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成长记录进行成长教育

您的位置:&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访问次数:26
强国之本,在于重教。教育之本,在于育人。  教育的全部活动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本质体现,是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育的本质特征。  为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各自的教育规划纲要。育人为本成为各地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各地党委、政府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对育人为本进行了详细阐释,并根据地方实际,提出了实现这一根本要求的具体措施。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  【案例】  如何改变为了分数和升学率,教师累、学生疲、校园死气沉沉的现象?苏州市近年来打出素质教育“组合拳”:明确规定小学、初中每天结束课堂教学后,用1个小时让学生开展活动;明确规定公办小学、初中学生免试入学,任何学校、任何机构、任何个人不准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民办小学和初中不得采用笔试或变相笔试的方式选拔学生,公办、民办中小学不得举办各种形式的重点班和实验班;明确规定不准组织任何形式的节假日整班补课,严格规范教师有偿家教,同时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水平,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监督机制。在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推动下,学生负担减轻了,校园生机重现了,中高考升学率提高了,百姓满意了,苏州教育初步实现了培育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的教育目标。  【思路和举措】  坚持育人为本,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贯彻落实育人为本这一方针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无一例外地对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重点部署,对其内涵、意义、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度阐释,为未来10年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是教育规划纲要关于素质教育提出的“三个坚持”。  坚持德育为先,就是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加之当今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德育为先显出强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各省、市、自治区均表现出对德育的高度重视。在西藏地区,达赖集团妄图与我争夺青少年、争夺下一代,教育仍然是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重点领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接班人还是培养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掘墓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重大政治原则问题。1月17日,西藏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会上指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西藏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各地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要求。黑龙江省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将德育列为发展任务的第一项,将推进德育工作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其次,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加强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黑龙江优秀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等。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情感体验、道德认知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构建符合国家总体要求、具有黑龙江地域特点、分层递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再其次,创新德育途径方法和工作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知行统一,坚持教育、管理相结合,强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落实《学科德育渗透纲要》,激活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同时,强化德育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德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  坚持能力为重,就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为此,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更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能力上来,着力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这一理念在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中得以体现: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作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点;构建能力培养体系,“十二五”期间,根据学生成长成才阶段性特点,制定浙江省大中小学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规范,指导推进能力培养工作;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把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常态要求,重视基地和载体建设,实施“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开发实践基地,制定每个基地适合不同学生实践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案,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纳入成长记录或计入学分等。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青海省省长骆惠宁指出,青海教育要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藏区跨越发展和玉树灾后重建等重大政策机遇的背景下,缩小与东部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其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便包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1月27日召开的青海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要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进而提高其各项综合能力。”为实现这样的目标,青海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省级有关部门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行“政府负责、部门合作、师生参与、制度保障”的工作体制和“网络完善、设施配套、经费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基本达到国家体育卫生和艺术场馆设施、器材配备标准。全省85%以上的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体质健康要求。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山东省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开始实施基础教育综合试点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并推出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立法与执法工作、大力推进教育家办学、加快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四个配套政策,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的保障措施,以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  【点评】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政治经济发展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对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社会上已基本形成共识, 但其推进仍面临重重困难。教育规划纲要将其作为战略主题提出,是党中央、国务院吹响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号角,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提出的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在各自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中对素质教育的重点部署回应了中央的希望和要求,充分体现出各地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与智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案例】  2月16日是西安市100余万中小学生开学报到的日子。西安市教育局派出了督察组到各区县中小学校进行开学检查,“减负”是检查的重点之一。“寒假没上补习班,也没听说哪里开了补习班。”在阎良区武屯中学,一名刚刚报到完毕的高一女生这样告诉督察组人员。到其他区县了解后,督察组人员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原来,由于2010年年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将西安市列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去年寒假,西安市一些区县教育部门普遍采取了24小时值班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来严查违规开班等现象。开学伊始,西安市正在抓紧调研制定“减负”实施意见,相关学校也将“减负”列为本学期教改任务。  【思路和举措】  坚持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就是要做到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要做到学校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首先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正如黑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教育要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如今,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阻力,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一定要解决好“减负”问题。为此,各省、市、自治区对如何“减负”进行了重点阐述。  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在全国产生极大反响。山东省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建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测、公告及问责制度。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严格控制作业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良好学习习惯。加强考试管理,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取消不必要的统考统练等。浙江省则明确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级政府加强校外教育市场指导,鼓励提供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不加重课业负担的教育产品;坚持规范办学,严格治理各种面向学生课业的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严禁学校举办面向在校学生的各种收费辅导班;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下达高考中考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升学考试成绩、录取率和“状元”进行排名宣传等。安徽省则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健全评估与督导制度三项改革措施,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初步规范各类招生、办班、收费行为,并规范教材管理;到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着力点。各地把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措施来抓。江苏省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精选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中小学按规定开设科学、艺术和实践活动课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推进初中综合课程和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并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空间。职业教育课程注重造就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培养。高校课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形成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实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江苏省还提出,到2020年,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库,基础教育实现学校、学科、内容全覆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分别建成一大批网络课程。与此同时,山东、甘肃等省也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各省在未来10年,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出了具有地方特点的纲领性指导意见。  【点评】  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会做人做事,让他们长大成人后,具备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社会和每个家庭希望实现的目标,是育人为本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学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具体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普通中小学要着力解决好教学内容方法单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切实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就业导向,突出技能培训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同时针对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不同要求,分类指导、各有侧重、协调推进。开展以上工作,各地的共识是,最为核心且亟待解决的难题为进行观念更新、切实实施“减负”,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只要以此为抓手进行改革,必将推动教育工作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案例】  温州市实验小学学生林漓尽致是个早慧的孩子,两岁时会背乘法表,三年级就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四年级通过了计算机三级的上机考试。此外,他在数学与英语上也表现出超出同龄孩子的天赋。为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校长白莉莉亲自找到了林漓尽致的家长,建议这个孩子跳级,并与家长共同制定了“林漓尽致教育计划”,还为他设计了专门的“课程套餐”。林漓尽致的家长为此给学校寄去了感谢信,信中写道,感谢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教育。  【思路和举措】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江苏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空间。完善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学生升学推荐办法。提倡名师引领,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探索高中、高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建立拔尖学生特殊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按照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原则,每年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还要保证对每一个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进行科学设定。黑龙江省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了学前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深化幼教课程改革,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管理和评估,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怎样保障教育工作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各省、市、自治区均将此视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去年12月6日召开的安徽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抓住教育评价这个“牛鼻子”。切实改变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更具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论英雄的教育政绩观,构建更加灵活、多元、开放的教育评价制度。江苏省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关注拔尖人才个性特征,促使更多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科学制订学校和教师工作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发挥教育督导评估作用,建立科学、公正、权威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评估体系和督导公告制度。同时,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安徽省、湖北省、海南省、重庆市、云南省部分市州、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纷纷提出要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以推进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  吉林省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吉林省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实施考试改革。组建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完善教育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此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十分关键。正如陕西省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所指出,要重视和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倡导教育家办学,让真正懂教育,具备事业心、责任感的人来办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打造一支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教师队伍。  【点评】  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教育者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观和选人、用人制度,大力推动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使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合力,创造出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只要各级政府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履行好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神圣使命,便一定会收获教育改革实效,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新版校训通客户端【即将上线】,尽请期待!!||||||||||||||||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正文
顾明远:让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我提倡“活动教育”
  编者按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智者和思考者。针对时代教育热点难点,他们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特的解决之道。
  本版开辟“我的教育主张”栏目,记录这个时代里那些怀抱赤子之心的人们,以自己毕生心血,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出的教育思想,以期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思想支撑。这些思想也许已成流派,也许正在凝聚共识,无论如何,它们泛着智慧的光泽,带着时代的教育体温,值得我们珍惜、玩味、借鉴。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是在师生相互活动中进行的。过去许多教育家都提倡过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倡让儿童通过实践活动和接触实际事物获得知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倡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让每个儿童参加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在劳动中学习。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要摆脱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则把杜威的话倒过来,即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提倡“生活教育”,更强调学生要以社会和生活为学习对象,并在生活中学习。陈鹤琴则提出“活教育”,批判旧教育为死教育,脱离儿童的实际;主张儿童教育的发展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反对“书本中心”,主张儿童面对大自然、大社会去获取知识。他们都是主张儿童要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习。
  我提倡的“活动教育”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有稍许不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指儿童的学习对象、内容和方法,即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我提倡的活动教育是指儿童成长的过程,主张儿童成长在活动中。这里的活动既指学校课堂上的活动,也指在家庭中的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总之,是指儿童参与的一切活动。儿童(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是指儿童是依靠自己的活动成长的,外在的一切教育影响都是儿童成长的条件,而成长的决定因素是儿童自己的活动、自己的体验。
  活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活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它的哲学基础就是实践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人的知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在主客体二者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教育过程也是一种认识过程,其与一般认识过程不同的地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认识过程。但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也就是说,学生要成为认识的主体,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真正认识。所以,学生是主体,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即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体悟人生、养成良好品德。
  活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是,儿童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记忆和思维活动,从现象到概念,从表面到本质,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儿童发展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运用的器官越多,感知事物的能力越强。儿童呱呱坠地,不是通过书本和父母的说教学习的,而是用眼神与父母交流,用肢体向父母学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岁至7岁)、具体运算阶段(约7岁至12岁)、形式运算阶段(约11、12岁以后)。直到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才开始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使用命题逻辑、将形式与内容完全分离等。就是在这个阶段,儿童认识事物也还是要以实践为基础,没有实践经验为基础,很难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尤其是儿童的情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只有在实践中体验和发展。所以,活动是儿童成长的动力。
  活动教育的教育学基础是学生主体论。教育过程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通常主要指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师教的对象,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只有教师和内容,没有学生,形成不了教育过程;只有学生和内容,学生学习内容,没有教师参与,那只能说是自学,不是教育过程。必须三者统一才能形成教育过程或教学过程。
  但是三者的关系如何定位?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流派。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权威,一切都要听教师的。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首先,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力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参与和努力。其次,即使是知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更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再其次,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简单的容器。学生即使坐在教室里听课,如果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没有动脑筋思考老师讲的内容,那么他就没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也就获取不到知识。知识、能力、价值观是学生主观能动地参与教育过程中才能获得的。参与就是活动,所以,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活动教育的宗旨
  活动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成长。活动教育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智慧、能力和技巧,体悟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品质和完善的人格。
  活动教育中的活动,包括学校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和社会上的各种活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所谓参与,就是让学生积极思维,融入教学过程。现在课程改革提倡学生探究式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倡发现法,都是让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过程。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提倡“讲讲、读读、议议”、“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等,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但不要误解,学生活动并非指学生的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些课堂搞得很热闹,学生讨论得热烈,甚至又唱又跳,但据我观察,总有少数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似乎是一位旁观者,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
  也不要误解,讲解课就没有学生的活动。如果老师的精辟讲解能够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就是一堂好课。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学生只有在积极思维活动中才能获取知识和能力,才能把知识内化为智慧。为什么现在大家反对“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就是因为大家怀疑,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能真正“静静地”听吗?能否跟随着老师的讲而积极思维?而且老师讲的都是结论性的意见,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缺乏学生思考的过程。为什么大家批判应试教育?就是因为应试教育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机械地做题,学生似乎也是在活动,但缺乏积极的思维活动,因而阻碍着学生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自由成长。
  国外学校很少布置机械练习的作业,往往是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查资料,完成一个需要通过思维活动的作业。一位美国华裔学生写了一本《我在美国上中学》,书中介绍高一历史课的作业:这一学期讲1845年至1945年的世界史,布置的作业是历史文化组合,包含十个内容:历史事件表、历史人物专访、对历史人物的讣告、对历史人物的颂文、历史电影评论、一本书的书评、史评、一幅历史画的画评、假如历史可以假设、献辞。作业的封面设计有两个要求:一是采用对美国历史的艺术表达形式,二是镶嵌历史名人的名言。这个作业两个月完成。那位学生选择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方战场,访问的历史人物是陈纳德,给宋庆龄写颂文和讣告。我觉得,这就是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生动案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自己梳理了1845年至1945世界历史事实,而且学会了查阅资料、评论作品、撰写文章,可以说学习了史学研究的方法。
  道德教育尤其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质,体验人生。道德教育的知、信、情、意、行,关键是行。道德知识是需要的,但知道了还要形成信念。如果教师讲的大道理与实际生活不一致,就会破坏学生的信念,效果适得其反。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把道德信念化为行动,也就是要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学生只有在行动中,也即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能形成信念,情感和意志更是要在行动中养成。我们反对道德教育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就是因为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脱离实际,形成不了道德信念和实际行动。我国南宋理学家朱熹主张“慎独”,就是在没有人监督下也能践行自己的道德信念,不是为了害怕惩罚,也不是为了获得奖赏,而是自觉地遵守道德规则,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这在活动中才能养成。
  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是教育改革方向
  教育中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把选择权交给学生,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成长。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活动的环境,组织学生积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自己的责任,培养起责任感;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沟通与合作,养成各种社会品质。中国洛阳市实验小学开展“体验教育实验”,提出“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快乐成长”。我觉得这项教育实验很有意义,要让孩子们体验,就要让孩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北京十一学校近些年来开展课程走班制和学生自主活动的改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课程;组织各种社团,开办“银行”、广告公司、咖啡馆、书店、艺术团;自己导演戏剧、组织运动会。活动丰富多彩,学校生机勃勃,学生在自我活动中不仅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幸福,而且得到各种能力和品格的锻炼。事实证明,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当然,学生的活动不是学生自发的,需要有教师来引导、指导和帮助。学校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日本小学和初中设有“特别活动”课程。日本《学习指导纲要》中规定,特别活动的教育目的是通过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智、德、体和谐发展的教育,发展个性特点并培养作为集体一员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协作精神。各年级每学年35学时至70学时,内容包括班级活动、文体活动、参观远足等。我参观过神户吉住小学,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到附近远足,春秋两次,在野外住一天,学生自己搭帐篷、自己做饭;三四年级到外地奈良远足,住两天,自己集合,没有家长送行;五六年级叫做“修学旅行”,最远到北海道,要住三天,在那里参观访问,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这两年,一本美国教育著作《第56号教室奇迹》在我国走红。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洛杉矶霍伯特小学五年级的教师。小学所在小区的居民多出于非洲移民,九成学生家庭贫困,社区环境恶劣。但雷夫班里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验(AST)前5%。他创造的阅读、数学、艺术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所以他被授予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我认为,他最重要的经验无非两条:一是信任学生,学生也信任他,认为在他身边有安全感;二是组织学生活动,学生一进他的教室,他首先组织学生排演莎士比亚戏剧,每名学生扮演一个角色。学生都有表演的欲望,总想把角色演好,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等。在他的教育下,第56号教室出去的学生都获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可见活动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也是要让孩子活动,要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由习惯而转化为观念、信念。什么叫习惯?《教育大辞典》中,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若受到破坏,会产生不愉快感”。习惯不容易改变,好的习惯不容易改变,坏的习惯也不容易改变。因此要从小在活动中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例如,一旦养成了节俭的习惯,长大了他见到浪费现象就会感到不愉快。孩子长大一些,要引导孩子参与家庭的管理,如生活的安排、家庭的布置、家庭每月的收支等,让他们逐渐体悟到父母工作的艰辛,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责任,学习“当家”的本领。为什么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就因为穷苦人家较早地让孩子参加家务活动。现在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书本知识,不让孩子参加家务活动,其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学校是学龄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但不能把学生关在校园内、课堂中,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并在活动中体验人生,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与合作。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讲到的,要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总之,学校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在复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这就是我主张的活动教育。
  (顾明远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资深教授)
  《中国教育报》日第4版
】【】【】【】【】【】
{ 编辑:李烨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成长教育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