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最低点C.有小球 摆动杆从A到C摆动时,绳子做什么功

题号:4563335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引用次数:129更新时间:16/11/09
如图一根不可伸长绝缘的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带电小球,置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现把细线水平拉直,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最低点B后,小球摆到C点时速度为0,则(&&)A.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最大B.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一直在减少C.小球在B点时的绳子拉力最大D.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提示: 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 3次/天)
【知识点】
相关试题推荐
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经时间t后撤去F1,立即再对它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经时间3t后物体回到出发点,在这一过程中,F1、F2分别对物体做的功W1、W2间的关系是()A.W1∶W2=1∶1B.W1∶W2=2∶3C.W1∶:W2=9∶5D.W1∶W2=9∶7
车手要驾驶一辆汽车飞越宽度为d的河流.在河岸左侧建起如图高为h、倾角为α的斜坡,车手驾车从左侧冲上斜坡并从顶端飞出,接着无碰撞地落在右侧高为H、倾角为θ的斜坡上,顺利完成了飞越.已知h>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汽车可看作质点,忽略车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根据题设条件可以确定()A.汽车在左侧斜坡上加速的时间tB.汽车离开左侧斜坡时的动能EkC.汽车在空中飞行的最大高度HmD.两斜坡的倾角满足α<θ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小球a、b,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从同一高度平抛。小球a、bA.落地时的速度相同B.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C.运动到地面的过程中合外力做功相等D.从运动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相等
暂时无评论暂时无评论
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Q和-Q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移动,则(&&&)A.电场力做正功B.电场力做负功C.电场力不做功D.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取决于q的正负
热门知识点导读: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投影片).(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明(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含义.(2)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比较问题1、问题2与问题3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3,对有能量形式转换的部分不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四、教学说明1.精选例题.,2.教学方法.,教师及时作出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三、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投影片).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归纳总结,说明(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含义.
(2)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实例及其分析.
投影片和实验演示.如图1所示.一根长L的细绳,固定在O点,绳另一端系一条质量为m的小球.起初将小球拉至水平于A点.求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到达最低点C时的速度.
分析及解答:小球从A点到C点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由于绳的拉力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可见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因此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选取小球在最低点C时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出方程:
教师展出投影片后,适当讲述,然后提出问题.
出示投影片和演示实验.在上例中,将小球自水平稍向下移,使细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2所示.求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到达最低点C的速度.
分析及解答:仍照问题1,可得结果
问题3 出示投影片和演示实验.现将问题1中的小球自水平稍向上移,使细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3所示.求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到达最低点C的速度.
分析及解答:仿照问题1和问题2的分析.
小球由A点沿圆弧AC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取小球在最低点C时的重力势能为零.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出方程:
2.提出问题.
比较问题1、问题2与问题3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3的物理过程作细节性分析.起初,小球在A点,绳未拉紧,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B点,绳被拉紧,改做
进一步分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做圆周运动这两个过程,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而不是整个运动过程机械能都守恒,因此原分析解答不合理.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小球从A点的自由下落至刚到B点的过程;
(2)在到达B点时绳被拉紧,这是一个瞬时的改变运动形式的过程;
(3)在B点状态变化后,开始做圆周运动到达C点.
通过进一步讨论,相互启迪,使学生从直觉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上认识到这一点.前后两个过程机械能分别是守恒的,而中间的瞬时变化过程中由于绳被拉紧,vB在沿绳方向的分速度改变为零,即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并不守恒.因此,对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不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做,最后师生共同讨论裁定
教师对问题1、2、3的分析及解答过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出问题.
出示投影片和演示实验.
如图5所示,在一根长为L的轻杆上的B点和末端C各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杆可以在竖直面上绕定点A转动,现将杆拉到水平位置 解法(一):取在C点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在杆转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有:
解法(二):取在B点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在杆转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
故机械能守恒:
由于固定在杆上B、C点的小球做圆周运动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则vB∶vC=rB∶rC=2∶3,
现比较解法(一)与解法(二)可知,两法的结果并不相同.
提出问题:
两个结果不同,问题出现在何处呢?
学生讨论,提出症结所在.教师归纳总结,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应注意研究对象(系统)的选取和定律守恒的的条件.在本例题中出现的问题是,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但是,系统的某一部分(或研究对象)的机械能并不守恒.因而出现了错误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3.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结合前述实例分析、归纳总结出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由哪些物体组成的物体系);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3)分析各个阶段诸力做功情况,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才能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4)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机械能守恒时,其中每个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因为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一定要从整体考虑.
(5)要重视对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明确运动过程中有无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对有能量形式转换的部分不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教学说明
1.精选例题.
作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复习课,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精选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讨性的问题作为实例是十分必要的。 2.教学方法.
注重引导、指导、评价、发展有效结合.
(1)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在错误例题中发现两种结果不同.
(2)针对不同结果,教师启发学生找出问题症结,指导学生共同探求解决方案.
(3)在分析解答过程中,学生运用不同角度处理同一问题,教师及时作出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这一方面是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从思维方法上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提高认识,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考试资料、文档下载、IT计算机、计划方案、教学研究、人文社科、旅游景点、外语学习以及《物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如图所示,小球从a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到d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当小球由a→b→c→d运动过程中(  )
A.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该“系统”指的是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B.小球在c点时的动能最大、小球在d点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C.由c到d点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D.小球从b运动到d的过程中,小球一直做减速运动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A、在b到d的过程中,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该“系统”指的是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故A正确.B、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重力先大于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向下加速,加速度逐渐减小,当重力与弹簧弹力相等时,速度最大,然后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故c点速度最大,d点弹簧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B正确,D错误.C、小球由c到d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故C错误.故选AB.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群小球 摆动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