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关节炎的治疗和情感性心理障碍能不能治好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何为反应性强迫症
本文导读:  从病理心理学上看,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的心理机制――移位现象,是反应性强迫症的症状之一。
  我有个20岁的女儿,读大学二年级。一个月前,她和同学去逛服装街,看到一种新款式的上衣,决定买一件。同学们有的说买黄色的,有的说买白色的,她最后买了黄的。可到家后,她又觉得白色好,回市场上去换,白的已经卖完了。她懊丧不已,无心上课,且懒于梳妆。打这起她就添了个&吃后悔药&的毛病。前一阵听说学校有个青年男老师喜欢她,他们跳过舞,事后她又很后悔,说她不喜欢他。现在干什么事都要问我们,还让我和她爸肯定地说:&没错&才行,不知中了什么邪?
  专家心理辅导:
  你女儿患的是一种反应性强迫症。所谓反应性即由于某一生活事件(不管事件的严重程度如何,关键是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某个人产生了强烈的精神不安,以致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失衡的反应。有的人反应可能是恐怖,有的可能是焦虑,有的是抑郁,而强迫现象是常见的。一般来说,问题的性质越重,反应越厉害。你女儿因一些小事引起这样强烈的反应,只有在这样两种条件下才能发生:一是当事人精神素质太差,平时有明显的衰弱的特点;二是反应本身有更深层的心理含义,被当事人借题发挥了。就你女儿而言,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衣服的颜色,而是在她与那位青年教师的关系上。对对方的情意想拒绝,但也觉得绝不是没有考虑的价值,左右掂量,进退维谷,拿不出一个准主意来。于是,借买衣服为题把冲突暴露出来。即使买到了那件白色衣服,也不见得能平息她的不安。从病理心理学上看,这是移位现象(一种自我防卫的心理机制),目前的强迫已经大大泛化了。 建议她尽早去找当地的心理医生,通过服药,去除焦虑不安,然后进行诱导性的心理疏导,让她明白真正的矛盾所在。至于与那位老师交不交朋友,需要从各种角度权衡分析,帮助其摆脱犹豫不决。如果她真是碍于情面,不好推辞,不妨请人协调,以免相互尴尬。
(责任编辑:莉莉)
精神科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性心理障碍能治好吗
性心理障碍能治好吗
发病时间:不清楚
请问性心理障碍的危害性,能治好吗.?本人接触过色情画面,并且现在手淫3个月了,有一次,在厕所偶然看到一个20多岁左右男人的那个地方挺大,很直,从那以后就非常对男人的那个地方感兴趣,后来我感觉自己成了同性恋,不久之前我找了一个男的,比我大,我添他的阴茎,还肛交,怎么回事?是性心理障碍吗?请问性心理障碍的危害和治疗建议?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医生回答(2)
擅长:全科
性心理障碍的危害性1.违反现行法律单位制度不符合所在文化的风俗习惯而且就业升学等各方面面临严重问题教育;2.影响正常的夫妻关系;3.情绪焦虑抑郁紧张;4.心理变态;5.性取向会产生变化;平时注意不要使自己压力过大,要好好休息,保证睡眠的质量。多参加些社会活动,积极帮助弱势群体。让自己心情愉快点。还有不要太在意感情带来的困惑,开朗积极的去面对生活。希望能帮到你,祝你早日康复!
擅长:全科
你好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有大约20多种的类型 临床表现一般包括:露阴癖,窥阴癖,易性癖,恋物癖,其它:恋兽癖,恋尸癖,恋童癖,摩擦淫癖和自虐淫等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向医生提问
胃窦炎多发于30岁以上的男性,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痛或剧痛,常呈周期性发作,可伴有嗳气、反酸、呕吐、纳差、消瘦等,慢性胃窦炎还可表现为厌食,持续性腹痛,失血性贫血等。胃窦炎的治疗一般应采用饮食控制、镇静、抗酸、解痉、止痛等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
多发人群:多发于30岁以上的男性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800元)
齐多拉米双夫定片
参考价格:¥1300.0
更昔洛韦胶囊
参考价格:¥157.38
注射用更昔洛韦
参考价格:¥0.0
阿昔洛韦咀嚼片
参考价格:¥0.0
齐多夫定胶囊
参考价格:¥0.0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 反应性精神障碍要怎么治疗才会好呢?...
"网友求助"反应性精神障碍要怎么治疗才会好呢?...已回复
这学期开学我觉得同桌有了明显的改变,她变得不爱讲话了,有时候还会突然大喊大叫,听别的同学讲她是因为得了反应性精神障碍才会这样的,请问反应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呢?如何治疗反应性精神障碍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焦虑症、失眠抑郁、更年期
擅长:失眠抑郁、躁狂症、精神分裂
共1位网友提供帮助
会员9228302 16:22:18
反应性精神障碍是指主要由于突然或持久的应激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一组心理疾病。反应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由精神刺激引发的疾病。心病要用心药医,所以治疗时首先应该消除应激性刺激源,必要时改变环境和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然后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治疗,这是治疗本病最重要的措施。
问反应性精神障碍有办法治愈吗
专长:助孕技术、痛经、妇科炎症
&&已帮助用户:220336
病情分析:您可能是患上了精神病;引起精神病的原因中,性格因素是很常见的一个引起因素,很多精神病患者在患病前的性格就比较偏激,而在患上精神病之后,这种偏激就会以一种病态的方式体现出来,常常一语不合就动手动脚。意见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抗精神病的药物能够很好地缓解症状,并且能够控制住病人的情绪;病人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自身情绪的调节,朋友们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让患者从朋友身上感觉到真长的关怀,这样他们的脾气也会变好很多。
问反应性精神障碍如何治疗?
专长: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厌食症
&&已帮助用户:221345
病情分析:本型常急骤发病,在急剧而严重的精神创伤下发作。意识障碍形式有神游样反应、朦胧状态、恍惚茫然或呈&情感休克&状态。意见建议:您好,这类疾病是典型的心因性障碍,病前有明确的精神创伤或应激性生活事件,起病常比较急骤,经过适当治疗措施,病情很快好转,恢复健康,预后良好。如果无精神打击,不会再度复发,达到终身痊愈的满意疗效。一般视为&良性心理疾病&。
问儿童精神障碍如何治疗呢?
专长:小儿腹泻、新生儿疾病
&&已帮助用户:221654
病情分析:精神障碍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障碍,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意见建议:建议你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俗语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问反应性精神障碍怎么治疗?
专长:脉管炎、内分泌、中风
&&已帮助用户:222623
病情分析:您好,根据你的描述来看,这种情况要注意紧张情绪、神经衰弱等原因造成的可能!意见建议:建议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的内科进行诊治,心理科进行心理疏导等。祝患者早日康复。
问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及原因
专长:器官移植、性功能障碍、心血管外科
&&已帮助用户:220741
病情分析:您好:白塞病的产生还可能会累及大小静脉,基本病变为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两种,有25%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好发于下肢。除此之外,胃肠症状也是白塞病的伴发症状,表现可为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中下腹胀满隐痛、便秘。意见建议:您好:塞病的产生还可能会累及大小静脉,基本病变为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两种,有25%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好发于下肢。除此之外,胃肠症状也是白塞病的伴发症状,表现可为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中下腹胀满隐痛、便秘。
问躯体性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去哪里治好?
专长:颈腰椎病、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
&&已帮助用户:219300
你好!从您复述的症状,诊断是对的。精神分裂的药物治疗是需要终生服药,来缓解症状并预防避免复发的。康复期在药物的治疗和调节下,是完全可以很好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所以一定要按时服药,对身心健康才是最有益的。
病症名称:
咨询标题:
病情介绍: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心理疾病治疗之反应性精神障碍
- 实用资料 】
  反应性精神障碍是指主要由于突然或持久的应激性不良社会因素,导致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一组。传统精神病学称为&反应性精神病&。那么这种疾病应该怎么治疗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反应性精神障碍防治措施】
  本病是一种由精神刺激引发的精神障碍。因此,心病要用心药医。首先应该消除应激性心因
性刺激源,必要时改变环境和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
治疗,是本病的重要防治措施。心理治疗方法很多,原则上都可应用,关键在于患者是否对医生高度信任和认真配合、接受。
  抗抑郁药物治疗可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增强信心、缩短病程、巩固疗效,促进康复和
预防复发,不可偏废。疾病康复后,必须注意增强患者的精神卫生水平,纠正心理缺陷,改变片面的认知方法,预防再度发作。
  【反应性精神障碍治疗方法】
  精神治疗
  因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病系由明显而强烈的精神创伤所引起,故精神治疗尤为重要。首先应以解释性心理治疗,向病人分析并指出如何正确对待发病的精神刺激;再讲病的性质,使病人能够掌握发病的规律;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解除顾虑,调动病人的
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给病人以安慰和保证,促使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环境治疗
  由于病人对发病当时的处境有明显的创伤性体验,为了促使病情早日好转,应尽可能地调整环境,消除发病的不良刺激。实践,将病人转移到一个
振奋人心的新环境中,对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
  这些治疗虽是对症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保证病人的睡眠,对具有焦虑不安,心烦失眠的病人,可选用弱安定剂,调整大脑的机能状态,延长
生理睡眠,常用的药物有安定,安太乐或水合氯醛等。
  仪器治疗
  C-TA生物基因脑神经递质平衡疗法,为中医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品,无副作用,不含任何激素,可以快速彻底修复受损大脑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代谢分泌功能,调节脑神经功能失调,阻断功能紊乱再生,预防复发。促进细胞再生,改善细胞活力,使其恢复正常的分泌循环,达到病灶部位营养供给正常,增强肌体抗病功能,做到综合治疗。
  &BN--脑神经平衡疗法&通过分子 基因学、细胞病理学、纳米药理学、生物物理学、 分子免疫学、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出发,立体综合性治疗失眠、 抑郁症、
强迫症、神经官能症等精神疾病,该疗法彻底改变了一些没有诊断清楚各种精神疾病发病病因的患者,盲目治疗,乱用药,需长期依赖药物的弊端。提高治疗方法的科学性、用药的高效准确性的优势,是目前治疗失眠、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神经官能症等精神疾病的最大突破。也是目前国内最科学、最专业、最有效疗法,而且还能够完全杜绝复发、反弹、完全无毒副作用,BN&脑神经平衡疗法代表了目前国内失眠症、
恐惧症、 焦虑症、 强迫症、 抑郁症、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已经为上万例患者临床成功验证。
  &BN--脑神经平衡疗法&的四大优势!
  一、先进技术,生物疗法
  将精神科最尖端的治疗仪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与中医精华结合,纠正脑
细胞功能紊乱,改善自体细胞活性,提高代谢能力。该疗法的疗效比普通疗法高出15倍左右。显著增强中枢神经的调制功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处于高度平衡状态,从而逐步消除失眠、抑郁、焦虑、精神障碍的症状。
  二、见效快速,治愈率高
  &BN--脑神经平衡疗法&已经过15630例临床病例验证,有效率高达97.3%,轻度患者接受治疗3天即可见效,重度患者7天左右病情有明显的好转,一个月内头痛、
失眠、 抑郁症、心理障碍等症状基本恢复正常。安全、便捷、高效、彻底,效果遥遥领先于精神障碍疾病的其他治疗方法。
  三、康复稳定,治疗更安全
  精神科专家指出:据最新医学调查表明,很多患有失眠、抑郁、精神障碍的人群长期盲目过量使用镇静催眠药类(即西药),使身体受到毒副作用的伤害。&BN&脑神经平衡疗法&是将
精神科最尖端的检测仪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与中医精华结合。疗法使用的药剂是采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不含任何激素,无依赖性,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对心、肝、
肾等重要器官均无损害。
  四、标本兼治,抗复发强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根本上消除神经功能紊乱,缓解脑部疲劳,修复大脑平衡生理功能,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真正的做到了标本兼治。物理治疗结合
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全面调理,天然生物 免疫因子增强自身免疫,恢复大脑正常思维力,从而有效防止病情迁延难愈和反复发作的问题。
下页更精彩:1
由于病人对发病当时的处境有明显的创伤性体验,为了促使病情早日好转,应尽可能地调整环境,消除发病的不良刺激。实践证明,将病人转移到一个 振奋人心的新环境中,对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目前归类为躯体形式障碍中,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病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
①自闭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自闭症的预后,因此自闭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年龄的截止点,事实上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在较大年龄获得改善。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
实用资料栏目编辑推荐
心理疾病治疗
反应性精神障碍
实用资料最新资讯
实用资料首页头条推荐情感性心境障碍【心境抑郁性障碍】-百科知识-词汇网
情感性心境障碍
关键词:&& 发表时间: 13:42:55
情感性心境障碍情感性心境障碍又称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和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性精神病(affective psychoses)。情感性心境障碍是一组以情感显著而持续地高涨或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情感障碍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变异,较轻的可以是对某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反应,重的则可成为一种严重的复发性甚至慢性致残性障碍。
早在希波克拉底时期,即有躁狂症和抑郁症这两个术语。Kahlbaum(1882)首先提出躁狂和抑郁是同1疾病的两个阶段,不是两个独立疾病。1896年,克雷丕林明确把二者划为1个疾病分类单元,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这个名称1直沿用到现在。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心情障碍(情感性精神病)的病因作了很多探索:希波克拉底根据4种体液学说认为,抑郁症为黑胆汁分泌过量;Kretchmer提出气质-体型-疾病相干学说,认为本病多见于某些好交际、开朗、好动、兴趣广泛、容易过于喜悦或过于忧郁的人,也多见于矮胖体型的人,而这类气质和体型是构本钱病的基础;巴甫洛夫认为躁狂症则多见于强而不均衡神经类型的人,由于这类人抑制进程弱,而兴奋进程占优势,在某些不良的机体条件下,可能产生躁狂抑郁性精神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心情障碍的病因有了深入、科学的认识。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围绕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素质因素、躯体因素、生理、病理、生化等方面)和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对心情障碍的病因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具体在病发机制中论述。
情感障碍的基本症状是心情改变,通常表现为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两种完全相反的临床状态。而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的状态学诊断也就构成了作出情感障碍分类学诊断的主要根据。因此,了解这两种情感的极度异常状态的特点并能够加以辨认具有重要意义。1.抑郁发作 既往曾将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的表现概括地称为“3低”,即情感低落、思惟缓慢和语言动作减少、缓慢、意志低沉。这3种症状是典型的重度抑郁症的症状,不1定出现在所有的抑郁症病人,乃至并不是出现于多数抑郁发作中。抑郁发作的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与躯体症状群3个方面。(1)核心症状:抑郁的核心症状包括心情或情绪低落,兴趣缺少和乐趣丧失。这是抑郁的关键症状,诊断抑郁状态时最少应包括此3种症状中的1个。①情绪低落: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情绪的基调是低沉、昏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抑郁症病人常常可以将自己在抑郁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而至的悲痛相区分,这就是在抑郁症诊断中常提到的“抑郁的特殊性质”,它是区分“内源性”和“反应性”抑郁的症状之1。在抑郁发作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失望、无助与无用。失望(hopelessness):对前程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无前途。此症状与自杀观念密切相干,在临床上应注意鉴别。无助(helplessness):是与失望密切相干的症状,对自己的现状缺少改变的信心和决心。常见的叙述是感到自己的现状如疾病状态没法好转,对医治失去信心。无用(worthlessness):认为自己生活毫无价值,充满了失败,1无是处。认为自己对他人带来的只有麻烦,不会对任何人有用。认为他人也不会在意自己。②兴趣缺少:是指病人对各种之前爱好的活动缺少兴趣,如文娱、体育活动,业余爱好等。典型者对任何事物不管好坏都缺少兴趣,离群索居,不愿见人。③乐趣丧失:是指病人没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日快感缺失(anhedonia)。以上3主征是相互联系的,可以在1个病人身上同时出现,互为因果。但也有很多病人只以其中某1两种突出。有的病人不认为自己情绪不好,但却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有些抑郁症患者有时可以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参加1些活动,主要是由自己单独参与的活动,如看书,看电影、电视,从事体育活动等,因此表面看来病人的兴趣仍存在,但进1步询问可以发现病人没法在这些活动中取得乐趣,从事这些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磨时间,或希望能从悲观失望中摆脱出来。情感性心情障碍(2)心理症状群:抑郁发作包括许多心理学症状,可分为心理学伴随症状(焦虑、自责自罪、精神病性症状、认知症状和自杀观念和行动,自知力等)和精神运动性症状(精神运动性兴奋与精神运动性激越等)。①焦虑: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而且常常成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1。主观的焦虑症状可以伴发1些躯体症状,如胸闷、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躯体症状可以掩盖主观的焦虑体验而成为临床主诉。②自责自罪:病人对自己既往的1些轻微过失或毛病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1些作为让他人感到失望。认为自己得病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严重时病人会对自己的过失无穷制的“上纲上线”,到达妄图程度。③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是妄图或幻觉。内容与抑郁状态和谐的称为与心情相和谐的(mood-congruent)妄图,如罪行妄图、无价值妄图、躯体疾病或灾害妄图、嘲弄性或谴责性的听幻觉等;而内容与抑郁状态不和谐的称为与心情不和谐的(mood-incongruent)妄图,如被害或自我援用妄图,没有情感色采的幻听等。这些妄图1般不具有精神分裂症妄图的特点,如原发性、荒诞性等。④认知症状:抑郁症伴发的认知症状主要是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降落。这类症状属于可逆性,随医治的有效而减缓。认知扭曲也是重要特点之1,如对各种事物均作出悲观的解释,将周围1切都看成灰色的。⑤自杀观念和行动:抑郁症患者半数左右会出现自杀观念。轻者常常会想到与死亡有关的内容,或感到活着没意思,没劲;再重会有生不如死,希望毫无痛苦的死去;以后则会主动寻觅自杀的方法,并反复寻求自杀。抑郁症病人终究会有10%~15%死于自杀。偶尔病人会出现所谓“扩大性自杀”,病人可在杀死数人后再自杀,致使极严重的后果。因此它绝非1种可治可不治的“良性”疾病,积极的医治干预是10分必要的。⑥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psychomotor retardation,psychomotor agitation) 多见于所谓“内源性抑郁”病人。精神运动性迟滞病人在心理上表现为思惟发动的缓慢和思流的缓慢。病人将之表述为“头脑像是没有上润滑油”。同时会伴随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降落。在行动上表现为运动缓慢,工作效力降落。严重者可以到达木僵的程度。激越病人则与之相反,脑中反复思考1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惟内容无条理,大脑延续处于紧张状态。但由于没法集中注意来思考1个中心议题,因此思惟效力降落,没法进行创造性思考。在行动上则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激越,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但又不知道自己因何烦躁。⑦自知力:相当1部份抑郁症病人自知力完全,主动求治。存在明显自杀偏向者自知力可能有所扭曲乃至缺少对自己当前状态的苏醒认识,乃至完全失去求治欲望。伴随精神病性症状者自知力不完全乃至完全丧失自知力的比例增高。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知力保持完全的程度不如单相抑郁症患者。(3)躯体症状群: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功能消退,精力丧失,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疼痛、周身不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①睡眠紊乱: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1,也是很多病人的主诉。表现为早段失眠、中段失眠、末段失眠、睡眠感缺失等。其中以早段失眠最为多见,而以末段失眠(早醒)最具有特点性。与这些典型表现不同的是,在不典型抑郁症病人可以出现贪睡的情况。②食欲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降落和体重减轻。食欲消退的产生率为70%左右。轻者表现为食不甘味,但进食量不1定出现明显减少,此时病人体重改变在1段时间内可能不明显;重者则完全丧失进食的愿望,体重明显降落,乃至致使营养不良。不典型抑郁症病人则可见有食欲亢进和体重增加。③性功能消退:可以是性欲的消退乃至完全丧失。有些病人委曲保持有性行动,但没法从中体验到乐趣。④精力丧失:表现为无精打彩,疲乏无力,怠惰,不愿见人。有时与精神运动性迟滞相伴随。⑤晨重夜轻:有的病人情感低落有晨重夜轻的特点。即情绪在晨间加重。病人清晨1睁眼,就在为新的1天耽忧,不能自拔。在下午和晚间则有所减轻。此症状是“内源性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之1。有些心因性抑郁患者的症状则可能在下午或晚间加重,与之恰恰相反。⑥非特异性躯体症状:抑郁症病人有时以此类症状作为主诉,因此长时间在综合医院门诊游荡。与疑病症不同的是这类病人只是诉说这类症状,希望得到相应的医治,但并未因此而产生牢固的疑病联想,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固然,抑郁症伴发疑病症状其实不少见。这类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头痛或全身疼痛,周身不适,胃肠道功能紊乱,心慌气短乃至胸前区痛,尿频、尿意等,常在综合医院被诊为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病人1般存在所谓“3高”症状,即情感高涨、思惟奔逸和意志行动增强。(1)情感高涨或易激惹,这是躁狂状态的主要原发症状。常表现为轻松、愉快、热忱、乐观、洋洋自得、兴高采烈、无忧无虑。这类情感反应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调和1致,具有1定的感染力。症状轻时可能不被视为异常,但了解他(她)的人则可以看出这类表现的异常性。有的病人也能够以易激惹的情绪为主,因细小杂事而大发雷霆,特别当有人指责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时,表现为听不得1点反对意见,严重者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动。病人常常在得病初期表现为愉快而在后期则转换为易激惹。个别病人也可出现短暂的情感抑郁或焦虑。(2)思惟奔逸:是指思惟联想速度的加快。病人言语增多,口若悬河、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感到自己说话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思惟速度。有时可出现音韵联想,即音联或意联,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常随境转移。如“敲木鱼,哚、哚、哚,多发财、财气冲天、才华出众……”。在心情高涨的基础上可以表现自负,言谈多是对自己评价太高,出现自我感觉良好,言辞夸大,说话漫无边际,认为自己聪明异常、才华出众、能力非常,出身名门,权位显赫,腰缠万贯,神通广大等,并可到达妄图的程度。有时可在夸大基础上产生被害体验或妄图,但其内容1般其实不荒诞,延续时间也较短暂。幻觉较少见。(3)意志行动增强:即调和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其内心体验与行动,行动反应与外在环境均较为统1。与精神运动性迟滞恰恰相反,病人活动增多,繁忙不停,喜交往,爱凑热烈。主动与人交往,与人1见如故,好开玩笑或弄恶作剧,好管闲事,好抱不平。但做事虎头蛇尾,1事无成。虽然自己感觉甚么都能干成,头脑灵光至极,但由于不能专心于某1事物之上,因此成事不足乃至败事有余。办事缺少沉思熟虑,有时到处惹事。兴趣广泛但无定性。乐于助人但常常有始无终。行动草率不顾后果,如有时狂购乱买,处事鲁莽欠沉思熟虑,行动具有冒险性。(4)伴随症状:躁狂发作病人由于活动增多,常伴随睡眠需要减少,整天奔走而不知疲倦。由于体力消耗过量,饮食可明显增加,有的病人饮食无节,暴食或贪食。有时因没法正常饮水、进食和睡眠而消瘦明显,乃至可衰竭而死亡。特别是老年或体弱病人。轻躁狂症病人仪表常浓妆艳抹,尤喜色采鲜明的衣饰,病人性欲亢进,偶可出现兴之所至的性行动,有时则可在不适当的场合出现与人过分亲热、拥抱、接吻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躁狂病人可能保持1定自知力,而躁狂病人1般自知力不全。(5)躁狂发作的几种情势:典型的躁狂发作以情感高涨,愉快感为主要症状,是与抑郁症恰恰相反并具有所谓“3高”症的临床状态。而在某些躁狂状态的变型中情绪已变得不愉快,而是以易激惹为主。谵妄性躁狂是躁狂状态的1种极端情势。病人在1段时间躁狂发作后由于过度耗竭而致使意识障碍。混合性发作是在躁狂发作的同时伴随抑郁症状。躁狂和抑郁两类症状可以同时出现,也能够在1段时期内交替出现。ICD⑴0中所描写的混合性发作的标准为:①发作以轻躁狂、躁狂和抑郁症状的混合或迅速交替(即在数小时内)为特点。②在最少2周发作期内,躁狂和抑郁两种症状在多数时间都必须突出。③既往无轻躁狂、抑郁或混合的发作。3.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是1种严重的躁狂症亚型,自我评价太高,夸大可到达妄图程度,易激惹,和多疑可发展成被害妄图,严重而持久的兴奋可引发攻击或暴力行动,对饮食及个人卫生的忽视可造成脱水和自我忽视的危险状态。一样,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是1种严重的抑郁症亚型,自我评价太低和自责自罪可到达妄图程度,和多疑可发展成被害妄图,对饮食及个人卫生的忽视可造成脱水和自我忽视的危险状态。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青少年病人中,非典型的表现尤其常见。在某些病例中,心情的改变也可能被易激惹、酗酒、戏剧性行动,或原本的恐惧、逼迫症状,或疑病观念所掩盖。虽然如此,某些症状对诊断抑郁发作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平素使人能体验到乐趣的个人爱好,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使人愉快的环境,缺少情感反应;较平时早醒2h或更多;凌晨抑郁加重;肯定的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食欲明显降落;体重下降,比1个月前减少5%或更多;性欲明显下降等,均应高度注意。
宜平淡为主,多吃蔬果,公道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实验室检查:本病目前还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如感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其他辅助检查:本病目前还没有特异性辅助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辅助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
情感障碍的诊断应主要建立在对症状学(横断面)与病程(纵向)的分析之上。既往躁狂或抑郁发作对本次发作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也是进行进1步分型的根据,应注意搜集。以下扼要叙述躁狂和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1.躁狂(轻躁狂)发作的鉴别诊断(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病人常出现兴奋状态,有时易与躁狂发作混淆。青春型兴奋所出现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被称为“不调和”的,是指病人所表现出的兴奋症状与环境格格不入,与病人本身的情绪和思惟也不调和。情绪基调不是高涨而表现为笨拙的傻乐,没法让他人产生共鸣。而情感障碍家族史,急性起病,情绪的愉快、高涨、感染力更多见于躁狂发作。(2)躯体疾病:与抑郁发作不同,躁狂发作具有更强的特点性,不常见于其他精神障碍当中。但躁狂发作却可能伴随某些躯体疾病特别是脑部疾病出现(表4)。这类由于躯体病而至的躁狂发作1般其实不表现为典型的情感高涨,没有“愉快”的临床特点,而是以情绪不稳、焦虑紧张等体验为主。其产生与原发疾病密切相干。产生于脑器质性疾病的躁狂以“欣快”体验为主,不具有鲜明性和感染力,病人其实不主动参与环境。详细的躯体及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3)药物:某些药物(表5)可致使类似躁狂的表现。这类发作与用药有密切的关系,病人常常伴随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1般不难鉴别。2.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1)躯体疾病:很多躯体疾病可伴发或致使抑郁性障碍(表6)。此时抑郁与躯体状态之间的关系可以是:①躯体疾病是抑郁障碍直接缘由,即作为抑郁障碍产生的生物学缘由,如内分泌疾病而至的情感变化;②躯体疾病是抑郁性障碍产生的诱因,即躯体疾病作为情感障碍的心理学因素存在;③躯体疾病与抑郁障碍伴发,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即便在这类情况下,两种状态之间依然具有相互增进的作用;④抑郁障碍是躯体情况的直接缘由,如抑郁所伴随的躯体症状。此时的躯体疾病诊断多是1种误诊。鉴别诊断实际上就是要将这几种情况逐一辨别开来。这类辨别明显不可能在所有病人身上都可达成。但仍有些原则可供参考。由于这些病人主要首诊于综合医院,出于安全斟酌,医生均会首先斟酌除外明显的躯体疾病。完善的病史追问,详细的躯体、神经系统检查,辅以常规的血、尿化验可提供重要证据。应注意尽可能减少特殊检查,由于这可能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致使情绪的进1步低落和烦躁。由此可以除外或确立第4种情况。但即便躯体疾病的诊断成立,仍不能就此认为病人的情绪低落完全是由于躯体疾病而至而不予积极干预,由于还存在着第2和第3种情况。即便是第1种情况,采取抗抑郁医治仍可能有1定效果,因此积极的干预仍属必要。(2)神经系统疾病:继发于脑器质性疾病的抑郁常见于脑动脉硬化症、脑变性疾病、脑肿瘤、癫痫等脑器质性疾病。通过病史和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也能提供左证。其中最常致使抑郁的神经系统疾病为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症状出现率达50%~75%。其抑郁症状多不与躯体病的而至残疾程度、病人年龄或病程呈比例,但与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相干。这类病人采取抗抑郁药物或电抽搐医治有效。颞叶癫痫所表现的病理性心情卑劣也常可类似抑郁发作,特别当癫痫病灶位于右边大脑时,应注意鉴别。(3)痴呆:抑郁症,特别是产生于老年的抑郁症有时可能会伴随有明显的认知功能改变,类似于痴呆,称为假性痴呆。此时病发较急而非阿尔茨海默病者的缓慢起病,临床表现有1定的求治要求和自知力,有时会出现自我责备,临床症状可能具有晨重夜轻的昼夜变化。在进行心理测验时,抑郁症病人多不愿回答问题,而痴呆病人则会尽量地编造。抗抑郁医治会在短时间内减缓抑郁情绪并改良认知功能可资鉴别。(4)其他精神障碍:很多精神障碍都可伴随抑郁症状,在鉴别诊断中应予斟酌。其中包括其他情感障碍(双相障碍、心情卑劣障碍、环性情感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物资依赖、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适应障碍、躯体情势障碍、焦虑障碍、神经衰弱等)。对其他情感障碍鉴别主要应根据各自的诊断标准,依照现状、病史和病程特点进行归类。①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干障碍:就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情感来说,应当是平淡而非抑郁,但伴随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其实不少见。另外一方面,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也常常存在并构成1独立的诊断种别。抑郁症所伴随的精神病性症状不带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如妄图的荒诞离奇,多种妄图同时存在而相互矛盾,评论性、争辩性的幻听内容等。抑郁性木僵也不带有精神分裂症木僵的特点,如被动性服从,蜡样屈曲,背拗等
1.经典医治:情感障碍的医治主要包括躯体医治(含药物医治和其他躯体医治方法如电抽搐)和心理医治两大类,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可将两种方法合并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1)药物医治:药物医治的出现给情感障碍的医治带来了10分乐观的前景,目前,对抑郁和躁狂状态都可给予安全有效的药物医治,药物医治不但为病人消除了痛苦,有效地避免自杀这1悲剧事件的产生,同时也明显减少了由于情感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沉重的负担,恢复病人的工作,生活能力,对不同诊断亚型的情感障碍其药物医治方法也不同。(2)心理医治。2.抗抑郁药临床利用的进展:传统的抗抑郁药主要有两大类,即3环类抗抑郁药(TCA)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3.心情稳定剂新近研究:心情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有时被称为心情(情感,情绪)调剂剂或稳定剂,最初源于双相障碍医治药物的情绪稳定作用(mood stabilizing effects),最近几年来,此类药物不单单是抗躁狂,对双相障碍躁狂,抑郁症状均有效,临床上使用该类药物后很少出现抑郁发作,而使用抗抑郁药时部份患者会引发躁狂发作。[1]
心理学家认为:学会保持最好心态,就好象1条活鱼,能够自由自在地翱翔在社会、家庭、生活的海洋。那末,怎样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你的最好心态呢?应用各种科学可行的方法,自我调理心理因素,增进心理平衡,到达心理健康。预防1般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都可以经过自我心理保健来实现。自我心理保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肯定是避免心理异常的根本条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青少年正确认识外界与个人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能力,调和并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心理反应的适度,避免异常,如果1个人的需要、观念、理想、行动背背了社会准则,自然会到处碰壁,遭受挫折,堕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中,致使心理的不健康。可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2.了解自我,接受自我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常常是构成心理障碍的重要缘由之1。要保持心理健康,不但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兴趣、能力、性情,更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要重视它们。如果对自己不了解,不接受,那末,不是感到明珠暗投,生不逢时,就是愤世嫉俗,狂妄自大,或是过分自卑焦虑,致使心理的不平衡。因此,青少年应有自知之明,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既不太高估计自我,也不掩耳盗铃,这样才会心安理得,减少心理的冲突,保持心理健康。3.认识现实,重视逆境 人在现实生活中,而客观现实又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只要要求个人去充分认识和了解现实,适应和改造现实。这就要求青少年面对现实,把个人的思想、欲望和要求与现实社会统1起来。固然,青少年有权进行“自我设计”,但是这类设计决不能偏离现实的轨道,否则“自我设计”只能是空想。另外,青少年有进身处逆境也是有所难免的,如学习的困难,成绩的退步,班干部工作的辛苦,考试的失利,专业的限制,就业的艰巨,同学间的摩擦,初恋的烦恼等等。对此,青少年应鼓起勇力,培养自己遇事稳定、应付自若的心理品质。而要构成这类良好品质必须酷爱生活、酷爱学习和工作,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计较,不以人之短度已之长,不好高骛远,要有随时都会遭受困难、挫折的思想准备,要有善于调剂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能力。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良好际关系的建立,不是靠逢迎谄媚,而是靠诚实友善,严于律已,乐于助人等高堂的品格。因此,青少年应在社会交往中锻炼自己的良好的品质,要自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即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异性的关系,其中尤以朋友关系最为重要。处理人际关系要有1个“好尺寸”。“好尺寸”是指善于学习、仿效他人之长。这不但能使自己与周围的人们构成和睦的气氛,有益于最好心态的培养与稳固,也容易把周围的事情处理好。5.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1定的学习压力可以激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力,对心理的健康大有裨益。因此,我们提倡勤于用脑。但是,过度用脑,则会使大脑的神经活动遭到破坏,致使心理疲劳,使智力降落、精神委靡、失眠疲惫。心理疲劳不但完不成任务,而且严重妨碍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不但要勤于用脑,而且要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所谓科学用脑是指让大脑的各种神经细胞顺次轮替活动,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进程平衡调和。为此,1要学会科学地安排1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间,学习时间归好控制在10h以内;2是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3要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课余活动,拓宽兴趣范围。这样,使学习、生活有紧有松,生动活泼,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力,保持身心健康。6.保持健康的情绪,掌握克服不良知境的方法 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使身心健康就要保持健康的情绪,学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且理智的气力去抑制情绪的冲动。要善于抑制个人情绪,要及时疏导已构成的消极情绪,消除精神的压力。每一个人的情绪不会是1成不变的,时好时坏,时波动如浪,时平静如镜。因此,必须学会控制情绪,特别是能在最短的时间中,将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使之不再扩大、蔓延,以致酿成灾祸。要做到这1点,首先要注意用“理智调解”。心理学认为,人们发脾气,吵嘴打架,常常是感情冲破理智的大门酿成的。因此,凡事应当3思而后行。否则容易造成对方不理解,出漏子,构成突发性矛盾,致使仓促之间失去理智的平衡。万1遇到“顶牛”时,首先要善于压“火”,要显示出自己的大方,有气节,不失高尚的人格。其次,要善于“退却”。以“退”为“进”的“退却”,是消除“烽火”的积极心理因素。
目前暂无相干资料。
1般认为,情感障碍的预后较精神分裂症好,但情感障碍具有明显的复发偏向或趋于慢性化。首次情感障碍发作之前常常可以发现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产生,而在以后的复发之前却常常找不到这类“诱因”,说明首发之前的应激事件所致使的生物学改变在发作减缓后可能仍然存在,导致病人处于1种“易感”状态,致使尔后的复发乃至慢性化。另外,有效抗抑郁药物出现也显著地改变了情感障碍的“自然病程”和预后。1.抑郁性障碍 首发抑郁后约半数以上会在未来5年之内出现再次的复发。在抗抑郁药物出现之前,这1数字高达75%~80%。有1/3的病人乃至在第1年复发。未经医治的抑郁发作病程1般延续6~13个月,1次发作病程超过2年的病人不足20%(不包括心情卑劣)。而通过药物医治可将此病程缩短到3个月左右,医治开始越早病程缩短越显著。也正是由于如此,抗抑郁医治如不足3个月,几近所有的病人都可能出现抑郁症状的再现。这实际上并不是另外一次发作,而是本次发作的死灰复燃。随着抑郁发作次数的增加和病程的延长,抑郁发作次数愈来愈频繁,而发作的延续时间也愈来愈长。抑郁症的自杀率约10%~15%,首次发作后的5年间自杀率最高。因此,初期发现和初期医治具有重要意义。首发抑郁病人约5%~10%以后可能会更改诊断为双相障碍。因此,抑郁障碍预后绝非良好,预防性利用抗抑郁药物是改良预后的关键。2.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中约3/4(女性)或2/3(男性)以抑郁发作开始,呈发作性病程。而Goodwin(1984)总结初期研究发现约34%~79%的病人首次发作为躁狂。这1差异可能反应了对双相障碍定义的变迁和对抑郁状态的认识水平。在回溯性调查中可以发现1些病人既往存在环性情感障碍。多数病人具有抑郁和躁狂的双相发作,只有10%~20%的病人仅出现躁狂发作。躁狂发作1般呈急性起病,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到达高峰。未经医治的躁狂发作1般延续3个月左右,因此抗躁狂医治应最少延续3个月。随着病程的延长,发作问期缩短,在经过6~9次发作后可稳定在6~9个月之间。双相障碍的预后较抑郁性障碍更差。首次发作后约40%~50%在2年内复发。即便采取锂盐进行保持医治也只能使约50%~60%的病人取得较满意的医治和预防效果。长时间随访发现,只有约7%的病人尔后不再复发,而45%会出现1次以上的复发。[2]
上一集:没有了 下一集: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附近好友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治疗反应性抑郁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