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哪些的结论有哪些

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光芒的五封书信_――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主要观点与简析
热搜词: &&&&&&
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光芒的五封书信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主要观点与简析
  01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研究社会历史的指南和科学方法  “无论如何,对德国的许多青年作家来说,‘唯物主义的’这个词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 ――《致康拉德·施米特》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恩格斯批判“青年派”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当成标签到处乱贴并把其简单化、庸俗化的错误,进而指出唯物史观是进行社会历史研究工作的指南和科学方法。
  02历史进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是交互作用的结果
  “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忘掉这种联系,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向前发展。” ――《致约瑟夫·布洛赫》―22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恩格斯针对布洛赫提出的问题,对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历史进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他的这种科学概括,既同那种否定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反作用的机械论划清了界限,又同那种否定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的唯心论以及把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作用等同起来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03关于合力论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象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致约瑟夫·布洛赫》―22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恩格斯指出了个人意志在社会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和规律,提出了“合力”思想,这种思想反对夸大个人意志的作用的历史唯心论,又反对了否认个人意志作用的错误观点。
  04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发展有反作用
  “总的说来,经济运动会替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造成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 ――《致康拉德·施米特》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在恩格斯看来,上层建筑是受经济决定的,可是,一旦产生,就会相对地独立起来,循着自己的方向行进,按着它本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国家这个上层建筑因素同经济的关系也正是这样。
  “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致康拉德·施米特》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恩格斯提出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三种反作用。一是比较快,二是造成崩溃,三是阻碍。第三种情况最终还是要以第一种或第二种的形式最终解决。
  05意识形态有独立性,但受经济发展的制约  “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行动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因此,他想象出虚假的或表面的动力。因为这是思维过程,所以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从纯粹的思维中――不是从他自己的思维中,就是从他的先辈的思维中得出的。他和纯粹的思维材料打交道,他直率地认为这种材料是由思维产生的,而不去研究任何其他的、比较疏远的、不从属于思维的根源。而且这在他看来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人的行动既然都是通过思维进行的,最终似乎都是以思维为基础的了。” ――《致弗兰茨·梅林》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从恩格斯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基础来说,是有相对独立性的,这首先表现在它是思想家们的有意识活动的产物;但是却不应由此而认为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人们主观意志自由创造的产物。相反地,任何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们的根源都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这说明既要承认意识形态有相对独立性,又要肯定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与此有关的还有思想家的一个荒谬观念,这就是:因为我们否认在历史上起作用的各种思想领域有独立的历史发展,所以我们也否认它们对历史有任何影响。这是由于把原因和结果刻板地、非辩证地看做永恒对立的两极,完全忽略了相互作用。这些先生常常故意忘却,当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的时候,它也能够对周围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 ――《致弗兰茨·梅林》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存在着因果的关系。但是,作为经济发展的结果的意识形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过来对于产生它的经济因素发生作用,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所以,不能把原因和结果刻板地、非辩证地看作永恒对立的两极,而要把它们看作是可以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
  06作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的含义  “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说的。因此,这里面也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这种技术装备,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力才继续保存下来),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致瓦·博尔吉乌斯》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经济关系的几个方面的内容不是平行的,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的因素又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其他因素,如地理基础、旧经济残余等,虽然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过程,但不能起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作用。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末科学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针对博尔吉乌斯片面强调技术依赖科学发展的观点,恩格斯指出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而且着重阐明了科学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07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
  “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局限的社会内来创造这个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着的,因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透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或好或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末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 ――《致瓦·博尔吉乌斯》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范畴,运用于社会历史,科学地说明了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同时指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趋势,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只能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历史上曾出现各种杰出人物,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但个人作用再大,也不是一种决定作用,而只能是一种促进或延缓历史发展的作用。所以,它对历史的必然性来说,仍然是一种偶然现象。对历史发展起支配作用的,还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性和表面的偶然性都是如此。我们所研究的领域愈是远离经济领域,愈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思想领域,我们在它的发展中看到的偶然性就愈多,它的曲线就愈是曲折。如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觉,研究的时期愈长,研究的范围愈广,这个轴线就愈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愈是跟后者平行而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这段话里讲了两条轴线:一是贯穿在意识形态曲折发展中的轴线;一是贯穿在经济发展中的轴线。这两条轴线之所以会平行,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反映。恩格斯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说明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说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相互关系,偶然性的背后是必然性。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史唯物主义在“两个决议”中的运用研究--《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在“两个决议”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包含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先后形成的“两个决议”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运用的实践成果和理论结晶。论文立足于“两个决议”,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国化的艰难历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现实中,人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地、历史地对待实际问题,尽可能地接近事物真相,还原事物本来面貌。实践中,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才能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公正客观,与时俱进;只有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和本真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建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成就。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两个决议”(即《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核心内容。
第二部分,分析了“两个决议”如何贯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分别阐释了共识、求是、宏观、求真、民主、旗帜和总结等原则的内涵。
第三部分,探析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两个决议”中的运用。系统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两个决议”中的具体运用。这是论文的重点所在。
第四部分,分析了“两个决议”对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两个决议”怎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思想和历史经验教训进行评价、处理、认定和总结的;探析对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的原因,寻求对重大历史问题处理的方法和路径。
第五部分,考察了“两个决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启示。强化历史唯物主义意识,破除历史唯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诟病,以推进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建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B03【目录】:
摘要4-5Abstract5-7目录7-9导言9-17 (一)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9-11 (二) 研究综述11-15 (三)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15-17一、 “两个决议”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内容17-23 (一) “两个决议”形成的历史背景17-19 (二) “两个决议”的形成过程19-21 (三) “两个决议”的核心内容21-23二、 “两个决议”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23-29 (一) 从大局出发,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共识原则23-24 (二) 从历史出发,宜粗不宜细的宏观原则24-25 (三) 从立场出发,确立思想路线的旗帜原则25-26 (四) 从启示出发,善待经验教训的总结原则26-29三、 历史唯物主义在“两个决议”中的具体运用29-47 (一)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在“两个决议”中的体现29-30 (二)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两个决议”中的运用30-35 (三)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两个决议”中的贯彻35-44 (四)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在“两个决议”中的运用44-47四、 “两个决议”对重大历史问题形成的基本结论47-64 (一)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47-50 (二) 对历史事件的处理50-55 (三) 对历史思想的认识55-57 (四) 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57-58 (五) 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探索58-64五、 “两个决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启示64-70 (一)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64-66 (二)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66-68 (三)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形而上学68-70结语70-71参考文献71-7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74-75致谢75-7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建军;;[J];北京党史;2007年01期
陈群,孙东升;[J];党的文献;2001年05期
陈东林;[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4期
汪云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05期
宋凤英;;[J];北京党史;2011年04期
王建军;;[J];党史博览;2010年08期
武志军;;[J];宁夏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彭承福,李重华;[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亚东;[J];历史教学;1999年06期
吴成玲;;[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温纯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温纯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韩晓青;;[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胡晓;;[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罗玉明;董丽霞;;[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尚长风;储著武;;[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李宗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孙显元;;[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林家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杭国芳;[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丰;;[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孙肖远;;[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杨峻岭;;[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秦宣;;[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李涛;张德友;;[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马文静;;[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刁其武;;[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李正华;;[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成瑞;尚长风;;[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唐伟;;[A];旗帜飘扬——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人物研究论文选[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慧勇;[D];南开大学;2010年
陈红娟;[D];南开大学;2010年
陈爱萍;[D];南开大学;2010年
丁玉海;[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蔺淑英;[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韩奇;[D];吉林大学;2011年
吴旭平;[D];吉林大学;2011年
史清竹;[D];吉林大学;2011年
周玉芝;[D];吉林大学;2011年
赵异;[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艳艳;[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周珊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刘百爽;[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魏小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辛鑫;[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陈怀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郭亚超;[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陈达;[D];湘潭大学;2010年
张君君;[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陈珊珊;[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中原;;[J];百年潮;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向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03期
张曙光;;[J];哲学研究;2008年04期
边立新;;[J];理论视野;2010年08期
王金福;冯建华;;[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路印林;;[J];哲学动态;1987年10期
于立东;;[J];创新;2008年06期
陈荣富;;[J];学术月刊;1982年02期
丁克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彭代雄;[J];求是学刊;1988年06期
陈芬;[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傅筑夫;;[A];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83年
李国祥;;[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陈志尚;;[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昝瑞礼;;[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汤文曙;;[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曹光章;;[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邱为铎;;[A];全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徐晓风;;[A];新境界·新成果——黑龙江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黄楠森;;[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钱广荣;[N];协商新报;2009年
李抒望;[N];辽宁日报;2007年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钱广荣;[N];光明日报;2009年
;[N];人民日报;2003年
赵锋;[N];人民日报;2000年
张海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N];光明日报;2003年
刘福森;[N];光明日报;2007年
邹万银;[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张雯雯;[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苑;[D];吉林大学;2013年
贾轶;[D];河南大学;2010年
孙大鹏;[D];复旦大学;2003年
罗秋立;[D];复旦大学;2005年
吴苑华;[D];苏州大学;2004年
杜宪升;[D];复旦大学;2010年
王天民;[D];吉林大学;2003年
孔扬;[D];吉林大学;2011年
孙善春;[D];浙江大学;2007年
曲红梅;[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风云;[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郑霖;[D];苏州大学;2007年
王桂青;[D];山西大学;2008年
孙秀明;[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吴玉强;[D];河南大学;2005年
程小强;[D];华侨大学;2007年
秦荣;[D];吉林大学;2010年
袁金霞;[D];安徽大学;2004年
刘春田;[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5年
郝欢;[D];兰州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历史唯物主义-罗默.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714|回复: 1
历史唯物主义——无法自圆其说的思想体系,揭露其荒谬和错误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9 积分
lespleen/ B* `& I- F, _- Z&&j
16:03:00贴于% X8 X6 a% ]; c&&g/ u
天涯论坛 & 关天茶舍
* \$ d4 j: T5 F' g
4 L; R9 O8 L" V5 |% Q- n+ s9 ~
2 d& D5 k) P2 R&&s
. U&&\0 ?&&?: I8 u" }
  本文献给被《思想》毒害的中学生,被《马哲》折磨的并为之深恶痛绝的大学生,给我们的青春、历史、文化一个交代。本文假定大家对马哲有一定的了解。对马哲的基本观点不再详细介绍,只做最简单的逻辑推演,以表明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并非是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思想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按其说法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其观点很多,但是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2 a# n- T/ y" M
! J) ^( A6 g6 y" C7 K5 X* Q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W7 H' i# R# |# \4 q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Y- c" V: G1 q* E' z8 G
  (二)阶级斗争/ f' E8 g' [. j1 J9 j2 ^
  4、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B; Z5 }4 Z. h
  (三)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6、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四)社会形态的五阶段论& l" F) h* a: Y* {7 H# M8 c&&q
  7、人类社会大体上可划分为5个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 n: }4 n8 F- v/ _
  下面,我将支出这些观点是互相冲突的,是不能在一个思想体系中共存的。否则将会导致一系列让人崩溃的混乱和荒谬的解释。
4 u# K. ?, ^" J7 K* H5 w: `
& T; n8 N* E' l9 k, S+ t% Q
1 [! s. ^+ b* S/ W
  1、如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么生产力总是发展的( r. W. L5 @) u2 p0 K+ f
" j2 v1 |" w5 }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矛盾,这即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要系适应生产力。一定的合适的生产关系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变革促使生产关系转变,以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社会在曲折中前进。7 F, T# j6 h2 t
: N4 y. W* t8 y6 E- Z' y3 n6 ^
  这样的解释看似很符合历史的发展,但是如果仔细思考,大家会发现,问题就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按照这种说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是矛盾着的,不管是适应还是不适应,而生产力总是向前发展的,否则就不会有导致调整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这就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无关,另有因素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 J' T" n: T1 s4 o
0 `1 ?&&?1 ]- J7 [4 |+ c0 K9 j3 [1 P
  如果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无关,那么即使生产关系不调整,也不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那么无论何种社会形态,生产力都能获得同样的发展。就是说,即使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也有可能和今天一样发达。这就意味着,生产力不能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至少是不一定能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那么生产关系的变革并非由生产力导致。
  会有人辩护说: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因为虽然在奴隶制下,生产力也可能发展,但是封建制度下,生产力发展更快,所以封建制度比奴隶制度更高一级。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根据上述推理,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某些时候,采用奴隶制的社会其生产力要要比采取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的生产力更发达,采用资本主义的地区其生产力比社会主义的地区更发达,这时候又如何判断哪些制度和社会形态更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5 l6 C+ c9 S" J0 z( c, A4 q8 `
  另一方面,如果承认生产力有可能停滞,承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则阻碍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究竟是适应生产力还是不适应生产力?$ {, L7 A7 |+ r7 J! S
  ——如果某生产关系甲成功的阻碍了生产力乙的发展,那么生产力乙就是落后的;
  ——进而落后的生产关系甲是适合落后的生产力乙的;1 b% A) K1 r&&g# C5 o
  ——如果落后的生产关系甲是适合落后的生产力乙的,那么生产关系甲将促进生产力乙的发展。) P! W4 z2 d- Z3 L- F6 {- S
  ——那么生产力乙不是落后的
. V& t8 F4 V4 x$ u5 [1 N% ~
  某种生产关系可以阻碍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生产关系既是、又不是落后的。——这就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中得到的结论。这样的结论让我想起了伽利略的落体实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绑在大球上的小球究竟是能加速亦或是减缓大球的下坠呢?然而我确信这样的结论是违反形式逻辑的,至于是否符合辩证逻辑,请各位辩证法大师来解说! ( P&&p! L$ B1 u* }&&x- p
  而且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形态的描述,恰恰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基本不受生产关系的约束:
  “历史唯物主义以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生产力规定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J&&X( i6 w+ F/ e+ {5 b/ A
' p# D" t% i' {9 g9 o&&@
1 y2 u" P+ Q6 |& A0 U
  2、如果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那么社会革命将不可能
  很显然,如果生产关系成功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生产力停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达到平衡点,再也没有变革的动力和源泉,这意味着社会变革是不可能的,那么人类社会就不必然经历5个阶段。实际上这点很容易找到事例:非洲和美洲的原始部落也发展了数千年,却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活化石”。这些社会中,无疑生产关系是适应其生产力的,然而其生产力一直停滞,社会形态也没有发展,这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无法解释的。
/ V9 I% o9 ~" L&&`
; G2 [1 x: x( a& x3 [% n* [
  3、如果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则人民群众不能决定自身命运+ w7 I* B1 w7 R. z) h0 i0 c- V
  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为什么最受伤的总是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为什么劳动人民总是处在被剥削的地位,不是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吗?阶级斗争推动推动社会的发展吗?在人类漫长的5000多年的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经过阶级斗争和辛勤劳动,却总是把自己置于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这不是很荒谬吗?因为如果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成立,那么除了劳动人民及无产阶级愚蠢和自私之外,不能有其他解释。而如果这样的解释成立,反而说明了统治阶级是进步和公正的——这就走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反面。8 r' {/ a$ u% Z7 ^
0 }3 r. p/ c+ a2 p4 k
  有人辩护说:有产阶级正是依靠对无产阶级,而导致财富积累,社会发展的,所以到了一定的社会阶段,财富积累够了,社会发展了,无产阶级就彻底解放了。这样的意思无异就是说,无产阶级被剥削是活该。为了社会发展,他们只能牺牲几十代人的幸福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就是被剥削,做苦力,为统治阶级当牛做马。为了幸福,他们一次次的通过阶级斗争,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获得生产资料,变成统治自己的阶级;直到有一天的某次斗争中,所有无产阶级都获得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公有了,社会主义来临了。——这就是说,即使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也无法改变历史规律,无法和生产力规律对抗,只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工具,根本不能决定其自身的命运。
6 f) y6 g" \! {
$ f* r2 }0 a, w" l# X
  4、如果阶级斗争起作用,那必然是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人民群众无法摆脱被剥削被统治的宿命; ?8 B, s8 r5 B' d
  一般以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来划分阶级,掌握生产资料一方称为统治阶级——如奴隶主、地主、资本家,另一方为被统治阶级——如奴隶、农民、工人,同时社会上还存在其他的阶级。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主要是指占主流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比如在奴隶社会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在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 n) O4 [$ K, [' z/ L2 V$ N& N8 j, Q5 N
  首先,使社会形态发生转变的,却不是占主流的阶级斗争。而是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换句话说,是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促使社会形态转变,导致历史发展。
&&x/ G- W% @4 A& X&&{& M* A
  再来看看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人民群众,当然包含被统治阶级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因生产力局限,历史上被统治阶级(工人阶级暂时除外)发展不出新的社会形态。由此可以推论奴隶打倒旧奴隶主后,建立的依然是奴隶制度;农民打倒旧地主后,依然建立的是封建制度;只是剥削压迫程度不至于妨碍于生产的发展。那么这样问题就来了,按照唯物史观抓主流抓重点的方法论,排除少数那些特别&有理想的&起义者。被统治阶级揭竿而起取代原有的统治者,其实不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而是自己坐上统治者的宝座,去压迫剥削统治者。那么所谓起义者,其实也只是统治者而已,只是还在争取政权;而起义者其实也是剥削阶级而已,只不过还在抢夺用于剥削的生产资料。那么实际上大多数起义,也只是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被剥削阶级只不过是自相残杀的炮灰,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蠢货而已。
+ `- R% @8 X. u( `# }0 M6 X& ^
: R' O8 k. x& f
  可以看出,实际上,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斗争论中,无论是改变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社会形态内部的阶级斗争,其实都是剥削阶级的斗争,而被剥削阶级只是充当剥削阶级的打手帮凶,自相残杀的炮灰。人民群众无法摆脱被剥削被统治的宿命.+ |0 q( A" v2 z/ a7 F& q
  5、如果阶级斗争使社会发展,那么剥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就不得不承认在阶级社会中,无产阶级只能通过掌握生产资料,蜕变成统治阶级,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结论必然是——实际上有产阶级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保证,统治阶级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一定的剥削和压迫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h, w/ Y# k" m1 B% W$ r
7 Q; v7 a( l2 L# l6 z) [
0 b7 q1 J2 t( S% w: k
  有人会辩护说,因为受历史局限性,阶级社会中的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后,就获得了财产,变成有了产阶级,转而变成了有产阶级的代表,开始维护起有产阶级的利益,正因为这样,当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才消灭了阶级对立和剥削的根源。——这样,就相当于承认了剥削阶级的统治是有利于,至少是不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的,剥削和压迫是有利于,至少是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 j( }& N4 @9 }
  6、那么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前,消灭阶级只能阻碍社会的发展' f3 z% t- x! `# G9 B
  基于以上阶级剥削和压迫的作用,剥削和压迫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因为阶级矛盾源于生产资料私人制所产生的剥削和压迫,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旦消灭了剥削,则消灭了阶级斗争,则社会发展停滞。因而对历史发展而言,剥削压迫是有益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发展的。
! }# P: ]) J! ?8 O. y
. F) N" b: {0 y, s
  7、那么阶级斗争毫无意义
  综上,阶级斗争毫无意义,因为生产力要么必然发展,社会必然变革,阶级斗争是白费力气,只会让剥削阶级上台;要么生产关系成功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停止,阶级斗争徒劳无功。那么完全可以不需要阶级斗争,只要想办法积极发展生产就行。5 b$ r2 G9 W: [% H/ m0 c5 K
  8、那么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前,鼓吹社会主义只是欺骗人民群众0 P. [* u, a4 X" d8 ]7 T8 j! E, O
  这是必然的结论,根据上面的分析,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前,任何革命只是在人群中重新分配生产资料,建立有产阶级统治的剥削社会,无论以什么样的名义和口号,因为这最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9 w&&^- H/ Z8 L2 ]2 y
+ n7 V; H5 c* u5 ~( C
  9、未必能实现的共产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对此却没有充分的论证和说明。为何一个生产力高度发的的社会,必然是生产资料公有的?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资料公有,仅仅意味着没有剥削,但是不能得出这个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论的。
: A0 v2 c0 q1 R% A. f0 }&&X
  没有剥削是否意味着生产力高度发达呢?或者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两者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阶级社会,剥削制度至少是不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而我们上面的论证表明,剥削甚至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既然如此,就不能认为高度发的生产力的社会没有剥削。
+ I) T! b: h9 `7 s
  也就不能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最终会消灭剥削,因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才是人类社会的手段和目的,并不是消灭剥削,而剥削却不妨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当然也就没有理由认为,即使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后,工人推翻资产阶级后会建立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因为这和可能导致生产力停滞,而这样的假设并没有违背历史唯物主义。
&&z# o' ]0 ?' I* G, |# B
  所以理所当然的是共产主义并非人类发展的必然,充其量仅仅是一种可能的选择。这就表明,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论断不能成立。
0 Z* O/ |2 D7 }6 a
  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及社会的论证,主要是由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完成的,稍后将论证,产品极大丰富是不可靠的假设,而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共产主义是无法避免剥削的。
. L* C& A+ V! Q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9 积分
作者:foreverfly111 时间: 02:07:26&&对此文的讨论:
  个人马哲看的不多,就看了共产党宣言和部分资本家,因为考研又看了一些。文章看了一节,就看的这一节,我进行我角度上的解释也好反驳也好吧。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这一段 这样的解释看似很符合历史的发展,但是如果仔细思考,大家会发现,问题就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按照这种说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是矛盾着的,不管是适应还是不适应,而生产力总是向前发展的,否则就不会有导致调整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这就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无关,另有因素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如果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无关,那么即使生产关系不调整,也不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那么无论何种社会形态,生产力都能获得同样的发展。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必然出现矛盾,不能推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无关性。马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宏观的,站在整个历史上的。微观上说生产关系其实也不能完全由生产力决定,比如大跃进时期的中国。
. e- o, Q! F5 G, Q1 n5 R
  但是宏观上看,生产力确实决定了生产形式。我理解说他们矛盾是这样的意思,(马哲没有预见到他出现对宏观历史中微观的影响,就好比预言自己影响预言一样,他是站在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去理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改革或革命,建立新与该生产力适应的生产关系。在这一瞬间,我们可以认为是没有矛盾的,但是这个是个时间点,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在现实中也是不存在的(一个时间点不能表示存在()。之后,生产力发现,一但生产力有一点提高(现在历史的角度看,提高是线性的,就是说无时无刻不在提高),生产关系就制约了其发展。(这个制约是相对而言的,对与之前的生产关系而言,它是促进的)。
8 a3 M+ R! l- V7 g3 g&&A
由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存在矛盾,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矛盾将会激化。最后改革和革命改变生产关系。$ K$ m# K0 F& Q# a' q
5 i& k& X8 ]9 P" m6 _" s' \7 |. ]
  然后,楼主就出现了一个逻辑混淆的地方。(个人认为,生产力的提高,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到利用物质到唯物主义思想出现发现的结果)也就是说,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没有关系,这个我是认同的。但是,并不能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没有关系了。我们假设一个和生产力没有矛盾的生产关系存在,那么,现有的生产关系与之对比,无时无刻不制约生产力的提高
  然后,后面一句,“有可能采用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可以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如果假设模型的话,是可能成立的,但是在历史上,这种模型是几乎不存在的,事实上到现在历史上还确实没有有过这种模型。因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相对落后的生产关系与之的矛盾将变得越来越不可调和,最后,在生产力提高到相当于封建社会谋阶段的时候,矛盾就会爆发。(楼主,你不能动态地看待历史,用静态的眼光看待历史,当然无法理解历史唯物()
! K% ?/ w2 e, o, a6 d- j. ]
" c9 b: L( L0 r$ O
  后面一句:如果生产关系甲成功地阻碍了生产力乙,则生产力乙是落后的。不知道楼主是怎么评价什么是成功的,按我理解的成功。历史上的任何阶段,生产关系都会相对于最适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从静态看,他确实”成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阻碍,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甲的落后性。从历史上看,生产关系甲必不能阻碍生产力乙的发展,因为乙必然促使推翻生产关系甲4 h% l* @* t3 N) w
 抓机无力,各种错别字,很多地方发展打出来是发现,希望不影响阅读。今天就说到这吧,以后再说
3 A# L3 `8 r&&T/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