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一 首大学校园的诗 &#https 9997dd.com;🏻

张隆溪:丹尼尔艾伦:一生经历过14位总统的美国历史见证人
我的图书馆
张隆溪:丹尼尔艾伦:一生经历过14位总统的美国历史见证人
&&&&&&&丹尼尔·艾伦(Daniel Aaron)生于1912年,今年已是一百零二岁高龄,不仅健在,而且精神矍铄,实在是学界翘楚和一位传奇式人物,是二十世纪美国历史的见证;对我个人而言,更是一位亲切的师长和忘年之交的朋友。他是哈佛英文系维克多·托马斯英美文学教授(Victor S. Thomas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三十多年前的1983年,当我到哈佛大学读博士学位时,他刚好在那一年退休。然而他精力充沛,这么几十年来,一直继续在哈佛英文系做他的研究,而且成绩斐然。他是美国研究的权威,赵一凡就是他的学生。我在比较文学系,不在英文系,也不是专攻美国研究的学生,可是艾伦教授对我很关切,常让我在办公室和他见面聊天,问起我的学习和阅读。他还常看我写的文章,教我写英文如何可以简洁有力,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赘词,又告诉我说,能用动词的地方就不要用冗长的动名词。我们在一起谈中国和美国,谈文学和写作,而他兴趣广泛,谈论的话题很多,可以说无所不谈。我回想起来,脑海里还清晰浮现出艾伦教授坐在他办公桌后面的样子,常常把一支烟斗叼在嘴里,或握在指间,带着长者慈祥而和蔼可亲的微笑侃侃而谈,言词充满睿智和洞见,也往往带着他特有的一种幽默。他知识面极广,对各类问题的看法都很合乎情理,让人很容易认同。在哈佛求学期间,与他交谈在我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他的随和使我在他面前毫无局促之感,完全可以畅所欲言。&&&&&&&我离开哈佛去加州大学任教之后,我们也常有书信往来,艾伦教授曾在一封信里幽默地说,我们“在华伦大楼23号房间那块圣地里,常讨论一些危险的话题”。华伦大楼(Warren House)23号房间是他在哈佛英文系的办公室,所谓“危险的话题”是指我们讨论学术问题时,对当时流行的一些时尚和一些明星式人物,往往提出批评而毫无顾忌。2010年4月,我应邀到哈佛比较文学系做雷纳托·坡吉奥利讲座的演讲(Renato Poggioli Lecture),在巴克中心(Barker Center)英文系新的办公室里,又见到了已是九十八岁高龄的艾伦教授。和从前一样,他仍然坐在办公桌后面和我聊天,兴致极高,谈锋犹健,还送给我一册在那之前不久出版的个人回忆录,题为《美国研究者》(The Americanist)。虽说这是他的个人回忆录,但此书更是以一个美国人的亲身见闻来写出二十世纪美国历史的记录。正像艾伦教授自己所说,他是“美国的儿子”(native son),但他“既没有与美国人集体大家庭疏离,也没有毫无保留地投入其怀抱”(第2页)。这种独立自由的精神就是美国精神最好的代表,在他生活中,在到世界各地去讲美国文学和文化时,这种精神就是他遵循的重要原则。&&&&&&&丹尼尔·艾伦是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专业毕业的第一位博士。他先在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教美国文学、历史和文化,前后三十年,1971年之后又到哈佛任教。他常常由美国新闻处安排,到别的国家去讲授与美国文化有关的课程。他在美国研究中贡献极大,也在毕生事业中获得了辉煌成果,赢得了各种奖励。他的早期著作,1961年出版的《左翼作家》(Writers on the Left),早已成为研究二战后美国文学和文化的经典之作。他后来发表的著作,如1994年出版的《美国笔记》(American Notes)和2007年出版的《美国研究者》,对二十世纪美国的文学、文化和社会历史都有极敏锐的观察和十分精到的评论。他创立美国文丛(Library of America),以最具权威性的版本保存美国文化遗产的精髓,他在其中所起的领导作用得到普遍承认。2010年3月,由奥巴马总统在白宫授予他国家人文勋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那是美国人文领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12年,艾伦教授满一百岁,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授予他百年勋章(Centennial Medal)。他的同事、哈佛英文系的海伦·梵德勒教授(Helen Vendler)赞扬他说:“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外,他都是美国研究这门学科主要的创始人。”他的另一位同事,韦纳·索勒斯(Werner Sollers)也说,他“身体力行了一个世纪来的美国研究”。艾伦的回忆录既有对个人生活的回顾,也有对美国社会与公众生活的评述,所以题为《美国研究者》实在名副其实,最恰当不过。我们读这本书,也可以增进对二十世纪美国的了解。&&&&&&&《美国研究者》这本书开头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在加州和芝加哥,然后讲述去密歇根大学读书、到哈佛做研究生、在史密斯学院和哈佛任教的学术生涯,同时记叙他作为一个美国人到外国去所起的作用,回忆他“作为国家的代表者——美国指派的宣讲者到外国去,讲解美国的历史和文学”。但他绝不是去宣传美国,恰恰相反,他觉得“在道义上有责任”揭露美国的缺失,因为他坚信“坦诚揭露弱点就是最切实的外交”(第2页)。此书谈论美国文学和公众生活确实多于记叙个人生活。艾伦自己描述这本书说:“我对一生所经历过十四位‘总统史迹’的回顾,散见在《美国研究者》一书里,所谓‘总统史迹’(presidentiad)是惠特曼发明的一个词,指总统任期。”(第4页)虽然艾伦承认散见书中这些回顾美国多位总统的文字,都是他个人难免偏颇的看法,但也许正因为这是些带有个人偏见的看法,读来格外有趣,寥寥数笔,便为这些重要历史人物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肖像。&&&&&&&书中提到的第一位总统是威尔逊(Woodrow Wilson),他在艾伦出生之前三个月当选为总统。艾伦对这位总统的印象主要是通过他的批评者眼中所见,他说,“虽然家人谈论中早已把威尔逊说成是一位被牺牲了的总统,一个伟大的美国人,我却从未深究,去看看在那闪光的无框眼镜、浆过的领口和丝织的帽子下面,他还有些什么。”(24页)1930年代在哈佛学习的时候,艾伦和当时许多“进步”知识分子一样倾向左翼。他回顾当年他的政治倾向时说:“我和我的朋友们都自认为是统一战线的一部分。”不过他们当时“绝不是共产党‘路线’的盲从者,而只是毫不含糊地反法西斯”。艾伦虽然认识一些激进的左派,他们“几乎毫不掩饰自己党员的身份”,他自己却从来没有想过参加共产党。在他看来,尽管美共用了各种手段来本地化,却仍然“显得‘外来’、‘格格不入’,甚至滑稽”(56页)。不过他对三十年代美国左翼的兴趣对他后来的研究和写作,却被证明很有价值,也使他得以接近二十世纪美国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1936年初秋,正值哈佛大学三百周年校庆,艾伦在坎布里奇马萨诸塞大道上遇见了罗斯福总统的车队,他对总统欢呼致敬,并说“他是我的英雄”(47页)。艾伦认为哪怕罗斯福有各种不足,但“按照我的标准他既精明又伟大。你不会赞同那些神经过敏攻击他的人,最多可以承认他的批评者说得大概不无道理,但无论如何,你仍然可以为他取得的胜利感到欢欣鼓舞”(48页)。艾伦1939年到位于麻省中部诺桑普敦市(Northampton)的史密斯学院任教,在那里结识了葛瑞丝·柯立芝(Grace Coolidge)。她的丈夫加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曾是“诺桑普敦前市长,麻省前州长,合众国第三十任总统”(65页)。艾伦在那里积极参与地方和全国性的选举过程和政治活动,他说:“在诺桑普敦和周围地区,政治是件严肃的事情,使很多人都卷入其中,包括我自己。”(76页)艾伦和他夫人成为政治活跃人物,许多学界同行都来找他们了解局势,请他们提供参考意见,结果“民主党的政治人物也觉得我们值得来往。每当选举时节,州里和全国的候选人都会到我们家厨房来拜访,听取我们的意见,看应该联络哪些有用的人”(76页)。艾伦毫不倦怠地研究美国政治和社会,而总统就是这政治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好几位总统的评论为读者提供了简洁生动而且很有启发意义的描述。&&&&&&&下面是艾伦对杜鲁门总统的评论:“假如他没有丰富的头脑和宽阔的心胸,也并不使人觉得气质高贵,但他让人觉得可以信赖赫尔曼·麦尔维尔所谓‘伟大的民主之神’,正是这位民主之神把哈利·杜鲁门从小石块堆里拣出来,扔进了白宫里去。”(80页)艾森豪威尔并不是艾伦喜欢的总统候选人,他坦率承认说,“对于像我这样的人,要花更长时间才可能度量艾克的分量,认识到他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比我们想象的高大得多的人物。”艾伦绝不可能自在地佩戴“我爱艾克”的胸针图章,他还曾取笑艾森豪威尔不能自圆其说,笨拙无能。“只是在他结束了他的告别演说,开始公开地说出他曾经小心暗示过的,那就是军方和工业界勾结起来形成的威胁,我才逐渐对他复杂的性格有所了解。”(81页)在此书的好几处地方,艾伦都坦承自己抱有偏见,并修正自己以前的看法,但他基本的信念和政治立场则始终一贯,毫不动摇。艾伦有独立自由的精神,政治立场又偏于左倾,所以对1950年代初麦卡锡主义在美国人生活中投下那个巨大的阴影极度反感。他认为麦卡锡“毫无疑问带出了最坏的人身上最坏的东西,但他只是个虚张声势吓人的家伙,其实力远不如当年表面看来那样不可一世,而且现在回头看去,他更像个跳梁小丑”(121页)。不过在麦卡锡大搞非美活动调查、到处追查赤色分子的时候,迫于政治压力而不敢反抗的危险也确实压在所有美国人头上。1951年的某天,艾伦在诺桑普敦参加两个地方俱乐部联合举行的会议,他在会上公开批评了麦卡锡参议员,结果他发现只有一个人“从我身边走过时,眼睛直视前方,悄悄地说,他很高兴我把话说出了口,但所有的听众都面色严峻,没有一个人为我鼓掌”(78页)。也许同样出于对右翼政治的反感,艾伦很讨厌理查·尼克松,他在诺桑普敦曾见过此人,因为尼克松的女儿那时在史密斯学院念书。艾伦说:“我恨的尼克松比尼克松本人更真实。”他认为尼克松是“从麦卡锡主义的乌云里降下的一个妖怪”(129-130页)。“尼克松在我看来像是政治传染病长出的一块脓疮,几乎像个骗子……尼克松颇有马弗里奥(Malvolio)的味道,他言谈举止之夸张和肢体之笨拙,真实的他与他自我幻想之间的差距,还有他那些听起来绝不悦耳的粗话,这当中都有点悲惨的意味。”(130页)“水门事件”的丑闻使尼克松下台,但他的“虚假和故作姿态”也更使人厌烦(131页)。在尼克松“毫无悲剧感的败落”之后,艾伦认为“福特总统的继任几乎是反高潮,而这位新总统既不让人欢欣鼓舞,也不至令人唉声叹气”(131页)。与尼克松和福特比较起来,里根总统则复杂得多,而对艾伦来说有点不痛快的,就是“承认没有那么激烈反对的人早已看到的一点,即里根在政治上很有一手,而且很得人心”(180页)。艾伦到史密斯学院任教时,南茜·戴维斯(Nancy Davis)是那里的学生,她后来成为里根夫人。在艾伦的记忆中,她绝对保守,后来对她丈夫影响颇深,把他“从一个温和的民主派和把罗斯福当成英雄来崇拜的人,转变成非此即彼、黑白两分的斗士,成为苏联那个‘邪恶帝国’的头号敌人”(181页)。艾伦把里根的总统任期视为“一出拖泥带水的好莱坞史剧”(181页),但其主角和整个表演都没有什么突出。&&&&&&&艾伦说:“作为美国总统,肯尼迪是我认为是‘我的总统’唯一的一位。”他回忆说,他曾批改过肯尼迪“为哈佛美国文学课写的一份颇为一般的考试答卷”(102页)。后来艾伦支持肯尼迪竞选,但他“是个抱有怀疑态度的自愿者走在肯尼迪的旗下,与其说是倾倒于肯尼迪的魅力,毋宁说更是反感仇恨他的人”(110页)。艾伦认为约翰逊“最适于悲剧”,因为他“很有力量,而且很可能成为一个好人,却又有很多缺点,终于失败于他刚愎自用的傲慢,以及无视其他力量势头的盲目”(112页)。艾伦对卡特的看法则复杂而矛盾,说他“好像在那个总统圈子之外,或者说他就像柴郡之猫(the Cheshire cat)的微笑一样,飘浮在那个圈子之上”。不过最终说来,他对卡特的看法还是正面的,因为他总结说,“卡特坚强、聪明,值得尊重;他只获得很少几次大的成功;他的意愿是好的。”(179页)艾伦对克林顿的印象就更好些,他相信比尔·克林顿的名字“在1980年以前尚不为人知,但是很快就会写进历史书里……他是爱默生(有保留地)赞叹的那种强健、精力充沛的人,高大、结实、有活力的人,‘他们懂得人,很会谈论政治、贸易、法律、战争和宗教。’爱默生说,这种人想要的是权力,‘不是糖果’。克林顿则两者都要”(184页)。这最后一句话当然指的是克林顿“与一个年轻傻女人毫无道理的‘关系’”,正是这件事把克林顿拖进性丑闻里,使他的名声受损。艾伦把这描述成“一个美国式的老故事,最有名就是霍桑讲的那个,其中狂热地要惩罚伪善和犯罪者的人们自己就变成了恶魔”(185页)。这些“总统史迹”的简略描述很能体现艾伦的文字风格,其中经常用到文学典故——如惠特曼、麦尔维尔、爱默生、霍桑、莎士比亚的马弗里奥、《爱丽丝梦游奇境记》里那只柴郡之猫等等。这些文学典故使他的文字生动活泼、色彩丰富,并且使他的描述具有某种普遍性和历史意义。&&&&&&&艾伦对美国研究做出的一个主要贡献就在他对过去和现在许多美国作家的阐释。他回忆学术和文化生涯的文字中,对二十世纪美国一些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文化人物的评论,的确很令人神往。1929年,他去密歇根大学英文系学习,在那里他“在系里一次聚会上遇见了叶芝(W. B. Yeats),并且坐在他身旁”。他觉得很高兴的是,在密歇根大学英文系,他“可以听伟大的叶芝吟诵他的诗,优雅的艾略特讲爱德华·李尔(Edward Lear)的诗,还有批评家瑞恰慈(I. A. Richards)热情洋溢地朗诵劳伦斯(D. H. Lawrence)的诗作”(34页)。在美国最好的一些大学校园里,常常可以见到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他们的学识和才能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在哈佛,艾伦回忆说“乔治·莱曼·基特里奇(George Lyman Kittredge)是个长着白胡须、学养极丰厚的大学者,他只要把他的手杖一挥,就可以让马萨诸塞大道上所有的车都立即停下来”(42页)。基特里奇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在二十世纪初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当年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受人尊重的程度,现在的人文学者真可以说望尘莫及。在哈佛,艾伦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阅读当时还没有进入经典的作品,也是哈佛英文系当时还没有人讲授的作家,包括纳萨尼尔·韦斯特(Nathanael West)和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艾伦说:“麦尔维尔的书十分重要,主要由于奥尔逊(Charles Olson)的努力,那时候他刚刚起航,开始他探索麦尔维尔水上世界的旅程。那时候康明斯(E. E. Cummings)的姓名还没有固定为刻意与众不同、全部小写的形式,他那时是我们文学反叛的试金石,是我们俗世间的彼得·潘(Peter Pan)。”(44-45页)1930年代中,在哈佛一次情绪激昂的集会上,艾伦听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发表演说反对法西斯,支持西班牙政府,不禁为之欢呼。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马尔罗瘦削,眼窝深陷,身穿一件没有熨过的制服,一面讲话,一面不停地抽烟,活像是刚刚从他一部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50页)艾伦在哈佛遇见过著名诗人麦克里希(Archibald MacLeigh),听过卡尔·荣格(Carl Jung)讲课,在学生当中认识“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那时看来好像随时都饥肠辘辘的样子”(56页)。&&&&&&&1939年,他应聘去史密斯学院接受面试时,那时的校长是威廉·阿兰·尼尔森(William Allan Neilson),一位研究莎士比亚颇受尊重的学者,他和艾伦讨论牛顿·阿尔文(Newton Arvin)关于惠特曼的新书。艾伦认为尼尔森一定是最后几位“还肯阅读自己学校教员著作的大学校长”(66页)。艾伦虽然没有以感伤怀旧的笔调来写这些往事,但他的确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过去了的时代,那时候大学校长还在读书,讨论学术,而且文学和文化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说来,也还无可否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就像他为美国总统勾勒几幅文学剪影一样,艾伦也给史密斯学院和其他几个女子大学绘制了饶有趣味的微型肖像。他说这些女子大学“每间都有自己基于传言的特点”,如瓦萨学院(Vassar)给人的印象是“初出茅庐,有文艺气息”;布瑞摩尔(Bryn Mawr)和拉德克利夫(Radcliffe)则是“严肃认真,有点学究气”;威尔斯利(Wellesley)“在社会意义上安全而体面”;史密斯学院则“在政治上和性问题上自由开放,在所谓‘七姊妹院校’中最少地区色彩”(67-68页)。他在史密斯学院教过许多颇有才华的学生,其中包括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还有一些有名的同事,如诗人奥登(W. H. Auden)、作家凯塞琳·安·坡特(Katherine Anne Porter)和伊丽莎白·德鲁(Elizabeth Drew)。1941年夏,艾伦参加设在弗尔芒州的“长条面包英文学校”(Bread Loaf School of English),和诗人兰色姆(John Crowe Ransom)及其研究生助手理查·艾尔曼(Richard Ellmann)等人一起,“结队到附近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Frost)家里,听他随意漫谈”(74页)。那时正值时局动荡,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艾伦所说,“与希特勒和裕仁天皇之战压倒了其他一切”(77页)。他很想从军,但没有通过为参加海军所做的视力检测,后来也一直没有得到服役通知。在战争年代,艾伦“跨越了大学和社会的分界”,在当地一个农场干活,还加入了诺桑普敦的后备警察队(81页)。&&&&&&&二战以后,他应邀到欧洲和其他很多国家去讲授美国文化课程,很自觉地意识到他做的是什么工作。他说:“我到这些地方不是去‘兜售’美国,而是去‘解释’美国,不是去淡化美国的弱点,而是去讲解其来龙去脉。”他完全知道自己角色的复杂性,他一方面是美国“文化的宣讲者”,很乐意歌颂美国的自然山川和政治制度好的方面,但另一方面,他又是美国的批评者,毫不犹豫地“把家丑外扬”(92页)。他最先从1949年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举办的美国研究班开始,在往后的几十年里到过世界各地,包括冷战时期苏联东欧集团的许多国家。艾伦说,在芬兰,“从1951年9月至下一年5月间我之所见所闻,使我对‘伟大的苏维埃实验’所抱的最后一丝幻想也全部化为灰烬。”(97页)1950年代初在赫尔辛基,苏联大使馆的一秘显然对艾伦的政治立场做出了错误判断,徒劳无功地想策反他为苏联间谍。在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揭露了斯大林的恐怖统治,在那之后,苏联便逐渐放松了对其卫星国的控制。艾伦1962年在波兰就见证了这样的情形。&&&&&&&艾伦在书中生动地记叙了他写作《左翼作家》的过程,那是他的一部重要著作,一出版就立即获得普遍好评。这本书以左翼作家和共产主义为题材,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对待1930年代美国的激进派。艾伦说,“在《左翼作家》里没有坏人,在‘他们’和‘我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宁可把他们表现为美国公民,那是一个尚能容许不同政见、具有灵活的阶级结构的美国。我想挑出过去和现在一些艺术家、作家和政治人物,他们是我喜欢的那种不合俗流的人,体现了美国激进传统中我赞赏的方面。”&&&&&&&他最后总结说:“所以至少在我自己,《左翼作家》是一部具有爱国精神的书。”(192页)艾伦还回忆了他与被称为“纽约知识分子”那群人的交往。不过在他看来,这一称呼使他们显得好像很协调一致,实际却并非如此。“1936年,他们接管了斯大林主义者创立的《党派评论》(Partisan Review),于是有了一份发行量虽小、影响却很大的杂志。”(119页)这帮“纽约知识分子”包括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化界许多著名人物,其中有些人在1930年代是左翼,或是共产主义的同路人。&&&&&&&到了1960年代,全美国,尤其在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另一种左倾或激进主义运动。争取民权的运动引起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越战更激发了学生的抗议。艾伦一贯持平,怀疑任何走极端的立场,不过他说,在激进的六十年代,左右两派的忠实信徒都“鄙弃我们温和的中间立场。在三十以下和某些三十岁以上的左派看来,我们那种政治和文化都已经过时了”(159页)。1967年在纽约,艾伦主持了新老左派的一场辩论会,新左派由两位“青年雅各宾党人”代表,他们完全不理会老左派在说些什么,只借此机会来宣扬自己的观点。&&&&&&&艾伦说:“这些政治舞台上的新星只急于自己说教,却无心听别人讲话,在他们眼里,无论这些老家伙说什么都无关痛痒。可是他们那些口号和策略又如何呢?所谓‘解放’是什么意思呢?还有‘罢课’又是什么呢?”(161页)激进的学生运动造成了代沟,这一点艾伦在伦敦的一场音乐剧表演中就看得很清楚。“《头发》(Hair)一剧赞美青年造反派的标记——大胡须和凌乱的发式——并宣称打破语言和性禁忌之神圣,不过其总的讯息(主要针对三十岁以上的人)大体的意思不外乎就是‘去你妈的,正经!’”(162页)和美国最激进的大学校园比较起来,欧洲的学生示威活动就显得比较温驯。艾伦1969年在汉堡讲诺曼·梅勒,他发现那里的学生“人人都好像平静而讲礼貌。只有墙上涂写的骂人话是暴烈的”(167页)。那时在美国的某些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有比较激烈的抗议活动,而激进主义的确有种类和程度之别,其破坏性或暴力也是如此。&&&&&&&1960年代欧美激进学生的游行和抗议活动,其意识形态的根源在于西方人理想中那种乌托邦式幻想,但他们的激进行动——他们的性解放和性革命、摇滚乐音乐会、吸食大麻、披头散发、穿着讲究某种服饰,还有占领学校行政大楼的举动等等——和当时中国真刀真枪的武斗比起来,就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艾伦1980年春到中国访问,那时毛泽东已去世,“文革”已结束,邓小平已开始把中国引向改革开放的道路。他在访问期间了解到很多“文革”对中国和中国文化造成的严重破坏和灾难。艾伦说,中国曾是一个特别尊重老人的国家,在传统中国社会里,“不孝曾是一种不可原谅的罪过”,可是“文革”中出现了红卫兵,“毛的年轻信徒破‘四旧’(包括书籍、家具、艺术品、唱片),在公众场合侮辱长者,强迫老师挂黑牌、戴高帽,甚至逼得他们当中有些人自杀”(175页)。&&&&&&&那的确就是“文革”当中的现实,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实。那时我在成都是一个中学毕业生,我们中学里许多老师都被打成“牛鬼蛇神”,被红卫兵关押在学校里。一位数学老师就因为受不住拷打和侮辱,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从被关押的教学楼三楼跳下来,自杀而死。我亲眼看见卧毙在水泥地上那位老师僵硬的尸体,那个死亡的印象比成千上万充满光、亮、鲜正面人物形象的“文革”宣传画更令人难忘,是“文革”十年更具深刻含义的象征。艾伦在“文革”刚结束不久到中国访问,听到很多人讲述“文革”造成的伤害,他说,“每一个过来人和受害者都有一个故事要讲。”所以“文革”结束时,“人人都欢呼‘四人帮’的倒台和逮捕江青”(174页)。现在回想起来,真很难相信中国这样一个有如此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曾经如此尊重知识和教育的国家,竟然会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失去理性。正如艾伦所说,“在不同国家里,激进运动依据一个国家所能容许的程度而互不相同。国家越稳定、越富裕,也就越宽容;富国比穷国更能容忍异见,执法更宽松,对年轻人的违反法规也镇压得不会那么快。”(177页)这也许可以使我们明白“文革”之后的中国何以必须走改革开放的路,因为那绝不仅仅是一个明智的领导人的决策。更重要的是,“文革”之后的中国已经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要挽回这样危险的颓势,改革开放是必须跨出的一步。&&&&&&&&&&&&&&人类要从自己过往经验中吸取知识和教训,就必须要有历史和记忆。二十世纪以来,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使人们对许多传统观念产生疑问,尤其在西方现代批判理论中,对真理、现实、客观性、知识和再现等基本概念都提出了质疑,对历史叙述和任何经验的复述也都抱有怀疑的态度。于是传记尤其是自传变成一种复杂的文体,往往在叙述中自觉反思自身叙述的构建性质。艾伦在《美国研究者》一开始就说明,他的很多评论和判断“缺乏历史的尊严和分量,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可以得到验证”(第5页)。&&&&&&&艾伦也明确承认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见解可能是偏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写作已经不可能或者毫无意义。恰恰相反,历史并不是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一堆数字和干巴巴的事实,而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叙述,是通过想象重构过去发生的事件,人们的动机、意愿和行动。既然过去的一切不可能完全复原,许多细节和关联一去不复返,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的使命就在于通过合理的推测和必要的想象,在历史的片段之间重新建立联系,在历史总体中理清事物发展的脉络和人生的历程。这样的历史和回忆极有价值,在近年出版的同类型著作中,丹尼尔·艾伦的《美国研究者》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馆藏&33682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我们大多对孩子怀着殷切期望,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成功、幸福,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成就。而对孩子来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会为他一生的幸福打下根基。这里是一位作家爸爸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他送给儿子成长的7个关键词,不仅饱含着父子深情,也将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娓娓传递给孩子。
我们说过许多话,却经常不敢审视真假。但说给你,孩子,却需要绝对的真话。因为,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唯有唤醒真实,我们才能拥有未来。
每个人出生时都很脆弱,我在《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里写过在你出生时的感受。你出生在长江源头的一座小城,当我开车从几百公里以外飞奔过去时你已经出生:面目清晰、神色安详、高深莫测,让我不敢惊动。那感觉像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邮件而不敢轻易打开,害怕一打开就会被责任牵绊。
我们家曾收养过一只流浪猫,几个月后生了四只小猫,刚出生的小猫只有巴掌大。我们完整地见证了小猫从出生到长大的全过程。当时我告诉你,只有意识到脆弱,才能知道生命的珍贵。这,是我们活着最原始的出发点。不管是人文、艺术、体育、数学、宇宙物理还是佛教,只有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才能有所作为。
意识到生命是脆弱的,你才能学会善良。善良是第二个关键词。因为脆弱,我们彼此怀着善意。
那几只小猫出生时,按照老人家的说法,家里出了血腥,需要点蜡烛祛邪,同时也为小猫赶走老鼠、蟑螂。奶奶点燃了两支油蜡烛,想用气味和光明驱散对小猫的威胁。我记得很清,你一直细心地呵护着那些蜡烛以防熄灭,我从你眼神中反射的烛光能感受到我的教育,那些关于生命脆弱的话。
但是社会复杂,我不能把你泡在纯净水里用心灵鸡汤去迷幻你,有时,你对别人善良,别人未必对你善良。
我给你买过一双直排轮滑鞋,带荧光的。我们院里有一个大孩子,对你说我们俩换嘛。你说这是我新买的不换。他说你必须给我玩半个小时。那个大孩子不知道我在旁边,一般家长此时会站出来说,你要干什么,你要撒野吗?但我不会,我想看你怎么处理。你当时的样子很纠结,我就微笑看着你,你也看着我。最后你想了想说:好嘛,我人比较大方,让你玩半个小时,你用什么来跟我交换。
那个大孩子拿着你的直排轮滑鞋扬长而去,说等我考虑清楚再来跟你交换。你垂头丧气地走过来。我说,珂仔,要学会勇敢。因此第三个关键词是勇敢。
当别人伤害你、无理挑衅你时,你一定要勇敢。未见得去攻击他,更不是和他打架,那不叫勇敢,那叫粗鲁。你的勇敢在于你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社会很复杂,坚持善良则更需要勇敢。
“5·12”大地震那天,你正在读小学,天摇地动之后,所有通讯方式中断。我在家里,不知道在七八公里以外上小学的你,到底是否无恙。当时奶奶离你比较近,我同时牵挂着你们两人。我担心,在全城一片混乱中,如果开车前去接你们,反而会与你们失散。直觉告诉我,最好的选择就是守在家里。两三个小时后我看到你时,你的脸上布满灰尘,满头大汗。我问你哭了吗,你说没有。但我想告诉你,孩子,如果你觉得恐惧,就哭出来。我不想把你培养成钢铁战士,我不希望你压抑内心的恐惧。当然,后来你承认,你其实是哭了的。
那天,你一路牵着奶奶的手,走了七八公里,穿过大半个城市回到家。经历了混乱和惊慌,你虽然哭了,但仍紧紧拉着奶奶的手,生怕奶奶走失,你尽到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责任。
我想,勇敢,不是你不害怕,而是即使你哭着,也仍坚持走完这些路程。孩子,只有诚实地面对内心的恐惧,我们才可以变得勇敢。
这种情况下第四个关键词就出来了,就是交换。你有你的利益,他有他的利益,除了交换,我们别无去处。每个人都有个性,我拿出我特有的东西,你拿出你特有的东西,我们交换。
你特别喜欢吃冰淇淋,夏天几乎每天都想吃,我就说那你得自己去排队。我们小区门口有一个哈根达斯露天店,人多时排队要十几分钟,奶奶就很心疼,哎呀孩子都晒中暑了。我说这是他必须要承受的。我只为你负担买哈根达斯的钱,但是你必须自己付出劳动,这是我们俩之间的交换。
这个世界就是个互换的世界,没有任何人像父母一样无条件地爱你。交换,是你十八岁踏入社会的一个生活技能,这很重要。
那么第五个关键词也出来了。交换就要有规则,不是说你给我一个巧克力,我就要和你一起去做坏事。你送我一部手机,我就要成为你的女朋友、男朋友。交换要对等。当然,也不能排斥礼轻情意重。
交换要有规则,你的规则要能平衡好价格和价值。一次,咱们家阿姨的女儿送给你一个她们家地里刚刚挖出来的土豆,你把自己的变形金刚送给她,这是对的。从价格上来讲,一个土豆远远比不上一个变形金刚,但是它的价值很大。你不但要有价格观还要有价值观,她从乡下那么远的地方送过来,洗得干干净净,再用干毛巾擦干,因为湿了的土豆会发芽。她坐了一天的车送给你,你一定要珍惜。
当然,规则背后也有潜规则。这不是一个彻底肮脏的世界,但也不是一个完全纯净的世界。
掌握规则以后,第六个关键词就出来了,就是尊严。在规则层面上,才会有尊严,强者对弱者的奴役统治,弱者就没有尊严,因为只有对等才有尊严。
世界上有些国家很富有,比如美国。美国有总统,也有流浪汉,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的身份:公民,美国公民。流浪汉不满总统,他可以提意见,这就是尊严。在中国也同样,你是骑自行车的,他是开宝马车的,开宝马车的可能家产万贯,骑自行车的可能是下岗工人。但大家有共同的交通规则,开宝马的就不能去撞骑自行车的。
掌握前六条,第七条迎刃而解,那就是有趣。一个孩子善良、勇敢、有个性、懂交换、懂规则、有尊严,他一定会非常有趣。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有趣的孩子是懦弱的、自私的、不守规则的、从来不交换而是去偷去抢的,这样的孩子一定无趣。
无论你学芭蕾还是踢足球,当老板还是打工仔,做一个有趣的人。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乔布斯,他们都是有趣的人。我这四十年,也一直要求自己尽量往这些方面靠,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我想,我是个有趣的人,这就够了。
【本文来源:《成长,请带上这封信》节选,作者:李承鹏】
成长中的7个“关键词”,你告诉了孩子几个?
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学生阶段,学习掌握知识,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获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他们必须要学习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这不仅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
1、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国外也一样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这过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么快乐。
有一些家长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比如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教学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一些专门的课程之外,还有艺术、语言方面等领域,充分开拓学生的天赋。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不也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吗?据说,孩子表现不好,老师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两个老师在场才能执行。
所以,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孩子课外不需要复习,不需要刻苦学习。
2、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
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有的孩子心智比较早熟,从小便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至少有一个像考上好中学或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
但无论是那种情况,他们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但是也不排除极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备极强的天赋,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这只是个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3、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
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努力学习的情况下,辛劳付出,培养出他们的向上、拼搏的精神和责任感。孩子在上学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努力学习就是他们的责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小时候不努力学习,没有目标,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乐,长大后在工作过程中会变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
所以与其说在孩子教育中培养孩子能够自主学习,具备勤奋拼搏的精神,不如说是在培养他们自小树立起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让他们长大后踏入社会后具备积极向上,努力付出的责任感,这才让孩子在努力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目标。
4、美国为什么要研究我们的应试教育,因为我们会吃苦
现在很多人都在诟病中国的应试教育,呼声最高的就是孩子负担重,扼杀孩子的天性等。不能否认,有些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甚至很多学习的内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并没有什么用,孩子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这个情况并不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内容。我们关心的是,在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果你不能改变这种体制,那如何去适应它。
所谓适者生存,教育也是一样,比如高考,如果是按照所谓的素质来招生,中国有多少寒门学子能进入清华、北大这些高等学府?高考制度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暂时找不到比高考更好的制度,同样现在面临的应试教育,谁都知道它不是最好的教育制度,但我们并不可能很快就能改变它。在这种体制下,孩子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它,必须要学会努力,勇于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种体制下生存。为什么现在美国不希望招收太多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学生,是因为中国的学生太会考试了,美国许多重点大学每年招收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所以美国反过来研究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如此“优秀”。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应试教育反而培养了中国学生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能力,这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肯努力,会吃苦,为了考试我们不惜一切代价的努力。
5、不要以为孩子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象
我们有些家长总是羡慕国外的教育方式,事实上除去偏见,外国有些优秀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美国的中小学阶段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学习技能的培养,对孩子的教育多采用鼓励的形式,教育方向也是朝着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因材施教,这是我们教育体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假如有一天我们国家也实行这样的体制,一样鼓励学生注重自己的兴趣发展,那难道只要有兴趣,不努力也能取得成功?
我们认为:兴趣也许是最好的老师,是孜孜不倦学习的动力,但这只是学习的启始动力,许多孩子对很多方面都有兴趣,但是并没有成为他们以后的成功能力,原因很简单,他们并没有为这个兴趣而努力。比方说乔布斯,有人认为他的成功是因为有着非凡的天赋,但是这种天赋也是要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痛苦,不断尝试失败或积累下来。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优秀的人也是要通过不断努力,辛劳地付出才能成功。比如一个小孩,他是很喜欢画画,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努力过,那他以后就能成为一个画家吗?孩子因为有兴趣,所以对某件事更加努力学习,更加有目标去学习,甚至为此做出很多牺牲,这才是他以后成功的原因。所以不要以为孩子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假象。
6、学习中要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否则长大都很难有成就
在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下,一些学生在高度的学习压力下,学习很努力,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学习,成为大家熟知的书呆子。真正良好的教育,不但要让孩子学习到知识,还要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团队精神,情商逆商等。单纯为了考试而考试,这绝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孩子也只是成为会考试的机器。但是如果因此就极力排斥学校的教育,也只是走上另一个极端而已。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宝贵品质是会伴随他们一生,这些都能让他们在今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工作生活,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孩子天性就喜欢玩,家长不让他们知道学习是辛苦的,他们怎么可能主动努力学习?
所以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曲折,充满着艰辛,要想有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要努力,要辛苦付出,这是每一个孩子学习的责任。我们要让孩子去体会努力学习而取得好成绩的快乐,去培养一种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的价值观。要让孩子们知道,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学生阶段,学习掌握知识,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获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他们必须要学习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这不仅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如果在学习的阶段,他们每天都想着玩,想着快乐的生活,而没有去体验人生这种为目标而努力付出的过程,他们长大后就不可能为了工作,为了人生的目标而去拼搏努力,这恰恰是现在孩子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在零零后的孩子,生活基本上没有负担,他们从小生活中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他们感受到的更多是快乐,他们从小就没有为生活而担忧的必要,所以快乐对他们而言是理所当然,而辛苦付出就是一种不必要的想法。没有目标,没有压力,强调快乐,这是当前大部分零零后孩子的生活状态。如何培养孩子努力付出,帮他们树立长远的目标,为目标而努力,这是家长和老师们的一种责任,也是孩子通过学习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李奕潼爸爸转载于新浪博客育儿频道& & &
&作为家长,由于有着30年左右的生活阅历,所以在幼儿进行“教育”时显得毫无压力,得心应手。教了,也会忘,教三次,忘三次,这就是我们早期常见的“无意义教育”。很显然,他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孩子记住知识,并以为记住了知识便是赢在起跑线上,实际上,单纯教知识就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他们没有找到自主探索的乐趣,没有获得自主收获的成就,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总之一句话,他们没有通过你的教育获得能力。因此,我经常在亲子教育讲座中,给家长们讲授0-6岁成长积蓄期时要对孩子进行9大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亲子游戏与亲子阅读等互动形式。“少教多问”很显然是一种高效的亲子沟通形式,这种模式对于提升孩子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意义非凡。我们以亲子阅读为例,传统的方法是照着书给孩子讲故事,而按照科学育儿方法则是,先问几个问题,吸引并启发孩子的思考——“你最喜欢这一页当中的哪个小动物呢?””你看看这个小动物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呢?“你会发现孩子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并因为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角色,而对整本书的阅读产生好感。我习惯把孩子感兴趣的那个点称作”兴趣源“,兴趣源就是我们教育的起点与最重要的教育资源。简单来说,学会问,也就学会了教育。
&在培养能力,学习知识之前,还有一件必做的准备,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学习本身,那就是对于学习者的全面了解。我在2007年的心理月刊《拥报》中就写过一篇文章《先了解孩子,再教育孩子;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孩子》。文中强调了一个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了解你自己,会获得幸福,设置自我概念,会获得成功。因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这本身,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作为教育者还要充分了解学习者,当然你可以用一个现在时髦的词,叫做”学情分析“,我觉得基础教育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如何了解学习者呢?我曾不厌其烦地回答过至少十位提同样问题的家长——观察与问询。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游戏故事——“大记者与小明星”。
我很喜欢角色扮演,linda也特别喜欢,我们曾经扮演过一对对不同的冲突角色,如教师与学生、卖家与顾客、医生与病人……让人惊诧的是,我一直扮演的是“受方”,即学生、​顾客及病人。女儿是一个摩羯座,很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天生“女汉子”。作为一个亲子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应该能够实现对于孩子的密集提问,从而得到孩子的现状,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源与潜能。然后在每年同一时间进行重复操作,将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出孩子的兴趣发展曲线。那天,但我看到娱乐明星接受娱乐记者采访时,得到了灵感。可以通过表演采访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密集提问,从而自然地了解到孩子的信息。
&正如戈夫曼的拟剧论所言,我们要在后台做好准备,在前台去扮演我们想要扮演的那个角色。我左手捧着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右手紧握一根签字笔,头部微微上扬,摆出一副追随者的姿态——再看看另外一面,穿着公主裙,带着儿童墨镜,仰着头坐在​​沙发上,一副来者不拒,胸有成竹的模样。我模仿记者的样子,做好开场白,以求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您好,linda,非常荣幸采访您,我是娱乐头条的记者,可以向您提几个问题吗?”问完之后,linda向下鸟瞰了我一眼,故作慷慨地说道,“好吧,你问吧!”
&在采访中,我向linda询问了关于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成员等基本问题,这些问题较为简单,恰好作为起步阶段;接下来,我问了她的一些个人生活与兴趣,包括最喜欢蔬菜、最喜欢的水果、最喜欢的朋友、最喜欢的衣服、最喜欢的图书、最喜欢的颜色……当真正听到她的斩钉截铁的答案时,我才发现我对她的了解是如此模棱两可。当听到了她认识了两个新的男性朋友,我似乎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时,我感到有一丝“紧张”(一笑)我认真的记录着,准备等妈妈、爷爷、奶奶回来之后,向他们提问,检验一下他们对于孩子的了解。
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有一道题目比较特别,是每一位明星几乎都会遇到的问题——您最喜欢身体的那个部位呢?​当linda说出答案之后,我大跌眼镜,你让我猜10个答案也不一定猜到她说出的答案。下午,妈妈、爷爷和奶奶陆续回到家中,我召集大家坐好,搞一场成人间的知识竞赛,我扮演了主持人,而linda则扮演了最终公布答案的“专家”。问了几道题,没有一位选手可以全部答对。尤其是问道“最喜欢身体的哪个部位”时,爸爸说眼睛,妈妈说眉毛,妈妈说嘴巴,我说手……究竟谁的对,还得问专家!这个时候,四个大人的八只眼睛齐刷刷地对准了linda,linda皱了一下自己的眉毛,认真地纠正道,”不对,我最喜欢的部位是我的肚子!”话音未落,大人们哄堂大笑。大笑之后,家人们也开始反思我们对于孩子的了解远不及对于知识的了解,作为新手爸妈,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全面信息。我想起来,linda在晚上的时候,总希望妈妈能够用抚摸她的肚子哄她睡觉,所以肚子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
问孩子,其实是真正的爱孩子,敢于接受孩子的不同答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孩子​​​指导与帮助。
& 更多精彩文章,清观众公众微信号“科学父母俱乐部”。​
台湾有一个作家叫张苡絃,她游历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回到台湾以后提出了一个说法,叫“人助旅行”。
什么叫人助旅行呢?张苡絃解释说,这是和自助旅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因为她发现自己的旅行从来都不是自助,而是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的。
每到一个国家,她都会去拜访之前在台湾接待过的该国留学生,和他们一起旅行,在他们的带领和帮助下,感受这个国家的真实生活。
张苡絃出身台湾彰化的一个小村子,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要在台湾这个小岛上老死。但是通过这样和当地人深度交流的国际旅行,她发现自己慢慢地树立起了国际观,看到了另一个原本在她的人生中不存在的世界。
她说,旅行就是为了往内看到很深很深的自己,往外看到很宽很广的世界。
我深深地赞同她的观点,这是我看到的对旅行的意义最恰当的描述。我这个公众号,最初用的简介恰好也是两句意思相近的话,“关心世界的广阔与美好,也关心内心的喧嚣和宁静”。
之所以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我越来越发现,张苡絃所说的国际观,正是现在很多大陆年轻人所缺乏的东西。
他们眼中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存在着很大的偏离和脱节。
到底什么是国际观?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和世界上的人产生联结,和他们成为朋友,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借鉴,从而获得对世界的一个真实客观的认知。
亢奋,焦躁,愤怒,恐惧,自卑与自大,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不了解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因为不了解,所以会有疏离,会有恐惧,所以会在内心脑补出许多的妖魔化和阴谋论,然后摆出一副抵制的姿态。
要培养国际观,外语好很重要,但外语好的人不一定就能拥有正确的国际观。假如固执地心存傲慢与偏见,即使能在四六级和雅思托福考试里拿到满分,看到的世界依然是扭曲的。
也不是说你每天花很多时间在看国际新闻,对世界大事了如指掌,就会有正确的国际观。当那一个个地名人名只是存在于新闻报道里的冷冰冰的印刷体,你很难会对他们的幸福和苦难产生感同身受的感动和悲悯。
要认识真实的世界,要建立国际观,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前面说的旅行。
当然不是那种跟着旅行团,每天坐着旅游大巴挨个到景点拍照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
在张苡絃的旅行里,她去了一个又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去的地方——到克罗地亚过圣诞,在夏天的海边和当地人一起什么都不做就是晒太阳晒了三天,那是属于南欧人的无所事事的美好;到芬兰和芬兰人去森林里露营;去了巴勒斯坦的难民营,听他们讲了外人无法承受的故事……
她说,“这些和不同文化交流的经验大大地影响了我,每一个不同国家的人跟我说过的话,都变成了我学习的支点。我过去学习的英文、历史、地理、公民、社会全都有了意义,我的朋友让我的世界地图立体流动了起来……当真的看见这些人,出现在生活中,走进我的生命里,我才发现刻板印象与偏见是如何限制我看世界的眼光。”
没错,真正的旅行,应该是一种交流。
只有在旅行中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交流互动,才能把我们内心的自己和广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交流能够让世界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具体起来,不再是一个个虚幻的概念,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让你对这个世界有感觉的,不再是那些冰冷的建筑和风景,而是你遇见的人。你会开始关心远方那个原本陌生的国家和城市的命运,因为那里生活着你的朋友。
只有通过交流,你才会发现原来世界上不只是我们有自己的观点,原来还有很多人有着截然不一样的想法。而且大多数时候,只有立场的不同,并没有真正的对错,不需要争出你死我活。
意识到这一点,学会了尊重别人的意见,你才不会再动不动就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要求别人无条件地认同自己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你还会发现,原来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之间有不一样的立场和态度,但更多的时候,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会为一样的故事感动和心痛,我们之间的相同,要远远多过不同。
当你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和他们分享了你的喜怒哀乐,你就不会再把世界看成“我们VS他们”的对抗,才不会妖魔化,才不会相信阴谋论。
人和人之间,不光只有立场的差异和观念的对峙,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友好的关系:相视而笑,促膝而谈,牵手而行,拥抱接吻,发生友情,培养爱情。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拼命地鼓吹,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多出去看看,和世界做朋友,对世界保持好奇。
走的路越长,认识的人越多,交流的越多,就越能够走出固有经验、刻板印象和从小接受的教育给你打造的窠臼,走出固定的套路,最后让我们的神经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松弛下来,还原成有血有肉的人。
-李奕潼爸爸部分转载于@假装在纽约公众号
-2016年9月
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级孩子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正常是100-200万字之间),二三年级每年不能低于200万字(正常是200-300万字之间),四五六年级每年不能低于300万字的阅读量(正常是300-500万字之间,有的阅读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达到1000万字以上)。
从理论上讲,0-6岁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看似复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用一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出90%以上:即“阅读能力”。
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
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让孩子在前面走,不妨在后面跟随他。如果他实在需要,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
读一本书,看到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种了一棵树,它长得不好,你不会责备它。你会观察它长得不好的原因。它可能需要肥料,或多些水,或少些阳光。你永远不会责备树,然而你却责备你的孩子。如果我们知道怎么去照顾他,他就会像棵树一样长得很好。责备根本没有用。只须努力去理解。如果你理解了,而且表现出你理解了,你能够爱,情形就会改观。”
让孩子在前面走,不妨在后面跟随他。如果他实在需要,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但大人们通常无法抑制“我知道”“我懂”“我经验过”“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想法。
自我强盛,无法给予孩子安静和独立的空间。应该懂得停止制造噪音和干扰。孩子不是用来玩耍的玩具,也不是用以控制的物体。从他们出生开始,即便幼小需要有人照看,也应被当作独立的生命平等对待。
跟在一个小孩子的后面,观察他,放开他。不是放弃他,无视他。这种分寸的把握,需要内心沉静有觉知的成人才能具备的能力。自心没有好好成长,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支持孩子。在沉静而有觉知的家人身边,孩子会自然习得如何沉静而有觉知地去感受世界。必要的放手和冷淡,是一种高明。
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处理情绪,同样不会妥善处理孩子的情绪。如果父母不知道该如何真实地与自己相处,也不会懂得如何真实地与孩子相处。所以,也无法教会孩子如何真实地与自己相处。
📜✍🏻【激励孩子的神句】📜✍🏻
1我相信你很聪明,你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2.努力改正缺点,你就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3.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
4.如果你能试着喜欢上那些弱项,一定能成功.
5.你只要用心做,这些事根本就难不倒你!
6.你的思维很独特!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7.说错了没关系,我会帮助你![拥抱]
第一、会说谢谢。
文明礼貌从“谢谢”开始,如果脸上带着微笑就更好了,那是最美的表情,没有人会讨厌一个用微笑迎接自己的人,当然,爸爸妈妈要教给孩子发自内心的感谢和微笑,这就需要孩子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友爱朋友、孝顺父母、忠于职守、回馈社会,一定是个有用的人。
第二、会交朋友。
交朋友,可以说是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必然选择,孩子也不例外,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都会找到一两个共享欢乐和痛苦的伙伴。能交到朋友的孩子,性格往往是活泼开朗的,独立自信的。做父母的要教给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技巧,更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自己要交一些“好”朋友,不要交狐朋狗友。
第三、勤快地阅读。
勤,是要有阅读习惯,学会利用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阅读速度,有获得新信息的能力。
第四、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小培养孩子有主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要给孩子发言的机会。一些可以由孩子决定的小事情,不妨交给孩子自己做决定,遇到大事情,也不妨听听孩子的意见,或许他会给你一个惊喜呢。家里开家庭会议时,也要允许孩子发言。对于内向羞涩的孩子,爸爸妈妈也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否则,孩子将来没主见,随波逐流任人摆布,后悔就迟了。
第五、独立思考和自主生活。
这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和职业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
我们做父母的,要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敢于放手让孩子做点事情,从小事做起,穿衣穿鞋到整理房间,自己做作业到规划家庭旅游计划等等。想要孩子将来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竞争力,不被淘汰,爸妈要早早懂得放手。
第六、有责任心。
每一个希望儿女将来有所成就的父母,都要认真跟孩子谈一谈责任心这回事。能承担责任才能干大事,不说大事,即使是生活中的小事,没有责任心也是干不成的。
孩子一旦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就会更加的热爱生活和学习,因为他知道这是责任而不是负担。整理房间是自己的责任,好好学习也是自己的责任。另外,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不打骂孩子,更不能包庇,要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负责任,忘记带作业,就好好听老师批评,打破了邻居的花瓶,就自己想办法补偿,这都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责任。
第七、运动。
无论男孩女孩,我们都提倡让他(她)拥有健康的体魄,多运动,少生病,无论是孩子的学习或者其他因素,都应该为孩子的健康让步。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经常带孩子去运动,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这不仅是为孩子健康着想,更是孩子开阔视野,与人交流的好时机,为孩子一生都有巨大的影响。
第八、爱好。
很多爸爸妈妈往往会忽略给孩子培养一个爱好,但是这非常重要,拥有一个爱好,孩子会感觉人生是有意义的,每天都是值得期待的。就像很多家长喜欢打麻将一样,想想明天还能去打麻将,就觉得今天干活挺有动力的。
当然,我们要帮孩子培养一个健康的爱好,不一定要求他多擅长,只是希望在孩子的生活里,有那么一件事,让孩子觉得做起来很开心,哪怕失落寂寞的时候,也能够抚慰他的心灵。
第九、真诚。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交往关系中,最被人们看重的品质就是真诚。一个真诚的人,总是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友谊和认可。一个真诚的人,最能够打动他人,立足社会。
第十、有环保观念。
教育孩子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保护环境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今天,我们做家长的用行动为孩子剥下一粒种子,明天就能成就孩子的未来。行动起来吧,孩子的命运掌握在你手里。
一、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6句话
1.“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激励会在孩子身上产生神奇效应
2.“别怕,你肯定能行!”——鼓励是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柱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4.“有个女儿真好!”——父亲要多多肯定和赏识儿女
5.“你一定是个人生的强者!”——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
6.“你是个聪明孩子,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鼓励让成绩差的孩子树立信心
&二、使孩子充满自信的7句话
1.“孩子,你仍然很棒。”——积极
2.“孩子,你一点也不笨。”——尊重与信任让孩子变得信心十足
3.“告诉自己:‘我能做到’。”——正确诱导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4.“我很欣赏你在&&方面的才能。”——放大优点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5.“我相信你能找回学习的信心。”——帮助孩子重新确立学习上的自信
6.“你将来会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用语言暗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7.“孩子,我们也去试一试?”——正确引导孩子克服怕生心理&
&&&三、促使孩子学习受优秀的7白话
1.“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让孩子学会制订学习计划
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让孩子学会珍惜每一寸光阴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让孩子学会勤于思考
4.“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奖励你”——引导孩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给孩子学习上的自由
6.“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积极引导贪玩的孩子学习上用功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
&&&四、促进孩子品行高尚的8句话
1.“品德比分数更重要。”——让孩子明白人品比什么都重要
2.“诚实是做人的第一美德。”——高尚的品行
3.“竞争中的公平最可贵。”——让孩子养成公正无私的品格
4.“凡事都要问一问自己的良心。”——教孩子做事一定要讲良心
5.“要学会说一声:谢谢。”——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6.“你知道关心父母,这让我很开心。”——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尊敬父母
7.“我很高兴你有一颗同情心!”——对他人的同情之心
&8.“我希望你是个懂礼貌的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
&五、鼓励孩子自立自强的11句话
&&1.“你想做的事情,由你自己决定。”——对孩子进行自立自主教育
2.“自己去做吧。不要依赖别人。”——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的品性
3.“你可以锻炼一下自己嘛。”——鼓励孩子对自己的事情做出决定
4.“路是自己选的。就要对自己负责。”——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5.“你大胆去锻炼一下不是很好吗?”——积极的勇敢精神
6.“拿出男子汉的勇气,闯过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7.“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吧。”——让孩子学会直面挫折和困境
8.“能够管住自己是你将来成功的保障。”——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
9.“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不要让孩子过度依赖父母
10.“你一定要自己走路去上学。”——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
11.“由你去交钱,好吗?”——从购物中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六、帮助孩子热爱劳动的5句话
1.“劳动能让你更快乐!”——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2.“你多做几次就会了。”——鼓励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3.“第一次,谁都一样。”——让孩子爱上做家务
4.“好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
&5.“你也来尝尝当家的滋味。”——当家做主的责任感&
&&&七、引导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6句话
1.“孩子,做人要坦荡,待人要坦诚。”——让孩子学会坦诚地对待他人
2.“你要学会融入集体中。”——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合作
3.“用你的诚心赢得他人的欢迎。”——帮助孩子扭转不受同学欢迎的局面
4.“不要随便地怀疑别人。”——帮助孩子消除对他人的猜疑心
5.“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和理解。”——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矛盾
&&6.“同学之间要友爱互助。”——帮助孩子消除和同学间的冲突&
&&&八、鼓励孩子平时勇于纠正缺点的12句话
1.“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说谎。”——帮助孩子戒掉说谎的毛病
2.“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莫让孩子妄自尊大
3.“自我约束是对自己负责”——纠正孩子自我放纵的恶习
4.“骂人是一种可耻行为。”——纠正孩子说脏话的毛病
5.“你一定要学会控制你的脾气。”——帮助孩子克服爱发脾气的毛病
6.“你是个懂事的孩子。”——纠正孩子任性的毛病
7.“有耐心才能做好任何事情。”——纠正孩子缺乏耐心的毛病
8.“我们找个锻炼细心的事情做一做。”——改正孩子做事马虎的毛病
9.“凡事都要冷静,不能急躁。”——帮助孩子改变急躁情绪
lO.“游戏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要求孩子远离网络游戏
11.“胆子大些。再大些!”——帮助孩子克服胆怯
12.“偏食会妨害你的成长。”——纠正孩子偏食的毛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9997gh pdf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