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投诉建议::00-21:00)
您当前位置: &
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导读】下面的小学生数学高效复习方法,希望能够在大家的复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复习是指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复习一般包括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两种。下面的小学生数学高效复习方法,希望能够在大家的复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数学高效复习方法讲解
  复习是指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两种。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系统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 周、月、学期或学年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目的在于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系统复习本质上是对前段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对集中的再加工 的过程。那么在复习中应该怎么样进行复习呢?
  1. 及时复习。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所以小朋友在复习时,必须要注意这个规律,做到及时复习。你们每天从学校回来 都学了一些新东西,您可以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同时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回忆一 遍。如果不及时复习,时间一长你们就忘记了,许多内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好。
  2. 分散复习。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一下子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 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对于小朋友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所以,您不妨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你们就不 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 交叉复习。当你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你们产生厌倦心理。
  4.多种方式复习。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复习效果不好,尤其对于你们更是如此。想想看,我们成人学习英语时,有时是默读,有时大声朗读,有时抄写,不 断变换方式或者结合并用。对于小朋友更要这样。比如复习语文,可以以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不同的方式变换进行。复习数学,就可以看书、记公 式、做练习题(计算题、应用题),而且习题也要注意变化题型。
  5. 灵活应变。您们在复习时,不能只看一会儿书或做几道题就算完事了,而是要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如果发现某一部分的内容自己已经掌握了, 您就可以跳过这一段,复习下面的内容。如果你做了几道这方面的题目仍然出错,就需要您加强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力度。根据复习时间的长短,您也要采用不同的复 习策略:如果时间很宽裕,您就可以从头至尾将书过一遍;如果时间紧迫,再平均分配时间显然不合适,就得重点复习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时只研读平日整理的错题 库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推荐阅读: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过
小数面授课程
小学网络课程
近期热门课程
1主讲老师:孙碧莲 王龙 李江涛
2主讲老师:丁宇 武方超 杨纯
3主讲老师:杨墨 丁宇
4主讲老师:唐文琦 李粟粟 付佳 张家政
5主讲老师:于丹 董香丽
6主讲老师:于丹
7主讲老师:陈彦静
小升初热点资讯
小学最新资讯
课程咨询::00-21:00)
1对1咨询::00-20:00)
投诉建议::00-21:00)
&&&&&&&&&&&&如何指导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方案;象河关回族小学侯玉晓;复习内容;小学阶段所学应用题,根据教材安排分为四部分:简单;应用题部分的复习要求可用8个安来概括:系统整理,;(一)各部分的复习应有所侧重;1、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基本属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2、列方程解应用题应注重与算术解法对比,列方程与;3、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
如何指导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方案
象河关回族小学
小学阶段所学应用题,根据教材安排分为四部分:简单复习应用题、复合复习应用题、列方程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复习要求:
应用题部分的复习要求可用8个安来概括:系统整理,培养提高。 复习建议
(一) 各部分的复习应有所侧重
1、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基本属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应着重复习解题思路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复习时浮躁现象,应注重复合应用题的复习,由复合应用题映射到简单应用题上,既复习了简单应用题,又加深了对复合应用题的理解。
2、列方程解应用题应注重与算术解法对比,列方程与算术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它们的解题思路有所差异,但是它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知识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同时也应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强化基础训练,掌握数量关系。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指加、减、乘、除法的基本应用,比如求两
个数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等。还有速度、时间和路程,单价、数量和总价;工效、时间和总量等。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因此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在复习时我安排一些补充条件的问题和练习,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看到问题立刻想到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两个条件;看到两个条件能迅速想到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在些基础上再出些有肋于训练发散性思维的练习题。如:给出两个条件:甲数是10,乙数是8,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多提出问题。练习时,先要求学生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乙数占甲数的几分之几”等。然后再要求学生提出用两步解答的问题,比如“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甲数给乙数多少两个数相等”“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等。对于常用的数量关系,在复习时可采用给名称要学生编题的练习形式。比如已知单价和总价,编求数量的题目;已知路程和时间,编求速度的题目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可进一步牢固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编题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数学术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只有准确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如“增加、增加到、增加了,提高、提高到、提高了,扩大、缩小等。对这样易混的术语,要区别清楚。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宽解题思路
拓宽解题思路,可以用“三多”的方法来提高复习效率。
一题多问是改变思维定势,变换角度思考的好形式,同一道题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提问题,就能使应用题复习串点成线、串线成片,沟通应用题的纵向、横向联系。比如:一条绳子长10米,第一次剪去全长的,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第一次剪去多少米?第二次剪去多少米?两次共剪去多少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剪去多少米?等等。这样既复习了分数、百分数等知识,让学生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又培养了党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题多解是多思的结果。,同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用多种思路和方法解答,在应用题复习中,一题多解是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有效的练习形式,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开阔解题思路,提高深处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如: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引导这样一道题:食堂原有一堆煤,烧掉的各剩下的数量的比是3U5,已知烧掉270千克,这堆煤共有多少千克?
复习时,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从而不难得到:解法1:从份数的角度思考,烧掉的3份是270千克,则1份是270÷3=90(千克)这堆煤一共是3+5=8(份)所以共有90×8=720(千克)。解法2:把剩下煤的千克数看做“1”烧掉的煤就是剩下的煤的3,可以先求出剩下的煤,再求出一共有多少千克。解法3:把烧掉514
的煤的千克数看作“1”剩下的煤就是烧掉的煤的,可以先求出剩下的煤,再求出一共有多少千克。等,还有其它的方法。可见,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转换思考角度,就可以发展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要十分注重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避免形成思维定势,复习中适时改变学生解题思维角度,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优良品质,既要让学生解顺向题,也要让学生解逆向题,在比较辨别异同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对“分率”与“数量”容易混淆,在复习中,可对比练习。例如:1、某食堂运来吨煤,已经用去吨,还剩多少吨?2、某食堂运来吨煤,已经用去,还剩多少吨?这样对比练习,可便于区分“分率”和“数量”。
像以上“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这“三多”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先好练习题,活用练习题。
(四) 联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复习时,要运用“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编拟复习题。让学生先讨论,再解答。
比如:乘出租车,出租车收费标准是2公里以下(含2公里)收费5元,2公里以上每加1公里收费1.4元。问乘10公里应付多少钱?
像这样联系生活加强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源自于生活。
再比如:在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商场打折出售商品的生活素材,出题人员就会结合这种情况,出一些生活之类的题。如下面的题:书店有一套科技书,原价96元,现按6折出售,买一套可以便宜多少钱?如果买6套,360元够吗?
应用题历来都是数学的压轴戏,如何才能搞好小学毕业生的应用题复习,还需要大家在一起磋商。以上是我对应用题复习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如何指导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89等内容。 
 为了把持好小学数学冲刺的最后一 关, 我结合本学期我所任教的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学谈谈自己针对如何抓好六年级 数学总复习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结合本班实际,制定...  如何指导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_六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教学反思如何指导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 -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方案 象河关回族小学 侯玉晓 复习内容 小...  六年级数学教师如何做好复习工作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大家,下午好! 在这里...但在试题的选取方 面把握好方向,因为选取的试题可能就是我这位初教者的复习...  浅谈怎样搞好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_五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浅谈“如何...针对性强,利于及时辅导,也有利于增强后 进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抓好课堂教学主...  如何做好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的复习工作 摘要: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是对学生六年来数学学习的一个 系统的整理,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明确知识要点、考点,形 成知识...  如何做好六年级数学复习工作 马家塄小学 张锋 为了做好六年级数学复习工作, ...教 学中许多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由于数学知识的纯理论性 和抽象性...  如何搞好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工作_六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如何搞好...因此,教 师应设计灵活而又适度的练习题, 尽量在原有知识上适度延伸, 激起学生...  南大堡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考计划 2015.3 一、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导思 想: 以现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指导数学复习工作, ...欢迎您,[][]
(您的IP:220.177.198.53)
2015年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数学复习计划,首先要分析一下各自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然后再去确定毕业总复习的任务,找出知识点中的复习重点、难点、关键,接着计划好具体提高教学的措施,最后再具体安排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21教育网整理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欢迎大家点击查看!【学情分析】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 我所带的班级尖子生不尖,中等生一般,学困生却有四个,而且是三四十分的,平时的学习都是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复习阶段会怎么样?这是我最担心的,因此我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后20%学生的辅导上面,同时兼顾尖子生的培养。&【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具体提高教学的措施】&& & &1、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 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3、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 4、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能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5、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的复习模式。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2)小组讨论、合作攻关;(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 6、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复习课不同与新授课,复习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如让学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 &7、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小学毕业考试虽不关其择校、就业,然就考试的重视、重要程度而言是小学生平生第一次经历,所以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能有一个沉着、冷静、宽松、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发挥其最佳水平。&& &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教学实际,从5月4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 &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1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二)代数的初步知识(5课时)&& &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2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11课时)&& &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4课时)。&& &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2课时)。&(四)量的计量(3课时)。&& &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五)几何初步知识(7课时)&& &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综合训练(2课时)。&(六)简单的统计(4课时)&& &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综合训练。(2课时)&【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 & & & & & &&& & 3、要抓好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1世纪教育网服务号
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站内优质资源服务中心
21世纪教育网订阅号
扫描或添加21教育网
增长知识,知闻最新教育事
21世纪教育网
下载人数:23970人
下载人数:11069人
下载人数:10900人
下载人数:10083人
下载人数:9737人
下载人数:8957人
下载人数:8668人
下载人数:7878人
下载人数:7622人
下载人数:7487人
下载人数:6749人&&&&&&&&&&&&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1.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除法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两者关系密切,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过一组题目,强调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习。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也是复习的重点,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2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3、4、5题进行了复习。
  此外,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也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含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含稍复杂的)等。教材把它们对照编排,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类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先明确单位“1”,再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方法,总复习的第5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还安排了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练习。
  2. 百分数。
  百分数内容的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紧接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编排,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它们在结构、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百分数的概念没有单独复习,但它是百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进行复习。总复习的第6题是求常见的百分率的问题,通过给出计算公式,既复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及小数的互化,又可复习求烘干率等类似问题。第7题为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习二十七的第13、14、15题安排的是有关百分数的习题,其中第15题涉及国债、纳税、利率等内容的复习。
留学微信公众号
国际游学qq:
国际学校qq:
            
主讲:龙婷
主讲:知良教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