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冠兰的贝壳雕刻贝壳 任务怎么做中,第四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读完全文,你对贝壳有哪些了解?

贝壳雕刻_牛城晚报_邢台网
第14版:鉴藏·欣赏
&&&&&&&&&&
&&&&雕刻这门艺术形式,在我国可谓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木雕、石雕、玉雕、竹雕、泥雕、面雕,还有漆雕、牙雕、骨雕、砚雕和瓷雕等。它们都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劳作中积淀下来的艺术形式,是代代相传的结果,可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上述雕刻形式,我国还有贝雕,即在贝壳上进行雕刻。&&&&贝壳的品种极为丰富,大的有簸箕那么大,小的只有米粒一般小,并且色彩丰富,形态繁多,非常适合雕刻。大约在远古时代,原始先祖们就有以贝壳作为装饰品的风俗,在上面刻刻画画是必不可少的,这大概便为贝雕的源流。而在夏商周三代,贝壳被打磨穿孔以后,更是当成钱币来使用,以至于现在的货、币、财、贸、赔、赏、贿、赂等字都是贝字旁;春秋战国时期,贝壳钱币渐渐被青铜铸币所取代,贝壳重新成为装饰品出现在衣服甚至车马上;宋元时期,贝壳装饰技艺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即螺钿技术,它使用贝壳拼成图案进行镶嵌的技术;明清时期,螺钿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贝雕技术也开始走向繁荣,出现了很多贝雕制品。&&&&所以说,贝雕并非单纯指贝壳雕刻,而是多种工艺的汇集,尤其是采集牙雕、木雕、玉雕以及国画等艺术形式之所长,又结合螺钿技艺,形成精美绝伦的贝雕。贝雕的难得之处在于不仅要结合贝壳自身的生长特点,巧妙运用贝壳的颜色和光泽,更是根据贝壳的纹理和形状,采用剪取、打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艺,以浮雕、凹雕、镶嵌等手法入手,形成美轮美奂的贝雕艺术。贝壳的自然之美、雕刻的技艺之美和绘画的构图之美,三者有机协调,使得贝雕美观大方,精致优雅,成为可以媲美其他任何雕刻艺术的工艺品。&&&&笔者收藏有一件清代乾隆时期制作的贝雕摆件,它为河蚌之壳,经打磨抛光后,使用浅浮雕的形式雕刻而成。它长约25.5厘米,高17.8厘米,配有紫檀底座。贝壳的内外两面都有图案,均绘制花鸟,只见山石之上,一只孔雀正在行走,有一只喜鹊在天上飞着,声声鸣叫,满是喜悦;山石近旁,开满雍容华贵的牡丹,枝叶茂盛,花团锦簇,莺歌燕舞,处处风流;在一枝牡丹上,两只黄鹂并立,它们正嗅向芬芳馥郁的牡丹。这件贝雕以形作画的形式较为明显,在河蚌长肉的部位,刻上山石,极为神妙。&&&&摆件背面的图案是天葵花,只见天葵妖娆而生,花朵呈六瓣,朵朵艳丽,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闭成花蕾。上面有许多不规则的凹陷,之前里面镶嵌有玉石,由于年代久远,玉石已经脱落,只好以凹坑的形式存在。不过,这样看起来更有沧桑感,起码,这件贝雕经过三百年时光的浸润仍然如此完好,确实值得为之喝彩。摆件的底座是专门配制的,恰好能使贝壳卡在底座上,底座采用透雕的形式,使得其看起来根须并生,盘旋而上,它托住底座,就像是把珍宝捧在手心里。&&&&贝雕之上,鸟语花香,自然和人工一旦结合,便巧夺天工。随着时间的推移,贝雕这种精妙的艺术形式,终究会容光焕发,重现青春,因为任何有关美的艺术,人们都是无法抗拒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雕刻贝壳 任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