住宅小区设计要点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thread--1.html 1、居住区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否题目的已知条件相适应。...  万科住宅设计相关要点全面解读
第一部分:楼层的划分及产品形式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容积率与产品形态 一般情况下,建筑产品形态与容积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住宅户型设计要点大全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很实用,只做参考,跟大家分享 户型基本要求:普通楼盘层高宜为 2.8m 1.层高:采用分体空调的普通楼盘层高宜为 ...  龙源期刊网 .cn 住宅施工图设计经验要点 作者:茅佳豪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年第 16 期 摘要: 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住宅结构设计要点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住宅结构设计通病 住宅结构设计通病 住宅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住宅质量的好坏主要由设计质量和施工...  养老住宅设计要点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一、老年人住房设计的原则 在老年住房的规划与设计上,我们应考虑对应老龄化的事项可概括如下: (1)从空间(...  3、 30 层住宅公摊最小能做到多少平米, 并默画一个 30 层两梯六户平面。 今天,就第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 一.高层住宅楼中筒的基本元素...  万科经验谈- ---住宅设计 要点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万科经验谈- ---住宅设计 要点第一部分 住宅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一. 总平面设计 1. 间距 1.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层楼房烟道结构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